
現(xiàn)代文閱讀(共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我們的大腦在很多時候是很頑固的,無關(guān)對錯,就是單純的頑固。我們通常將這種頑固稱為“證實偏差”。簡單來說,就是當你的頭腦中已經(jīng)形成了某個預(yù)設(shè)立場或當你傾向于得到某個結(jié)果時,你就更容易在搜尋證據(jù)的途中不知不覺地偏離“公平”。我先入為主地認為你不錯,那么你干什么都看起來不錯;我看你著裝得體、干凈漂亮,那么你做起事來應(yīng)該也是干凈利落的:這些都是大腦騙人的方式。
尋找頭腦中既有立場的正面證據(jù)似乎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技能,因為我們有強化自我意識的天性。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目的是測試“人在權(quán)威的震懾下,對于殘忍的命令是會繼續(xù)保持善良,還是會變得冷酷無情”。這位善良的心理學家認為人性是善良的,于是他設(shè)置了一個場景,隨機挑選了一批實驗對象,要求他們用電擊的方式懲罰一名做錯事的人。實驗過后,他發(fā)現(xiàn)人們果然都很善良,多數(shù)人在面對權(quán)威的錯誤命令時不為所動。有個與他持有相反意見的朋友也設(shè)置了一個同樣的場景,實驗結(jié)果卻大相徑庭,多數(shù)人都冷酷無情,在權(quán)威的命令下不斷電擊那個做錯事的人。為什么同一個實驗會出現(xiàn)迥然相異的實驗結(jié)果呢?可能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在實驗之前,他們已經(jīng)預(yù)設(shè)了立場。心理學家在挑選實驗對象時,雖然已經(jīng)盡量做到隨機,但他的潛意識還是會幫他挑選一些看起來更為善良的人,而他的朋友則會“隨機”挑選一些看上去更喜歡惡作劇的人。最后,結(jié)果自然就按他們預(yù)設(shè)的方向走了。
大腦騙人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去驗證,比如雙盲測試、對照實驗等。我們在很多時候會完完全全被它欺騙。更神奇的是,對于被欺騙這件事,很可能我們永遠都不會意識到,因為我們從心底里“樂意”被欺騙。比起真實的自我,我們更喜歡自我創(chuàng)造的那個。
看起來我們的潛意識只會讓我們不斷加強“自我”,那么全然清晰地記在腦子里的事情總該是靠譜的吧?那也未必??傆腥藨涯钫f小時候的食物更好吃,當你質(zhì)疑的時候,他們會新釘截鐵地告訴你,他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的味道,現(xiàn)在那些粗鄙貨色根本無法與之相比,甚至連水都不如小時候的甘甜。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在許多人的記憶深處,“小時候的東西”已然成了一個不可企及的標桿。雖然在事實上,我們大多數(shù)人可能并沒有能力記得清幾十年前的味道,但由于標桿的象征性意義,我們會將最好的味道安在它身上,因為那個味道在當時令人印象深刻。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我們記住的并不是事實上拿來對比的客觀味道,而是一種模糊的感覺,比如在當時的條件下是頂級的、驚艷的,再比如終于能吃到了等。那些感覺是深刻且難忘的,至于成甜的比例、具體的口感,我們可能就不那么確定了,因為人的記憶很難將過于細節(jié)的東西保存太久。一個人想要記住更多的東西,肯定需要不斷用模糊詞去歸類,用更少的詞語鎖住更多的內(nèi)容,從而給記憶其他事物騰出更多的空間。
每個人都有像上述這樣或真或假的記憶,只是我們通常很少去懷疑它的真實性。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埃利奧特·阿倫森在《社會性動物》中有如下的觀點:記憶是一個重構(gòu)的過程。記憶不像錄音帶或者錄像機一樣記錄客觀事實,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過濾和改造。
關(guān)于記憶很多時候是非真實的反應(yīng),研究記憶的專家洛夫斯特曾經(jīng)做過一個經(jīng)典且有趣的實驗。他將被試者分為A、B兩組,讓他們分別收看一段多車相撞的交通事故影片,看完后問A組:“汽車相撞時的速度大約是多少?”再問B組:“汽車撞毀時的速度大約是多少?”注意,前者是“相撞”,后者是“撞毀”。結(jié)果,B組的被試者估出來的速度明顯快于A組。一周后,洛夫斯特向這些被試者詢問了一個影片中根本未出現(xiàn)的問題:“你看到撞碎的玻璃了嗎?”兩組都有人十分篤定地聲稱自己看到了,且B組回答看到了的人數(shù)是A組的兩倍多。許多類似的實驗都證明了,只要記憶已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過去某個時點的三維影像。在大腦中呈現(xiàn)的是經(jīng)過加工的信息。這里面可能摻雜了情感成分,也可能包含了某些片段雜質(zhì)。
信息的索引是比記憶本身難得多的事情,如果不能簡化抽象事物,我們完成記憶后很難再將其提取出來。如記一個沒有規(guī)律的電話號碼,你默背幾次后也許能勉強完成,但如果不再重復(fù)記憶,可能一分鐘后你就難以將號碼復(fù)述出來了。若是你將其轉(zhuǎn)化為某種規(guī)律進行記憶,相信第二天還能記得。記憶其他事物也是一樣,為了給予索引提取以便利性,我們便會在潛意識里將記憶修修剪剪,去掉難以歸類的部分,補上無關(guān)緊要的缺失,使之更便于我們?nèi)蘸笳{(diào)用,但此時的記憶顯然不是客觀事實的反映了。我們的生活在不斷繼續(xù),各種片段和情感一直不停地在記憶庫中游走和穿插,每更新一次,我們都將擁有新的記憶和新的故事。這沒有什么神奇的,因為我們是自己記憶的剪輯師。
(摘編自蔡壘磊《認知突圍:做復(fù)雜時代的明白人》)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我們天生具有強化自我意識的能力,因此,有時會為了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而偏離事實真相。
B.“有個與他持有相反意見的朋友”中的“相反意見”指在權(quán)威的震懾下人會變得冷酷無情。
C.小時候吃過的東西也許并非真的美味可口,只是在當時特定環(huán)境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D.記憶會受個人情感和其他干擾信息的影響,我們記憶的信息并不都是事實的真實反映。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從第一段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人的大腦在認知過程中因受到第一印象的干擾,必定會做出偏離真實的判斷。
B.在完全相同的實驗情境下,同一實驗的結(jié)果卻截然不同,可見人的思維方式會影響客觀事實的走向。
C.為了給接收的新信息留出記憶空間,人們會不斷整理大腦中的信息,因此難以記住過于細節(jié)的東西。
D.大腦記憶的信息是經(jīng)過簡化和加工的,如果沒有這個過程,人們將很難從繁雜的記憶中提取信息。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最后一段觀點的一項是( )(3分)
A.奧蘇貝爾認為遺忘是認知結(jié)構(gòu)簡化的過程,用高級概念代替低級觀念,使低級觀念發(fā)生遺忘,從而簡化認識,減輕記憶負擔。
B.鐘毅平在《公正世界信念對記憶偏差的影響》中說:“記憶并不是準確無誤的,刻板印象、信念、期待等都有可能導(dǎo)致記憶偏差。”
C.《情感信息理論》認為,人們是根據(jù)自己的情緒做出快速判斷,而不是整合判斷任務(wù)的外部信息及自己的內(nèi)部記憶和聯(lián)想。
D.張中行先生談回憶錄《流年碎影》時說:“書寫完后,我的女兒說有一處把她上中學寫成了上小學,說明我也有記錯的地方。”
4.如何避免“證實偏差”?請根據(jù)文本簡要概括。(4分)
5.文中是如何論證“人的記憶有時是不準確的”這一觀點的?請簡要分析。(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題。
麥客[注]
相裕亭
心里有事,總是睡不安生。窗戶那兒雖說透進來一束亮光,但烏蒙蒙的,仍然是夜的跡象呢。
不過,院子里的雞已經(jīng)叫了,應(yīng)該離天亮不是太遠了。胡昌的左腿骨是磕斷了又接上的,只是天氣變化時,傷腿會有反應(yīng)——酸脹疼痛,還癢!胡昌想,反正是睡不著了,腿腳還麻酥酥的,別躺在床上“打餅子”了,索性起來吧。
拉開房門時,院子還是一片黑乎乎的。沿著黑綽綽的街巷,胡昌朝著村子西面的方向走去。在村頭,胡昌察覺到地上有些亮晶晶的麥草。他知道,有人家已經(jīng)開鐮了。
胡昌家?guī)X上、湖道里都有田地,但胡昌在鹽區(qū)這邊算不上什么大財主。像他這樣,家有騾馬,名下有幾十畝田產(chǎn)的人家,在流金淌銀的鹽區(qū),只能算是一般的富裕戶。平常,胡昌本人也在趕牛耕田呢,只是到了麥收時,他必須找?guī)讉€麥客來幫忙。一則是他的腿腳受過傷,干不動體力活;再者,麥收是趕時節(jié)的,前后就那半拉月的時間,家中沒有幾個幫手,只怕是要把麥子爛在地里的。
晨曦中,胡昌遠遠地看到橋上有人捧火抽煙的星星點點亮光,他就猜到已經(jīng)有麥客聚集在那兒。他甚至覺得,有人先他一步趕到那邊挑選麥客了——
“你家要幾把鐮子?”這是麥客問東家的行話。
“要幾把鐮子”,是指要幾個麥客。即使是麥客身強力壯,腰間同時別著三五把鐮刀,此刻也只能算是一把“鐮子”。
那些麥客,都是西鄉(xiāng)山區(qū)那邊過來的,他們像候鳥一樣,總是會選在鹽區(qū)這邊的麥熟時節(jié)趕過來。他們中,或父子,或兄弟,或是一個村上的男人“抱團”一起來的。東家來挑選麥客,麥客們同時也在選擇東家。
像胡昌家這樣的富裕人家,嶺上有麥地,湖道里還有水田,連收麥子帶插秧,即便是三五個麥客白天帶晚地干,少說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完成。所以,胡昌今早趕來,就是要多挑幾個力氣大、肯吃苦的麥客。條件嘛,由對方提——“你家出多少錢?”
有個別嘴巴饞的麥客,還要追問一句:“中午什么飯食?”
回答:“小魚燒豆腐。”
挑剔的麥客往往會在這個時候把臉拐到一邊,去問旁邊的另一位東家:“你家呢?”
胡昌似乎是瞧準了時機,況且他已相中了眼前那位膀大腰圓的麥客,當即把話接過來,說:“俺家是白米飯,大腳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br>麥客們一聽,起身就跟著胡昌家的“豬肉燉粉條子”走了。可真到了胡昌家里,會不會就像胡昌說的那樣大腳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呢?那就不好說了。
麥客間流傳著一個笑話。說是有一年,一戶財主招攬麥客時,答應(yīng)給他們吃新面饅頭。有兄弟去了,不但沒有吃上新面饅頭,反而被鬼精的老財主給指派到不同的地塊去干活——怕他兄弟倆在一起時會講話,不出活兒。
沒料想,一季麥子割下來,兄弟倆沒吃上財主家的新面饅頭不說,結(jié)賬時,摳門的老財主還克扣他們的薪水。兄弟倆當場便背靠背地哭喚起來:“我們兄弟倆不容易呀,來幾天了,都沒有見個面!”
這里的“面”,表面上是說兄弟倆同在那戶財主家干活,卻一直沒能見面;實質(zhì)呢,也暗諷財主家承諾他們頓頓都吃白面饅頭,卻沒有兌現(xiàn)。
盡管那是麥客們瞎編出來的笑話,來調(diào)侃挖苦摳門財主的,但從中透出了麥客與東家的關(guān)系確實是很微妙呢。胡昌好像不是那樣的財主。他向麥客們承諾的白面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當天中午就兌現(xiàn)了。
午間吃飯的時候,胡昌沒在飯廳里擺桌面,而是讓麥客們一溜兒蹲在小街的檐口下。他與老伴兒,一個在前頭給麥客碗里裝肉菜,一個提著籠布兜子,往麥客手中遞那大白蘿卜一樣長的白面饅頭。
滿街的鄉(xiāng)鄰,還有鄰居家的麥客們,都親眼看到了。這樣說來,胡昌家當年招來的麥客,自然是不少的。而胡昌家那樣的飯菜,自然也招來同村財主們的忌恨與反感——
“那個胡昌,才穿了幾天悠襠褲子?”
言下之意,他胡昌才過上幾天好日子,就那樣擺闊,鹽區(qū)這邊沒處擱他了不是。
“就他胡昌那點家底兒,再這樣吃下去,只怕是不用屯麥褶子了!”
“胡昌是不是瘋掉了!他們家那樣寵著麥客,往后我們的麥客可就不好找了!”
“這個胡昌,真是胡鬧!”
大伙兒的言談話語中,無不在指責胡昌帶了個壞頭,讓大家以后的事情不好辦呢。
胡昌家女人,聽到外面的風言風語,回來說給胡昌聽。胡昌壓根兒沒當回事兒,反而跟女人說:“只要收成好,麻雀還能吃多少!”
胡昌所說的“麻雀”,自然是指到他家來大碗吃肉、鼓圓了腮幫子吃白面饅頭的麥客們。
而那些吃了胡昌家豬肉燉粉條子的麥客,個個都鉚足了勁地干活。胡昌家原本七八天才能收割完的麥子,三五天的工夫,就被那幫麥客給打理干凈了。
胡昌心里樂呀。其實,胡昌心中藏著一個秘密,一直沒好意思對外人講。麥收前的那幾天,他那只殘腿連夜疼得他睡不好覺,他很擔心麥收時天氣會有變化。
果然,就在胡昌家?guī)X上的麥子收割完以后,一場暴雨,又連著數(shù)日的陰雨天,將鹽區(qū)這邊許多人家的麥子都給浸泡在雨水里,爛在泥地里了。唯有胡昌家,麥子收齊了不說,那幫麥客還借助雨水,把他家麥茬地里的稻秧子也給插上了,并答應(yīng)胡昌,秋天收水稻時,他們一準兒會及時趕來呢。
【注】麥客:一種古老的職業(yè),是在北方陜、甘、寧一帶流行的農(nóng)民外出打工的方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在村頭,胡昌察覺到地上有些亮晶晶的麥草,“亮晶晶”一詞突出麥子已經(jīng)成熟,并且粒大飽滿,村民喜獲豐收,胡昌看著十分欣慰。
B.像胡昌家這樣的,只能算是一般的富裕戶,平時他自己也趕牛耕田,因為麥收趕時節(jié),再加上腿受過傷,所以胡昌找麥客來幫忙。
C.胡昌家的活少說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完成,他想多挑幾個力氣大、肯吃苦的麥客,條件可由麥客提,這說明東家與麥客之間是一種雙向選擇。
D.午間吃飯的時候,胡昌用肉菜和白面饅頭招待麥客,讓麥客蹲在小街的檐口下,這樣可以讓大家看到自己兌現(xiàn)承諾,厚待麥客。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和思想情感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開篇描寫天未亮時的黑暗和窗戶透進來的微弱光線,傳達了胡昌的不安和焦慮,展示了作者對人物情感的敏銳觀察和準確表達的能力。
B.作者通過對比大財主家庭和只是一般富裕戶的胡昌家,顯示出胡昌家的相對貧困,體現(xiàn)了社會階層的貧富不均,正因如此才有他對麥收的重視。
C.作者敘寫麥客們對伙食質(zhì)量提出要求,樸實自然的語言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真實生活。
D.結(jié)尾交待了胡昌之前對天氣的擔憂,而麥客們不僅賣力勞動化解了胡昌的擔憂,還承諾后面幫忙收水稻,胡昌與麥客們的雇傭關(guān)系中不乏人性的質(zhì)樸。
8.作者擅長展示鄉(xiāng)村景觀,請概括本文展示了哪些“鄉(xiāng)村景觀”。(4分)
9.對于小說的主要人物,有人認為是麥客,也有人認為是胡昌。請聯(lián)系全文,談?wù)勀愕睦斫?。?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韓信襲趙,先使萬人背水陣,乃建大將旗鼓,出井陘口,與趙人大戰(zhàn),佯敗,棄旗鼓,走水上。軍背水而陣已是危道,又棄旗鼓而趨之,此必敗勢也。而信用之者,陳余老將,不以必敗之勢邀之,不能致也。信自知才過余,乃敢用此耳。向使余小黠于信,信豈得不???此所謂“知彼知己,量敵為計”。后之人不量敵勢,襲信之跡,決敗無疑。
從古言韓信善用兵,書中不見信所以善者。予以謂信說高帝,還用三秦,據(jù)天下根本,見其斷;虜魏豹,斬龍且,見其智;拔趙破楚,見其應(yīng)變;西向師亡虜,見其有大志。此其過人者,惜乎《漢書》脫略,漫見于此。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有刪改)
材料二:
羌寇武都。遷虞詡為武都太守。羌乃率眾數(shù)千,遮詡于陳倉、崤谷。詡軍停車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乃發(fā)”。羌聞之,乃分鈔旁縣。詡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余里,令軍士各作兩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騿栐唬骸皩O臏減灶,而君增之。兵法曰:‘行不過三十里?!袂叶倮?,何也?”詡曰:“虜眾我寡,徐行則易為所及,速進則彼所不測;虜見吾灶日增必謂郡兵來迎眾多行速必憚追我。孫臏見弱,吾今示強,勢不同也?!奔鹊娇注],兵不滿三千,而羌眾萬余,攻圍赤亭數(shù)十日,詡乃令軍中使強弩勿發(fā),而潛發(fā)小弩。羌以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詡于是使二十強弩共射一人,發(fā)無不中,羌大震退。詡因出城奮擊,多所殺傷。明日,悉陣其眾,令從東郭門出,北郭門入,貿(mào)易衣服,回轉(zhuǎn)數(shù)周,羌不知其數(shù),更相恐動。詡計賊當退,乃潛遣五百余人,淺水設(shè)伏,候其走路。虜果大奔,因掩擊,大破之。
(選自馮夢龍《智囊》,有刪改)
[注]郡,指武都郡。
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虜見吾灶A(yù)日增B必謂C郡兵來迎D眾E多F行速G必憚H追我。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根本,指根基,與“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中的“根本”詞義相同。
B.亡,指放走,與“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過秦論》)中的“亡”詞義不同。
C.發(fā)無不中,指箭射出沒有射不中的,與成語“箭無虛發(fā)”的本義是一樣的。
D.貿(mào)易,此處指變易、更換,與現(xiàn)在所說的進行交易的商業(yè)活動的“貿(mào)易”意思并不一樣。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和韓信對陣的陳余是一個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韓信相信自己的才能比陳余高,因此才敢于設(shè)計讓敵軍上當,最終戰(zhàn)勝趙國。
B.從韓信在作戰(zhàn)過程中的多次決策看,他是一個善于用兵的人,但《漢書》卻沒有記載韓信用兵的事跡,沈括認為《漢書》記載史事太隨意。
C.虞詡臨危受命擔任武都太守,但他并未鉆入羌人布置的圈套里,反而虛虛實實,讓羌人處處受制,使羌人不敢貿(mào)然對虞詡的軍隊采取行動。
D.虞詡率軍到達武都,但是虞詡軍隊的兵力和羌人士兵的兵力相差懸殊。他先是以小箭麻痹敵人,又在士兵數(shù)量上讓敵人產(chǎn)生錯覺,最后設(shè)伏攔截,大敗羌人。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軍背水而陣已是危道,又棄旗鼓而趨之,此必敗勢也。(4分)
(2)詡計賊當退,乃潛遣五百余人,淺水設(shè)伏,候其走路。(4分)
14.韓信與虞詡作戰(zhàn)取勝的原因分別是什么?請聯(lián)系兩則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簡要分析。(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
杜牧
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
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注】據(jù)《云溪友議》載,長慶年間(821-824)白居易為杭州刺史時,張祜和徐凝同應(yīng)貢舉而未能分出誰當首薦。白居易遂出試題命二人決賽,結(jié)果列徐第一,張第二。張以為恥,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頗為張祜抱不平,寫此詩歌寄贈張祜。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以先果后因倒裝句式起筆,傾泄了滿腔感喟,造成突兀、警聳的藝術(shù)效果。
B.頷聯(lián)把無形離思別情寄寓在碧山、芳草等景物中,情景相生,顯得豐滿具體,意蘊深長。
C.“睫在眼前長不見”,指人們經(jīng)常看不到自身的長處,表現(xiàn)了杜牧對張祜的安慰。
D.“道非身外”,是杜牧稱頌張祜詩藝之高,有道在身,不必向別處追求。
16.有人認為尾聯(lián)是“勸慰之金句”,對此應(yīng)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傳》中,稱贊《離騷》“ , ”,明確指出了屈原詩作以小見大、由淺入深的藝術(shù)特色。
(2)“ ”句移情于物,把云寫成具有人的聽覺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亦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更進一層。它和接下來的“ ”句相互配合,互相補充,極力烘托箜篌聲神奇美妙,具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3)李商隱的《錦瑟》中,“ ”句以聲音表現(xiàn)內(nèi)心的凄怨;而“ ”句以形象喻指內(nèi)心的悲哀。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春和夏似乎著意在色彩上鋪陳,推紅疊綠,難免流于形式的淺。秋更多的時候是屬于聽覺的,那些聲音,或清越或鏗鏘,從色彩深處突兀出來,有破靜為動之妙,凸顯的是內(nèi)核之美。
(①)待燈夜讀時,常有哪唧蟲聲自院墻根下穿庭入戶而來,慣來人們形容它的叫聲是“唧唧,唧唧”,其實不是這樣斷句的。它的每一個句子里恐怕有十來個“唧”字,不緊不緩地連成一氣,最后一個“唧”字尾音悠長,像兩個省略號后面還接了一個破折號。(②)那蟲聲清表,從墻根下傳來,浸染著秋的夜氣的潮涼和濕潤,仿佛一粒粒的露珠,滾落在青石鋪就的光滑路面上。(③)卻原來,這蛐蛐兒是這樣一路婉轉(zhuǎn)輕吟著自己長長短短的句子,于幕后走向臺前,去撫摸煙火塵民的聽覺。蛐蛐的叫聲是小美,細碎、悠揚、輕柔,像風過桂花落,覆蓋一秋的夜枕。(④)萬物的形色和聲貌上,從來都附著生命個體的靈魂溫度。秋天,總歸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豐盈、華美、沉甸甸,穿過浮華的視覺盛宴,且去聽聽秋聲吧。
18. “七月在野,八月在字,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經(jīng)?七月》)這幾句古詩出現(xiàn)的位置,恰當?shù)囊惶幨牵ǎ?分)
C,完成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
19. 文中畫橫線的部分,體現(xiàn)了漢語用詞靈活、重視形象的特點。請對此簡要說明。(4分)
20.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①又過了三個月,大成和白甜美夫妻倆住進了每月只需要繳納九角二分錢房租、兩角多錢水費、七角多錢電費的兩間共三十二平方米的平房里。Z城不是農(nóng)村,什么都要掏錢購買,Z城又不是地地道道的城市,沒有城市的全覆蓋商業(yè)設(shè)施與社會服務(wù),什么都要自己跑自己找自己辦。他們砌灶燒飯,他們挖窖藏貯,他們鋸木釘?shù)剩麄儝彀逯梦?,他們拉繩搭衣,他們養(yǎng)雞取蛋,他們憑票排隊購糧,他們自行車馱麻袋買西瓜,他們粉刷房室、四白落地,他們修建土暖氣,他們自備小鍋爐……在白甜美眼中,一切廢舊物資都是寶貝,一切辛苦都通向改善與享受生活……使大成覺得分外威風的是,他在同事的幫助下,在甜美的慫恿下,②他自己建立了自行車裝修車間,一套家伙什,拿龍、補帶、正把、緊條,前叉子、座子、筐子、擋泥板、瓦圈、鏈子與自行車全身各個軸碗滾珠鋼管,無不自力更生裝修。于是飛鴿、永久、紅旗、生產(chǎn)、鳳凰直到英國的蘭鈴、鳳頭、菲利普,東德倒蹬閘的鉆石牌,二六、二八,各種新老車輛紛紛光顧。
21.文中畫橫線的兩個句子都運用了大量并列的詞語,但讀起來節(jié)奏一慢一快,為什么會有這樣不同的效果?(4分)
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寫夫妻倆搬家后的生活,每一句都用“他們”開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江蘇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3月聯(lián)考
語文試題答案及評分細則
1.B
2.D
3.A
4.【參考答案】
①作出判斷前不預(yù)設(shè)立場,避免先入為主影響自己的判斷;
②學會利用科學的方法去驗證自己的認知是否準確。
【評分細則】
分為三個得分點,答案中第一點拆分了兩點,出現(xiàn)“不預(yù)設(shè)立場”表述給1分,“不先入為主”給1分;第二點,有“利用科學的方法驗證”的表述給2分。均分在2.2左右,“不先入為主”答到的人比較少。
【主要問題】
要點單一,答案不夠全面。
5.【參考答案】
①列舉生活現(xiàn)象,用小時候?qū)κ澄镂兜赖挠∠笠鲇洃浀哪:裕?br>②引用心理學家的觀點,指出人的記憶是一個重構(gòu)的過程,在生活中不停地被過濾和改造;
③用實驗的方法,通過被測試人員的記憶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的實驗,證明人的記憶有時是不準確的。
【評分細則】
本題題干很清楚地說明是如何論證“人的記憶為何不準確”,只需要關(guān)注4-7段即可,但是很多同學未看清題干,直接從全文尋找答案,或者寫成全文論證思路。
第一點:舉小時候例子1分+論證什么1分,這里若答論證細節(jié)不能保存很久、只是感覺深刻并不全是事實也算對的。
第二點:引用心理學家觀點1分+論證什么1分,抓“重構(gòu)”“過濾”等關(guān)鍵詞。
第三點:舉實驗例子(或通過實驗對比)1分+論證什么1分
【主要問題】
很多同學未看清題干,直接從全文尋找答案。
6.A
7.B
8.【參考答案】
①麥收時節(jié)的自然景象;②繁忙緊張的麥收場面;③麥客與雇主的交往之趣;④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評分細則】
第①點答到自然景觀/景物或答出兩種及以上的自然景物即得分
第②點嚴格按照答案批閱,第③④點答到麥客與雇主的交往即得2分,如只答到麥客只得1分。
【主要問題】①審題不清,沒有扣住“景觀”,漫天概括;甚至答人物形象,語言特色。
②語言啰嗦,概括能力能力不足,甚至直抄原文
9.【參考答案】示例一:胡昌是小說的主要人物。①胡昌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人物,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圍繞胡昌請麥客收麥展開。②胡昌是作者重點表現(xiàn)的人物。小說通過描寫胡昌的動作、心理、與麥客的對話以及鄉(xiāng)鄰們的評價,多角度刻畫人物,使形象生動真實,立體感強。③胡昌凸顯了小說的主旨。通過胡昌雇傭麥客收麥并信守承諾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人性的樸實。
示例二:麥客是小說的主要人物。①小說的標題就是“麥客”,題眼即是作者想要塑造的主要人物。②小說主要情節(jié)圍繞麥客展開,塑造了真實鮮活的麥客形象。③麥客凸顯了小說的主旨。麥客們像候鳥一樣到處收麥,寫出了麥收時節(jié)西鄉(xiāng)山區(qū)獨特的農(nóng)業(yè)現(xiàn)象與風土人情。
【評分細則】
必須二選一并且表明態(tài)度,認為兩者都是的不得分。示例一:胡昌是小說的主要人物。①胡昌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人物,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圍繞胡昌請麥客收麥展開。②胡昌是作者重點表現(xiàn)的人物。小說通過描寫胡昌的動作、心理、與麥客的對話以及鄉(xiāng)鄰們的評價,多角度刻畫人物,使形象生動真實,立體感強。③胡昌凸顯了小說的主旨。通過胡昌雇傭麥客收麥并信守承諾的故事,贊揚了人性的樸實/人性美。
示例二:麥客是小說的主要人物。①小說的標題就是“麥客”,題眼即是作者想要塑造的主要人物。②小說主要情節(jié)圍繞麥客展開,塑造了真實鮮活的麥客形象。③麥客凸顯了小說的主旨。麥客們勤勞能干,收麥迅速,還幫助胡昌插秧,贊揚了人性的樸實/人性美。④麥客像候鳥一樣到處收麥,寫出了麥收時節(jié)西鄉(xiāng)山區(qū)獨特的農(nóng)業(yè)現(xiàn)象與風土人情。
10.BDG
11.A
12.B
13.(1)
【原答案】軍隊背水列陣已經(jīng)是危險的招數(shù)了,又丟棄軍旗和戰(zhàn)鼓后逃跑,這是必定失敗的態(tài)勢。(“危道”,危險的招數(shù);“趨”,逃跑;“此必敗勢也”,判斷句。)
【批改細則】“道”翻譯成“招數(shù)”、“方法”都算對,“趨”要翻出“逃跑”的意思,判斷句1分,“勢”翻譯成“態(tài)勢”、“形勢”等都可以。
【主要問題】
1.缺少語境意識,如“趨”,只會翻譯成“快走”,不能根據(jù)語境進行恰當?shù)姆g。
2.內(nèi)容理解錯誤,如“背水列陣”理解成“在水中列陣”。
3.隨意漏翻、不翻,如“必敗勢”,很多同學就加了一個“之”字,譯成“必敗之勢”。
13.(2)
【參考答案】虞詡合計羌人應(yīng)當退兵了,就暗中派遣五百多人,在淺水設(shè)置埋伏,等候羌人逃跑(時攔截)。
【評分細則】“計”,合計、估計、預(yù)計、盤算、料想、猜想、猜測、考慮等,1分;“潛”,暗中、偷偷地、悄悄地、秘密地等,1分;“走路”,逃跑1分,大意1分。
14.【原答案】 ①韓信示弱,誘敵出戰(zhàn)。②虞詡時而示強,時而示弱,麻痹迷惑敵人。
【評分細則】第一點相對容易設(shè)1分,“知己知彼”或“懂得示弱”都得1分;第二點設(shè)2分,“時而示強,時而示弱”得2分,“心理戰(zhàn)術(shù)”或者“麻痹迷惑”“虛虛實實”等得1分。
【主要問題】1.部分同學照搬原文,不加概括與分析;2.不少同學未真正看懂虞詡的策略;3.審題不敏感,“分別”二字未注意,還有部分同學答兩人的共同點,如“勇敢自信”“善用謀略”等空話。
15.C
16.【參考答案】 ①“誰人得似”即無人可比,表現(xiàn)杜牧對張祜的推崇之高?!扒自娸p萬戶侯”,一個“輕”字表現(xiàn)張祜把詩歌看得比高官厚祿更重,贊善他的清高豁達。②尾聯(lián)含蓄委婉地表達對張祜的贊美、同情、慰勉、敬重之情,以及對白居易的不滿。
【評分細則】①翻譯尾聯(lián)2分,每句1分,意思對即可?!罢l人得似”即無人可比,或有誰能比得上你張公子(1分)?!扒自娸p萬戶侯”,以上千首詩篇蔑視那萬戶侯,或以一個“輕”字表現(xiàn)張祜把詩歌看得比高官厚祿更重,(1分)。
②贊美他的才華或贊美他的清高豁達(2分)。③委婉表達對張祜的同情(1分),以及對白居易的不滿或為張祜打抱不平(1分)。
【主要問題】基本的答題思路還不清楚,不知道從淺層到深層答題,前兩點大部分能答出來,但有些學生對第二句的理解有偏差,理解成了以千首詩當上了萬戶侯,第三點基本答不出??梢姡綍r詩歌的訓練除了讓學生理解基本含義之外,還要提升他們的深度思考能力。另外,學生不認真讀詩歌,太多人把張祜的“祜”寫錯了(沒扣分)。
【參考答案】(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舉類邇而見義遠 (2)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3)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評分細則】一句一分,錯一字不得分。
【主要問題】注意錯字指、邇、凝、娥、托杜鵑、滄。第一題錯的不多,個別同學字寫錯了。 第二題第一個個空錯的不多,第二個空錯的多,很多同學寫石破天驚逗秋雨。 第三題,錯的很多,寫一弦一柱思華年的比較多。
C
19.【參考答案】
①詞類活用,將形容詞“紅”“綠”活用為名詞。②形象突出,“紅”“綠”二字凸顯春、夏在色彩上給人的感覺。(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評分細則】
批改細則和答案調(diào)整:學生如答借代,化靜為動也給分,如果只寫手法,缺少對內(nèi)容的分析和說明扣1分,寫擬人,對仗不給分。
20.【參考答案】
通感(比喻)。(1分)作者化聽覺形象為視覺形象,(1分)將清亮的“蟲聲”比作滾落在青石鋪就的光滑路面上的露珠,(1分)使抽象的聲音清晰可感,使“蟲聲”的特點更為具體、形象,(1分)能給讀者留下新穎、生動的印象。(1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評分細則】基本遵照原答案,略有微調(diào)。題干問“哪種”手法,暗示答一種主要手法,答到“通感”或“比喻”+對應(yīng)的手法分析均得3分。答出“具體形象”/“生動形象”等效果詞1分,答出情感,如“表達了對秋夜蟲聲的喜愛”1分。
【主要問題】1.答題不規(guī)范:僅答手法術(shù)語,沒有具體分析。2.手法錯誤:答成擬人/比擬/想象等。
【參考答案】
①句的并列詞語作長句的定語,修飾租賃的房屋,且具體列出價錢,以強調(diào)費用之低和夫妻倆的貧窮,讀起來節(jié)奏較慢; ②句的并列詞語簡短且密集,輕快靈活,表現(xiàn)大成對新生活的熱情,讀起來節(jié)奏較快。 (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評分細則】
形式(句式)上的不同,內(nèi)容表意上的不同。
1.句式特點為:第①句并列詞語作長句的定語,起強調(diào)作用,1分。第②句是并列詞語簡短且密集,輕快靈活,1分。
2.表意內(nèi)容為:第①句以強調(diào)費用之低和夫妻倆的貧窮,所以讀起來節(jié)奏較慢,1分。或表現(xiàn)夫妻倆生活拮據(jù)等均可。
第②句表現(xiàn)大成對新生活的熱情,讀起來節(jié)奏較快,1分?;虮憩F(xiàn)大成勤勞能干、對生活充滿希望等均正確。
【主要問題】1.對句子形式上的特點把握不準,表述不清。
2.不少同學沒有涉及句子內(nèi)容語意方面的分析。
22.【參考答案】①每句都以“他們”開頭,依次排開,形成鋪排,突出了夫妻二人齊心協(xié)力,事事親力親為、勤勞能干。②大量運用“他們”,更好地呈現(xiàn)夫妻開啟新生活的圖景,更有畫面感,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評分細則】
針對第1條答案,手法上,答出排比、鋪排、句式整齊、結(jié)構(gòu)一致、強調(diào),即得1分。在內(nèi)容分析上,答出齊心協(xié)力、能干、親力親為等,即得1分。
針對第2條答案,答出畫面感,得1分,具體闡述這是一種幸福、向往美好生活、圖景,再得 1 分
補充一個點:答出多用短句,節(jié)奏感強,具有音樂性,得 1 分
【主要問題】1.對此句的解讀不能放置在整段文字的背景下理解,所以分析不夠準確;2.手法的理解和掌握仍不足,能夠答出“畫面感”的學生寥寥無幾,平時要注重積累總結(jié)
23.【寫作指導(dǎo)】本作文題材料簡短,但內(nèi)涵豐富,它啟迪人們?nèi)绾慰创^去和未來。“對過去,我不說‘如果’”的意思是,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不說假設(shè),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了,無論是好是壞,都已成為歷史。我們不能沉溺于過去,或喜或悲,而忘記了出發(fā)?!皩ξ磥?,我不說‘不可能’”的意思是,如果我們充滿信心,奮勇拼搏,那么未來就會充滿豐富的可能性。由此可知,材料的核心內(nèi)涵是: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應(yīng)充滿信心,創(chuàng)造未來。寫作時應(yīng)圍繞這一核心內(nèi)涵立意。
【參考立意】①勿溺于過去,應(yīng)勇造未來;②超脫豁達對過去,信心滿懷創(chuàng)未來;③過去不能假設(shè),未來無限精彩;等等。
作文評分細則
一、基本評分細則
評分時應(yīng)以48分、42分、36分、25分作為切入點,把結(jié)構(gòu)、語言、論據(jù)的說服力、說理的嚴密性等要素作為重要的評分標準,上下浮動;54分以上作文在語言、思維、結(jié)構(gòu)、論證等方面要尤為突出。
(一)一類卷:切合題意(48~60分)
能夠整體把握材料內(nèi)涵,準確理解“對過去,我不說‘如果’”“對未來,我不說‘不可能’”的含義,提出“勿溺于過去,應(yīng)勇造未來”“過去不能假設(shè),未來無限精彩”等鮮明的觀點。論證過程中,能夠緊緊圍繞“過去和未來”的關(guān)系來展開,兩者關(guān)系清晰,有邏輯性。論證嚴謹,材料豐富,論據(jù)充實且能有力證明論點,語言表達有表現(xiàn)力且文風端正。
(二)二類卷:符合題意(42~47分)
能夠整體把握材料內(nèi)涵,準確理解“對過去,我不說‘如果’”“對未來,我不說‘不可能’”的含義,提出“勿溺于過去,應(yīng)勇造未來”“過去不能假設(shè),未來無限精彩”等鮮明的觀點。論證過程中,基本能夠圍繞“過去和未來”的關(guān)系來展開,但對兩者關(guān)系的闡釋不夠準確、充分,或割裂“過去”和“未來”的關(guān)系。材料較為豐富,論據(jù)較為充實,但有的論據(jù)和論點的聯(lián)系較為牽強,語言表達通順,結(jié)構(gòu)完整。
(三)三類卷:基本符合題意(36~41分)
不能從整體上把握材料內(nèi)涵,文章基本上沒有圍繞“過去和未來”的關(guān)系來寫,只寫不要沉溺于過去,或只寫勇創(chuàng)創(chuàng)美好未來等;或者雖然圍繞“過去和未來”的關(guān)系來寫,但對“對過去,我不說‘如果’”或“對未來,我不說‘不可能’”的理解有偏差。語言表達較為平淡,文風不夠端正,有較多的套話。
(四)四類卷:偏離題意(25——35分)
脫離材料核心內(nèi)容,談自信、凡事皆有可能等。
(五)五類卷:完全偏離題意(25分以下)所寫內(nèi)容和材料毫不相干。
二、其他扣分說明
2.字數(shù)600字以上,不足800字的文章——如果結(jié)構(gòu)完整,則每少50字扣1分;結(jié)構(gòu)不完整,每少100字扣10分。600字以下的作文,無論結(jié)構(gòu)是否完整,30分以下給分。400字以下的作文,20分以下給分。
3.錯別字每個扣1分,重復(fù)不扣,最多扣5分。
4.標點符號使用不規(guī)范酌情扣分。
5.寫書信、演講稿、發(fā)言稿等,格式不符合要求,最多扣2分。
6.抄襲作文外的試題材料一律給5分;如果是合理使用試卷材料用做論據(jù)并有分析,則不視為抄襲。
文言文參考譯文:
材料一:
韓信襲擊趙國,先派一萬人背對河水排列陣勢,接著高舉大將軍的旗幟,伴著軍鼓,由井陘口出擊,和趙國軍隊大戰(zhàn),假裝失敗,丟棄軍旗和戰(zhàn)鼓,從水路逃走。軍隊背水列陣已經(jīng)是危險的招數(shù)了,又丟棄軍旗和戰(zhàn)鼓后逃跑,這是必定失敗的態(tài)勢。但是韓信卻用這種戰(zhàn)術(shù),陳余是戰(zhàn)場老將,(韓信)不用這種必定失敗的情勢引誘陳余,就不能讓陳余出戰(zhàn)。韓信自知才略高過陳余,才敢用這一計策。假使陳余比韓信聰明一點,韓信怎么能夠不失敗呢?這就是所說的“知彼知己,估量敵人的實力擬定戰(zhàn)略”。后來的人如果不估量敵人的形勢,只一味模仿韓信,絕對會失敗無疑。
從古人開始就講韓信善于用兵,但書中沒有見到對韓信之所以善于用兵的情況的記載。我據(jù)此認為,韓信勸說高帝回軍,擁有三秦,占據(jù)它作為統(tǒng)治天下的根基,可以看出他的果斷;俘虜魏豹,斬殺龍且,可以看出他的智慧;攻取趙國,大敗楚軍,可以看出他善于應(yīng)變;往西面向軍隊放走俘虜,可以看出他有大的志向。這些是他超出別人的地方,可惜《漢書》省略了(這些記載),從這里隨便就能看得出來。
材料二:
羌人進犯武都。朝廷任命虞詡做武都太守。羌人于是派遣幾千人,在陳倉、崤谷攔截虞詡。虞詡命令士兵停止前進,并公開宣布“上書請求皇帝派兵(增援),必須援兵到達之后,才(繼續(xù))進發(fā)”。羌人聽說后,就分開兵力搶掠附近的縣。虞詡趁著羌人兵力分散,日夜兼程,疾行軍一百多里,命令士兵每人挖兩個灶,每天都成倍地增加。羌人不敢貿(mào)然逼近。有人問虞詡說:“孫臏每天減少爐灶的數(shù)目,但您卻每天增加。兵法上說:‘每天行軍不能超過三十里?!F(xiàn)在我們每天行軍將近二百里,為什么呢?”虞詡說:“敵眾我寡,假如我軍慢速行軍,就很容易被敵人趕上,快速行軍敵人就很難預(yù)測到我軍虛實;敵人看到我軍爐灶數(shù)目每天增加,必定認為其他州郡的士兵前來會合,看到我軍人多且行動迅速,必定會忌憚追趕我們。孫臏顯示自己弱小(誘敵),我現(xiàn)在顯示強大(迷惑敵人),是(因為)情勢不同?!钡竭_武都郡之后,虞詡的兵力不到三千人,但是羌人士兵一萬多人,圍攻了赤亭幾十天,虞詡命令士兵將強弩留下不射,只是暗中發(fā)射小箭。羌人以為虞詡軍隊的弓箭力道不強不能射到他們,就會合兵力快速進攻,虞詡于是讓二十人使用強力的弓弩共同射擊一人,箭射出沒有射不中的,羌人大為震驚而退兵。虞詡趁機出城奮力追擊,殺死殺傷很多羌人。第二天,虞詡集合全部人馬,讓他們從東郭門出城,再從北郭門入城,同時更換衣服,來回幾次后,羌人不知虞詡軍隊士兵的數(shù)目,更加驚恐震動。虞詡合計羌人應(yīng)當退兵了,就暗中派遣五百多人,在淺水設(shè)置埋伏,等候羌人逃跑(時攔截)。敵人果然大舉潰逃,伏兵趁機截殺,大敗羌人。
這是一份2024南菁高級中學、常州一中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試題語文含答案,共11頁。
這是一份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常州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共11頁。
這是一份03,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常州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共1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