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注意:時量75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選題(4分每題)
1. 關于對原子、原子核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如果將放射性元素放在高壓環(huán)境下,其半衰期將減小
B. 核反應過程中的原子核質(zhì)量守恒
C. β粒子是核外電子受激發(fā)形成的電子
D. 原子核的比結(jié)合能越大,原子核結(jié)合得越牢固
【答案】D
【解析】
【詳解】A.半衰期只與原子核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有關,外界條件不能改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故A錯誤;
B.原子核衰變時電荷數(shù)和質(zhì)量數(shù)守恒,但質(zhì)量不守恒,故B錯誤;
C.粒子是原子核受激發(fā),由原子核內(nèi)部中子轉(zhuǎn)變而來的電子,其轉(zhuǎn)變方程為
故C錯誤;
D.原子核的比結(jié)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核內(nèi)的核子結(jié)合得越牢固,故D正確。
故選D。
2. 春節(jié)貼“?!弊质敲耖g由來已久的風俗,新春佳節(jié)臨近,某同學正寫“福”字,他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紅紙,并在紅紙左側(cè)靠近邊緣處用“鎮(zhèn)紙”壓住以防止打滑,整個書寫過程中紅紙始終保持靜止,則該同學在書寫過程中( )
A. 提筆靜止時,手對毛筆的摩擦力大小與握力成正比
B. 向下頓筆時,毛筆對紅紙的壓力大于紅紙對毛筆的支持力
C. 向右行筆時,紅紙對“鎮(zhèn)紙”的靜摩擦力方向向右
D. 向右行筆時,紅紙對桌面的靜摩擦力方向向右
【答案】D
【解析】
【詳解】A.提筆靜止時,手對毛筆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故A錯誤;
B.毛筆對紅紙的壓力與紅紙對毛筆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錯誤;
C.向右行筆時,鎮(zhèn)紙相對于紙既沒有相對運動趨勢,也沒有發(fā)生相對運動,紅紙對“鎮(zhèn)紙”沒有靜摩擦力,故C錯誤;
D.向右行筆時,紅紙對桌面的靜摩擦力方向向右,故D正確。
故選D。
3. 如圖甲所示,彈跳鞋是一種新型體育用品鞋,其底部裝有彈簧。使用時人對彈簧施加壓力,使彈簧形變后產(chǎn)生豎直向上的彈力,將人向上彈離地面。某次上升過程中人的動能隨重心上升高度h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上升高度為時動能達到最大值,圖中段為直線,其余部分為曲線,已知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則( )
A. 上升高度為時,人的加速度達到最大值
B. 上升高度為時,彈跳鞋離開地面
C. 在的上升過程中,人的機械能先增大后減小
D. 在的上升過程中,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
【答案】B
【解析】
【詳解】A.上升高度為時,人的動能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為零,選項A錯誤;
B.上升高度為時,彈跳鞋離開地面,人做上拋運動,選項B正確;
C.在的上升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一直減小,彈力一直對人做正功,則人的機械能一直增大,選項C錯誤;
D.在的上升過程中,人離開地面做上拋運動,則人處于失重狀態(tài),選項D錯誤。
故選B。
4. 如圖,圓形水平餐桌面上有一個半徑為r,可繞中心軸轉(zhuǎn)動的同心圓盤,在圓盤的邊緣放置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物塊與圓盤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以及與桌面的摩擦因數(shù)均為μ?,F(xiàn)從靜止開始緩慢增大圓盤的角速度,物塊從圓盤上滑落后,最終恰好停在桌面邊緣。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圓盤厚度及圓盤與餐桌間的間隙不計,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則( )
A. 小物塊從圓盤上滑落后,小物塊在餐桌上做曲線運動
B. 物塊隨圓盤運動的過程中,圓盤對小物塊做功為
C. 餐桌面的半徑為
D. 物塊在餐桌面上滑行的過程中,所受摩擦力的沖量大小為
【答案】D
【解析】
【詳解】A.小物塊從圓盤上滑落后,沿切線方向飛出,小物塊在餐桌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物塊隨圓盤運動的過程中,將要滑離圓盤時
則由動能定理圓盤對小物塊做功
故B錯誤;
C.物塊在桌面上滑動的距離
餐桌面的半徑為
故C錯誤;
D.根據(jù)動量定理,物塊在餐桌面上滑行的過程中,所受摩擦力的沖量大小為
故D正確。
故選D。
5. 如圖所示,帶電荷量為的球1固定在傾角為光滑絕緣斜面上的點,其正上方處固定一電荷量為的球2,斜面上距點處的點有質(zhì)量為的帶電球3,球3與一端固定的絕緣輕質(zhì)彈簧相連并在點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彈簧的壓縮量為,球間的靜電力大小為。迅速移走球1后,球3沿斜面向下運動。為重力加速度,球的大小可忽略,下列關于球3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到一直做加速運動
B. 運動至點的速度等于
C. 運動至點的加速度大小為
D. 運動至中點時對斜面的壓力大小為
【答案】D
【解析】
【詳解】B.由題意可知三小球構(gòu)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小球1和3之間的力大于小球2和3之間的力,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故小球1和3一定是斥力,小球1帶正電,故小球3帶正電,小球3運動至a點時,彈簧的伸長量等于,根據(jù)對稱性可知,小球2對小球3做功為0;彈簧彈力做功為0,故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解得
故B錯誤;
AC.小球3在b點時,設小球3的電荷量為q,有
設彈簧的彈力為F,根據(jù)受力平衡,沿斜面方向有
解得
小球運動至a點時,彈簧的伸長量等于,根據(jù)對稱性可知
解得
方向與合外力方向一樣,沿斜面向上,故a先加速后減速,故AC錯誤;
D.當運動至ab中點時,彈簧彈力為0,此時小球2對小球3力為
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為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小球?qū)π泵娴膲毫Υ笮椋蔇正確。
故選D。
6.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三個完全相同的小球通過兩條不可伸長的細線相連,初始時B、C兩球靜止,A球與B球連線垂直B球C球的連線,A球以速度沿著平行于CB方向運動,等AB之間的細線繃緊時,AB連線與BC夾角剛好為,則線繃緊的瞬間C球的速度大小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
A、B、C系統(tǒng)動量守恒,設C球速度為 由于A球y方向動量不變,可知C與B在y方向動量等大反向,則
得
,,
A、B球沿之間的連線方向的速度相同,可得
在x方向系統(tǒng)動量守恒
解得
C球的速度為。
故選D。
二、多選題(5分每題)
7. 雙彩虹形成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一束白光L 由左側(cè)射入水滴,a、b是白光在水滴中經(jīng)過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后的兩條出射光線(a、b是單色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光在水滴中的波長大于b 光在水滴中的波長
B. a光在水滴中的波長小于b光在水滴中的波長
C. 改變白光 L 的入射角度,從水滴到空氣,a光不可能發(fā)生全反射
D. 改變白光 L 的入射角度,從水滴到空氣,b光有可能發(fā)生全反射
【答案】BC
【解析】
【詳解】AB.由圖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大,水滴對 a光的折射率大于對b光的折射率,則有
,
由
可知
可知a光在水滴中的波長小于b光在水滴中的波長,故 A 錯誤,B正確;
CD.由圖中幾何關系可知,光從水滴射出空氣的入射角等于光從空氣射入水滴的折射角,則從水滴到空氣,兩束光均不可能發(fā)生全反射,故 C 正確,D 錯誤。
故選BC。
8. 冬奧會上有一種女子單板滑雪U形池項目,如圖所示為U形池模型,池內(nèi)各處粗糙程度相同,其中a、c為U形池兩側(cè)邊緣,且在同一水平面,b為U形池最低點。某運動員從a點上方h高的O點自由下落由左側(cè)切線進入池中,從右側(cè)切線飛出后上升至最高位置d點(相對c點高度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運動員( )
A. 運動員由a到c的過程中,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在bc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 運動員從d返回經(jīng)b恰好到達a點
C. 運動員從d返回經(jīng)b一定能越過a點再上升一定高度
D. 運動員第一次過b點對軌道的壓力大于第二次過b點對軌道的壓力
【答案】ACD
【解析】
【詳解】A.運動員由a到c的過程中,由于摩擦力做負功,使得ab段與bc段在相同高度的兩個位置,總是ab段的速度大于bc段的速度,故ab段的平均速率大于bc段的平均速率,ab段的平均壓力大于bc段的平均壓力,ab段的平均摩擦力大于bc段的平均摩擦力,故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在bc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A正確;
BC.由題意數(shù)據(jù)可知第一次從a到c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為
由于從d返回的過程,經(jīng)過相同位置的速度總是比從a到c過程經(jīng)過相同位置的速度小,可知返回過程的平均摩擦力比a到c過程的平均摩擦力小,故返回過程中從c到a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小于,可知運動員從d返回經(jīng)b一定能越過a點再上升一定高度,故B錯誤,C正確;
D.運動員經(jīng)過b點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由于運動員第一次過b點的速度大于第二次經(jīng)過b點的速度,故運動員第一次通過b點的受到的支持力大于第二次過b點受到的支持力,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運動員第一次過b點對軌道的壓力大于第二次過b點對軌道的壓力,故D正確。
故選ACD。
9. 一列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在時刻剛好傳到N點,波形如圖甲所示,圖乙是某個質(zhì)點的振動圖像,M、N、P是平衡位置分別為的質(zhì)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時間內(nèi),質(zhì)點N的速度在減小,加速度在增大
B. 圖乙可能是質(zhì)點M的振動圖像
C. 在內(nèi),質(zhì)點P通過的路程為
D. 在時,質(zhì)點P的位置坐標為
【答案】BC
【解析】
【詳解】A.質(zhì)點N在甲圖位置,到7.0s末,需再振動的時間為
由甲圖知,時質(zhì)點N在平衡位置向-y方向振動,所以在7.0s~8.0s時間內(nèi),質(zhì)點N從-4cm處,向平衡位置振動,質(zhì)點N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減小,故A錯誤;
B.圖乙表示的質(zhì)點在時,在平衡位置向+y方向振動,可能是質(zhì)點M的振動圖像,故B正確;
C.由甲圖可知,波長
由乙圖可知,周期
該列波的傳播速度為
波從N傳播到P需要的時間
在2s~10s內(nèi),質(zhì)點P運動的時間
質(zhì)點P通過的路程為
故C正確;
D.在t=12s時,質(zhì)點P總共運動的時間為
質(zhì)點P在+y最大位移處,質(zhì)點P的位置坐標為(12m,4cm),故D錯誤。
故選BC。
10. 如圖甲所示,粗糙水平軌道與半徑為的豎直光滑、絕緣的半圓軌道在點平滑連接,過半圓軌道圓心的水平界面的下方分布有水平向右范圍足夠大的勻強電場(場強未知),質(zhì)量為的帶正電小滑塊從水平軌道上點由靜止釋放,運動中由于摩擦起電滑塊電荷量會增加,過點后電荷量保持不變,小滑塊在段加速度隨位移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間距離為,滑塊與軌道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重力加速度為。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滑塊運動到點時速度大小為
B. 小滑塊在圓弧軌道上運動時,過小滑塊對半圓軌道壓力最大處半徑與夾角為
C. 小滑塊從圓弧軌道最高點離開的同時,保持電場強度大小不變,方向變?yōu)樗较蜃螅瑒t從離開到再次回到水平軌道的運動過程中小滑塊一直做曲線運動
D. 小滑塊從圓弧軌道最高點離開的同時,保持電場強度大小不變,方向變?yōu)樗较蜃?,則從離開到小滑塊再次到達水平軌道時,速度大小為
【答案】AD
【解析】
【詳解】A.從A到B由動能定理可得
由圖象可得,小滑塊從A到B運動過程中,合力做的功為
則小滑塊運動到B點時速度大小為
故A正確;
B.對滑塊受力分析,有重力和電場力以及軌道對滑塊的支持力,當滑塊運動到半圓軌道上時,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與軌道對滑塊的支持力共線時,滑塊對半圓軌道壓力最大,所以此處半徑與OB夾角的正切值為
由圖像可知,在B點時,滑塊所受電場力為
其中
則
所以
則
故B錯誤;
C.由B選項分析可知,B點時滑塊的電荷量為
從B到C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解得
小滑塊從圓弧軌道最高點C離開時,先做平拋運動,則
,,
解得
設滑塊速度的偏轉(zhuǎn)角為,則
從C點出去后,電場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則
所以
即滑塊再次進入電場時,將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由C選項分析可知,當滑塊再次進入電場時的速度為
從再次進入電場到再次到達水平軌道,由動能定理得
其中
解得
故D正確。
故選AD。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16分)
11.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細線的一端固定在一力傳感器觸點上,力傳感器與電腦屏幕相連,能直觀顯示細線的拉力大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在擺球的平衡位置處安放一個光電門,連接數(shù)字計時器,記錄小球經(jīng)過光電門的次數(shù)及時間。
(1)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d,結(jié)果如圖乙所示,則擺球直徑_______cm;
(2)將擺球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合適的角度,由靜止釋放擺球,擺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穩(wěn)定擺動后,啟動數(shù)字計時器,擺球某次通過光電門時從1開始計數(shù)計時,當擺球第n次(n為大于3的奇數(shù))通過光電門時停止計時,記錄的時間為t,此過程中計算機屏幕上得到如圖丙所示的圖像,可知圖像中兩相鄰峰值之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
(3)若在某次實驗時該同學未測量擺球直徑d,在測得多組細線長度l和對應的周期T后,畫出圖像。在圖線上選取M、N兩個點,找到兩點相應的橫、縱坐標,如圖丁所示,利用該兩點的坐標可得重力加速度表達式_______。
【答案】(1)1.240
(2)
(3)
【解析】
【小問1詳解】
擺球直徑為
【小問2詳解】
圖像峰值對于小球經(jīng)過最低點,每個周期小球經(jīng)過兩次該位置,可知圖像中兩相鄰峰值之間的時間間隔為
【小問3詳解】
根據(jù)單擺周期公式
可得
可知圖像的斜率
由圖丁可知
故重力加速度表達式為
12. 學習小組要測量一個電阻的電阻率,已知其長度為L,額定電壓為1V。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該電阻的直徑,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其直徑d=______mm;
(2)粗測該電阻的阻值為250?,為精確測量其阻值,該同學設計的測量電路如圖乙所示,其中蓄電池E電動勢約為6.5V(內(nèi)阻不計)、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200?、定值電阻R1=792?、保護電阻R2=250?。要求滑動變阻器在接近全電阻范圍內(nèi)可調(diào),且測量時電表的讀數(shù)不小于其量程的,則圖乙中圓圈①位置接入______、圓圈②位置應接入______(均選填器材前的字母序號);
A.電流表A1(量程為100mA,內(nèi)阻RA1=3?)
B.電流表A2(量程為5mA,內(nèi)阻RA2=8?)
C.電壓表V(量程為3V,內(nèi)阻RV=750?)
(3)實驗中根據(jù)兩電表讀數(shù)作出如圖丙所示的圖線(坐標均為國際單位),已知圖線的斜率為k,則所測該電阻的阻值Rx=______(用題中已知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研究實驗誤差時發(fā)現(xiàn)實驗所用定值電阻的阻值比標稱值小,則電阻率的測量值將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答案】 ①. 1.990 ②. C ③. B ④. ⑤. 偏大
【解析】
【詳解】(1)[1]該電阻的直徑
(2)[2][3] 圓圈②位置應接入B,即電流表A2,與定值電阻R1改裝成伏特表,該伏特表的量程為
圓圈①位置接入C,當電壓表滿偏時,待測電阻兩端電壓為
解得
電壓表與待測電阻的總電壓為4V,恰好等于改裝后的伏特表的量程4V,兩個電表能同時滿偏。
(3)[4]①為電壓表,讀數(shù)為U,②為電流表,讀數(shù)為I,根據(jù)歐姆定律得
解得
根據(jù)圖像得
解得
[5]研究實驗誤差時發(fā)現(xiàn)實驗所用定值電阻的阻值比標稱值小,則電阻的測量值Rx偏大,根據(jù)電阻定律
解得
測量值Rx偏大,電阻率的測量值偏大。
四、解答題(40分)
13. 如圖所示,爆米花機是一種對谷物進行膨化加工的裝置,主體為一導熱良好的鋼制罐體,罐體的容積為,兩端分別焊接了支撐軸和搖柄。在(標準大氣壓)的氣壓,27℃的干燥環(huán)境下打開閥門向罐體內(nèi)放入的谷物,關閉閥門,將支撐軸和搖柄架設在火爐的支架上進行旋轉(zhuǎn)加熱,谷物內(nèi)部分水分汽化成高壓水蒸氣與罐內(nèi)空氣形成混合氣體。當罐內(nèi)混合氣體溫度為627℃、壓強達時,打開閥門,因為外部壓強突然變小,巨大的壓強差使得谷物迅速膨脹,從而達到膨化的效果。忽略谷物間隙氣體的體積和在罐體內(nèi)加熱過程中谷物體積的變化。已知絕對零度為。求:
(1)從開始加熱到壓強變?yōu)闀r,罐體內(nèi)水蒸氣的分壓強;
(2)打開閥門后的混合氣體迅速膨脹對外做功使得谷物全部噴出,當混合氣體溫度為127℃,罐體內(nèi)剩余混合氣體質(zhì)量占原有混合氣體質(zhì)量的百分比。
【答案】(1);(2)
【解析】
【詳解】(1)對原有空氣,根據(jù)查理定律
其中
,
聯(lián)立可得
從開始加熱到壓強變?yōu)闀r,罐體內(nèi)水蒸氣的分壓強為
(2)設罐體的體積為,對混合氣體分析,由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可得
其中
可得
則有罐體內(nèi)剩余混合氣體質(zhì)量占原有混合氣體質(zhì)量的百分比為
14. 如圖所示,將帶負電荷,電荷量q=0.5C、質(zhì)量m′=0.02kg的滑塊放在小車的水平絕緣板的左端,小車的質(zhì)量M=0.08kg,滑塊與絕緣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小車的絕緣板足夠長,它們所在的空間存在磁感應強度B=1.0T的水平方向的勻強磁場(垂直于紙面向里)。開始時小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輕質(zhì)細繩長L=0.8m,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與質(zhì)量m=0.04kg的小球相連,把小球從水平位置由靜止釋放,當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與小車相撞,碰撞后小球恰好靜止,g取10m/s2。求
(1)與小車碰撞前小球到達最低點時對細線的拉力;
(2)小球與小車的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ΔE;
(3)碰撞后小車的最終速度。
【答案】(1)1.2N,方向豎直向下;(2)0.16J;(3)1.9m/s,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
【詳解】(1)小球擺下過程,由動能定理有
mgL=mv2
解得
v=4m/s
小球在最低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T-mg=m
解得
T=1.2N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小球?qū)毨K的拉力
T′=1.2N
方向豎直向下。
(2)小球與小車碰撞瞬間,小球與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以水平向左為正方向,有
mv=Mv1+0
解得
v1=2m/s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ΔE=mv2-M
解得
ΔE=0.16J
(3)假設滑塊與車最終相對靜止,則有
Mv1=(M+m′)v2
解得
v2=1.6m/s
由此得
F洛=qv2B>m′g
故假設不成立,因此滑塊最終懸浮滑塊懸浮瞬間,滿足
F洛′=qv2′B=m′g
解得
v2′=0.4m/s
將滑塊與小車看成一個系統(tǒng),系統(tǒng)動量守恒,有
Mv1=Mv′+m′v2′
解得
v′=1.9m/s
方向水平向左。
15. 如圖所示,光滑金屬導軌ABC-DEF相互平行,BC-EF段水平放置,AB-DE平面與水平面成37°,矩形MNQP內(nèi)有垂直斜面向上的勻強磁場,水平導軌BC-EF間有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兩部分磁場感應強度大小相等。兩根完全相同的金屬棒a和b并排放在導軌AD處,某時刻由靜止釋放金屬棒a,當a運動到MN時再釋放金屬棒b,a在斜面磁場中剛好一直做勻速運動;當a運動到PQ處時,b恰好運動到MN;當a運動到BE處時,b恰好運動到PQ。已知兩導軌間距及a、b金屬棒長度相同均為,每根金屬棒質(zhì)量,電阻,AD到MN的距離。斜導軌與水平導軌在BE處平滑連接,金屬棒a、b在運動過程中與導軌接觸良好,不計其它電路電阻,不考慮磁場的邊界效應,重力加速度,,。求:
(1)金屬棒a運動到BE處時的速度大小及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
(2)若發(fā)現(xiàn)在金屬棒b進入水平導軌前,金屬棒a在水平導軌上已經(jīng)向左運動6m,求金屬棒a最終的運動速度大小及整個過程中棒a上產(chǎn)生的焦耳熱。
(3)在(2)的已知條件下,求金屬棒a進入水平導軌后,金屬棒a在水平導軌上的運動過程中通過金屬棒a橫截面的電荷量。
【答案】(1),;(2),;(3)
【解析】
【詳解】(1)金屬棒未進入磁場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運動學公式有
解得
則有
經(jīng)題意分析可知,金屬棒a、b在傾斜導軌上,進入磁場前、進入磁場中、離開磁場后運動的每一階段時間相等,均為,所以金屬棒a運動到BE處時的速度大小
金屬棒在磁場中勻速運動,則有
又
,
聯(lián)立解得
(2)若發(fā)現(xiàn)在金屬棒b進入水平導軌前,金屬棒a在水平導軌上已經(jīng)向左運動6m,設此時金屬棒a的速度大小,對金屬棒a根據(jù)動量定理可得
又
聯(lián)立解得
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b金屬棒剛進入水平導軌時的速度大小為
a、b同時在水平導軌上運動時,系統(tǒng)動量守恒,則有
解得金屬棒a、b最終的運動速度大小為
整個過程,由能量守恒可得
其中
代入數(shù)據(jù)得
所以金屬棒上產(chǎn)生的焦耳熱為
(3)金屬棒a進入水平導軌后,在金屬棒b進入水平導軌前過程,通過金屬棒a橫截面的電荷量為
在金屬棒b進入水平導軌到金屬棒a、b達到共速過程,對金屬棒a根據(jù)動量定理可得
解得
由于兩個過程金屬棒a通過的電流方向相反,則金屬棒a在水平導軌上的運動過程中通過金屬棒a橫截面的電荷量為
這是一份2024屆湖南省衡陽市第八中學高考適應性檢測物理試題(一) (解析版),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湖南省衡陽市第八中學高考適應性檢測物理試卷(一)(無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湖南省衡陽市第八中學高考適應性檢測物理試卷(一),共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