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1.對這首詞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這首詞中夢境寫得酣暢淋漓,將愛國之心、忠君之念及自己的豪情壯志推向頂點。結(jié)句猛然跌落,在夢境與現(xiàn)實的強烈對照中,宣泄了詞人壯志難酬的一腔悲憤。
B.“壯詞”,即內(nèi)容、情感、形象、語言諸方面都豪放、壯美的作品。
C.辛棄疾作詞多用典故,這首詞成功的運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場”“霹靂”等多個典故。
D.“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戰(zhàn)斗的激烈和順利。
2.請你為這首詞中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這句名句點贊,請寫出你點贊的理由。
(2022·河南南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各題。
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蓖脧墓犯]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3.請從煉字的角度,分析“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中“始”字的豐富內(nèi)涵。
4.簡要分析這首詩是如何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悲劇命運的。
(2022·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5.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一個“__________”字最能概括這種情感。
6.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所展現(xiàn)的畫面。
(2022·山東德州·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甲】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乙】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①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浮云:陸賈《新語·慎微篇》中說:“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
7.下列對兩首詩歌的理解有誤的一項( )
A.從體裁形式看,兩詩均為七言律詩。
B.這兩位詩人都是盛唐時期的代表,他們的作品都閃爍著盛唐詩歌特有的“盛唐氣象”。
C.兩詩皆從虛處生發(fā),登臨吊古。所以,從題材來看,兩詩既屬登臨詩,也屬懷古詩。我們學(xué)過的此類詩還有《登幽州臺歌》《過零丁洋》《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咸陽城東樓》等。
D.兩首詩選擇的意象都跟登臨地點或多或少有所關(guān)聯(lián)。如崔詩選擇了黃鶴樓的典故和黃鶴樓附近的景色為自己詩歌的意象,而李詩選擇了鳳凰臺的典故和鳳凰臺附近的景致為意象。
8.兩詩的頸聯(lián)都是寫景的千古名句,試賞析藝術(shù)手法的異同。
9.兩首詩的尾聯(lián)都以“使人愁”做結(jié),但抒發(fā)的情感卻不盡相同,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析。
(2022·湖北襄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0.對這首詞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句句扣住“月”來寫,情感多次起伏變化,在抑揚之間反復(fù)轉(zhuǎn)換,有很強的感染力。
B.在“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zhuǎn)折,詞人最終選擇逃離現(xiàn)實。
C.“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抒發(fā)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
D.“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1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詞人什么樣的美好祝愿?請簡析。
(2022·云南昭通·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問題。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2.詩人在描繪景物時善用疊詞,請說說詩歌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幾個疊詞的作用。
13.“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日暮時分,總是會讓入產(chǎn)生萬千情思,本詩的尾聯(lián)和晏殊《浣溪沙》中“夕陽下幾時回”都寫到了日暮。請分別說說兩位作者在日暮時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情思?
(2022·湖南婁底·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發(fā)潭州
杜甫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
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賈傅①才未有,褚公②書絕倫。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傷神。
【注釋】①西漢時以才高招忌被貶長沙的賈誼。②褚遂良,因諫阻立武則天為皇后而被貶潭州。
14.頷聯(lián)主要選取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15.“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2022·湖北襄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6.下列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首聯(lián)寫望中所見,此聯(lián)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B.花、鳥本是春天最常見、最美好的景物,本聯(lián)以花、鳥寄托感時傷世之情。
C.尾聯(lián)轉(zhuǎn)入沉思,刻畫了一位蒼顏白發(fā)、愁緒滿懷、為國為民而憂心忡忡的詩人形象。
D.全詩所寫意象甚多,從近景的山河城郭,到遠景的春花飛鳥,一直到自身的白發(fā),步步推進,蒼老如此之快,完全是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17.你認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個字用得好?請簡要賞析
(2022·黑龍江大慶·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漁家傲
李清照(宋代)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8.下列對詩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詞氣勢磅礴而豪邁,想象豐富而奇特,一反李清照婉約詞風。
B.“路長嗟日暮”,表現(xiàn)了詩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經(jīng)歷和上下求索的情懷。
C.“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流露詞人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不滿和對詩歌藝術(shù)的孜孜追求。
D.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巧妙用典,隱含對現(xiàn)實的失望,對理想的向往。
19.賞析:“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022·河南省直轄縣級單位·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20.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元曲中的畫線句。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21.這首元曲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022·陜西西安·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過零丁洋
【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2.請從修辭角度賞析“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3.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與本詩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xiàn)的都是視死如歸的高尚情感。請你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分別說說這兩位詩人是如何抒發(fā)這種情感。
(2022·河南南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24.詩中“古人”“來者”各具體指代的什么人?
25.“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對塑造作者形象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2022·河北唐山·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兩首詞,回答各題。
[甲]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打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26.[甲]詞作者是______,他和[乙]詞作者都是______(填詞派)的代表。
27.[甲]詞中的“狂”和[乙]詞中的“壯”,從內(nèi)容到情感都有相似之處,說說你的理解。
(2022·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暮春歸故山草堂
錢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28.請簡要分析兩首詩中描繪的景物有何不同?
29.這兩首詩的最后兩句都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請簡要賞析這樣寫的作用。
(2022·河南商丘·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0.“西風”這個意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詩人筆下,例如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馬致遠這首詩歌中的“西風”有兩層含義,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lián)系全詩,談?wù)勛髡邽槭裁催@樣寫。
(2022·江蘇南通·統(tǒng)考二模)請運用比較閱讀法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乙】
狼山曉行
[明]江一山①
曉起向南麓②,星河落澗橋③。
雞聲紅日近,雁影白云遙。
江靜晨光發(fā),山明雨意悄。
丈夫蹤跡遠,未許混④漁樵⑤。
【注】①江一山:字子云,南通人。②南麓:狼山南坡。③洞橋:山石之間架起的橋梁。狼山從海中逐漸成陸,初時上山須過渡,后來須過洞橋。④混:混雜其中。⑤漁樵:漁夫和樵夫,這里指普通人。
32.異中求同。兩首詩的正文均未出現(xiàn)“早”字,但運用相同的手法寫出了“早”。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33.同中求異。兩首詩都寫了早行所見,表達的情感卻不同。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2022·山東濱州·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苦筍
陸游
藜藿①盤中忽眼明,駢頭脫襁白玉嬰。
極知耿介②種性別,苦節(jié)乃與生俱生。
我見魏征殊媚嫵③,約束兒童勿多?、?。
人才自古要養(yǎng)成,放使干霄⑤戰(zhàn)風雨。
【注釋】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飯菜。②耿介:正直不阿,廉潔自持。③唐太宗曾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④勿多?。翰灰√?。干霄:高入云霄。
34.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人看到盤中擺放的一對剝?nèi)ネ馄さ闹窆S,潔白鮮嫩,不禁眼前一亮。
B.詩的三、四兩句既是對苦筍的側(cè)面描寫,又有所引申,使苦筍人格化。
C.魏征以“犯顏直諫”著稱,其言行常常令人難以接受,好比苦筍的滋味并不適口。
D.全詩以議論收尾,指出人才養(yǎng)成既需要發(fā)展空間,也要經(jīng)受風雨磨煉。
35.簡要分析詩中苦筍有著怎樣的特點?
(2022·江蘇宿遷·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吉祥寺賞牡丹①
蘇軾
人老簪②花不自羞,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yīng)笑,十里珠簾半上鉤③。
【注】①蘇軾當時在杭州做官。②簪:插戴。③十里珠簾半上鉤:十里長街,百姓們上卷珠簾。
36.請說說“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中“羞”字的妙處。
37.閱讀詩歌,描繪詩人醉歸的情景。
38.林語堂說蘇軾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下列不屬于蘇軾“樂天派”行為是( )
A.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B.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C.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jié)了。D.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2022·江蘇無錫·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西江月·平山堂
蘇軾
三過平山堂①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②。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③。
【注釋】①平山堂為蘇軾恩師歐陽修生前所建。蘇軾曾三次游歷,皆處于政治處境艱難時。第三次是作此詞時,此時距蘇軾和歐陽修末次見面已達九年。②龍蛇飛動:指歐陽修在平山堂壁題留的墨跡。③此句改自白居易《自詠》:“百年隨手過,萬事轉(zhuǎn)頭空?!?br>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39.請結(jié)合注釋①,品味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40.結(jié)合《定風波》所表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談?wù)勀銓Α段鹘隆て缴教谩樊嬀€句的理解。
(2022·河南南陽·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41.詩中的女子,為何會讓君子“寤寐思服”?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2.本詩起句運用“興”的手法托物寄意。請簡析起句“興”的表達效果。
考點十二 古詩詞曲閱讀——模擬提升
(2022·湖北襄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各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1.對這首詞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這首詞中夢境寫得酣暢淋漓,將愛國之心、忠君之念及自己的豪情壯志推向頂點。結(jié)句猛然跌落,在夢境與現(xiàn)實的強烈對照中,宣泄了詞人壯志難酬的一腔悲憤。
B.“壯詞”,即內(nèi)容、情感、形象、語言諸方面都豪放、壯美的作品。
C.辛棄疾作詞多用典故,這首詞成功的運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場”“霹靂”等多個典故。
D.“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戰(zhàn)斗的激烈和順利。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nèi)容。C.“這首詞成功的運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場’‘霹靂’等多個典故”表述錯誤。八百里:指牛,這里泛指酒食,《世說新語·汰侈》篇:“王君夫(愷)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惫省鞍税倮铩笔堑涔剩弧拔迨摇北局干?,泛指樂器;“沙場”指戰(zhàn)場;“霹靂”指特別響的雷聲,比喻拉弓時弓弦響如驚雷;故“五十弦”“沙場”“霹靂”不屬于歷史典故;故選C。
2.請你為這首詞中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這句名句點贊,請寫出你點贊的理由。
【答案】這句詞的意思是:他要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復(fù)失地的大業(yè),以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率師北伐,統(tǒng)一南北。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寫到這里已達到這首詞的最強音,它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所以我為這句名句點贊。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詩句。結(jié)合詩意著重體會句中的關(guān)鍵詞語,聯(lián)系語境和詩人表達的情感分析。這首詞作于作者失意閑居信州之時。辛棄疾年輕時就有報國之志,極力主張收復(fù)中原,后來卻遭到排斥打擊,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此詞通過對作者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和氣概以及自己沙場生涯的追憶,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fù)失地的理想,抒發(fā)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通過創(chuàng)造雄奇的意境,生動地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形象。全詞在結(jié)構(gòu)上打破成規(guī),前九句為一意,末一句另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寫得酣恣淋漓,正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更直接地表達了作者的愿望:要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復(fù)失地的大業(yè),以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此句突出了作者的崇高理想,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也體現(xiàn)了辛詞的豪放風格,并與最后一句“可憐白發(fā)生!”形成強烈的反差,突出詩歌主旨。所以我為這句名句點贊。
(2022·河南南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各題。
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蓖脧墓犯]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3.請從煉字的角度,分析“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中“始”字的豐富內(nèi)涵。
【答案】突出老兵從軍時間之長;表現(xiàn)出老兵渴望回到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的迫切心情(或表現(xiàn)老兵終于可以回家的喜悅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煉字?!笆肌笔恰安拧钡囊馑??!笆鍙能娬鳎耸嫉脷w”意思是十五歲就應(yīng)征去參軍,八十歲才退伍回到故鄉(xiāng)家中。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才歸, “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征”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征”相呼應(yīng),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笆肌弊?,突出老兵從軍時間之長;同時巧妙地傳達出主人公多年來渴望回到家鄉(xiāng)與親人團聚的迫切心情,給全詩籠罩上了一層凄涼悲傷的感情色彩。
4.簡要分析這首詩是如何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悲劇命運的。
【答案】由遠及近寫景,遙看家園荒冢累累,近看庭院荒蕪雜亂,人亡屋空,殘破不堪,以如此荒涼之景,突出了老人從軍六十五年終得歸家卻無家可歸的悲慘命運。
【解析】本題考查景物描寫的作用。“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意思是遠看你家那個地方現(xiàn)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zāi)?。這句寫的是遠景,詩歌通過“松柏”“冢累累”這兩種景物,寫出了老兵家人盡死,親友凋零的慘狀;“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意思是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里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院子里長著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環(huán)繞著井臺。這句寫的是近景,通過“兔”“雉”“谷”“葵”四種景物,寫出了庭院荒蕪雜亂,人亡屋空,殘破不堪的荒涼景象。詩歌采用由遠及近的順序?qū)懢?,通過荒涼破敗的景象來烘托老兵從軍六十五年終得歸家卻無家可歸的悲慘命運命運。
(2022·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5.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一個“__________”字最能概括這種情感。
【答案】思鄉(xiāng) 愁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從尾聯(lián)“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笨芍?,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太陽落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游子要歸鄉(xiāng),然而天下游子的故鄉(xiāng)又在何處呢?江上的霧靄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那是一種隱隱的淚花和心系天下蒼生的廣義鄉(xiāng)愁,問鄉(xiāng)鄉(xiāng)不語,思鄉(xiāng)不見鄉(xiāng)。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xiāng)愁也無由。詩作以一“愁”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yīng),以起伏輾轉(zhuǎn)的文筆表現(xiàn)纏綿的鄉(xiāng)愁,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nèi)展畫,畫外余音。
6.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所展現(xiàn)的畫面。
【答案】示例:明麗的陽光下,從黃鶴樓遙望對岸,漢陽的綠樹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鸚鵡洲上芳草郁郁蔥蔥,生機盎然。
【解析】本題考查關(guān)鍵詩句的理解?!扒绱v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眱删涔P鋒一轉(zhuǎn),由寫傳說中的仙人、黃鶴及黃鶴樓,轉(zhuǎn)而寫詩人眼前登黃鶴樓所見,由寫虛幻的傳說轉(zhuǎn)為實寫眼前的所見景物。描繪了一個空明、悠遠的畫面,為引發(fā)詩人的鄉(xiāng)愁設(shè)置了鋪墊。
示例:晴空里,在溫暖陽光的照耀下,漢水平原黃鶴樓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在哪個美麗的鸚鵡洲上,鮮嫩的芳草長得極其茂盛,似乎正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芳香。
(2022·山東德州·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甲】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乙】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①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浮云:陸賈《新語·慎微篇》中說:“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
7.下列對兩首詩歌的理解有誤的一項( )
A.從體裁形式看,兩詩均為七言律詩。
B.這兩位詩人都是盛唐時期的代表,他們的作品都閃爍著盛唐詩歌特有的“盛唐氣象”。
C.兩詩皆從虛處生發(fā),登臨吊古。所以,從題材來看,兩詩既屬登臨詩,也屬懷古詩。我們學(xué)過的此類詩還有《登幽州臺歌》《過零丁洋》《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咸陽城東樓》等。
D.兩首詩選擇的意象都跟登臨地點或多或少有所關(guān)聯(lián)。如崔詩選擇了黃鶴樓的典故和黃鶴樓附近的景色為自己詩歌的意象,而李詩選擇了鳳凰臺的典故和鳳凰臺附近的景致為意象。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哆^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詩作。此詩首聯(lián)二句自敘生平遭際,思今憶昔,感慨萬端;頷聯(lián)二句從國家和個人兩方面展開和深入加以鋪敘國破家亡的現(xiàn)實;頸聯(lián)二句追述今昔不同的處境和心情,昔日惶恐灘邊憂國憂民,如今零丁洋上自嘆伶仃;尾聯(lián)二句以死明志,是作者對自身命運毫不猶豫的選擇。全詩表現(xiàn)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崇高表現(xiàn)。《過零丁洋》是文天祥的明志詩,不是登臨懷古詩,C項說法錯誤;故選C。
8.兩詩的頸聯(lián)都是寫景的千古名句,試賞析藝術(shù)手法的異同。
【答案】相同:兩聯(lián)詩均對仗工整。崔詩中晴川沙洲,綠樹芳草;李詩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不同:崔詩“歷歷”“萋萋”,疊音詞語,清朗和諧,富于音樂美。李詩“青天”“白鷺”,顏色對比鮮明,用詞優(yōu)美,韻律流暢。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藝術(shù)手法的對比賞析。相同點:兩詩都是七言律詩,故對仗都非常工整。甲詩中“晴川”對“芳草”,“歷歷”對“萋萋”,“漢陽樹”對“鸚鵡洲”;乙詩中“三山半落”對“二水中分”,“青天外”對“白鷺洲”。不同點:甲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中,“歷歷”“萋萋”使用疊詞(聲調(diào)鏗鏘,音韻清朗,富有音樂美),寫出了樹木蔥翠、清晰可辨與草木茂盛的特點。乙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三峰并列,矗立在縹緲的云霧之中,若隱若現(xiàn),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長江,被白鷺洲橫截,江水一分為二,形成兩條河流。此二句中,“青天”“白鷺”,顏色對比鮮明,氣象壯麗,境界闊大。
9.兩首詩的尾聯(lián)都以“使人愁”做結(jié),但抒發(fā)的情感卻不盡相同,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析。
【答案】崔詩借日暮時分的江上煙波,發(fā)出“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的感慨,觸景生情,抒發(fā)的是羈旅懷鄉(xiāng)之愁;李詩由浮云蔽日生發(fā)聯(lián)想,感慨“長安不見”,既是寫景,也是用典,抒發(fā)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卻仍憂國懷君之愁。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情感的對比閱讀。甲詩“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意為:暮色漸漸漫起,哪里是我的家鄉(xiāng)?江面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作者遠看暮色里江上煙波浩渺,不禁感慨,哪里是我的家鄉(xiāng)呢?這是典型的觸景生情,由江上之景引發(fā)了思鄉(xiāng)羈旅之愁。乙詩“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意為:那些悠悠浮云總是遮蔽太陽的光輝,登高不見長安城,怎么不讓人內(nèi)心沉痛憂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這兩句詩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把歷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fā)了憂國傷時之愁,意旨尤為深遠。
(2022·湖北襄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0.對這首詞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句句扣住“月”來寫,情感多次起伏變化,在抑揚之間反復(fù)轉(zhuǎn)換,有很強的感染力。
B.在“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zhuǎn)折,詞人最終選擇逃離現(xiàn)實。
C.“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抒發(fā)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
D.“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詞文鑒賞。B.“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意思是:我想憑借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jīng)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里比得上人間煙火暖人心腸。據(jù)此可知,作者因被貶內(nèi)心起伏波瀾,想“乘風歸去”(入朝為官),繼續(xù)追求自己的政治抱負,又擔心“恐瓊樓玉宇”(政治黑暗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于是選擇“在人間”(接受被貶的現(xiàn)實);“詞人最終選擇逃離現(xiàn)實”分析有誤;故選B。
1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詞人什么樣的美好祝愿?請簡析。
【答案】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美好的祝愿,也表達了詩人樂觀曠達情懷。
【解析】本題考查詞文鑒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思是: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都能平安健康長壽,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賞明月。“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里代指明月?!肮矉染辍本褪枪裁髟碌囊馑?。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lián)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愿人長久”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于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作者想象豐富,但愿人們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夠共享這美好的月光,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的態(tài)度和樂觀的精神。據(jù)此提煉概括即可。
(2022·云南昭通·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問題。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2.詩人在描繪景物時善用疊詞,請說說詩歌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幾個疊詞的作用。
【答案】“悠悠”寫出了白云飄飄蕩蕩的樣子,使人頓生“歲月悠悠,世事茫?!钡母锌?;“歷歷”寫出了漢陽樹的清晰可數(shù);“萋萋”則寫出了芳草的茂盛。
【解析】本題考查疊詞的作用。詩歌頷聯(lián)中“白云千載空悠悠”的“悠悠”寫出了白云飄飄蕩蕩的樣子,使人頓生“歲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頸聯(lián)“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中,“歷歷”寫出了漢陽樹的清晰可數(shù),分明的樣子;“萋萋”寫出了草木茂盛的樣子。描繪了天氣晴好,樹木清晰可見,芳草繁盛的明麗美景。
13.“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日暮時分,總是會讓入產(chǎn)生萬千情思,本詩的尾聯(lián)和晏殊《浣溪沙》中“夕陽下幾時回”都寫到了日暮。請分別說說兩位作者在日暮時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情思?
【答案】本詩作者在日暮時分產(chǎn)生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晏殊在日暮時分產(chǎn)生了光陰流轉(zhuǎn)、物是人非之感。
【解析】本題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詩的尾聯(lián)“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意思是:時已黃昏,何處是我的家鄉(xiāng)?煙波縹緲的大江更激起思鄉(xiāng)的哀愁。詩人以抒情作結(jié),將“鄉(xiāng)愁”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將鄉(xiāng)愁依附在浩渺的煙波中,由景生情,更增添濃濃的鄉(xiāng)愁。
晏殊《浣溪沙》中“夕陽西下幾時回”,詞人由眼前之景觸發(fā)情感:流連美好景物情事,悵惘時光流逝,期望美好事物重現(xiàn),在日暮時分產(chǎn)生了光陰流轉(zhuǎn)、物是人非之感。
(2022·湖南婁底·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發(fā)潭州
杜甫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
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賈傅①才未有,褚公②書絕倫。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傷神。
【注釋】①西漢時以才高招忌被貶長沙的賈誼。②褚遂良,因諫阻立武則天為皇后而被貶潭州。
14.頷聯(lián)主要選取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答案】選取了“岸花”(落花)“檣燕”(飛燕)這兩個意象。作用①渲染了悲涼冷落的氣氛。②烘托了詩人輾轉(zhuǎn)流徒,飄零無依的寂寥、凄楚。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的意象。意象即熔鑄了詩人主觀情感的事物,一般起著烘托氛圍、表達詩人情感的作用。頷聯(lián)的意思為“環(huán)顧四周,只有江岸上春風中飛舞的落花為我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語,似乎在親切地挽留我?!币虼?,本句主要有“岸花”“檣燕”兩個意象。詩人因時局動亂,親友盡疏,北歸無望,只得以舟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帶。詩人啟程之時,無親朋相送,只有落花和飛燕。花朵凋零,似乎在送別遠行的朋友;燕子呢喃,似乎要留下我。落花和飛燕,烘托了一種悲涼的氛圍,同時也體現(xiàn)了詩人輾轉(zhuǎn)流轉(zhuǎn)、孤獨無依的凄楚。
15.“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詩人登舟而行,因身處湘地,很自然地想到西漢時才高被貶的賈誼,和初唐時忠貞諫君的褚遂良,以歷史上的才人志士命運和此刻漂泊于此的自己相比(或者詩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貶長沙的賈誼以及諫阻立武則天為皇后而被貶潭州的褚遂良自況)。抒發(fā)了自己忠而見疑、賢而被謗,懷才不遇的憂憤、感傷。
【解析】本題考查用典。本句的意思為“西漢時的賈誼才能世上少有,初唐時的褚遂良書法絕倫無比。”賈誼一身才華,然而卻因才高招忌被貶,令人唏噓;褚遂良的書法精妙絕倫,然而也因諫阻立武則天為皇后而被貶潭州。兩人均才華橫溢,但慘遭貶謫,命運不濟。以此來暗示漂泊無依、懷才不遇的自己,含蓄地表達了詩人自己雖然也頗具才華,但未被賞識,壯志未酬,表達了對歷朝歷代賢而被謗之人的同情,和懷才不遇的憂憤、感傷。
(2022·湖北襄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6.下列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首聯(lián)寫望中所見,此聯(lián)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B.花、鳥本是春天最常見、最美好的景物,本聯(lián)以花、鳥寄托感時傷世之情。
C.尾聯(lián)轉(zhuǎn)入沉思,刻畫了一位蒼顏白發(fā)、愁緒滿懷、為國為民而憂心忡忡的詩人形象。
D.全詩所寫意象甚多,從近景的山河城郭,到遠景的春花飛鳥,一直到自身的白發(fā),步步推進,蒼老如此之快,完全是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詩句內(nèi)容理解。。D.全詩中的意象眾多,“國破山河在”寫的是山河城郭的“遠景”,“城春草木深”寫的是荒草殘木的“中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則是寫春花飛鳥的“近景”。一直寫到“自身”的白發(fā),步步推進,“鏡頭”越來越小,將宏大的家國之悲,漸漸滲透凝縮在詩人自己身上。所以本項理解有誤;故選D。
17.你認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個字用得好?請簡要賞析
【答案】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個“破”字,寫出了國都淪陷,城池殘破的景象,使人觸目驚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個“深”字,寫出了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的景象,令人滿目凄然。
【解析】本題考查詩句賞析?!皣粕胶釉冢谴翰菽旧睢边@句的含義為:國都淪陷而山河依舊,春天來臨卻荒草滿目。詩句中的“破”指國都破敗,到處都是斷壁殘垣,滿目瘡痍的景象,讓人看到便心生凄涼之感;“深”則是指春天到了,在這斷壁殘垣之間,雜草叢生,樹木也愈發(fā)茂盛,“破敗的國都”與“茂盛的草木”,一衰敗,一興盛,形成強烈反差,更令人滿目凄然、憂國傷時。
(2022·黑龍江大慶·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漁家傲
李清照(宋代)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8.下列對詩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詞氣勢磅礴而豪邁,想象豐富而奇特,一反李清照婉約詞風。
B.“路長嗟日暮”,表現(xiàn)了詩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經(jīng)歷和上下求索的情懷。
C.“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流露詞人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不滿和對詩歌藝術(shù)的孜孜追求。
D.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巧妙用典,隱含對現(xiàn)實的失望,對理想的向往。
【答案】C
【解析】考查對詩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C.“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意思是說:我告訴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遠,現(xiàn)在已到了黃昏,還沒有到達。即使我學(xué)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謾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這一句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慨嘆自己有才而不能為世用,有懷才不遇之感;二是慨嘆社會動亂,文章無用。選項“流露詞人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不滿和對詩歌藝術(shù)的孜孜追求”的理解是錯誤的。故選C。
19.賞析:“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答案】比喻(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鵬,乘萬里風高飛遠舉,叫風不要停止,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現(xiàn)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對現(xiàn)實的厭棄和不滿,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境界的追求。
【解析】本題考查詞句賞析。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品味語言表達藝術(shù)。古詩詞句子的賞析,要抓住關(guān)鍵字詞來理解、揣摩、推敲語句的妙處。賞析可以從詩句的特色,或修辭,或表達方式,或遣詞造句,或表現(xiàn)手法,或表現(xiàn)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結(jié)合具體語境靈活作答。語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思是: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詞人運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成“大鵬”,她要象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離開那齷齪的社會。叫風不要停止地吹著,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達了作者有遠大的理想,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對現(xiàn)實的厭棄和不滿之情。也可從運用“典故”的角度賞析,“九萬里風”出自《莊子·逍遙游》,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芭钪邸毕衽畈菽菢语w旋輕快的小舟?!叭健敝競髡f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個神山,為神仙所居。表達了作者盡管有才華,有理想,有抱負,但在現(xiàn)實社會中根本得不到實現(xiàn)和施展,找不到出路,表現(xiàn)了作者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
(2022·河南省直轄縣級單位·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20.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元曲中的畫線句。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答案】示例一:“聚”不僅寫出了山巒之多,而且化靜為動,生動地寫出了潼關(guān)在重重山巒之中;“怒”形象地寫了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之勢。
示例二:視覺與聽覺相結(jié)合?!熬邸薄芭睆囊曈X和聽覺兩個方面突出了潼關(guān)地勢險要的特點,表現(xiàn)作者路經(jīng)潼關(guān)時的所見聽想。
示例三: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本來靜態(tài)的山寫活了,把本來無情的水寫得令人心潮澎湃,賦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和動作,透露出作者極不平靜的心緒及吊古傷今的悲憤之情。(任選一個角度,賞析合理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句子。賞析時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任選其中一個作答即可,如修辭手法、感官、重點字詞等。①如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意思是: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fā)怒似的洶涌。由“聚”“怒”可知,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山峰和波濤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山峰的連綿眾多,黃河的水流量大而且急的特點。②如從重點字詞的角度賞析: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xiàn)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xiàn)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一“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的,而“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③如從感官的角度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意思是: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fā)怒似的洶涌?!胺鍘n如聚”從視覺角度寫出潼關(guān)被重重山巒包圍之勢,表現(xiàn)了山巒的眾多和動感,生動傳神;“波濤如怒”從聽覺角度來表現(xiàn)黃河之水波濤洶涌的磅礴氣勢,景象恢宏,突出了潼關(guān)地勢的險要。
21.這首元曲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連結(jié),不論“興”、“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本題考查體會情感?!芭d,百姓苦;亡,百姓苦”體現(xiàn)在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它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奢華的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zāi)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zhàn)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作者指出歷代王朝的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zāi)禍和苦難,由此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無比憤慨之情,字里行間也體現(xiàn)出作者對歷史的思索。
(2022·陜西西安·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過零丁洋
【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2.請從修辭角度賞析“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答案】①運用比喻的修辭,把“危亡的國勢”比作“風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將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形象地表達了對國破家亡和對自己坎坷命運的悲嘆。
②運用對偶的修辭,“山河破碎”對“身世浮沉”,“風飄絮”對“雨打萍”,對仗工整,增強了詩歌的韻律美,同時表明對國家及自己坎坷命運的悲嘆。(兩種修辭合二為一作答,任選其一作答均可)
【解析】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為: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敵人的侵略下支離破碎,就像狂風吹卷著柳絮零落飄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動蕩不安,就像暴雨打擊下的浮萍顛簸浮沉。風飄絮: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該句以對偶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現(xiàn)了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說明國家局勢和個人命運都已經(jīng)難以挽回,流露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擔憂。
23.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與本詩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xiàn)的都是視死如歸的高尚情感。請你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分別說說這兩位詩人是如何抒發(fā)這種情感。
【答案】示例:文天祥借用“丹心”與“汗青”代指“忠心”和“史冊”,表明自己甘愿為報效祖國而死,一片忠心將永垂史冊的崇高志向;李賀借“黃金臺”的典故,并用“玉龍”代指“寶劍”,表達了將土們誓死報國的決心。
【解析】本題考查對比閱讀及情感主旨?!皥缶S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意為: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愿為國血戰(zhàn)到死!”黃金臺是戰(zhàn)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筑的,傳說他曾把大量黃金放在臺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攬?zhí)煜率俊T娙艘眠@個故事,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為:自古人生在世,誰沒有一死呢?為國捐軀,死得其所,(讓我)留下這顆赤誠之心光照青史吧!本句是整首詩中最能體現(xiàn)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的句子,表明作者舍身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表達了作者堅貞的愛國志氣和為國家視死如歸的大義大勇精神。
(2022·河南南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24.詩中“古人”“來者”各具體指代的什么人?
【答案】“古人”指像燕昭王那樣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前代賢君;“來者”是指詩人以后惜才愛才的賢明君主。(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查詞句理解?!扒安灰姽湃耍蟛灰妬碚摺币馑际牵合蚯安灰姽糯Y賢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芍肮湃恕敝腹糯Р艕鄄?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來者”是指后世求才的明君。詩人懷才不遇,登臨幽州臺,觸發(fā)內(nèi)心思緒:自己未看得到古代先賢,像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未看得到自己;詩人看不到未來的賢主,后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詩人。生不逢時,滿腹才華難以展現(xiàn),奠定慷慨悲涼的情感基調(diào),表現(xiàn)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
25.“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對塑造作者形象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案】這一句把作者和遼闊的天地聯(lián)系在一起,將個人的存在置于浩瀚的宇宙空間之中,二者互為映照,更襯托出作者孤單渺小的形象。
【解析】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答題時,首先要了解該詞的意思,然后結(jié)合句子分析其作用及體現(xiàn)的情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意思是:一想到天地無窮無盡,我倍感凄涼獨自落淚。“悠悠”形容時間久遠和空間廣大。與“天地悠悠”相比,人生匆匆而過,短短的幾十年真如白駒之過隙,轉(zhuǎn)瞬之間就消失了。詩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蒼茫孤獨感。
(2022·河北唐山·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兩首詞,回答各題。
[甲]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打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26.[甲]詞作者是______,他和[乙]詞作者都是______(填詞派)的代表。
【答案】蘇軾 豪放
【解析】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甲詞《江城子·密州出獵》是蘇軾在密州任太守時所作的詞。甲、乙這兩首宋詞剛健豪壯,極具英雄氣概,都是豪放派詞作。蘇軾和辛棄疾是宋詞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27.[甲]詞中的“狂”和[乙]詞中的“壯”,從內(nèi)容到情感都有相似之處,說說你的理解。
【答案】[甲]詞上片寫壯觀出獵,下片寫拉弓請戰(zhàn),塑造了一個意氣風發(fā)的人物形象;[乙]詞上片回憶臨敵出征的軍營,下片寫馳騁作戰(zhàn),襯托了人的英勇無畏;兩篇都在豪邁熱烈的氣氛中表達了詩人為國立功之志。
【解析】本題考查詩詞內(nèi)容和情感的理解。甲詞,“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狂”為詞作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首先詞人的“狂”表現(xiàn)在狂在外形:根據(jù)“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可知,詞人行為舉止狂,勁裝出獵且全城百姓出動,規(guī)模盛大;其次,詞人的“狂”表現(xiàn)為狂在內(nèi)心:根據(jù)“親射虎,看孫郎”“鬢微霜,又何妨”可知,詞人以孫權(quán)自比,抒發(fā)雄心壯志,以“老”襯“狂”,充分表現(xiàn)出了詞人豪情滿懷、意氣風發(fā)、壯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結(jié)合“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可知,詞人通過運用馮唐的典故,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抒發(fā)了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這也是詞人的內(nèi)心的“狂”。乙詞,題目中的“壯詞”顯示了記敘的雄壯高昂。內(nèi)容:“醉里挑燈看劍”,壯懷激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描寫了軍營生活和戰(zhàn)斗激烈場面,表達詞人渴望回到戰(zhàn)場的心聲,可謂豪情萬丈;情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表達了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可憐白發(fā)生”,詞人從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來。原來,那壯闊盛大的軍容,橫戈躍馬的戰(zhàn)斗,以及輝煌勝利,千秋功名,不過全是夢境,抒發(fā)了詞人壯志難酬的感慨。兩首詞氣勢磅礴,都充滿了鼓舞人心的壯志豪情,抒發(fā)了詞人渴望為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2022·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暮春歸故山草堂
錢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28.請簡要分析兩首詩中描繪的景物有何不同?
【答案】①錢詩描寫的是黃鳥稀、辛夷盡、杏花飛、春光逝去,了無蹤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景象。
②韓詩描繪的是百花盛開,萬紫千紅,楊花榆莢,如雪花漫天飛舞的晚春繁麗景象。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古詩中的景物描寫。根據(jù)兩首古詩得題目“暮春歸故山草堂”“晚春”可知,兩首詩描寫的都是暮春之景。錢詩的前兩句“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意思是:暮春歸故山草堂錢起谷口已是暮春凋殘黃鶯的叫聲幾乎聽不到了,迎春花早已開過只有片片杏花飛落芳塵。描寫的暮春景物是“黃鳥稀”“辛夷盡”“杏花飛“,表現(xiàn)了春光逝去,春日的生機之景了無蹤影后的一派空寂、凋零之景;韓詩的中“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意思是: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萬紫千紅競相展示美麗芳菲。寫出了在春天即將過去的時候,草木爭相生長,花兒爭奇斗艷;表現(xiàn)了草木留春,萬紫千紅的晚春景致?!皸罨ㄓ芮v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意思是:楊花榆莢沒有這種才華情思,只懂得像漫天白雪四處紛飛。形象地寫出了楊花榆莢如雪花漫天飛舞的情景,似乎也是在挽留即將逝去的春色描寫的暮春景物是“百般紅紫”“楊花榆莢”。整體表現(xiàn)的是百花未曾感覺春日逝去,反而競相盛開的晚春繁麗景象;錢詩和韓詩的不同在于描寫的具體景物不同,最重要的是錢詩寫的是暮春逝去的凋零,充滿悲傷基調(diào);而韓詩寫的是暮春的繁麗,飽含昂揚激情。
29.這兩首詩的最后兩句都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請簡要賞析這樣寫的作用。
【答案】①錢詩賦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寄寓了詩人對幽竹的贊美,對那種不畏春殘、不畏秋寒、不為俗屈的高尚節(jié)操的禮贊。②韓詩把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莢擬人化,為晚春增添一景,給人以滿眼風光的印象。從而寄寓了詩人乘時而進,抓住時機,敢于創(chuàng)造的情懷。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句子。錢詩的后兩句“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意思是: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實在幽雅,惹人憐愛;它依舊蒼勁蔥蘢,等待著我的歸來。寫竹子青蔥挺拔等待作者歸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竹子人格化,賦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不改清陰”寫竹子具有始終如一的優(yōu)良品格,托物喻人,寄寓了詩人對幽竹的贊美;竹子是古代“四君子”之一,象征高潔品格。聯(lián)系“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可知,暮春時節(jié)黃鳥稀、辛夷盡、杏花飛,生機之景了無蹤影,但是竹子卻“不改清陰”,表達了作者對那種不畏春殘、不畏秋寒、不為俗屈的高尚節(jié)操的禮贊。韓詩中的三、四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意思是:可憐楊花榆錢,沒有艷麗姿色,只知道隨風飄灑,好似片片雪花。此句賦予楊花榆莢以人的情態(tài),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似乎簡單樸素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展現(xiàn)著自己的姿態(tài);同時將楊花榆莢比作雪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楊花榆莢漫天飛舞的情景,似乎也是在挽留即將逝去的春色,展現(xiàn)的是暮春時節(jié)的生機之景;抒發(fā)了對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表現(xiàn)了詩人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態(tài)度,寄寓了詩人乘時而進,抓住時機,敢于創(chuàng)造的情懷。
(2022·河南商丘·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0.“西風”這個意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詩人筆下,例如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馬致遠這首詩歌中的“西風”有兩層含義,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示深秋或冬天的季節(jié) 凄涼之意境與離愁之情緒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意象?!肮诺牢黠L瘦馬”一句,寫出了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西風”表面上點出了深秋時節(jié);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用“西風”這一蕭瑟的意象,表達了深層的凄涼的意境與離開家鄉(xiāng)的離愁別緒。
31.“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lián)系全詩,談?wù)勛髡邽槭裁催@樣寫。
【答案】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對比襯托出游子的孤獨凄涼以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和理解?!靶蛄魉思摇睂懗隽税苍旍o謐、溫馨的一幅家庭美滿的畫面,呈現(xiàn)出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樂景襯哀情,使得“斷腸人”更添悲愁,突出了游子的悲涼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2022·江蘇南通·統(tǒng)考二模)請運用比較閱讀法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甲】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乙】
狼山曉行
[明]江一山①
曉起向南麓②,星河落澗橋③。
雞聲紅日近,雁影白云遙。
江靜晨光發(fā),山明雨意悄。
丈夫蹤跡遠,未許混④漁樵⑤。
【注】①江一山:字子云,南通人。②南麓:狼山南坡。③洞橋:山石之間架起的橋梁。狼山從海中逐漸成陸,初時上山須過渡,后來須過洞橋。④混:混雜其中。⑤漁樵:漁夫和樵夫,這里指普通人。
32.異中求同。兩首詩的正文均未出現(xiàn)“早”字,但運用相同的手法寫出了“早”。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答案】兩首詩都抓住早晨富有特征性的景物體現(xiàn)“早”。如甲詩描寫雞聲嘹亮,茅草店 沐浴著曉月的余暉;板橋彌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純?nèi)粚懢?,體現(xiàn)了“早”。乙詩通過寫“星河”“雞聲”“紅日”“晨光”等景物,體現(xiàn)了“早”。
【解析】本題考查對寫作手法與古詩內(nèi)容的分析能力。閱讀兩詩可知,這兩首詩雖然未提及“早”,但卻運用具體的鮮明的事物表現(xiàn)“早”結(jié)合詩歌。《商山早行》整首詩正文雖然沒有出現(xiàn)一個“早”字,但是首聯(lián)“晨起”直接點題“早行”,頷聯(lián)通過霜、茅店、雞聲、人跡、板橋、月這六個意象,寫出了雄雞報曉,夜色朦朧時,詩人就起床出發(fā),沒想到此時外面已經(jīng)到處都是人跡,細膩而又精致地描繪出了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體現(xiàn)了“早”;《狼山曉行》由頷聯(lián)“雞聲紅日近,雁影白云遙”頸聯(lián)“江靜晨光發(fā),山明雨意悄”等內(nèi)容可見,雞聲、紅日、雁影、晨光等形象,體現(xiàn)了“早”。綜上可見:兩首詩通過典型情景,運用視覺、聽覺等表現(xiàn)“早”。
33.同中求異。兩首詩都寫了早行所見,表達的情感卻不同。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答案】《商山早行》槲葉隨地飄灑,枳花明麗可愛,山野的情趣沖淡了羈旅的辛苦,卻無法抑止思鄉(xiāng)的愁緒?!独巧綍孕小穼憰孕型局兴姡寰拔飪?yōu)美,氣候宜人,流露出詩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但詩人之意卻不在于山水之間,作為男兒理應(yīng)志在四方,建功立業(yè),而不能與漁夫、樵夫這類普通人混雜在一起,表現(xiàn)了作者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詩情感的比較分析能力?!渡躺皆缧小分新猛驹缧械木吧乖娙讼肫鹆俗蛞乖趬糁谐霈F(xiàn)的故鄉(xiāng)景色:“鳧雁滿回塘?!贝禾靵砹?,故鄉(xiāng)杜陵,回塘水暖,鳧雁自得其樂;而自己,卻離家日遠,在茅店里歇腳,在山路上奔波?!岸帕陦簟?,補出了夜間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與“客行悲故鄉(xiāng)”首尾照應(yīng);而夢中的故鄉(xiāng)景色與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鮮明的對照。眼里看的是“槲葉落山路”,心里想的是“鳧雁滿回塘”,可見全詩寫出了作者羈旅的辛苦,抒發(fā)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意,字里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狼山曉行》則通過對狼山清晨“星河落澗橋”“雞聲紅日近”“雁影白云遙”“山明雨意悄”的美麗景色和宜人氣候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狼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同時,由“丈夫蹤跡遠,未許混漁樵”等內(nèi)容可見,詩人認為作為男兒理應(yīng)志在遠方,而不能與漁夫、樵夫這類普通人混雜在一起,表現(xiàn)了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2022·山東濱州·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苦筍
陸游
藜藿①盤中忽眼明,駢頭脫襁白玉嬰。
極知耿介②種性別,苦節(jié)乃與生俱生。
我見魏征殊媚嫵③,約束兒童勿多?、?。
人才自古要養(yǎng)成,放使干霄⑤戰(zhàn)風雨。
【注釋】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飯菜。②耿介:正直不阿,廉潔自持。③唐太宗曾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④勿多?。翰灰√唷8上觯焊呷朐葡?。
34.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人看到盤中擺放的一對剝?nèi)ネ馄さ闹窆S,潔白鮮嫩,不禁眼前一亮。
B.詩的三、四兩句既是對苦筍的側(cè)面描寫,又有所引申,使苦筍人格化。
C.魏征以“犯顏直諫”著稱,其言行常常令人難以接受,好比苦筍的滋味并不適口。
D.全詩以議論收尾,指出人才養(yǎng)成既需要發(fā)展空間,也要經(jīng)受風雨磨煉。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B.詩的三、四兩句“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jié)乃與生俱生”意思是:大家都知道正直不阿、廉潔自持的品性是由內(nèi)在素質(zhì)決定的,玉筍清淡苦澀的節(jié)操是與生俱來的。由此可知三、四兩句是對“苦筍”的直接描寫,同時還運用了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苦筍的“苦節(jié)”與生俱來,這就像耿介的品性是由人高尚的內(nèi)在素質(zhì)決定的,詩人由“苦節(jié)”聯(lián)想到魏征,使苦筍人格化。選項中“對苦筍的側(cè)面描寫”表述錯誤。故選B。
35.簡要分析詩中苦筍有著怎樣的特點?
【答案】正直不阿,廉潔自持。 “耿介”是此物種的本性,“苦節(jié)”是與生俱來的?!翱喙?jié)”指儉約過甚,后以堅守節(jié)操,矢志不渝為“苦節(jié)”。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文學(xué)形象的能力。詩的一、二兩句“藜藿盤中忽眼明,駢頭脫襁白玉嬰”意思是:粗菜淡飯的餐盤中突然眼睛為之一亮,發(fā)現(xiàn)在餐盤中的還有如從襁褓中脫穎而出的嬰兒一般潔白的玉筍。可見首聯(lián)側(cè)重表現(xiàn)苦筍的潔白鮮嫩。“藜藿盤中”描寫餐盤中的粗茶淡飯,“白玉嬰”描寫竹筍的潔白鮮嫩,兩相對比,更襯托苦筍的美味?!懊擇甙子駤搿边\用比喻修辭,將“苦筍”比作脫去襁褓的嬰兒,表現(xiàn)苦筍的潔白如玉。詩的三、四兩句“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jié)乃與生俱生”意思是:大家都知道正直不阿、廉潔自持的品性是由內(nèi)在素質(zhì)決定的,玉筍清淡苦澀的節(jié)操是與生俱來的。直接描寫苦筍,并將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種的本性,“苦節(jié)”是與生俱來的?!肮⒔椤敝刚辈话?,廉潔自持;“苦節(jié)”指儉約過甚,后以堅守節(jié)操,矢志不渝為“苦節(jié)”,肯定贊美苦筍品性。據(jù)此概括作答即可。
(2022·江蘇宿遷·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吉祥寺賞牡丹①
蘇軾
人老簪②花不自羞,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yīng)笑,十里珠簾半上鉤③。
【注】①蘇軾當時在杭州做官。②簪:插戴。③十里珠簾半上鉤:十里長街,百姓們上卷珠簾。
36.請說說“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中“羞”字的妙處。
【答案】“羞”的意思是羞怯,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簪著牡丹花走在街市上的情景,表現(xiàn)出詩人樂觀豁達、狂放不羈的襟懷。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和煉字。作答時可先解釋詞語的意思,然后從寫作手法和情感主旨上來分析即可。“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意思是說花不愿上老人的頭。由此可知中的“羞”字的意思是“羞怯”,這里賦予“花”以人的情態(tài),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簪花之趣,“人老簪花”,非常人行為;人老簪花而“不自羞”,還要醉過鬧市,更非常人心境,寫出了詩人狂放不羈和豁達的胸襟。從而增添了不少情趣。
37.閱讀詩歌,描繪詩人醉歸的情景。
【答案】詩人沉醉歸來,頭簪牡丹花,走路東倒西歪,引得路人哄笑。十里長街,珠簾上卷,百姓們爭看這位醉酒的太守。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情景的描繪。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抓住詩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例如:賞花飲酒,沉醉歸來,頭上插花,引得路人哄笑。十里長街,珠簾上卷,百姓們爭看這位放蕩不羈、走起路來東倒西歪的太守。
38.林語堂說蘇軾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下列不屬于蘇軾“樂天派”行為是( )
A.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B.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C.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jié)了。D.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詞內(nèi)容的辨析?!皹诽炫伞笔侵赣龅绞裁词露疾粫馈⒉粫n、總是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處世抱樂觀態(tài)度的一類人。A.“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意思是:在鄉(xiāng)村的野外,古城墻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轉(zhuǎn)瞬已是夕陽。這是出自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詞作《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此詞作于作者貶謫黃州時期,是他當時鄉(xiāng)間幽居生活的自我寫照,雖然被貶,但作者依然能夠保持閑適的心境,因此這一句是屬于蘇軾“樂天派”行為;B.“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意思是: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何妨放開喉嚨吟詠長嘯從容而行。這是出自蘇軾的詞作《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作者借雨中瀟灑徐行的舉動,表現(xiàn)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曠達樂觀的胸襟,因此這一句是屬于蘇軾“樂天派”行為;C.“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jié)了”的意思是:趁年輕時頭插滿菊花玩?zhèn)€痛快回來。以大醉來酬謝重陽節(jié)日之景。這是出自蘇軾的詞作《定風波(重陽)》,這首詞里作者雖然感嘆世事多艱,但是他不消沉,不傷感,依然把酒言歡,菊花插頭,充分顯示了蘇軾對世事、人生短暫的恬淡達觀的胸襟,因此這一句是屬于蘇軾“樂天派”行為;D.“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意思是: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shù)戰(zhàn)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這是出自蘇軾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表達了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沒有體現(xiàn)蘇軾“樂天派”行為;故選D。
(2022·江蘇無錫·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西江月·平山堂
蘇軾
三過平山堂①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②。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③。
【注釋】①平山堂為蘇軾恩師歐陽修生前所建。蘇軾曾三次游歷,皆處于政治處境艱難時。第三次是作此詞時,此時距蘇軾和歐陽修末次見面已達九年。②龍蛇飛動:指歐陽修在平山堂壁題留的墨跡。③此句改自白居易《自詠》:“百年隨手過,萬事轉(zhuǎn)頭空?!?br>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39.請結(jié)合注釋①,品味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答案】“三過”“半生”“十年”,三個數(shù)詞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遭遇坎坷,生涯動蕩,且時間流逝非常之快(被貶時間之長)。在撫今追昔中,作者緬懷恩師,因人生無常而感慨萬千。
【解析】本題考查詞文理解?!叭^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見老仙翁”意思是:我這大半輩子到過平山堂三次,前半生在彈指聲中過去了,整十年沒見到歐公了。再聯(lián)系注釋①“平山堂為蘇軾恩師歐陽修生前所建。蘇軾曾三次游歷,皆處于政治處境艱難時。第三次是作此詞時,此時距蘇軾和歐陽修末次見面已達九年”可知,“半生”“十年”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表現(xiàn)時間流逝之快,被貶時間長;“三過”體現(xiàn)了作者仕途坎坷。再次來到恩師所建平山堂不禁感慨萬千,回憶往事不禁慨嘆世事無常,又飽含對恩師的懷念。
40.結(jié)合《定風波》所表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談?wù)勀銓Α段鹘隆て缴教谩樊嬀€句的理解。
【答案】萬事不僅轉(zhuǎn)過頭時是“空”,其實未轉(zhuǎn)頭時也是“夢”?,F(xiàn)存的事物是夢,過去的事物也是夢。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從蘇軾《定風波》所表現(xiàn)的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看,作者并未因政治失意而否定人生,而是坦然面對,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豁達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在緬懷之外又多了一層自我反省之意,達到“喚醒癡愚”之效。
【解析】本題考查詞文理解。根據(jù)《定風波》小序中“沙湖道中遇雨(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可知,“風雨”實指從野外返回時遇到的風雨;聯(lián)系上片中“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可知,作者本身處于煙雨之中,卻說自己有“一蓑”在“煙雨”之中行走,“煙雨”一語雙關(guān),在此也指人生的風雨、政治的風雨,指的是人生困境。根據(jù)小序中“已而遂晴(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可知,“晴”是指雨過天晴;聯(lián)系“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我信步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可知,作者坦然踏上歸途,不畏懼前方的困難;可見“晴”字一語雙關(guān),代表的是順境;人生路上高低起伏,作者在順境中不驕傲,在逆境中不氣餒,遇到任何事都能夠淡然處之,寵辱偕忘,達到一種無悲無喜、勝敗兩忘的境界,表現(xiàn)了作者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生活態(tài)度?!段鹘隆て缴教谩分挟嬀€句“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意思是:千萬不要說回頭一看,萬事萬物皆是一場空。因為不回頭看,生活已是夢幻?!稗D(zhuǎn)頭”發(fā)現(xiàn)萬事萬物皆“空”,而前方為“夢”,“夢”亦是虛無縹緲的,其實也是“空”。再結(jié)合《定風波》中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可知,作者未因?qū)以赓H謫而否定過往,并未喪失對未來的信心,而是以豁達的心胸面對現(xiàn)實,在緬懷恩師,緬懷過往的同時又有“轉(zhuǎn)頭”的“反省”,有“喚醒癡愚”的效果。
(2022·河南南陽·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41.詩中的女子,為何會讓君子“寤寐思服”?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答案】她文靜、美好,善良;擅長勞作、姿態(tài)優(yōu)美。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據(jù)“窈窕淑女”可概括出:女子文靜、美好、善良;根據(jù)“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可以看出這位女子在不辭辛苦地采荇菜,由此可概括出:女子勤勞能干。根據(jù)“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可知君子日夜追求她,卻沒有得到回應(yīng)。文靜、美好,善良;擅長勞作、姿態(tài)優(yōu)美都是君子“寤寐思服”的原因。
42.本詩起句運用“興”的手法托物寄意。請簡析起句“興”的表達效果。
【答案】“興”的手法:以雎鳩鳥求偶和鳴、嬉鬧戲逐起興,描繪美好畫面,引發(fā)了主人公對淑女的殷切盼望;“興”中有比:相依相戀的鳥,又用來比喻青年男女和諧恩愛;景物與情感契合,情景交融。
【解析】本題考查寫作手法的運用。“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是:關(guān)關(guān)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小洲。美麗賢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兩句先是描繪了水上的相親相愛的一對雎鳩鳥,寫它們愛情的溫馨、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則寫男主人公因為看到相親相愛的雎鳩鳥,心中燃起了對窈窕淑女的愛慕、情思,用一物引起對另一物的思考、聯(lián)想,這是古代詩歌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比興手法?!芭d”的手法:描繪了水上的相親相愛的一對雎鳩鳥,寫它們愛情的溫馨、美好,引發(fā)了主人公對淑女的殷切盼望;“興”中有比:用相依相戀的鳥來比喻青年男女和諧恩愛;景物與情感契合,情景交融。這里運用比興手法,能夠自然地引出寫作對象,并且渲染氛圍,增強感染力。

相關(guān)試卷

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六說明文閱讀——真題演練(原卷版+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六說明文閱讀——真題演練(原卷版+解析),共4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六說明文閱讀——真題演練(原卷版+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六說明文閱讀——真題演練(原卷版+解析),共4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六說明文閱讀——模擬提升(原卷版+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六說明文閱讀——模擬提升(原卷版+解析),共3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二古詩詞曲閱讀——真題演練03(原卷版+解析)

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二古詩詞曲閱讀——真題演練03(原卷版+解析)

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二古詩詞曲閱讀——真題演練02(原卷版+解析)

中考語文一輪大單元復(fù)習(xí)考點十二古詩詞曲閱讀——真題演練02(原卷版+解析)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真題演練十二:古詩詞曲閱讀03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真題演練十二:古詩詞曲閱讀03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真題演練十二:古詩詞曲閱讀02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真題演練十二:古詩詞曲閱讀02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