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復習大致可分為三階段,即第一輪全面復習、第二輪專題復習和第三輪模擬題練習。
第三輪模擬題練習——這一階段是檢查學生整體復習情況,查漏補缺,提高應試能力,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階段。
這段時間教師主要任務是從試卷中發(fā)現(xiàn)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評講,同時要注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總結解題方法和應試技巧。
押第10題—力學綜合選擇題
2023年新中考物理考前100天題號押題終極提分練
一、多選題
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經(jīng)走進千家萬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系安全帶可以防止緊急剎車時由于慣性帶來的危害
B.兩車刮碰時,受傷嚴重的車受到的力大
C.賽車的尾翼是利用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的原理
D.車停在水平地面上時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2.如圖甲和乙分別表示鞏立姣用力推鉛球過程中的兩個時刻。在由甲至乙的過程中( )
A.運動員對鉛球沒有做功
B.鉛球的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變化
C.鉛球的機械能逐漸增大
D.以持球的手掌為參照物鉛球是靜止的
3.圖甲所示是一種自行車上的裝置,車前端的燈泡與該裝置內部線圈相連,自行車車輪的轉動帶動該裝置上端的小輪轉動,小輪帶動內部的磁鐵轉動,燈泡便發(fā)光照明,圖乙是其結構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該裝置是一種電動機B.該裝置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C.增大車輪轉速燈泡亮度變大D.車輪與小輪間應盡量光滑
4.學習了初二相關物理知識后,艾伍妮同學對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做出了下列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
A.飛機在空中水平勻速轉彎時,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B.汽車剎車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受到慣性的作用
C.要擰開很緊的瓶蓋,可以在手和瓶蓋之間墊一塊毛巾
D.陷入沼澤地后,應當踮起腳尖減小與沼澤地的接觸面積
5.以下關于測量工具的使用,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必須在豎直方向使用
B.托盤天平在使用時,可以用手拿砝碼
C.零刻度已磨損的刻度尺也能正確測出物體長度
D.利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時,要放桌面上
6.如圖,用同一個滑輪按甲、乙兩種方式提起同一個物體 ( G輪< G物 ),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圖甲中的滑輪相當于一個等臂杠桿
B.圖乙中滑輪的特點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C.圖甲中的滑輪比圖乙中的滑輪省力
D.圖乙中的滑輪相當于一個等臂杠桿
7.如圖所示為某同學玩過山車時的情景。過山車上下環(huán)繞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過山車的質量不斷改變B.該同學始終處于二力平衡狀態(tài)
C.該同學的運動狀態(tài)不斷變化D.向下運動時該同學受到的重力不變
8.將兩本書的書頁交叉疊放在一起,小明費盡力氣也沒有將兩本書拉開,如圖所示。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書是靜止的,則下列相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書頁之間沒有滑動,所以沒有產生摩擦
B.疊放的書頁越多,摩擦力越大
C.兩本書彼此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兩本書受到的手的兩個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C.只增大運動的物體與接觸面的受力面積,它們之間的滑動摩擦力不變
D.壓強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一定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小
10.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解釋或實驗原理的闡述,正確的是( )
A.將導線平行置于小磁針上方,通電時小磁針發(fā)生偏轉,是因為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B.向自由下垂的兩張紙中間吹氣,它們相互靠攏,是因為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大
C.托盤天平是一種等臂杠桿,用它測量物體質量時,運用了杠桿平衡原理
D.用刻度尺和秒表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運用的原理是
11.下列事例中,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物理上利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B.通過濺起的水花反映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
C.探究聲音的音調與物體振動快慢的關系時需要讓物體振動的幅度相同
D.為了描述光的傳播路徑,物理上引入了假想模型光線
12.型導彈驅逐艦是我國海防和遠洋護航的主力艦種之一、關于驅逐艦在海上執(zhí)行護航任務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驅逐艦所受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B.艦載直升機離艦后,驅逐艦所受浮力變大
C.艦載直升機加速升空過程中,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D.艦載直升機離艦后,驅逐艦艦底所受海水壓強變大
13.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又給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地面主課堂的同學們跟著太空教師王亞平一起做水油分離實驗時發(fā)現(xiàn):空間站里水和油混合后并不會自然分層,而地面上水和油能自然分層,并且油在上、水在下。下列對此差異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地面上的油不溶于水,而空間站里的油能溶于水
B.地面上油在上、水在下,是因為油的質量比水小
C.空間站里水和油不分層是因為兩者的密度較接近
D.空間站里水和油不分層是因為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
14.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機場工作人員經(jīng)常以電動平衡車(如圖甲)代步。某次工作人員騎著平衡車(其銘牌如圖乙)在水平地面上以最高速度勻速直線行駛了一段距離,行駛時平衡車受到的阻力為120N,功率為額定功率,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牽引力的大小約為150NB.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約為600W
C.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約為480WD.電動平衡車的效率約為80%
15.如圖所示,工人站在水平臺面上用滑輪組提貨物。工人第一次豎直向上用200N的力拉繩子時,貨物未離開水平地面;第二次豎直向上拉動繩子,使貨物以0.09m/s的速度勻速上升。已知工人體重為600N,貨物重為900N,貨物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動滑輪重為100N。不計滑輪組的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次拉繩子時,工人對水平臺面的壓力為800N
B.第一次拉繩子時,貨物對地面的壓強為4000Pa
C.第二次拉繩子的過程中,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D.第二次拉繩子的過程中,工人拉力的功率為81W
16.下列關于物理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物體的長度為3.00cm
B.乙圖: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短,聽到的音調越高
C.丙圖:為了測小車下半段平均速度,可以將小車放在中點O
D.丁圖:向后折紙板F后看不到反射光,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仍在同一平面內
17.小麗在瓶子中多次裝入某種液體,直至把容器裝滿。她測出了每次裝入液體的體積V及液體和瓶子的總質量m,記錄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瓶子的質量為25g
B.表中①處數(shù)據(jù)應為60
C.液體的密度為1.1g/cm3
D.該瓶子能裝下55g的水
18.復印紙是網(wǎng)課的必備用品。某B4型號復印紙標有“m克/米2A×B毫米”字樣,一般情況下,一包復印紙共500張,聰明的小劉用刻度尺測出一包復印紙的厚度為C厘米,并進行下列計算,正確的答案是( )
A.一張該型號復印紙的質量大約為
B.一張該型號復印紙的質量大約為
C.該復印紙的密度為
D.該復印紙的密度為
19.物理興趣活動中,小華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小車在水平面上沿直線運動,小車運動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甲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車在內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內小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4N
C.小車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大小有關
D.在內小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均為3N
20.底面積之比為2∶1的圓柱形容器A、B置于水平桌面上,分別注入a、b兩種液體,直到容器內液面達到相同的高度H。液體a、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隨液面高度h變化關系如圖線I、II所示?,F(xiàn)分別從A、B容器中取出適量液體,使液面下降相同高度,并將取出的液體全部放入對方容器內后,液體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恰好相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與H之比為2∶9
B.液體a、b的密度之比為2∶1
C.液體a、b被取出的質量之比為2∶1
D.最終A、B容器內液體的總質量之比為1∶1
V/cm3
10
20
30
40
50
①
m/g
36
47
58
69
80
85.5
這是一份最新中考物理三輪沖刺提分練專題22 第20題《力學實驗》,文件包含押第20題力學實驗原卷版docx、押第20題力學實驗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最新中考物理三輪沖刺提分練專題18 第17(2)題《力學作圖題》,文件包含押第172題力學作圖題原卷版docx、押第172題力學作圖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最新中考物理三輪沖刺提分練專題15 第15題《力學填空題》,文件包含押第15題力學填空題原卷版docx、押第15題力學填空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