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假字
活板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若止印二三本
2.詞類活用。
板印書籍 火燒令堅
用訖再火令藥熔 則以紙?zhí)?
3.一詞多義。
帖:則以紙?zhí)? 每韻為一帖
就:持就火煬之 瞬息可就
若:不若燔土 若止印三二本
火:火燒令堅 再火令藥熔
持就火煬之/以草火燒
其:其法 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
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其印自落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為:唐人尚未盛為之 未為簡易
皆為板本 極為神速
又為活板 每韻為一帖
每字為一印 不以木為之者
滿鐵范為一板 為予群從所得
之:唐人尚未盛為之 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持就火煬之 更互用之
則以紙?zhí)? 旋刻之
不以木為之者 以手拂之
以: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以一平板按其面 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以紙?zhí)?以草火燒/不以木為之者/以手拂之
二、翻譯下列語句。
1.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2.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4.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5.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6.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三、中考鏈接。閱讀《活板》完成練習。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持就火煬之 ( )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3)用訖再火令藥熔( ) (3)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
2.選出與例句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項( )
例句: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A 旱吏之來無鄉(xiāng) B 輟耕之壟上 C 處江湖之遠 D 公將鼓之
3.翻譯下列句子。
(1)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2)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3)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4.根據(jù)課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說說活版印刷與雕版印刷相比,有哪些優(yōu)點。


四、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7~9題。(8分)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界,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丹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選自沈括《活板》)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則以紙?zhí)? 對鏡帖花黃 B.以草火燒 以錢覆其口
C.瞬息可就 持就火煬之 D.有奇字素無備者 可以調素琴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薄如錢唇。
(2)用訖再火令藥镕。
9.下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雕版印刷術在唐代并未大規(guī)模使用,但自從印刷五經(jīng)后,所有典籍都是版印書籍。
B.畢昇用兩版交替使用提高印刷速度,按韻分類貯存字印,常用字則準備多個字印。
C.活板印刷排版程序是:準備鐵板,用火烘烤,在鐵模子上布滿字印,用平板按平。
D.活板印刷是偉大的創(chuàng)造,作者抓住其“活”的特點來說明,體現(xiàn)古人的高超智慧。

五、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7~9題。(8分)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界,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翰蝗綮芡?,用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丹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選自沈括《活板》)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以錢覆其口
B.更互用之 即更刮目相待
C.有奇字素無備者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
D.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持就火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訖再火令藥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將我國古代活字印刷術的產生、制作過程、印制效果、主要特點做了清晰的說明。
B.活字印刷術主要特點是“活”:“每字為一印”表明字是活的;“密布字印”說明做法是活的。
C.本文用詞準確,如“火燒令堅”“再火令藥熔”中的“燒”“熔”顯示用火烘烤的程度不同。
D.文末交代畢異死后“活板”的下落,說明人們對這一發(fā)明的重視與珍愛,使事情前因后果明確。
六、閱讀《活板》,完成8~10題。(9分)
活板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界,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宽崬橐惶?,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翰蝗綮芡?,用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丹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8.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又為活板 愿為市鞍馬 B.更互用之 即更刮目相待
C.乃密布字印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D.有奇字素無備者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
9.把“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從字印活、排版活、印刷活、做法活、拆版活等多方面突出“活”這個特征,并且通過與雕版比較體現(xiàn)活板優(yōu)越性。
B.本文介紹活字印刷術時主要按照制字、印刷、排版、拆版的順序進行說明,有條不紊,給人以明晰、完整、系統(tǒng)的印象。
C.本文用詞準確,如“火燒令堅”“持就火煬之”“再火令藥镕”,“燒”“煬”“火”意思相近,又顯示烘烤程度不同。
D.畢昇制造的字印后來歸沈括的堂兄弟和子侄們所有,因此《夢溪筆談》中關于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記載是真實可信的。
七、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活板
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版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版,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蒙乃始就學/持就火煬之
B.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C. 木格貯之/何陋之有
D. 以后典籍皆為板本/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耶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2)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活”是“活板”最突出的特征,體現(xiàn)在活字印刷的多個程序中。
B、 “燒”“煬”“镕”等詞顯示了用火烘烤的程度不同,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C、文章第二段詳細介紹了活字印刷的制版、刻字、印刷、拆板的全過程。
D、最后一段交代畢昇死后“活板”的下落,證明畢昇的發(fā)明是真實可信的。
八、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 7-9 題。(8 分)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異,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堿。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筒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宽崬橐惶?,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 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烯土,用訖再火令藥館,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異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選自沈括《活板》)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2 分)
A.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 蒙乃始就學
B.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以我酌油知之
C.一板已自布字 自李唐來
D.有奇字素無備者 可以調素琴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 分)
(1)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2)用訖再火令藥镕。

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本文緊扣一個"活"字說明字印活、排版活、字印數(shù)目活、拆版活等方面的內容。
B.文中說明制版過程是∶先用材料覆蓋鐵板,再置鐵模在上,然后烘烤,最后布字
C.文章結尾段并非多余,而是交代了畢異死后"活板"的下落,證明他的發(fā)明真實可信。
D.本文語言簡潔、準確、平實,僅用簡短的文字就將活字印刷術的內容介紹得清楚明白

相關試卷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同步練習題: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同步練習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鞏固,能力提升,閱讀理解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第25課活板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寒假預習作業(yè)(原卷版):

這是一份第25課活板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寒假預習作業(yè)(原卷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題,文言文閱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達標測試: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達標測試,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積累,閱讀理解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初中語文活版課時訓練

初中語文活版課時訓練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課時訓練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課時訓練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一課一練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一課一練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練習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活版練習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25 活板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七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