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型1 推斷化學方程式中未知化學式或化學計量數(shù)1.(2023·邵陽中考)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為汽車燃料,可節(jié)省石油資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尾氣污染。乙醇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3O2 2CO2+3X,試推測X的化學式是( )A.H2 B.H2O C.CO D.H2O2
類型2 推斷未知物的元素組成2.(2023·銅仁碧江區(qū)模擬)孔雀石[主要成分為Cu2(OH)2CO3]可作為提煉銅的礦物原料,亦用于工業(yè)石材和顏料。Cu2(OH)2CO3受熱易分解。下列物質不可能是其分解產物的是 ( )A.H2O B.CuO C.CO2 D.NO23.(2023·徐州模擬)維生素C可以治療壞血病。為了研究其組成,取8.8 g維生素C完全燃燒,只有兩種生成物,分別是13.2 g的二氧化碳和3.6 g的水,則維生素C的化學式可能是 ( )A.C6H8 B.C6H8O6 C.C5H8 D.C5H8O5
類型3 物質質量、質量比、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4.在A+3B===2C+2D反應中,14 g A完全反應生成44 g C和18 g 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A.16 B.32 C.64 D.96
類型4密閉容器中化學反應的數(shù)據(jù)分析5.(2023·遵義模擬)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丁可能是單質B.反應生成的甲和丙的質量比為1∶8C.乙可能是反應的催化劑D.甲和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可能為1∶16
6.(2023·龍東中考)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的變化量(單位:g)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的數(shù)值為8B.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C.該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D.反應前后甲、戊變化的質量之比為3∶1
7.(2023·銅仁一模)在一個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t1時甲的質量是28 gD.該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7∶2
【強化訓練】類型1 解釋實驗事實1下列現(xiàn)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50 g水與50 g酒精混合質量是100 gB.鎂條比燃燒后所得氧化鎂的質量小C.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總質量不變D.蠟燭在空氣中燃燒質量變小
【解析】A.50 g水與50 g酒精混合質量是100 g,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B.鎂條比燃燒后所得氧化鎂的質量小,是因為氧氣參加了反應,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C.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總質量不變,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D.蠟燭在空氣中燃燒質量變小,是因為反應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2(2022·北京中考)載人航天器中處理CO2的一種方法為2Li2O2+2CO2=== 2X+O2,X的化學式為( )A.Li B.Li2O C.Li2CO3 D.LiOH【解析】掌握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前鋰、氧、碳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4、8、2,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鋰、氧、碳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0、2、0,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4個鋰原子、2個碳原子和6個氧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2個鋰原子、1個碳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Li2CO3。
3一種焰火火藥中所含的硝酸銅在燃放時產生綠色火焰,發(fā)生如下反應2Cu(NO3)2 2CuO+O2↑+4X↑。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學式為NO2B.反應后有黑色固體殘留C.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均未改變D.產物中CuO屬于氧化物
【解析】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銅原子都是2個,反應前氮原子是4個,反應后應該是4個,包含在4X中,反應前氧原子是12個,反應后應該是12個,其中8個包含在4X中,X的化學式為NO2,該選項說法正確;B.生成的氧化銅是黑色固體,因此反應后有黑色固體殘留,該選項說法正確;C.反應前氧元素化合價是-2,氮元素化合價是+5,反應后氧氣中氧元素化合價是0,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價是+4,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氧化銅是氧化物,該選項說法正確。
類型2 定性分析物質的元素組成4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氣,根據(jù)以上信息,得出的有關淀粉的結論正確的是 ( )A.只含碳、氫元素B.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C.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無法確定解題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
【解析】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淀粉和氧氣,淀粉中的碳元素來自二氧化碳,氫元素來自水,因此淀粉中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5鈉著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鈉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單質碳和一種白色固體,該白色固體可能是( )A.Na2SO4 D.NaOH【解析】A.白色固體不可能是硫酸鈉,這是因為反應物中不含有硫元素,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白色固體可能是碳酸鈉,該選項說法正確;C.白色固體不可能是碳酸氫鈉,這是因為反應物中不含有氫元素,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白色固體不可能是氫氧化鈉,這是因為反應物中不含有氫元素,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類型3 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6(2022·邵陽中考)把一定質量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的值是25B.乙一定是催化劑C.甲和丁都是反應物D.反應中,甲與丙發(fā)生改變的質量比是14∶33
【解析】由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反應前后甲的質量增加了14 g-7 g=7 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質量為7 g;同理可以確定乙的質量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質量為33 g-28 g=5 g;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丁應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為7 g+5 g=12 g,故x的數(shù)值為37-12=25。x的數(shù)值為37-12=25,A正確;乙的質量不變,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B錯誤;甲是生成物,丁是反應物,C錯誤;反應中,甲與丙發(fā)生改變的質量比是7 g∶5 g=7∶5,D錯誤。
7[易錯題]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某化學反應,測量反應前(t0)、反應中(t1)、反應后(t2)三個時刻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得到質量分數(shù)分布圖分別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中,乙是反應物,丁是生成物B.t1時刻,甲和丁的質量比為5∶7C.若丙是Cu、丁是CO2,則甲、乙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1D.若反應前物質總質量為100 g,如果再增加20 g甲,則甲與乙可恰好完全反應
【解析】由四種物質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可知,反應前后甲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40%-0%=40%,故甲是反應物;反應后乙的質量分數(shù)為1-39%-54%=7%,乙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21%-7%=14%;反應后丙的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54%-22%=32%,丙是生成物;反應前丁的質量分數(shù)為1-22%-21%-40%=17%,丁的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39%-17%=22%,是生成物。該反應中,乙是反應物,丁是生成物,A正確;t1時刻,參加反應的甲的質量分數(shù)為40%-20%=20%,參加反應甲和生成丁的質量比為40%∶22%=20∶11;則生成的丁的質量分數(shù)為11%,甲和丁的質量比為20%∶(11%+17%)=5∶7,B正確;若丙是Cu、丁是CO2,反應物之一是氧化銅,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為40%∶14%=80∶28,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時符合此質量比,則該反應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發(fā)生的反應,則甲、乙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1,C錯誤;若反應前物質總質量為100 g,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為40%∶14%,如果再增加20 g甲,則60 g∶21 g=40%∶14%,則甲與乙可恰好完全反應,D正確。
【解題指導】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未知量2.計算出各物質減少的質量或增加的質量3.________的質量增加,________的質量減少,質量不變的物質可能是________,也可能是未參加反應的物質4.判斷出反應物和生成物,即可判斷出基本反應類型5.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之比就是反應中的質量比
這是一份2024廣西中考復習 通用版化學 教材基礎復習 專項突破9: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課件,共13頁。
這是一份2024貴州中考復習 人教版化學 專項突破7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 課件,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蒸發(fā)結晶,硫酸亞鐵,硫酸銅溶液或硫酸,一氧化碳,高溫煅燒,稀硫酸,降溫結晶,常見除雜舉例,CaOH2,BaOH2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貴州中考復習 人教版化學 專項突破6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 課件,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變渾濁,不變渾濁,無明顯現(xiàn)象,出現(xiàn)渾濁,白色沉淀,有水珠,小于7,大于7,藍色沉淀,紅褐色沉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