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舞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加利福尼亞州分布有關國的水果、蔬菜、灌溉農業(yè)
區(qū),其農產品供應美國各地。讀美國加州中央谷地部分
農產品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中央谷地灌溉抽水量最大的季節(jié)是()
A.春 B.夏
C.秋 D.冬
2.加州水果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主要得益于()
①交通條件改善②灌溉設施完善
③生態(tài)農業(yè)推廣④肥料使用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仰望星空,它是那樣遼闊而深邃。讀“厄瓜多爾共和國示意圖”,該國首都基多是距離赤道最近的城市,也是觀
察星空的絕佳地點之一。完成下面小題。
3.厄瓜多爾國土面積大約為()
A.l60000km2
B.200000km2
C. 250000km2
D. 310000km2
4.下列關于厄瓜多爾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位于南美洲大陸的西北部,西臨太平洋
B.甲地距海洋近,降水多于乙地
C.由于山脈縱貫南北,東西方向聯(lián)系不便
D.地處兩大板塊交界處,多地震
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溫、鹽堿、干旱,種子可食、可榨油。圖為“某國部分區(qū)域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影響該國向日葵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熱量
6.有關甲山脈東西兩側地理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山脈東側屬迎風坡,降水多 B.具有相同的氣候類型
C.具有不同的地形類型 D.兩側河流同屬北冰洋水系
7.圖中所示國家()
A.牧草廣布,乳畜業(yè)發(fā)達 B.沼澤廣布,森林面積少
C.資源種類多,儲量大 D.輕、重工業(yè)發(fā)達
2022年2月23日,中國海關總署發(fā)布公告,允許從俄羅斯全境進口小麥。下圖為俄羅斯小麥產區(qū)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俄羅斯小麥產區(qū)分布在南部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交通 D.市場
9.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商品谷物農業(yè)()
A.土壤肥沃,單產高,商品率低 B.科技水平較低
C.個體經營,規(guī)模小 D.機械化程度高
10.下圖為某區(qū)域海上航線示意圖。在一艘駛往大西洋的輪船上,船員在圖中①處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觀,此時為世界時(中時區(qū)區(qū)時)4時。讀圖可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處該船逆水航行 B.②處風平浪靜
C.③地河流正值豐水期 D.④地森林密布
下圖為西亞三個城市的氣溫、降水量圖,完成下面小題。
11.不論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風帶南移 B.受印度洋影響明顯 C.信風強盛 D.暖流帶來的水汽多
12.耶路撒冷與喀布爾的夏溫相當,但冬溫相差約10℃,影響喀布爾冬溫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 B.地勢 C.洋流 D.人類活動
中亞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部,中亞國家與我國之間已形成由鐵路、公路、航空和
管道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構成的綜合運輸體系。讀我國與中亞部分地區(qū)略圖,完成下列小題。
13.我國與中亞國家之間大力發(fā)展鐵路運輸,體現(xiàn)其優(yōu)勢的是()
①適宜長距離大宗貨物運輸②運輸快捷,靈活方便③受氣象災害影響相對較?、苄藿偝杀镜?br>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某貿易代表團7月從吐魯番出發(fā)沿鐵路前往中亞考察,有關沿線的自然環(huán)境描述不正確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圖呈現(xiàn)草原向荒漠的變化
B.在烏魯木齊看到坡上有植被、頂部有積雪的山峰
C.錫爾河自上游到下游水量不斷減少
D.從阿拉木圖往北走看到山地針葉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斷下降
下圖中K島于1983年火山爆發(fā),植被消失殆盡。1987年,該島上已有64種植物生長旺盛。據研究,百年之內該島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復。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5.K島天然植被類型屬于()
A.熱帶雨林
B.熱帶草原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16.大氣降水是K島,的淡水來源之一,
圖中所示區(qū)域降水類型多為()
A.臺風雨 B.地形雨 C.對流雨 D.鋒面雨
17.K島處于()
A.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生長邊界B.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生長邊界 D.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家電企業(yè)將組裝工廠向其國外轉移。下圖示意日資家電組裝
工廠轉移目的地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8.影響日資家電組裝工廠不斷轉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場規(guī)模 B.勞動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術水平
19. 20世紀90年代末,越南對日資家電組裝工廠的投資吸引力已超過中國,但其日資家電組裝工廠數(shù)量卻遠少于中國,主要原因是中國( )。
A.市場規(guī)模大 B.技術水平高
C.勞動力素質高 D.基礎設施水平高
土壤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生物殘體分解和根系呼吸。下圖示意我國東北某山地不同
植被群落8月份某時段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0.影響不同植被群落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隨時間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土壤水分 B.土壤溫度 C.光照強度 D.地下生物量
21.圖示時段紅松闊葉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峰值明顯滯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枯枝落葉少 B.根系發(fā)達 C.樹冠茂盛 D.樹干高大
當降雨強度大于下滲強度,地表開始出現(xiàn)細小水流時,坡面土壤受沖刷會產生細溝。根據
土壤粒徑與黏結性,可將黃土高原中部和南部劃分為不同類型黏土區(qū)。下圖示意黃土高原四類黏土區(qū)的南界線。土壤有機質含量與黏結性呈正相關,土壤粒徑與黏結性呈負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降水、地形和坡度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下圖示區(qū)域實驗點②處比①處形成細溝時間早,細溝侵蝕發(fā)育更顯著。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2.只考慮自然因素對土壤形成的影響,則I→Ⅳ土壤的()
A.粒徑增大 B.黏結性下降 C.有機質減少 D.透水率降低
23.導致圖中四類黏土由北向南粒徑大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風強度 B.冬季風強度 C.熱量條件 D.太陽輻射
24.相同降水條件下,實驗點②處比①處細溝侵蝕發(fā)育更顯著的主要原因是( )Ⅳ
①徑流下滲少②植被覆蓋率低③土壤孔隙大④土壤有機質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澳大利亞西北部沿海狹窄地帶分布有熱帶落葉混交林。研究表明,該地熱帶落葉混交林是
在末次冰期時遷移擴散至此。下圖示意澳大利亞西北部熱帶落葉混交林的分布。據此完成下雨小題。
25.該區(qū)域的熱帶落葉混交林種群最可能源自()
A.馬來群島 B.新西蘭北島 C.亞馬孫雨林D.馬達加斯加島
26.該區(qū)域的熱帶落葉混交林開始集中落葉的時間是()
A. 1~2月 B. 4-5月 C.7—8月 D.10-11月
下圖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7.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小
B.比河水主要來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徑流參與海陸間水循環(huán)
D.水面蒸發(fā)參與陸地內水循環(huán)
28.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
A.流域面積縮小
B.湖泊水位總體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全球變暖
C.流域主體位于熱帶荒漠
D.1963年湖底東南低,西北高
下圖示意日本本州島部分地區(qū)櫻花初放日期。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29.導致該島濱海地區(qū)櫻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陽輻射 C.土壤 D.降水
30.導致N地櫻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P地櫻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A.地形、太陽輻射B.洋流、地形 C.土壤、降水 D.降水、洋流
二、綜合題(共40分)
3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智利是首個與我國簽署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南美洲國家,并于2019年與我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近年來,中智兩國經貿合作日益緊密,我國向智利出口機電、輕工等產品,從智利主要進口礦產、農林產品,兩國合作前景廣闊。
(1)智利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國家”,從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的角度分析原因。(6分)
(2)說出M市的氣候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
(3)分析我國和智利在經貿合作中各自的優(yōu)勢條件。(8分)
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西班牙是歐洲發(fā)達國家中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國家。西班牙阿爾梅里亞省(位置見圖一)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當?shù)乜碧降缴顚拥叵滤?,灌溉農業(yè)得到發(fā)展.1971
年引入滴灌技術,日光溫室(不需人工增溫)快速普及,生產的蔬菜、瓜果等農產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歐洲發(fā)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以后,甲地溫室農業(yè)進入集溫室安裝維護、良種培育與供應、產品銷售、物流等為一體的集群式發(fā)展階段,產品出口量加速增長。
圖二示意甲地最低氣溫和降水量的年內變化。
材料二:環(huán)地中海的法國,西班牙、阿爾及利亞、突尼斯、以色列等國的種植業(yè)實行專業(yè)化生產,成為“時鮮業(yè)”的大規(guī)模生產基地,產品大量銷往歐洲各地。隨著保鮮技術的進步,
市場前景更加看好。西班牙是歐洲發(fā)達國家中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國家,但西班牙的“時鮮業(yè)”和法國在歐盟市場競爭激烈。(圖三為環(huán)地中海沿岸圖)
(1)從氣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溫室的原因。(4分)
(2)簡析西班牙“時鮮業(yè)”發(fā)展的自然區(qū)位優(yōu)勢。(4分)
(3)簡析法國“時鮮業(yè)”發(fā)展的社會經濟區(qū)位優(yōu)勢。(6分)
(4)你是否贊同在甲地擴大溫室農業(yè)生產規(guī)模?請表明態(tài)度并說明理由。(6分)
南陽市一中 2024 年春期高二年級開學考試 地理答案
1.B 2.A
【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故中央谷 地灌溉抽水量最大的季節(jié)是夏季,夏季氣溫高,農作物生長旺盛,而降水少,需水量大,故該 地灌溉抽水量最大的季節(jié)是夏季,B 正確。冬季溫和多雨,D 錯誤。春季和秋季蒸發(fā)較弱,降 水比夏季多,AC 錯誤。故選 B。
2.加利福尼亞新鮮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主要利益于交通條件改善,使產品的市場供應范圍擴 大,①正確;該洲降水較少,而蔬菜種植需水量大,因此美國實施了北水南調,完善了灌溉設 施,保障了蔬菜生產所需水源,②正確;新鮮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為保持市場競爭力和保 障食品安全,推廣生態(tài)農業(yè),而不是生態(tài)農業(yè)推廣促使了生產規(guī)模擴大,邏輯錯誤,③錯誤; 種植面積不斷放大,肥料使用增加,而不是肥料使用增加促使了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邏輯錯誤, ④錯誤。綜上所述,A①②正確,BCD 錯誤。故選 A。
3.C 4.B
【解析】3.從圖中可以看出,把厄瓜多爾領土放在緯度跨度 4°、經度跨度 4°的方框內,該國 領土面積比該方框面積大一些,該方框位于赤道附近,則南北、東西距離均約為 444km,面積 約為 200 000km 2,領土面積則略大于 200 000km 2,因此 C 符合題意,排除 ABD。故選 C。
4.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國位于南美洲大陸的西北部,西臨太平洋,A 正確,不符合題 意;與圖中乙地相比,圖中甲地距海洋近,但受秘魯寒流影響,且位于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 水少,乙地位于信風的迎風坡,降水多,B 錯誤,符合題意;由于安第斯山脈縱貫南北,由于 山地的阻擋,故東西方向聯(lián)系不便,C 正確,不符合題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國地處板塊 和板塊擠壓消亡邊界,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D 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 B。
5.D 6.B 7.C
【解析】5.讀圖可知,該國是俄羅斯,緯度較高,熱量條件不足,向日葵主要分布在緯度較低, 熱量條件較好的地區(qū),故影響該國向日葵分布的主導因素是熱量,D 正確;光照、水源、土壤 對向日葵分布影響小,ABC 錯誤。故選 D。
6.讀圖可知,甲山脈是烏拉爾山。該地主要受盛行西風影響,山脈西側屬迎風坡,降水多,A錯誤;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具有相同的氣候類型,B 正確;都以平原為主,地形類型相同, C 錯誤;東側河流屬于北冰洋水系,西側河流屬于大西洋水系,D 錯誤。故選 B。
7.讀圖可知,該國是俄羅斯,緯度較高,熱量條件不足,沼澤凍土廣布,A 錯誤;有面積廣大 的亞寒帶針葉林分布,森林面積大,B 錯誤;國土遼闊,資源種類多,儲量大,C 正確;重工 業(yè)為主,發(fā)展水平較高,輕工業(yè)落后,D 錯誤。故選 C。
8.B 9.D
【解析】8.根據所學知識,讀圖可知,俄羅斯緯度高、熱量條件差,南部地區(qū)緯度低熱量條件 較好,適合小麥種植,B 正確;俄羅斯南部多為山地,地形條件不利于小麥種植,A 錯;交通 對小麥種植影響較小,C 錯;俄羅斯地廣人稀,當?shù)厥袌霆M小,D 錯誤。故選 B。
9.根據所學知識,據材料,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為商品谷物農業(yè),故其具有機械化程度高、生產規(guī) 模大、商品率高的特征,故其科技水平也高,BC 錯誤,D 正確;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為黑土分布 地區(qū),土壤雖然肥沃,但是緯度較高,熱量不足,糧食單產低,A 錯誤。故選 D。
10.C 【詳解】本題是地球運動有關知識的綜合考查。從題中可知此時船只此時駛向大西洋所以航線 是先途徑①在經過②。在①處順馬達加斯加暖流航行,②處西風帶風大浪急,AB 錯誤。船員 在圖中①處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觀,此時為世界時(中時區(qū)區(qū)時)4 時,可以推知①地 45°E 東三區(qū) 區(qū)時為 7 時。南半球①處 7 時日出,說明此地晝短夜長,南半球為冬半年,③處地中海氣候冬 季所以是雨季河流為豐水期。C 選項正確。④地為熱帶沙漠氣候,不可能森林密布,D 錯誤。
11.A 12.B
【分析】1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三地緯度都在北緯 30°—40°之間,冬季受南移的盛行西風帶 影響,形成豐沛的降水,降水以冬雨為主,A 正確;印度洋、信風、暖流都不是影響三地凍雨 較多的原因,BCD 錯誤。所以選 A。
12.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海拔低,冬季氣溫較高;而喀布爾地處山區(qū),海拔高,冬季氣溫 較低,所以影響兩地冬季氣溫差異的因素是地勢,B 正確。緯度位置、洋流、人類活動都不是 影響冬季氣溫的主要因素,ACD 錯誤。所以選 B。
13.A 14.A
【分析】13.鐵路運輸?shù)膬?yōu)勢有適宜長距離大宗貨物運輸,運輸速度較快,受惡劣天氣的影響 較小,①、③對;我國與中亞之間山地較多,修建成本高,④錯;鐵路運輸受特定軌道的制約, 靈活性較差,②錯。①③對,故選 A。
14.自咸海至阿拉木圖降水量都較少,植被都是荒漠,A 錯;烏魯木齊位于天山北側,在該地 可以看到天山上的云杉林植被與雪山,B 對;錫爾河自上游至下游,隨著下滲與蒸發(fā),以及沿 岸灌溉用水的增加,流量不斷減少,C 對;從阿拉木圖往北走,由于緯度增加,熱量條件變差, 針葉林分布的海拔不斷下降,D 對。故符合題意的選 A。
15.A 16.C 17.D
【解析】15.K 島緯度為 6°S 附近,根據世界氣候分布規(guī)律南北緯 10°為熱帶雨林氣候可知,K 島為熱帶雨林氣候,因此其植被為熱帶雨林,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A。
16.K 島緯度低,氣溫高,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氣流在上升過程中快速 冷卻成云致雨,形成對流雨,因此 K 島降水以對流雨為主,C 正確,ABD 錯誤。故選 C。
17.K 島屬印度尼西亞,其西側為印度洋,根據世界板塊分布規(guī)律可知 K 島位于亞歐板塊和印 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邊界(消亡邊界),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
18.B 19.A
【分析】18.結合所學的知識,可以得出家電組裝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不斷轉移是為了尋找 廉價勞動力,以降低生產成本,所以 B 正確。ACD 錯誤。
19.20 世紀 90 年代,雖然越南的勞動力價格比中國低,但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fā)達 ,市場更 為廣闊,所以 A 正確。BCD 錯誤。
20.B 21.C
【分析】20.根據圖中提供的地方時信息,可知中午前后氣溫高時排放通量大,而其它時段氣 溫較低,排放通量小,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的時空變化中都和氣溫的變化影響有關,因此影 響不同植被群落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隨時間變化的主導因素是土壤溫度,B 正確。氣溫越高, 土壤水分越少,越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動和根系呼吸,A 錯誤;一個地區(qū)在某時段內的光照 強度一般不會發(fā)生改變,因此 C 錯誤;生物量是植物長時間生長積累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共同作用積累出來的,因此地下生物量與土壤 CO2關系不大,D 錯誤。故選 B。
21.紅松闊葉林枯枝落葉不比其他植被少,A 錯誤;根系發(fā)達,二氧化碳排放通量應該較大, 高二地理答案 第 4 頁,共 6 頁 排放量峰值應該提前,B 錯誤;樹冠茂盛,將遮擋陽光,地面接收光照較少,土壤溫度上升慢, 將導致土壤中微生物和根系生物活動最高強度滯后,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峰值滯后,而其他枝葉 較少的植物地表接收光照強,土壤溫度上升快,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峰值將更早,C 正確。 樹干高大并不影響地面獲得光照,對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影響也較小,D 錯誤。故選 C。
22.D 23.B 24.D
【解析】22.結合圖文信息可知,②處比①處形成細溝時間早,細溝侵蝕發(fā)育更顯著,黃土高 原自北向南粒徑減小,黏性增強,結合土壤有機質含量與黏性呈正相關性,土壤粒徑與黏性呈 負相關,可知有機質含量增加,ABC 錯誤;土壤黏性越強,土壤透水率越低,D 正確。故選 D。
23.黃土高原是在干冷的氣候條件下,位于黃土高原西部的大陸內部地區(qū)氣候更為干旱,大片 沙土裸露,在西北風的作用下,搬運大量沙塵至黃土高原地區(qū),由于風力減弱,沉積物顆粒減 少,所以導致圖中四類黏土由北向南粒徑大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風的強度,B 正確;與夏 季風、熱量、太陽輻射沒有關系,ACD 錯誤。故選 B。
24.相同降水條件下,實驗點②處比①處細溝侵蝕發(fā)育更顯著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顆粒粒徑小, 有機質含量高,黏性增強,下滲減少,徑流發(fā)達,易被侵蝕,所有②處比①處細溝侵蝕更顯著, ①④增強;②處比①處植被覆蓋率更高,土壤顆粒更小,土壤空隙更小,②③錯誤;D 正確 ABC 錯誤。故選 D。
25.A 26.B
【解析】25.由所學知識可知,物種擴散一般就近傳播,讀圖可知,該地區(qū)位于澳大利亞西北 部沿海,該地熱帶落葉混交林是在末次冰期時遷移擴散至此,最接近該地區(qū)的是馬來群島,最 有可能源自馬來群島,A 正確。新西蘭北島、印度半島、馬達加斯加島距離該地區(qū)較遠,BCD 錯誤。故選 A。
26.由圖可知,澳大利亞西北部夏季受到西北季風影響,帶來豐富的降水,多為濕季;冬季受 東南信風控制,形成干季。因此集中落葉的時間應該為夏季(濕季)到冬季(干季)過渡時間, 即南半球秋季(4~5 月),B 正確;1~2 月為南半球的夏季、7~8 月為南半球的冬季,10~11 月為南區(qū)南半球的春季,ACD 錯誤。故選 B。
27.D 28.D 【分析】
27.由題圖,非洲乍得湖地處內陸,非洲第四大湖,屬于內陸淡水湖。位于非洲中北 部,乍得、喀麥隆、尼日爾和尼日利亞 4 國交界處,乍得盆地中央。由大陸局部凹陷而成,為 第四紀古乍得海的殘余。其水面蒸發(fā)參與陸地內水循環(huán),選項 D 正確。該區(qū)域為熱帶草原氣候, 降水多季節(jié)變化大,河流主要是雨水補給,河流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大,故 AB 錯,地表徑流參 與陸地內循環(huán),故 C 錯。
28.根據圖中標注的不同時期的湖岸線的變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況,該湖泊所在流域幾乎沒有變化,而變化的只是湖泊實際蓄水水域范圍,故 A 錯誤。而據圖示的不同時期湖岸線的變化情 況,湖泊水位總體下降的原因入湖水量減少,根本原因是人為因素,故 B 錯。從圖示經緯度判 斷,該地位于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故 C 錯誤。從題圖看出,從 1963-2001 年間,水體最深地 區(qū)都是在湖泊的東南,所以判斷出該湖底是西北高、東南低,故 D 正確。
29.B 30.B 【解析】
29.讀圖可知,本州島櫻花初放日期大致自南向北推遲。自南向北,緯度變高,獲得 的太陽輻射減弱,櫻花開放的時期推遲,其主要因素是太陽輻射,B 正確;注意題干信息“濱海 地區(qū)”,其地形和海拔不是主要因素,A 錯;櫻花開放時期主要與熱量條件有關,土壤和降水不 是主要影響因素,CD 錯。故選 B。
30.N 地和 M 地均位于濱海地區(qū),地形差異不大,但 N 地受日本暖流的影響,暖流增溫增濕, 使得 N 地的櫻花開放時間提前,其主導因素是洋流;P 地與 M、N 兩地相比,P 地位于島嶼中 部,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所以櫻花開放日期推遲,其主導因素是地形。三地緯度相當,太陽 輻射差異不是很大,不是主導因素;櫻花開放時期主要與熱量條件有關,土壤和降水不是主要 影響因素。綜上分析可知,B 正確,ACD 錯,故選 B。
31.(1)智利西臨太平洋,與其他國家距離遙遠;南部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南極大陸無人定居; 陸上東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北部有沙漠阻隔,與鄰國交往不便。
(2) M 市氣候特點:全年溫和多雨。原因:地處 40°S~60°S 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山脈 迎風坡降水多。
(3)中國:市場廣闊;技術、資金充足;智利:資源豐富;農產品種類多樣,價格低。
【分析】本大題以智利為材料,涉及世界氣候,經濟合作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 掌握程度。
【詳解】(1)智利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國家”原因:智利位于南美洲,西臨太平洋,太平洋 海域遼闊,與其他國家距離遙遠;南部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南極大陸無人定居,多冰雪;陸上 東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和內陸地區(qū)交通不便,北部有沙漠阻隔,與鄰國交往不便被“孤 立起來”。
(2)M 市氣候特點:M 市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原因:M 市地處 40°S~60°S 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從海洋上吹來,帶來豐富水汽,M 市位于安第斯山脈西側,屬于 山脈迎風坡,導致降水多。
(3)我國和智利在經貿合作中各自的優(yōu)勢條件:中國: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廣闊;經濟發(fā)展水 平高于智利,中國技術、資金充足;智利: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農產品種類豐富多樣,經濟 發(fā)展水平低,價格低。
32.(1)地處地中海沿岸,冬季溫和(最冷月最低氣溫為 8℃左右),日光溫室可滿足蔬菜、瓜果 生長需要;當?shù)馗珊瞪儆辏展鉁厥也捎玫喂嗉夹g可減少土壤蒸發(fā),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2)法國:距歐洲腹地較近,貨物運輸便捷;科技力量強,工業(yè)基礎好。
(3)西班牙:西班牙在歐洲較其他地區(qū)緯度低,熱量充足,成熟期早,上市早;主要為地中海氣 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氣溫日較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積累,有利于種植果蔬。
(4)贊同。理由:當?shù)貧夂驐l件適合,溫室農業(yè)技術基礎好,有一定發(fā)展空間;經濟效益高,增 加就業(yè),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等。不贊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資源缺乏,擴大生 產規(guī)模將會增加水資源、土地資源供給壓力;過度開采地下水,可能導致海水入侵等環(huán)境問題。
【分析】本題以西班牙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農業(yè)區(qū)位因素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 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論 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人地協(xié)調觀、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詳解】(1)氣候角度主要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方面。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 氣候。冬季溫和,保溫需求較低,日光溫室即可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要;當?shù)啬杲邓枯^少, 蒸發(fā)量較大,氣候較為干旱,日光溫室可以減少蒸發(f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2)農業(yè)發(fā)展的自然條件主要包括氣候(氣溫、降水、光照、晝夜溫差等)、地形、土壤、水 源等方面。與歐盟其他國家相比,西班牙的優(yōu)勢自然條件主要體現(xiàn)在氣候方面。西班牙與歐洲 其他國家相比,緯度較低,熱量條件較好,農產品上市時間早;西班牙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 炎熱干燥,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果蔬品質較好。法國作為歐洲最發(fā) 達的國家之一,其競爭力主要體現(xiàn)在科技力量強、工業(yè)基礎好等方面,其次,法國位于歐洲大 陸的中間位置,交通運輸便利。
(3)這是開放性設問,可以贊同也可以不贊同。贊同:可以擴大生產規(guī)模,可以利用原有的優(yōu) 勢條件,降低成本,取得規(guī)模效益等方面回答。不贊同:可以從該地水資源缺乏,及大規(guī)模生 產后可能導致市場價格降低等方面回答。
這是一份2024永州一中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永州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永州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地理試題含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朝陽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遼寧省朝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地理試題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永州一中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永州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永州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地理試題含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