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收藏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收藏的意義與價值,了解博物館的不同類型,學會從博物館的自身規(guī)模和定位出發(fā),選取藝術(shù)品收藏。學習博物館藏品分類的方法,提高藝術(shù)審美能力。
2.提高對收藏品的興趣,能夠有效利用課余時間參觀不同類型的博物館,擴大知識面。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博物館的定位和規(guī)模出發(fā),選取合適藝術(shù)作品收藏。
難點:感悟收藏品的意義與價值。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融合新聞,設疑導入
教師播放故宮展出《清明上河圖》時的相關圖片及新聞,并提出問題:
你們都看到了什么?談談你的感受。(人山人海,非常擁堵)
學生回答,教師順勢引導:我們?nèi)ス蕦m看展覽多么不容易,那么故宮中除了藏有名貴書畫,還有什么?又為何收藏?今天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收藏的故事,板書課題《走進收藏》。
活動二:走進館內(nèi),體驗感悟
1.博物館的類型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以“解說員”的身份,簡要介紹故宮博物院成立的背景,隨機展示館內(nèi)各收藏廳的收藏品。并提問:
①館內(nèi)主要收藏有哪幾種類型的藝術(shù)品?(書畫、檔案、器物……)
②《清明上河圖》屬于其中哪一類別?(書畫)
學生以“參觀者”身份認真欣賞并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故宮博物館收藏主要是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皇家宮殿和古書畫、古器物、宮廷文物、書籍檔案等舊藏珍寶。
教師展示四種博物館類型,并設問:根據(jù)收藏品的不同,故宮博物館屬于哪一類別?
學生交流探討,教師總結(jié):博物館類型有歷史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和綜合博物館。故宮收藏品種類眾多,屬于自然科學和社會雙重屬性的綜合博物館。
2.博物館藏品選擇
繼續(xù)展示《兵馬俑》《溪山行旅圖》和蝴蝶標本、贛儺面具等多件藏品,設置情景,引導學生同桌之間討論,并提出問題:
你們能將這么多的藏品正確放入不同博物館的購物車嗎?是如何判斷的?
學生大膽回答,教師小結(jié):秦始皇是重要的歷史人物,因而兵馬俑屬于歷史博物館。蝴蝶標本、生物化石等反映了自然的演變過程,屬于自然科學博物館?!断叫新脠D》反映書法、繪畫等屬于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
教師播放《鑒定》片段,并提問:是不是所有年份永久的物品都可以納入博物館內(nèi)收藏?看一看下面這些“寶物”是不是都可以當作博物館藏品?
學生討論,發(fā)表見解,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jié):在選購藏品時,博物館首先應根據(jù)本館的定位來劃分范圍,做好計劃,再組織相關的專家,從作品價值和品質(zhì)方面來物色和遴選。
活動三:布置任務,拓展提高
1.教師展示多件不同類別的作品。學生之間小組討論:假如你是一家博物館館長,從自身的規(guī)模和定位出發(fā),你會選擇收藏哪件作品?談談你的理由。
2.教師巡視輔導,隨時解決學生疑惑,并提出可行建議。
3.以發(fā)布會的形式展開,各組自行選取小組代表,積極分享自己關于作品的見解。
4.同學之間交流評議,教師從美術(shù)術(shù)語的運用、博物館定位的可行度方面總結(jié)評議,語言多以鼓勵為主,師生共同評選出“最獨具慧眼獎”“最佳口才獎”“最縝密思維獎”等獎項。
(如山西博物館:青銅器眾多,山西歷史悠久,可以把有關歷史的藏品納入博物館。)
活動四:課堂小結(jié),拓展延伸
1.師生共同回憶本節(jié)課重點,并升華:藏品都凝聚了制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藝術(shù)的瑰寶。然而現(xiàn)在有很多藏品被破壞的新聞,提醒學生注意文物保護。
2.課后請同學們多去博物館等地方,陶冶情操,提升文化視野,并將體悟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四、板書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美術(shù)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土和火的藝術(shù)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組織教學,導入新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課 設計紋樣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導階段,發(fā)展階段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美術(shù)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紋樣與生活第2課 設計紋樣教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課,新課學習,通過探究,尋找設計的規(guī)律,學生設計,學生作品展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