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自敦煌學興起百余年來,學界從社會、歷史、宗教、考古、藝術等角度對敦煌進行持續(xù)研究,成果卓著;但時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層面的內容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和系統(tǒng)闡釋。敦煌是絲綢之路的咽喉鎖鑰,也是東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這種環(huán)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具有其獨特的文化性格、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精神。
在敦煌文化的發(fā)育過程中,社會變遷十分復雜,有過戰(zhàn)爭和殺戮、貧窮和饑餓,但是從敦煌的典籍、壁畫中可以看出,敦煌文化一直是崇德向善、從容樂觀、積極向上的。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環(huán)境多么單調、嚴酷,洞窟里總是色彩萬千、活力無限。千百年間,這種價值取向一直得以堅守。
敦煌文化中還處處體現(xiàn)著對現(xiàn)實世界的關懷。例如,唐宋時期的敦煌佛教壁畫一直關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對現(xiàn)世幸福的追尋為最終歸宿,通過對“此岸世界”的肯定和重視替代對“彼岸世界”的玄想,凸顯人自身的現(xiàn)實感和現(xiàn)實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學作品和繪畫藝術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問題,在這里,現(xiàn)實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頭等意義的內容。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倍鼗碗m偏居一隅,卻氣度極大,氣象極盛。敦煌文化并不是敦煌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等的簡單相加,它融合、吸收各種文化的營養(yǎng),成為“美美與共”“和諧共在”的文化整體。它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具有大盛融通的精神氣象,既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和多元融合的東方典范。
敦煌文化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影響經(jīng)久不衰,歷久彌新。在新時代,創(chuàng)新敦煌文化研究對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等時代課題具有重要意義。
(摘編自黑曉佛《弘揚敦煌文化的精神傳統(tǒng)》)
材料二:
敦煌學已經(jīng)擁有百余年的歷史,藏經(jīng)洞文獻幾乎全部公布,敦煌石窟的圖像也大量數(shù)字化展示,敦煌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敦煌學的有些研究課題沒有新意,甚至有不少重復勞動的所謂“成果”。因此,面對學術發(fā)展的新形勢,我們應探討敦煌學研究能夠提出什么新問題,要推進新問題的研究需要什么新方法。
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敦煌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的文書資料具有十分珍貴的價值。但按照傳統(tǒng)學術方法從事敦煌學研究的學者,大多數(shù)都把敦煌文書看作拾遺、補缺的資料。然而,敦煌材料最重要的價值是它的原始性。我們要觀察一個時代的歷史,更好的是用原始材料。敦煌保存的大量未經(jīng)人為造作而直接廢棄的原始公私文書,可以作為我們觀察歷史、書寫歷史的原始依據(jù)。敦煌是一個邊緣城鎮(zhèn),敦煌原始文書所涉及的內容往往是當?shù)氐囊恍┦录?,甚至是民間的一些瑣事,不能取代“編纂史料”所闡述的宏大敘事,但正是這種原始性、邊緣性、民間性的材料,提供給我們觀察一個地方社會本來面貌的最好視角。在新的史學觀念中,這些材料往往代表著“長時段”的歷史,沒有那么多戰(zhàn)爭、內斗乃至王朝更迭,而是反映歷史長河中占據(jù)時間最長的“普通”史,是歷史的真相。敦煌學者應利用敦煌提供的原始材料,利用我們多年來把握的處理原始材料的能力和方法來書寫歷史。
從文獻學的角度來說,敦煌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的文獻,有許多是散佚的古籍,有些甚至是此前沒有見過的古人著作,因此十分珍貴。從敦煌學開始以來,一般都是用傳統(tǒng)的觀念,把敦煌寫本文獻放到中國傳統(tǒng)的“四部書”系統(tǒng)當中,以版本學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分門別類,對一位作者、一部書或一類文獻進行整理和研究,產(chǎn)生了很多“補遺”之作,也有一些分類合集。然而,這樣整理出來的敦煌寫本文獻,顯然不是中古時期文獻的原貌,甚至把原本相關聯(lián)的內容割裂開來。近年來,“書籍史”的研究給敦煌文獻的整理提出了許多新問題。我們必須采用“書籍史”的方法,引入“寫本學”的技術手段,來重新整理敦煌寫本文獻,重新評估寫本文獻的特點和價值。
從美術史的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畫提供的豐富圖像資料,很早就受到美術史學界的重視。敦煌藏經(jīng)洞中保留的莫高窟壁畫榜題的抄本,將在莫高窟壁畫榜題的整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莫高窟壁畫榜題的系統(tǒng)、全面整理,將會對敦煌壁畫的內容比定做出貢獻。有些千佛圖像和榜題的整理,還需要與不同系統(tǒng)的《佛名經(jīng)》加以對比厘清其歸屬的系統(tǒng)。一旦這種文本和圖像對應成立,則可以整體闡明圖像的內涵,使石窟壁畫滿壁生輝。敦煌無疑是同時保留中古時期大量圖像和抄本的少數(shù)地方,應當在圖文對照方面給一般的美術史提供更多的方法論例證。
從學術增長的角度看,敦煌應當對其他學科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從學術發(fā)展的一般邏輯可知,跨學科研究是推動學術繁榮發(fā)展的最好路徑。敦煌學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進步,形成了自己的學科體系,擁有大量的圖像和文本資料,應當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進行跨學科研究,與其他學科實現(xiàn)共贏。敦煌保存的大量美術資料,曾經(jīng)受到美學家的關注。但敦煌學此后的發(fā)展,并沒有主動向美學研究者伸出橄欖枝。這方面合作研究的空間應當更大,更加值得期待。
(摘編自榮新江《談談敦煌學研究的新問題與新方法》)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兩則材料都肯定了我國敦煌學研究在百余年發(fā)展歷程中取得的豐碩成果,也指出了當前研究的缺憾和不足。
B.材料一認為敦煌文化沒有受到外部自然環(huán)境、社會變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主要原因在于敦煌偏居一隅。
C.材料二認為,敦煌文書資料中原始性、邊緣性、民間性的材料是觀察一個時代歷史的最好材料,具有極高的價值。
D.材料二指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敦煌文獻資料,涉及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比敦煌石窟壁畫更具有學術價值。
2.根據(jù)材料二的內容,下列不屬于敦煌學研究新方法的一項是( )(3分)
A.利用敦煌資料中記載的有關“玄武門之變”的人物和事件對史實進行補缺
B.依照敦煌原始公私文書以編年體方式撰寫敦煌地方政權“歸義軍”的歷史
C.與不同系統(tǒng)的《佛名經(jīng)》對比,厘清一些千佛圖像和榜題的歸屬系統(tǒng)
D.在整理敦煌寫本文獻時引入語言學、地理學、民俗學等學科理論方法
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材料一闡述敦煌文化特點時,既有結合地理位置、社會背景進行分析的事理論證,又有舉例論證。
B.材料一“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美美與共”“和諧共在”的引用增添了論證語言的文化韻味。
C.材料二開宗明義,指出敦煌學需要研究新問題與新方法,接著從歷史學、文獻學、美術史等角度進行闡釋。
D.材料二的第二段先破后立,在指出按照傳統(tǒng)學術方法用敦煌文書材料進行研究的危害后,提出了新主張。
4.敦煌文化有哪些獨特性?請根據(jù)材料一簡要概括。(4分)
5.新時代敦煌學應進行哪些方面的創(chuàng)新研究?請結合兩則材料提出建議。(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玉蘭吾妻 喬葉
奶奶說她自己是文盲,我原本是信的。直到在村小上了學,才發(fā)現(xiàn)她也能識些字有一次,我在寫天字,寫得馬虎,那一撇便往上頂破了橫。她路過時看了一眼便站住問,你寫的這是個啥。我說是天。她說我看像是夫。我說就是天。她說天字出頭就是夫我不耐煩地說夫什么夫,她說丈夫的夫。我翻眼看她,她卻突然紅了臉,疾步離開了。
再后來我才知道,在同村的老太太里,只有她識些字。她不僅會寫自己的名字,還認識和自己名字相近的字,和玉長得像的王、主,甚至圭,和蘭形貌近的羊、美、竺家這個字她也認識,還知道女和子湊在一起是個好。村里刷標語,她能準確地讀出農(nóng)村形勢、建設、貢獻之類的詞。我寫作業(yè)時她常在旁邊入迷地看著,尤喜歡聽我讀出來越大聲越好。有時我故意扯破了喉嚨讀,然后喊累,讓她給我烙雞蛋餅,要油大的、層多的。她一邊罵一邊做,罵時做時都喜滋滋的,
那個初秋的中午,院子里曬滿了預備過冬的被褥枕頭,屋子里的箱柜也都大敞著口。奶奶和七娘在院子里說話,我吃完飯,還不到上學時候,有些無聊,也有些好奇,便往箱柜里翻,忽然翻到一個卷得很緊的包袱,便一層層打開,是一件大紅碎花的棉襖,雖是一股子陳氣,顏色卻還很艷。抖開來,掉出了個牛皮紙信封,里面是一封信。屋里光線昏暗,我便拿到堂屋去看,不自覺地讀出聲來:
玉蘭吾妻:
見字如面。我這里都還順利。勿念。你在家照顧老小,我知十分辛苦,實為不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農(nóng)村很需要建設,你要多參加新社會的學習,要多做貢獻?,F(xiàn)在形勢大好,我估計最遲到明年春天就能完全勝利,安心等我回來就好。
夫紹功即日
有些字我還不認得,就只能蒙個音兒。正磕磕巴巴地念著,奶奶就跑了進來,邊跑邊喊,你個小妮子在那兒干啥哩?我就堂而皇之地回答,認字呢。這是信吧?我念念咋啦?她伸了伸手,似乎想要奪過來,又縮回去,顯然是怕把信扯壞了瞪了我好一會兒,方才抖著手說,你給我擱桌上,趕緊爬去上學。
我便擱桌上,爬去上學。她激烈的反應讓我越發(fā)有興味,就總想再去偷看,她卻換了地方。我找了又找,終于發(fā)現(xiàn)她藏在了枕頭里,便故意拿到她跟前抖摟,這回她好像沒那么生氣了,溫言款語地哄著我,叫我把信還她。然后她再藏起來,我再找。像捉迷藏似的,我們倆玩了好幾個回合。
每到天氣轉涼,她就會開始泡腳、也讓我一起泡。一個晚上,我們倆又泡腳時,她問了一番我的功課,我的語文剛考了個滿分,看她喜悅,便順勢吹牛,說老師夸我在全班識字最多,普通話最標準。
就知道你精能得很。她摩挲著我的臉。
你把那信拿出來,讓我給你念念。我大喇喇地說。
尋思了一會兒,她方才把信從貼身小衣的口袋里拿出來。信紙摸起來已經(jīng)潤潤的了。
你爺爺就寫了這么一封信,就這一封。她說。
你仔細拿著,好好給我念一遍。她說。
不要聲高。她又說。
被她的鄭重拘著,我便好好念了一遍。也沒有聲高。念完才看見她滿臉的淚。
奶奶,你咋啦?被她的淚嚇著,我瞬間也哭起來。
乖啊,不哭。她把我抱過來,卻依然無聲地哭著,哭著。我在她的懷里,也哭著。不明白她為什么哭,便哭得茫然。又因她的哭而難過,便也哭得懇切。我們兩個就這么哭了好一會兒,她方止住。拍了一下我的腦袋說,這封信連你爸都沒看過,咱家只有你看過,只有你啊你個小妮子。
小妮子到底是小,她的悲傷對我而言難以理解,那便不去理解。能確鑿理解的是我已經(jīng)掌握了她的核心機密,這讓我越發(fā)有恃無恐,恃寵而驕,不知分寸地在作死的邊緣反復試探,時不時地以這封信為把柄戲弄戲弄她。比如我會偶爾冷不丁地喊一聲,玉蘭吾——
眼看她要打過來,再接上一個“奶”字,還戧她,咋啦,叫玉蘭吾奶不中?玉蘭吾奶,玉蘭吾奶!
她便又氣又笑……
玉蘭吾妻,玉蘭吾奶——童年的記憶里,我從來只知道她叫玉蘭,其實她還有個名字叫迎春。
迎春,是她出嫁前的閨名,玉蘭應是爺爺在婚后給她起的新名。這兩樣花開的時令也一樣,相較而言,迎春偏鄉(xiāng)土,玉蘭偏雅致。在那個年代,給妻子取一個新名,是不是相當于送上了一件非物質的愛情禮物?
后來我才知道,父親是新中國成立一年后出生的,他快一歲時,爺爺回家了一趟,住了幾天就跟著隊伍又要開拔。爺爺走后兩個月,她收到了爺爺寄來的第一封信,也是唯一一封信。又三個月,消息傳來,爺爺在解放大西南的一仗里犧牲了,和幾個戰(zhàn)友一起被埋在白水河邊的一棵樹下。
那次奶奶哭了兩個月……
現(xiàn)在想來,那時的我早已被奶奶當成了小閨密,最小最親的閨密,才會和我分享這封信。只是這個小閨密實在是太小了,太糊涂了,以至于多年后才意識到,這封信就是她這輩子唯一的情書。而這情書對她的意義也早已超越了情書本身,簡直就是她的人生指南。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奶奶雖然說自己是文盲,但也識些字,和同村老太太相比,屬于有點文化的農(nóng)村婦女。
B.奶奶最終讓“我”念信,既是“我”不斷糾纏的結果,也因奶奶自己想知道信的內容。
C.看到奶奶聽信時滿臉的淚,“我”也跟著哭,但“我”對奶奶的心情并不完全理解。
D.奶奶一直珍藏著爺爺?shù)男?,全家只給“我”看過,可見奶奶把“我”當成最親的閨密。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從兒童的視角,寫奶奶談“夫”字的反應,寫她喜歡聽“我”讀書,寫祖孫兩人因一封信“捉迷藏”,富有童趣。
B.“我故意扯破了喉嚨讀,然后喊累,讓她給我烙雞蛋餅”這一句寫出了“我”的調皮可愛和古靈精怪,饒有興味。
C.插敘奶奶名字的由來和爺爺?shù)氖?,為文章增添了更真切的背景,這樣安排不僅使敘事變得復雜,也使主題更加多元。
D.作者善于駕馭語言,人物語言多用方言土語,富有鄉(xiāng)土味;敘述中又有“溫言款語”“恃寵而驕”等書面語,典雅幽默,
8.本文于一些看似矛盾的細節(jié)中表現(xiàn)奶奶的真情,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
9.那封信是理解本文內容的一把鑰匙,請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桓公憂天下諸侯。魯有夫人、慶父之亂,二君弒死,國絕無嗣。桓公聞之,使高子存之。天下諸侯稱仁焉。于是天下諸侯知桓公之非為己動也,是故諸侯歸之?;腹T侯之歸己也,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故天下諸侯罷馬以為幣,縷綦以為奉;諸侯之使垂橐而入,稇載而歸。故拘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腹煜轮T侯多與己也,故又大施忠焉??蔀閯诱邽橹畡?,可為謀者為之謀,軍譚、遂而不有也,讒侯稱寬焉。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使關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諸侯稱廣焉。救大成,朝服以濟河而無怵惕焉,文事勝矣。是故大國慚愧、小國附協(xié)。唯能用管夷吾、寧成、鮑叔牙之屬而伯功立。
(節(jié)選自《國語·齊語》)
材料二: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立有間,有貳鴻飛而過之?;腹珖@曰:“仲父,今彼鴻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若濟大水有舟楫也?!惫茏訉υ唬骸熬魧⒂酝跖e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桓公變躬遷席,拱手而問曰:“敢問何謂其本?”管子對曰:“齊國百姓,公之本也。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被腹唬骸肮讶寺勚俑钢源巳?,聞命矣,不敢擅也,將薦之先君?!庇谑橇畎俟儆兴?,削方墨筆。明日,皆朝于太廟之門朝,定令于百吏:使稅者百一鐘,孤幼不刑,澤梁時縱。近者示之以忠信,遠者示之以禮義。行此數(shù)年,而民歸之如流水。
(節(jié)選自《管子·霸形》)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故天下小國A諸侯既許B桓公C莫之D敢背E就其利F而信G其仁H畏其武。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朝服,指穿著朝服,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朝服衣冠”的“朝服”意思不同。
B.屬,指類、等,與《琵琶行(并序)》中“名屬教坊第一部”的“屬”意思不同。
C.有間,指不久,與《庖丁解?!分小氨斯?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的“有間”意思相同。
D.席,指用草或竹篾等編織而成的坐臥用具,與成語“座無虛席”的“席”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魯國發(fā)生夫人和慶父之亂,兩位國君相繼被殺,沒有了繼承人,桓公聽說這件事后,幫魯國渡過危機,天下諸侯都稱贊桓公仁義。
B.桓公派軍隊消滅了譚、遂兩國卻不占為己有,把齊國的魚和鹽流通到東萊,讓關市稽查并征收賦稅,用這些方法為諸侯謀求利益。
C.桓公對管仲非常倚重,在管仲和隰朋拜見時,看到有鴻雁飛過,他感嘆自己有了管仲,就像飛鴻有了羽翼、過河有了船只一樣。
D.桓公接受管仲提出的建議,但要敬告先君然后再實行,他命令百官有司削好版牘、備好筆墨,第二天在太廟朝見,向百官確立了法令。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
(2)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
14.為成就霸業(yè),齊桓公對內、對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
秋鴻 于謙
相呼相喚過南樓,叫破江南萬里秋。
有足不傳云外信,無端偏惹客中愁。
影橫斜月天連塞,夢繞黃蘆雪覆洲。
霄漢翱翔應有自,生平不為稻粱謀。
15.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聯(lián)寫江南秋日,鴻雁相呼相喚,結群而飛,“破”字點出了鳴叫聲的響亮。
B.詩人抱怨鴻雁不傳“云外信”,無端惹起自己的愁緒,含蓄地表達思鄉(xiāng)之情。
C.“影橫斜月”和“夢繞黃蘆”一實一虛,具有畫面感,使得鴻雁形象更加鮮明。
D.“稻粱謀”多用于比喻人謀求衣食生計,詩人用“不為稻粱謀”表明人生態(tài)度。
16.于謙的詩具有“風格遒上,興象深遠”的特點,請結合本詩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論語〉十二章》中“______,______”兩句,指出了志向和使命的關系,被歷代仁人志士引為座右銘。
(2)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怒濤卷霜雪”以雪喻波濤,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3)小剛同學在他的小論文《中國鹿文化探究》中寫道,鹿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古代文人常常引“鹿”入詩文,如“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刮了一夜大風,我在半夜被風喊醒。風在草棚和麥垛上發(fā)出恐怖的怪叫,而那些突兀地出現(xiàn)在荒野中的草棚麥垛,絆住了風的腿,扯住了風的衣裳,纏住了風的頭發(fā),讓它追不上前面的風。它撕扯,哭喊,喊得滿天地都是風聲。
早晨我看見了被風刮跑的麥捆,在半里外,被幾棵鈴鐺刺擋住。
這些一墩一墩長在地邊上的鈴鐺刺,多少次擋住我們的路,掛爛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們憤怒的鋤頭連根挖除,堆在一起一把火燒掉??墒堑诙晁鼈冇殖霈F(xiàn)在那里。
我們不清楚鈴鐺刺長在大地上有啥用。它渾身的小小尖刺,讓企圖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踐它的蹄遠離之后,就閑閑地端扎著,刺天空,刺云,刺空氣和風?,F(xiàn)在它抱住了我們的麥捆,沒讓它在風中跑遠,是它留住了風中的麥垛。如果所有糧食在風中跑光,所有的村人,就會在風停之后遠走他鄉(xiāng),留一座空蕩蕩的村莊。我第一次對鈴鐺刺深懷感激。
18.文中加點詞語“擋住”“抱住”能否互換位置,為什么?(3分)
19.與“刺天空、云、空氣和風”相比,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表達效果好在哪里?(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經(jīng)常在外就餐的人會有用開水燙餐具的習慣,認為這樣可以“燙死”一部分細菌。實際上吃飯前用開水燙餐具,消毒殺菌的效果可能并不明顯。高溫殺菌要真正有效果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溫度, ① 。因為引起胃腸道疾病的細菌多數(shù)要經(jīng)100℃高溫作用1—3分鐘或80℃持續(xù)10分鐘才能被殺死。因此,通過高溫煮沸的方式使病菌被殺滅,或用熱水浸泡大約10分鐘左右,都比用熱水沖洗殺菌效果更顯著。當然,燙洗沒有壞處,可以沖洗掉一些殘余的洗滌劑或浮塵。不過,如果用的是一次性餐具, ② 。一次性筷子上的硫磺、紙杯內壁的石蠟、塑料碗杯中的塑化劑等,遇熱都容易融化釋放,長期使用對身體健康不利。
除了用熱水燙, ③ 。市面上清潔、抑菌的濕紙巾只能用于皮膚清潔,用來擦餐具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另外,一些消毒濕紙巾中的化學成分不能入口,因此也不能用來擦餐具。
20.下列句子中的“當然”和文中加點的“當然”,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做這種工作,我當然沒什么,可是那些人就是放不開手。
B.鐘老師會在吃飯時告訴大家他的譯法,當然偶爾會被我們反駁。
C.僅僅根據(jù)“想當然”,就在那里發(fā)號施令,這是主觀主義作風。
D.難道這不是理所當然嗎?如果教師騎自行車,還能希望學生做出什么好事來?
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稍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本試卷語言文字運用Ⅰ寫到的鈴鐺刺,看似無用,關鍵時刻卻也能發(fā)揮獨特的作用。這種現(xiàn)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見。
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yè)班高考適應性測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9分)
1.(3分)A(B項“其主要原因在于敦煌偏居一隅”有誤,C項“是觀察一個時代歷史的最好材料”有誤,D項“比敦煌石窟壁畫更具有學術價值”有誤)
2.(3分)A(把敦煌文書看作拾遺、補缺的資料是傳統(tǒng)學術研究方法)
3.(3分)D(“先破后立,在指出按照傳統(tǒng)學術方法用敦煌文書材料進行研究的危害”有誤)
4.(4分)①一直堅守崇德向善、從容樂觀、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②處處體現(xiàn)對現(xiàn)實世界的關懷;③融合、吸收了各種文化的營養(yǎng),具有大盛融通的精神氣象。(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答出三點給4分。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5.(6分)①研究內容方面:重視敦煌文化、歷史遺存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對其進行系統(tǒng)闡釋。②研究方法方面:直接用敦煌原始材料書寫歷史,引入“寫本學”的技術手段,進行文本和圖像的對應研究,進行跨學科研究。(每個方面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16分)
6.(3分)B(“奶奶自己想知道信的內容”有誤)
7.(3分)C(“使敘事變得復雜,也使主題更加多元”有誤)
8.(4分)①一邊罵孫女一邊給孫女做烙餅,表現(xiàn)奶奶對孫女的疼愛;②伸手想奪信怕扯壞又縮回去,表現(xiàn)奶奶對信的珍視;③讓孫女念信又不要聲高,表現(xiàn)奶奶的羞澀和對爺爺?shù)木粗?。(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9.(6分)①解鎖了奶奶識字、說到“夫”字會臉紅的原因;②透露了爺爺從軍在外、奶奶辛苦照顧家小的往事;③爺爺對奶奶的安慰和囑托,顯示了爺爺?shù)乃枷刖辰?;④彰顯了信在奶奶生命中的分量,是她的“人生指南”。(每點2分,答出三點給6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20分)
10.(3分)C E H11.(3分)C12.(3分)B
13.(8分)
(1)桓公知道諸侯歸附自己,因此讓他們減輕進奉的禮物,而增加給他們的回禮。(關鍵詞“歸”“幣”各1分,大意2分)
(2)您想要成就霸王之業(yè)做成大事嗎?那么一定要從根本的事情做起。(關鍵詞“舉”“本事”各1分,大意2分)
14.(3分)①對外:施行忠信和禮義,用利益籠絡,用誠信結交,用武力威懾。②對內:輕征賦稅,寬緩刑法政令,減輕勞役。(答出一方面給2分,答出兩方面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
15.(3分)B
16.(6分)①“萬里秋”“天連塞”等意象雄渾.意境開闊;“霄漢翱翔”“不為稻粱謀”情感豪邁,志向高遠,風格遒上。②明寫秋鴻,實則借以表達人生志向,不求功名利祿,志在有所作為,托物言志,興象深遠。(每點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7.(6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2)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
(答出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3)示例一: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示例二: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
示例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侶魚蝦而友麋鹿
(答出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語境,亦可酌情給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7分)
18.(3分)不能。①“擋住”是作者客觀敘述事實,“抱住”是作者對鈴鐺刺產(chǎn)生感激之情后的擬人化表達;②從“擋住”到“抱住”,體現(xiàn)了作者對鈴鐺刺的認識和情感變化。(觀點1分,理由每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19.(4分)①重復“刺”這個動作,更突出鈴鐺刺渾身尖刺的形象;②用逗號形成三個短句,構成三個獨立畫畫,更具畫面感;③三個短句參差錯落,更具有節(jié)奏感。(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13分)
20.(3分)B(B項表轉折。A項“當然”表肯定,強調合乎事理或情理。C項和D項表“應該這樣”)
21.(6分)①(另)一個是時間②用熱水燙洗反而有害③還有人會用濕紙巾擦拭消毒(每空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22.(4分)示例:通過高溫煮沸的方式殺滅病菌,或者用熱水浸泡10分鐘左右,都比用熱水沖洗殺菌效果更顯著。(“使病菌被殺滅”“大約10分鐘左右”每改對一處得2分)
四、作文(60分)
23.(60分)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桓公擔憂天下諸侯。魯國發(fā)生了國君夫人和慶父的內亂,兩位國君先后被殺,魯國沒有繼承人?;腹牭竭@件事,派高子使魯國得以保存。天下諸侯稱贊他仁義。在這時天下諸侯知道桓公不是為了自己而行動,因此諸侯都歸附他?;腹乐T侯歸附自己,因此讓他們減輕進奉的禮物,而增加給他們的回禮。所以天下諸侯把劣馬作為禮物,用麻線織成的粗布作為托玉器的襯墊;諸侯的使者空著口袋進入,滿載而歸?;腹美婊\絡他們,朋誠信結交他們,用武力威懾他們,因此天下小國諸侯已經(jīng)許諾臣服桓公,沒有人敢背叛他,接受他給予的利益,相信他的仁義。畏懼他的武力?;腹捞煜轮T侯大多跟隨自己,因此又大力施行忠信??梢詾樗麄冃袆拥木托袆?,可以為他們謀劃的就謀劃,派軍隊消滅了譚、遂二國卻不占為己有,諸侯稱贊他寬厚。把齊國的魚鹽流通到東萊,讓關市稽查而不征稅,以此為諸侯謀利,諸侯稱贊他廣施恩惠。教化大獲成功,穿著朝服渡過黃河與強大的晉國打交道也無需恐懼警惕,這是文德教化的勝利。因此大國感到慚愧,小國紛紛歸附。只因為(齊桓公)能任用管夷吾、寧戚、鮑叔牙等人而霸業(yè)確立。
材料二:
齊桓公坐在君位上,管仲、隰朋進見。站了一會兒,有兩只鴻雁飛過?;腹袊@說:“仲父,現(xiàn)在那些鴻雁想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還不是因為有羽翼的緣故,才能把它們的意向通達于天下?我有仲父,就像飛鴻有羽翼,像過大河有船只?!惫茏踊卮鹫f:“您想要成就霸王之業(yè)做成大事嗎?那么一定要從根本的事情做起?!被腹苿由眢w離開席位,拱手發(fā)問:“敢問什么是根本的事情?”管子回答說:“齊國百姓,是您的根本。您若輕征賦稅,那么百姓就不愁饑餓;寬緩刑法政令,那么百姓就不怕死罪;按照時間興舉大事,那么百姓就不怕勞役?!被腹f:“我聽到仲父說的這三點,算是接受教導了,我不敢專享這些話,將要敬告先君?!庇谑腔腹畎俟儆兴?,削好版牘備好筆墨。第二天,都在太廟的門庭朝見,向百官確立法令:讓納稅者只出百分之一,對孤兒幼女不準處刑,山林水澤按時開放。近處以忠信對待他們,遠處以禮義對待他們。這樣做幾年后,百姓像流水一樣歸附他。
這是一份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yè)班2024屆高三下學期3月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試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頁。
這是一份2024屆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yè)班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共14頁。
這是一份2024屆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yè)班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共1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