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題人:劉興葉 審題人:陳小偉
本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其中試題卷由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組成,共5頁;答題卷共2頁.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和答題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注意事項:
1.答第I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本大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8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第9~12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或不選的得0分。
1.如圖所示,有一正方形閉合線圈,在范圍足夠大的勻強磁場中勻速運動或勻速轉(zhuǎn)動.線圈的運動情況和勻強磁場的方向在各選項中均已標出,其中能產(chǎn)生感應(yīng)電流的是
2.如圖所示,面積為S的單匝線圈平面與水平面的夾角θ=60°,線圈處于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B。若線圈以cd為軸順時針轉(zhuǎn)過120°,則此過程中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的變化量的大小為
A.eq \f(1,2)BS
B.BS
C.BS
D.eq \f(3,2)BS
3.如圖所示,三根長直通電導線中電流大小相同,通電電流方向為:b導線和d導線中電流向紙里,c導線中電流向紙外,a點為b、d兩點的連線的中點,ac垂直于bd,且ab=ad=ac,則a點的磁場方向為
A.垂直紙面指向紙外
B.垂直紙面指向紙內(nèi)
C.沿紙面由a指向b
D.沿紙面由a指向d
4.如圖所示,a、b、c、d、e五點在同一直線上,b、c兩點間的距離等于d、e兩點間的距離,在a點固定放置一個點電荷,帶電荷量為+Q。已知在+Q的電場中b、c兩點間的電勢差為U,現(xiàn)將一個試探電荷+q從d點移動到e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點電勢低于c點電勢
B.d、e兩點間的電勢差為U
C.試探電荷的電勢能增大
D.電場力對試探電荷做功小于qU
5.如圖所示,兩根固定的通電長直導線a、b相互垂直,a平行于紙面,電流方向向右,b垂直于紙面,電流方向向里,則導線a所受安培力方向
A.平行于紙面向上
B.平行于紙面向下
C.左半部分垂直紙面向外,右半部分垂直紙面向里
D.左半部分垂直紙面向里,右半部分垂直紙面向外
6.如圖所示,一根質(zhì)量為m、長為l的金屬棒ab用兩根絕緣的軟繩P和Q豎直懸掛,并處于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中。現(xiàn)在金屬棒中通以大小為I、方向從a到b的電流,此時兩軟繩上的拉力均等于金屬棒重力的eq \f(3,4),已知金屬棒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重力加速度為g,兩軟繩上的拉力始終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金屬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為eq \f(1,4)mg,方向豎直向下
B.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
C.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eq \f(mg,2Il)
D.若僅改變金屬棒中的電流方向,那么兩軟繩上的拉力大小均變?yōu)閑q \f(1,2)mg
7.如圖甲,O、P為光滑絕緣水平面上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兩點相距0.3m,電場線上各點的電勢隨距O點的距離x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圖中斜虛線為圖線在點P(0.3m,200V)的切線,切線與x軸交于0.5m處?,F(xiàn)將一質(zhì)量1.0×10-3kg、電荷量大小2.0×10-6C的小物塊從O點靜止釋放,向P點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塊帶負電
B.該物塊在P點的電勢能比在O點的電勢能大
C.該物塊運動到P點時,加速度大小為20 m/s2
D.該物塊運動到P點時,速度大小為1 m/s
8.如圖,圓心為O的圓處于足夠大的勻強電場中,電場方向與圓平面平行,ab和cd為該圓直徑。在a點有一粒子源,在平行于圓周面內(nèi)沿各個方向發(fā)射初動能為Ek,電荷量為q(q>0)的粒子。在對比經(jīng)過圓周上各點的粒子后,發(fā)現(xiàn)從d點離開時粒子的動能最大,而從b點離開時粒子的動能為3Ek,不計粒子重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勻強電場的場強方向與ad平行
B.粒子在a點時電勢能高于在c點時電勢能
C.從c點離開時粒子的動能為0.5Ek
D.a(chǎn)d間的電勢差為
9.關(guān)于安培力和洛倫茲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洛倫茲力對運動電荷一定不做功 B.安培力對通電導體也一定不做功
C.洛倫茲力是安培力的微觀本質(zhì) D.安培力是洛倫茲力的宏觀表現(xiàn)
10.如圖所示,正三角形三個頂點固定三個等量電荷,其中A、B帶正電,C帶負電,O、M、N為AB邊的四等分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兩點電場強度相同
B.M、N兩點電勢相同
C.負電荷在M點電勢能比在O點時要小
D.負電荷在N點電勢能比在O點時要大
11.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圖(a)是時刻的波形圖;P是介質(zhì)中位于處的質(zhì)點,其振動圖像如圖(b)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波向左傳播
B.波的振幅是
C.處的質(zhì)點在時位于平衡位置
D.質(zhì)點P在0~7s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
12.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6 V,小燈泡L的規(guī)格為“3 V,0.9 W”,開關(guān)S接1,當滑動變阻器調(diào)到R=8 Ω時,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現(xiàn)將開關(guān)S接2,小燈泡L和電動機M均正常工作,已知電動機的線圈電阻R0=2 Ω。則
A.電源內(nèi)阻為2 Ω
B.電動機正常工作的電壓為3 V
C.電動機輸出的機械功率為0.54 W,其效率為75%
D.電源的效率約為75%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計16分)
13.(6分)
(1)用多用電表的電阻檔測量阻值約為幾十kΩ的電阻Rx,以下給出的是可能的操作步驟,其中S為選擇開關(guān),P為電阻檔調(diào)零旋鈕。把你認為正確步驟前的字母按合理的順序填寫在橫線上
a.將兩表筆短接,調(diào)節(jié)P使指針對準刻度盤上電阻檔的零刻度,斷開兩表筆
b.將兩表筆分別連接到被測電阻的兩端,讀出Rx的阻值后,斷開兩表筆
c.旋轉(zhuǎn)S使其尖端對準電阻檔×1k
d.旋轉(zhuǎn)S使其尖端對準電阻檔×100
e.旋轉(zhuǎn)S使其尖端對準OFF檔,并拔出兩表筆
正確操作后,多用表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此被測電阻Rx的阻值約為 Ω。
(2)某同學利用多用電表的電阻檔判斷二極管的正負極,當紅表筆接A端,黑表筆接B端時,電阻很小:當黑表筆接A端,紅表筆接B端時,電阻很大,如圖所示,則 端是二極管的正極(選填“A”“B”)。
14.(10分)
一學生小組測量某金屬絲(阻值約十幾歐姆)的電阻率。現(xiàn)有實驗器材:螺旋測微器、米尺、電源E、電壓表(內(nèi)阻非常大)、定值電阻R0(阻值10.0Ω)、滑動變阻器R、待測金屬絲、單刀雙擲開關(guān)K、開關(guān)S、導線若干。圖(a)是學生設(shè)計的實驗電路原理圖。完成下列填空:
(1)實驗時,先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滑到最 端(選填“左”“右”),閉合S;
(2)將K與1端相連,適當減小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此時電壓表讀數(shù)記為U1,然后將K與2端相連,此時電壓表讀數(shù)記為U2。由此得到流過待測金屬絲的電流I=_______,金屬絲的電阻r=_____。(結(jié)果均用R0、U1、U2表示)
(3)繼續(xù)微調(diào)R,重復(2)的測量過程,得到多組測量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4)利用上述數(shù)據(jù),得到金屬絲的電阻r=14.2Ω。
(5)用米尺測得金屬絲長度L=50.0cm。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不同位置的直徑,某次測量的示數(shù)如圖(b)所示,該讀數(shù)為d=______mm。多次測量后,得到直徑的平均值恰好與d相等。
(6)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得,待測金屬絲所用材料的電阻率ρ=______×10-7Ω·m。(取3.14,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三、本大題3小題,共36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主要的計算步驟和明確的答案。
15.(8分)
如圖所示,間距為L的光滑平行導軌傾角為θ,處在豎直向下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導軌中接入電動勢為E、內(nèi)阻為r的直流電源,電路中有一阻值為R的電阻,其余電阻不計。將質(zhì)量為m的導體棒由靜止釋放,導體棒沿斜面向下運動。求導體棒在釋放瞬間的加速度的大小(重力加速度為g)。
16.(10分)
如圖所示為一等腰直角棱鏡的截面圖,一細光束從直角邊AB上的D點以角度θ=60°入射,已知棱鏡的折射率為,邊AB的長為L,AD的距離為,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可能使用的數(shù)據(jù)sin15°=,cs15°=)問:
(1)光束從棱鏡射出時的入射角;
(2)光束在棱鏡中的傳播時間。(不考慮光在棱鏡中的多次反射)
17.(18分)
如圖所示,足夠長的粗糙絕緣水平軌道與豎直光滑絕緣的半圓軌道在B點平滑連接,半圓軌道半徑R=0.4m,過半圓軌道圓心O的水平界面MN的下方和豎直直徑BC的左側(cè)空間分布有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E1=1×104N/C,豎直直徑BC及其右側(cè)空間存在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E2=1.5×104N/C,質(zhì)量為m=0.2kg,帶電量q=+2×10-4C的小滑塊從水平軌道上A點由靜止釋放,當滑塊運動到半圓軌道最高點C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9N。已知滑塊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重力加速度g=10m/s2,整個運動過程中滑塊電荷量保持不變,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滑塊運動到半圓軌道最高點C時的速度大??;
(2)釋放點A到半圓軌道最低點B的距離xAB;
(3)小滑塊再次到達水平軌道時的動量大小以及距B的距離。
這是一份02,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2月)入學考試物理試題,共5頁。
這是一份2021綿陽南山中學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3綿陽南山中學高一上學期入學考試物理PDF版含答案(可編輯),文件包含入學考試物理試題卷pdf、入學考試物理答題卡pdf、物理答案pdf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