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確認識別里科夫人物形象及其社會意義。
作品中幽默諷刺藝術手法的運用。
在誦讀品味的過程里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誦讀品味的過程里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作品用幽默諷刺藝術手法呈現的人物形象及其社會意義。
【教學方法】
誦讀品味、研討 、歸納,對比分析,合作探究,多媒體演示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渴望化蛹成蝶,擺脫束縛,去擁抱藍天,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有一個人卻偏愛將自己裝在套子中,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主要內容,轉入新課學習)
二、合作探究:
學習方法:1、小組內交流自學結果,就練習題的答案交換意見,針對組員自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合作解決。2、記錄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由組長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留待全班交流使用。3、師生交流解最難的問題。
(一)講析第二部分——戀愛事件
1、思考:第二部分有幾個相關情節(jié)?
明確:在別里科夫戀愛過程中,有漫畫事件、騎自行車事件、當面交鋒這樣幾個相關情節(jié)。
2、提問:在這些情節(jié)中,別里科夫是怎樣表現的?作者是怎樣刻畫的?
討論歸納:這一部分描寫的特點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細節(jié),用幽默諷刺的筆調刻畫出別里科夫頑固保守,誠惶誠恐,害怕新事物,反對生活中哪怕是微小變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師騎自行車,那還能希望學生做出什么好事來?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倒過來,用腦袋走路了!”這荒唐的別里科夫的邏輯說明了他的思維方式和性格特點。再如,他從樓上跌下來的時候,“情愿摔斷脖子和兩條腿,也不愿意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這種奇特的心理狀態(tài)正反映他自欺欺人的特點。
(二)、講析最后三個自然段。
1、別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說明了什么?大家有什么反應?
討論歸納:別里科夫是在華連卡的笑聲中倒下的。因為別里科夫最擔心別人取笑他,而華連卡的笑聲,是對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諷,這是別里科夫從來沒遇到過的打擊,他在笑聲中結束了一切。別里科夫的死說明腐朽保守的勢力實際上不堪一擊。對他的死,大家感到“大快人心”,從心里感到自由。
2、可是為什么一個禮拜沒完生活又恢復舊樣子了呢?課文最后一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討論歸納:只要沙皇專制度沒有推翻,就會在這塊土壤上不斷滋生出新的別里科夫,所以生活還是老樣子。作者啟迪人們,沙皇專制統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鏟除,就永遠存在著別里科夫這樣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須從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動的統治。
3、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如何認識別里科夫這一人物?
明確:既是沙皇專制制度的鷹犬,又是這種制度的犧牲品;既是兇惡可怕的衛(wèi)道士 ,又是不堪一擊的可憐蟲。
三、能力提升:
為了使人物的形象更為鮮明,作者是極盡諷刺之能事,將別里科夫封閉、守舊、膽小、多疑的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思考: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來增強諷刺效果呢?(討論課文中諷刺手法和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歸納:諷刺是用漫畫或嘲諷的語言描繪刻畫對象,以達到否定和貶斥的效果。課文中的諷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 夸張的語言和漫畫式的勾勒。如大熱天穿雨鞋帶雨傘,穿暖和的棉大衣,從樓上摔下卻安然無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 揭示人物荒謬的生活邏輯。如別里科夫將教師騎自行車與學生用腦袋走路聯系起來,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變革的思想。
③ 含蓄的對比。如別里科夫轄制著全城,人們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反過來他自己又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能入睡。這些描繪和刻畫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別里科夫腐朽丑惡的靈魂。
除了諷刺以外,作者還用了一些傳神的細節(jié)來表現人物。
四、拓展延伸:
試給“套中人”別里科夫撰寫墓志銘。
五、作業(yè) :用幽默諷刺的手法描寫生活中的一個人物。
這是一份語文必修 下冊13.2* 裝在套子里的人教案及反思,共1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程分析,學情分析,學習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流程,課件投影,課后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編版必修 下冊13.2* 裝在套子里的人教學設計,共1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程分析,學情分析,學習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流程,課件投影,課后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編版必修 下冊第六單元13(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 裝在套子里的人)13.2* 裝在套子里的人優(yōu)秀教案,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