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清單:
考點一:坐標圖像題
1.解答坐標圖像類題時,重在理解坐標圖的含義,通過閱讀試題中給出的信息或數(shù)據(jù),然后將所學知識與圖表信息相互結合,即可進行解答或計算。
2.解答此類題時,要結合題目所給條件,首先分析曲線的變化趨勢,分析圖像時要做到“五看”:看坐標、看比例、看起點、看終點、看特點。 要重點關注曲線上各特殊點( 起點、交點、拐點、終點) 的含義。
3.由圖表表示的意義與化學知識結合起來,找出圖與化學反應的量的關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變量與已知量的關系并求解來判斷。
4.??碱}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變化、物質溶解時溶液的質量的變化或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溶液的pH的變化等。
考點二:標簽題
1.標簽類試題往往截取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化肥,農(nóng)藥、食品、藥品或其他一些化學試劑)的標簽作為命題素材,要求學生在獲取有用信息的基礎上解決一些問題。
2.命題時,通過截取標簽中直接或間接顯示的信息,從化學學科的角度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利用標簽中的化學信息和已有的化學知識進行解題,從而考查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及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碱}型:考查物質的組成和分類、考查物質的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考查化學實驗、考查化學基本計算等。
考點三:表格題
1.表格類型題是一種常見題型,特點是部分已知條件以表格形式給出,而且往往是表中各中給出多組數(shù)據(jù),解答表格型題時,首先看表格數(shù)據(jù)的變化規(guī)律和含義,分析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不變”中的“變”及“變”中的“不變”。然后把表格表示的意義與所學的化學知識結合起來,從多組數(shù)據(jù)中篩選出正確的信息。通常利用質量差求出氣體、沉淀或增加減少的物質質量或對比分析出來的化學變化中恰好完全反應的物質質量來進行計算。
2.??碱}型:質量守恒定律題、實驗方案題、知識整理題、物質分類題等。
考點四:圖片、統(tǒng)計圖或其他圖表題
這類試題往往以社會熱點問題為背景,側重考查對圖表信息的分析與讀取,對圖表所反映問題的思考與評價,涉及的計算量較小。
方法技巧:
坐標圖像題型攻略
1.識標:理解坐標圖中橫、縱坐標的含義,找出橫、縱坐標之間的關系,再結合所學知識,聯(lián)系相關的知識點。
2.明點:曲線中的特殊點( 起點、終點、拐點、交點等) 表示了什么化學意義。
3.析線:曲線的走向、變化趨勢,揭示各段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其含義。
典型例題1:(2022棗莊)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A B C D
A. 電解水
B. 向NaOH溶液中不斷加水
C. 向CaCl2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過量
D. 向等質量的鎂粉和鐵粉中分別逐滴加入同濃度的稀硫酸至過量
【答案】D
【解析】A、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氫氣;正極氧氣,負極氫氣,兩者體積比為1:2;錯誤;
B、pH>7顯堿性,pH=7顯中性,pH”或“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3)分解反應 3ZnO+2Fe3O4+H2O太陽能3ZnFe2O4+H2↑ (4)化石能源 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越來越多,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逐漸減少
【解析】(1)①根據(jù)元素守恒可知物質反應前后的元素種類不發(fā)生變化,反應前物質由C、H、O元素組成,生成物為X與H2,H2由氫元素組成,則X只一定含有C、O兩種元素;
②該反應的條件為高溫,產(chǎn)生高溫需要消耗能源;
(2)①二氧化碳為氣體,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a、升高海水溫度,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不利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加快混合氣體的流速,二氧化碳與海水接觸時間變短,不利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c、增大壓強能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增大,有利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②碳酸氫鉀的在加熱的條件下即可分解,碳酸鈣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分解,則碳酸鈣的穩(wěn)定性大于碳酸氫鉀的穩(wěn)定性;
③步驟1,混合氣體通入過量NaOH溶液后二氧化碳能與NaOH反應生成碳酸鈉與水,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為NaOH與Na2CO3;
步驟2,向上述反應后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與氫氧化鈉,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為NaOH;
步驟3,過濾后得到濾渣與NaOH溶液;
(3)①根據(jù)反應的圖示可以分析得出反應I為一種物質反應生成三種物質,則屬于分解反應;
②反應II為ZnO、Fe3O4與H2O在太陽能的條件下反應生成ZnFe2O4與H2,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3ZnO+2Fe3O4+H2O太陽能3ZnFe2O4+H2↑;
(4)①光伏、風電、核電、水電屬于可再生資源;化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
②根據(jù)圖示發(fā)展可以得出在2030~2050年,我國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越來越多,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逐漸減少。
21、(1)放出 溫室效應 (2)2Cu2O+O2一定溫度4CuO (3)減小 A
【解析】(1)①甲烷燃燒屬于氧化反應,氧化反應都是放熱反應,燃燒時放出熱量;
②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會引起溫室效應;
(2)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Cu2O再進入空氣反應器,在一定溫度下與氧氣反應生成CuO,化學方程式為2Cu2O+O2一定溫度4CuO;
(3)①根據(jù)圖中信息,隨著溫度升高,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變大,所以氮氣的體積分數(shù)減?。?br>②由圖可知,隨著反應溫度升高,從空氣反應器排出的氣體中O2體積分數(shù)逐漸增大,故空氣反應器中最適宜的反應溫度范圍是800-900℃,此時排出的氧氣最少,說明此時反應速率最快。
22、(1)A (2)46.7 (3)68t
【解析】(1)根據(jù)尿素的化學式CO(NH2)2可知,尿素中含有的營養(yǎng)元素只有氮元素,屬于氮肥;
(2)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28/60×100%≈46.7%;
(3)設:理論上需要氨氣的質量為x
2NH3+CO2=H2O+CO(NH2)2
34 60
x 120t
34/60=x/120t
x=68t
答:理論上需要氨氣的質量是68t。
23、(1)200 (2) 4.4 CaCl2、HCl (3)55.6%
【解析】(1)設用質量分數(shù)為20%的鹽酸50.0g,最多可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5%的鹽酸質量為x,根據(jù)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得50.0g×20%=x×5%,x=200g;
(2)取18.0g樣品置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5%的稀鹽酸(樣品中雜質不與鹽酸反應),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由圖可知,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為4.4g,A點的溶質為反應生成的氯化鈣和過量的鹽酸,化學式為CaCl2、HCl;
(3)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鈣質量為y
2HCl+CaCO? =CaCl?+H?O+CO?↑
100 44
y 4.4g
100/44=y/4.4g
y=10g
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10g/18g×100%≈55.6%
答: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55.6%。
24、(1)② (2) 1.96%。
【解析】(1)要計算出該廢液樣品中所含硫酸的質量,應選恰好完全反應時的數(shù)據(jù),pH=7時說明加入的氫氧化鈉恰好完全消耗溶液中的硫酸;
(2)設樣品中殘余的硫酸的溶質質量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40g×2%
98/80=x/40g×2%
x=0.98g
廢液樣品中殘余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0.98g/50g×100%=1.96%
答:該廢液樣品中殘余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96%。
25、(1)2.2 (2) NaCl CaCl2 (3)8.8%
【解析】(1)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圖像一開始增加的是二氧化碳質量,消耗碳酸鈉溶液質量為40g,則增加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
(2)根據(jù)圖像可知,消耗碳酸鈉溶液質量從40g-120g,發(fā)生的是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且在120g時,恰好碳酸鈉與氯化鈣完全反應,而在80g時,氯化鈣過量,所以在80g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鈣和氯化鈉;
(3)根據(jù)圖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生成碳酸鈣沉淀的質量為10g
解:設當?shù)渭?0g碳酸鈉溶液時,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x
2HCl + Na2CO? = 2NaCl + H?O + CO?↑
117 44
x 2.2g
117/44=x/2.2g
x=5.85g
設當?shù)渭犹妓徕c溶液從40g-120g時,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y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100 117
10g y
100/117=10g/y
y=11.7g
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5.85g+11.7g)/(92.2g+120g-2.2g-10g)×100%≈8.8%
答:當?shù)渭?20g碳酸鈉溶液時,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8.8%。
26、(1)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2)防止鐵粉與空氣接觸反應而失效 (3)0 (4)1、3 (5)氯化鈉、活性炭及兩者共同存在均可加速鐵銹蝕速率 (6)20.2 (7)更環(huán)保、更準確
【解析】(1)暖寶寶使用時是利用鐵生銹放熱,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2)暖寶寶“不使用時請勿拆開密封包裝”的原因是防止鐵粉與空氣接觸反應而失效;
(3)對比實驗1和2,可探究氯化鈉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可知變量為氯化鈉,而其他因素應該相同,則m為0;
(4)為探究活性炭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則活性炭為變量,其他條件相同,同時因為氯化鈉對鐵銹蝕速率也有影響,需控制氯化鈉的質量為0,則應選擇的實驗組合為實驗1和實驗3;
(5)對比實驗1和2,可探究氯化鈉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對比實驗1和3,可探究活性炭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對比實驗2、3、4可探究氯化鈉、活性炭兩者共同存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綜合可得出結論:氯化鈉、活性炭及兩者共同存在均可加速鐵銹蝕速率;
(6)n=(100mL-59.6mL)/200mL×100%=20.2%;
(7)紅磷燃燒需要點燃,裝置不密閉,測量結果不準確,而鐵生銹發(fā)生緩慢氧化消耗氧氣更徹底,測量結果更準確,同時生成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造成空氣污染,則裝置A的優(yōu)點是測量結果更準確、更環(huán)保。
27、(1)4.4 (2)10%
【解析】(1)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與二氧化碳,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反應變化,則二氧化碳的質量=15g+73g-83.6g=4.4g;
(2)解:設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x
2HCl+CaCO?=CaCl?+H?O+CO?↑
73 44
73gx 4.4g
73/44=73gx/4.4g
x=10%
答: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二輪復習精品講義專題03 氣體的制取與凈化,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實驗室制取氣體遵循的原則,常見氣體雜質的吸收劑,常見氣體的檢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二輪復習精品講義專題02 物質的組成和分類,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元素,元素的分類,元素與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二輪復習精品講義專題01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共2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