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試題
2024.1
本試卷共10頁。滿分15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guī)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生要認真核對答題卡粘貼的條形碼的“準考證號、姓名”與考生本人的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考生必須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在文化領域的“差序格局”思想無疑是近百年來中國話語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代表。費孝通早年從事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去了解中國,為的是想解決中國的問題”。他在《鄉(xiāng)土中國》中首先用同心圓波紋結構來表述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差序格局,也即以“己”為圓心,推己及人,拓展出一圖一圖由內(nèi)而外的關系網(wǎng)。圖子的波紋所及之處表明了各個圈層和中心的遠近親疏。他還借兩個意象分別描繪了中國與西方的社會結構;西方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中國的社會結構則是“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換句話說,中國的社會關系是用同心圓波紋結構來描述的“差序格局”,西方的社會關系則是用柴捆結構來描述的“團體格局”。費舉通的這個表述深入人心,影響廣泛,顯然是中國學派的生動表達,也已經(jīng)成為理解中外社會結構的經(jīng)典意象。
這一比較,事實上存在著一定的時空轉換。社會結構的中西比較同時也是古今比較。在費孝通這里,比較的兩端分別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與西洋現(xiàn)代社會。兩者對比的核心差異在于以家庭關系為中心還是以個人權利為中心。這個核心差異也被英國學者用來說明西方社會結構自身的變遷。在對比現(xiàn)代與古代社會結構的時候,梅因指出,古代社會的單位是“家族”,現(xiàn)代社會的單位是“個人”。他指出,羅馬人的“家族”“氏族”和“部落”都可以“想象為從同一起點逐漸擴大而形成的一整套同心圓,其基本的集團是因共同從屬于最高的男性親屬而結合在一起的‘家族’”。家族集合形成氏族,氏族集合形成部落,部落集合形成共和政治。在梅因的分析中,古羅馬社會結構的最外圖有點類似于費孝通所說的模糊不清的天下。從這個角度來看,以家族為中心的傳統(tǒng)也并非中國所獨有,而是中西方古代社會所共有的。
這一傳統(tǒng)的差序格局在現(xiàn)代中國也已開始瓦解。不再適合用來描述進入工業(yè)社會與信息社會的中國社會關系。因此,在《鄉(xiāng)土重建》中,費孝通宣告“鄉(xiāng)土性的地方自足時代是過去了”。“我們所生活的處境已經(jīng)不再是孤立的、自足的、有傳統(tǒng)可據(jù)的鄉(xiāng)土社會?,F(xiàn)代生活是個眾多復雜,脈脈相關,許多人的生活。”但作為一種文化精神格局。差序格局仍在中國歷史連續(xù)體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呼喚我們將自身納入流動變化的社會關系中定義自我、把握社會、觀察世界,而不只是一個孤零零、赤裸裸的個人。
(摘編自陳建洪《哪個我們?如何差序?——今天我們怎么理解同心圓意象》)
材料二:
在我們的身邊,有一個附近的小世界。我們每日都會和很多陌生人產(chǎn)生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比如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網(wǎng)約車司機、維修師傅,以及其他在因定的時間里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但是對于他們究竟長什么樣卻不很清楚,好像面目非常模糊。我們從外賣員手中接過外賣。就好像在APP上點擊了“確認收到”,這樣“碎片化”“即刻化”的交集把正視變得無關緊要,所以“具象的人”也基本不存在,因為人就完全成為當時勞動的一個載體,而不是一個具體的人。
而他們,也許剛剛跟著同村的親族落腳城市。眼里的一切都很新鮮:也許已下定決心,做完這個月的活就結束漂泊返回老家;也許正在犯愁,即將入學的孩子到底是留在身邊還是送回老家:也許僅僅只是機械地分拆著快遞的包裹,有一日工做一日工,對未來已全然麻木。這些隱藏的瑣碎故事。和我們有關系嗎?值得我們?nèi)ヌ貏e關注嗎?
我所提出的“附近”這一概念。已經(jīng)不再是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狀態(tài)下的“共同體”。而是指一個流動變化的社會關系場城。它在帶來個體化的同時,也使個體與附近其他人的關系變得陌生、疏離,這是造成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懸浮”式生存狀態(tài)的根本性因素。抽象的、無處安置的激情在這個社交媒體的時代很容易被點燃,很容易膨脹。而我們自己深耕的實際生活卻越來越稀薄,即使同在一個空間、同處一個時段,甚至處在相互配合、相互需要的關系中,卻沒有能力去呼吸自己身邊自然的空氣,也不愿意去做哪怕是聊聊天的嘗試。只得孤獨地背著人造氧氣筒呼吸。
作為嵌入在現(xiàn)代社會結構中的個體。最本質(zhì)的需求就是人和人之間交流互動的需求,不僅是和熟悉的人。也是和那些陌生的人。這一切的第一步。也許只是主動走出家門。從沙發(fā)上跳起來,從手機的短視頻平臺里“小關大壯3分鐘講完電影”的方式里跳出來。走入真正的公共空間。在構造和參與中有所作為。把握社會、觀察世界、關注周圍。成為相互聯(lián)系的主體群落。
(《摘編自嚴飛《懸?。寒愢l(xiāng)人的都市生存》)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費孝通先生分別以“同心圓波紋結構”“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兩個意象,來描述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差序格局”和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個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定位,并強調(diào)將自身納入流動變化的社會關系中去定義自我、把握社會、觀察世界。
C.材料二所提出的“附近”這一概念,有別于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狀態(tài)下的“共同體”,是指
一個流動變化的社會關系場域。
D.材料二主張個體應走入真正的公共空間,并在構造和參與中有所作為,其目的是使被社會媒體所點燃的抽象激情冷靜下來。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費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這一概念是為了了解中國,解決中國的問題;由于這個表述深入人心,影響廣泛,客觀上大大推進了中國話語的建設。
B.費孝通先生早年曾留學英國,19世紀英國史學家梅因以家庭關系為中心和以個人權利為中心區(qū)分古代社會和現(xiàn)代社會的研究思路,可能對他產(chǎn)生過影響。
C.現(xiàn)代中國從外在的社會關系來看,差序格局已開始瓦解;從內(nèi)在的文化精神來看,差序格局發(fā)揮的作用也很有限,可見“差序格局”已基本失去闡釋力。
D.材料二的闡述建立在一個重要的前提之上:交流互動是人與人之間最本質(zhì)的需求,并且這種需求無法在虛擬的公共空間中得到真正地滿足。
3.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同心圓波紋結構”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墨子》中強調(diào)“愛無差等”“兼相愛,交相利”。
B.《增廣賢文》:“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br>C.《釋名》:“倫,水文相次有倫理也。”
D.《大學》:“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br>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第二段的論述思路。(4分)
5.都市生活中,不少對門而居的鄰里互不往來。請根據(jù)材料,談談你對這種現(xiàn)象的看法。(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平凡的世界(節(jié)選) 路遙
二十幾個人擠在一個垃圾堆旁的大窯洞里。好在這窯洞有門窗,又生著火,還不算太冷。少平幾個人到來時,這窯洞已經(jīng)擠滿了。對攬工漢來說,這里住的條件可以說相當不錯;雖然沒床也沒炕,但地上鋪一些爛木板,可以抵擋潮濕,少平勉強找了個地方,把自己的銷蓋卷塞下。天氣冷,睡覺擠一點還暖和。上面幾個公家單位的垃圾都往這旁邊傾倒,半個窗戶都已經(jīng)被埋住,光線十分暗淡。但誰還計較這呢?只要有活干,能賺錢,又有個安身處,這就蠻好!少平高興的是,以前和他一塊做過活的“蘿卜花”也在這里,兩個人已經(jīng)是老相識。一見面親切得很!
農(nóng)歷正月十五。到了傍晚,黃原城爆竹連天,燈火輝煌,繼春節(jié)和“小年”以后,人們再一次沉浸在節(jié)日的氣氛中。古塔山,彩燈珠串般勾勒出九級高塔的輪廓,十分壯麗。黃原體育場舉辦傳統(tǒng)的燈會,那里很早就響起了激越的鑼鼓聲,撩撥得全城的人坐立不安。
本來,所有的工匠都約好,晚上收工后吃完飯,一塊相跟著去體育場看紅火。但包工頭胡永州對大伙開了恩,買了一大塑料桶散酒,提到他們窯洞來,讓大伙晚上熱鬧一下。工頭并吩咐讓做飯的小女娃炒了一洗臉盆醋熘土豆絲,作為下酒菜。
這點酒菜使所有的人都沒興致再去體育場了!
晚上,二十幾個攬工漢圍著火爐子,從塑料桶里把散酒倒進一個大黑老碗,端起來輪著往下喝。黑老碗在人手中不停地傳遞著??曜佑挈c般落在放土豆絲的盆子里。
連續(xù)喝了幾輪后,許多人都有了醉意。一個半老漢臉紅彤彤地說:“這樣干喝沒意思,咱得要唱酒曲。輪上誰喝,誰就先唱一輪子!”
人們興奮地一哇聲同意了。
酒碗正在“蘿卜花”手里,眾人就讓他先唱。“蘿卜花”把黑老碗放在腳邊,說:“唱就唱!窮樂呵,富憂愁,攬工的不唱怕干球!”他說他不會酒曲。眾人說唱什么都可以。“蘿下花”就唱了一首往古社會的信天游。他的嗓音好極了,每段歌尾還加了一聲哽咽——
藍格瑩瑩天上起白霧,
沒錢才把個人難住。
地綹綹麻繩捆鋪蓋,
什么人留下個走口外?
黑老鴣落在牛脊梁,
走哪達都想把妹妹捎帶上。
套起牛車潤上油,
撂不下妹妹哭著走。
人想地方馬想槽,
哥想妹妹想死了。
毛眼眼流淚襖袖袖揩,
咱窮人把命交給天安排。
叫聲妹妹你不要怕,
臘月河凍我就回家……
“蘿卜花”唱完后,攬工漢們都咧著嘴笑了。
孫少平坐在一個角落里,卻被這信天游唱得心沉甸甸的。他真驚嘆過去那些不識字的農(nóng)民,編出這樣美妙而深情的歌。這不是歌,是苦難而深沉的嘆息。
“蘿卜花”唱完后,喝了一大口酒。老碗輪到一個匠人手里。他額頭上扣著幾個火罐拔下的黑印,嬉皮笑臉地唱道——
人窮衣衫爛,見了朋友告苦難,
你有銅錢給我借上兩串,啊噢唉!
我有腦畔山,干陽灣,
沙笨黃嵩長成椽,
割成方子鋸成板,
走云南,下四川,
賣了錢我再給老哥周還!
這是一首地道的酒曲,贏得了滿窯喝彩聲。
酒碗在眾人手里搖搖晃晃地傳遞著,各種調(diào)門嗓音一首接一首唱著小曲。爐中的炭火照出一張張醉醺醺的面孔。此時,這些漂泊在外的莊稼人,已經(jīng)忘記了勞累和憂愁。酒精在血液中燃燒著,血流在燃燒中沸騰著。
酒碗繼續(xù)往過輪,黑老碗又遞到少平面前了。少平只好準備喝這酒。但眾人還不饒,叫他按“規(guī)矩”來。他只好答應唱一支酒曲。這曲子是在村里鬧秧歌時田五教給他的——
一來我人年輕
二來我初出門;
三來我認不得一個人,啊噢唉!
好像那孤雁落在鳳凰群,
展不開翅膀放不開身,
叫親朋你們多擔承,
擔承我們年輕人初出門……
唱完酒曲后,他在碗邊上抿了一點,算是應酬過去了。于是假裝上廁所,從這窯里溜出來了。
他一個人轉到街道上,剛從暖窯里出來,冷得他直打哆嗦,但頭腦倒一下子清醒了。遠處,鑼鼓聲和嘈雜的人聲還沒有停歇。天特別清亮,星星和月亮在寒冷的夜空中閃爍著慘白的光芒。
孫少平筒著雙手走在清冷的街道上,內(nèi)心突然涌起一種火辣辣的情緒。他問自己:你難道一輩子就這樣生活下去嗎?你最后的歸宿在哪里?
是啊,眼前的一切都太苦了……苦倒不怕,最主要的是,什么時候才能結束這種流浪的生活而有一種穩(wěn)定性?這一切似乎都很渺茫。雙水村他不可能再回去,盡管這次離家時,哥哥又一次勸他一塊合伙經(jīng)營磚瓦廠,但他還是拒絕了。好馬不吃回頭草。既然他已經(jīng)離開了老窩,就決心在外面的世界闖蕩下去。要是一輩子呆在雙水村,就是發(fā)了家致了富,他也會有一種人生的失落感。
他該怎么辦?
孫少平一直在黃原街上轉了很長時間,才返回到住地。
他走進垃圾堆旁的那孔破窯洞,醉鬼們都已經(jīng)躺在了一片黑暗中。窯里充滿了熱烘烘的臭氣和酒腥味。他悄悄爬進自己的被窩,但很長時間仍然沒有睡著……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農(nóng)歷正月十五,黃原城爆竹連天、燈火輝煌,體育場鑼鼓激越,這與攬工漢們居住地的暗淡、冷清、破敗形成鮮明對比。
B.“這點酒菜使所有的人都沒興致再去體育場了!”既表達了對攬工漢們物質(zhì)生活匱乏的同情,又難掩諷刺之情。
C.攬工漢們連續(xù)喝了幾輪酒后,開始唱酒曲,聽完小曲后他們咧嘴而笑,大聲喝彩,表現(xiàn)了貧乏生活中樸素的精神追求。
D.本文展現(xiàn)了獨特的地域風情與文化品格,如陜北地區(qū)的居住方式、生活習俗、方言土語、民間歌謠等。
7.對文中孫少平唱完酒曲后心理活動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孫少平轉到街道上,此時“星星和月亮在寒冷的夜空中閃爍著慘白的光芒”,這里對星星和月亮的描寫,烘托出孫少平內(nèi)心的孤寂、辛酸。
B.孫少平走在清冷的街道上,內(nèi)心涌起火辣辣的情緒,此處“清冷”與“火辣辣”形成強烈反差,表現(xiàn)出孫少平對現(xiàn)狀的不滿和對未來生活的焦慮。
C.孫少平覺得,要是一輩子待在雙水村,就是發(fā)了家致了富,也會有一種人生的失落感,說明他向往更廣闊的外部世界,有更高遠的精神追求。
D.孫少平悄悄爬進自己的被窩,但很長時間仍沒有睡著,這既表現(xiàn)了他因沒有找到人生目標的苦悶迷茫,也表現(xiàn)了他因與眾攬工漢為伍而感到羞愧。
8.攬工漢這一群體的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
9.三首曲子在文中有重要作用。這種作用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子曰:“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心莊則體舒,心肅則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敝w之運動皆由心神之主使,亦猶庶民之休戚皆由君上之好惡也。然肢體之運動 心神固資之以為榮衛(wèi),然而運動之極至于疲廢而痿痹焉,則人心之神亦因之而傷損矣。人民之供役,人君固資之以為奉養(yǎng),然而役使之過至于貧苦而怨叛焉,則人君之國亦因之而喪亡矣。所謂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此二言者為人上者宜常書于座右以為朝夕之儆,以比丹書之戒焉。
(節(jié)選自丘潛《大學衍義補》)
材料二: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因時之論也。當其時,文、武之澤已斬,天下忘周而不以為君,周亦忘天下而不自任為君,則君子雖欲自我君之而不能。若夫六王者,非篡逆之臣,則介在戎狄,無異于酋帥,殺人盈野,以求君天下而建社稷。君非君而社稷亦非社稷矣,故輕也。君與社稷輕,而天所生之人,不可以無與立命,則茍有知貴重其民者,君子不得復以君臣之義貴之,而許之以為民主可也。
黃巢既滅之后,僖宗樂禍以逞志,首挑釁于河東。朱溫,賊也;李克用,狄也;起而交爭。當是時,人各自以為君,而天下無君。民之屠剝橫尸者動逾千里馴樸孤弱之民僅延兩間之生氣也無幾。而王潮約軍于閩海,秋毫無犯;王建從恭毋諫之說,養(yǎng)士愛民于西蜀;張全義招懷流散于東都,躬勸農(nóng)桑;楊行密定揚州,輦米賑饑;成汭撫集凋殘于荊南,通商勸農(nóng)。此數(shù)子者,君子酌天地之心,順民物之欲,予之焉可矣。存其美,略其慝,不得以拘致主帥之罪罪王潮,不得以黨賊之罪罪全義,不得以僭號之罪罪王建,不得以爭奪之罪罪行密,不得以逐帥自立之罪罪成汭。而其忘唐之尚有天子,莫之恤而擅地自專者,概可勿論也。
(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民之屠剝A橫尸者B動逾千里C馴樸D孤弱之民E僅延兩間F之主氣G也H無幾。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全,指保全,與《出師表》中“茍全性命于亂世”的“全”意思相同。
B.儆,指警示,成語“以儆效尤”的“儆”指“使人警醒”,兩者的用法不同。
C.以為,“把……當成……”,與《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臣竊以為其人勇士”的“以為”意思不同。
D.凋殘,殘敗、減損,與《三國演義》中“操賊專權,欺君罔上,黎民凋殘”的“凋殘”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借“心”與“體”的關系來闡釋君民關系,丘潛則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國家治理等問題進行了更詳細的說明,
B.王夫之認為孟子“民貴君輕”的主張是在特定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維護周天子的統(tǒng)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C.王潮、王建、楊行密等人雖有罪過,但王夫之認為人們應該記住他們?yōu)槊袼龅暮檬拢粦獙ζ溥^多苛責。
D.兩則材料均涉及儒家民本思想,丘溶側重闡釋君民的相互依存關系,王夫之則結合史實對民本思想的合理性進行闡述。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肢體之運動皆由心神之主使,亦猶庶民之休戚皆由君上之好惡也。
(2)張全義招懷流散于東都,躬勸農(nóng)桑。
14.王夫之認為,在怎樣的情況下,不能以君臣之義苛責“擅地自?!钡臍v史人物?請簡述。(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和晁同年九日見寄[注] 蘇軾
仰看鸞鵠刺天飛,富貴功名老不思。
病馬已無千里志,騷人長負一秋悲。
古來重九皆如此,別后西湖付與誰。
遣子窮愁天有意,吳中山水要清詩。
[注]晁端彥與蘇軾同年考中進士,蘇軾任職杭州時,晁端彥在鄰縣為官 兩人往來甚密。后來蘇軾轉任密州 晁端彥則坐事待罪潤州。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寫失意之人仰看鸞鵠沖天而飛,然而老衰窮愁之中已無富貴功名之念。
B.頷聯(lián)反用“老驥伏櫪”之意,隱用悲秋名句,意謂深秋之時更無仕進之心。
C.尾聯(lián)詩人以“詩窮而后工”勸慰友人,并認為友人終將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
D.從本詩所寫內(nèi)容可推測,晁端彥贈詩中表達了自己在重陽節(jié)的失意與惆悵。
16.“別后西湖付與誰”一句意蘊豐富,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勸學》中“________, ________”兩句,通過“木”與“金”的變化進一步說明,事物經(jīng)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性狀。
(2)“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兩句表達了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與此相似的兩句是“________, ________”。
(3)中秋節(jié)這天,你鄰居李愛華想給遠在外地的丈夫發(fā)條微信,以表達思念之情。她讓你幫忙想兩句古詩,你認為“________, ________”兩句就很貼切。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 (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在中年時期新陳代謝具有穩(wěn)定性。從20歲到60歲,人體每天的能量消耗非常穩(wěn)定,我們許多人成年后體重的增加并不能歸咎于新陳代謝下降。隨著年齡的增長,___A___,但這要到我們60歲時才會發(fā)生。①60歲后,新陳代謝每10年會下降7%左右。②到了90多歲時,男性和女性的日常能量消耗平均比50多歲的成年人低20%—25%血在。③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的下降,尤其是肌肉量的減少,會加快新陳代謝降低的速度。④健康的標志是在老年維持較高的新陳代謝水平,甚至可以預防心臟病、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與衰老相關的疾病。
⑤無可厚非,一口生日蛋糕對一個7歲的女孩、她的中年父親和年邁的祖母來說,有著不同的作用。小女孩吃下的這一口蛋糕很可能被生長細胞笑納,從而促進身體發(fā)育;她的父親可能會用于維護保養(yǎng),修復一天中累積的微小損傷;對于祖母來說,她的衰老細胞可能根本無法有效利用蛋糕的熱量,___B___。事實上,對我們?nèi)魏稳藖碚f,如果攝入的熱量比消耗的多,多余的熱量最終都會變成脂肪。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
19.文中標序號的句子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大院的花草樹木最令我著迷。每年春天,陽歷3月中旬開始,我們一群孩子便天天跑到大院門口去盼望杏花。那里有一棵一抱粗的老杏樹,不知是地氣還是天光緣故,年年都是它最早抖擻起密密匝匝的花骨朵,在寒風中綻出淡粉色的小花。
那棵老杏樹,一定是協(xié)和大院眾花樹的精神領袖。從它的花朵綻開之日起,我們大院便鮮花不斷了。第二棵開花的是黃家駟教授樓前的那棵“中年”杏樹,而第三棵則必定是29號樓旁邊的那棵“青年”杏樹。這三棵杏樹花謝了,就是雪白的梨花了。
謝了梨花,大院的花事就紛繁起來了:大門口的迎春花迎客始罷,甬道兩旁就走來一棵棵丁香花。不幾日,桃花也伴著嫩葉開了出來。最給人以喜悅的是生命力極強的楊樹葉,等它們唱歌似的一齊擺動著新綠時,不要說從它們之下穿行,你就是看著它們競長,也癡癡地覺得自己正在長大似的——那時候,我是多么盼望自己快快長大!
如今那三株報春的杏樹,竟還都幸存著。我早已不再是20多年前那個梳辮子的小姑娘。那在寒風中天天企盼開花,然后驚喜地向大院里的人報春的小姑娘,該是我的女兒了!這滿院神奇的花草樹木,也該是屬于她的了。
20.文中畫橫線的部分可以改寫成:“從老香樹的花朵綻開之日起,黃家鯛教授樓前和29號樓旁的杏樹也次第開放了?!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分)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在語言表達上很有特色,請從句式特點、語體色彩、修辭手法中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評點。(3分)
22.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符號的恰當運用是增強作品表現(xiàn)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請分析文中的破折號是怎樣增強表現(xiàn)力的。(3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選擇走出雙水村,到外面的世界闖蕩;哥哥孫少安則留在了村里深耕,做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兄弟兩人都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玩偶之家》中的娜拉選擇了離家出走,而魯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樣》一文中卻說:
“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福建省廈門市2024屆高中畢業(yè)班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評分參考
語 文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19分)
1.(3分)D(主張個體走入真正的公共空間的目的是改變“懸浮”的生存狀態(tài)。)
2.(3分)C(在文化精神格局方面,“差序格局”仍有很強的闡釋力。)
3.(3分)C
4.(4分)
①提出“社會結構的中西比較同時也是古今比較”的觀點;②指明費孝通其實是將
中國傳統(tǒng)社會與西方現(xiàn)代社會比較;③舉出英國學者就社會結構作“古今比較”的實例;④得出以家族為中心的傳統(tǒng)為中西方古代社會所共有的結論。
評分參考:
每答出一點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5.(6分)
①對門而居,空間上很近;互不往來,心靈上陌生疏離;這是懸浮式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②此處鄰里不再是生活“共同體”,而是流動變化的“附近”。③我們認為,應該多從家里走出來,參與鄰里公共生活,為心靈找一片實實在在的棲息地。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4分,答出三點給6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二)(16分)
6.(3分)B(并無諷刺之情。)
7.(3分)D(并未因與眾攬工漢為伍而感到羞愧。)
8.(4分)
①吃苦耐勞,工作勞累辛苦,生活條件差,但有錢賺就知足;②堅韌樂觀,元宵佳節(jié),漂泊在外,一起喝散酒、唱酒曲,也能得其所樂。③安于現(xiàn)狀,打一天工過一天日子,對未來沒有長遠思考;④貧苦艱難,一盆土豆絲一桶酒,就是難得的佳肴。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任意兩點給4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9.(6分)
①主旨表達方面,三首曲子藝術性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生存境遇與內(nèi)心世界,體現(xiàn)了艱難生活中樂觀不屈、奮斗不息的主題。②形象塑造方面,三首曲子既表現(xiàn)了攬工漢群體的特點,又使唱曲者更具個性色彩。③環(huán)境表現(xiàn)方面,渲染了悲涼的氛圍,展現(xiàn)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和鄉(xiāng)土風情。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4分,答出三點給6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20分)
10.(3分)B、C、E
11.(3分)D(“撫集凋殘”,凋殘,減損的百姓;“黎民凋殘”,凋殘,減損。)
12. (3分)B(王夫之認為,孟子“民貴君輕”說是在“君非君而社稷亦非社稷”的前提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保民。)
13. (8分)
(1)(4分)肢體的運動都由心神掌管役使,就好比百姓的喜樂憂慮都由君王的好惡決定。
評分參考:譯出大意給2分;“主使”“休戚”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4分)張全義在東都洛陽招納安撫流散的百姓,親自鼓勵百姓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評分參考:
譯出大意給2分;“招懷”“農(nóng)?!眱商?,每譯對一處給1分。
14. (3分)
①群雄紛起,天下無君;②百姓難以安身立命;③愛民順民,造福一方。評分參考:
每答出一點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孔子說:“民眾把君主當作自己的心,君主把民眾當作自己的身體。心端正,身體就能感到舒暢;心肅穆,容止就會顯得敬謹。心里喜歡,身體必能安適;君主愛好,民眾必定也愛好。心在身體之內(nèi)而受到保護,也因身體牽累而受到傷害;君主靠民眾而生存,也因民眾而滅亡?!敝w的運動都由心神掌管役使,就好比百姓的喜樂憂慮都由君王的好惡決定。但是肢體的運動,心神固然憑借其作為保衛(wèi),然而運動過度以至于身體疲乏懈怠而萎靡不振,那么人的心神也會因此而受傷勞損。人民服徭役,國君固然依靠其供養(yǎng),然而役使過度導致百姓貧弊困苦從而產(chǎn)生怨恨叛亂,那么國家也會因此而滅亡
啊。所謂“君主靠民眾而生存,也因民眾而滅亡”,這兩句話作為當政者應該經(jīng)常寫在座位的右邊作為早晚的警示,以當作上天的忠告。
(節(jié)選自丘溶《大學衍義補》)
材料二:
孟子說:“民眾最值得重視,社稷江山次于民眾,國君相比民眾、社稷較為輕微。”這是應時勢而說的話。當時,周文王、周武王遺留的恩澤已經(jīng)斷絕,天下人忘記了周天子的存在,不把他當作君主,周天子也忘記了天下而不把自己當作君主,則君子即使自己想要把周天子當作君主也做不到。至于六國的君主,不是篡逆之臣,就是長期處在戎狄之間,與酋邦統(tǒng)帥無異,他們殺人盈野,追求君臨天下、建立社稷,君主既然并非合格的君主,社稷也就不是真正的社稷了,所以其重要性就下降了。君主與社稷的重要性下降,而百姓作為上天所創(chuàng)造的生命,任何人離了他們就無法建立政權,所以只要有知道重視百姓的人,仁人君子就不能再以君臣之義來苛責他,就可以允諾他做百姓的君主了。
黃巢被剿滅后,唐僖宗不顧可能招來災禍的危險,一心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所以首先向河東的李克用發(fā)起挑釁。朱溫是叛賊,李克用是夷狄之人,這兩大勢力起來相互爭斗。這個時候,各地割據(jù)勢力都自為君主,而天下實際上沒有了共同的君主。百姓慘遭屠戮,動輒橫尸千里,質(zhì)樸弱小的百姓,能夠存活延續(xù)多一刻的沒有幾個。而王潮在閩海地區(qū)約束軍隊,秋毫無犯;王建聽從綦毋諫的勸說,在西蜀供養(yǎng)人才、安撫百姓;張全義在東都洛陽招納安撫流散的百姓,親自鼓勵百姓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楊行密平定了揚州,運米賑濟災民;成汭在荊南地區(qū)安撫凋殘的百姓,發(fā)展商業(yè)、鼓勵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這幾個人都算得上是能夠斟酌權衡天地的愿望,順應百姓訴求的君子,是值得稱贊的。所以人們應該記住他們?yōu)槊袼龅暮檬?,對其不當?shù)男袨椴粦^多苛責,不能因為王潮拘禁主帥就全盤否定他,不能因為張全義與朱溫同伙就完全否定他,不能因為王建自封尊號就全面貶斥他,不能因為楊行密爭奪地盤就一味貶低他,不能因為成汭驅(qū)逐主帥而自立就認為他有罪。至于他們忘記了唐朝尚有天子存在,不擔憂天子死活而割據(jù)一方、自行其是,是出于時局的因素,就不必再討論了。
(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
(二)(9分)
15.(3分)C(詩人主要從“詩窮而后工”的角度勸慰友人。)
16.(6分)
①友人坐事離開,詩人對其遭遇表示同情與遺憾;②友人離開后大好西湖無以托付,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贊美,也暗含勸慰之意。
評分參考:
答出第一點給3分,答出第二點給6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三)(6分)
17.(6分)
(1)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2)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評分參考: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3)示例一: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示例二: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示例三: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示例四: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評分參考: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給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10分)
18.(4分)
角車試題庫
A處:新陳代謝會下降
B處:只是將其儲存為脂肪
評分參考:
每答出一處給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9.(6分)
第②處,刪除“左右”。
第④處,第1分句改為“在老年維持較高的新陳代謝是健康的標志”。
第⑤處,“無可厚非”改為“顯而易見”。評分參考:
每指對一處序號并修改正確給2分。如有其他改法,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二)(10分)
20.(4分)
①原句用分說,形成一個個特寫鏡頭的效果,增強了畫面感;而改句用合說,給人印象不深。②原句將花樹一一列舉,如數(shù)家珍,飽含深情;而改句客觀陳述,比較平淡。③原句三棵樹先后開花象征協(xié)和大院中三代人的傳承;改句沒有這層象征意義。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任意兩點給4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1.(3分)
角度一:句式特點
“謝了梨花”一句,將“謝了”提前,緊承后面紛繁的花事,突出花事接續(xù)的緊密。角度二:語體色彩
“謝了”“始罷”,措辭古典雅致,簡練而富有詩意地強調(diào)了花事接續(xù)的緊密。
角度三:修辭手法
“迎客”“走來”,賦予花以人的情態(tài)動作,形成視覺上的流動效果,展現(xiàn)花序流轉。
評分參考:
任選一個角度作答。答出給3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2.(3分)
①破折號實現(xiàn)由敘寫回憶到抒情的轉換,筆調(diào)也由活潑轉為深情;②把我對大院花木的愛表現(xiàn)得更深沉,也使與下文的銜接更自然。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3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四、寫作(60分)
23.(60分)
作文評價整體
要求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
思想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容切合題意,符合試題的材料、情境與任務要求;觀點明確,邏輯嚴密,結構嚴謹,論證充分,思考具有獨立性;表達準確流暢,合理運用詞語、句式、修辭等。

相關試卷

2024屆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學部分地市校高三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4屆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學部分地市校高三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含解析,共23頁。

2024屆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學部分地市校高三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4屆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學部分地市校高三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含答案,共14頁。

福建省部分地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福建省部分地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含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文學類閱讀-單文本,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情景默寫,簡答題組,材料作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4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4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屆高三語文下學期4月適應性練習(Word版附答案)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屆高三語文下學期4月適應性練習(Word版附答案)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屆高中畢業(yè)班高三第三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屆高中畢業(yè)班高三第三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

河南省部分地市2022-2023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12月質(zhì)量檢測試卷(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部分地市2022-2023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12月質(zhì)量檢測試卷(Word版附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