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性狀與相對性狀
1.(2023·廣安)小諾晨跑時看到迎面跑來的人很像她的同桌小薇,小諾的判斷依據(jù)是( )
A.基因B.DNAC.染色體D.性狀
2.(2023·蘇州)兩只長翅果蠅的雜交后代中,有長翅和殘翅兩種個體,如圖所示。若用字母B/b表示相應的基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果蠅的長翅和紅眼是一對相對性狀
B.決定果蠅殘翅性狀的基因為顯性基因
C.子代中長翅果蠅的基因組成是BB或Bb
D.親代果蠅再次雜交產生的后代中長翅占1/2
3.(2022·鐵嶺)爸爸是雙眼皮,媽媽是單眼皮,他們的兩個女兒都是雙眼皮,此現(xiàn)象解釋錯誤的( )
A.控制單眼皮的基因消失了
B.控制單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現(xiàn)
C.單、雙眼皮是一對相對性狀
D.相對性狀有顯隱性之分
4.(2022·大慶)下列各組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人的身高和體重
B.番茄果實的紅色和茄子果實的紫色
C.家兔毛的黑色和白色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剛的A型血
5.(2021·邵陽)性狀是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和行為等特征的統(tǒng)稱。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體性狀的表現(xiàn)是基因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B.人的A型血與B型血是一對相對性狀
C.性別也屬于人體的性狀
D.在生物傳宗接代的過程中,傳下去的是性狀
6.(2021·自貢)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稱為相對性狀,下面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豌豆種子的黃色與綠色B.豌豆的紅花與白花
C.豌豆種皮的光滑與灰色D.豌豆的高莖和矮莖
2:基因、DNA和染色體
1.(2023·涼山)下列關于基因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細胞中只有一個DNA分子B.染色體由DNA和基因組成
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一個DNA分子上只存在一個基因
2.(2022·東營)如圖為染色體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的所有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全部為23對
B.DNA是雙螺旋結構,一條染色體上有兩個DNA分子
C.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每個DNA分子包含許多基因
D.人的性別決定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與基因無關
3.(2021·西藏)如圖是與生物遺傳相關的概念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②③依次是染色體、基因、DNA
B.生物性狀都是肉眼可以觀察到的特征
C.在生物的細胞中,①②③都是成對存在的
D.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控制生物的性狀
3:基因經精子和卵細胞傳遞
1.(2023·岳陽)從下列細胞染色體情況看,必為父子間基因傳遞橋梁的是( )
A.B.C.D.
【答案】B
2.(2022·海南)人的成熟紅細胞、精子、血小板、神經元內染色體的條數(shù)分別是( )
A.46、0、0、23B.0、23、0、46
C.46、0、46、23D.0、23、46、46
3.(2021·邵陽)下圖中甲、乙、丙、丁為小芳同學畫的正常人體內的4個細胞簡圖,細胞內畫出了性染色體的組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細胞可表示女性的體細胞B.乙細胞可表示男性的體細胞
C.丙細胞一定是卵細胞D.丁細胞只能在男性體內產生
4:基因的顯性與隱性
1.(2023·煙臺)紫花和白花豌豆進行雜交得到子一代(F1),F(xiàn)1自交得到子二代(F2),結果如圖。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B、b表示,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從F1可以判斷出花色的顯隱性
B.F1中紫花的基因組成是Bb
C.F2中紫花的基因組成與親代相同
D.若F2中紫花自交,產生的后代全為紫花
2.(2022·綿陽)某小鼠群體中黃毛與黑毛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基因A、a控制,且有一種基因組成的個體不能存活。遺傳研究者任選黃毛鼠與黃毛鼠交配,經過大量的重復實驗,子代總是黃毛:黑毛=2:1,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小鼠的黃毛為顯性性狀,黑毛為隱性性狀
B.該小鼠群體中黃毛個體的基因組成均為Aa
C.若將黃毛鼠與黑毛鼠交配,子代一定全是黃毛
D.若將黑毛鼠與黑毛鼠交配,子代一定全是黑毛
3.(2021·綿陽)噴瓜存在只產精子的雄株(A)、既產精子又產卵細胞的兩性植株(aa、 aa- )和只產卵細胞的雌株(a-a-) 三種性別類型。與性別相關的A基因決定雄株,a基因決定兩性植株,a-基因決定雌株。下列有關推理錯誤的是( )
A.從基因的來源上看,雄株基因組成只有AA
B.雄株和雌株之間交配,子代一定含有基因a-
C.兩性植株之間交配,子代性別有兩種可能
D.雌株與兩性植株交配,子代性別有兩種可能
5:近親結婚
1.(2023·自貢)《紅樓夢》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的古典名著,書中人物眾多,如圖展示了部分人物與賈寶玉的關系。根據(jù)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下列人物中可以與寶玉結婚的是( )
A.林黛玉B.花襲人C.薛寶釵D.王熙鳳
2.(2022·鐵嶺)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禁止三代以內的直系血親和旁系血親結婚的原因是( )
A.后代都會得遺傳病B.后代都會得艾滋病
C.后代長相都不好看D.后代得遺傳病的可能性增加
3.(2021·江津)下列各組疾病全部屬于遺傳病的是( )
A.白化癥、色盲、唐氏綜合征B.佝僂病、夜盲癥、壞血病
C.侏儒癥、乙肝、唐氏綜合征D.色盲、甲肝、乙肝、佝僂病
6:男、女染色體的區(qū)別
1.(2023·江西)女性產生卵細胞的部位及正常卵細胞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是( )
A.卵巢;XB.子宮;XC.卵巢;XXD.子宮;XX
2.(2022·日照)人的性別主要由性染色體組成決定。如圖為人類性染色體組成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女性只產生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
B.男性只產生含Y染色體的精子
C.男性的X染色體只能傳給女兒
D.理論上人群中的男女比例為1:1
3.(2021·柳州)男性體細胞染色體組成是( )
A.22+XB.22+YC.44+XYD.44+XX
7:生男生女機會均等
1.(2023·眉山)下列有關人類性別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男孩的X染色體來自父親
B.卵細胞中含有兩條X染色體
C.生男生女取決于卵細胞中的性染色體
D.生男生女取決于精子中的性染色體
2.(2022·金昌)一對夫妻生育一個男孩的概率,及男孩體內Y染色體的來源分別是( )
A.50%,父親B.50%,母親C.100%,母親D.100%,父親
3.(2021·大慶)一對已婚夫婦已生育兩個女孩,如果他們生第三胎,則第三胎是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00%B.50%C.0D.25%
8: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1.(2023·煙臺)變異現(xiàn)象普遍存在。以下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
A.單眼皮手術后變成雙眼皮
B.小狗經訓練后會算算術
C.小花生種在肥沃的土壤中結出大花生
D.應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抗蟲棉
2.(2022·泰州)同一物種內不同個體之間的性狀差異,叫做變異。下列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
A.單眼皮手術變成雙眼皮B.韭菜經暗處理長成韭黃
C.黑頭發(fā)染成金黃色頭發(fā)D.轉基因技術培育抗蟲棉
3.(2021·黃岡)根據(jù)遺傳變異的知識,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把果實大的花生品種種在貧瘠的土壤中,出現(xiàn)果實小的變異是不遺傳的
B.林黛玉和賈寶玉攜帶有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
C.射線導致小白鼠耳朵細胞的基因改變,此改變的基因會遺傳給后代
D.白化病人的皮膚不會和正常人一樣被曬黑,但其基因與正常人相同
9:應用遺傳變異培育新品種
1.(2023·陽泉)我國神舟系列飛船先后攜帶多種植物的種子進入太空漫游,后來經播種、選擇,培育出了多個高產、穩(wěn)產的新品種。這種育種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些種子的( )
A.形態(tài)結構B.遺傳物質C.生理功能D.營養(yǎng)物質
2.(2022·宿遷)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隨同三名航
天員一起返航的,還有一批經歷了“太空游”的種子。普通甜椒的種子經過太空漫游后播種,再經過選擇,培育出果型大、產量高、品質好的太空椒,這種變異( )
A.屬于能遺傳的變異B.屬于不能遺傳的變異
C.沒有遺傳物質的改變D.水肥不會影響產量
3.(2021·蘇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領銜的團隊培育出高產雜交水稻,為解決全球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由野生水稻培育高產雜交水稻的過程屬于人工選擇
B.雜交水稻新品種的培育,利用了水稻遺傳的多樣性
C.高產雜交水稻新品種的變異,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
D.雜交水稻產生的生殖細胞染色體數(shù)是體細胞的一半
綜合測試之實驗探究題
1.(2023·隨州)寅去卯來,玉兔登場。兔子是祥和、溫順的象征,深受國人的喜愛??蒲腥藛T設計了如圖的實驗,研究兔毛長度的遺傳規(guī)律。
請分析回答:(兔的長毛和短毛受一對基因A、a控制)
(1)實驗1中子代出現(xiàn)了長毛兔,這種現(xiàn)象稱為 。根據(jù)實驗 的雜交結果,可以判斷長毛和短毛的顯隱性關系。
(2)為確定實驗1子代中某只短毛兔的基因組成,科研人員將其與多只長毛兔進行雜交:
①若后代性狀既有短毛又有長毛,則該短毛兔的基因組成是 ;
②若后代性狀 ,則該短毛兔的基因組成是AA.
(3)實驗2中,親代控制兔毛長短的基因是以 為“橋梁”傳遞給子代的,子代長毛兔的基因組成為 。
(4)科研人員選取雌、雄長毛兔各一只,將它們的兔毛長度修剪至與短毛兔的毛長基本一致,再讓這兩只剪毛后的兔子進行雜交,所生子代的性狀為 。
2.(2022·淄博)在一群腹部生有短剛毛的野生型果蠅中,偶然出現(xiàn)了1只腹部生有長剛毛的雄果蠅M。為研究果蠅的這種變異現(xiàn)象是否可遺傳,科研人員進行了下列實驗:
實驗1:M與短剛毛雌果蠅雜交,產生的后代中,一半是腹部生有長剛毛,一半是短剛毛。
實驗2:用實驗1后代腹部生有長剛毛的雌雄果蠅若干雜交,產生的后代中,腹部生有長剛毛和短剛毛的果蠅數(shù)量比例為3:1。
請分析回答:
(1)在適宜的條件下,果蠅約12天左右繁殖一代。其發(fā)育過程經過 四個時期。
(2)分析實驗結果可知,果蠅腹部生有長剛毛和生有短剛毛是一對相對性狀,其中腹部生有短剛毛是 性狀。若用B、b分別表示顯、隱性基因,則M的基因組成是 。
(3)實驗結論:短剛毛的野生型群體中,出現(xiàn)了長剛毛個體,這種變異現(xiàn)象是 。
(4)雌、雄果蠅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是XX、XY,實驗2產生的后代中,雌、雄果蠅的比例大致是 。
3.(2021·東營)人類栽培玉米的歷史已有7000多年,大約16世紀中期傳入我國。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異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如今已成為我國第三大糧食作物。請分析回答:
(1)玉米種植帶縱跨寒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各種植帶降雨量不同,土壤含水量也不同,研究人員據(jù)此開展了種子萌發(fā)的相關研究,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
①據(jù)表可知,土壤含水量為 時,玉米種子萌發(fā)率最高。
②當土壤含水量為35%時,種子萌發(fā)率低。原因可能是,含水量過高導致 。
(2)為了檢測玉米籽粒發(fā)芽過程中蛋白質含量變化,可在不同發(fā)芽階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別加入 試劑,比較顏色變化。
(3)為了檢測玉米籽粒發(fā)芽過程中淀粉含量變化,將不同發(fā)芽階段的玉米籽??v切,滴加碘液,進行觀察。結果顯示,胚乳呈藍色塊狀,且隨著發(fā)芽時間的延長,藍色塊狀物變小。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
(4)玉米生長期中,通常需要去除植株之間的雜草,這樣做的意義是 。
(5)在晴朗無云的夏日,某生物小組測定了玉米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日變化,結果如圖所示:
①據(jù)圖分析,與10時相比,7時玉米的光合作用強度低,此時,主要的外界限制因素
是 。
②10時到12時,玉米的光合作用強度 ,推測原因是 。
(6)玉米常用來作為遺傳實驗的材料,研究人員采用甲、乙玉米植株進行了圖所示育種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
①玉米粒顏色的黃色與白色是一對相對性狀,通過 (填“實驗Ⅰ”“實驗Ⅱ”“實驗Ⅲ”)可以判斷黃色是顯性性狀。
②若Y代表顯性基因,y代表隱性基因,則植株甲的基因組成是 。實驗Ⅰ后代中,黃玉米粒的基因組成及比例是 。
③實驗Ⅲ的后代中,黃玉米粒果皮的基因組成為 。
綜合測試之資料分析題
1.(2023·懷化)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2023年4月17日,福建平潭龍王頭海濱浴場現(xiàn)“藍眼淚”景觀。在海面能看到一片藍色的熒光,就像星辰掉進了大海。“藍眼淚”涉及到的是一些個體微小、會發(fā)光的浮游生物,主要是夜光藻和海螢?!八{眼淚”的出現(xiàn)與水溫、氣候、風向等因素都有關系。它雖然外表光鮮,但卻是暗藏的“環(huán)境殺手”,夜光藻過量繁殖會破壞水體的生態(tài)平衡。
(1)海螢的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jié),屬于 (填“節(jié)肢”或“環(huán)節(jié)”)動物。
(2)“藍眼淚”像螢火蟲一樣能夠發(fā)光。螢火蟲發(fā)光的能量來源于(____)
A.太陽能B.熱能C.細胞的呼吸作用
(3)熒光基因移植到植物體內,能使植物發(fā)光,說明基因能控制生物的 ,在此過程中應用的現(xiàn)代生物技術是 。
(4)夜光藻過量繁殖會破壞水體的生態(tài)平衡,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2023·益陽)下表為人類ABO血型系統(tǒng)中血型、基因組成及紅細胞表面抗原類型對應表。
(1)IA和IB分別控制A型和B型抗原的合成,而i不能控制A型和B型抗原的合成,從而表現(xiàn)出相應血型。這一事實說明 控制生物的性狀。
(2)人類ABO血型系統(tǒng)中的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屬于 性狀;子代與父母血型不同,這種現(xiàn)象在遺傳學上稱為 。
(3)基因組成分別為IAIB、ii的夫婦的子代可能有 種血型,出現(xiàn)B型血的幾率為 。
(4)有人認為“夫妻均為A型血,不可能生出O型血的子女。”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3.(2023·眉山)牛的無角與有角為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一頭無角公牛分別與三頭母牛交配,其結果如下:
一組:無角公?!劣薪悄概"佟活^無角小牛②
二組:無角公牛×有角母牛③→一頭有角小牛④
三組:無角公?!翢o角母牛⑤→一頭有角小牛⑥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 組的實驗結果,可判斷無角與有角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性狀是 。
(2)無角公牛與其他個體的基因型分別是:無角公牛 、① 、② 、⑤ 。
(3)若該頭無角公牛與無角母牛⑤再次交配繁殖,生出一頭雌性有角小牛的概率為 。
4.(2022·張家界)“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糧食,是國計民生的基石,是國家安全的底線。科學家研究的海水稻(耐鹽堿水稻)具有抗旱、抗倒伏、抗鹽堿等特點,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如圖所示,海水稻稻殼頂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沒有芒。無芒有利于收割,脫粒及稻谷的加工。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無芒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以下兩組雜交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從大米飯中獲得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來自于水稻種子中的 。
(2)海水稻的有芒和無芒是一對 ,由圖中實驗 可判斷無芒為隱性性狀。
(3)實驗二親代有芒的基因組成是 。(用字母D、d表示)
(4)若將實驗二中子一代有芒之間進行雜交獲得子二代,則子二代有芒海水稻中攜帶無芒基因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
5.(2022·新疆)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每個生命的誕生到個體的發(fā)育,都與體內遺傳物質的作用密切相關。圖1表示人的生殖過程,其中A、B表示相關的生理過程,a~e表示相應的細胞。圖2是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請分析回答問題。
(1)圖1中的a、b分別表示父、母的體細胞,它們的染色體數(shù)目均為 條。B為受精過程,精子c進入 內與卵細胞d相遇,形成的細胞e是 ,其性染色體的組成為 。
(2)圖2子一代表現(xiàn)出的性狀與親代相似,這是生物的 現(xiàn)象。純種高莖豌豆和純種矮莖豌豆雜交,根據(jù)子一代的性狀,可推斷 為隱性性狀。如果顯性基因用F表示,隱性基因用f
表示,子一代的基因型為 。
(3)2021年6月我國開始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圖1家庭已有了兩個女兒,若他們計劃再生一個孩子,是男孩的概率為 。
6.(2022·營口)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yōu)勢的科學家,他被授予“共和國勛章”,他研究的海水稻(耐鹽堿水稻),普遍生長在海邊灘涂地區(qū),具有抗旱、抗倒伏、抗鹽堿等特點。其稻殼頂端有的有芒,有的沒有芒。無芒有利于收割、脫粒及稻谷的加工。請根據(jù)表格回答下列問題:
(1)子代水稻與親代水稻稻殼頂端不同,這種現(xiàn)象在遺傳學上稱為 。
(2)根據(jù) 組數(shù)據(jù),可推斷出 是隱性性狀。請寫出丙組親代的基因組成 (用A、a分別表示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其后代為有芒的概率是 。
(3)科學家運用上述雜交方法培育出無芒水稻,是 (填“可遺傳”或“不可遺傳”)的變異。
7.(2021·郴州)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以袁隆平為首的研究團隊敢于創(chuàng)新,打破傳統(tǒng)理論,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水稻多次雜交,培育出了高產雜交水稻,這一成果為中國乃至全世界解決了重要的糧食問題。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院士“共和國勛章”,表彰他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
(1)高產雜交水稻的后代有高產和低產的水稻植株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2)雜交水稻新品種的培育,利用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
(3)用高桿水稻與高桿水稻雜交,后代有高桿和矮桿水稻,據(jù)此可知高桿是 性狀,子代某高桿水稻的基因組成是 (用字母D、d表示)。
(4)D和d基因位于細胞核的染色體上,染色體主要由 和蛋白質組成。
8.(2021·湘潭)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常見的雙胞胎有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是由一個受精卵發(fā)育而來,共用一個胎盤;異卵雙胞胎是由兩個不同的受精卵發(fā)育而來,有兩個胎盤。
2014年來自澳洲的一名28歲女性,懷孕6周的超聲波檢查結果顯示,她懷上了一對雙胞胎,影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一個胎盤,表明這對雙胞胎應該是同卵雙胞胎,但是14周的超聲波檢查讓醫(yī)生覺得困感,影像中顯示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而這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發(fā)生在同卵雙胞胎中的。
如何解釋這對奇怪的雙胞胎呢?他們極有可能是一個卵細胞與兩個精子受精融合而成的(如圖所示)。
首先,兩個精子進入同一個卵細胞,形成一個異常受精卵,經過特殊的細胞分裂之后,形成了三種細胞,其中一種細胞包含來自兩個精子的染色體,也就是說,它只包含來自父親的遺傳物質,沒有來自母親的遺傳物質;而另外兩種細胞,既包含來自父親的遺傳物質又包含來自母親的遺傳物質。在發(fā)育過程中,僅含有父親遺傳物質的細胞死亡,含有父母雙方遺傳物質的細胞繼續(xù)分裂,之后分開為兩個胚胎,形成了雙胞胎,這稱為“半同卵”雙胞胎。
目前全世界僅發(fā)現(xiàn)兩例“半同卵”雙胞胎,有關雙胞胎遺傳學的研究還在繼續(xù)。
請結合短文內容,分析作答:
(1)自然狀態(tài)下,精子與卵細胞在 內結合形成受精卵。
(2)文中提到的這一例“半同卵”雙胞胎是由異常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由圖二到圖三過程中細胞核1
分裂成4和5,2分裂成6和7,3分裂成8和9,在這個過程中,染色體會先 ,后均分,進入兩個新細胞核中,確保新細胞核與原細胞核含有相同的染色體,若甲體內的染色體來自4和9,那么,乙體內的染色體來自 (填數(shù)字序號)。
(3)人的能卷舌(A)對不能卷舌(a)為顯性,若媽媽能卷舌,孩子甲不能卷舌,乙能卷舌。據(jù)圖可知,圖二中細胞核1攜帶的基因為 ,孩子乙能卷舌的A基因來自于父親的概率為 。
9.(2021·廣安)小豪同學是人們所說的“左撇子”,吃飯、做作業(yè)等均使用左手。為此,小豪受到了很多異樣的眼光。細心的生物老師發(fā)現(xiàn)了,特在班級做了以下簡單科普:
很多家喻戶曉的名人都是“左撇子”,比如畫家達·芬奇、科學家愛因斯坦、微軟CEO比爾·蓋茨等,他們在繪畫、思維方式、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天賦異稟?!白笃沧印庇址Q左利手(慣用左手),與右利手(慣用右手)是一對相對性狀。
經調查,小豪家系左、右利手的遺傳圖解(基因用B、b表示)如下,請據(jù)圖分析作答:
(1)由圖中信息可以判斷,“左撇子”是 (填“顯性”或“隱性”)性狀。
(2)小豪父母再生一個右利手女孩的概率為 。
(3)若小豪將來與右利手女子(基因組成為BB)結婚,正常情況下其后代可能是“左撇子”嗎? (填“可能”或“不可能”)
(4)由上圖可知,小豪母親體細胞內控制右利手的基因組成是 (填序號)。
綜合測試之讀圖理解題
1.(2023·濱州)西瓜為夏季常見水果。近年來,西瓜育種和栽培技術的進步使果實產量不斷提高。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為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的能力,農業(yè)生產中常使用南瓜幼苗作為砧木,嫁接培育西瓜。下圖是西瓜的培育過程示意圖。
①嫁接成活的關鍵是 。
②西瓜果肉的紅色對黃色為顯性。將純種紅瓤西瓜的花粉傳授到純種黃瓤西瓜的柱頭上,則所結西瓜果肉為紅色的可能性是 ,種子中胚的基因組成是 。
(2)大面積種植西瓜時,修剪側蔓是最繁重的一環(huán),而且側蔓太多,結出的果實產量反而會下降。生產中,人們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種無需修剪側蔓的西瓜新品種“無杈早”。為研究無杈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農業(yè)技術人員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
欲判斷這一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再取實驗中無杈子代進行雜交:
①若后代性狀全部為 ,則有杈是顯性性狀,無杈是隱性性狀;
②若后代性狀出現(xiàn) ,則無杈是顯性性狀,有杈是隱性性狀。
③由此可知,西瓜新品種“無杈早”的出現(xiàn)屬于 (選填“可遺傳的”或“不可遺傳的”)變異。
(3)為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人們栽培的西瓜有很多品種,如藥西瓜、飼用西瓜、黏籽西瓜、缺須西瓜等等,西瓜品種多樣是 的結果。
2.(2023·懷化)“免圓圓”在2023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亮相,它取自“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態(tài)復原形象,有距今約6200萬年“兔祖先”的典型特征。生物學家從化石中找到線索,提出“鼠兔同源”的觀點,后來結合DNA比對發(fā)現(xiàn),兔形類的祖先類型正是與嚙齒類一起,是從有胎盤類動物中分化出來的。如圖為家兔的毛色遺傳圖解,請回答下列問題。
(1)家兔的毛色白色和黑色屬于一對 。
(2)根據(jù)家兔毛色遺傳圖解可以判斷白色為 (填“顯性”或“隱性”)性狀。
(3)家兔體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為22對,則其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 條。
(4)雄性家兔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是 。
(5)由材料可知,生物學家是根據(jù)化石和結合 對比,提出了“鼠兔同源”的觀點。
3.(2023·涼山)“并指癥”是一種人類遺傳病,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相鄰手指或腳趾聯(lián)合在一起。如圖是某并指家庭的遺傳圖譜,相關基因用A、a表示,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人的性狀是由 控制的,人的性別是由 染色體決定的。
(2)Ⅰ代父母都是并指,而Ⅱ代3為正常,遺傳學上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3)據(jù)圖判斷,并指是 (選填“顯性”“隱性”)性狀,個體3的基因組成是 ,該基因組成出現(xiàn)的概率是 。
(4)若個體4和個體5的孩子為并指,則這個孩子的基因組成是 。如果個體4通過手術分離,手指恢復正常,這種變異屬于 (選填“可遺傳”“不可遺傳”)的變異。
(5)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禁止近親結婚,原因是近親結婚后代患遺傳病的幾率 (選填“增大”“減小”)。
4.(2022·南通)人類單眼皮與雙眼皮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中,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佳佳同學調查了其家族部分成員單眼皮與雙眼皮的遺傳情況,調查結果如右下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
(1)爺爺和奶奶均為雙眼皮,爸爸為單眼皮,這種性狀出現(xiàn)差異的現(xiàn)象稱為 。
(2)單眼皮與雙眼皮是一對相對性狀,其中顯性性狀是 。
(3)雙眼皮外公的基因組成是 ,其雙眼皮基因通過 細胞傳遞給佳佳媽媽。若佳佳為女性,其體細胞中所含有的X染色體不可能來自第一代的 。
(4)現(xiàn)有佳佳的3個卵細胞、媽媽的3個神經細胞,這6個細胞中共有 個a基因。
5.(2022·威海)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是偉大的科學理論,被恩格斯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在自然選擇學說中,遺傳和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基礎,而達爾文對于生物的性狀如何遺傳的解釋還不盡如人意。達爾文去世后,孟德爾的遺傳研究成果被重新發(fā)現(xiàn)。他提出的性狀遺傳規(guī)律,恰好彌補了自然選擇學說的不足。
(1)達爾文認為,生物的特征是由“泛子”決定的,“泛子”可以通過生殖過程傳遞給子代,從而使子代表現(xiàn)出親代的特征。達爾文想要通過“泛子”解釋的是____。
A.生物的性狀是如何遺傳的B.生物的性狀是如何變異的
(2)孟德爾對生物性狀如何遺傳的解釋。
①人的生殖過程中某一對染色體的傳遞過程如圖所示,染色體上的A、a表示基因,請在答題卡該圖中的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基因 。
由圖可見,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量會減少 。當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后,其中的染色體又恢復到原來的數(shù)量。
②如果基因A和a分別控制著能卷舌和不能卷舌這一對相對性狀,則能卷舌的基因組成是 。如果父母都能卷舌,所生子女有的能卷舌,有的不能,請在答題卡中遺傳圖解的橫線上填寫親代和子代的基因組成 。
(3)兩位科學家理論的融合,使得自然選擇學說更加完善。本段科學史可以帶來很多有益的啟迪,請寫出你認為最深刻的一條 。
6.(2022·郴州)山羊的體毛毛色有白毛和黑毛之分,山羊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下圖為山羊的毛色遺傳圖解,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白毛和黑毛稱為一對 性狀。
(2)山羊體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為30對,則其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 條。
(3)如果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則子代中,白毛山羊的基因組成是 。如果讓親代這對白毛山羊再生一只小羊,這只小羊是母羊的可能性是 。
(4)如果讓親代這對白毛不斷繁殖,生出很多小羊,從理論上講,生出的子代小羊中,白毛與黑毛的比例是幾比幾? 。
7.(2021·日照)家兔的毛色有黑色、褐色和白色三種,分別由基因A1、A2、A3控制,且基因A1、A2、A3任意兩個之間都有明顯的顯隱性關系。家兔的個體性狀及相應基因組成如下表所示。一對黑毛與褐毛的雄雌兔交配,繁殖多次,每次結果都如圖所示。請回答:
(1)家兔的黑毛、褐毛、白毛中任意兩種毛色都可稱為一對 ,黑毛兔與褐毛兔交配,子代出現(xiàn)了白毛兔,這種現(xiàn)象稱為 ,親代雌兔與子代間基因傳遞的“橋梁”是 。
(2)根據(jù)雜交結果可判斷,親代黑毛、褐毛兔的基因組成分別為 、 ;子代褐毛兔與白毛兔相互交配,所產生的后代中,白毛兔占 (填比例)。
(3)黑毛家兔背敷冰塊一段時間后,冰塊覆蓋處出現(xiàn)了白毛,取下冰塊再過一段時間后,白毛又變?yōu)楹诿?,對此現(xiàn)象的合理解釋是 。
8.(2021·濱州)“八年耕耘源于對科學的癡迷,一畦畦豌豆蘊藏著遺傳的秘密”。讓我們從150多年前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開始,循著科學家的足跡,探索遺傳的奧秘。孟德爾的部分實驗過程如圖所示,相關基因用D、d表示。
(1)豌豆的高莖和矮莖是一對 ,孟德爾用純種高莖豌豆與純種矮莖豌豆做親本(用P表示)雜交,得到的子一代(用F1表示)全部都是高莖,由此可以判斷 為顯性性狀,親本的基因組成分別為 。
(2)孟德爾帶著疑惑,用子一代自交,結果在子二代(用F2表示)植株中,不僅有高莖的,還有矮莖的。子一代全部為高莖,子二代出現(xiàn)了矮莖,這種現(xiàn)象在遺傳學上稱為 。親代的遺傳物質是以 為橋梁傳給后代的。
(3)孟德爾沒有停留在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描述上,而是對F2中不同性狀的個體進行數(shù)量統(tǒng)計。若矮莖豌豆為277株,則理論上高莖豌豆植株數(shù)量應是其 倍。高莖豌豆中基因組成為Dd的植株占比約為 。
9.(2021·達州)達州市某學生小剛患有多指癥。學習了生物學后,他調查了自己家庭中關于多指的遺傳情況(如圖一)。并且他通過研究繪制出了另一個多指家庭在生殖過程中關于該性狀的遺傳示意圖(如圖二)。根據(jù)所學知識分析后回答(相關基因用B、b表示):
(1)小剛的父母患多指,小剛也患多指,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2)圖二中基因b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片段。
(3)圖二中父親手指表現(xiàn)的性狀為 ;該家庭中還有一個手指正常的孩子,則父親的基因組成為 。
(4)據(jù)圖二分析,若由于某特殊因素形成了性染色體為XX的異常細胞?。ū毎麅热旧w正常),則理論上戊細胞中性染色體為XXY的概率為 。
土壤含水量
20%
25%
30%
35%
種子萌發(fā)率
97%
100%
90%
62%
實驗組別
后代性狀及數(shù)量
黃玉米粒
白玉米粒
Ⅰ甲的花粉落到自身植株雌花上
592
193
Ⅱ乙的花粉落到自身植株雌花上
0
815
Ⅲ甲的花粉被轉移到乙的雌花上
408
394
血型
A型
B型
AB型
0型
基因組成
IAIA或IAi
IBIB或IBi
IAIB
ii
紅細胞表面抗原類型
A型抗原
B型抗原
A型和B型抗原
無A型和B型抗原
組別
親代雜交組合
子代性狀
甲
有芒×有芒
全是有芒
乙
有芒×有芒
既有有芒,又有無芒
丙
有芒×無芒
既有有芒,又有無芒
親代性狀
子代性狀及數(shù)量
有杈
無杈
無杈×有杈
156
168
個體性狀
黑毛
褐毛
白毛
基因組成
A1_
A2_
A3A3
注:“_”表示基因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中考】一輪復習 初中生物 真題分項匯編 專題16?實驗(原卷+解析).zip,文件包含備戰(zhàn)2024中考一輪復習初中生物真題分項匯編專題16實驗原卷版docx、備戰(zhàn)2024中考一輪復習初中生物真題分項匯編專題16實驗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中考】一輪復習 初中生物 真題分項匯編 專題15?生物技術(原卷+解析).zip,文件包含備戰(zhàn)2024中考一輪復習初中生物真題分項匯編專題15生物技術原卷版docx、備戰(zhàn)2024中考一輪復習初中生物真題分項匯編專題15生物技術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中考】一輪復習 初中生物 真題分項匯編 專題14?健康地生活(原卷+解析).zip,文件包含備戰(zhàn)2024中考一輪復習初中生物真題分項匯編專題14健康地生活原卷版docx、備戰(zhàn)2024中考一輪復習初中生物真題分項匯編專題14健康地生活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