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樓夢》進行預敘的方式是豐富多樣的,總體上可以分為直接預敘和暗示兩種形式。前者是由故事講述人對未來發(fā)生的事情直接進行交代,比如第三回賈雨村送林黛玉入京后的一段描寫:“因此優(yōu)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內(nèi)中協(xié)助,題奏之日,輕輕謀了一個復職候缺,不上兩個月,金陵應天府缺出,便謀補了此缺,拜辭了賈政,擇日上任去了。不在話下。”這些事情都發(fā)生在林黛玉進賈府之后,晚于當時的故事時間,但卻在此之前講述出來,顯然是屬于預敘,目的在于使賈雨村之事完整敘述,借此了結(jié)。這種預敘往往用“不在話下”或“這是后話”等詞語作標志。
這種直接性的預敘也可以通過故事中的人物之口道出,如第十三回秦可卿給鳳姐托夢,從其“將來敗落”“有了罪,凡物可入官”“敗落下來”“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等語來看,這明顯是在說賈府將來的命運,同樣是屬于預敘。
不過總的來看,《紅樓夢》一書中像上述較為明顯的預敘不是太多,作品更多的則是采取種種帶有暗示性的手法來進行預敘,具體的形式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大體有如下三種:一是通過圖畫的形式。如第五回所寫的“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暗示了《紅樓夢》中主要女性的命運。
二是通過詩詞曲的形式。如第五回所寫的《紅樓夢》套曲,其中《終身誤》預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的結(jié)局及賈寶玉當時的思想和情感。
三是通過謎語、酒令等形式。如第二十二回諸人所制謎語,其謎面和謎底都帶有預言色彩,如賈政所想:“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響而散之物……今乃上元佳節(jié),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為戲耶? ……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祥,皆非永遠福壽之輩?!边@段描寫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讀者的一種暗示,提醒他們注意這些謎語背后的內(nèi)涵。
上述這些預敘方式與全書人物的塑造、故事的敘述有機地融為一體,構(gòu)成了一個較為完整、嚴密的預敘系統(tǒng)。這些預敘大多是以暗示的形式進行,之所以如此,也與詩詞、謎語等文學樣式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雙關性特點有關。它使作品中的不少語句獲得雙重蘊涵:一方面以字句表面的含義參與、完成作品的敘事,另一方面則隱藏著另一層具有預言、象征性的內(nèi)涵。從藝術表達的角度看,它使作品的蘊涵更為豐富,讀者在閱讀時,有一種近乎猜謎的藝術享受,主動性和參與性都大大增強。
不過同時也要看到,曹雪芹這一藝術手法的運用似乎并未完全達到其創(chuàng)作目的,甚至形成了對讀者理解作品的一種干擾或誤導。既然設謎,就會有人來解謎,解謎的意見不同,作品又沒給出明確的答案,就會形成懸案。比如鳳姐判詞,讀者的理解存在著較大的分歧,有多種說法。還有一些讀者無限放大作品的這一特點,忽略作品正常的人物、故事敘述,把注意力都放在對隱含意義的探索上,求之過深、牽強附會,得出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結(jié)論。觀念、方法的錯誤會造成對《紅樓夢》主旨理解的偏差。索隱派紅學就代表了這一研究思路,正如俞平伯所總結(jié)的:“求深反淺,是這派‘紅學家’底通病。”
可見對《紅樓夢》這種獨特的敘事手法應該有比較正確的認識,把握好尺度和方法,既不能對作品的敘事意圖不加理會,也不能將無中生有的觀點強加到作者身上。在作品中,哪些詩詞、語句具有預言意義,哪些沒有,區(qū)分的標準何在,該如何判斷,這是解讀《紅樓夢》的一大難題,許多爭議也由此產(chǎn)生。在這一方面,研究者還有很多工作可做,目前大家可達成的共識并不算太多。
(摘編自苗懷明《論的敘事時序與預言敘事》)
1. 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紅樓夢》會借助圖畫來暗示書中主要女性的命運,如“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等。
B. 《紅樓夢》在書中設置謎語,但有時會不給出明確的答案,這會讓讀者的理解產(chǎn)生分歧。
C. 《紅樓夢》中的詩詞曲全都屬于暗示性預敘,隱藏著預言性的內(nèi)涵,需要讀者放大分析。
D. 索隱派紅學過于注重對文本隱含意義的探索,得出一些荒謬的結(jié)論,受到學者批評。
2. 關于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對《紅樓夢》中預言敘事的形式進行了分類,并具體分析了暗示性預敘的特點。
B. 文章例舉《紅樓夢》中暗示性預敘的內(nèi)容及作用,說明作者對此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C. 文章評述了紅學在研究《紅樓夢》預言敘事方面的狀況,呼吁研究者繼續(xù)深入研究。
D. 《紅樓夢》中的有些預敘沒有明顯特征,但學界在辨別預敘內(nèi)容的標準上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
3.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暗示性預敘的一項是( )
A. 巧姐的判詞附一幅畫,畫面上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紡績”。
B. 賈惜春燈謎:“前身色相總無成,不聽菱歌聽佛經(jīng)。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C. 賈探春《南柯子》:“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br>D. 故事開頭僧道二人對頑石語:“究竟是到頭-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全都屬于暗示性預敘”過于絕對,原文為“作品更多的則是采取種種帶有暗示性的手法來進行預敘,具體的形式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說的是多數(shù)的情況。且“放大分析”說法錯誤,原文為“還有一些讀者無限放大作品的這一特點,忽略作品正常的人物、故事敘述,把注意力都放在對隱含意義的探索上,求之過深、牽強附會,得出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結(jié)論”,放大分析反而誤入歧途,可見并不需要讀者放大分析。
故選C。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D.“學界在辨別預敘內(nèi)容的標準上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錯,根據(jù)原文“哪些詩詞語句具有預言意義,哪些沒有,區(qū)分的標準何在,該如何判斷,這是解讀《紅樓夢》的一大難題,許多爭議也由此產(chǎn)生”,可知學界并未對此問題達成共識。
故選D。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
A.通過圖畫形式暗示巧姐為劉姥姥所救,在荒山之中靠紡織度日。
B.通過燈謎暗示賈惜春后來出家為尼。
C.通過詩詞暗示賈探春將來遠嫁海疆,和家人分別。
D.借僧道二人之口直接點明《紅樓夢》的結(jié)局。
只有D項不是暗示性預敘,而是直接性預設。
故選D。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8月24日,日本東北太平洋沿岸,東京電力公司開啟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正式排海。此后的數(shù)十年間,福島核電站產(chǎn)生的污染水將持續(xù)排入大海。日本強排核污染水入海,已經(jīng)造成和將要帶來的后果怎么強調(diào)都不為過。
此舉將對海洋環(huán)境帶來的長期影響后果難測。福島第一核電站迄今儲存的核污染水多達134萬噸,東電制定的2023年度排放“指標”為3.12萬噸,但毫無疑問以后會大幅增加排放量。同時,因用水冷卻熔毀堆芯以及雨水和地下水等流過,每天繼續(xù)產(chǎn)生大量高濃度核污染水。日媒援引專家的話評估,今后漫長期間,核污染水將源源不斷產(chǎn)生并排入大海。且不說用來“處理”核污染水的系統(tǒng)壽命如何、可靠與否,僅積年累月排放的氚等核素總量就非常驚人,其對環(huán)境和生物的長期影響無從準確評估,不確定性就是最大的風險之一。
此舉對國際法治構(gòu)成嚴重挑戰(zhàn)。日本向來標榜“國際法治”,尤其熱衷于將“海洋法治”掛在嘴邊,但其強行排海之舉明顯不符合《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倫敦傾廢公約》等相關規(guī)定。2020年,聯(lián)合國人權高專辦一份特別報告指出,福島核污染水入海將影響生計和健康,涉及人權問題,但日方置若罔聞。日方無視“國際法治”尊嚴,違背國際道義責任和國際法義務,是在赤裸裸地挑戰(zhàn)“國際法治”。
此舉將對靠海吃海人群生計影響深遠。對于受到核污染水排海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福島漁民等國內(nèi)民眾,日本政府準備了數(shù)百億日元的基金用于補償,但受影響的遠不止日本民眾,對太平洋沿岸鄰國、太平洋島國等各國民眾都會帶來損失。半個多世紀前,美國在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進行幾十次核試驗,造成的嚴重后果至今猶在,眾多島國民眾背井離鄉(xiāng)。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對以海洋為生的人們勢必帶來打擊。
此舉打著“科學”名義損害了國際機構(gòu)權威。福島核污染水處理,既是科學問題,也是態(tài)度問題。但日本處心積慮拉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為其核污染水排海行為站臺,壓制和過濾反對排海的科學界和環(huán)保界聲音,利用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的評估報告打壓異議,態(tài)度蠻橫,既污名了“科學”精神,又損害了本該秉公直言的國際機構(gòu)聲譽。
此舉還充分暴露美西方及其媒體的“雙重標準”。美西方國家和大多數(shù)媒體對日本強排核污染水不僅不批評質(zhì)疑,還默認縱容乃至站臺背書。這固然與那些國家距離日本地理位置遠、切身利害少有關,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源于根深蒂固的“雙重標準”。正如日本有識之士提出的靈魂拷問:換作是非西方盟友排放核污染水,日本會怎么反應?美西方會怎么反應?答案不言自明,“標準”肯定換了。因為日本是盟友、是西方陣營,美西方對日本排海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tài)度,實際上充當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幫兇”。
然而,無論日本政府如何煞費苦心洗白核污染水排海,歷史終將對此惡劣行徑記下重重一筆。
——《新華網(wǎng):日本核污染水強排入海貽害無窮》
材料二:
——《中國新聞網(wǎng)》
4. 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美國在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進行幾十次核試驗,使得眾多島國民眾背井離鄉(xiāng)。產(chǎn)生的影響至今仍在。
B. 福島第一核電站迄今儲存的核污染水多達134萬噸,但實際產(chǎn)生并要排入海的核污染水遠遠超過這個數(shù)值。
C. 此后的數(shù)十年間,福島核電站產(chǎn)生的核污染將持續(xù)排入大海,已經(jīng)造成了嚴重后果。
D. 日本有識之士提出的靈魂拷問主要是“標準”問題,認為西方國家成了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幫兇”。
5. 下列選項為《人民日報》關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的評論金句,最能用來論證“日本政府煞費苦心洗白核污染水排?!钡氖牵? )
A. 海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chǎn),不能任由日方傾倒核污染水。
B. 一倒了之,極不負責;混淆視聽,更是違背良心!
C. 行小善而鑄大惡,守小禮而缺大德。
D. 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
6. 日本政府將把福島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洋這一決定,為什么受到反對?請結(jié)合材料一,二簡要概括。
【答案】4. D 5. D
6.
①此舉對海洋帶來的長期影響后果難以預測。②此舉對國際法構(gòu)成嚴重挑戰(zhàn)。③此舉損害了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等國際機構(gòu)的權威。④對于海洋相關產(chǎn)業(yè)造成嚴重負面影響。⑤此舉還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解析】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認為西方國家成了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幫兇’”錯誤。從材料一倒數(shù)第二段“美西方對日本排海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tài)度,實際上充當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幫兇’”可知,應是認為美西方國家成了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幫兇”,選項偷換概念張冠李戴。
故選D。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選項強調(diào)的是日本政府核污水排海的非法性,沒有提到日本政府為該行動的洗白。
B.選項強調(diào)的是日本政府核污水排海在道義上的不負責任,雖然提到日本政府混肴視聽,但并沒有在邏輯上論證日本政府洗白行為的荒謬性。
C.選項的敘述不符合對日本政府核污水排海行動的評價。此次核廢水排海行動毫無“善”和“禮”的成分。
D.選項通過嚴密的邏輯指出日本政府對其核污水排海行為辯解的荒謬性,最能用來論證“日本政府煞費苦心洗白核污染水排?!?。
故選D。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從材料一第三段“且不說用來‘處理’核污染水的系統(tǒng)壽命如何、可靠與否,僅積年累月排放的氚等核素總量就非常驚人,其對環(huán)境和生物的長期影響無從準確評估,不確定性就是最大的風險之一”可知,核污水排海的行為對海洋帶來的長期影響后果難以預測。
從材料一第五段“2020年,聯(lián)合國人權高專辦一份特別報告指出,福島核污染水入海將影響生計和健康,涉及人權問題,但日方置若罔聞。日方無視‘國際法治’尊嚴,違背國際道義責任和國際法義務,是在赤裸裸地挑戰(zhàn)‘國際法治’”可知,核污水排海的行為對國際法構(gòu)成嚴重挑戰(zhàn)。
從材料一第七段“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對以海洋為生的人們勢必帶來打擊”可知,核污水排海的行為對于海洋相關產(chǎn)業(yè)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從材料一第九段“利用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的評估報告打壓異議,態(tài)度蠻橫,既污名了‘科學’精神,又損害了本該秉公直言的國際機構(gòu)聲譽”可知,核污水排海的行為損害了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等國際機構(gòu)的權威。
從材料二的圖表可知,核輻射對人體健康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而日本排海核廢水中含有大量核廢料,勢必會對相關人群健康造成影響,甚至會造成嚴重影響。
(三)文學類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麻鞋之歌
葉梓
天水謠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這樣的地方,的確如其所名,有一條碧波蕩漾的河,曰牛頭河;這樣的地方,因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說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東北角的一塊綠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這塊綠松石上一簇簇鮮嫩的絨毛。其實,早在久遠的《詩經(jīng)》年代,麻作為一種傳統(tǒng)種植作物,就已經(jīng)成為人們衣著的原料了。這種遠至《詩經(jīng)》年代的植物,至今還在清水一帶廣泛種植,想想,這是一件多么詩意的事。
就像小麥呀玉米呀洋芋呀一樣,麻乃生靈飲食之需。而麻鞋,顯然是飲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隱隱顯現(xiàn)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幾乎每年夏天,天一熱起來,就能看到天水人會穿一雙精致的麻鞋出門。當然,那些所謂的愛美的女子,已經(jīng)不穿了,寧愿去穿一雙走起來咣當作響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載著時光痕跡的麻鞋,在這個燈紅酒綠的年代里大抵屬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這種剛過而立之年卻喜歡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別人視為神經(jīng)質(zhì)。其實,燠熱的夏天,穿一雙麻鞋,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氣,腳下風聲習習,醫(yī)學上有按摩之功效,美學上還有鞋幫上的種種變化萬千的圖案。
況且,一雙麻鞋的誕生,是真正來自于雙手,不似流水線上出來的皮鞋、運動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浸著手藝的光芒,是農(nóng)業(yè)文明的一則注腳,是一段固定下來的美好時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縣草川鄉(xiāng)的一戶貧寒人家,見到了麻成為一雙麻鞋的漫長過程。主人五十開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種麻,不是為了食麻籽油,而是為了穿麻鞋。秋天的陽光照在他家的院落里,安靜,美好。他在門外大樹過濾后的點點陽光里,埋頭,認真地做一雙麻鞋。先把早就編成的麻辮置于一平案上,盤成底,復用麻繩左右穿緊。這時,他抬頭,有點木訥地說:“這就叫千層底。這樣,走的路長,腳也舒服?!比缓?,像栽秧苗一樣,在鞋底的邊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繩,做成鞋幫,一一串起來,再做成鼻梁。這時,就得用一種清水人名曰楦頭的工具,把鞋鼓起來——一只麻鞋的雛形,大抵就出來了——但還遠遠不夠,如同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需要不斷地打磨一樣,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種專門用來編織的鉤針,鉤出麻花辮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備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著和女人一樣的精巧的手。他說,做慣了,手哪會生呢!那雙有著刀刻般紋理的雙手,一挑一鉤地完成這些動作時,額角都流出點點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訕訕一笑:“太緊張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個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會更加自如,得心應手。
他還拿出家里攢下來的幾雙麻鞋。有腳尖頂端是紅色麻穗的“慈母思親”,有“單鞭救主”。每種樣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還藏著一個遠古的故事或者傳說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都隱藏在一雙鞋里。這時候,再看它,就會發(fā)現(xiàn),最偉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遙遠僻深的民間。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在天水且留下“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之佳句的大詩人杜甫,到底是穿一雙什么樣的麻鞋踟躕在秦州大地上的。但在他詩句的背后,我看出了一個詩人的傷感和無奈。莫非,正是一雙產(chǎn)自清水的麻鞋,陪著他從天水到隴南,從隴南再南下成都。
我想,古人既有“革皮之良,莫貴于麻”之說,就是對麻的一種尊重,是對一種手藝的尊重,更是對大地恩情的尊重。我們善于忘記的現(xiàn)代人,真應該學會尊重手藝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雙雙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發(fā)著自然的本質(zhì)之美,如同一場大自然移動的展覽。
但我更想穿上一雙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國西北的土地上。
文本二:
胡同文化(節(jié)選)
汪曾祺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體。胡同兩邊是若干四合院連接起來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tài)。我們通常說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個胡同里一住住幾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幾輩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舊了,“地根兒”房子就不太好,舊房檁,斷磚墻。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總可以聽到房塌的聲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們舍不得“挪窩兒”——“破家值萬貫”。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已、逆來順受。老舍《茶館》里的王利發(fā)說“我當了一輩子的順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態(tài)。
我們樓里有個小伙子,為一點事,打了開電梯的小姑娘一個嘴巴。我們都很生氣,怎么可以打一個女孩子呢!我跟兩個上了歲數(shù)的老北京(他們是“搬遷戶”,原來是住在胡同里的)說,大家應該主持正義,讓小伙子當眾向小姑娘認錯,這二位同志說:“叫他認錯?門兒也沒有!忍著吧!——‘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瞇著’!”“睡不著瞇著”這話實在太精彩了!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瞇著,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敗,沒落。除了少數(shù)“宅門”還在那里挺著,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經(jīng)很殘破,有的地基柱礎甚至已經(jīng)下沉,只有多半截還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門外還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馬樁、上馬石,記錄著失去的榮華。有打不上水來的井眼、磨圓了棱角的石頭棋盤,供人憑吊。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看看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產(chǎn)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但是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也許像西安的蝦蟆陵,南京的烏衣巷,還會保留一兩個名目,使人悵望低徊。
再見吧,胡同。
7.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理解和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文本一中,作者把清水種麻延綿至今說成是一件“詩意的事”,與下文寫麻的實用價值形成了對比。
B. 文本二中,作者用生活瑣事表現(xiàn)北京人善于忍耐,一句“北京人,真有你的”,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C. 文本一中,作者細致描繪麻鞋制作過程,突出傳統(tǒng)手藝的光芒,引出偉大的文化常深藏于僻遠民間的感慨。
D. 文本二中,畫線句子渲染了胡同衰敗沒落后的凄慘景象,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作者懷舊傷感的情緒。
8. 如何理解“最偉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遙遠僻深的民間”這句話?請結(jié)合文本一的內(nèi)容簡要分析。
9. 兩則文本都寫了文化載體的沒落,但兩位作者對此的態(tài)度不盡相同,請結(jié)合文本作簡要評析。
【答案】7. A 8. ①麻鞋等傳統(tǒng)手工藝品不但制作精美,還蘊藏著豐富寓意和美好傳說,這是一種偉大的智慧和文化。
②身處偏遠的民間藝人默默傳承甚至創(chuàng)造著精美的手工藝品,他們將傳統(tǒng)文化留存在最平凡普通的物件上。
③表達了作者對傳統(tǒng)手藝文化、傳承這種文化的人及孕育了這種文化的大地深深的敬意。
9. ①文本一中,作者贊美清水麻鞋,贊美做麻鞋和穿麻鞋的清水人,表達的是對于傳統(tǒng)手工藝文化的尊重和留戀,希望這種傳統(tǒng)能能得到傳承。
②文本二中,胡同文化具有封閉保守的一面,顯然不適合商品經(jīng)濟大潮下開放進取的時代,它的消亡是歷史的必然。作者雖然對胡同文化有留戀和傷感,但也能豁達地以歷史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這樣的時世交替。
【解析】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A.“與下文寫麻的實用價值形成了對比”有誤,兩者都是麻身上蘊含的價值,作者并沒有對比之意。
故選A。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這句話出現(xiàn)在文章倒數(shù)第三段,根據(jù)前文“有腳尖頂端是紅色麻穗‘慈母思親’,有‘單鞭救主’”可知,麻鞋等傳統(tǒng)手工藝品制作精美;
“每種樣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還藏著一個遠古的故事或者傳說呢”可知,麻鞋等傳統(tǒng)手工藝品“各有寓意”和美好傳說;
根據(jù)“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都隱藏在一雙鞋里”可知,傳統(tǒng)手工藝品是一種偉大的智慧和文化。
再者,“先把早就編成的麻辮置于一平案上……做工前備染。鞋遂成”展現(xiàn)了老人做麻鞋的詳細過程,老人身處“清水縣草川鄉(xiāng)的一戶貧寒人家”,他是一位民間藝人,默默傳承著精美的手工藝品,他將自己的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都凝聚在了麻鞋這一平凡的物件上。
最后,“最偉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遙遠僻深的民間”中,“偉大”是對傳統(tǒng)手藝文化和傳承這些文化的人的褒獎,表現(xiàn)了作者對“遙遠僻深的民間”的贊美與崇敬。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論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首先是文本一,“一雙麻鞋的誕生,是真正來自于雙手……是農(nóng)業(yè)文明的一則注腳,是一段固定下來的美好時光”“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縣草川鄉(xiāng)的一戶貧寒人家,見到了麻成為一雙麻鞋的漫長過程”等語句可以看出,作者贊美清水麻鞋和做麻鞋的手工藝人;
“最偉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遙遠僻深的民間”,作者因為麻鞋贊美了清水。結(jié)尾“但我更想穿上一雙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國西北的土地上”,更是表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手工藝的尊重與留戀,以及希望其得以傳承。
其次是文本二,“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總可以聽到房塌的聲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展現(xiàn)了胡同的弊端,即封閉保守;“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展現(xiàn)出胡同已經(jīng)不適合商品經(jīng)濟時代,消亡是必然。
“看看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產(chǎn)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但是這是無可奈何的事”,表現(xiàn)出作者對胡同文化消逝的豁達,其中帶有一些留戀與傷感。
二、古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題。
晉車騎將軍羊祜率師向江陵,諸將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無所憂患。假令敵沒江陵,必不能守,所損者小。如使西陵槃結(jié)則南山群夷皆當擾動則所憂慮難可而竟言也。吾寧棄江陵而赴西陵,況江陵牢固乎!”
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張咸作大堰遏水,以絕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船運糧,揚聲將破堰以通步軍??孤?,使咸亟破之。諸將皆惑,屢諫不聽。祜至當陽,聞堰敗,乃改船以車運,大費損功力。晉巴東監(jiān)軍徐胤率水軍詣建平,荊州刺史楊肇至西陵??股砺嗜?,憑圍對肇。吳國將軍朱喬、營都督俞贊亡詣肇??乖唬骸百澻娭信f吏,知吾虛實者,吾常慮夷兵素不簡練,若敵攻圍,必先此處?!奔匆挂滓拿?,皆以舊將充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處,抗命旋軍擊之,矢石雨下,肇眾傷死者相屬。肇至經(jīng)月,計屈夜遁??褂分?,而慮闡畜力項領,伺視間隙,兵不足分,于是但鳴鼓戒眾,若將追者。肇眾兇懼,悉解甲挺走,抗使輕兵躡之,肇大破敗,祜等皆引軍還??顾煜菸髁瓿牵D夷闡族及其大將吏,自此以下,所請赦者數(shù)萬口。修治城圍,東還樂鄉(xiāng),貌無矜色,謙沖如常,故得將士歡心。
《漢晉春秋》曰:羊祜既歸,增修德信,以懷吳人。陸抗每告其邊戍曰:“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zhàn)而自服也。各保分界,無求細益而已。”于是吳、晉之間,余糧棲畝而不犯,牛馬逸而入境,可宣告而取也。抗嘗疾,求藥于祜,祜與之,曰:“此上藥也,近始自作,未及服,以君疾急,故相致?!笨沟枚T將或諫,抗不答。孫皓聞二境交和,以詰于抗,抗曰:“夫一邑一鄉(xiāng),不可以無信義之人,而況大國乎?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無傷也?!被蛞造铩⒖篂槭С脊?jié),兩譏之。
(節(jié)選自陳壽《三國志》)
10.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使西陵A槃結(jié)B則南山群夷C皆當D擾動E則所憂慮F難G可H而竟言也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江陵城固兵足”與“兵甲已足”(《出師表》)兩句中“足”的意思相同。
B. “假令敵沒江陵”與“乃悟前狼假寐”(《狼》)兩句中“假”的意思不同。
C. “伺視間隙”與“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兩句中“間”的意思相同。
D. “增修德信”與“鄒忌修八尺有余”(《鄒忌諷齊王納諫》)兩句中“修”的意思不同。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晉車騎將軍羊祜率軍挺進江陵,諸將都認為陸抗不宜率軍西上。陸抗則認為敵人攻下江陵也防守不住,所以放棄了江陵。
B. 江陵地勢平曠,交通便利,陸抗下令江陵督張咸修造一道大堰攔水,借以阻礙敵人進攻和內(nèi)部叛亂。
C. 羊祜到了當陽,得知大堰已毀,就改船運為車運,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晉國徐胤率水軍趕到建平,楊肇已前往西陵。
D. 陸抗預料俞贊叛逃后會將自己的虛實底細告訴楊肇,而夷兵向來不夠精練,如果敵人圍攻,必定先從夷兵防守處下手。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抗聞,使咸亟破之。諸將皆惑,屢諫不聽。
(2)貌無矜色,謙沖如常,故得將士歡心。
【答案】10. BEF
11. C 12. A
13. (1)陸抗聽說,讓張咸立即毀掉大堰。眾將領都感到困惑,多次勸諫,陸抗不聽。
(2)臉上沒有驕橫的神色,像平常一樣謙遜,因此深得將士衷心擁戴。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但如果讓西陵與敵人聯(lián)結(jié)起來,則南山諸族夷人都將騷動擾亂,那我憂慮的事情,就不是能說得清楚的。
“槃結(jié)”作“西陵”的謂語,主謂結(jié)構(gòu),意思完整,在其后B處斷開;
“則”連詞,一般在句首,可在其前E處斷開;
“所憂慮”,所字結(jié)構(gòu)作主語,較長,可在其后F處斷開。
故在BEF三處斷開。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充足。句意:江陵城池堅固兵力充足。/兵員裝備已經(jīng)充足。
B.正確。倘若、假如;假裝。句意:倘若敵人攻下江陵。/屠戶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
C.錯誤。時機;參與。句意:等候時機攻打吳軍。/你又何必參與呢?
D.正確。修行;長、身高。句意:更加注重修行美德信譽。/鄒忌身長五十四寸左右。
故選C。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敵人攻下江陵也防守不住,所以放棄了江陵”以偏概全,根據(jù)原文“如使西陵槃結(jié),則南山群夷皆當擾動,則所憂慮,難可而竟言也。吾寧棄江陵而赴西陵,況江陵牢固乎!”可知,如果讓西陵與敵人聯(lián)結(jié)起來,則南山諸族夷人都將騷動擾亂,這是陸抗更擔憂的事情,因此不如選擇西上;“放棄了江陵”也不準確,陸抗所言只是假設。
故選A。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亟”,立即;“惑”,感到困惑;“屢諫不聽”,省略句,應為“(諸將)屢諫(陸抗)不聽”。
(2)“矜”,驕橫、驕傲;“謙沖”,謙遜;“謙沖如?!保瑺钫Z后置句,應為“如常謙沖”。
參考譯文:
晉車騎將軍羊祜率軍挺進江陵,諸將都認為陸抗不宜率軍西上,陸抗說:“江陵城池堅固兵力充足,沒有什么擔憂的。倘若敵人攻下江陵,也一定防守不住,我們所受損失很小。但如果讓西陵與敵人聯(lián)結(jié)起來,則南山諸族夷人都將騷動擾亂,那我憂慮的事情,就不是能說得清楚的。我寧愿放棄江陵而奔赴西陵,何況江陵十分牢固!”
當初,江陵地勢平曠,交通便利,陸抗下令江陵督張咸修造一道大堰攔水,借以阻礙敵人進攻和內(nèi)部叛亂。羊祜想利用大堰蓄的水域,浮船運糧,宣稱要毀掉大堰來讓步兵通行。陸抗聽說,讓張咸立即毀掉大堰。眾將領都感到困惑,多次勸諫,陸抗不聽。羊祜到了當陽,得知大堰已毀,就改船運為車運,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晉國巴東監(jiān)軍徐胤率水軍趕到建平,荊州刺史楊肇前至西陵。陸抗親自統(tǒng)率三軍,憑借軍營圍墻抵御楊肇。吳國將軍朱齊、營都督俞贊逃跑到楊肇處投降。陸抗說:“俞贊是我軍中的老辦事人員,知道我方虛實底細的人,我常擔心夷兵一向不精練,如果敵人圍攻,必定先從夷兵防守處下手?!碑斠咕统窊Q夷兵,全用吳軍老將替代防守。第二天,楊肇果然攻打原先夷兵的防守處,陸抗下令守軍反擊,箭石如雨下,楊肇部隊接連有死傷士兵。楊肇到達西陵后一個多月,無計可施之下趁夜逃走。陸抗打算追擊他,又擔心步闡在要害之地積蓄力量,等候時機攻打吳軍,部隊不夠分配,在此情況下只是擊鼓告誡將士,作出要追擊的樣子。楊肇的軍隊都很驚恐,全都拋盔棄甲四散奔走,陸抗派輕兵在后追擊,楊肇被打得大敗,羊祜等都率軍返回。陸抗就攻下了西陵城,誅殺步闡全家及其部下首要的將吏,自將軍以下,請求赦免的人有幾萬。陸抗修整西陵城墻和防御工事,回師東歸樂鄉(xiāng),臉上沒有驕橫的神色,像平常一樣謙遜,因此深得將士衷心擁戴。
《漢晉春秋》說:羊祜已經(jīng)歸附,更加注重修行美德信譽,以安撫邊遠的吳人。陸抗總是告誡戍邊將士:“晉國專門做仁德的事,我國卻專門做殘暴的事,晉國是希望我們不戰(zhàn)自降啊。各保邊界安全,不追求小利益罷了?!庇谑菂?、晉之間,留存在田間地頭的糧食相互之間不侵犯,牲畜逃走越界,可以宣布告知就拿走。陸抗曾經(jīng)得病,向羊祜求取藥物,羊祜給了他,說:“這是好藥,最近我制作的,還沒來得及服用,因為你的病比較嚴重,所以先送你?!标懣沟玫剿幊粤?,諸位將領有的不贊成,陸抗沒有回答。孫皓聽聞邊境交好,質(zhì)問陸抗,陸抗說:“小城鄉(xiāng)的人,不可以成為無信義的人,何況一個國家?我不這樣做,正好彰顯了對方的德行,對羊祜也無所傷害。”有人認為羊祜和陸抗為不合格的臣子,二人以之為笑談。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題弟侄書堂
杜荀鶴①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注】①杜荀鶴:晚唐詩人,曾歷黃巢之亂。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開篇以“何事”發(fā)問,對遭遇戰(zhàn)亂、家境貧困的侄兒寄予厚望,與尾聯(lián)情意深重的勸誡勉勵之語形成了呼應。
B. 頷聯(lián)“干戈地”“禮樂風”形成鮮明對比,既點明書房主人的守禮好學,更顯其卓然品格,詩人對此深感慰藉。
C. 頸聯(lián)搖曳“竹影”與潺潺“泉聲”相互映襯,凸顯了環(huán)境的清幽雅致,與世道的紛亂形成鮮明對比,意蘊悠長。
D. 此詩語言自然曉暢,通俗淺近,無一字難解,不事雕琢而耐人尋味,其中蘊含的勸勉之意也給讀者以深刻啟示。
15. 詩歌最后一聯(lián)富有哲理,“寸功”極小,“終身事”極大,暗含了求學要日積月累“寸功”才能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道理。請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簡要分析要如何才能做到積“寸功”達到質(zhì)變。
【答案】14. A 15. ①求學需要不受環(huán)境影響?!熬痈F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告訴我們不管局勢再動蕩,處境再窘迫,都要靜下心來做學問。②求學需要意志堅定,矢志不渝地追求?!俺P薅Y樂風”之“?!秉c明即使身處“干戈地”,仍要堅持修身養(yǎng)性。③求學需要沉浸其中,潛心地投入。正如詩中明寫讀書環(huán)境清幽雅致,暗贊書房主人內(nèi)心寧靜專注。④求學需要勤奮,珍惜點滴光陰。尾聯(lián)直接告訴我們,做學問就需要珍惜時光,積累“寸功”。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A.“何事”,為什么,“居窮道不窮”,處于窮困之境仍要注重修養(yǎng)。開篇以“何事”發(fā)問,并非表達寄予厚望之意。侄兒家境貧困也于文無據(jù)。
故選A。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題干要求分析“如何才能做到積‘寸功’達到質(zhì)變。”
首聯(lián)“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的意思是:為什么處于窮困之境仍要注重修養(yǎng),我還是與往常一樣,盡管外面已經(jīng)戰(zhàn)亂紛紛,刻畫了書堂主人獨特的精神風貌。這告訴我們不管局勢再動蕩,處境再窘迫,都要靜下心來做學問。所以第一點可以概括為:求學需要沉心靜氣,不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
頷聯(lián)“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的意思是:故鄉(xiāng)雖然在打仗,可是弟侄還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身處戰(zhàn)亂之中,但還堅持修身養(yǎng)性,“?!秉c明即使身處“干戈地”,仍要堅持修身養(yǎng)性。運用對比的手法來寫,求學需要意志堅定,矢志不渝地追求。
頸聯(lián)“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意思是:窗外竹子的影子還在書桌上搖擺,硯臺中的墨汁好像發(fā)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聲。寫讀書環(huán)境清幽雅致,暗贊書房主人內(nèi)心寧靜專注。表明求學需要沉浸其中,潛心地投入。
尾聯(lián)“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的意思是: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松自己的努力。這是對侄子的勸勉之辭,勸弟侄莫荒廢時光、學業(yè),這就告訴我們做學問就需要珍惜時光,積累“寸功”——勤奮,惜時。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宮賦》中以一組排比句寫出了阿房宮中秦統(tǒng)治者驕奢的生活,其中表現(xiàn)音樂繁多與嘈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br>(2)“鼓”作為古代普及率較高的民間傳統(tǒng)樂器,常被寫進文學作品,如唐宋詩詞中就有“______,______”的句子。
(3)李白的《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對山的描寫與“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答案】 ①. 管弦嘔啞 ②. 多于市人之言語 ③. 佛貍祠下 ④. 一片神鴉社鼓(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⑤. 捫參歷井仰脅息 ⑥. 以手撫膺坐長嘆
【解析】
【詳解】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詞:嘔啞、佛貍祠、鴉、簫、捫、膺。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在新年閱讀的第一本書,便是英國小說家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我以前很少閱讀國外的書籍,即便是經(jīng)典名著,因為書中人物的名字不僅特別長而且讀來十分拗口。
《月亮與六便士》是早期毛姆的作品,講述了證券公司職員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某天突然放棄原有生活,獨自奔赴遠方,用畫筆重繪自己純粹而又絢爛的生命歷程。書中一個直擊現(xiàn)實的問題:是抬頭仰望月亮,還是埋頭追逐那解決溫飽的六便士?多數(shù)人的選擇無疑是維持生計的六便士。盡管也有部分人選擇前者,但能夠堅持下來的人(①)。
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倔強的逆行者,他與世界(②),只與自己的靈魂惺惺相惜。此書留給人們的,是“月亮”和“六便士”這兩種(③)的意象。前者,是純而又純的象征;后者,是流于世俗的忙碌和平淡。正如作家劉瑜那句精彩而傳神的評價:“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br>我忽然想起,在我很小的時候讀過的弗羅斯特的那首《未選擇的路》,毛姆筆下的斯特里克蘭德在面臨“月亮”和“六便士”的選擇時,不知會不會有同樣的感受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的旅途是一段自我完善和圓融的過程?;蛟S每個人都面臨過“月亮與六便士”的選擇。面對人生選擇時,我們不妨停下來,想一下這是不是心中期盼的路。如果是自己心中期盼的路,那么就請堅持走下去,哪怕其中會有種種艱難坎坷;如果不是自己心中期盼的路,那么就瀟灑告別吧,不論路途有多少美麗風光。
17. 第二段畫橫線的語句中有兩處表述不當,請進行修改。
18. 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填入恰當成語。
19. 下列各句中的逗號,和文中第三段畫波浪線句子中的逗號,表達效果相同的一項是( )
A. 她的體質(zhì)是弱的,也并不美麗。
B. 歌聲停了,屋里頓時安靜下來。
C. 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D. 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
20. 下面是應填入第四段中橫線處的語句,請調(diào)整語序填入其中,并根據(jù)需要添加關聯(lián)詞語,使表達通順連貫??梢赃m當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句意。
他的選擇不是心中所想并不是他眼里的幸福他肯定會后悔他選擇了腳下的六便士會有種種幸福
21. 有人將最后一段畫波浪線的句子改為“如果是,請堅持,哪怕其中會有雨雪風霜;如果不是,那就瀟灑告別吧,不論路途有多少鳥語花香”,請簡要分析改后的句子在表達效果上好在哪里。
【答案】17. ①將“早期”移到“作品”前。②在“生命歷程”后加上“的故事”。
18. ①屈指可數(shù)/寥寥無幾②格格不入/背道而馳③截然不同 19. D
20. 倘若他選擇了腳下的六便士,那么他肯定會后悔,因為他的選擇不是心中所想,即便會有種種幸福,卻并不是他眼里的幸福。
21. ①相比原句,改句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復,更加簡潔,增強了結(jié)尾的力量。
②改句“雨雪風霜”“鳥語花香”使用借喻手法,突出兩種道路的特征,增強了語句的形象性。
【解析】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語序不當,“早期”是時間定語,“毛姆”是領屬性定語,領屬性的定語一般在前,可將“早期”移到“作品”前。
②成分殘缺,“重繪”缺少與之搭配的賓語中心語,可在“生命歷程”后加上“的故事”。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空,前文提到多數(shù)人的選擇無疑是維持生計的六便士,盡管也有部分人選擇前者,語境強調(diào)能夠堅持下來很少,故填“屈指可數(shù)”或“寥寥無幾”。屈指可數(shù):扳著手指就可以數(shù)清楚,形容數(shù)量稀少;寥寥無幾:形容稀少,沒有幾個。
第二空,前文提到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倔強的逆行者,后文又說他只與自己的靈魂惺惺相惜,語境強調(diào)他與世界很不協(xié)調(diào),故填“格格不入”或“背道而馳”。格格不入:形容彼此思想不協(xié)調(diào),想法不相容;背道而馳: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離正確的目標,朝相反方向走。
第三空,后文提到“月亮”是純而又純的象征;“六便士”是流于世俗的忙碌和平淡,語境強調(diào)“月亮”和“六便士”這兩個意象完全不同的特點,故填“截然不同”。截然不同:形容兩種事物沒有一點必然聯(lián)系。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原文畫波浪線句中的逗號與D項中的逗號均起到突出主語,吸引讀者注意力的作用。
選項ABC句子中的逗號屬于常規(guī)的句間停頓,無明顯表達效果。
故選D。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連貫的能力。
語序方面:前文提到“我”很小的時候讀過的弗羅斯特的那首《未選擇的路》,毛姆筆下的斯特里克蘭德在面臨“月亮”和“六便士”的選擇時的感受,故緊跟上文的內(nèi)容要強調(diào)選擇了腳下的六便士的情況,故“他選擇了腳下的六便士”應在最前面;“他肯定會后悔”是結(jié)果,要緊跟其后;最后揭示原因“因為他的選擇不是心中所想,即便會有種種幸福,卻并不是他眼里的幸福”。
必要的關聯(lián)詞:”倘他選擇了腳下的六便士“和”那么他肯定會后悔“之間是假設關系;”他肯定會后悔”“他的選擇不是心中所想”之間是因果關系;“會有種種幸?!焙汀皡s并不是他眼里的幸福”之間是轉(zhuǎn)折關系。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原句“自己心中期盼的路”重復了兩次,相比原句,改句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復,更加簡潔,增強了結(jié)尾的力量。
改句把‘艱難坎坷”比作“雨雪風霜”;把“成功順暢”比作“鳥語花香”,使用借喻手法,突出兩種道路的特征,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四、寫作(60分)
2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作文是我們語文學習的重頭戲,但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要不要背范文呢?有人說“文有定法”,要背范文;有人說“文無定法”,無需背范文。人生如“作文”,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圍繞著寫作文要不要背范文展開,提出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是“文有定法”,意思是寫文章有固定的法則規(guī)范。這意味著寫作時要多吸收借鑒優(yōu)秀文章的寫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這就是背范文的意義和好處。另一種觀點是“文無定法”,意思是文章沒有固定的法則,這啟示我們應當創(chuàng)新突破,不可囿于陳規(guī),要寫出自己的風格。
材料以寫文章為喻,指出人生也如“作文”,也會面臨要不要“背范文”的問題。這里的“背范文”可以抽象為模仿和借鑒他人的成功之道。材料意在引導考生深入思考在人生之路上,要不要學習借鑒他人的成功之法。對此,考生應辯證地、理性地進行分析,既要認識到博采眾長、學習借鑒的積極意義,也要意識到不能一味地“背范文”,而應在借鑒的基礎上積極創(chuàng)新,活出自我風采。
寫作時,可采用遞進式的論證結(jié)構(gòu)。先結(jié)合材料指出“背范文”之于寫作的利弊,由此指出寫作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唯有兼顧借鑒與創(chuàng)新,方能行穩(wěn)人生之路。然后分別論述博采眾長和創(chuàng)新求變的意義,在論述時可以從正反兩方面切入,以一味模仿與拒絕學習他人長處的危害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接著進一步指出應如何正確處理借鑒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如以借鑒為基石,積極學習他人的長處,博采眾長,為我所用;以創(chuàng)新為根本,勇于探索適合自己的方法和道路,做到自成章法;借鑒與創(chuàng)新相輔相成,互為表里,不可偏廢。最后,聯(lián)系實際再次強調(diào)中心論點,兼收并蓄,積極求變,將“法”融入內(nèi)心,走出富有生命力與個性化的人生。
立意:
1.博采眾長,又要自成一家。
2.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必由之路。
3.兼顧借鑒與創(chuàng)新,行穩(wěn)人生之路。

相關試卷

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文學類閱讀-單文本,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情景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作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四川省內(nèi)江市威遠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內(nèi)江市威遠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2023-2024學年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中學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2023-2024學年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二中學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六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六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六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試題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內(nèi)江市第六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試題 Word版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