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鄉(xiāng)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們當然記得不少提倡鄉(xiāng)村工作的朋友們,把愚和病貧聯(lián)結(jié)起來去作為中國鄉(xiāng)村的癥候。關于病和貧我們似乎還有客觀的標準可說,但是說鄉(xiāng)下人“愚”、卻是憑什么呢?鄉(xiāng)下人在馬路上聽見背后汽車連續(xù)地按喇叭,慌了手腳。東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機拉住閘車,在玻璃窗里,探出半個頭,向著那土老頭兒,啐了一口:“笨蛋!”——如果這是愚,真冤枉了他們。我曾帶了學生下鄉(xiāng),田里長著芭谷,有一位小姐,冒充著內(nèi)行。說:“今年麥子長得這么高?!迸赃叺泥l(xiāng)下朋友,雖則沒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地一笑,也不妨譯作“笨蛋”。鄉(xiāng)下人沒有見過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樣應付汽車,那是知識問題、不是智力問題。正等于城里人到了鄉(xiāng)下,連狗都不會趕一般。如果我們不承認郊游的仕女們一聽見狗吠就變色是“白癡”,也就自然沒有理由說鄉(xiāng)下人不知道“靠左邊走”或“靠右邊走”等時常會因政令而改變的方向是因為他們“愚不可及”了。
其實鄉(xiāng)村工作的朋友說鄉(xiāng)下人愚那是因為他們不識字,我們稱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連字都不識。這自然是事實??墒侨绻f不識字就是愚,我心里總難甘服?!坝蕖比绻侵钢橇Φ牟蛔慊蛉毕?,那么識字不識字卻并非愚不愚的標準。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還是學不到什么的。我們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說鄉(xiāng)下多文盲是因為鄉(xiāng)下本來無須文字眼睛呢?說到這里。我們應當討論一下文字的用處了。
文字發(fā)生之初是“結(jié)繩記事”,需要結(jié)繩來記事是為了在空間和時間中人和人的接觸發(fā)生了阻礙,我們不能當面講話,才需要找一些東西來代話。在廣西的瑤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鋼錢到別的部落里去,對方接到了這記號,立刻派人來救。這是“文字”、一種雙方約好代表一種意義的記號。如果是面對面可以直接說話時、這種被預先約好的意義拘束的記號,不但多余,而且有時會詞不達意引起誤會的。
文字是間接的說話,而且是個不太完善的工具。當我們有了電話、廣播的時候,書信文告的地位已經(jīng)大受影響。等到傳真的技術發(fā)達之后,是否還用得到文字,是很成問題的。這樣說來,在鄉(xiāng)土社會里不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的表現(xiàn)了。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為什么舍此比較完善的語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還想在這里推進一步說。在面對面社群里,連語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語言本是用聲音來表達的象征體系,而表情、動作,在面對面的情境中,有時比聲音更容易傳情達意。于是在熟人中,我們話也少了,我們“眉目傳情”,我們“指石相證”,我們拋開了比較間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會意了。所以在鄉(xiāng)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連語言都并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征體系。
我決不是說我們不必推行文字下鄉(xiāng),在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我們已開始拋離鄉(xiāng)土社會,文字是現(xiàn)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鄉(xiāng)土社會中的文盲,并非出于鄉(xiāng)下人的“愚”、而是由于鄉(xiāng)土社會的本質(zhì)。而且我還愿意進一步說,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夠的,因為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傳的情、能達的意是有限的。所以提倡文字下鄉(xiāng)的人,必須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xiāng)村學校和使鄉(xiāng)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并不能使鄉(xiāng)下人“聰明”起來。
(摘編自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文字下鄉(xiāng)》,有刪改)
材料二:
對“數(shù)字下鄉(xiāng)”現(xiàn)象及其意義的理解和認識,或許需要從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現(xiàn)代化變遷的歷史脈絡中去加以把握。20世紀上半葉,在鄉(xiāng)村建設與平民教育運動中,“文字下鄉(xiāng)”得以廣泛推進。費孝通指出要正確地理解和對待“文字下鄉(xiāng)”,提出“如果中國社會鄉(xiāng)土性的基層發(fā)生了變化,也只有在發(fā)生了變化之后,文字才能下鄉(xiāng)”。也就是說,“文字下鄉(xiāng)”不是簡單化地在鄉(xiāng)村推廣識字教育,而是要為鄉(xiāng)村教育發(fā)展創(chuàng)造適宜的社會與文化條件。只有通過社會變革、解決鄉(xiāng)村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才能真正實現(xiàn)“文字下鄉(xiāng)”的目標。民國時期的鄉(xiāng)村建設運動雖然在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發(fā)展的歷史中留下了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和豐富的理論成果,但就其本身而言,鄉(xiāng)村建設工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大多數(shù)建設實驗最終都流于失敗。
隨著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新時代。鄉(xiāng)村建設與發(fā)展面臨新的目標和任務。數(shù)字鄉(xiāng)村建設是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提出的。作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數(shù)字鄉(xiāng)村是信息化時代鄉(xiāng)村發(fā)展與現(xiàn)代化的目標和路徑之一?!皵?shù)字下鄉(xiāng)”已經(jīng)成為當前鄉(xiāng)村建設的重大戰(zhàn)略和時代主題,數(shù)字信息技術變成鄉(xiāng)村人在網(wǎng)絡化時代亟待學習的“新文字”。
與“文字下鄉(xiāng)”相似的是,在社會轉(zhuǎn)型與現(xiàn)代化的背景下,鄉(xiāng)土社會的“文字鴻溝”對鄉(xiāng)村發(fā)展的制約作用凸顯出來。同樣、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數(shù)字鴻溝”對鄉(xiāng)村振興的“瓶頸”作用也顯現(xiàn)出來。伴隨著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數(shù)字得以“下鄉(xiāng)”。越來越多的數(shù)字資源輸入鄉(xiāng)村社會之后,是否會讓鄉(xiāng)村實現(xiàn)數(shù)字化,鄉(xiāng)村社會能否順利吸收這些數(shù)字資源,并將其轉(zhuǎn)換為新發(fā)展動能,關鍵仍在于鄉(xiāng)村基層的變化。只有在鄉(xiāng)村社會發(fā)生變化的基礎上,數(shù)字才能下鄉(xiāng)。
(摘編自李貴成《從“文字下鄉(xiāng)”到“數(shù)字下鄉(xiāng)”——關于數(shù)字鄉(xiāng)村建設的一點思考》,有刪改)
1.下列對“愚”的理解和分析,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3分)
A.不識字就是“愚”,就是“文盲”,中國鄉(xiāng)村的癥候就是愚、病貧相聯(lián)結(jié)。
B.“愚”就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識字不識字并不能成為“愚不愚”的標準。
C.鄉(xiāng)下人的“愚”,不是說他們智力不及人,而是說他們什么知識都不及人。
D.鄉(xiāng)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車與城里人不識苞谷一樣,并不是“愚”的具體表現(xiàn)。
2.根據(jù)材料的相關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字的產(chǎn)生是因為時空的阻隔,人與人之間無法面對面的交流而尋求“代話”。
B.文字是不太完善的表達工具,所以當新的傳播媒介出現(xiàn)時、文字會受到?jīng)_擊。
C.“數(shù)字鄉(xiāng)村”已經(jīng)基本實現(xiàn),數(shù)字信息技術成為鄉(xiāng)村人亟待學習的“新文字”。
D.“數(shù)字下鄉(xiāng)”與“文字下鄉(xiāng)”雖處于鄉(xiāng)村建設的不同時期、但面臨的問題相似。
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材料一橫向?qū)φ?,突出了鄉(xiāng)下人與城里人的知識差異,有力駁斥了鄉(xiāng)下人“愚”的觀點。
B.材料一前后照應,結(jié)尾重申鄉(xiāng)土社會中的文盲與鄉(xiāng)下人的智力無關。而與所處的社會有關。
C.材料二縱向論述,先追溯20世紀上半葉的“文字下鄉(xiāng)”,再論述新時代的“數(shù)字下鄉(xiāng)”。
D.材料二舉例論證,以民國時期鄉(xiāng)村建設的成功事例,佐證費孝通關于“文字下鄉(xiāng)”的觀點。
4.借鑒20世紀上半葉“文字下鄉(xiāng)”的寶貴經(jīng)驗,談談如何實現(xiàn)新時代的“數(shù)字下鄉(xiāng)”。(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表情”到“表情包”,一字之差,意義卻是劃時代的。與材料一中提及的文字、語言、表情這三種表達工具相比,“表情包”在傳情達意上有什么優(yōu)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初到上海
1915年夏天,20歲的徐悲鴻穿著件藍布長袍和一雙戴孝的布鞋,帶著家鄉(xiāng)的泥土氣息,來到了不夜之城——上海。
煩悶而炎熱的夏季在焦慮中過去了。為了消磨時間,找不到職業(yè)的悲鴻常去商務印書館門市部站讀。夜晚,他在旅店的昏暗燈光下,①憂郁地懷念著家鄉(xiāng),思念母親和弟妹。
秋風起了,街道兩旁蔥綠的樹葉漸漸變黃,紛紛揚揚地飄落在地上,寒冷和饑餓開始威脅著他。他踏著落葉,徘徊在街頭,悲傷地感到人生的道路是多么艱難和狹窄。正在彷徨無計時,忽然接到徐子明先生從北京來信,囑咐他去見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的編輯惲鐵樵先生,請他幫助謀個小職。這飛來的希望使悲鴻振奮起來。他立即挾上自己的畫和徐子明的信,來到惲鐵樵先生的辦公室。悲鴻懇切地向他說明自己的境況十分窘迫,有燃眉之急。惲鐵樵留下了悲鴻的畫,答應盡力幫忙,囑他過幾天來聽回音。
②稠密的秋雨綿綿不斷地下著,仿佛要給大地織起一個陰冷的密網(wǎng)。悲鴻沒有雨傘,只好冒雨去打聽回音。這時,街上鑼鼓喧天,到處扎著五彩繽紛的牌樓,許多人在歡天喜地迎接國慶。悲鴻被雨淋得渾身上下都濕透了,當他站在惲鐵樵面前時,雨水沿著他濃密的黑發(fā)直往下流淌。惲鐵樵先生見到悲鴻,便立即快活而興奮地說:“事情已經(jīng)辦成了!商務印書館同意讓你擔任給中小學教科書畫插圖的工作,日內(nèi)便可以搬到商務印書館宿舍里住宿?!?br>一陣溫暖的感覺頓時涌到悲鴻的心里,他覺得呼吸變得均勻了,血液又開始在他身上暢流。當他踩著濕漉漉的街道走回旅店時,雖然雨還在不停地下著,寒風卷著冷雨撲打著他的頭發(fā)、面孔和全身,但他卻滿意地、幾乎是快樂地望著這風雨的簾幕,望著灰蒙蒙的天空,他已暫時忘記了饑餓和寒冷。
當他邁著輕快的腳步回到旅店,正打算脫衣休息時,忽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叩門聲。他慌忙打開門,看見惲鐵樵先生站在門前,手里拿了一個紙包,神色倉皇地說:“事情絕望了!”
悲鴻接過紙包,急忙打開,只見里面除了自己的畫以外,還附有一份批札:“徐悲鴻的畫不合用?!?br>悲鴻感到全身都在顫栗,心好像突然裂開了,血不斷地涌出來。一種難以遏制的痛苦和失望強烈地攫住了他,他不顧一切地狂奔到黃浦江邊。淪落上海的苦悶,找不到職業(yè)的煩惱,饑寒交迫的痛苦,已經(jīng)把悲鴻折磨得精疲力竭;而這一次,突然降臨的希望又這樣突然破滅,使這個血氣方剛的青年再也忍受不了。
他瀕于絕望,準備在這滾滾不息的黃浦江里結(jié)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奔騰而混濁的江水洶涌地沖擊著江岸,發(fā)出沉重的響聲。③外國商船和兵艦遍布在遠近的江面,汽笛尖銳地吼叫著。悲鴻感到呼吸困難,渾身像著了火,有一種燃燒般的痛楚。他猛力扯開衣襟,讓無情的風雨打在他的胸脯上。當一陣寒冷的顫栗從他的腳跟,慢慢傳布到全身時,他才清醒過來。他想起了父親臨終時的教導,想起了自己的責任和曾經(jīng)有過的壯志,也想起了母親和弟妹…他低聲對自己說:“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能夠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他徘徊在潮濕而陰冷的街頭,異??鄲赖叵胫含F(xiàn)在,我到什么地方去呢?他茫然四顧,包圍他的,只是一片沉沉的黑夜。他的腳步本能地向故鄉(xiāng)走去。
④妃亭橋畔那所小屋依舊頑強地屹立在風雨之中,但是,這個家卻更加貧困了。弟妹們都失學,在田地里勞動,母親那裹在粗布衣服里的身子也更加瘦削了。悲鴻不愿對母親說出自己的苦惱。然而,悲鴻那顆年輕的心沒有屈服,猶如路邊被踐踏的小草一樣,它仍舊要向廣闊的天空,向著陽光和雨露探出頭來。他把自己的悲哀和憂郁,向鎮(zhèn)上一位和善的民間醫(yī)生法德生先生傾訴。善良的醫(yī)生十分愛惜悲鴻的才華,他邀集了鎮(zhèn)上的一些朋友,那些樸實的小手工業(yè)者,拼湊了一筆錢,送給悲鴻。
悲鴻含著眼淚接過這筆錢,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深知這些鄉(xiāng)親們的生活也十分艱難,但是為了他,都慷慨地伸出了援助的手,他應當怎樣刻苦努力,才能報答鄉(xiāng)親們的關懷和愛護呢?他暗暗下定決心:決不辜負鄉(xiāng)親們的期望!
(摘編自《徐悲鴻的一生》,作者廖靜文,徐悲鴻夫人。原文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求職商務印書館失敗給了徐悲鴻沉重的打擊,因為值得信賴的人言而無信,讓他徹底對未來失去信心。
B.文章多次出現(xiàn)景物描寫,這些描寫沉重壓抑,與徐悲鴻復雜的心路歷程相呼應,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C.徐悲鴻無奈中返回故鄉(xiāng),在得到同鄉(xiāng)、朋友的資助后,更堅定了要通過刻苦努力實現(xiàn)人生追求的信念。
D.本文記敘了徐悲鴻在上海的一段經(jīng)歷,文字質(zhì)樸而充滿深情,表現(xiàn)了主人公矢志不渝、不棄追求的情懷。
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句子①中“憂郁”一詞,可以看出徐悲鴻內(nèi)心的焦慮,他急需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家境的窘迫。
B.句子②運用比喻修辭,“秋雨”的描寫陰沉、蕭索,烘托了人物焦躁、傷感的內(nèi)心。
C.句子③這一細節(jié)描寫,將徐悲鴻的不幸命運融于時代大背景之中,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D.句子④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小屋傲然的姿態(tài),表現(xiàn)了徐悲鴻雖經(jīng)歷挫折但依然精神振奮。
8.徐悲鴻初次到上海經(jīng)歷了怎樣的挫折和打擊?請簡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徐悲鴻認為“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能夠自拔,才不算懦弱呵”。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和理解?請結(jié)合現(xiàn)實,談談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至于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舍于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于他說而先自屈矣。復以眾說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似是而非者,亦將奪于公論而無立矣。大率徐行卻立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jié)目;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
(節(jié)選自朱熹《讀書之要》)
材料二: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
材料三: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喝诵?,則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節(jié)選自韓愈《師說》)
10.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大率徐行A卻立B處C靜觀動D如攻E堅F木G先其易者H而后其節(jié)目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字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材料一“則似是而非者”與材料三“如是而已”兩句中“是”字含義不同。
B.“跬步”,古代人們稱人行走時,跨出一腳為“跬”,而跨出兩腳為“步”。
C.古文,文中指先秦兩漢時期的散文,與講求聲韻和諧、辭藻華麗的駢文相對。
D.“不拘于時”與“不違農(nóng)時”(《寡人之于國也》)兩句中“時”字含義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材料一提出了讀書應熟讀精思的觀點,熟讀讓語句如出自自己的嘴巴,精思讓文意好像出自自己心里所想,這樣以后可以有所收獲。
B.材料一認為,讀書要仔細思考,對于有疑惑的內(nèi)容,一定先要學會用大家的言論互相詰問反駁,否則沒等到和其他學說比較,就已經(jīng)自動屈服,無法讀懂了。
C.材料二主要從三個方面論述了學習應該具有的態(tài)度和方法,荀子認為,學習要注重積累,要堅持不懈,還要專心致志。
D.材料三作者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能行古道”,以此表明本文的寫作緣由,其更深的用意是倡導古人從師之道,抨擊當時社會師道不興的現(xiàn)象。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至于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舍于其間。(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結(jié)合以上三則材料,分別簡要分析它們運用的論證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注】此詩作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六月,當時杜甫被嚴武收留,為節(jié)度使幕府的參謀。按規(guī)定,參謀需要留宿節(jié)度使幕府。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秋天的夜晚,作者獨自在幕府值宿,感受環(huán)境的凄清和孤獨寂寥。營造清冷的意境,烘托心境的悲涼,語調(diào)沉郁。
B.頷聯(lián)寫出“獨”的感受。有家難回,聽著外面的號角聲,詩人只能悲傷的自言自語。月色雖好,也沒有心思去欣賞。
C.頸聯(lián)表明了“獨”的緣由。長期輾轉(zhuǎn)漂泊,與親人已經(jīng)失去了聯(lián)系,回故鄉(xiāng)的路又險阻重重,感傷之情涌上心頭。
D.全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選取“井梧”“蠟炬”“角聲”“月色”等意象,勾勒出一個看月聽角、獨宿不寐的詩人形象。
16.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荀子在《勸學》中也探討了“學”與“思”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2)“杜鵑”俗稱“布谷”,又名“子規(guī)”,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杜鵑啼鳴往往寄托著悲苦愁思,這在唐宋詩詞中屢見不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鹿”因其愜意且恬靜的生活姿態(tài)而受古人青睞,常出現(xiàn)在古詩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中科院院士施蘊渝,1960年考入中科大生物物理系,自此她與生命科學結(jié)下了①______。多年來,她始終堅守在科研一線,取得諸多創(chuàng)新性成就,為中國生物核磁共振研究在國際上占有②______作出了貢獻。施蘊渝出生于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兒時的經(jīng)歷讓她意識到,個人命運總是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父親施士元是受居里夫人指導的物理學博士。畢業(yè)后,時年25歲的施士元回國任教,成為中國核物理學研究和核物理高等教育的開拓者之一。在施蘊渝看來,科研報國的精神在父親身上展現(xiàn)得③______。他的言傳身教,也激發(fā)了施蘊渝投身科研的熱情。上世紀70年代,施蘊渝和同事們迫切想跟上國際學界,為了快速推進項目,她和同事跑遍了上海的圖書館,查文獻、翻資料,連續(xù)熬了兩個星期,就把“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的申請書寫完。上世紀90年代初,她領導的研究組解析了系列重要蛋白質(zhì)的溶液結(jié)構(gòu),揭示了蛋白質(zhì)相互作用及其功能意義。
如今,滿頭銀發(fā)的她依舊每天步履匆匆地到實驗室工作。她認為,每一個新的領域都有大量知識需要學習,探索不可止步,研究不能停歇。登山的快樂不僅僅是在抵達山頂?shù)哪且豢蹋窃诓粩嗯实堑倪^程之中。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19.文中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加粗加點的句子使用了對偶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都說春暖花開,為何冰天雪地中也有植物開花?
其實,植物開花、展葉、結(jié)實等,都反映其對生存環(huán)境的適應。植物只有在恰當?shù)臅r節(jié)開花,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存優(yōu)勢,從而達到繁衍自身、延續(xù)基因的目的。①______也遵循這條規(guī)律。通常來說,春、夏、秋三季溫度較高,昆蟲、鳥類等動物較多、較活躍,更容易幫助植物完成花粉傳播。( )。冬天依然有蜂類、蛾類等傳粉動物在活動,雖然它們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但此時開花的植物也變少了。因此,臘梅等植物在冬季開花,就可以躲開激烈的傳粉競爭,成功實現(xiàn)繁衍。
雖然冰天雪地中植物也可以開花,但是②______。因為在極端低溫下,臘梅等植物也無法順利開花。它們往往選擇在初冬或者冬末氣溫略微回升時“綻開笑顏”。此外,由于葉片不如花朵耐寒,為了避免先生長的葉片受到低溫傷害。臘梅等植物還進化出③______,所以寒冬里臘梅繁花滿枝時,葉片依然稀少。
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3分)
A.但是因為開花的植物也很多,傳粉競爭異常激烈
B.但是傳粉競爭異常激烈,因為開花的植物也很多
C.但是因為傳粉競爭異常激烈,開花的植物也很多
D.但是開花植物很多,引發(fā)異常激烈的傳粉競爭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漢書·元帝紀》)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輕易遷居異地,這是中國人的民族性。
材料二:傳統(tǒng)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以農(nóng)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tài),遷移是變態(tài)?!巴痢痹谖覀兾幕镎贾鴺O其重要的地位,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
以上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據(jù)此并圍繞“鄉(xiāng)土本色”主題寫一篇發(fā)言稿,用于復興中學“復興學子——時代青年講壇”發(fā)言。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年級12月月考參考答案
1.D【解析】A項,是某些鄉(xiāng)村工作者的觀點,并非作者觀點。B項,原文中說“‘愚’如果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識字不識字卻并非愚不愚的標準”,此為假設,并非確指。C項,“他們什么知識都不及人”表達不準確。第一段舉鄉(xiāng)下人和城里人的例子,旨在說明鄉(xiāng)下人和城里人在知識方面各有所長,鄉(xiāng)下人只是城里的知識不如城里人。
2.C【解析】“數(shù)字鄉(xiāng)村已經(jīng)基本實現(xiàn)”于文無據(jù)。數(shù)字鄉(xiāng)村是鄉(xiāng)村發(fā)展的新目標,原文只說“‘數(shù) 字鄉(xiāng)村’是信息化時代鄉(xiāng)村發(fā)展與現(xiàn)代化的目標和路徑之一”“‘數(shù)字下鄉(xiāng)’已經(jīng)成為當前鄉(xiāng)村 建設的重大戰(zhàn)略和時代主題”。
3.D【解析】D 項,“民國時期鄉(xiāng)村建設”是不成功的例子,從反面證明了費孝通關于“文字下鄉(xiāng)”的觀點的正確性。
4.①實施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給鄉(xiāng)村社會輸入豐富的數(shù)字資源(或突破鄉(xiāng)村振興“數(shù)字鴻溝”的瓶頸)。
②通過社會變革,解決鄉(xiāng)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促進鄉(xiāng)村基層的變化),為“數(shù)字下鄉(xiāng)”創(chuàng)造適宜的社會與文化條件。(每點2分,共4分)
5.①和文字相比,表情包可以直接會意,可避免詞不達意;
②和語言相比,表情包不受時空的阻礙,可以借助網(wǎng)絡技術,實現(xiàn)“面對面”的交流;
③和表情相比,表情包的表情更生動、夸張、鮮明,更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每點2分,共4分。任答其中的兩點即可給滿分。第③點如答“表情包可以保存、共享”“表情包表意更便捷”等,言之有理的,亦可給分。)
6.A(“值得信賴的人言而無信”說法不當,否定徐悲鴻并非惲鐵樵的意見。)
7.D(“雖經(jīng)歷挫折但依然精神振奮”分析錯誤。)
8.①找不到工作,衣食無著,內(nèi)心憂郁煩躁。②畫作得不到認可,處境絕望。③走投無路,一度選擇自殺。(6分,每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
9.①徐悲鴻敢于搏擊坎坷命運,在困境中不動搖意志,不放棄希望,這是他能夠最終成長為一代大師的重要因素。(2分)②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挫折甚至不幸,面對坎坷,有人喪失信心,放棄努力,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棄,這是懦弱的表現(xiàn)。我們要正確地認識挫折,積極尋求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熱愛生活,磨練意志,從逆境中奮起,做生活的強者。(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0. BDG 【解析】句意:一般情況下慢慢地停下來看,處理靜止狀態(tài)觀察動態(tài)的,像加工堅硬的木頭,先加工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加工它的關鍵之處。
“徐行卻立”與“處靜觀動”結(jié)構(gòu)一致,都是四字短語,且都是并列結(jié)構(gòu),各自斷開,即BD處斷開;
“攻堅木”中“攻”是動詞謂語,“堅木”是偏正短語作賓語,其后G處斷開。
BDG三處斷開。
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一詞多義和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
A.正確。正確;此、這樣。句意:好像是對其實是錯的。/如此罷了。B.正確。C.正確。D.錯誤。時俗、時尚;時節(jié)、季節(jié)。含義不同。句意:不受時俗的拘束。/不耽誤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季節(jié)。故選D。
B “一定先要學會用大家的言論互相詰問反駁”錯誤。應該是“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而不是先“以眾說互相詰難”。
13. (1)至于那些對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論紛亂錯雜的,就也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當中取舍。
(2)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向上吃塵土,向下飲泉水,是因為心思專一。
【解析】
(1)“紛錯”,紛亂錯雜;“遽”,匆忙急促;“取舍于其間”,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其間取舍”。
(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是“蚓無利爪牙,強筋骨”;“黃泉”,地下水;“一”,專一。
14. ①材料一運用了比喻論證,如用“如攻堅木”“如解亂繩”來說明讀書的方法。②材料二運用了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如“積土”“積水”等,說明學習要注重積累?!膀U驥”和“駑馬”對比,說明學習要堅持不懈;又如“蚓”與“蟹”對比,說明學習需要專一。③材料三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舉孔子從師學習的例子和引用孔子“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钡拿裕f明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
【解析】材料一運用了比喻論證,如“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jié)目;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意思是,像加工堅硬的木頭,先加工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加工它的關鍵之處;像解開纏亂在一起的繩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暫且放在那兒慢點去處理它。用“如攻堅木”“如解亂繩”來說明讀書的方法。
材料二文運用了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如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得出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安环e跬步”、“不積小流”從反面闡述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闡述學習要積累?!膀U驥”、“駑馬”對比,得出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闡述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闡述做到積累還要專一。
材料三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視師道的事跡,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引用孔子“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钡拿裕f明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舉孔子為例加以論述,因為孔子在人們心目中是至圣先師,舉孔子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強說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結(jié)論,這個結(jié)論顯然是正確的。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凡是讀書必須先要熟讀,讓里面的話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進一步就仔細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對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論紛亂錯雜的,就也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當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單獨列為一說,順著文章的思路去想,來驗證它思路的通暢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別沒有明顯含義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學說相比較道理就已經(jīng)自動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論互相詰問反駁,然后尋求它的道理的穩(wěn)妥,來考證它的正確或錯誤,好像是對其實是錯的,也將被公眾承認的說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況下慢慢地停下來看,處理靜止狀態(tài)觀察動態(tài)的,像加工堅硬的木頭,先加工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加工它的關鍵之處;像解開纏亂在一起的繩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暫且放在那兒慢點去處理它。
(節(jié)選自朱熹《讀書之要》)
材料二: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從這里興起;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從這兒產(chǎn)生;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備。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連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
材料三: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鬃诱f:“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币虼藢W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齡十七,喜歡古文,六經(jīng)的經(jīng)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途徑,寫這篇《師說》來贈送他。
(節(jié)選自韓愈《師說》)
15.B【解析】“詩人只能悲傷的自言自語”是對詩句的誤讀。頷聯(lián)前半句使用擬人修辭,寫深夜傳來的號角聲像獨自在悲鳴?!霸律m好,也沒有心思去欣賞”也是指無人與自己一同看月。
16.①常年忍受孤獨,也表明國家長期動蕩不安。②客居他鄉(xiāng),勉強有了落腳之地。③表達作者感時傷事的情感,暗含了漂泊無依、懷才不遇的悲傷。(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7.(1)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2)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18.①不解之緣 ②一席之地 ③淋漓盡致(3分。每空1分)
19.①成分殘缺,缺少“跟上”的賓語“腳步”或“步伐”。②不合邏輯,把“就”改為“才”,強調(diào)兩個星期的艱難過程。(4分。每點2分)
20.①對偶:“探索不可止步,研究不能停歇”,形式上,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內(nèi)容上,概括力強,強調(diào)研究學習的持續(xù)性;②比喻:將探索研究比作登山,強調(diào)結(jié)果固然重要,過程更加重要。形象生動,加深讀者印象,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4分。每條2分)
21. A 【解析】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都有“但是”,可知所選的句子和前句之間是轉(zhuǎn)折關系。再根據(jù)前句“通常來說,春、夏、秋三季溫度較高,昆蟲、鳥類等動物較多、較活躍,更容易幫助植物完成花粉傳播”推知,所選的句子是說春、夏、秋三季傳粉競爭異常激烈,究其原因是傳粉競爭異常激烈。也就是說“開花的植物也很多”是“傳粉競爭異常激烈”的原因,排除C;
B.采用因果倒裝句,強調(diào)的是“傳粉競爭異常激烈”這樣一個結(jié)果。而原句是強調(diào)原因,排除B;
D.“引發(fā)”一詞可知強調(diào)的也是“異常激烈的傳粉競爭”的結(jié)果,排除D。
故選A。
①冬天開花的植物 ②氣溫并非越低越好 ③先開花后展葉的能力
【解析】第一空,根據(jù)前句中的“也”可知,此處是說冬天開花的植物跟春、夏、秋三季開花的植物一樣,都要遵循以上的規(guī)律,故補寫內(nèi)容為“冬天開花的植物。
第二空,根據(jù)句中的“雖然……,但是……”可知,前后兩句是轉(zhuǎn)折關系。再根據(jù)后句“因為在極端低溫下,臘梅等植物也無法順利開花。它們往往選擇在初冬或者冬末氣溫略微回升時‘綻開笑顏’”可知,此處是說在冰天雪地中的植物,并不是氣溫越低,就越有利于開花,故補寫內(nèi)容為“氣溫并非越低越好”。
第三空,由后句中“所以”可知要填的內(nèi)容與前句是因果關系。再根據(jù)“寒冬里臘梅繁花滿枝時,葉片依然稀少”可知,此處是說臘梅等植物還進化出先開花后展葉的能力,故補寫內(nèi)容為“先開花后展葉的能力”
23、【審題立意】
【解題一】
該作文題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兩則材料,材料一,提出中國人的民族性——安土重遷;材料二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鄉(xiāng)土性,我們的民族和鄉(xiāng)土密不可分,泥土中長出了光榮的歷史。同時結(jié)尾提出——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其實就是受到鄉(xiāng)土性的制約。第二部分是文體要求——發(fā)言稿。第三部分是情景任務——時代青年講壇。因此,我們要求作文必須符合上面三個要求才可以歸為一類文,即圍繞“鄉(xiāng)土本色”展開,發(fā)言稿的形式,學校青年講壇的語境。
【解題二】
單純寫成議論文,沒有寫成演講稿的形式的43——45,作文見解獨到深刻,有文采等,可酌情加分,但不要高過48分。
【解題三】關于主題立意結(jié)合材料二,“從土里長出過光榮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以及選文《漢書》、材料二中“傳統(tǒng)中國社會”,我們可以推演得出以下信息:1.傳統(tǒng)中國社會中的鄉(xiāng)土觀念長出了我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精神底蘊,是我們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比如眷戀鄉(xiāng)土,熱愛故園。2.同時鄉(xiāng)土觀念帶來的某些弊端陋習,如安于故土,不追求變遷,必將束縛我們的發(fā)展。3.作為當代青年,面對鄉(xiāng)土本色,在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時,應該怎樣去做?
【綜合立意】1.志在四方,心懷熱土——鄉(xiāng)土有榮光,有價值,但也有束縛,新時代青年要志在四方,勇于闖蕩,同時不忘家鄉(xiāng)。2.鄉(xiāng)土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本色,是我們的根;在新時期,守住我們的鄉(xiāng)土,必須解開束縛,維新立命。
【其他要求】關注均分——保持在43分左右,好作文要給上去分數(shù)。1.字數(shù)要求:①750字以上正常給分,不扣字數(shù)分。②650-750字的,一般情況下30-46評分,在此基礎上每少50個字扣1分。③不足650字,基本按百字5分累加,根據(jù)書寫酌情增減5分,不扣字數(shù)分。④只寫題目和開頭一兩句話的,5分以下。⑤只寫題目的,給1-2分;不寫題目的,扣2分。特別注意——沒有寫成發(fā)言稿的在此基礎上扣2分。2.偏題離題:①偏題:800字以上,只是提及材料而立意不太符合的,比如提到鄉(xiāng)土本色,卻沒有從鄉(xiāng)土角度闡釋,進行套作的,不要高過43分;②離題:800字以上,完全不提材料且立意也不符合的,35分以下。3.卷面書寫:①文面好的適當提分;②涂改過多卷面難看的,49分封頂。4.錯字標點:①錯字:標題、首段、尾段和段首、段尾有錯別字的,每錯1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最高扣3分。②標點:錯3-5處扣1分,6處及以上或一逗到底扣2分。最高扣2分。

相關試卷

2023-2024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部分學校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部分學校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馮至在《一個消逝了的山村》中說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2024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學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學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第Ⅰ卷兩部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2024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共17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陜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學2024屆高三語文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PDF版附答案)

陜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學2024屆高三語文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PDF版附答案)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陜西省安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陜西省安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陜西省安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陜西省安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題

陜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

陜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