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晝夜長短的變化(1)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2)晝長、夜長、日出時間、日落時間等相關計算2.四季的更替(1)季節(jié)的形成原因(2)四季的劃分
1.通過閱讀地球光照圖,理解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和季節(jié)變化特征,培養(yǎng)地理綜合思維2.結合二十四節(jié)氣圖,了解二十四節(jié)氣,理解四季的形成與劃分,增強地理實踐力3.通過繪制晝夜半球圖、光照圖等,理解地理原理,提高地理綜合思維和動手能力4.聯(lián)系生活實例,嘗試解決晝夜長短的計算等實際問題,培養(yǎng)地理實踐力
一、晝夜長短的變化1.晝弧、夜弧與晝夜長短(1)晝弧、夜弧。(2)晝夜長短。①晝弧長于夜弧,則晝長夜短(如圖中的30°S)。②夜弧長于晝弧,則晝短夜長(如圖中的30°N)。③晝弧等于夜弧,則晝夜等長(如圖中的0°)。2.變化規(guī)律(1)赤道上:全年晝夜等長。(2)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以北半球為例)。
(3)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視野拓展 晝夜長短的變化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有關。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變長,南半球晝變短;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晝變短,南半球晝變長。【思考感悟】 太陽直射某地時,該地是否一定晝最長、夜最短?提示:太陽直射某地,該地不一定晝最長、夜最短。只有當太陽直射該地所在半球的回歸線時,該地才晝最長、夜最短。
二、四季的更替1.四季的形成:地球公轉導致地球中緯度地區(qū)出現(xiàn)明顯的四季變化。2.表現(xiàn):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化。3.劃分:夏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白晝最長的季節(jié);冬季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最短的季節(jié);春秋兩季是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jié)。(1)北溫帶氣候四季:3、4、5月確定為春季,6、7、8月確定為夏季,9、10、11月確定為秋季,12月和次年1、2月確定為冬季。(2)我國傳統(tǒng)四季:以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劃分春、夏、秋、冬四季。(3)歐美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起點,劃分春、夏、秋、冬四季。歐美四季的劃分,比我國傳統(tǒng)四季要推遲一個半月左右。(4)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
視野拓展 四季的更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黃赤交角的存在。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產(chǎn)生周年變化,造成太陽高度的周年變化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影響了各地獲得熱能的周年變化,進而形成四季?!舅伎几形颉?中緯度地區(qū)出現(xiàn)明顯的四季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中緯度地區(qū)一年內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很大,因此四季更替明顯。
探究一 晝夜長短的變化
作為一名高中生,你肯定有這樣的體會:學校早晨上課的時間,每天基本是固定的。但是你離開家去學校時,有時太陽已經(jīng)高高升起,有時太陽才從地平面上露出。
結合材料探究:(1)材料說明了哪種自然地理現(xiàn)象?(2)日出、日落時間每天不同是由什么引起的?(3)你們學校所在地,一年中什么時間白晝最長?提示:(1)晝夜長短的變化。(2)日出、日落時間與晝長直接相關。由于地球的公轉,全球各地的晝長隨季節(jié)作有規(guī)律的變化。(3)對北半球地區(qū)來說,夏至日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1.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1)緯度變化規(guī)律。
①對稱規(guī)律:南、北半球緯度數(shù)相同的地區(qū)晝夜長短“對稱”分布,即北半球某地的晝長與南半球相同緯度數(shù)的夜長相等,例如30°N的晝長等于30°S的夜長。②遞增規(guī)律: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另一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③變幅規(guī)律: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緯度越高,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大。④極晝、極夜規(guī)律:極晝(極夜)的起始緯度數(shù)=90°-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緯度越高,極晝(極夜)出現(xiàn)的天數(shù)越多。
(2)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
①北半球冬至日(圖1)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越短、夜越長,北極圈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南半球相反;赤道晝夜等長。②春、秋分日(圖2)太陽直射赤道,此時全球晝夜等長。③北半球夏至日(圖3)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圈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南半球相反;赤道晝夜等長。④圖1→圖2→圖3,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北半球白晝逐漸變長,由最短變?yōu)樽铋L,黑夜逐漸變短,由最長變?yōu)樽疃?南半球相反。
以北半球為例,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化結合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進行分析,總結如下圖所示。
2.晝夜長短的計算方法(1)根據(jù)晝弧或夜弧計算。晝(夜)長=晝(夜)弧度數(shù)/15°(2)根據(jù)日出或日落時間計算。正午12時把白晝平分成相等的兩份,如圖所示。①晝長=(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日落時間-日出時間②夜長=日出時間×2=(24-日落時間)×2(3)根據(jù)對稱性規(guī)律計算。①利用緯度的對稱性計算。北半球某緯線上各地的晝長等于南半球同度數(shù)緯線上各地的夜長。
②利用時間的對稱性計算。相對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對稱的兩個時間,某地的晝長、夜長都是相等的;相對于春分日或秋分日對稱的兩個時間,某地一個時間的晝長等于另一個時間的夜長。如下圖中某地在a與b兩個時間的晝長、夜長是相等的,在c與d兩個時間的晝長、夜長也是相等的;在b時間的晝長(夜長)等于c時間的夜長(晝長)。
3.太陽直射點位置與日出日落方向及時間、晝夜長短的對應關系(以北半球為例)
某校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將某天三地的晝弧長短狀況繪成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①②兩地所在的半球是( )A.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B.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C.①②同在北半球D.①②同在南半球(2)三地緯度高低關系排列正確的是( )A.北京>①>②B. ②>①>北京C. ①>②=北京D. ①
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章 地球的運動第二節(jié) 地球的公轉背景圖課件ppt,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內容索引,自主預習新知導學,合作探究釋疑解惑,隨堂訓練,課標定位,素養(yǎng)闡釋,問題引領,歸納提升,典型例題,地理實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二節(jié)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背景圖ppt課件,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梳理?探新知,地平面,2季節(jié)變化,合作探究?釋疑難,各緯度變化具體如下,四季和五帶的形成,五帶的劃分,素養(yǎng)培優(yōu)?提技能,課堂小結?梳脈絡,隨堂鞏固?測達標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第二節(jié)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評課課件ppt,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梳理?探新知,日照時間,晝短夜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合作探究?釋疑難,ABD,A地晝變短夜變長,D地晝變長夜變短,素養(yǎng)培優(yōu)?提技能,課堂小結?梳脈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