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試題(共15小題)
1.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均選自國別體史學著作《戰(zhàn)國策》,該書由西漢劉向編定,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
B.戲劇文學即劇本的結(jié)構(gòu)必須遵循時間和空間高度集中的原則,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C.《變色龍》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契訶夫,他與法國作家莫泊桑和美國作家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D.序和表都是古代的文體。序一般用作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表一般用來陳述作品主旨創(chuàng)作經(jīng)過,也用以親友離別,贈言規(guī)勸。
2.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讀《鄉(xiāng)愁》這首詩,我們能感到詩人余光中心靈深處一個執(zhí)著的主導(dǎo)情感——對大陸和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感。
B.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經(jīng)典的”短篇小說。其經(jīng)典性主要在于,這篇作品在短小的篇幅內(nèi),將故事講得曲折而不離奇,塑造了栩栩如生而又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
C.《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應(yīng)好友滕子京之約,為重修的岳陽樓所作的記文。
D.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長篇小說集。所述故事情節(jié)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文筆簡練,描繪細膩,是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
3.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
A.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等。
B.人物形象、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構(gòu)成小說的三要素,其中故事情節(jié)是最主要的。
C.莫泊桑,法國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代表作有《羊脂球》《漂亮朋友》等。
D.曹文軒,當代作家、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草房子》《紅瓦》等。
4.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成功塑造了林黛玉、賈寶玉等經(jīng)典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晚期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
B.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經(jīng)典的短篇小說。其經(jīng)典性主要在于,這篇作品在短小的篇幅內(nèi),將故事講得曲折而不離奇,塑造了栩栩如生而又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
C.《故鄉(xiāng)》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兩文的作者均為魯迅,前者是小說,后者是駁論文。
D.蒲松齡的《儒林外史》是一部文言長篇小說集。所述故事情節(jié)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文筆簡練,描繪細膩,是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
5.1978年以后,艾青的詩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下面不屬于他這一時期詩歌特點的一項是( )
A.詩句由原先的長短錯落,不求整齊劃一變得比較整齊。
B.詩情由原先的總是充滿“土地的憂郁”變得比較深沉。
C.寫法由原先的盡情的呼告、肆意的排敘變得口語化、散文化。
D.詩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變得比較警策,充滿哲思。
6.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代的交際用語常有敬辭與謙辭之分,比如“舍弟”“惠顧”“見教”是敬辭,“愚見”“拙作”是謙辭。
B.《醉翁亭記》的作者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C.我希望兒子在優(yōu)裕的生活環(huán)境里也能有剛毅、誠實、吃苦耐勞。(成分殘缺,句末加上“……的品質(zhì)”)
D.古人的年齡有很多不同的稱謂,如“不惑之年”指四十歲,“及笄之年”指女子十五歲。
7.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創(chuàng)造宣言》選自《陶行知全集》。作者陶行知,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等。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英國19世紀著名的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
C.《三顧茅廬》節(jié)選自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戲曲家。
D.儒生會試合格后,即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或欽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試。殿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8.下列有關(guān)作家、作品及內(nèi)容或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始齔”“而立之年”“既加冠”“耄耋”,這些詞在古代都代表年齡,而且是按照年齡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B.《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的一部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作者吳敬梓,字敏軒,清代小說家。
C.“左遷”表示降職,如我們學過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左遷”就是“降職”的意思。
D.“節(jié)氣”是指一年中的二十四個時節(jié)和氣候,“立春”就是節(jié)氣之一。
9.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在使用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時,首先要確保材料準確,經(jīng)得起推敲。其次,使用的材料還應(yīng)保證材料與觀點一致。
B.《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
C.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莫泊桑的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
D.“王老師不是語文老師,而是英語老師?!薄靶∶鞑皇窃诩依?,就是在學校。”這兩個復(fù)句都是轉(zhuǎn)折復(fù)句。
10.選出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 )
A.《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贈序,作者宋濂是明末清初文學家。
B.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與蘇軾合稱“蘇辛”。
C.《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史料整理編輯的,共33篇,分國編次。
D.孟子名軻,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遏~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
11.選出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 )
A.孟子,戰(zhàn)國時期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遏~我所欲》選自《孟子》。
B.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我們學過他的詞《天凈沙?秋思》。
C.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他的作品《行路難》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D.《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此詩是為回贈白居易而作。
12.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莫泊桑,法國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
B.艾青,原名蔣正涵,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贊歌》《向太陽》等。
C.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儀式,表示已經(jīng)成人。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D.“世先生、世兄弟”都是對有世交的長輩的敬稱,如《范進中舉》中“世先生同在桑梓”。
13.下列對應(yīng)錯誤的一項是( )
A.《十五從軍征》——郭茂倩——北宋
B.《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唐代
C.《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北宋
D.《過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14.下列作品、作者和出處對應(yīng)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稼軒詞編年箋注》
B.《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東坡樂府箋》
C.《滿江紅》(小住京華)——秋瑾——《秋瑾集》
D.《漁家傲?秋思》——蘇軾——《范仲淹全集》
15.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歌》中的“秋處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對應(yīng)的節(jié)氣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B.古代有許多特定年齡的別稱,如“始齔”指七八歲,代指兒童,“加冠”指古代男子16歲時,舉行加冠(束發(fā)戴帽)儀式,表示成年。
C.“六書”指古人分析漢字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構(gòu)字方式,即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zhuǎn)注、假借。
D.《詩經(jīng)》中的“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
這是一份12作文-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復(fù)習熱點題型(全國通用),文件包含12作文原卷版docx、12作文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08說明文閱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復(fù)習熱點題型(全國通用),文件包含08說明文閱讀原卷版docx、08說明文閱讀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06語言運用-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復(fù)習熱點題型(全國通用),文件包含06語言運用原卷版docx、06語言運用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