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感是對語言敏銳的感覺和正確的理解力。細膩而豐富的語感,既與言語經驗和語文學習息息相關,又離不開人生閱歷與情感積淀,需要在長期的言語實踐中不斷積累與培養(yǎng)。對語言靈敏的感知、真切的體驗、透徹的理解,是良好語感的表現(xiàn),能為正確而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奠定基礎。
學習本單元,要加強言語實踐,增強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要不斷積累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驗,梳理語言現(xiàn)象,提高對語言的敏感性;有感情地誦讀,認真品味,體會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揣摩語境,比較推敲,領悟語言的旨趣,學習得體表達。
語言積累是語文學習的基石,是獲得良好語文能力的前提。說話、寫文章單調乏味,除思想貧乏外,語言積累不夠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廣泛的言語實踐,有助于培養(yǎng)語言能力,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增強對語言的繳感性,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學習任務一: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語言積累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要注意方法,持之以恒。不斷豐富語言儲備,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語言。熟讀、精思、記誦,都是語言積累的重要途徑。語言積累,包括字、詞、句、篇等各個方面。重要的字詞、精彩的片段、典范的作品,都應主動積累。
1.摘抄本冊課文中好的詞句和片段,選擇其中5~8例進行賞析
◎《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作者在說明頤和園長廊(第13段)時,運用了一大段看似繁復的說明語言,說說這樣寫的效果。 討論發(fā)言:20個一連串的“一根”以近乎夸張的“重復”強化了“方”“圓”“八角”“六角”……的所謂“千變萬化”的蕪雜和“荒謬絕倫”,從而生動說明了“重復與變化相統(tǒng)一”的必要。這一段語言啟示我們,說明文并不排斥形象生動的語言,也不排斥以大膽的假設來說理的方式。
◎《拿來主義》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 【明確】送“古畫”“新畫”,“幾位”“幾張”“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諷刺少的可憐,還一路招搖賣好之丑態(tài), “捧”“發(fā)揚國光”,“捧”指畢恭畢敬、諂媚討好的奴性嘴臉。“發(fā)揚國光”,反語,諷刺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丑惡嘴臉。
◎《拿來主義》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以催進“象征主義”,此后更順道到歐洲傳道。 【明確】送“梅蘭芳博士”,“催進”“傳道”“順便”,諷刺討好列強、媚外求榮之新伎倆;“算得”“一點”“進步”,“進步”,反語,實則是退步、墮落?!八愕谩薄耙稽c”指對這種行為的不屑不齒。
◎《反對黨八股》①俗語:“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飯,量體裁衣?!边@樣寫,比“要由內容來決定”“要從實際出發(fā)”之類的說法更通俗,更生動,更親切,同時也兼有比喻的修辭格。②成語:“對牛彈琴”“得勝回朝”。前者強調“不看對象亂彈一頓”的可笑;后者用以諷刺那些裝腔作勢而自鳴得意的人,切中肯綮、風趣幽默。
◎《反對黨八股》③方言:“癟三”本是上海一帶的方言,用來比喻語言干癟乏味,可厭可憎,具有視覺形象的具體性和直感性,勝過許多抽象的說明,同時也兼有比喻的修辭格。④比喻:以“懶婆娘的裹腳”比喻“長而空”的文章之令人掩鼻,以“洗臉、照鏡子”比喻寫文章、演說要有責任心,都很新鮮別致,令人會心,言簡意賅,十分精辟。
2參閱“學習資源”中的《我怎樣學習語言》,介紹自己平時積累語言材料和學習語言的好方法,并與同學交流。
老舍說:“我無論是寫什么,我總希望能夠充分的信賴大白話。”(《我怎樣學習語言》)總觀他的作品,“學生腔”最少,生活氣息很濃,他對人民口語的熱愛與信賴,確實達到了“充分”的程度。在老舍的筆下,似乎人人會說的那些大白話,一個個都變成了孫悟空似的,神通廣大,變化多端;字面上平淡無奇,包含的意思卻一層套一層,無論是敘事還是狀物,特別是用來刻畫人物,都是十成的惟妙惟肖,逼真生動。
◎老舍作品《我這一輩子》語言欣賞我學的是裱糊匠。在那大平年月,裱糊匠是不愁沒飯吃的。那時候,死一個人不象現(xiàn)在這么省事,這可并不是說,老年間的人要翻來覆去的死好幾回,不干脆的一下子斷了氣。我是說,那時候死人,喪家要拼命的花錢,一點不惜力氣與金錢的講排場。就拿與冥衣鋪有關系的事來說吧,就得花上老些個錢。人一斷氣,馬上就得去糊“倒頭車”——現(xiàn)在,連這個名詞兒也許有好多人不曉得了。緊跟著便是“接三”,必定有些燒活:車橋騾馬,墩箱靈人,引魂幡,靈花等等。要是害月子病死的,還必須另糊一頭牛,和一個雞翠。趕到“一七”念經,又得糊樓庫,金山銀山,尺頭元寶,四季衣服,四季花草,古玩陳設,各樣木器。及至出殯,紙亭紙架之外,還有許多燒活,至不濟也得弄一對“童兒”舉著?!拔迤摺睙齻?,六十天燒船橋。一個死人到六十天后才和我們裱糊匠脫離關系。一年之中,死那么十來個有錢的人,我們便有了吃喝。。
◎老舍作品《我這一輩子》語言欣賞瞧瞧,有難認的字嗎?幾乎沒有。意思淺嗎?一點也不。小學生都能認下來的這幾百個字里,歷史的,民俗學的,經濟學的,乃至階級關系方面的內容,都涉及到了;可是卻又一點也不枯燥,確實是一個裱糊匠所必說的話,仿佛人物就站在我們面前,他的話讓人越琢磨越有味道。《我這一輩子》寫一個窮愁潦倒的“老北京”的自述。法國人曾經把這篇小說作為學說漢語的教材。他們所以看上了它,大約不單是因為小說的思想內容好(內容確實很好),而是喜歡它的“明白如話”,是活人口中的活語言。小說的語言通篇都好,信手拈來。
那么大家在平時積累語言材料和學習語言的好方法嗎?同學之間交流一下。
一、 在課內積累語言我們使用的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是一些語言生動、形象,有著豐富情感的優(yōu)美范文。大家應多讀,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應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悟、去感受。所以,在課堂中注重多種閱讀形式:如自由朗讀、教師范讀、帶著問題讀、同桌輪讀、分角色讀、感情朗讀、齊讀、指名讀、對比讀等。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內容,其中的優(yōu)美語句也就在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話作文便能信手拈來,為我所用。。
二、在課外積累語言《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各個年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第一學段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段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于100萬字,并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因此,應該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擴大學生課外閱讀的面,增加學生課外閱讀的量,為語文學習提供更多的語言積累和材料積累,以便使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大家要積極參與學校、班級開展的主題活動,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文章或到圖書館借閱。這樣不僅能激發(fā)課外閱讀的興趣,也有利于語言的積累。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贝蠹易x的東西多了,但是要真正留在記憶中卻還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同時寫讀書筆記,不失為一種好辦法。讀書筆記立足于讀,落實于記。就類型而言,包括摘錄優(yōu)美的詞句和精彩的語段、寫讀后感。
其次讓積累成為習慣。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大家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掌握了許多的精妙詞句。所以大家應盡量多展示自己的“才華”。如:每周閱讀課,大家可以交換瀏覽語言積累本,或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好詞佳句。還可以充分利用班上的學習園地,把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精詞妙句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學習。相信長期堅持積累語言必將成為自覺行為。
二、在生活中積累語言 葉老曾說:“惟有從生活中多方面去體驗,把社會所得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積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見深切?!边@句話道出了生活實踐對語言積累的深刻影響。所以,教師要跳出“小語文”的思維定勢,不要把“語文”僅僅理解為語言文字,應當擴展視野,加強文化積累和生活積累。
大家要主動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常用的名言警語,留意周圍的標語、廣告詞,并隨時記錄到自己的生活筆記中去;學會品味生活,使生活的語言富有靈性。還要參加社會實踐,生活經驗豐富了,便會自然產生聯(lián)想,將頭腦中已有的語言材料選擇重組,積累內化為自身的語言,得到永久儲存。這樣直接、間接的語言材料積累多了,語感就有所增強,寫文章就能根據(jù)語感選擇相應的語言,表情達意就揮灑自如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敝灰獔猿植恍盖诩臃e累,一定能寫出血肉豐滿的文章。
學習任務二:認識不同語體的語言特點
言語行為在一定的交際語境中進行,為適應不同交際領域的需要,語言就具有了不同的風格特點,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語體。語體通常分為口語語體和書面語體,書面語體又可分為文藝語體、政論語體、科技語體和公文語體。文藝語體如《風景談》《雨巷》《荷花淀》和《江姐》(節(jié)選);政論語體如《紀念白求恩》和《反對黨八股》(節(jié)選:科技語體如《大自然的語言》《恐龍無處不有》。
那么接下來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種語體,查閱相關資料,歸納其語言特點,并在班級交流。
一、文藝語體 文藝語體是書面語體的一種,又稱“藝術語體”、“文學語體”,適應以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需要而運用全民語言所形成的言語體式。
一、 文藝語體 1.形象性。它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是塑造藝術形象在語言上的顯著特色。它在進行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的描寫或情感的表達中,大量使用重疊詞、色彩詞、比喻性量詞,以及具有很強表現(xiàn)力的熟語;大量運用描繪性的附加語;廣泛使用比喻、比擬、借代、夸張、摹擬、通感等積極手段。
2.多樣性。它建立在文學反映生活的廣泛性、深刻性和主觀性的基礎之上,并受到作者的身世、才學、秉性的制約。與科學語體相反,它在篇章結構,語言風格上都不拘一格,文無定格、句無定式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它又具有包容性,可以使用一切語匯材料、語法手段和修辭手段。。
3.獨特性。服務于“這一個”藝術形象的塑造,它在調音、擇語、造句、設格、謀篇等諸方面表現(xiàn)與眾不同的獨特性,體現(xiàn)出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特點。其細類有散文語體、詩歌語體,小說語體,戲劇語體等。
二、政論語體 政論語體是語體類型之一,指語言在社會交際中適應政治生活領域向群眾進行宣傳鼓動或向斗爭對象展開抨擊進攻的需要所形成的功能變體。
二、 政論語體 1.觀點鮮明而突出政論語體的首要任務是宣傳真理,闡述主張,抨擊論敵,批駁謬論,已達到動員群眾為共同目標而斗爭的目的。這與文藝語體不同,文藝語體用形象性的語言來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xiàn)情感生活。政論語體是集中闡述和論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思維清晰,觀點鮮明,形式上忌“散”。因此,申論寫作的第一要求就是觀點明確而突出,需要考生充分利用給定資料,切中主要問題,集中闡述自己的見解。
2.論證嚴密、邏輯性強政論語體是以論辯說理為主要內容的語言體式,是主要運用邏輯思想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劉勰說:“原夫論之為體……必心與理合,彌封莫見其隙,辭共心密,敵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边@段話就說明了政論語體必須周密、嚴整,富有邏輯性。政論語體的邏輯性突出表現(xiàn)在論證的嚴密上,論證越嚴密,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邏輯關系越緊密,論點就越突出,文章的說服力就越強。申論的寫作也要求論證深刻,合乎邏輯性。
3.語言規(guī)范而生動 政論語體的語體風格之一是莊重,就是端莊肅穆、平穩(wěn)持重、文明雅致,表現(xiàn)在詞語、句式和修辭格的莊重文雅,規(guī)范有致。但政論語體又具有生動性和豐富性。王希杰指出政論語體兼有公文語體和文藝語體的某些特點,交替運用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把科學論證和形象描繪交織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綜合性風格。申論的寫作也應該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和生動,應該把抽象的理論與富于文采的表現(xiàn)方式巧妙地結合起來,來增強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三、科技語體 科技語體,語體類型之一。語言在交際中為了適應科學技術領域的表達需要而形成的功能變體。用于準確而系統(tǒng)地記述、闡釋自然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或思維現(xiàn)象,并論證其客觀規(guī)律。
三、 科技語體 表達方式以抽象性、邏輯性、說理性為特征,要求平實、謹嚴、簡明。在語文材料和修辭手段的運用上注重平白質實,不求華巧奇特;在思想內容和表達形式的結合上要求謹嚴切合,直接呈現(xiàn)科學思維的邏輯條理性,追求使人理解,而不在于使人感動。
用詞講究術語的專義性、書面性和國際通用性;造句以規(guī)范完整的復合句式直陳事理為基本格調;篇章常有一定的程式,按事理的邏輯順序布局成文。可以分出社會科學語體、自然科學語體、技術科學語體,或專門科學語體、通俗科學語體等不同的類別。
四、公文語體 公文語體書面語體的一種。適應公務交際需要而運用全民語言所形成的言語體式。
一、 文藝語體 1.簡明性。用詞準確、精當,詞語含義單一,不能產生歧義。表意要言不煩,周全嚴密,具有處理公務的實用功能。
2.莊重性。一般要使用書面語,不能使用口語,不能帶文學色彩,不能出現(xiàn)詼諧語,語言在總體上體現(xiàn)出公文發(fā)布者和公文的決斷性、權威性。
3.程式性。在含義上必須表現(xiàn)行文關系和方向,符合處理公務的程序;在語言組織上必須標準化、規(guī)范化,具有固定不變的格式。
學習任務三:探索語言的運用
下面名家修改文章的例子,梳理自已在語言運用方面的收獲。例1 修改前: 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噶彩,一-鳴呼,無法可想!修改后: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一-鳴呼,無法可想!例2 修改前:雙喜終于熬不住了,說道,怕他會唱到明天還不完,還是我們走的好罷。修改后:雙喜終于熬不住了,說道,怕他會唱到天明還不完,還是我們走的好罷。
例3 修改前: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圖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圈。 修改后: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例4 修改前: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答應,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酋香豆?!北闩懦鼍盼拇箦X。修改后: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已,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苗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例5.修改前:不一會,喝完酒,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 修改后: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例6 .修改前:今年春天,豐橋地方不是鬧過搶米的事情么? 修改后:今年春天,豐橋地方不是鬧過搶米么?
選取自己的一篇習作,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修改。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上冊第三單元教學ppt課件,共1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5學時,初識《詩經》之美,感受句式之變,體會重章疊句之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基礎模塊 上冊第三單元教學ppt課件,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2學時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課件ppt,共1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7學時,相同之處,不同之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