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 年級_______ 姓名_______
請考生注意:
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
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如圖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碳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碳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為6
C.碳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
D.碳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2.01
2.化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后,提高了對物質(zhì)研究的速度和水平,獨立的理論基礎是( )
A.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
B.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chuàng)立
C.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xiàn)
D.空氣成分的發(fā)現(xiàn)
3.汽車尾氣催化轉(zhuǎn)換器可減少有害氣體排放,如圖所示是其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丁是一種單質(zh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丁的化學式為NO2
B.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shù)為1:1
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zhì)量比為14:15
4.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將大塊煤粉碎后再燃燒,其目的是延遲煤燃燒的時間
B.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開挖隔離帶,其目的是隔絕可燃物
C.火柴頭斜向下時更容易燃燒,是因為降低了火柴梗的著火點
D.蠟燭火焰用扇子一扇即滅,是因為扇走了蠟燭火焰周圍的空氣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鋁比鐵金屬活動性強,所以在空氣中鋁制品比鐵制品更易被腐蝕
B.所有金屬都能與氧氣、酸反應
C.只要生成單質(zhì)和化合物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在金屬活動順序中,金屬位置越靠前,它的金屬活動性就越強
6.下列為了保護環(huán)境所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廢舊電池集中處理
B.禁止使用化肥和農(nóng)藥
C.加高工廠排放廢氣的煙囪
D.大力推廣使用化石燃料
7.將11.2gFe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稀鹽酸和稀硫酸的某混合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測得反應后溶液中的Cl-質(zhì)量為7.1g,試計算原混合溶液中溶質(zhì)硫酸的質(zhì)量為()。
A.4.9gB.5.9gC.9.8gD.19.6g
8.用分子觀點解釋右圖漫畫中小女孩的話,正確的是
A.分子在不斷運動B.分子間有間隔
C.分子體積小D.分子質(zhì)量小
9.2019年是元素周期律發(fā)現(xiàn)150周年。如圖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氯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35.45g
B.氯的原子序數(shù)是17
C.氯原子核外有17個電子
D.氯屬于非金屬元素
10.對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中劃線部分,用分子觀點解釋正確的是( )
A.分子的數(shù)目增多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變化
11.鑒別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組物質(zhì),其操作不正確的是
A.黃金和黃銅(含鋅):滴加稀鹽酸
B.氮氣和二氧化碳:伸入燃著的木條
C.白酒和白醋:聞氣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12.1869年,( )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并編排了元素周期表。
A.波義耳B.拉瓦錫C.道爾頓D.門捷列夫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3.如圖是“燃燒的條件”實驗活動的部分操作示意圖。
(1)實驗一加熱片刻觀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燒產(chǎn)生藍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燒,由此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
(2)實驗二觀察到先燃燒的物質(zhì)是_____;若將銅片上的物質(zhì)換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進行實驗,觀察到木屑先燃燒,說明木屑的著火點比煤粉_____(填“高”或“低”)。
14.現(xiàn)有以下實驗裝置,按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①_______ ②_______
(2)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發(fā)生裝置可選擇_____(填編號),收集裝置可選擇____(填編號)。
(3)若用高錳酸鉀制取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發(fā)生裝置應選____(填編號)。
(4)若用100g含雜質(zhì)5%的石灰石和鹽酸制取CO2(雜質(zhì)不與鹽酸反應),實驗時,發(fā)生裝置最好選__(填編號);若用裝置D來收集CO2,驗滿的操作是:將燃著的木條伸到______觀察。
(5)常溫常壓下,氨(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等領域。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發(fā)生裝置應選擇___(填編號);若用如圖裝置來收集NH3,則氣體應從_____(填“a”或“b”)端進入。
15.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如裝置所示,燒杯中熱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銅片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發(fā)生的①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能說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
16.根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完成下列空白:
(1)圖中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分別是:①_____,②_____。
(2)小明同學選擇A裝置制取1瓶干燥的氧氣,他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填字母)。他準備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氧氣,他發(fā)現(xiàn)產(chǎn)量比校低,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他準備用氯酸鉀為原料制氧氣,卻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氧氣比較慢,他將高錳酸鉀和氯酸鉀混合為原料,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原因是_____,此時,對A裝置還要加以改變,具體做法是_____。
(3)小華同學想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為原料制取1瓶較純凈氧氣(不考慮水蒸氣),她選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裝置是_____(填字母),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
(4)當過氧化氫接觸到二氧化錳后,反應便立即開始,但如果你改變所選擇裝置,便可控制其反應速率,請從圖2所示的伙器中選擇一種儀器替換小華同學選擇的裝置中一種儀器,以達到控制反應速率的目的,你選擇的儀器是_____(填字母)。
(5)你認為小明和小華制取氧氣的方法,哪一種更好?_____(填“小明”或“小華”)。理由是_____,_____(寫兩點)。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
17.銅元素廣泛存在于各種物質(zhì)中,如CuFeS2、Cu2(OH)2CO3、Cu-Zn合金等。
(1)金屬Cu的用途________。(寫一條)
(2)寫出CuFeS2中Cu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式_________(無需化簡)。
(3)現(xiàn)要測定某Cu-Zn合金中Cu的質(zhì)量。稱取l3g該合金粉末于燒杯中,將稀HCl分三次倒入,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①分析上表,恰好完全反應的是第__________次實驗。
②計算:該l3g合金中Cu的質(zhì)量______。(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寫出完整的計算步驟)。
18.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測定實驗室中某黃銅(銅和鋅的合金)樣品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考慮黃銅中的其他雜質(zhì)),他們稱量了20g粉末狀黃銅樣品放入燒杯中,量取4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應后,測定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如下表:
試求:此黃銅樣品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少?(寫出計算過程)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22分)
19.(10分)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從實驗室收集到一桶含有 FeSO4、CuSO4的廢液,他們想從中回收金屬銅和硫酸亞鐵晶體,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結(jié)合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請你根據(jù)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
(2)步驟①中,金屬X是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3)步驟②中,加入過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0.(12分)為測得某大理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過程如圖所示:(雜質(zhì)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
求:①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_____;
②該大理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C
2、B
3、D
4、B
5、D
6、A
7、C
8、A
9、A
10、C
11、B
12、D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3、燃燒需要可燃物 乒乓球碎片 低
14、錐形瓶 酒精燈 A或B E或F 2KMnO4 K2MnO4+MnO2+O2↑ C B 集氣瓶口 C b
15、提供熱量 隔絕空氣(氧氣) 傳遞熱量 ①處白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③處白磷不燃燒
16、錐形瓶 水槽 E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高錳酸鉀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錳可以催化氯酸鉀的分解 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B C 過氧化氫水+氧氣 B 小華 不用加熱 產(chǎn)量高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
17、做導線(合理即可) 二 7.8g
18、67.5%(過程見解析)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22分)
19、過濾 鐵 Fe+CuSO4═FeSO4+Cu 除去銅中的鐵
20、① 3.3克 ②84%
實驗編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的稀HCl的質(zhì)量/g
100
100
100
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g
0.08
0.16
0.16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體積(mL)
15
15
15
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g)
0.04
m
0.02
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2023-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下列歸納和總結(jié)完全正確的一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懷遠縣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物質(zhì)鑒別方法,錯誤的是,構(gòu)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懷遠縣2023-2024學年九上化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垃圾分類從你我他開始,下列不屬于金屬材料的是,銅片與濃硝酸可以發(fā)生如下反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