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O-16 Na-23 Fe-56 S-32 Cl-35.5 Cu-64 Ag-108
一、單選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54分)
1.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既含σ鍵又含π鍵的是
A. B. C. CH3CH2OHD. CO2
【答案】D
【解析】
【詳解】A.的結(jié)構(gòu)式為,含有1個鍵和2個鍵,但不是化合物,A錯誤;
B.的結(jié)構(gòu)式為,只含有鍵,不含鍵,B錯誤;
C.的結(jié)構(gòu)中只含鍵,不含鍵,C錯誤;
D.的結(jié)構(gòu)式為,含有2個鍵和2個鍵,D正確。
故選D。
2. 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Kr]4d105s1 的元素所屬的區(qū)、周期和族為
A p 區(qū)、第五周期、第ⅠB 族B. ds 區(qū)、第五周期、第Ⅷ族
C. d 區(qū)、第四周期、第ⅠB 族D. ds 區(qū)、第五周期、第ⅠB 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由該原子電子排布式知,其最高能層為第5層,故位于第五周期,根據(jù)其價電子排布特點確定其位于ds區(qū),對應(yīng)族為IB,故答案選D。
3. 下列操作會使水的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且的是
A. 將純水加熱到80℃B.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
C.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固體D.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固體
【答案】D
【解析】
【詳解】A.將純水加熱會促進水的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氫離子濃度增大,pH減小,所以pH小于7,故A錯誤;
B.向水中加少量的,鐵離子水解會促進水電離,使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且使溶液呈酸性pH小于7,故B錯誤;
C.向水中加入少量的固體,電離的氫離子會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但溶液成酸性pH小于7,故C錯誤;
D.向水中加入少量的固體,碳酸氫根水解會促進水的電離使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溶液呈堿性pH大于7,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4. 下列性質(zhì)的比較中,錯誤的是( )
A. 穩(wěn)定性:HF>H2O>H2SB. 沸點:NH3 > PH3
C. 鍵角:H2O>NH3>CH4D. 熔點:SiI4 > SiBr4 > SiCl4
【答案】C
【解析】
【詳解】A.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越強,所以其穩(wěn)定性:HF>H2O>H2S,A正確;
B. NH3和PH3都是分子晶體,NH3分子之間含有氫鍵,沸點較高,則沸點:NH3>PH3,B正確;
C. NH3、H2O、CH4三分子中心原子都是sp3雜化,中心原子雜化類型相同時,有孤對電子會使鍵角變小,孤對電子越多,鍵角越小,三種分子的鍵角CH4>NH3>H2O,C錯誤;
D. SiI4、SiBr4、SiCl4均為結(jié)構(gòu)相似的分子晶體,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熔點越大,則熔點:SiI4>SiBr4>SiCl4,D正確;
故答案為:C。
5. 下列各項敘述錯誤的是
A. 若Mn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為,則違反了構(gòu)造原理
B. 若硫原子的價層電子圖為違反了泡利原理
C. 氮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圖為,符合洪特規(guī)則和泡利原理
D. 泡利原理、洪特規(guī)則、構(gòu)造原理都是核外電子排布滿足能量最低的條件
【答案】B
【解析】
【詳解】A.25號Mn元素的基態(tài)電子排布式為1s22s2p63s23p63d54s2,如果25號Mn元素的基態(tài)電子排布式為1s22s2p63s23p63d7,則違反了構(gòu)造原理,故A正確;
B.當電子排布在同一能級的不同軌道時,總是優(yōu)先單獨占據(jù)一個軌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這個規(guī)則是洪特規(guī)則,若硫原子的價層電子圖為違反了洪特規(guī)則,故B錯誤;
C.氮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圖為,符合洪特規(guī)則和泡利原理,故C正確;
D.泡利原理、洪特規(guī)則、構(gòu)造原理都是對核外電子排布滿足能量最低的要求,故D正確。
選B。
6. Na、Mg、Al均為第三周期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離子半徑:
B. 第一電離能:
C. 還原性:
D. 堿性:
【答案】C
【解析】
【詳解】A.三種離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半徑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而減小,故A錯誤;
B.同周期元素第一電離能總體趨勢:核電荷數(shù)越大,第一電離能越大,故B錯誤;
C.同周期元素,核電荷數(shù)越大金屬性越弱,對應(yīng)單質(zhì)還原性越弱,故C正確;
D.金屬性,其對應(yīng)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堿性越弱,堿性:,故D錯誤;
故選C。
7. 下列離子VSEPR模型與離子的空間立體構(gòu)型一致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簡稱VSEPR模型),根據(jù)價電子對互斥理論,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σ鍵個數(shù)+孤電子對個數(shù);σ鍵個數(shù)=配原子個數(shù),孤電子對個數(shù)=,a指中心原子價電子個數(shù),x指配原子個數(shù),b指配原子形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需要的電子個數(shù);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間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鍵的孤對電子;實際空間構(gòu)型要去掉孤電子對,略去孤電子對就是該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
【詳解】A.中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且不含孤電子對,所以離子的VSEPR模型與離子的空間立體構(gòu)型一致都是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故A正確;
B.中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且含有一個孤電子對,所以其VSEPR模型是平面三角形,實際上是V形,故B錯誤;
C.中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且含有一個孤電子對,所以VSEPR模型是四面體結(jié)構(gòu),實際空間構(gòu)型為三角錐形,故C錯誤;
D.中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且含有一個孤電子對,所以VSEPR模型為四面體結(jié)構(gòu),實際為三角錐形結(jié)構(gòu),故D錯誤;
故答案選A。
8. 鮑林提出雜化軌道理論能解釋分子的空間結(jié)構(gòu),下列關(guān)于粒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詳解】A.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2+(6-22)/2=3,采取sp2雜化,含有1對孤對電子,空間結(jié)構(gòu)為V形,A正確;
B.三氟化硼分子中硼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3+(3-13)/2=3,采取sp2雜化,空間結(jié)構(gòu)為平面三角形,B錯誤;
C.乙烯分子中每個碳原子均形成3個σ鍵和1個π鍵,價層電子對數(shù)是3,采取sp2雜化,為平面形,C錯誤;
D.氯酸根離子中氯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3+(7+1-23)/2=4,氯原子采取sp3雜化,含有一對孤對電子,空間結(jié)構(gòu)為三角錐形,D錯誤;
答案選A。
9. 下列各組分子都屬于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的是
A. CO2、H2SB. C2H4、CH4C. Cl2、C2H2D. NH3、H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A.H2S分子中S原子有孤電子對,空間構(gòu)型為V形,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為極性分子,A不符合題意;
B.C2H4、CH4均含有C-H極性鍵,且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為非極性分子,B符合題意;
C.Cl2分子中不含極性鍵,C不符合題意;
D.NH3、HCl中心原子均有孤電子對,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為極性分子,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B。
1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由于H-O鍵比H--S鍵牢固,所以水的熔沸點比H2S高
B. HF的沸點在同族元素的氫化物中出現(xiàn)反常,是因為HF分子間存在氫鍵
C. F2、Cl2、Br2、I2熔沸點逐漸升高,是因為它們的組成結(jié)構(gòu)相似,分子間的范德華力增大
D. 氯化銨固體受熱分解既破壞了離子鍵又破壞了共價鍵
【答案】A
【解析】
【詳解】A. H2O和H2S的熔沸點與化學(xué)鍵無關(guān),水的熔沸點比H2S高,因為水中存在氫鍵,故A錯誤;
B. 因為HF分子間存在氫鍵,導(dǎo)致HF的沸點是同族元素的氫化物中最高的,故B正確;
C. 鹵素單質(zhì)的熔沸點與分子間作用力有關(guān),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所以鹵素單質(zhì)從上到下熔沸點升高,是因為它們的組成結(jié)構(gòu)相似,從上到下其摩爾質(zhì)量增大,分子間的范德華力增大,故C正確;
D. 氯化銨為離子化合物,加熱分解破壞離子鍵和共價鍵,故D正確;
答案選A。
11. 相同溫度下,根據(jù)三種酸的電離常數(sh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三種酸的強弱關(guān)系:HX>HY>HZ
B. 反應(yīng)HZ+Y-=HY+Z-能夠發(fā)生
C. 由電離平衡常數(shù)可以判斷,HZ屬于強酸,HX和HY屬于弱酸
D. 相同溫度下,1ml·L-1 HX溶液的電離常數(shù)大于0.1ml·L-1 HX溶液的電離常數(shù)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A.相同溫度下,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酸性越強,三種酸的酸性強弱關(guān)系: ,A判斷錯誤;
B.根據(jù)較強酸制較弱酸原理,反應(yīng)HZ+Y-=HY+Z-能夠發(fā)生,B判斷正確;
C.由電離平衡常數(shù)可以判斷,HX、HY、HZ都屬于弱酸,C判斷錯誤;
D.電離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guān),與酸的濃度無關(guān),D判斷錯誤。
答案為B。
12. 下列幾種有機羧酸中,按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乙酸()②氯乙酸()③三氯乙酸() ④三氟乙酸()
A. ②①④③B. ①②③④C. ④③②①D. ③②④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由于電負性:,則鍵極性:鍵鍵鍵,故三氟乙酸中羧基中的羥基的極性最大,最易電離出氫離子,酸性最強;乙酸中羧基中的羥基的極性最小,酸性最弱,則酸性強弱順序:,C正確;
故選C。
13.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浸泡含的水垢:
B. 溶液與足量氯水反應(yīng):
C. 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 稀與溶液反應(yīng):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浸泡含的水垢發(fā)生沉淀轉(zhuǎn)化,故A正確;
B.溶液與足量氯水反應(yīng)生成氯化鐵和碘單質(zhì),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故B錯誤;
C.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故C錯誤;
D.稀與溶液反應(yīng)生成硫酸鋇沉淀、水,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故D錯誤;
選A。
14. 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A NH4ClB. CH3COONH4C. NH4HCO3D. NH4HSO4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據(jù)銨根離子的濃度和水解的影響角度來分析,若含有對銨根離子水解起促進作用的離子,則銨根離子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的c(NH4+)減小,反之,若含有抑制銨根離子水解的離子,則銨根的水解程度減弱,溶液中的c(NH4+)增大,據(jù)此分析判斷。
【詳解】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不考慮(水解)其他因素影響,則ABCD選項中銨根離子濃度分別比為1:1:1:1,其水解方程式為:NH4+ + H2ONH3·H2O + H+,
A. NH4Cl溶液中,NH4+的水解不受氯離子的影響;
B. CH3COONH4溶液中醋酸根離子對NH4+的水解起到促進作用,導(dǎo)致NH4+水解程度大,其溶液中的銨根離子濃度c(NH4+)減小;
C. NH4HCO3溶液中HCO3-對NH4+的水解起到促進作用,導(dǎo)致NH4+水解程度大,其溶液中的銨根離子濃度c(NH4+)減??;
D. NH4HSO4溶液中H+對NH4+的水解起抑制作用,導(dǎo)致NH4+水解程度很小,溶液中的c(NH4+)增大;
綜上所述,NH4+的濃度最大的是NH4HSO4,故D項正確,
答案選D。
15. 常溫下,若1體積溶液與2體積的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液體積變化不計),則與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應(yīng)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的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10?3ml?L?1,,設(shè)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體積為,則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混合所得溶液的,即,解得,則與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應(yīng)為,故B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B。
16.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向AgCl飽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體,c(Cl-)增大,Ksp增大
B. 已知的,則所有含有固體MgCO3的溶液中,都有,且
C. 可通過比較和的Ksp的大小比較它們的溶解性
D. 25 ℃時,故新生成的 AgCl可轉(zhuǎn)化為AgI
【答案】D
【解析】
【詳解】A、氯化銀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AgCl(s) =Ag+ (aq)+Cl-(aq),由于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銀,加入NaCl固體,增大氯離子濃度,平衡向逆反應(yīng)方向移動,析出氯化銀沉淀,氯化銀的溶解度降低,但溫度不變,溶度積不變,故A錯誤;
B、含有固體MgCO3的溶液中,Mg2+和CO32-都能水解,水解后離子濃度不相等,并且在不同的溫度下,溶度積不同,故B錯誤;
C、氫氧化鎂和碳酸鎂的組成結(jié)構(gòu)不同,所以不能通過比較Mg(OH)2和MgCO3的Ksp的大小比較它們的溶解性,故C錯誤;
D、Ksp(AgCl)> Ksp ( AgI),根據(jù)沉淀的轉(zhuǎn)化原理可知,AgCl懸濁液中加入NaI溶液時,很容易轉(zhuǎn)化為AgI懸濁液,故D正確;
故選D。
【點睛】對于結(jié)構(gòu)相同的難溶電解質(zhì)可以直接比較Ksp大小即可得出溶解度大?。坏菍τ诮Y(jié)構(gòu)不同的難溶電解質(zhì)不能直接通過比較Ksp大小來比較溶解度大小。如Mg(OH)2和MgCO3,必須換算成溶解度才能直接比較。
17. 室溫下,向10 mL 0.10ml?L1-1YOH溶液中逐漸滴加0.20ml?L-1HX 溶液,混合溶液的pH 變化如圖所示(溫度和體積變化忽略不計)。下列結(jié)論錯誤的是
A. HX一元弱酸,YOH 為一元強堿
B. M點對應(yīng)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于N 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
C. N點對應(yīng)溶液中粒子濃度:c(HX)> c(X - ) > c(Y+ ) > c(H+ ) > c(OH-)
D. 室溫時,pH = a YX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OH-)=l.0×10-(14-a)ml?L-1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0.10ml?L1-1YOH溶液pH=13,該堿溶液中c(OH-)=c(YOH)=0.1ml/L,說明YOH完全電離,則YOH為強堿;滴加0.20ml?L-1HX溶液5mL時恰好完全反應(yīng),生成正鹽YX,此時溶液pH>7,說明X-水解,則HX為弱酸,故A正確;
B.M和N點均存在X-的水解,但過量的HX電離出的H+抑制了水的電離,且過量HX越多,對水的電離抑制能力越大,則M點對應(yīng)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于N 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故B正確;
C.N點溶液中溶質(zhì)為YX和HX,且兩者濃度相等,此時溶液顯酸性,說明HX的電離程度大于X-的水解程度,則c(X - ) > c(Y+ ) >c(HX)> c(H+ ) > c(OH-),故C錯誤;
D.X-的水解促進水的電離,YX溶液中c(OH-)來自水的電離,則室溫時,pH = a 的YX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OH-)=l.0×10-(14-a)ml?L-1,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18. W、X、Y、Z、R是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W元素的一種離子與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排布且半徑稍大,X原子核外L層的電子數(shù)與Y原子核外M層的電子數(shù)之比為,X與Z同主族,Z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與W生成的氣態(tài)化合物的熱穩(wěn)定性:Z>Y
B. W與的原子半徑:WY
D. X、Z、R的電負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W、X、Y、Z、R是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W元素的一種離子與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排布且半徑稍大,說明W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Li,則W為H元素;X與Z同主族,Z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4,二者位于VIA族,則X為O,Z為S元素;X原子核外L層的電子數(shù)與Y原子核外M層的電子數(shù)之比為,X(O)的L層含有6個電子,則Y的M層含有4個電子,為Si元素;R的原子序數(shù)大于S,則R為Cl元素,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A.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氣態(tài)氫化物越穩(wěn)定,非金屬性S>Si,則與W(H)生成的氣態(tài)化合物的熱穩(wěn)定性:S>Si,即Z>Y,故A正確;
B.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則原子半徑:HSi,即X>Y,故C正確;
D.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一主族從上到下電負性逐漸減小,則電負性:S”“H2CO3>HCN
(2) ①. b>a>c ②. > ③. NH3·H2O、NH4Cl
(3)NaCN+H2O+CO2=HCN+NaHCO3
【解析】
【小問1詳解】
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越易電離,溶液中離子濃度越大,導(dǎo)電性越強,則在相同溫度下,同濃度的三種酸溶液的導(dǎo)電能力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H3COOH>H2CO3>HCN;
【小問2詳解】
①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越易電離,酸性越強,其鹽的水解程度越小,25℃時,有等濃度的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其水解程度:b>a>c,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堿性越強,其pH越大,則pH:b>a>c;
②濃度相同的NaCN溶液與CH3COOK溶液中,分別存在電荷守恒為:c(Na+)+c(H+)=c(CN-)+c(OH-),c(K+)+c(H+)=c(CH3COO-)+c(OH-),則c(Na+)-c(CN-)=c(OH-)-c(H+),c(K+)-c(CH3COO-)=c(OH-)-c(H+),NaCN在溶液水解程度比CH3COOK,則NaCN中c(OH-)大,所以c(Na+)-c(CN-)>c(K+)-c(CH3COO-);
③室溫下,若將0.1ml/L鹽酸滴入20mL 0.1ml/L氨水中,溶液pH隨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b點所示溶液pH=7,已知氯化銨溶液顯酸性,pH=7,說明溶液為氯化銨與氨水的混合物,則溶液的溶質(zhì)為NH3?H2O、NH4Cl;
【小問3詳解】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酸性:H2CO3>HCN>,則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NaCN+H2O+CO2=HCN+NaHCO3。選項
粒子
空間結(jié)構(gòu)
解釋
A
SO2
V形
S原子采取sp2雜化
B
BF3
三角錐形
B原子采取sp3雜化
C
C2H4
平面三角形
C原子采取sp2雜化
D
ClO
四面體形
Cl原子采取sp3雜化
酸
HX
HY
HZ
電離常數(shù)K/(ml·L-1)
9×10-7
9×10-6
1×10-2
化學(xué)式
HCN
CH3COOH
H2CO3
電離平衡常數(shù)(25℃)
Ka=4.93×10-10
Ka=1.76×10-5
Ka1=4.30×10-7
Ka2=5.61×10-11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豐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二下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化學(xué)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2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豐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下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化學(xué)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Fe,4L,4gCO2中所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5mlO3與11,02x1023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豐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月月考化學(xué)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宜春市宜豐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月月考化學(xué)試題原卷版docx、江西省宜春市宜豐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月月考化學(xué)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