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1.平面鏡成像原理是 。?2.平面鏡成像特點:
探究問題一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例1】 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N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實驗時,小芳同學應在 (選填“M”或“N”)側觀察蠟燭M經(jīng)玻璃板所成的像。?(4)細心的小芳透過玻璃觀察蠟燭M的像時,看到在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 。?(5)經(jīng)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A'、B'、C'與物A、B、C對應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論,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
玻璃板比較厚,蠟燭經(jīng)過兩個反射面都會形成像
連接對應的像點和物點,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測出像點和物點到玻璃板的距離進行比較
變式訓練1 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1)下面步驟a中橫線處的內(nèi)容是 。實驗步驟a、b、c、d的合理順序是 (填寫步驟前字母)。?a.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沒有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發(fā)現(xiàn)該蠟燭與被點燃的蠟燭的像重合,在紙上記下該蠟燭的位置A1'。c.改變玻璃板前蠟燭的位置,重復以上實驗,在紙上記錄物與像的位置A2、A2',A3、A3'(如圖乙所示)。d.點燃蠟燭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紙上記錄蠟燭的位置A1。
在紙上記錄玻璃板的位置
(2)如圖乙,分別將實驗中的物點與像點連接,發(fā)現(xiàn)它們的連線始終與玻璃板面垂直,為了得到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某同學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請將表頭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適的內(nèi)容。(3)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這說明 ? 。?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或物距)/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或像距)/cm
探究問題二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例2】 如圖所示,A、B為某一發(fā)光點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MN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試作出這兩條反射光線的入射光線,并確定發(fā)光點的位置。
變式訓練2 (2021·云南昆明中考)圖中的A'B'是物體AB經(jīng)過平面鏡M后所成的像,請在圖中畫出該物體。
知識點一 平面鏡成像的特征1.右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a為玻璃板,b和c是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為了保證實驗效果,應選擇較薄的玻璃板B.實驗時玻璃板a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c前應先將其點燃D.該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知識點二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2.(2022·內(nèi)蒙古赤峰中考)教學樓門廳里豎立著一面平面鏡,一只小蜜蜂以圖中虛線所示路線從鏡前飛過,蜜蜂在鏡中的像( )A.大小不變,到鏡面的距離變大B.大小不變,到鏡面的距離變小C.變大,到鏡面的距離變大D.變大,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3.下圖是某同學檢查視力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鏡中視力表的像是實像B.鏡中視力表的像比視力表小C.鏡中視力表的像到該同學的距離為5 mD.鏡中視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4.小丁從平面鏡里看到電子鐘示數(shù)在鏡子里面的像如圖所示,此時的時刻應是( )A.21:10B.10:21C.10:51D.12:01
5.寧靜、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 鏡,橋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橋的 (選填“實”或“虛”)像。?
這是一份八年級全冊第二節(jié) 平面鏡成像作業(yè)ppt課件,共42頁。
這是一份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二節(jié) 平面鏡成像教課內(nèi)容ppt課件,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平面鏡成像實驗,實驗器材,設計表格,下一頁,平面鏡成像實驗中問題,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虛像用虛線,平面鏡成像的作圖,平面鏡成像的應用,潛望鏡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二節(jié) 平面鏡成像教課內(nèi)容課件ppt,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平面鏡成像實驗,實驗器材,設計表格,下一頁,平面鏡成像實驗中問題,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虛像用虛線,平面鏡成像的作圖,平面鏡成像的應用,潛望鏡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