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題3分,共60分)
1. 請閱讀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如圖所示,一木箱靜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a點,當(dāng)它受到一斜向上與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后,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dāng)木箱運動到b點時,撤去拉力F,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在c點。已知木箱的質(zhì)量為m,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重力加速度為g,。
(1)當(dāng)木箱停在c點后,木箱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拉力
B. 重力、支持力
C.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D. 重力、摩擦力、支持力、拉力
(2)木箱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 )
A. B.
C. D.
(3)木箱從b點運動到c點過程中,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 )
A. B.
C. D.
(4)木箱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從b點運動到c點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無法比較
(5)僅增加木箱的質(zhì)量,仍使木箱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木箱的加速度與木箱的質(zhì)量增加之前相比( )
A. 減小B. 增大C. 不變D. 無法比較
【答案】(1)B (2)C (3)B (4)A (5)A
【解析】
【小問1詳解】
當(dāng)木箱停在c點后,因撤去了外力F,物體相對于地面沒有運動趨勢,不受摩擦力作用,此時僅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小問2詳解】
木箱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因為受到F作用,做勻加速運動,對木箱受力分析,有
在水平方向有
在豎直方向上有
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公式
解得
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小問3詳解】
木箱從b點運動到c點過程中,因為撤去了拉力F,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
故選B。
【小問4詳解】
木箱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有
從b點運動到c點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撤去F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有
又
故
故選A。
【小問5詳解】
木箱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由
僅增加木箱的質(zhì)量,木箱的加速度減小。
故選A。
2. 請閱讀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現(xiàn)代都市中,地鐵是“綠色”出行的一種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它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地鐵1號線列車從花莊站到古城站的直線距離的為42km。在某次乘坐中,若花莊站發(fā)車時間是5:12,列車行進中,記錄了列車到達某些車站的時間,如圖所示。
(1)下列描述該地鐵列車運動的物理量中,屬于矢量的是( )
A. 速度B. 時間C. 時刻D. 路程
(2)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該地鐵列車從花莊站到古城站所用時間最接近( )
A. 0.3hB. 0.5hC. 1.0hD. 1.3h
(3)估算該地鐵列車從花莊站到古城站運行的平均速度約為( )
A. 10km/hB. 20km/hC. 30km/hD. 40km/h
(4)該地鐵列車從路線中的甲站出發(fā)沿直鐵軌開往乙站的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設(shè)列車在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為、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為、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
C. 時間內(nèi)與時間內(nèi)地鐵列車的運動方向相反
D. 由圖像可知,時間內(nèi),表示該地鐵列車從甲站出發(fā)時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5)由圖中的圖像可以估算出甲站到乙站的距離為( )
A. B.
C. D.
【答案】(1)A (2)D (3)C (4)D (5)D
【解析】
【小問1詳解】
時間、時刻和路程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標量,速度不僅有大小和方向,其運算規(guī)則還滿足矢量運算。
故選A。
【小問2詳解】
地鐵列車5:12從花莊站出發(fā),6:32到達古城站,所用時間大約為1.3h。
故選D。
【小問3詳解】
列車從花莊站到古城站的直線距離的為42km,所用時間為,該過程的平均速度為
故選C。
【小問4詳解】
A.地鐵列車從時間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一直沒變,加速度大小為0,故A錯誤;
B.列車在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為
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為
由于,所以盡管加速度大小相同,但是a1表示列車在加速,a2表示列車在減速,故B錯誤;
C.在時間內(nèi)與時間內(nèi)地鐵列車的運動方向沒變,故C錯誤;
D.由圖像可知,時間內(nèi),該地鐵列車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增加,因此從甲站出發(fā)時列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小問5詳解】
由圖中的v-t圖像中,圖線所包圍的面積表示列車在這段時間產(chǎn)生的位移,因此可以估算出甲站到乙站的距離為
故選D。
3. 請閱讀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如圖為一種巨型娛樂器械,游客來坐升降機可以體驗超重與失重的感覺。游客坐在座艙里,由升降機拉升一定高度,然后游客隨座艙自由下落,落到一定位置時,開始制動使座艙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達地面時剛好停下。
(1)在游客隨座艙一起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游客所受的重力( )
A. 保持不變B. 越來越大
C. 越來越小D. 先變大后變小
(2)在游客隨座艙一起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關(guān)于座艙的加速度( )
A. 始終保持不變B. 為重力加速度
C. 制動后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D. 加速度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3)關(guān)于游客隨座艙一起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制動后,游客對座艙的力與座艙對游客的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4)關(guān)于游客隨座艙一起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所處的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制動前,游客處在超重狀態(tài)
B. 制動后,游客處在失重狀態(tài)
C. 制動后,游客處在超重狀態(tài)
D. 游客始終處失重狀態(tài)
(5)已知座艙開始下落時的高度為76m,當(dāng)落到離地面28m的位置時開始制動,座艙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達地面時剛好停下,速度減為0。座艙中某人的質(zhì)量m=5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關(guān)于游客隨座艙一起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制動前,游客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座艙制動后的加速度值為10m/s2
C. 剛開始制動時,游客速度約為30m/s
D. 制動后,游客對座艙的壓力為1000N
【答案】(1)A (2)C (3)B (4)C (5)C
【解析】
【小問1詳解】
重力大小跟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跟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所以在游客隨座艙一起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游客所受的重力是保持不變的,故選A。
【小問2詳解】
根據(jù)題意可知開始時游客隨座艙自由下落,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落到一定位置時,開始制動后,座艙向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所以座艙的加速度豎直向上,故選C。
【小問3詳解】
制動后,游客對座艙的力與座艙對游客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選B。
【小問4詳解】
游客隨座艙一起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制動前,做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向下,處于失重狀態(tài);制動后,加速度向上,游客處在超重狀態(tài),故選C。
【小問5詳解】
AC.根據(jù)題意可知,制動前,游客做自由落體運動,即勻加速直線運動。自由下落的高度為
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故A錯誤,C正確;
B.座艙制動后,令加速度為a,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座艙制動后的加速度值為
故B錯誤;
D.制動后,座艙對游客的支持力為N,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N=1357.14N
故D錯誤。
故選C。
4. 請閱讀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某同學(xué)使用輕彈簧、直尺、鋼球等制作了一個“豎直加速度測量儀”。如圖所示,彈簧上端固定,在彈簧旁沿彈簧長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掛鋼球時,彈簧下端指針位于直尺20cm刻度處;下端懸掛鋼球,靜止時指針位于直尺40cm刻度處。將直尺不同刻度對應(yīng)的加速度標在直尺上,就可用此裝置直接測量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為,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變化。
(1)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1N/m,重力加速度取10m/s2時,小鋼球的質(zhì)量為( )
A. 0.02kgB. 0.03kgC. 0.04kgD. 0.05kg
(2)當(dāng)指針位于直尺40cm刻度處,對應(yīng)的加速度為( )
A. 0B. C. D.
(3)對應(yīng)的加速度為時,指針應(yīng)位于直尺( )
A. 30cm刻度處B. 35cm刻度處
C 45cm刻度處D. 50cm刻度處
(4)關(guān)于該直尺各刻度對應(yīng)加速度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僅在20-40cm間的刻度對應(yīng)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勻的
B. 僅在40-50cm間的刻度對應(yīng)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勻的
C. 各刻度對應(yīng)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勻的
D. 各刻度對應(yīng)加速度的值是均勻的
(5)若把該測量儀豎直固定在沿豎直方向運行的電梯轎廂側(cè)壁上,當(dāng)指針位于直尺30cm刻度處時,關(guān)于電梯運行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加速上升B. 減速下降
C. 減速上升D. 勻速運動
【答案】(1)A (2)A (3)AD (4)D (5)C
【解析】
【小問1詳解】
下端懸掛鋼球,靜止時指針位于直尺40cm刻度處,此時鋼球受的重力和彈力二力平衡,則有
解得
小鋼球的質(zhì)量為,A選項正確,BCD選項錯誤。
故選A。
【小問2詳解】
當(dāng)指針位于直尺40cm刻度處時,鋼球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受力平衡,故加速度未為0,A選項正確,BCD選項錯誤。
故選A。
【小問3詳解】
對應(yīng)的加速度為0.5g時,此時合力為
若加速度0.5g方向朝上由
可得
此時彈簧形變量為
則此時彈簧所在的刻度為
若加速度0.5g方向朝下由
可得
此時彈簧形變量為
則此時彈簧所在刻度為
AD選項正確, BC選項錯誤。
故選AD。
【小問4詳解】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
化簡得
因為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變化,上式是線性變化的,所以各刻度對應(yīng)加速度的值是均勻的,D選項正確,ABC選項錯誤。
故選D。
【小問5詳解】
當(dāng)指針位于直尺30cm刻度處時,此時重力大于彈力,有
加速度向下,電梯可能減速上升,C選項正確,ABD選項錯誤。
故選C。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
二、填空題(本題共2道題,共10分)
5. 某同學(xué)在水平桌面上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實驗時,如圖甲,輕質(zhì)小圓環(huán)掛在橡皮條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條的長度為GE,在圖乙中,用手通過兩個彈簧測力計共同拉動小圓環(huán)。小圓環(huán)受到拉力、的共同作用,處于O點,橡皮條伸長的長度為EO,撤去、,改用一個力F單獨拉住小圓環(huán),仍使它達到O點,如圖丙所示,力F單獨作用,與、共同作用的效果甲乙丙是一樣的,都能使小圓環(huán)保持靜止,由于兩次橡皮條伸長的長度相同且均與桌面平行,即橡皮條對小圓環(huán)的拉力相同,所以F等于、的合力,此實驗中,所說的合力與分力的“作用的效果是一樣”,是指( )(選填選項前字母)。
A.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都相同
B. 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乙圖中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之和
C. 橡皮條在同一方向的形變量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詳解】作用效果指的是橡皮筋產(chǎn)生的形變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故選C。
【點睛】作用效果一致指的是使物體的形變效果是一致的。
6. 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做“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
(1)下面列出了一些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交流電源、紙帶、帶滑輪的長木板、墊木、小車和砝碼、槽碼。除以上器材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_________(選填選項前字母)。
A.秒表 B.天平(附砝碼) C.刻度尺
(2)實驗中需要計算小車的加速度。如圖所示,A、B、C為三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若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A、B間的距離為x1,B、C間的距離為x2,則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__。
(3)某同學(xué)探究得出“保持物體所受合力不變,其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結(jié)論,做出如圖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小車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N(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1位)。
(4)該同學(xué)在探究過程中先用墊木將長木板的一端墊高,以平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再進行探究實驗?!捌胶饽Σ亮Α钡哪康氖莀_________。
【答案】 ①. BC##CB ②. ③. 0.2 ④. 使小車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則繩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合力
【解析】
【詳解】(1)[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不需要秒表;小車的質(zhì)量需要測量,需要天平;刻度值用來測量計時點間距。
故選BC。
(2)[2]小車加速度為
(3)[3]根據(jù)
得
小車所受合力等于圖線斜率
(4)[4]平衡摩擦力的作用是使小車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則繩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合力。
三、計算及論述題(本題共4小題。第23題6分、第24題6分、第25題8分,第26題10分,共30分)解題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結(jié)果。有數(shù)字計算的題,結(jié)果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7. 如圖所示,用F=6.0N的水平拉力,使質(zhì)量m=2.0kg的木箱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
(1)木箱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
(2)木箱在第4.0s末的速度大小v。
【答案】(1)3.0m/s2;(2)12.0m/s
【解析】
【詳解】(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2)根據(jù)速度時間關(guān)系有
8. 一臺空調(diào)外機用兩個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墻上,如圖所示,空調(diào)外機的重心恰好在支架橫梁和斜梁的連接點O的上方,重力大小為G,橫梁AO水平,斜梁BO跟橫梁的夾角為,橫梁對O點的拉力沿OA方向,斜梁對O點的壓力沿BO方向。
(1)求出,的表達式;
(2)如果把斜梁加長一點,仍保持連接點O的位置不變,橫梁仍然水平,分析說明這時橫梁和斜梁對O點的作用力大小將如何變化?
【答案】(1),;(2)橫梁和斜梁對O點的作用力都將變小
【解析】
【詳解】(1)對結(jié)點O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
(2)保持連接點O的位置不變,把斜梁加長一點,則AO與BO的夾角將變大,則橫梁和斜梁對O點的作用力都將變小。
9. 民航客機一般都有緊急出口,發(fā)生意外情況的飛機緊急著陸后,打開緊急出口,狹長的氣囊會自動充氣,形成一個連接出口與地面的斜面,人員可沿斜面滑行到地上,如圖甲所示,圖乙是其簡化模型。若緊急出口下沿距地面的高度h=3.0m,氣囊與水平地面間夾角θ=37°。質(zhì)量m=60kg的某旅客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到斜面底端。已知旅客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不計空氣阻力及斜面的形變,旅客下滑過程中可視為質(zhì)點,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s37°=0.8。求:
(1)旅客沿斜面下滑時的加速度a;
(2)旅客滑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v。
【答案】(1) (沿斜面向下);(2) (沿斜面向下)
【解析】
【詳解】(1)旅客沿斜面下滑時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動摩擦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解得
(沿斜面向下)
(2)根據(jù)運動學(xué)公式有
解得
(沿斜面向下)
10. 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豎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質(zhì)量為m的物塊P,物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物塊運動過程中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
(1)求物塊P靜止時彈簧的壓縮量h;
(2)用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P上,使其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直到脫離彈簧。對于這一過程,以x表示P離開靜止位置的位移,求拉力F與x的關(guān)系式并在圖中大致畫出F—x圖像。
【答案】(1);
(2),F(xiàn)-x圖像如圖所示
【解析】
【詳解】(1)由靜止時物塊的受力可知
解得
(2)用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P上,使其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直到脫離彈簧則
即
F-x圖像如圖所示
站點序號
站名
到站時間
1
花莊
-
6
通周北苑
5∶27
13
四惠
5:47
20
天安門東
6:01
21
天安門西
6:02
27
公主墳
6:15
32
八角游樂園
6:27
33
古城
6:32
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區(qū)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汽車在前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 物塊上滑的距離長,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北京市密云區(qū)2022-2023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物理試題(解析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s,獲得了的速度, 汽車前3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北京市房山區(qū)2022-2023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檢測物理試題(解析版),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第三,計算論證題解題要求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