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湖北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四川綿(竹)茂(縣)公路屬于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動工,2022年12月27日建成通車。公路起于綿竹市漢旺鎮(zhèn),沿綿遠河上行,與茂北公路相接,全長56公里。沿線穿越龍門山4條斷裂帶,巖石破碎,暴雨多發(fā),地質災害頻繁,河道演變劇烈,水文條件復雜,給項目選線、設計和施工建設帶來嚴重影響。圖左示意綿茂公路位置,圖右示意綿茂公路局部景觀。
(1)綿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貓國家公園,工程該如何協(xié)調建設與保護的關系?請談談你的看法。
(2)該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難題,創(chuàng)造了又一個中國奇跡,被新華社評為2021年度“大國工程”。假設你是評委,請你給出推薦理由。
[思維過程]
第(1)題,
第(2)題,
[解析] 第(1)題,協(xié)同林業(yè)等多部門,建立有序、有效的管理機制,統(tǒng)籌交通建設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規(guī)劃交通線路時盡量減少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以橋梁、隧道代路,減少對大熊貓棲息地的分割、干擾;施工期間減少破壞林地、渣土堆放,減少破壞大熊貓的生活環(huán)境,嚴格控制施工時間和施工范圍;交通線路運行時,要加強巡護,控制車速,及時監(jiān)測交通線路運行對大熊貓生活的影響;在大熊貓活動期間可以局部區(qū)域封路,停止施工,減少對大熊貓生活活動的影響。第(2)題,由材料可知沿線穿越龍門山4條斷裂帶,巖石破碎,暴雨多發(fā),地質災害頻繁,河道演變劇烈,水文條件復雜,給項目選線、設計和施工建設帶來嚴重影響,該工程攻克了若干設計、工程與運行、維護技術上的難題;沿線通過大熊貓國家公園,實現了交通建設與生態(tài)保護的統(tǒng)籌;線路成功的建設,為生態(tài)脆弱地區(qū)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發(fā)展提供中國經驗;通過保護“國寶”熊貓,展示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體現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體現了我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力度。
[答案] (1)協(xié)同多部門,建立有序的管理機制,統(tǒng)籌交通建設與生態(tài)保護的關系。規(guī)劃路徑時盡量以橋梁、隧道代路,減少對大熊貓棲息地的分割;施工期間減少破壞林地、渣土堆放,控制施工時間和范圍;運行時加強巡護,控制車速,在大熊貓活動期間可以局部封路。
(2)攻克了若干設計、工程與運維技術難題;實現了交通建設與生態(tài)保護的統(tǒng)籌;為生態(tài)脆弱地區(qū)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發(fā)展提供中國經驗;通過保護“國寶”熊貓,展示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體現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1.素養(yǎng)解讀
2.培養(yǎng)地理實踐力的方法
(2023·全國高三專練)2022年暑假期間,我國某中學地理實踐小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開展地理研學活動,下圖示意該地區(qū)的土壤表面等高線(實線,單位:米)和基巖表面等高線(虛線,單位:米)分布。讀圖,完成1~2題。
1.下列四地中土壤厚度最薄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圖中戊處的海拔可能是( )
A.825米 B.823米 C.817米 D.814米
解析:第1題,根據題干可知,實線表示土壤表面等高線,虛線表示基巖表面等高線,土壤厚度為土壤表面等高線與基巖表面等高線的差值。甲的土壤表面等高線數值大致為827米,基巖厚度大致為802米,土壤厚度為25米;乙的土壤表面等高線數值大致為827米,基巖厚度大致為817米,土壤厚度為10米;丙的土壤表面等高線數值大致為837米,基巖厚度大致為812米,土壤厚度為25米;丁的土壤表面等高線數值大致為832米,基巖厚度大致為812米,土壤厚度為20米;乙的土壤厚度最薄,B項正確,A、C、D項錯誤;故選B。第2題,局部閉合等高線的數值與相鄰兩條等高線中數值較大的一條相同,則局部閉合等高線內部的取值一定比這條等高線的數值大,即“大于大的”;如果局部閉合等高線的數值與相鄰兩條等高線中數值較小的一條相同,則局部閉合等高線內部的取值一定比這條等高線的數值小,即“小于小的”。圖中戊處閉合等高線數值與較小的等高線相同,戊的海拔小于820米,A、B項錯誤;但不小于815米,D項錯誤,C項正確,故選C。
答案:1.B 2.C
3.(2023·武漢高三統(tǒng)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華中師大一附中地理選修課《基于不同時空尺度的農業(yè)實踐與探究》開設幾年來一直深受學生歡迎。同學們在地理老師的指導下從事農業(yè)勞動事項(如圖1~圖4),讓原本的荒地煥然一新,種上了各式各樣的蔬果。選修課中,同學們不僅能通過農業(yè)實踐探究其背后的地理原理,還能品嘗到自己的勞動實踐成果——有機農產品。
華師一附中卓越聯(lián)盟中多所學校均已開設或即將開設農業(yè)選修課。在本學期即將結束時,老師計劃組織一場與兄弟學校的交流分享活動。經過多方討論,最終在新疆博樂、北京朝陽、青州貴陽三地中選擇了與華中師大一附中貴陽分校的同學們開展線上交流活動,分享蘿卜、白菜、油菜的種植心得。活動已于1月初進行。
(1)請列舉該選修課中,同學們需要從事的農業(yè)勞動事項。
(2)酷暑難耐,為保證作物的長勢,師生們在農田中覆蓋了草席,請用水循環(huán)原理說明其主要作用。
(3)從地理角度分析,華師一師生本學期選擇與貴陽師生開展農業(yè)交流活動的原因。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圖1是翻土;圖2是除草、播種;圖3是搭架;圖4是采摘(收獲),除這些農業(yè)勞動外,還有育苗;移栽;澆水;施(有機)肥;驅鳥驅蟲;地表覆蓋等農業(yè)勞動。第(2)題,農田中覆蓋草席,可以遮擋太陽輻射,減少水分蒸發(fā);增大地表粗糙度,使地表徑流流速減慢,下滲增加;土壤蒸發(fā)減弱,含水量增加;起到蓄水、保墑作用,減少灌溉次數,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等。第(3)題,兩地均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相似度較高;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相似;兩地可選擇種植同種類的農作物較多,農業(yè)生產過程時間安排相似;兩地冬季月均溫都在0 ℃以上,可種植越冬作物;農業(yè)生產活動交流時間長。而新疆位于我國西北地區(qū)、北京位于北方地區(qū),冬季氣溫較低,不能從事農業(yè)生產,故農業(yè)生產活動時間較短,類型較少(對農業(yè)技術要求更高),交流內容有限。
答案:(1)翻土;除草;播種;育苗;移栽;澆水;施(有機)肥;驅鳥驅蟲;搭架;地表覆蓋;采摘(收獲)。
(2)減少水分蒸發(fā),減緩地表徑流,增加下滲量,增加土壤含水量,起到蓄水、保墑作用,減少灌溉次數。
(3)兩地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相似;兩地可選擇的同種類農作物較多,農事時間安排相似。武漢和貴陽冬季月均溫在0 ℃以上,可種植越冬作物。冬半年新疆、北京氣溫較低,農業(yè)活動較少(對農業(yè)技術要求更高),交流內容有限。內涵
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考察、調查和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
表現
野外考察
以地理學者或研學活動獲取的某一自然地理現象的分布、數據統(tǒng)計等信息為試題背景,引導考生對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形成原因進行科學探究
社會調查
以社會調查獲取的相關地理事實材料為背景,引導考生對地理事物或現象進行分析和評價
模擬實驗
地理模擬實驗是指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
高考
命題導向
提供地理熱點問題的社會調查信息材料,分析評價地理事實。提供野外考察情境信息,分析探究地理問題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二輪專題復習與測試第三部分專題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素養(yǎng)二區(qū)域認知(附解析),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該州,圖中,京藏高速穿過該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二輪專題復習與測試第三部分專題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素養(yǎng)三綜合思維(附解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判斷圖示珊瑚礁的發(fā)育階段依次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二輪專題復習與測試第三部分專題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素養(yǎng)一人地協(xié)調觀(附解析),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該模式發(fā)展的基礎是,該模式的特色在于,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