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3.答完試卷后。務必再次檢查哦!
一、選擇題
1.靜靜放學回家,先向南走一段路,再向西走一段路,最后向北走一段路才到家,靜靜走的路線是( )。
A.B.C.D.
2.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底面積及體積分別相等,如果圓錐的高是,那么圓柱的高是( )。
A.B.C.10D.30
3.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的和是96cm2,則圓柱的體積是( )cm2.
A.24B.36C.72D.96
4.下面能組成比例的兩個比是( )組。
A.和B.20∶5和1∶4
C.0.75∶0.25和D.2.4∶3.6和0.4∶0.8
5.300件紡織品的合格率是98%,有( )件不合格。
A.2B.4C.6 D.8
6.把兩個棱長都是1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原來每個正方體的表面積是拼成的長方體表面積的( )
A.B.50%C.
7.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比例尺分線段比例尺和數(shù)值比例尺兩種
B.某商品打“八五折”銷售,意思就是按原價的85%銷售
C.2010年有366天
8.一個正方形內(nèi)畫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面積是正方形的( )。
A.B.C.
二、填空題
9.一個三角形中,最大角的度數(shù)是這個三角形內(nèi)角和的,這是一個 角三角形。
10.李叔叔騎自行車分鐘行了千米,他平均每分鐘行( )千米,行12千米需要( )分鐘。
11.把一根長30米的鋼絲按2∶3分成兩段,較長的一段是 米。
12.在括號里填上“>”“<”或“=”。
÷( ) ×( )
13.某日上海市的最高氣溫是6℃,最低氣溫是﹣3℃,上海這天的溫差是 .
14.光明小學六年級進行全國中小學生體育達標測試,有10人未達標,達標率是98%,則光明小學六年級有( )人。
15.這是( )比例尺,把它改成數(shù)值比例尺是。
16.12∶( )==( )÷30=( )%=( )折。
17.一根長2米,橫截面直徑是6厘米的木棍,截成4段后表面積增加了 ,它原來的體積是 .
三、判斷題
18.在數(shù)軸上,左邊的數(shù)比右邊的數(shù)大。( )
19.一件商品,先降價,再提價25%,現(xiàn)價與原價相等。( )
20.直線上0右邊的數(shù)是正數(shù),0左邊的數(shù)是負數(shù)。( )
21.一件商品,先提價25%,再降價20%,價格不變。( )
22.做一個零件,師傅需3分鐘,徒弟需4分鐘,師傅與徒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3∶4。( )
23.甲圓與乙圓的周長之比是5∶4,則甲圓與乙圓的面積之比是5∶4。( )
24.已知A÷=B÷,A、B都不為零,那么A一定大于B. ( )
25.兩個圓的直徑相等,它們的半徑也一定相等。( )
四、計算題
26.直接寫出得數(shù)。
27.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
31.9×18-8×31.9
12.5×32×2.5 6.4÷(1.8+1.4)×1.8
3.2×78+32×2.4-20%×32
28.求未知數(shù)x的值。
∶x=∶ 2.4x-1.9x=5
五、圖形計算
29.列算式或方程計算。
30.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31.求圖形中陰影部分的周長和面積(圖中單位:cm)
六、解答題
32.平原鎮(zhèn)小崗村去年種植農(nóng)作物情況如下圖。
(1)小崗村去年種植棉花120公頃,該村種植糧食多少公頃?
(2)平原鎮(zhèn)一共有21個這樣的村,根據(jù)以上信息,請你估計全鎮(zhèn)的糧食種植面積大約有多少公頃,說明理由。
我估計全鎮(zhèn)糧食種植面積共有( )公頃。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圖是由14個大小相同的方格組成的圖形。 試問能不能剪裁成7個由相鄰兩方格組成的長方形?
在一次數(shù)學測驗中,80分以上為優(yōu)秀,某班成績的優(yōu)秀率為80%。這個班級有學生45名,還有多少名學生未達到優(yōu)秀?
一輛自行車的外胎半徑大約是,騎車時如果平均每分鐘轉(zhuǎn)100周,通過一座長的大橋。大約需要幾分鐘?(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爸爸想買一臺標價5800元的筆記本電腦.A商場打八五折銷售,B商場按“每滿1000元減150元”的方式銷售,爸爸想買的這臺筆記本電腦在A、B兩家商場,各應付多少錢?
37.學校把600本圖書按3∶2比例分給甲乙兩年級,甲乙兩個兩個年級各分得圖書多少本?
38.下圖是六年級同學最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統(tǒng)計圖。
(1)喜歡籃球的同學占全年級人數(shù)的百分之幾?
(2)喜歡籃球的同學有48人,六年級共有多少人?
參考答案:
1.C
【分析】根據(jù)圖上確定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以靜靜當時的位置為觀測點,確定方向,據(jù)此畫出靜靜走的路線。
【詳解】根據(jù)分析可知,靜靜走的路線是。
故答案為:C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依據(jù)方向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2.B
【分析】根據(jù)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已知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體積,所以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3倍,據(jù)此求解。
【詳解】10÷3=(cm)
所以圓柱的高是cm。
故答案為:B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關系的靈活運用。
3.C
【詳解】試題分析: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若圓錐與圓柱等底等高,則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它們的體積和已知,從而可以分別求出它們的體積.
解:設圓錐的體積為V,則與其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為3v,
則有V+3V=96,
4V=96,
V=24;
3×24=72(立方厘米);
答:圓柱的體積是72立方厘米;
故答案為C.
點評:解答此題的主要依據(jù)是:圓錐的體積是與其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
4.A
【分析】根據(jù)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解答即可。
【詳解】A.=,=,能夠組成比例;
B.20∶5=4,1∶4=,不能夠組成比例;
C.0.75∶0.25=3,=,不能夠組成比例;
D.2.4∶3.6=,0.4∶0.8=,不能夠組成比例;
故答案為:A。
【點睛】熟練掌握比例的意義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5.C
【分析】根據(jù)題意,把產(chǎn)品總量看作單位“1”,用紡織品的總件數(shù)×(1-合格率)=不合格的產(chǎn)品數(shù)量,據(jù)此列式解答。
【詳解】300×(1-98%)
=300×2%
=6(件)
故答案為:C
6.A
【詳解】試題分析:把兩個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后,減少了兩個面的面積,也就是兩個正方體10個面的面積,正方體的棱長已知,從而可以求出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再利用一個小正方體的表面積除以拼組后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即可解答.
解:1×1×6=6(平方厘米),
1×1×10=10(平方厘米);
6÷10=,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弄清楚長方體的表面積和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關系.
7.C
【詳解】試題分析:根據(jù)比例尺的分類,折扣的意義,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即可作出選擇.
解:A、比例尺有線段比例尺和數(shù)值比例尺兩種,故說法正確;
B、某商品打“八五折”銷售,意思就是按原價的85%銷售,故說法正確;
C、2010年是平年,平年有365天,故說法不正確.
故選C.
點評:考查了有關比例尺,銷售中折扣的意義,以及關于年、月、日的知識,綜合性較強,但是難度不大.
8.B
【分析】此題可采用設數(shù)法,設正方形的邊長為2。在正方形中畫一個最大圓,其直徑和正方形的邊長相等,由此求出半徑。再根據(jù)“圓的面積S=πr2”求出圓的面積;再求出正方形的面積;最后用圓的面積除以正方形的面積即可。
【詳解】設正方形的邊長是2。
圓的面積:π×(2÷2)2
=
=π×1
=π
正方形的面積:2×2=4
π÷4=
所以這個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
故答案為:B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正方形中畫最大圓,解決此題的關鍵是明確圓的直徑就是正方形的邊長。
9.鈍
【分析】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為180°,根據(jù)題意求出這個最大的角為:180°×,然后判斷這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詳解】180°×=120°
所以這個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以及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
10. 25
【詳解】略
11.18
【分析】把這根鋼絲的長平均分成(2+3)份,根據(jù)除法的意義求出1份的長度,再求3份(較長一段)的長度。
【詳解】30÷(2+3)×3
=30÷5×3
=6×3
=18(米)
【點睛】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比例將長度進行分配。
12. > <
【分析】一個數(shù)除以一個小于1的數(shù),商比原來的數(shù)大;一個數(shù)乘一個小于1的數(shù),積比原來的數(shù)小。據(jù)此分析填空。
【詳解】<1,所以÷>;
<1,所以×<。
【點睛】本題考查了分數(shù)乘除法,掌握乘數(shù)和積的關系、被除數(shù)和商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13.9℃
【分析】這是一道有關溫度的正負數(shù)的運算題目,要求上海這天的溫差,就是用最高氣溫減去最低氣溫.
【詳解】6﹣(﹣3)=6+3=9(℃)
答:上海這天的溫差是9℃.
故答案為9℃.
14.500
【分析】根據(jù)達標率=達標的人數(shù)÷總?cè)藬?shù)×100%,達標率是98%,則不達標率為1-98%=2%,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10÷(1-98%)
=10÷2%
=500(人)
則光明小學六年級有500人。
【點睛】本題考查達標率,明確不達標率+達標率=100%是解題的關鍵。
15.線段;
【分析】圖上距離1cm代表實際距離20km,,所以數(shù)值比例尺是。
【詳解】上圖是線段比例尺;
,
1∶2000000=
【點睛】考查了線段比例尺改成數(shù)值比例尺,是基礎題型,比較簡單。
16. 15 24 80 八
【分析】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4÷5,再根據(jù)商不變的規(guī)律,可得4÷5=(4×6)÷(5×6)=24÷30;
根據(jù)比與除法的關系4÷5=4∶5,再根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比的前項和比的后項都乘3就是12∶15;
4÷5=0.8,把0.8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兩位后,再添上百分號就是80%。
根據(jù)百分數(shù)與折扣的關系,80%=八折。
【詳解】根據(jù)分析得,12∶15==24÷30=80%=八折。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百分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比之間的互化,根據(jù)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利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及商的變化規(guī)律,求出結果。
17.169.56平方厘米;5652立方厘米.
【詳解】試題分析:(1)一根圓柱截成4段后表面積增加了6個圓柱的底面的面積,由此根據(jù)圓柱的底面積公式即可解決問題;
(2)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代入數(shù)據(jù)即可解答.
解:圓柱的底面積是:3.14×=3.14×9=28.26(平方厘米),
截成4段后表面積增加了:28.26×6=169.56(平方厘米);
2米=200厘米,
所以它原來的體積是:28.26×200=5652(立方厘米);
答:截成4段后表面積增加了169.56平方厘米,它原來的體積是5652立方厘米.
故答案為169.56平方厘米;5652立方厘米.
點評:此題考查了圓柱的底面積與體積公式的計算應用,抓住圓柱的切割特點得出截成4段后增加的表面積是6個圓柱的底面的面積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18.×
【分析】由于數(shù)軸是一條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正方向是數(shù)字增大的方向,由于一般是以向右方向為正方向,所以在數(shù)軸上右邊的數(shù)總比左邊的數(shù)大,據(jù)此判斷。
【詳解】在數(shù)軸上,左邊的數(shù)比右邊的數(shù)小,故題干的說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數(shù)軸的認識。
19.×
【分析】假設原價為100元,算出現(xiàn)價,然后進行判斷。
【詳解】假設原價為100元;
(元)
現(xiàn)價比原價低,題干闡述錯誤,答案為×。
【點睛】不論是先降價、再提價,還是先提價、再降價,只要前后百分率保持一致,最后的價錢一定低于原價。
20.√
【解析】略
21.√
【分析】將商品價格看作“1”,1×提價后對應百分率×再降價后對應百分率=現(xiàn)價,比較即可。
【詳解】1×(1+25%)×(1-20%)
=1×1.25×0.8
=1
故答案為:√
【點睛】關鍵是確定單位“1”,整體數(shù)量×部分對應百分率=部分數(shù)量。
22.×
【分析】把做這批零件的總工作量看作單位“1”,根據(jù)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求出師傅和徒弟工作的效率,再根據(jù)比的意義,求出師傅與徒弟的工作效率的比。
【詳解】1÷3=
1÷4=
∶
=(×12)∶(×12)
=4∶3
即師傅與徒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4∶3。
故答案為:×
【點睛】此題的解題關鍵是確定單位“1”,利用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三者之間的關系,根據(jù)比的意義,求出結果。
23.×
【分析】兩個圓的周長、半徑、面積之間存在這樣的數(shù)量關系:周長之比=半徑之比;面積之比=半徑的平方之比;據(jù)此可得:甲圓與乙圓的半徑之比為5∶4,則甲圓與乙圓的面積之比為52∶42=25∶16。
【詳解】結合兩圓之間周長、半徑、面積之間的關系可得:
甲圓半徑∶乙圓半徑=甲圓周長∶乙圓周長=5∶4;
甲圓面積∶乙圓面積=甲圓半徑的平方∶乙圓半徑的平方=52∶42=25∶16,原題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點睛】解答本題需要我們十分熟悉圓的周長、面積與圓的半徑之間的關系,即C圓=2πr;S圓=πr2;然后結合比的應用以及具體題意展開思考和計算。
24.×
【解析】略
25.√
【詳解】略
26., , , ;
14, , , ;
, , , ;
【詳解】略
27.319;;
1000;3.6;
4;320;
【分析】(1)根據(jù)乘法分配律簡算;
(2)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減法,再算括號外的乘法,最后再算加法;
(3)因12.5與4相乘等于整百,2.5與4相乘等于整十,可以將32拆成4和8的乘積,然后利用乘法的結合律進行分別組合相乘,達到簡便運算的目的;
(4)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加法,再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5)根據(jù)乘法分配律簡算;
(6)觀察算式,可以將3.2擴大10倍為32,則78要縮小10倍為7.8,再將百分數(shù)化為小數(shù),根據(jù)乘法分配律達到簡便運算的目的。
【詳解】(1)31.9×18-8×31.9
=31.9×(18-8)
=31.9×10
=319
(2)
(3)12.5×32×2.5
=(12.5×8)×(4×2.5)
=100×10
=1000
(4)6.4÷(1.8+1.4)×1.8
=6.4÷3.2×1.8
=2×1.8
=3.6
(5)
=15+16-27
=4
(6)3.2×78+32×2.4-20%×32
=32×(7.8+2.4-0.2)
=32×10
=320
28.x=;x=10
【分析】∶x=∶,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將∶x=∶變?yōu)閤=×,然后左右兩邊同時除以即可;
2.4x-1.9x=5,將左邊合并為0.5x,然后左右兩邊同時除以0.5即可。
【詳解】∶x=∶
解:x=×
x=
x÷=÷
x=
2.4x-1.9x=5
解:0.5x=5
0.5x÷0.5=5÷0.5
x=10
29.60人
【分析】把六年級的人數(shù)看作單位“1”,五年級的人數(shù)比六年級多,已知一個數(shù),求比這個數(shù)多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計算方法:這個數(shù)×(1+分率),五年級人數(shù)=六年級人數(shù)×(1+),據(jù)此解答。
【詳解】48×(1+)
=48×
=60(人)
所以,五年級有60人。
30.表面積151.62;體積113.04
【分析】這時圖形的表面積=圓柱一個底面積+側(cè)面積的一半+長方形切面的面積,然后根據(jù)圓的面積公式是:S=πr2,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側(cè)面積=Ch,把數(shù)據(jù)帶入公式解答即可;
先根據(jù)圓柱的體積:V=Sh,求出體積,再除以2即可。
【詳解】表面積:
3.14×(6÷2)2+3.14×6×8÷2+6×8
=3.14×9+3.14×24+48
=28.26+75.36+48
=151.62
體積:
3.14×(6÷2)2×8÷2
=3.14×9×4
=113.04
【點睛】該題關鍵是從整體上考慮,理解它們是有幾部分構成;知識點:圓的面積公式是:S=πr2,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側(cè)面積=Ch,圓柱的體積:V=Sh。
31.周長16.28cm;面積5.72cm2
【分析】根據(jù)圓的周長公式,求出直徑是4cm圓的周長,再除以2,求出半圓的弧長。將半圓的弧長加上長方形的一條長、長方形的兩條寬,即可求出陰影部分的周長;
根據(jù)圓的面積公式,求出半徑是2cm的圓的面積,再除以2,求出半圓的面積。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求出長方形的面積,用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半圓的面積,即可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
【詳解】陰影部分的周長:
3.14×4÷2+4+2×3
=6.28+4+6
=16.28(cm)
陰影部分的面積:
3×4-3.14×(4÷2)2÷2
=12-3.14×4÷2
=12-6.28
=5.72(cm2)
32.(1)288公頃;
(2)6048;一個村的糧食種植面積是288公頃,求21個這樣的村糧食種植面積,用乘法計算。
【分析】(1)由扇形統(tǒng)計圖可知,棉花種植面積占農(nóng)作物種植總面積的25%,根據(jù)“量÷對應的百分率”求出農(nóng)作物種植總面積,再用乘法計算出種植糧食的公頃數(shù);
(2)全鎮(zhèn)的糧食種植面積=一個村的糧食種植面積×平原鎮(zhèn)村的數(shù)量,據(jù)此解答。
【詳解】(1)120÷25%×60%
=480×60%
=288(公頃)
答:該村種植糧食288公頃。
(2)21×288=6048(公頃)
所以,全鎮(zhèn)的糧食種植面積大約有6048公頃。
理由:一個村的糧食種植面積是288公頃,求21個這樣的村糧食種植面積,用乘法計算。
【點睛】根據(jù)百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求出小崗村的糧食種植面積是解答題目的關鍵。
33.不能
【分析】首先分析題意可知為染色問題,接著將這14個小方格黑白相間染色,有8個黑格,6個白格。相鄰兩個方格必然是一黑一白,如果能剪裁成7個小長方形,那么14個格應當是黑、白各7個,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不能剪裁成7個由相鄰兩個方格組成的長方形。
【詳解】答:將這14個小方格黑白相間染色,有8個黑格,6個白格。相鄰兩個方格必然是一黑一白,如果能剪裁成7個小長方形,那么14個格應當是黑、白各7個,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不能剪裁成7個由相鄰兩個方格組成的長方形。
【點睛】本題考查染色問題,結合染色作圖,直觀地分析作答即可。
34.9名
【分析】優(yōu)秀率為80%,說明優(yōu)秀人數(shù)占總?cè)藬?shù)的80%,其中總?cè)藬?shù)是45,求出45的80%得到優(yōu)秀人數(shù),總?cè)藬?shù)減去優(yōu)秀人數(shù)即為未達到優(yōu)秀的人數(shù)。
【詳解】(名)
(名)
答:有9名學生未達到優(yōu)秀。
【點睛】優(yōu)秀率為80%,那么未達到優(yōu)秀的學生人數(shù)占總?cè)藬?shù)的20%,也可以用總?cè)藬?shù)乘未達到優(yōu)秀的學生人數(shù)所占百分率,來計算未達到優(yōu)秀的學生人數(shù)。
35.3分鐘
【分析】可先結合外胎半徑求出外胎的周長,再乘100周,就是自行車每分鐘行駛的距離;因為大橋長600米,最后用大橋長除以自行車每分鐘行駛的距離,就是通過大橋需要的時間。
【詳解】35厘米=0.35米
600÷(3.14×0.35×2×100)
=600÷(2.198×100)
=600÷219.8
≈3(分鐘)
答:大約需要3分鐘。
【點睛】本題將路程、速度、時間這三者的數(shù)量關系融于圓的周長的應用中,需要我們熟練掌握圓周長公式。
36.A商場4930元;B商場5050元
【詳解】八五折即85%。
A商場:5800×85%=4930(元)
B商場:5800-150×5=5050(元)
答:在A商場應付4930元,在B商場應付5050元。
37.360本;240本
【詳解】分別求得甲、乙兩個年級各分得科技術總本數(shù)的幾分之幾,再利用乘法的意義列式解答即可。
甲:600×=360(本)
乙:600×=240(本)
答:甲年級分得360本,乙年級分得240本。
38.(1)20%
(2)240人
【分析】整個圓表示100%,減去其它運動所占的百分比,得到喜歡籃球的同學所占的百分比;已知喜歡籃球的人數(shù)和喜歡籃球的同學所占的百分比,二者相除即可求出總?cè)藬?shù)。
【詳解】(1)
=1-80%
=20%
答:喜歡籃球的同學占全年級人數(shù)的20%;
(2)(人)
答:六年級共有240人。
【點睛】扇形統(tǒng)計圖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占總數(shù)的百分比。
這是一份廣東省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小升初數(shù)學重點班分班考押題卷(人教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完試卷后,75,6;;2,25平方厘米;②9,13-4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小升初數(shù)學重點班分班考押題卷(人教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完試卷后,0285,2 150,42×2×5,26×2+94,7×2×10+3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省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小升初數(shù)學真題重點班分班考押題卷(人教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如圖中,與圓錐體積相等的圓柱是,下面各個比中,能與4,我國《國旗法》規(guī)定,一個圓按4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