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24分。
小明對初一新開設的地理課十分感興趣。為了幫助學習,他制作了一個簡易地球儀。據此,完成各小題。
1.課上他發(fā)現老師所用的地球儀比自己的大,但不論大小,地球儀都能反映出( )
A. 赤道是0°經線B. 緯線指示南北方向
C. 赤道與所有經線平行D. 地球是一個球體
2.小明想知道制作的地球儀比例是多少,他量算出所用球體的周長是100厘米,則該地球儀的比例是( )
A. 1:40000000B. 1:10000000C. 1:400000D. 1:100000
3.古詩詞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其中記載著許多與地理相關的知識。下列詩句描述的現象中,和地球公轉有關的是( )
A. 晝出耘田夜績麻(《四時田園雜興(其一)》范成大)
B.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觀刈麥》白居易)
C. 黑夜山魈語,黃昏海燕歸(《題海鹽南館》張祜)
D.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陶淵明)
如圖示意湖北省某村莊地形及小龍蝦養(yǎng)殖區(qū)。讀圖,完成各小題。
4.圖中所示地區(qū)的地形類型是( )
A. 高原B. 平原C. 山地D. 丘陵
5.關于圖中地理事物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甲處地形部位為鞍部B. 河流AB段的落差是100米
C. 乙處地形部位為山脊D. 丙處海拔高于300米
6.關于圖中農業(yè)生產活動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耕作區(qū)的耕地類型是水田B. 小龍蝦養(yǎng)殖區(qū)主要沿河分布
C. 夏季養(yǎng)殖區(qū)易遭受臺風災害D. 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7.有關大洲和大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積最小B. 歐洲和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
C. 呈“S”形的大洋是太平洋D. 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
8.如圖反映的是甲、丙兩個大洲的輪廓和物種,據此回答11--13題
圖中甲、丙兩個大洲的名稱分別是( )
A. 非洲和北美洲
B. 非洲和南美洲
C. 南美洲和非洲
D. 北美洲和南美洲
9.電視紀錄片《第三極》將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合稱世界第三極。影響珠穆朗瑪峰氣候寒冷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B. 海陸因素C. 緯度因素D. 人類活動
10.讀“上海7月份氣溫日變化的平均情況圖”,平均氣溫日較差為( )
A. 8℃B. 9℃C. 55℃D. 7℃
11.如圖為“1月份等溫線圖”,甲、乙位于同一緯線上,虛線為陸地和海洋的分界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處氣溫高于乙處B. 甲乙兩處氣溫相同
C. 甲處為海洋,乙處為陸地D. 甲處為陸地,乙處為海洋
1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 )
A.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B.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少
C. 中緯度大陸內部降水多,沿海地區(qū)降水少D. 山地背風坡降水多,山地迎風坡降水少
13.下列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 )
A. 亞洲B. 非洲C. 大洋洲D. 歐洲
14.有關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一般來說,城市聚落的形成早于鄉(xiāng)村聚落
B. 歐洲經濟發(fā)達,村落中的房屋較密集
C. 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氣候、資源條件優(yōu)越的地方
D. 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不因環(huán)境而異
15.美國波音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如圖為“波音787”在中國的零部件生產地分布圖,該現象說明( )
A. 中美經濟結構一致B. 經濟全球化國際合作共贏
C. 中美經濟各成一體D. 中國飛機制造業(yè)技術領先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
1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1中A、B兩點的地理坐標分別是A ______ 、B ______ 。從東西半球看,A點位于 ______ 半球,B點位于 ______ 半球。
(2)圖2中A、B兩點的地理坐標分別是A ______ 、B ______ 。A、B兩點均位于 ______ 球。
17.如圖為甲、乙兩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值越大,比例尺越大。兩圖中,比例尺較大的是 ______ (填“甲”或“乙”)圖。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兩圖中,表示范圍較大的是 ______ (填“甲”或“乙”)圖。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甲圖AD、BD、CD三條登山線路中,坡度最緩的是 ______ 。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作相對高度。甲圖中,E、B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______ 米。E地位于B地的 ______ 方向。
(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為山谷,等高線重疊的地方為陡崖。乙圖中,①處為 ______ ,②處為 ______ 。
18.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塊名稱:B ______ E ______ F ______
(2)喜馬拉雅山脈是 ______ 板塊和 ______ 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寫名稱)
(3)幾乎都是海洋的板塊是 ______ 。(寫名稱)
(4)根據板塊運動方向來推斷,紅海將會不斷 ______ ;地中海將不斷 ______ 。(縮小或擴大)。
19.讀四地“氣溫和降水年變化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D四地中,屬于熱帶的是 ______ ;冬季可以滑冰的是 ______ 地。
(2)A地表示的氣候類型是 ______ ,從緯度看該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 ______ 附近。
(3)A、B、C、D四地屬于冬季多雨的是 ______ 地,該地是 ______ 氣候,其夏季氣候特點是 ______ 。
(4)D主要分布在緯度40°~60°之間的大陸 ______ 岸。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D、A
【解析】解:赤道是0°緯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赤道與所有的緯線相平行;地球是一個球體。
故選:D。
人們根據地球的形狀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這就是地球儀。
本題考查地球儀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解:量得此地球儀上赤道長100厘米,地球儀上赤道實際長度為4萬千米,該地球儀的比例尺為100厘米/4萬千米,即比例尺為1:40000000。
故選:A。
比例尺是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之比。比例尺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本題考查了比例尺的應用,計算解答此題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jié)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傲ΡM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描述的是晝夜長短與季節(jié)的關系,屬于地球公轉運動產生的。晝出耘田夜績麻;黑夜山魈語,黃昏海燕歸;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描述的都是晝夜交替現象,屬于地球自轉運動產生的。
故選:B。
地球公轉是地球按照一定的軌道圍繞著太陽的運動,公轉一周的時間約為一年。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
本題考查地球公轉和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
4~6.【答案】C、D、C
【解析】解:讀圖可知,圖中區(qū)域海拔較高,最高的地方超過了1300米,地勢比較陡峻,因此為山地地形。
故選:C。
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本題考查地形類型的判讀,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解:讀圖可知,甲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故A正確;
圖中A點海拔高度為200米,B點海拔高度為100米,河流AB段的落差是200米-100米=100米,故B正確;
乙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故C正確;
圖中的等高距為50米,丙處海拔高度在200~250米之間,低于300米,故D錯誤。
故選:D。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地形部位有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據等高線排列規(guī)律來判斷各種地形部位;可依據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
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部位的判讀、海拔高度的判讀、相對高度的計算,讀圖分析解答此題。
解:讀圖可知,如圖示意湖北省某村莊地形及小龍蝦養(yǎng)殖區(qū),該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耕作區(qū)的耕地類型是水田,故A正確;
小龍蝦養(yǎng)殖區(qū)主要沿河分布,故B正確;
湖北省不位于沿海地區(qū),夏季養(yǎng)殖區(qū)不會遭受臺風災害,故C錯誤;
湖北省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故D正確。
故選:C。
湖北省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位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湖北省耕地類型為水田,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該省區(qū)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本題考查了湖北省的地理位置、耕地及植被類型,讀圖分析解答此題。
7.【答案】C
【解析】解:七大洲中,亞洲面積最大,大洋洲面積最小;歐洲和北美洲全部在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四大洋中,呈“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七大洲中,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亞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綜上所述,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眾多小塊,以大陸和島嶼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個大洲,它們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彼此相通,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海洋劃分為四大部分,分別命名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本題考查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概況,牢記解答即可。
8.【答案】C
【解析】解:讀圖可得,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該圖是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依據。
故選:C。
大陸和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全球共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七個大洲。
本題考查世界不同大洲的分布,讀圖解答即可。
9.【答案】A
【解析】解: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的最高峰,該山峰海拔高,氣溫低,因此影響珠穆朗瑪峰氣候寒冷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故選:A。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因素,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和人類活動等。
本題考查影響氣候的因素,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10.【答案】D
【解析】解:氣溫的日變化規(guī)律為: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一天中氣溫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氣溫日較差=一天中最高氣溫-一天中最低氣溫。
讀圖可知,該地最高氣溫是31℃,最低氣溫是24℃,氣溫日較差=一天中最高氣溫-一天中最低氣溫。即該地的氣溫日較差=31℃-24℃=7℃。
故選:D。
氣溫指空氣的溫度,常用攝氏度(℃)表示。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2時、8時、14時、20時。這4次氣溫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
本題主要考查氣溫日較差的計算,屬基礎題。
11.【答案】D
【解析】解:世界平均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圖中所示,該地氣溫從南向北遞減,該地位于北半球。1月是北半球的冬季,甲處氣溫低于乙處,由于冬季同緯度的海洋氣溫高于陸地氣溫,因此甲處是陸地,乙處是海洋。
故選:D。
世界上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是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降低,世界上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是南極洲。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陸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陸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月,海洋上是2月。圖中信息解答。
本題考查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A
【解析】解:世界降水的規(guī)律是:受緯度因素的影響,赤道地區(qū)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區(qū)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豐富的地區(qū)。受海陸因素的影響,中緯度沿海地區(qū)降水多,內陸地區(qū)降水少?;貧w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降水少,東岸降水多。受地形的影響,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故選:A。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過10000毫米.少雨的區(qū)域,有時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考查世界的降水規(guī)律,要理解記憶.
13.【答案】D
【解析】解: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是歐洲,該大洲也是世界上發(fā)達國家數量最多的大洲。
故選:D。
一般來說,經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fā)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本題考查世界不同大洲的人口增長情況,屬于基礎題。
14.【答案】C
【解析】解:A、一般來說,鄉(xiāng)村聚落早于城市聚落,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B、城市聚落的房屋密集,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C、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氣候、資源條件比較優(yōu)越的地方,敘述正確,符合題意;
D、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因環(huán)境而異,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發(fā)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xiāng)村和城市。鄉(xiāng)村是人口規(guī)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guī)模,主要從事非農業(yè)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鄉(xiāng)村景觀有明顯的差別,城市自然景觀變化快,道路縱橫,網線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學校較多。
本題考查聚落的相關知識點,結合所學知識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B
【解析】解:通過看“波音787”在中國的零部件生產地分布圖,說明了國家與國家的合作更加密切,朝著經濟全球化方向,國際合作共贏發(fā)展。
故選:B。
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國家與國家之間各成體系、相對封閉的經濟格局已被打破,資源、技術、人才、信息等逐漸成為全球共享的財富,各國各地區(qū)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產品生產的分工協作越來越顯著。大量的跨國公司和地區(qū)性、全球性的經濟貿易組織的出現,使世界各國的經濟更加相互依賴,相互融合,并朝著經濟全球化的方向發(fā)展。
本題考查當今世界的經濟發(fā)展趨勢,明白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理解答題即可。
16.【答案】10°S,150°E 20°S,170°E 東 西 10°N,170°E 30°S,170°W 西
【解析】解:(1)據圖1中經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可得,圖1中A、B兩點的地理坐標分別是A(10°S,150°E),B(20°S,170°E);從20°W經線向東到0°經線,繼續(xù)向東再到160°E為東半球,從20°W經線向西到180°經線,繼續(xù)向西再到160°E為西半球。由AB兩地的經度可知,A點位于東半球,B點位于西半球。
(2)圖2中A、B兩點的地理坐標分別是A(10°N,170°E),B(30°S,170°W);兩地均位于160°E以東,20°W以西,屬于西半球。
故答案為:(1)10°S,150°E;20°S,170°E;東;西;(2)10°N,170°E;30°S,170°W;西。
在經緯網地圖上,緯度數值向北遞增的為北緯,用“N”表示;向南遞增的為南緯,用“S”表示;經度數值向東遞增的為東經,用“E”表示;向西遞增的是西經,用“W”表示。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據圖中信息解答。
本題以經緯網圖為材料,涉及經緯網定位、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
17.【答案】甲 乙 BD 100 西南 山谷 陡崖
【解析】解:(1)比例尺是一個比值,分子相同,分母小的比例尺大,分母大的比例尺小。讀圖可知,甲圖比例尺是1:10000,乙圖比例尺是1:100000,比較甲乙圖,比例尺較大的是甲圖;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兩圖中,乙圖比例尺小,表示范圍較大。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甲圖AD、BD、CD三條登山線路中,BD線等高線最稀疏,因此坡度最緩的是BD線;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甲圖中,E的海拔是300米,B的海拔是200米,E、B兩地的相對高度為300-200=100米;此圖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判斷,E地位于B地的西南方向。
(3)讀乙圖,①處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為山谷;②處等高線重疊為陡崖。
故答案為:(1)甲;乙;
(2)BD;100;西南;
(3)山谷;陡崖。
(1)比例尺是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圍小,內容詳細;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圍大,內容簡略。地圖上表示方向的三種方法:指向標;經緯網;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陡,等高線稀疏坡緩。
本題以甲、乙兩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涉及比例尺與圖幅大小、表示范圍的關系,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坡度的陡緩、相對高度、方向、地形部位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
18.【答案】非洲板塊 美洲板塊 南極洲板塊 亞歐 印度洋 太平洋板塊 擴大 縮小
【解析】解:(1)由圖可知,B為非洲板塊,主要包括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一部分;E為美洲板塊,主要包括北美洲、南美洲、亞洲的東北部、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一部分;F為南極洲板塊,主要包括南極洲,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南部。
(2)板塊在不斷運動著,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喜馬拉雅山脈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3)太平洋板塊主要包括太平洋的大部分,是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塊。
(4)根據板塊運動方向來推斷,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拉伸地帶,將會不斷擴大;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地帶,將不斷縮小。
故答案為:
(1)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2)亞歐;印度洋;
(3)太平洋板塊;
(4)擴大;縮小。
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本題以六大板塊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六大板塊的分布及板塊運動的影響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
19.【答案】A B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 C 地中海 炎熱干燥 西
【解析】解:(1)由圖中四地氣溫曲線圖可知,A地最冷月均溫>15℃,為熱帶;B地最冷月均溫為-15℃~0℃,冬季湖泊、河流有結冰期,可以滑冰;C地、D地最冷月均溫為0℃~15℃,C地為地中海氣候,D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2)由圖可知,A地最冷月均溫>15℃,年降水量大于>2000mm,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從緯度看該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3)由圖中四地降水量柱狀圖可知,C地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屬于地中海氣候。
(4)D全年溫和濕潤,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度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故答案為:(1)A;B;(2)熱帶雨林氣候;赤道;(3)C;地中海;炎熱干燥;(4)西。
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的“五帶”來稱呼氣候,如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茖W家則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世界上不同地區(qū)的氣候類型不同,不同氣候類型的氣候特點和分布范圍不同。據圖中信息解答。
本題以四地“氣溫和降水年變化圖”為材料,涉及氣候類型的判讀及分布,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八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