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自然的智慧(17分)
人們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只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肌體上的一部分而已。
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無論是令人厭惡的蒼蠅蚊子,還是美麗可人的鮮花綠草;無論是高深莫測的星空,還是不值一提的灰塵,都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質(zhì)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生命,而人類卻不能制造出一個哪怕是最簡單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體現(xiàn),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體共有一萬億多個細胞,這么多的細胞不僅能夠相互協(xié)調(diào),而且每個細胞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分工,每個細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絕對不會混淆,從而使整個人體處于高度有序的狀態(tài);在近百年的時間中,人體細胞盡管更替許多次,但這種秩序并不會改變。最不可思議的恐怕要數(shù)我們的大腦了,它使人有喜怒哀樂,能夠思考,能夠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學原則,在創(chuàng)造人體的時候運用了各種美的規(guī)律,比如對稱性、協(xié)調(diào)性等等,使人體花朵表現(xiàn)出難以形容的美。要創(chuàng)造出這樣一個人來,讓一萬億個細胞協(xié)調(diào)工作,是人類的智慧所不能勝任的。
這樣看來,人類就只是宇宙肌體上的一個部分,一個器官,就如同大腦是我們的器官一樣,人與宇宙本來就是一體的。讓我們愛護自然就像愛護我們自己的身體一樣吧。
1.大自然的智慧主要體現(xiàn)在( )。(多選)(4分)
A.大自然創(chuàng)造了蒼蠅蚊子、鮮花綠草、星空和灰塵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B.大自然用死的物質(zhì)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生命。[來源:學.科.網(wǎng)]
C.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學原則,在創(chuàng)造人體的時候運用了各種美的規(guī)律。
D.宇宙創(chuàng)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2.第4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個器官”這一詞語的用意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對短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人類應該順應大自然而不是去征服大自然,因為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B.人類富有智慧是因為人類會思考,能理解想象,有意識,這是大自然所不能企及的。
C.人類的智慧是大自然賦予的。
D.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所以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nèi)祟愖约骸?br>4.短文告訴我們要 。(4分)
(二)揚州個園(20分)
揚州的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蓋取東坡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葉形狀似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后春筍”破土而出,此即個園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整個“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來,繞過“宜雨軒”,眼前豁然開朗,在濃蔭環(huán)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xiàn)在面前,這就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荷飄香,蒼翠生涼。
轉(zhuǎn)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樓。循樓而去,“秋從夏雨聲中入”,長廊后山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構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為大畫家石濤杰作。看此山,山勢巍峨,峰巒起伏,又見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柱、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設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紅如染?!扒锔邭馑钡脑娗楫嬕忸D時溢出。
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廳”,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用殘雪堆就。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南面有一堵白圍墻,墻上開了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
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4分)
秋高氣爽( ) A.明朗 B.率直 C.愉快
修竹繁茂( ) A.茂盛 B.豐富 C.精美
2.作者是怎樣游覽揚州個園的?請按順序填空。(6分)
步入大門→ →
3.你認為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揚州個園的特點?抄在下面。(4分)

4.本文語言的分寸感極強。如“蓋取東坡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意”一句,因為沒辦法確定是否如此,就用“蓋”字表示推測。文中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請找出來并加以簡要分析。(6分)

(三)神秘的“無底洞”(24分)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無底洞”?按說地球是圓的,由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組成,真正的“無底洞”是不應存在的,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山洞、裂口、裂縫,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殼淺部的一種現(xiàn)象。然而中國一些古籍卻多次提到海外有個深奧莫測的無底洞。事實上地球上確實有這樣一個“無底洞”。
它位于希臘亞各斯古城的海濱。由于瀕臨大海,大海漲潮時,洶涌的海水便會排山倒海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的急流。據(jù)測,每天流入洞內(nèi)的海水量達3萬多噸。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卻從來沒有把洞灌滿。曾有人懷疑,這個“無底洞”,會不會就像石灰?guī)r地區(qū)的漏斗、豎井、落水洞一類的地形。然而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人們就做了多種努力企圖尋找它的出口,卻都是枉費心機。
為了揭開這個秘密,1958年美國地理學會派出一支考察隊,他們把一種經(jīng)久不變的帶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觀察染料是如何隨著海水一起沉下去。接著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島上的各條河、各個湖,滿懷( )地尋找這種帶顏色的水,結(jié)果令人( )。難道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釋得太淡,以至于無法發(fā)現(xiàn)?
至今誰也不知道為什么這里的海水會沒完沒了地“漏”下去,這個“無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文中的括號內(nèi)。(4分)
愿望 希望 盼望 期望 失望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4分)
(1)據(jù)測,每天流入洞內(nèi)的海水量達3萬多噸。( )
(2)為了揭開這個秘密,1958年美國地理學會派出一支考察隊,他們把一種經(jīng)久不變的帶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觀察染料是如何隨著海水一起沉下去。( )
3.讀短文,在正確的說法后面打“√”。(4分)
(1)我國古代科學家曾多次探索過無底洞,所以證實,地球上這個“無底洞”是確實存在的。( )
(2)“無底洞”位于希臘亞各斯古城的海濱。( )
(3)美國曾派出兩支考察隊分別對“無底洞”的出口進行了不同的試驗,但都一無所獲。( )
4.短文以“神秘的‘無底洞’”為題,你認為這個“無底洞”的“神秘”體現(xiàn)在哪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說:“至今誰也不知道為什么這里的海水會沒完沒了地‘漏’下去,這個‘無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這些問題也一定激發(fā)了你的好奇心。請寫下你的探究方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智能材料(22分)
人或動物皮膚劃破出血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會自然愈合;蚯蚓、石龍子、海參等自然界的生物,都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受生物自愈原理啟發(fā),科學家設想,在制造飛機、艦船或建造大橋、高樓的時候,能否使其中的一些關鍵材料也變得有“感覺”,有“反應”呢?能不能在某些材料中“添加”一些特別的成分,使大橋在發(fā)生故障之前就能發(fā)出警報,或使艦船在出現(xiàn)裂痕時就能自動修復呢?
這一大膽設想,使一種新型材料——智能材料誕生了。到了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研制出一些智能材料,這些材料已經(jīng)具備“發(fā)現(xiàn)故障”和“自我修復”的功能了。
科學家稱智能材料為機敏材料。它把高科技的傳感器或敏感元件等與傳統(tǒng)的材料結(jié)合在一起,使無生命的材料具有了“感覺”和“修復”能力。例如,人們將導電性能較好的碳素纖維與玻璃纖維等集中在一起,制得的智能材料,在較強外力作用下扭曲時,其中的碳素纖維因較脆而首先被部分或全部折斷,從而使材料的電阻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據(jù)此可預測出該材料受損的程度。再如在混凝土材料中,預先埋入大量裝有裂紋修補劑的空心纖維,當混凝土受壓開裂時,這些空心纖維也會裂開一個小口子,從而釋放出修補劑,把裂紋重新粘接起來。
當前,科學家已經(jīng)能將體積極小的信號傳感器和微電子計算器埋入材料,在這種智能材料的局部出現(xiàn)問題時,計算器會收到信號,之后它會發(fā)出指令,使一些形狀記憶合金和膠粘劑之類的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起到自動加固的作用。
智能材料盡管剛起步,但它代表著未來材料發(fā)展的智能化趨勢。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不斷地研究,希望能從生命現(xiàn)象中進一步得到啟發(fā),以便找出更好的研究智能材料的數(shù)據(jù)的線索。
1.在加點字正確讀音后打“√”,并用另一種讀音組詞。(6分)
骨折eq \b\lc\{(\a\vs4\al\c1(zhē( ),zhé( ))) 纖維eq \b\lc\{(\a\vs4\al\c1(qiàn( ),xiān( )))
扭曲eq \b\lc\{(\a\vs4\al\c1(qū( ),qǔ( )))
2.第三自然段運用了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說明智能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4分)
3.第四自然段“起到自動加固的作用”中,“自動”應如何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一大膽設想,使一種新型材料——智能材料誕生了?!本渲衅普厶柕淖饔檬鞘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自然段中“希望能從生命現(xiàn)象中進一步得到啟發(fā)”這句話和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話相照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毛蟲(17分)
一只小毛蟲趴在一片葉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各種昆蟲輕歌曼舞,飛的飛,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處生機勃勃。只有它,可憐的小毛蟲,被拋棄在一旁,既不會跑,也不會飛。
小毛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動一點點!當它笨拙地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上時,自己覺得,就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
( )如此,它( )悲觀失望,( )羨慕任何人,它懂得:每個人都有各自該做的事情。它,一只小小的毛蟲,應該學會吐纖細的銀絲,為自己編織一間牢固的繭房。
小毛蟲一刻也沒遲疑,盡心竭力地做著工作,臨近期限的時候,把自己從頭到腳裹進了溫暖的繭子里。
“以后會怎么樣?”與世隔絕的小毛蟲問。
“一切都將按自己的規(guī)律發(fā)展。”小毛蟲聽到一個聲音在回答,“要耐心些,以后你會明白?!?br> 時辰已到,它清醒過來,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只笨手笨腳的小毛蟲。它靈巧地從繭子里掙脫出來,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生出一對輕盈的翅膀,上面布滿色彩斑斕的花紋。它高興地舞動了一下雙翅,竟像一團絨毛,從葉子上飄然而下,它飛啊飛,漸漸地消失在藍色的霧靄之中。
(1)文中括號內(nèi)按順序應該填入的詞語是( )(3分)
A.雖然 不但 而且
B.盡管 并不 也不
(2)根據(jù)意思,在文中找出對應的四字詞語填在括號里。(6分)
①輕快的音樂和柔美的舞蹈。( )
②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 )
③費盡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認真。( )
“一切都將按自己的規(guī)律發(fā)展”,小毛蟲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4分)
小毛蟲→( )→進入繭房→變成( )
(4)讀讀文中畫線的句子,請你結(jié)合生活或?qū)W習談談自己應該做些什么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ABC
2.用比喻的手法強調(diào)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關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從而告訴我們要像愛護我們自己一樣愛護大自然。[來源:學+科+網(wǎng)]
3.B
4.愛護自然
(二)1.A A
2.繞過“宜雨軒” 轉(zhuǎn)過“鶴亭” 步下秋山
3.揚州的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
4.“相傳為大畫家石濤杰作”一句中的“相傳”用語分寸感也很強,因為難以確認是不是石濤所作,所以用“相傳”更準確。
(三)、1.希望 失望
2.(1)列數(shù)字 (2)舉例子
3.(2)√
4.①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卻從來沒有把洞灌滿;②“無底洞”的出口在哪里不清楚;③每天大量的海水流到哪里去不知道。
5.示例:可以研制一些小型機器人,讓它們隨著海水流動,把自己在海中的行蹤和拍攝到的畫面?zhèn)鬏數(shù)诫娔X上,便于科學家觀察研究。
(四)1.eq \b\lc\{(\a\vs4\al\c1(折騰,√)) eq \b\lc\{(\a\vs4\al\c1(纖夫,√)) eq \b\lc\{(\a\vs4\al\c1(√,曲子))
2.舉例子 “感覺”和“修復”
3.指智能材料在局部出現(xiàn)問題時,能及時自主地對材料進行加固。
4.表示解釋說明。
5.受生物自愈原理啟發(fā)。
(五)(1)B
(2)輕歌曼舞 與世隔絕 盡心竭力
(3)吐絲,為自己編織繭房 蝴蝶
(4)作為學生,我應該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作為孩子,我應該多幫父母做一些家務。

相關試卷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 含答案):

這是一份【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 含答案),共8頁。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 含答案):

這是一份【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 含答案),共9頁。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一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含答案:

這是一份【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一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概括“日月山”這個名字的由來,對短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詞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二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含答案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二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含答案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含答案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含答案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含答案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含答案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 含答案)

【語文期末復習專項】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 ( 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