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yùn (2)延
2.(1)飄逸:飄浮,輕疾高飛;灑脫自然,用來形容人氣質(zhì)好,動作自然好看。
(2)氣象萬千:景象宏偉絢麗,非常壯觀。
或美輪美奐:多形容建筑物雄偉壯觀、富麗堂皇。
3. ; 并列復句
4.上聯(lián):①天布春光,燕舞鶯歌迎盛世 下聯(lián):③炬燃圣火,龍騰虎躍會杭州
5.A.解析:A.缺主語。
6.(1)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2)樹繞村莊,水滿陂塘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枳花明驛墻
(5)蘇軾
(6)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二、閱讀(39 分)
7.A.“ 已全部使用 ”改為“廣泛使用 ”
8.C.材料一“總——分 ”結(jié)構(gòu),應是并列結(jié)構(gòu)。
9.答案:場館建設貫徹“無廢理念 ”,推廣綠色施工;(1 分)賽事用電全部為綠色;(1 分) 制作低碳版亞運吉祥物;(1 分)“零碳 ”工程師活躍在各場館。(1 分)(任意答對三點即得
滿分)
10.(1)不愿妥協(xié);(2)等“盌 ”;(3)心懷感激
11.比喻,把碧波比作大匹軟緞,(1 分)生動形象地寫出碧波蕩漾、舒展的景象,(1 分)表
達了“我 ”對名窯盌失而復得后舒暢(愉悅、寧適)的心情。(1 分)
12. ①母親理解這只碗對“我 ”的重要,于是請小伙子回去取碗,這表明母親是一個疼愛、
體貼和理解孩子的人。(1 分)
②當“我 ”把碗有掉進河里的事情告訴母親時,母親沒有埋怨,更沒有斥責孩子,表明母親
溫柔,善于教養(yǎng)孩子。(1 分)
③從文末母親對我的安慰,可以體現(xiàn)出母親深諳世事,豁達、能坦然面對得失。(1 分)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人物形象分析 1 分)
13.結(jié)構(gòu)上,“盌 ”是全文的線索,貫穿全文,使文章結(jié)構(gòu)緊湊,渾然一體(1 分); 內(nèi)容上, “盌 ”是“我 ”美好童年的象征;(1 分)“盌 ”也象征了那些“我 ”生命中珍貴(美好)的 人、事(1 分);提醒我們要珍惜當下?lián)碛械拿篮?,一旦失去也不必過分悲傷,應以平常心
對待(1 分)。
14.B.“思鄉(xiāng) ”理解錯誤,應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 ”
15.沉舟和病樹原本是自比,比喻貶謫后的自己,后來借指舊事物;(1 分)千帆、萬木原本 比喻那些在他貶謫之后的新貴,后來借指新事物。(1 分)此聯(lián)本意是想通過兩組意象表達 劉禹錫對身世的感慨,但由于其客觀上包含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故而現(xiàn)在通常指舊事物被 新事物取代的自然規(guī)律(1 分),表達劉禹錫樂觀豁達的心境。(不答心境,只寫哲理,不扣
分。)
16.C. 解析:A.或許、也許/有時 B.顧慮、考慮/回頭看;C.被說壞話;D.因為/用;
17.D. 解析: 甲劃線處是議論,乙劃線處是記敘。
18.(1)浮動的光像跳躍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只是剛剛滿足自己罷了
19. 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再樂,就是以天下為己任,吃苦在前,享樂在后; (1 分),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以治國安邦為己任,憂在天下人之前,樂在天下 人之后(1 分)。我們要學習他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1 分)(言之有
理即可)
20. 祖逖聞雞起舞、蘇秦刺股,孫敬懸梁,陳平忍辱苦讀書,鄧稼先研究原子彈……(人物
1 分,簡述相關事件 2 分)
示例:戰(zhàn)國時期,蘇秦年輕時候由于學問不深,不受重視,于是決心發(fā)奮讀書,讀到深夜想
睡覺時,就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使自己醒來,再堅持讀書,終成一名出色的政治家。
譯文: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沒有依靠。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 志向,常常把治理國家作為自己的責任,發(fā)奮苦讀,有時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 洗臉;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后,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 身。以至于有人說他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做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讀書、 勉勵自己,每餐不吃兩種以上的葷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僅剛夠罷了。他經(jīng)常 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快樂之
后才快樂。
三、綜合(共 10 分)
21.(1)①魯智深 ②智取生辰綱 ③勇
(2)意象:①太陽
續(xù)寫示例 1:太陽照著我們的田野,河流和山巒
照著我們的從很久以來
到處都蠕動著痛苦的靈魂的田野,河流和山巒
(意象 1 分,格式 1 分,語言表達 1 分)
(3)示例:科技是推動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動力。(觀點 1 分)科技為文化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 手段,充實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科技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文化形式,為文化增彩。 (理由 2 分)因此,
我們應多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保護、傳承、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 (結(jié)論 1 分)
四、作文(50 分)
22.作文評分參考
這是一份南寧三雅學校2023-2024學年度秋季期段考九年級語文試卷(無答案),文件包含1小數(shù)乘法-2023-2024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知識梳理+例題引領+分層練習原卷版docx、1小數(shù)乘法-2023-2024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知識梳理+例題引領+分層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南寧翠竹實驗學校2023-2024年上學期段考初一語文試卷,共12頁。
這是一份南寧十四中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八年級段考語文參考答案,共4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積累,閱讀,綜合,作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