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2022年6月5日是第51個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倡導低碳出行。周末小黃同學在騎自行車加速上坡時 ,機械能將 。(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2分)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輪胎打氣,活塞壓縮筒內(nèi)空氣,空氣溫度升高 方法改變內(nèi)能。打氣筒外壁的下部也會熱,這是通過 方法改變內(nèi)能。
3.(2分)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裝入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使用相同的熱源為其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 液體升高的溫度較多;兩者比較, 液體更適合作汽車的冷卻劑。
4.(2分)如圖所示,小球從A處落下,在B處與小木塊碰撞,其中C點為BD之間的中點,此過程中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 (選填“有”或“沒有”)做功,BC段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功率為P1,CD段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功率為P2,大小關(guān)系是P1 P2(選填“<”“=”或“>”)。
5.(2分)如圖,用滑輪組幫助汽車脫困時,滑輪B的作用是 ;汽車被勻速拉動時,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F為100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N。
6.(2分)如圖甲所示,小林用水平推力F推動水平地面上的一木塊,此過程中 J,5~6s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
7.(2分)為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工程,加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綠色發(fā)展,荊州市大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已經(jīng)使用上了煤氣燒水煮飯,水吸收的熱量是 J;若此過程的熱效率為40%,則消耗煤氣 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煤氣熱值為4.0×107J/m3]
8.(2分)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zhì)量為0.2kg的水和0.3kg的另一種液體進行加熱,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則水在16min內(nèi)吸收的熱量為 J,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J/(kg?℃)。[c水=4.2×103J/(kg?℃)]
二、選擇題共14分,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序號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第9~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第13、14小題有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全部選對得3分,選擇正確但不全得1分,不選、多選或錯選得0分
9.(2分)下列有關(guān)熱和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發(fā)生熱傳遞時,溫度總是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
B.一杯熱水逐漸冷卻,溫度下降,內(nèi)能減小
C.改變內(nèi)能的方法只有熱傳遞
D.夏天在室內(nèi)灑水降溫,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的性質(zhì)
10.(2分)下列四幅圖中,力有對物體做功的是( )
A.推車未推動B.提著滑板水平前行
C.搬石未搬起D.用繩子提升物體
11.(2分)關(guān)于燃料的熱值,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燃料的熱值與燃料的燃燒情況有關(guān)
B.1g汽油和2kg汽油,它們的熱值是一樣的
C.煤的熱值比干木柴大,燃燒煤放出的熱量一定比干木柴的多
D.容易燃燒的燃料,熱值一定大
12.(2分)一人造地球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運行,我們把衛(wèi)星運行過程中離地球最近的一點叫近地點,最遠的一點叫遠地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衛(wèi)星在遠地點的勢能最大、動能為零
B.衛(wèi)星在近地點的動能最大、勢能最小
C.衛(wèi)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高度增大、速度減小
D.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過程中,動能增大、勢能減小
13.(3分)如圖所示,向試管內(nèi)倒入少量水,用膠塞蓋住試管口,膠塞從試管口飛出,試管口附近出現(xiàn)白霧。關(guān)于這個實驗( )
A.酒精燈給試管中的水加熱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了水的內(nèi)能
B.試管內(nèi)的水蒸氣推動塞子彈出時,水蒸氣的內(nèi)能向塞子的機械能轉(zhuǎn)化
C.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時,水蒸氣的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
D.試管口出現(xiàn)的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多選)14.(3分)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150N的物體提升到高處,小陽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小陽用豎直向下的拉力F拉繩,拉力F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圖像如圖乙所示﹣2m2,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動滑輪受到的重力為50N
B.在0~1s內(nèi),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800Pa
C.在1~2s內(nèi),拉力F做的功為250J
D.在2~3s內(nèi),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3.3%
第II卷(非選擇題)三、計算題,共22分,第15、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
15.(7分)如圖是某俱樂部的一款新型四輪越野車,滿載時總質(zhì)量為600kg,每個車輪與地面接觸的面積為0.05m2。該四輪越野車滿載時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20min行駛了6km。已知該越野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4倍。(g取10N/kg)求:
(1)該越野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
(2)當越野車滿載并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車輪對地面的壓強;
(3)該越野車勻速行駛6km的過程中,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
16.(7分)學習熱學知識后,兩位同學設(shè)計了一個測定天然氣熱值的實驗,取0.5kg水放入鍋中,天然氣表的初始示數(shù)為12.560m3,然后用天然氣給水加熱。當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80℃時,天然氣表的示數(shù)為12.563m3[c=4.2×103J/(kg?℃)]
(1)求實驗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Q吸;
(2)求實驗過程中所消耗天然氣的體積;
(3)若水吸收的熱量為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求天然氣的熱值。
17.(8分)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500N的物體,在12s內(nèi)勻速提升6m,已知拉力F的大小為200N,求:
(1)繩的自由端豎直上升的速度大?。?br>(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在提升該物體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4)當改為提升700N的重物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四、實驗題,共28分,每小題7分,每空1分
18.(7分)小明同學學習了燃料的熱值后,考慮到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會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熱容已知。(注:燃料完全燃燒放熱用Q放=mq計算,某燃料的熱值用q表示;其質(zhì)量用m表示)。自己設(shè)計一個實驗來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熱值的大小關(guān)系。他組裝了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1)為了保證實驗結(jié)論的可靠,小明同學選擇了兩套相同裝置,在實驗中還應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 相同,以及 相同。
(2)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兩種燃料中,熱值較大的是 。
(3)小明同學還想利用這種實驗方案計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熱值,那么小明還需要補充的實驗儀器是 。利用此實驗方法計算出的熱值將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有兩點:①燃料不能 。②燃料燃燒放出的熱并不能完全被 吸收。
19.(7分)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
(2)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第2次實驗是用 (選填“甲”或“乙”)圖所示裝置做的實驗。
(3)通過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jié)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動滑輪的質(zhì)量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越高”、“不變”或“越低”)。
(4)小組同學再用第1次實驗中使用的裝置 做第3次試驗,表中第3次試驗中空缺的數(shù)據(jù)應為:繩端移動距離s= m,機械效率η= 。
(5)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3次實驗可得出結(jié)論: 。
20.(7分)如圖所示為“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1)原理:運動的鋼球A碰上木塊B后,能將木塊B撞出一段距離s;在同樣的水平面上,鋼球A對木塊B做的功就越 ,鋼球A的動能就越大,通過木塊B被撞的遠近來反映鋼球A動能大小的方法在物理學中屬于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zhuǎn)換法”);
(2)步驟:①讓同一鋼球A分別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高度h越高,鋼球運動到水平面時速度越 ,木塊B被撞得越遠;②改變鋼球的質(zhì)量,讓不同的鋼球從 (選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質(zhì)量越大的鋼球?qū)⒛緣KB撞得越遠;
(3)結(jié)論:通過多次實驗表明,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 ;
(4)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他將相同質(zhì)量的小球從不同高度(h2>h1)由靜止開始釋放,通過觀察木塊在鐵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離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這種方法是 的(選填“正確”或“錯誤”),原因是 。
21.(7分)如圖甲所示是“探究水和煤油吸熱能力”的實驗裝置: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質(zhì)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同時開始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1)選擇兩個相同的酒精燈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 。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 (選填“溫度計示數(shù)”或“加熱時間”)來反映的。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出了水和煤油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水和煤油都加熱相同時間, 的溫度變化快一些,由圖像可知 吸熱能力更強些。
(3)使用酒精燈加熱水和煤油的過程,也是酒精的化學能不斷轉(zhuǎn)化為 能的過程。水和煤油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大的過程是通過 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
(4)細心的同學還發(fā)現(xiàn),水的溫度達到98℃后就不再變化,而煤油的溫度卻繼續(xù)升高 比水的高。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二、第I卷(選擇題)一、填空題(共16分,每空1分)
1.(2分)2022年6月5日是第51個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是“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倡導低碳出行。周末小黃同學在騎自行車加速上坡時 增大 ,機械能將 增大 。(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分析】動能的影響因素是質(zhì)量和速度,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質(zhì)量和高度,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機械能。
【解答】解:小黃同學在騎自行車加速上坡時,質(zhì)量不變,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增大。
【點評】本題考查了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因素以及機械能的概念,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重力勢能與高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
2.(2分)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輪胎打氣,活塞壓縮筒內(nèi)空氣,空氣溫度升高 做功 方法改變內(nèi)能。打氣筒外壁的下部也會熱,這是通過 熱傳遞 方法改變內(nèi)能。
【分析】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熱傳遞過程也就是能量的轉(zhuǎn)移過程,做功過程是能量的轉(zhuǎn)化過程。
【解答】解: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輪胎打氣,活塞壓縮筒內(nèi)空氣,空氣溫度升高。打氣筒外壁的下部也會熱。
故答案為:做功;熱傳遞。
【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jié)合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和能量轉(zhuǎn)化進行分析解答。
3.(2分)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裝入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使用相同的熱源為其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 甲 液體升高的溫度較多;兩者比較, 乙 液體更適合作汽車的冷卻劑。
【分析】(1)用同一熱源加熱時,甲、乙兩種液體在相同時間里吸收的熱量相等;由圖象可知,加熱相同的時間,甲、乙液體升高的溫度;
(2)用同一熱源加熱,加熱的時間長的吸收的熱量多;由圖象可知,升高相同的溫度,甲、乙液體加熱時間的關(guān)系,進而可知兩液體吸收熱量的關(guān)系,吸收的熱量多的液體更適合作汽車的冷卻劑。
【解答】解:(1)由圖象可知,加熱相同的時間,由于采用同一熱源加熱,甲、乙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乙兩液體吸收相同的熱量時。
(2)由圖象可知,在質(zhì)量和溫度升高度數(shù)相同時,由于采用同一熱源加熱,因此乙液體吸收的熱量多。
故答案為:甲;乙。
【點評】本題考查了比熱容的相關(guān)知識,看懂圖象的含義是解題的關(guān)鍵。
4.(2分)如圖所示,小球從A處落下,在B處與小木塊碰撞,其中C點為BD之間的中點,此過程中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 沒有 (選填“有”或“沒有”)做功,BC段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功率為P1,CD段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功率為P2,大小關(guān)系是P1 > P2(選填“<”“=”或“>”)。
【分析】(1)根據(jù)做功的兩個條件分析。
(2)C點為BD之間的中點,BC和CD段的摩擦力不變,由P===Fv分析其功率關(guān)系。
【解答】解:由于支持力與小球運動的方向是垂直的,故支持力沒有做功;
BC和CD段的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不變,由P==,BC段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功率為P1大于CD段的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功率P2。
故答案為:沒有;>。
【點評】此題涉及到力是否做功的判斷、功率的比較,利用好功率的變形式是解題的關(guān)鍵。
5.(2分)如圖,用滑輪組幫助汽車脫困時,滑輪B的作用是 改變力的方向 ;汽車被勻速拉動時,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F為100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1600 N。
【分析】滑輪B為定滑輪,定滑輪的作用為改變力的方向;
從圖中可知n=2,根據(jù)η====得出汽車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解:滑輪B為定滑輪,作用為改變力的方向;
從圖中可知n=2,根據(jù)η=====,故汽車受到的摩擦力f=1600N。
故答案為:改變力的方向;1600。
【點評】本題考查定滑輪的作用和機械效率的有關(guān)計算,綜合性強,難度適中。
6.(2分)如圖甲所示,小林用水平推力F推動水平地面上的一木塊,此過程中 400 J,5~6s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200 N。
【分析】根據(jù)s=vt、W=Fs求出推力做的功;
先從速度與時間圖象中3﹣5s得出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然后對應的從F﹣t圖象中得出物體所受的推力,由二力平衡得到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根據(jù)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判斷出1~3s和5~6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解答】解:(1)由圖丙可知,3s~5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s=vt=8m/s×2s=2m;
由圖乙可知,5s~5s推力大小為200N
W=Fs=200N×2m=400J;
(2)從v﹣t圖象可知,3~5s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1=200N,
由二力平衡得到摩擦力大?。篺3=F1=200N;
物體在1~3s加速直線運動,5~6s做減速運動,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
所以7~3s和~6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篺5=f3=f1=200N。
故答案為:400;200。
【點評】本題考查功的計算和公式的應用、摩擦力的大小、力與圖象的結(jié)合相關(guān)知識點。
7.(2分)為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工程,加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綠色發(fā)展,荊州市大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已經(jīng)使用上了煤氣燒水煮飯,水吸收的熱量是 6.72×105 J;若此過程的熱效率為40%,則消耗煤氣 0.042 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煤氣熱值為4.0×107J/m3]
【分析】(1)知道水的密度和體積,根據(jù)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質(zhì)量;知道水的質(zhì)量和比熱容以及初溫、末溫,根據(jù)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熱量;
(2)知道此過程的熱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再根據(jù)Q放=mq求出完全燃燒煤氣的質(zhì)量。
【解答】解:(1)根據(jù)ρ=可得
m=ρV=1.0×103kg/m3×2×10﹣5m3=2kg;
熱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熱量:
Q吸=c水m(t﹣t8)=4.2×105J/(kg?℃)×2kg×(100℃﹣20℃)=6.72×102J;
(2)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Q放===1.68×102J,
需要完全燃燒的煤氣的質(zhì)量m′===0.042m8。
故答案為:6.72×105;4.04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密度公式、熱量計算公式、熱值計算公式、效率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要注意從題干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8.(2分)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zhì)量為0.2kg的水和0.3kg的另一種液體進行加熱,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則水在16min內(nèi)吸收的熱量為 2.52×104 J,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1.4×103 J/(kg?℃)。[c水=4.2×103J/(kg?℃)]
【分析】知道水的質(zhì)量、水的比熱容,由圖象得出水的初溫和末溫,利用吸熱公式Q吸=cm(t﹣t0)求水吸收的熱量;利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相同,可求另一種液體在8min內(nèi)吸收的熱量,由圖像得出另一種液體8min內(nèi)的初溫和末溫,知道另一種液體的質(zhì)量,列出關(guān)系式,求出液體的比熱容。
【解答】解:由圖知,水在16min內(nèi)初溫t0=10℃,末溫為40℃,
16min內(nèi)水吸收的熱量:Q吸水=c水m(t﹣t0)=5.2×103J/(kg?℃)×8.2kg×(40℃﹣10℃)=2.52×105J;
另一種液體加熱8min,吸收的熱量為:Q'吸=×2.52×104J=6.26×104J;
由Q吸=c液m液(t液﹣t0)得:8.26×104J=c液×0.2kg×(50℃﹣20℃),
解得:c液=1.4×108J/(kg?℃)。
故答案為:2.52×104;2.4×103。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體吸熱公式的應用、比熱容的計算,屬于基礎(chǔ)題。
二、選擇題共14分,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序號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第9~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第13、14小題有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全部選對得3分,選擇正確但不全得1分,不選、多選或錯選得0分
9.(2分)下列有關(guān)熱和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發(fā)生熱傳遞時,溫度總是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
B.一杯熱水逐漸冷卻,溫度下降,內(nèi)能減小
C.改變內(nèi)能的方法只有熱傳遞
D.夏天在室內(nèi)灑水降溫,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的性質(zhì)
【分析】(1)熱傳遞的條件是兩個物體之間存在溫度差,熱量從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
(2)內(nèi)能的大小跟質(zhì)量、溫度、狀態(tài)有關(guān);
(3)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做功屬于能量的轉(zhuǎn)化,熱傳遞屬于能量的轉(zhuǎn)移;
(4)物體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汽化,汽化吸收熱量。
【解答】解:A、發(fā)生熱傳遞時,故A錯誤;
B、一杯熱水逐漸冷卻,內(nèi)能減小,故B正確;
C、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
D、夏天在室內(nèi)灑水,起到降溫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熱傳遞的條件、內(nèi)能的影響因素、物體內(nèi)能的改變方法、汽化吸熱等有關(guān)知識,是一道綜合題。
10.(2分)下列四幅圖中,力有對物體做功的是( )
A.推車未推動B.提著滑板水平前行
C.搬石未搬起D.用繩子提升物體
【分析】判斷力做沒做功的依據(jù)就是看在這個過程中,是否同時具備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
【解答】解:A、推車未推動,但是物體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故A不符合題意;
B、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前行,與距離的方向垂直,故B不符合題意;
C、搬石未搬起,所以力沒有做功;
D、用繩子提升物體,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做功的兩個要素,明確三種情況不做功:一是有力無距離(例如:推而未動),二是有距離無力(由于慣性運動),三是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
11.(2分)關(guān)于燃料的熱值,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燃料的熱值與燃料的燃燒情況有關(guān)
B.1g汽油和2kg汽油,它們的熱值是一樣的
C.煤的熱值比干木柴大,燃燒煤放出的熱量一定比干木柴的多
D.容易燃燒的燃料,熱值一定大
【分析】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guān),與燃料的質(zhì)量、燃燒程度等均無關(guān)。
【解答】解:
A、燃料的熱值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guān),故A錯誤;
B、燃料的熱值與質(zhì)量無關(guān),同種燃料,故B正確;
C、煤的熱值比干木柴大,而題中兩者質(zhì)量不一定相等,所以煤燃燒放出的熱量不一定多;
D、燃料的熱值與燃料是否容易燃燒無關(guān)。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燃料熱值是燃料特性的理解與掌握,是經(jīng)??嫉念}型,充分理解“熱值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guān),與燃料的質(zhì)量、燃燒程度等均無關(guān)”。
12.(2分)一人造地球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運行,我們把衛(wèi)星運行過程中離地球最近的一點叫近地點,最遠的一點叫遠地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衛(wèi)星在遠地點的勢能最大、動能為零
B.衛(wèi)星在近地點的動能最大、勢能最小
C.衛(wèi)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高度增大、速度減小
D.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過程中,動能增大、勢能減小
【分析】(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量和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解答】解:
A、衛(wèi)星的質(zhì)量一定,則重力勢能最大,所以動能不為零;
B、衛(wèi)星的質(zhì)量一定,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
CD、衛(wèi)星在運行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速度變小,同時高度變大,動能轉(zhuǎn)化為勢能,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過程中、勢能減小。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的判斷,關(guān)鍵要知道衛(wèi)星運行時速度和高度的變化。
13.(3分)如圖所示,向試管內(nèi)倒入少量水,用膠塞蓋住試管口,膠塞從試管口飛出,試管口附近出現(xiàn)白霧。關(guān)于這個實驗( )
A.酒精燈給試管中的水加熱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了水的內(nèi)能
B.試管內(nèi)的水蒸氣推動塞子彈出時,水蒸氣的內(nèi)能向塞子的機械能轉(zhuǎn)化
C.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時,水蒸氣的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
D.試管口出現(xiàn)的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分析】(1)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當對物體做功時,機械能轉(zhuǎn)化為物體的內(nèi)能,物體的內(nèi)能增大;當物體對外做功時,物體的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物體的內(nèi)能減??;
(2)“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解答】解:A、酒精燈給試管中的水加熱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水的內(nèi)能;
B、試管內(nèi)的水蒸氣推動塞子彈出時,故B正確;
C、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時,溫度降低;
D、試管口出現(xiàn)的白霧是管內(nèi)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做功與能量的轉(zhuǎn)化,以及液化現(xiàn)象等,屬熱學基礎(chǔ)題。
(多選)14.(3分)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150N的物體提升到高處,小陽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小陽用豎直向下的拉力F拉繩,拉力F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圖像如圖乙所示﹣2m2,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動滑輪受到的重力為50N
B.在0~1s內(nèi),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800Pa
C.在1~2s內(nèi),拉力F做的功為250J
D.在2~3s內(nèi),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3.3%
【分析】(1)由圖甲知,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n=2,由丙圖知,物體在2~3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知此時的拉力,利用nF=G物+G動計算動滑輪的重力;
(2)由圖丁知,0~1s時物體上升高度為0,物體靜止在地面上,受力平衡,所以F支+2F1=G+G動,由圖乙知拉力大小,據(jù)此求出地面的支持力,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出對地面的壓力,再利用壓強公式求對地面的壓強;
(3)由圖乙知,1~2s內(nèi)的拉力F,由圖丁知,重物上升的高度,先計算拉力端移動的距離,利用W=Fs求此時拉力做功;
(4)知道拉力F和物重G大小,以及s與h的關(guān)系,利用η===計算2s~3s內(nèi)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答】解:
A、由丙圖可知,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拉力F3=80N,
由圖甲可知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3,
不計摩擦和繩重,根據(jù)nF=G物+G動可得物體的重力:
G動=8F3﹣G物=2×80N﹣150N=10N,故A錯誤;
B、由圖丁知,即物體靜止在地面上,
由圖乙可知,在5~1s內(nèi)1=60N,將動滑輪和重物看成整體、向上的支持力以及兩段繩子向上的拉力作用處于靜止狀態(tài),
所以:F支+3F1=G+G動,
則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F支=G+G動﹣2F3=150+10N﹣2×60N=40N,
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物對地面的壓力:F壓=F支=40N,
此時重物對地面的壓強:
p===800Pa;
C、由圖乙知,拉力F2=100N,由圖丁知2=5.25m,
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2h4=2×1.25m=8.5m,
拉力做的功:W2=F2s2=100N×2.7m=250J,故C正確;
D、2s~3s內(nèi)==93.75%。
故選:BC。
【點評】本題是一道力學綜合題,涉及到壓強、功、滑輪組拉力、機械效率的計算,能從圖象中獲取有用信息是關(guān)鍵。
第II卷(非選擇題)三、計算題,共22分,第15、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
15.(7分)如圖是某俱樂部的一款新型四輪越野車,滿載時總質(zhì)量為600kg,每個車輪與地面接觸的面積為0.05m2。該四輪越野車滿載時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20min行駛了6km。已知該越野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4倍。(g取10N/kg)求:
(1)該越野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
(2)當越野車滿載并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車輪對地面的壓強;
(3)該越野車勻速行駛6km的過程中,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
【分析】(1)已知路程和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該越野車的行駛速度;
(2)根據(jù)G=mg求出越野車滿載時的重力,越野車滿載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利用p=求出對地面的壓強;
(3)越野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據(jù)F=f=0.4G求出越野車的牽引力,利用W=Fs求出勻速行駛過程中牽引力所做的功;利用P=算出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
【解答】解:(1)越野車行駛的距離為s=6km=6000m,越野車行駛的時間為t=20min=1200s,
越野車的行駛速度為:
v===5m/s;
(2)越野車滿載時的重力:
G=mg=600kg×10N/kg=6000N,
越野車滿載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F=G=6000N,
對地面的壓強:
p===2×104Pa;
(3)因越野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所以,越野車的牽引力:F′=f=0.8G=0.4×6000N=3.4×103N,
勻速行駛過程中牽引力所做的功:
W=F′s=5.4×103N×4×103m=1.44×104N,
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為:
P===1.8×104 W。
答:(1)該越野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的速度為5 m/s;
(2)車輪對地面的壓強為 2×104 Pa;
(3)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為 1.5×104 W。
【點評】本題考查了重力公式、壓強、功和功率的應用,關(guān)鍵是知道越野車滿載時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同時要求靈活應用相關(guān)公式,計算時注意單位統(tǒng)一。
16.(7分)學習熱學知識后,兩位同學設(shè)計了一個測定天然氣熱值的實驗,取0.5kg水放入鍋中,天然氣表的初始示數(shù)為12.560m3,然后用天然氣給水加熱。當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80℃時,天然氣表的示數(shù)為12.563m3[c=4.2×103J/(kg?℃)]
(1)求實驗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Q吸;
(2)求實驗過程中所消耗天然氣的體積;
(3)若水吸收的熱量為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求天然氣的熱值。
【分析】(1)知道水的質(zhì)量、比熱容和升高的溫度,利用Q=cmΔt求水吸收的熱量;
(2)根據(jù)天然氣表的示數(shù)得出消耗的天然氣的體積;
(3)結(jié)合消耗的液化氣的體積,利用q=可計算液化氣的熱值。
【解答】解:
(1)已知水的質(zhì)量m=0.5kg,Δt=80℃﹣20℃=60℃,
水吸收的熱量:Q=cmΔt=3.2×103J/(kg?℃)×3.5kg×60℃=1.26×102J;
(2)消耗液化氣的體積:V=12.563m3﹣12.560m3=4.003m3;
(3)液化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Q=1.26×103J,
熱值:q===4.2×102J/m3。
答:(1)實驗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為1.26×102J;
(2)實驗過程中所消耗天然氣的體積為0.003m3;
(3)水吸收的熱量為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天然氣的熱值為4.2×107J/m5。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吸收熱量的計算、熱值的計算,靈活應用相關(guān)公式是關(guān)鍵。
17.(8分)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500N的物體,在12s內(nèi)勻速提升6m,已知拉力F的大小為200N,求:
(1)繩的自由端豎直上升的速度大?。?br>(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在提升該物體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4)當改為提升700N的重物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分析】(1)由圖可知n=3,繩的自由端移動距離s=nh,利用速度公式求繩的自由端豎直上升的速度;
(2)利用W=Fs求拉力做的總功,再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3)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
(4)忽略繩重以及摩擦,拉力F=(G+G動),據(jù)此求動滑輪重力,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據(jù)此求當改為提升700N的重物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答】解:
(1)由圖可知n=3,繩的自由端移動距離:s=nh=3×5m=18m,
繩的自由端豎直上升的速度:v===1.5m/s;
(2)拉力做的總功:W總=Fs=200N×18m=3600J,
拉力做功功率:P===300W;
(3)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500N×6m=30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
(4)忽略繩重以及摩擦,拉力F=動),則動滑輪重力:
G動=nF﹣G=3×200N﹣500N=100N,
忽略繩重以及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當改為提升700N的重物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100%=。
答:(1)繩的自由端豎直上升的速度大小為6.5m/s;
(2)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300W;
(3)在提升該物體的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83.3%;
(4)當改為提升700N的重物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7.4%。
【點評】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組時有用功、總功、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計算,要利用好關(guān)系式:忽略繩重和摩擦,拉力F=(G+G動)、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四、實驗題,共28分,每小題7分,每空1分
18.(7分)小明同學學習了燃料的熱值后,考慮到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會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熱容已知。(注:燃料完全燃燒放熱用Q放=mq計算,某燃料的熱值用q表示;其質(zhì)量用m表示)。自己設(shè)計一個實驗來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熱值的大小關(guān)系。他組裝了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1)為了保證實驗結(jié)論的可靠,小明同學選擇了兩套相同裝置,在實驗中還應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 質(zhì)量 相同,以及 水的質(zhì)量 相同。
(2)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兩種燃料中,熱值較大的是 煤油 。
(3)小明同學還想利用這種實驗方案計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熱值,那么小明還需要補充的實驗儀器是 天平 。利用此實驗方法計算出的熱值將比真實值 偏小 (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有兩點:①燃料不能 完全燃燒 。②燃料燃燒放出的熱并不能完全被 水 吸收。
【分析】(1)(2)本題主要考查利用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設(shè)計實驗的能力,由于燃料的熱值不能直接測量,所以通過水溫升高的度數(shù)大小來體現(xiàn)燃料的熱值大小,又由于燃料燃燒釋放的熱量既與燃料的質(zhì)量多少有關(guān),又與燃料的熱值大小有關(guān),所以在設(shè)計實驗時應控制燃料的質(zhì)量相同,以及水的質(zhì)量相同;
(3)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存在熱損失,所以直接計算得出的熱值比實際值要小。
【解答】解:
(1)因燃料放出的熱量與質(zhì)量有關(guān),必須控制燃料的質(zhì)量相等,所以在實驗中應控制水的質(zhì)量相等;
(2)由圖表數(shù)據(jù)可知在相同時間內(nèi)甲杯中的水溫度升高的快,所以煤油的熱值較大;
(3)要控制質(zhì)量相等,需要用天平來測量;
由于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燒且燃燒放出的熱會散失到空氣中,又被燒杯等實驗裝置吸了熱,因此計算出熱值比實際要偏小些。
故答案為:(1)質(zhì)量;水的質(zhì)量;(3)天平;完全燃燒;水。
【點評】此類實驗問題,要結(jié)合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研究,通過觀察溫度的變化判斷燃料熱值的大小,考查了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19.(7分)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 勻速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
(2)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第2次實驗是用 乙 (選填“甲”或“乙”)圖所示裝置做的實驗。
(3)通過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jié)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動滑輪的質(zhì)量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越低 (選填“越高”、“不變”或“越低”)。
(4)小組同學再用第1次實驗中使用的裝置 甲 做第3次試驗,表中第3次試驗中空缺的數(shù)據(jù)應為:繩端移動距離s= 0.3 m,機械效率η= 83.3% 。
(5)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3次實驗可得出結(jié)論: 提升的重物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
【分析】(1)只有在勻速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才和拉力的大小相等;
(2)根據(jù)s=nh的關(guān)系便可確定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
(3)根據(jù)1、2實驗中的相同數(shù)據(jù)和不同之處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
(4)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求出繩子移動的距離,應用效率公式求出滑輪組效率。
(5)根據(jù)實驗控制的變量與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答題。
【解答】解:(1)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
(2)根據(jù)s=nh可知,第二次實驗中==4;
(3)由表中第3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
(4)由表中第1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繩端移動的距離是鉤碼上升高度的7倍,因此都使用了甲裝置;
則第3次實驗:繩端移動距離s=3h=2×0.1m=4.3m,
機械效率η=×100%=×100%≈83.2%。
(5)由表中第1次實驗和第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的重物越重。
故答案為:(1)勻速;(2)乙;(4)甲;83.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點評】在此實驗中,對滑輪組的分析、機械效率公式的運用是實驗的基礎(chǔ),同時,實驗中分別探究了機械效率高低與動滑輪個數(shù)、提升物體重力等多個量的關(guān)系,因此,控制變量法的運用也十分關(guān)鍵。
20.(7分)如圖所示為“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1)原理:運動的鋼球A碰上木塊B后,能將木塊B撞出一段距離s;在同樣的水平面上,鋼球A對木塊B做的功就越 多 ,鋼球A的動能就越大,通過木塊B被撞的遠近來反映鋼球A動能大小的方法在物理學中屬于 轉(zhuǎn)換法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zhuǎn)換法”);
(2)步驟:①讓同一鋼球A分別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高度h越高,鋼球運動到水平面時速度越 大 ,木塊B被撞得越遠;②改變鋼球的質(zhì)量,讓不同的鋼球從 同一 (選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質(zhì)量越大的鋼球?qū)⒛緣KB撞得越遠;
(3)結(jié)論:通過多次實驗表明,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 大 ;
(4)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他將相同質(zhì)量的小球從不同高度(h2>h1)由靜止開始釋放,通過觀察木塊在鐵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離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這種方法是 錯誤 的(選填“正確”或“錯誤”),原因是 沒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
【分析】(1)根據(jù)轉(zhuǎn)換法分析;
(2)(4)動能大小跟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guān);在探究動能大小跟質(zhì)量關(guān)系時,控制速度大小不變;在探究動能大小跟速度關(guān)系時,控制質(zhì)量不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有物體的質(zhì)量與速度,因此,在探究和分析結(jié)論時,一定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運用,并據(jù)此得出結(jié)論;
(3)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它的動能越大。
【解答】解:(1)該實驗中鋼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B移動的距離體現(xiàn)的,B被撞的越遠,說明小球的動能越大,說明小球的動能越??;
(2)①同一鋼球從不同的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高度h越高,把木塊推得越遠,鋼球的動能大,由此得出結(jié)論:在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的動能就越大。
②要保證不同質(zhì)量的鋼球運動到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應該讓不同質(zhì)量的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說明了動能的大小和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
(3)結(jié)論:通過多次實驗表明,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它的動能越大,質(zhì)量越大。
(4)用圖示的方法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應改變小球撞擊木塊前的速度,而實驗中沒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故答案為:(1)多;轉(zhuǎn)換法;②同一;(4)錯誤。
【點評】明確本實驗中研究動能大小的決定因素時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反映動能多少時運用了轉(zhuǎn)換法。
21.(7分)如圖甲所示是“探究水和煤油吸熱能力”的實驗裝置: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質(zhì)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同時開始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1)選擇兩個相同的酒精燈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 在相同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相同 。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 加熱時間 (選填“溫度計示數(shù)”或“加熱時間”)來反映的。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出了水和煤油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水和煤油都加熱相同時間, 煤油 的溫度變化快一些,由圖像可知 水 吸熱能力更強些。
(3)使用酒精燈加熱水和煤油的過程,也是酒精的化學能不斷轉(zhuǎn)化為 內(nèi) 能的過程。水和煤油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大的過程是通過 熱傳遞 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
(4)細心的同學還發(fā)現(xiàn),水的溫度達到98℃后就不再變化,而煤油的溫度卻繼續(xù)升高 沸點 比水的高。
【分析】(1)(2)我們使用相同的酒精燈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吸熱多少,這種方法叫轉(zhuǎn)換法;
比較物質(zhì)吸熱能力的2種方法:
①使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的熱量(即比較加熱時間),吸收熱量多的吸熱能力強;
②使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物質(zhì)吸收相同的熱量(即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溫度的變化,溫度變化小的吸熱能力強;
(3)燃燒過程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
(4)液體沸騰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煤油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
【解答】解:(1)實驗中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同時進行加熱,相同時間內(nèi)酒精燈放出的熱量相同,加熱時間長放出的熱量多,所以實驗中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吸熱多少;
(2)分析圖象可知,水和煤油加熱相同時間,煤油溫度升高較多,若升高98℃﹣68℃=30℃,煤油加熱8分鐘,即水吸收的熱量是煤油的2倍,根據(jù)比較吸熱能力的方法;
(3)酒精燃燒過程將酒精的化學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水和煤油溫度升高;
(4)水的溫度達到98℃后就不再變化,說明已經(jīng)達到了水的沸點,說明煤油的溫度還沒有達到沸點。
故答案為:(1)在相同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相同;加熱時間;水;(3)內(nèi);(4)沸點。
【點評】本題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考查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和比較吸熱能力的方法,為熱學中的重要實驗。
燃料
加熱前的水溫/℃
燃料燃盡后水溫/℃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實驗次數(shù)
物理量
1
2
3
鉤碼重G/N
4
4
6
鉤碼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繩端拉力F/N
1.8
1.6
2.4
繩端移動距離s/m
0.3
0.4
機械效率η
74.1%
62.5%
燃料
加熱前的水溫/℃
燃料燃盡后水溫/℃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實驗次數(shù)
物理量
1
2
3
鉤碼重G/N
4
4
6
鉤碼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繩端拉力F/N
1.8
1.6
2.4
繩端移動距離s/m
0.3
0.4
機械效率η
74.1%
62.5%

相關(guān)試卷

江西省宜春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模擬物理試卷(一):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模擬物理試卷(一),共3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實驗與探究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共4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3,0cm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12,2kg的水和0,3%,1%,72×105???? 0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3-2024學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吳有訓實驗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

2023-2024學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吳有訓實驗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天立中學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PDF版無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天立中學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PDF版無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天立中學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PDF版無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天立中學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PDF版無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