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 綸巾(lún) 巷陌(xiànɡ) 佛貍祠(bì) 舞榭歌臺(xiè)
B.堆積(jī) 梧桐(tóng) 酹江月(lèi) 乍暖還寒(zà)
C.廉頗(pō) 倉皇(huáng) 狼居胥(xū) 金戈鐵馬(gē)
D.港陌(mò) 神鴉(y?。? 浪淘盡(tá) 早生華發(fā)(f?。?br>【答案】C
【詳解】A項,“綸”應讀guān;B項,“乍”應讀zhà;D項,“港陌”應為“巷陌”,“發(fā)”應讀fà。
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全詞風格豪壯悲涼,用典貼切自然,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
B.《夢游天姥吟留別》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全詩構思精密,意境雄偉,富有現(xiàn)實主義色彩。其在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堪稱絕世名作。
C.《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發(fā)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D.聲聲慢:詞牌名,慢,就是慢詞,其名稱從“慢曲子”而來,指依慢曲所填寫的調長拍緩的詞。此調風格緩慢哽咽,如泣如訴,多寫愁苦憂思題材。
【答案】B
【詳解】B.“富有現(xiàn)實主義色彩”錯誤,應該是“富有浪漫主義色彩”。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采的藝術形象,新奇的表現(xiàn)手法。
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調名,叫詞牌。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和平仄、聲韻,而詞的標題則概括詞的主要內容。
B.詞的結構一般分片或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兩片的為雙調,分三片的稱三疊。依其字數(shù)的多少,一般又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其中90字以內為小令。
C.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顆光彩奪目的巨鉆。它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標志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D.宋詞基本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兩大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蘇軾、辛棄疾等。
【答案】B
【詳解】B項,“90字以內為小令”錯誤。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宋詞、曲子詞、詩余、長短句。按字數(shù)多少,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一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
4.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裝句的一項是( )
A.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B.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C.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答案】C
【詳解】A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倒裝,正確的語序是:神游故國,應笑我多情。B項,“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倒裝,正確的語序是:無覓英雄孫仲謀處。C項,沒有倒裝。D項,“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倒裝,正確的語序是:四十三年,望中猶記,揚州路烽火。
5.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流風余韻)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率出兵)
C.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千年)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閉山界禁止人們上山)
【答案】D
【詳解】D項,“封狼居胥”指西漢大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這里的“封”指筑壇祭天。
6.下列各句中,沒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項是( )
A.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B.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D.檣櫓灰飛煙滅
【答案】B
【詳解】A項,“風流”借指英雄業(yè)績。B項,“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思是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沒有借代手法。C項,“金戈鐵馬”借指精銳的部隊。D項,“墻櫓”借指戰(zhàn)船。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活用方式與例句相間的一項是( )
例句:尚能飯否
A.商人重利輕別離 B.檣櫓灰飛煙滅
C.鼓瑟吹笙 D.贏得倉皇北顧
【答案】C
【詳解】例句:飯,名詞作動詞,吃飯。A項,重和輕都是形容詞作動詞,分別解釋為重視/輕視。B項,灰,名詞作狀語,像灰一樣。C項,鼓,名詞作動詞,擊打。D項,北,名詞作狀語,向北。
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故國神游 B.多情應笑我
C.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D.可堪回首
【答案】D
【詳解】A.故國:古義,赤壁古戰(zhàn)場;今義,歷史悠久的國家,或指祖國、故鄉(xiāng)。B.多情:古義,多愁善感;今義,重感情(多指愛情)。C.次第:古義,情形、光景;今義,一個挨一個地。D.回首:沒有古今異義,意思是回顧,回憶。
閱讀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完成后面題目。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9.辛棄疾在《永遇樂》一詞最后用“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典故,作用是什么?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作者以廉頗自比,表明自己雖老,但不忘為國效力。
B.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頗這樣的大將的痛惜心情。
C.作者借廉頗雖老還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達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憤懣心情。
D.懷念廉頗,吊古傷今,渲染一種悲壯蒼涼的情緒。
【答案】B
【詳解】B項,“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頗這樣的大將的痛惜心情”表述錯誤。這里應該是作者“顯示能力,自己雖然年老,但仍然和當年廉頗一樣,老當益壯,勇武不減當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帥”,然而朝廷卻不任用他,所以他有一種寶刀無用的悲慨。
10.下面對《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中運用的典故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批判劉義隆草率出兵而遭慘敗,慨嘆劉裕竟有這樣不肖的兒子。
B.批判劉義隆草率出兵而遭慘敗,慨嘆南宋張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轍。
C.以劉義隆草率出兵而慘敗,類比南宋張浚北伐失敗,慨嘆南宋遭到挫敗。
D.以劉義隆草率出兵而慘敗的歷史教訓,借古諷今,警告韓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答案】D
【詳解】元嘉是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南朝時的宋主(不是南宋)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卻反而讓北魏主拓跋燾抓住機會,以騎兵集合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chuàng)。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遠征匈奴,殲敵七萬余,封狼居胥山而還。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內。詞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興北伐”。借古諷今,警告韓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11.下列對《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用“千古”修飾“江山”,表現(xiàn)出深沉的古今興亡之感,蘊涵著對南宋國勢日益衰微的深切憂慮。
B.“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既贊美歷史上的孫權,更為現(xiàn)實中沒有孫權這樣的英雄而深表遺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一句,以韓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慘敗的歷史教訓,警告劉義隆切勿草率出兵。
D.“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用廉頗的故事,含蓄地表達自己不被重用的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答案】C
【詳解】C項,“以韓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慘敗的歷史教訓,警告劉義隆切勿草率出兵”錯誤;這三句含義是元嘉帝興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戰(zhàn)功封狼居胥,卻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淚下無數(shù);“元嘉草草”三句寫歷史典故,“元嘉”為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謨北伐拓跋氏,由于準備不足,又貪功冒進,大敗而歸,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勝追至長江邊,揚言欲渡長江。宋文帝登樓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戰(zhàn)權臣韓侂冑不要草率出兵,但韓并未聽從辛棄疾的建議,倉促出戰(zhàn),直接導致了開禧二年的北伐敗績,這里作者引來諷喻孝宗時的符離之敗,并提醒即將開始的北伐當引為教訓。
12.下列對《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上片中,作者贊揚了在京口建立霸業(yè)的孫權和率軍北伐、氣吞胡虜?shù)膭⒃#硎疽袼麄円粯咏鸶觇F馬,為國立功。
B.在下片中,作者借贊美劉義隆表明自己堅決主張抗金但反對冒進誤國的立場和態(tài)度,提醒統(tǒng)治者吸取前人的歷史教訓。
C.最后三句作者以廉頗自比,表明自己雖然年老,但是仍然和當年的廉頗一樣,可以上陣殺敵,同時也暗含有壯志難酬的憂憤。
D.全詞豪放悲壯,義重情深,散發(fā)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
【答案】B
【詳解】試題分析:B項“贊美”應為“諷刺”。
這是一份【重點篇目】2024年中職高考語文 一輪復習之重點篇目過關檢測卷 23.《師說》-過關檢測卷,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點篇目】2024年中職高考語文 一輪復習之重點篇目過關檢測卷 21.《雨霖鈴》-過關檢測卷,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知識,默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點篇目】2024年中職高考語文 一輪復習之重點篇目過關檢測卷 20.《蘇幕遮》-過關檢測卷,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關于范仲淹描述錯誤的是,下列典故解釋錯誤的是,分析這首詞的寫作技巧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