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真題匯編《酸、堿、鹽》
8. (寧夏)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酸雨的pH鈦>銅,故正確;
③鎂和氯化鈦溶液反應,銅不和氯化鈦溶液反應,則金屬活動性:鎂>鈦>銅,故正確;
④鈦和銅均不和硫酸鎂溶液反應,則金屬活動性無法比較,故不正確;
⑤鈦和硫酸鎂溶液不反應,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則金屬活動性:鎂>鈦>銅,故正確;
⑥銅和硫酸鎂溶液、氯化鈦溶液均不反應,則銅的活動性比鎂和鈦弱,鎂和鈦的活動性無法比較,故不正確。故選A。
16. (寧夏)歸納總結是學習化學的一種方法。莉莉整理的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zhì)如下圖。結合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氫氧化鈉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暴露在空氣中易變質(zh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所以要密封保存。實驗室須密封保存的物質(zhì)還有_______(填一種)。
(2)寫出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X中的一種物質(zhì)_______。
【答案】 (1). (2). 濃硫酸(或濃鹽酸;氧氧化鈣;生石灰等)(答案合理即得分) (3). 硫酸銅(或氯化銅;氯化鐵;氯化鎂等)(答案合理即得分)
21. (青海?。┬⊙笸瑢W看到媽媽在廚房拿食用堿水浸泡紫甘藍時,紫甘藍葉片邊緣處變綠,感到很好奇?;氐綄W校在老師的幫助下將紫甘藍汁分別滴加到下列等體積、等濃度的五種溶液中,紫甘藍汁顯示的顏色如下表:
物質(zhì)
①稀
②
③
④
⑤
顏色
紅色
藍紫色
藍色
綠色
黃色
[查閱資料]
④>③>②>① (2). NaOH +HCl == NaCl + H2O (3). (4). 氫氧化鈉和鹽酸不共存 (5). 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適量碳酸鈉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6). 生成氣體(或其他合理答案) (7). 氯化鈉和氯化氫都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8). Mg(OH)2(或Al(OH)3等)
13. (青海省)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所選試劑及操作方法錯誤的是
選項
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選用試劑及操作方法
A
(水蒸氣)
通過濃
B
溶液(溶液)
加入過量稀鹽酸
C
粉( )
用磁鐵吸引
D
(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過濾、蒸發(fā)
【答案】B
【解析】
【詳解】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氮氣不與濃硫酸反應,水蒸氣能被濃硫酸吸收,選項正確;
B、氫氧化鈉、碳酸鈉都與鹽酸反應,不符合要求,選項錯誤;
C、鐵能被磁鐵吸引,而銅不能,能成功除雜,選項正確;
D、將混有泥沙的氯化鈉加水后,氯化鈉溶解,泥沙不溶,過濾后食鹽水與泥沙分離,然后將食鹽水蒸發(fā)結晶,得食鹽晶體,選項正確。
故選B。
11(青海省).現(xiàn)有 三種金屬,若將分別放入稀硫酸中,只有X溶解并產(chǎn)生氣泡;若將分別放入AgNO3溶液中,Y表面析出銀白色固體,而表面無變化,則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詳解】若將分別放入稀硫酸中,只有X溶解并產(chǎn)生氣泡,說明X的活動性最強;若將分別放入AgNO3溶液中,Y表面析出銀白色固體,說明Y比銀強,而表面無變化,說明Z比銀弱,則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故選C。
19. (寧夏)碳酸鈉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們?yōu)榱藢W習碳酸鈉的化學性質(zhì),開展了如下探究活動。
[設計與實驗]
同學們分別取適量的碳酸鈉溶液于4支
試管中,完成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一中,同學們觀察到溶液變?yōu)樗{色。
(2)實驗二中,當小婧觀察到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溶液中存在的陰離子是_______(填化學符號)。
(3)實驗三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4)實驗四中,小輝看到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該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
[得出結論]
根據(jù)以上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們得出了碳酸鈉的化學性質(zhì),即:碳酸鈉能與______反應、能與酸反應、能與某些堿反應、能與某些______反應。
[反思與提高]
(1)小亮在完成實驗三時沒有看到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小明發(fā)現(xiàn)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鉀在組成上與碳酸鈉有相似之處,于是對草木灰的主要成分進行了檢驗,其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是______。草木灰是一種常用的鉀肥,對農(nóng)作物的生長所起的作用是______,不能與_______混合施用。
【答案】 (1). (2). (3). 復分解反應 (4). 指示劑(填寫具體物質(zhì)不得分) (5). 鹽(填寫具體物質(zhì)不得分) (6). 石灰水變質(zhì)(或碳鈉溶液變質(zhì)) (7). 取樣品少許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若有氣泡產(chǎn)生,證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或取樣品加水溶解,向上層清液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答案合理即得分) (8). 增強抗病蟲害能力(或抗倒伏能力) (9). 銨態(tài)氮肥(或銨鹽)(填寫具體物質(zhì)也可得分)。
13. (鎮(zhèn)江市)下列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在給定條件下均能實現(xiàn)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詳解】A、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故A正確;
B、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氧氣、銅、二氧化碳和水能生成堿式碳酸銅,故B錯誤;
C、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鈉與氯化鈉溶液混合不能生成沉淀、水或氣體,硫酸鈉與氯化鈉溶液不能反應,故C錯誤;
D、硫酸鉀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鉀;硫酸鋇不能與稀硝酸反應,故D錯誤。故選A。
14. (鎮(zhèn)江市)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物質(zhì)
目的
主要實驗操作
A
和
鑒別
分別用燃著的木條試驗,觀察現(xiàn)象
B
溶液中混有少量鹽酸
檢驗
取樣,滴加溶液,觀察是否產(chǎn)生沉淀
C
溶液中混有少量
除雜
加入溶液至不再產(chǎn)生沉淀,過濾
D
和的混合溶液
分離
加入過量的溶液,過濾、洗滌,再分別向濾渣和濾液中加入適量稀鹽酸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二氧化碳和氮氣都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無法鑒別,故A錯誤;
B、硝酸銀與鹽酸、氯化鈣都能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取樣,滴加溶液,觀察是否產(chǎn)生沉淀,不能檢驗溶液中混有少量鹽酸,故B錯誤;
C、硫酸鈉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氫氧化鈉,硫酸鎂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氫氧化鎂。除去溶液中混有少量,加入溶液至不再產(chǎn)生沉淀,過濾,能除去雜質(zhì),也能將主要物質(zhì)除去,故C錯誤;
D、氯化鋇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鉀,碳酸鋇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鉀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分離和的混合溶液,加入過量的溶液,過濾、洗滌,再分別向濾渣和濾液中加入適量稀鹽酸,故D正確。故選D。
19. (鎮(zhèn)江市)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就能鑒別出來的是( )
A. B. 、稀
C. 、稀、稀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FeCl3溶液呈現(xiàn)黃色,F(xiàn)eCl3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與KCl溶液和Ba(NO3)2溶液都不能反應,不能將KCl溶液和Ba(NO3)2溶液鑒別開來。故A不符合題意;
B、K2CO3溶液與稀HNO3反應產(chǎn)生CO2氣體,與Ba(OH)2溶液反應產(chǎn)生BaCO3沉淀,與KOH不發(fā)生反應,因此兩兩混合溶液,能夠產(chǎn)生沉淀和氣泡的是K2CO3溶液,能夠和K2CO3溶液反應產(chǎn)生氣泡的是稀HNO3,能夠和K2CO3溶液混合產(chǎn)生沉淀的是Ba(OH)2溶液,和K2CO3溶液混合無現(xiàn)象的是KOH,故能將其鑒別開來。故B符合題意;
C、Na2CO3與稀HNO3、稀HCl反應均能產(chǎn)生氣體,但其余兩兩混合均沒有明顯現(xiàn)象,故不加其他試劑無法鑒別,故C不符合題意;
C、組內(nèi)四種物質(zhì)的溶液兩兩混合時,AgNO3溶液與NaCl、CaCl2溶液反應均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但其余兩兩混合均沒有明顯現(xiàn)象,故不加其他試劑無法鑒別,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25. (鎮(zhèn)江市)根據(jù)下圖實驗,回答問題:
(1)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_。
(2)生成紅褐色固體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
②方程式中的配平系數(shù)為4.
【答案】 (1). +6 (2). 4FeSO4+8NaOH+O2+2H2O=4Na2SO4+4Fe(OH)3↓
11. (赤峰市)下列各組離子能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
pH為1的水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的條件,離子間若能互相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則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詳解】A、三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選項正確。
B、酸性溶液中的H+與O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C、Ba2+、SO42-兩種離子能結合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D、CO32-與酸性溶液中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故選:A。
13. (赤峰市)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所選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
A. ——高溫煅燒 B. 溶液——加入適量的鋅粉
C. 溶液——加入溶液 D. (泥沙)——溶解于水、過濾、蒸發(fā)
【答案】D
【分析】
根據(jù)原物質(zhì)和雜質(zhì)的性質(zhì)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zhì),同時被提純物質(zhì)不得改變。除雜質(zhì)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zhì)反應,不能與原物質(zhì)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
【詳解】A、CaCO3固體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而會把原物質(zhì)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與鋅粉反應,不但能把雜質(zhì)除去,也會把原物質(zhì)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C、HCl、CaCl2溶液均能與AgNO3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zhì)除去,也會把原物質(zhì)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D、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故選:D。
20. (赤峰市)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zhì)時,完成了如下圖所示的兩個實驗。
(1)A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
(2)B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實驗完畢后,小亮同學在整理儀器時,將上述實驗后的廢液倒入同一個潔凈的成液缸中,發(fā)現(xiàn)混合后的廢液仍然渾濁并顯紅色,于是引起了他的質(zhì)疑和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混合廢液中可能含有的堿性物質(zhì)有哪些?
【作出猜想】他斷定混合廢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理由是_____;并對是否含有其它堿性物質(zhì)作出猜想:猜想Ⅰ:;猜想Ⅱ:
【實驗驗證】小亮認為只要用反應物(飽和石灰水和碳酸鈉溶液)就可以驗證猜想。于是他對混合廢液進行過濾,并取少量濾液進行了下列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M是_____
_____
猜想Ⅱ不正確
N是_____
_____
猜想Ⅰ正確
【反思與交流】
驗證完畢,小剛同學受到啟發(fā),于是他又設計了一個實驗,進一步驗證混合廢液中含有的堿性物質(zhì)。他取一定最的濾液于試管中,然后逐滴滴加稀鹽酸至過量,反應過程和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分析圖象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混合廢液中含有的堿性物質(zhì)一定是_____
【拓展應用】為了把以上廢液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____。
【答案】 (1). 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 (2). (3). 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4). 碳酸鈉 (5). 沒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6). 飽和石灰水 (7).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8). 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9). 加入適量的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
22.(天門市)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理驗,實驗結果與預測的現(xiàn)象不一致的是( )
選項
①中的物質(zhì)
②中的物質(zhì)
預測①中的現(xiàn)象
A
紫色石蕊試液
濃氨水
溶液由紫色變?yōu)樗{色
B
氫氧化鋇溶液
濃硫酸
有白色沉淀
C
硫酸銅溶液
濃氨水
有藍色沉淀
D
硝酸銀溶液
濃鹽酸
有白色沉淀
答案為:B
27.(天門市)下列各組物質(zhì),不能按照關系圖
(“→”表示反應一步完成)相互轉(zhuǎn)化的是( )
選項
物質(zhì)
x
y
z
A
B
C
D
答案為:B
52.(天門市)現(xiàn)有氧氣、氫氣、鐵、稀硫酸、水、氧化銅、碳酸鈉溶液七種物質(zhì),請從中選擇恰當?shù)奈镔|(zhì)按要求書寫化學方程式(各種物質(zhì)不能重復使用)。
(1)化合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換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復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為:
52.(1) (2) (3)
(4)
28.(益陽市)(10分)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慢慢通入CO2氣體,看不到明顯現(xiàn)象。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所得溶液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完成以下問題:
【提出問題】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
【査閱資料】資料一:將CO2氣體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發(fā)生以下兩個化學反應:
先發(fā)生反應:2NaOH+CO2═Na2CO3+H2O
當NaOH反應完全后,繼續(xù)發(fā)生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
資料二;Ca(HCO3)2易溶于水;CaCl2溶液與NaCl溶液均呈中性; NaHCO3溶液呈堿性,可使酚酞溶液變紅色。
【猜想與假設】小組同學通過討論,提出了以下四種猜想
猜想一:溶質(zhì)為NaOH和Na2CO3
猜想二:溶質(zhì)全為Na2CO3
(1)你認為猜想三:溶質(zhì)為 Na2CO3、NaHCO3
猜想四:溶質(zhì)全為 NaHCO3
【實驗探究】小組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過程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①
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
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猜想 四 不成立
②
取適量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
液,滴加幾滴酚酞溶液
(3)現(xiàn)象為 溶液變紅色
猜想二不成立
③
取適量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
液,加入適量稀HCl
有氣泡產(chǎn)生
(4)猜想 三 成立
【實驗總結】針對上述實驗,實驗小組的同學總結并寫出了上述探究過程中的各步反應方程式。
(5)你認為步驟①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2CO3+CaCl2═CaCO3↓+2NaCl 。
【解答】解:【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部分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時溶質(zhì)為NaOH和Na2CO3
猜想二: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應時溶質(zhì)全為Na2CO3
猜想三: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生成的碳酸鈉部分和水、二氧化碳反應時溶質(zhì)為Na2CO3、NaHCO3
猜想四: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生成的碳酸鈉全部和水、二氧化碳反應時溶質(zhì)全為 NaHCO3
故填:Na2CO3、NaHCO3。
【實驗探究】
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是因為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鈣;
取適量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液,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
取適量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液,加入適量稀HCl,產(chǎn)生氣泡,是因為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實驗過程如下所示:
實驗步驟
實驗過程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①
取適量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
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猜想四不成立
②
取適量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
液,滴加幾滴酚酞溶液
(3)現(xiàn)象為溶液變紅色
猜想二不成立
③
取適量步驟①反應后的上層清
液,加入適量稀HCl
有氣泡產(chǎn)生
(4)猜想三成立
【實驗總結】
步驟①中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
26.(益陽市)(4分)材料一:候德榜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為純堿和氮肥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下面是實驗室模擬侯氏制堿法原理的生產(chǎn)過程:
①20℃時,將CO2通入含NH3的飽和NaCl溶液中,生成 NaHCO3晶體和NH4Cl溶液。
②將①中的產(chǎn)物 NaHCO3晶體充分加熱分解,得到Na2CO3、H2O和CO2。
材料二:20℃時幾種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g
NaCl
NH4Cl
NaHCO3
36.0
37.2
9.6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第①步反應中,有 NaHCO3晶體析出,而沒有NH4Cl和NaCl晶體析出的原因是 在20℃,NaHCO3的溶解度遠小于NH4Cl和NaCl的溶解度 。
(2)該生產(chǎn)過程中部分生成物可作為原料循環(huán)使用的是 CO2和H2O ,同時得到的副產(chǎn)品NH4Cl是一種氮肥。
故答案為
(1)在20℃,NaHCO3的溶解度遠小于NH4Cl和NaCl的溶解度;
(2)CO2和H2O。
18.(益陽市)(3分)欲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所用試劑及方法不正確的是( ?。?br />
物質(zhì)
雜質(zhì)(少量)
除雜試劑及方法
A
O2
CO2
依次通過NaOH溶液和濃硫酸
B
NaCl溶液
Na2CO3
先加過量稀鹽酸,再滴加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7
C
FcCl2溶液
CuCl2
加入過量鐵粉,過濾
D
銅粉
鐵粉
加入過量AgNO3溶液,過濾
A.A B.B C.C D.D
故選:D。
17.(益陽市)(3分)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過程中,涉及到稱量、溶解、過濾、蒸發(fā)等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稱量時粗鹽放在天平左盤的稱量紙上
B.粗鹽溶解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C.蒸發(fā)時,在恰好蒸干時停止加熱
D.過濾時漏斗下端尖嘴處緊靠燒杯內(nèi)壁
故選:C。
3.(益陽市)(2分)下列物質(zhì)屬于鹽的是( )
A.CH3COOH B.CaCO3 C.Ca(OH)2 D.MnO2
故選:B。
5.(益陽市)(2分)下列四種金屬中,能與稀H2SO4反應放出H2的是( ?。?br />
A.Cu B.Ag C.Zn D.Hg
故選:C。
8.(張家界市)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br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
A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用燃著的木條
B
驗證鋅與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加入稀鹽酸
C
鑒別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
加入酚酞試液
D
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zhì)
將粗鹽研碎、溶解、蒸發(fā)
A.A B.B C.C D.D
故選:B。
14.(張家界市)消除安全隱患,嚴防事故發(fā)生。鍋爐發(fā)生爆炸,可能是由于鍋爐內(nèi)水垢過厚或缺水造成的。為了防止鍋爐因爐內(nèi)水垢過厚而引起爆炸,常采用下列措施。
(1)鍋爐使用軟水。常用 來檢驗軟水和硬水;
(2)定期清洗鍋爐。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和氫氧化鎂[Mg(OH)2],在工業(yè)上常用鹽酸清洗,請寫出鹽酸與水垢中一種成分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在生活中可用 ?。ㄌ钜环N調(diào)味品)除去水壺或盛水器具中的水垢。
故答案為:(1)肥皂水;
(2)CaCO3+2HCl═CaCl2+H2O+CO2↑ 或 Mg(OH)2+2HCl═MgCl2+2H2O;食醋。
4. (包頭)下列實驗能夠達到目的是( )
A.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K2SO4,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過濾
B.制備Cu(OH)2,可將Ba(OH)2溶液和適量CuSO4溶液混合,過濾
C.鑒別NaOH、NaCl、CuSO4和稀鹽酸四種溶液,不需添加任何試劑就可完成
D.分離NaCl和MgCl2的固體,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過濾,向濾渣滴加適量稀鹽酸
【答案】C
6.(鄂爾多斯)金屬M與Cu(NO3)2溶液發(fā)生反應:M+Cu(NO3)2=Cu+M(NO3)2,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金屬M不可能是鋁
B.M一定發(fā)生反應:M+AgNO3=2Ag+M(NO3)2
C.若M為鎂,恰好完全反應后,溶液質(zhì)量較反應前減少
D.恰好完全反應后,M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一定由藍色變?yōu)闊o色
【答案】D
7.(鄂爾多斯)分離、提純、除雜、鑒別是基本的實驗技能,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組別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過足量NaOH溶液后,干燥,收集氣體
B
分離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C
提純混有少量Ca(OH)2的KOH溶液
加入過量K2CO3溶液,振蕩、靜置、過濾
D
鑒別CaCO3、NaOH 、NaCl、NH4NO3固體
分別加入等量的水,觀察并感知溫度變化
【答案】D
10.(鄂爾多斯)從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堿指示劑,滴入到不同十幾種顏色變化如下表,結合表中信息回答:
試劑
NaCl溶液
鹽酸
NaHCO3溶液
NH4Cl溶液
NaOH溶液
顏色
紫
紅
藍
紅
藍
(1) NH4Cl溶液呈_____(填“酸性”“堿性”或“中性”),用作化肥長期施用的結果是_______。
(2)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變藍色,則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k+、Fe3+、NH4+、NO3-、SO42-離子中的______(填離子符號)。
(3) 胃潰瘍患者不用碳酸氫鈉片治療胃酸過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答案】(1)酸性,使土壤酸化、板結(寫出其中之一即可)(2)Fe3+、NH4+ (3)NaHCO3+HCl=NaCl+H2O+CO2↑
22.(北京市)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先后將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測得一段時間內(nèi)壓強變化如圖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壓強不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壓強變大,用化學方程式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為:
22.(1)NaOH溶液 (2)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充分反應,反應停止
(3)2HCl+Na2CO3=2NaCl+H2O+CO2↑
5.(百色市)為了增強水稻的抗病蟲害和抗倒伏能力,應施用的一種化學肥料是( )
A.KCl
B.CO(NH2)2
C.Ca(H2PO4)2
D.NH4Cl
11.(百色市)某同學用pH計測得生活中一些物質(zhì)的pH,其數(shù)據(jù)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物質(zhì)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蘋果汁
pH
10.2
8.5
5.8
2.9
A.牙膏顯酸性
B.西瓜汁的酸性比蘋果汁的酸性強
C.肥皂水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D.被蚊蟲叮咬可涂抹牙膏或肥皂水
答案為:D
16.(百色市)下列變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是( )
A.HgO→Hg B.NaNO3→NaCl C.K2CO3→BaCO3 D.P→P2O5
答案為:B
18.(百色市)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br />
A.Na+、Cu2+、NO3-、OH- B.Zn2+、K+、Cl-、SO42-
C.Ba2+、H+、Cl-、OH- D.NH4+、K+、OH-、NO3-
答案為:B
20.(百色市)下列實驗目的所對應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br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除去二氧化錳固體中混有的少量炭粉
加入水溶解、過濾
B
除去NaCl固體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加水溶解、蒸發(fā)結晶
C
鑒別羊毛纖維與化學纖維
灼燒,聞氣味
D
鑒別H2和CH4
點燃后分別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
答案為:C
2. (常州市)碳酸氫鈉的俗名是
A. 燒堿 B. 純堿 C. 小蘇打 D. 熟石灰
答案為:C
14. (常州市)在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不能一步實現(xiàn)的是
A. Fe→Fe3O4 B. Zn→ZnCl2 C. H2CO3→CO D. NH4NO3→NH3
【答案】C
15. (常州市)某同學在探究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時,做了如下實驗:①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產(chǎn)生大量氣泡,Y表面無明顯現(xiàn)象;②將Y放入Z的硝酸鹽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下列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正確的是
A. Z>Y>X B. X>Z>Y C. X>Y>Z D. Y>Z>X
【答案】C
16. (常州市)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所用試劑正確的是
A. CaO[ Ca(OH)2]:H2O B. NH3(水蒸氣):濃硫酸
C. MnO2(KCl): H2O D. NaOH溶液(Na2CO3):CaCl2
【答案】C
17. (常州市)下列物質(zhì)長期放置在空氣中,溶液質(zhì)量因發(fā)生化學變化而減小的是
A. NaCl溶液 B. NaOH溶液 C. 濃鹽酸 D. 石灰水
【答案】D
19. (常州市)“化學棋”游戲規(guī)則: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種物質(zhì);②吃子:所選棋子能與棋盤(如圖)中的某棋子發(fā)生反應,則棋盤中的該棋子被吃掉;③連吃:前一次反應的生成物能與另一棋子發(fā)生反應時,則該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連續(xù)吃掉棋盤上的所有棋子,應選擇的棋子是
A. B. C. D.
【答案】B
26. (常州市)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液反應的過程,并用pH和溫度傳感器測量反應過程中相關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得到圖2和圖3
(1)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儀器A中溶液的溶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圖3中V的數(shù)值最接近__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___。
A 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NaCl和NaOH;
B 取圖2中d點所示溶液加熱蒸干所得固體為純凈物
C 圖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zhì)量不斷增加;
D 圖3中e→f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答案為:
【答案】 (1). NaOH + HCl=NaCl + H2O (2). HCl (3). 12 (4). C
14.(聊城市)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br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HCl
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氧化鐵粉末
C
鑒別棉線和羊毛線
點燃后,聞氣昧
D
鑒別NaCl和NH3NO4固體
分別加少量水溶解
答案為:A
22.(聊城市)(12分)聊城市某學校實驗操作模擬訓練的一個題目是:鑒別稀硫酸,稀鹽酸和氫氧化鈉三種無色溶液。小組的同學把標有序號1、2、3的三種溶液分別滴入標有對應序號的三支試管中,向三支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如甲圖,鑒別出1號溶液,再向另兩支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乙圖。
請回答:
(1)1號試管中是 溶液。
(2)乙圖中2號試管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 (填微粒名稱)結合生成白色沉淀。把該試管反應后的物質(zhì)進行過濾,得到濾液。
【提出問題】除含有酚酞外,濾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一:HCl;猜想二:HCl和 ;猜想三:HCl和BaCl2。
【進行實驗】①取一定量的濾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 正確。
②為了驗證該濾液的酸堿性,將一片pH試紙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用 蘸取該濾液,滴到試紙上,立即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pH標準比色卡進行對照,讀出pH=5。
【交流拓展】2號試管中濾液顯酸性,要將該濾液調(diào)至中性,可向濾液中加入適量 ?。ㄌ钚蛱枺?br />
A.鐵粉 B.氯化鈣溶液 C.石灰石
故答案為:
(1)氫氧化鈉;(2)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猜想假設】H2SO4;【進行實驗】①三;②玻璃棒;【交流拓展】A。
16. (呼和浩特市)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堿溶液的化學性質(zhì)時,進行了下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 A 中 ,推入 NaOH溶液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2)實驗B 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對B 試管中上層清液的溶質(zhì)成分產(chǎn)生疑問,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 NaOH;猜想二:含有 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 NaOH、Ca(OH)2。同學們?nèi)∩倭緽 試管中的清液分別置于甲、乙兩支試管中,進行探究:
(3) A、B、C、D 四個實驗中能體現(xiàn)堿化學通性的是 (填字母)。小組同學經(jīng)過 討論認為 A、B、C、D 四個實驗并沒有探究出堿所有的化學通性。從這四個實驗中選擇一個,繼續(xù)加入相關試劑,能得出堿的其它化學通性。實驗的方案是 (寫出操作和現(xiàn)象)。
答案為:
(1)氣球脹大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ACD 在D試管中繼續(xù)加稀鹽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4)
1. (菏澤市)下列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zhì)
雜質(zhì)
除雜質(zhì)的方法
A
KCl
MnO2
加適量水溶解、過濾、蒸發(fā)
B
CO2
CO
將氣體通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
C
銀粉
鋅粉
加入過量硫酸亞鐵溶液,過濾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適量硝酸鈣溶液,過濾
答案為:A
2. (菏澤市)為探究酸的化學性質(zhì),某化學小組利用鹽酸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實驗
請回答:
(1)寫出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將反應后D、E試管中的廢液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燒杯中先有氣泡產(chǎn)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將燒杯中的混合物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同學們對濾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______。
【進行討論】經(jīng)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______是錯誤的。
【設計實驗】請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的碳酸鈉溶液
無明顯現(xiàn)象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
______
猜想四成立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zhì)的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____。
答案為:
16.【答案】Na2CO3+2HCl=2NaCl+H2O+CO2↑ ? NaCl和Na2CO3 ?
三 ? 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 反應物是否過量
5.(2分)(2019?臨沂)下列物質(zhì)存放在燒杯中一段時間后,質(zhì)量變小且不變質(zhì)的是( ?。?br />
A.燒堿 B.濃硫酸 C.濃鹽酸 D.生石灰
答案為:C
6.(2分)(2019?臨沂)人體內(nèi)一些液體的正常pH范圍如下:
液體
胃液
唾液
膽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 />
A.膽汁和胰液顯堿性
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胰液比膽汁堿性強
D.服用含氫氧化鋁[Al(OH3)]的藥物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
答案為:B
16.(2分)(2019?臨沂)下列物質(zhì)混合,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且現(xiàn)象不明顯的是( )
A.鋁與硫酸銅溶液 B.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
C.澄清石灰水與純堿溶液 D.硫酸鈉溶液與氯化銅溶液
答案為:B
17.(2分)(2019?臨沂)鑒別物質(zhì)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鑒別空氣、氧氣、二氧化碳
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
B
區(qū)分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
分別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C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分別滴加BaCl2溶液
D
鑒別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
分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為:B
18.(2分)(2019?臨沂)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所選用的試劑與方法正確的是( ?。?br />
A.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B.CO(CO2):通過NaOH溶液
C.NaCl溶液(CaCl2):加入過量Na2CO3溶液,過濾
D.鐵粉(鋅粉):加入稀硫酸,過濾
答案為:A
24.(3分)(2019?臨沂)某同學為了探究相關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做了下列實驗:
(1)A試管中實驗現(xiàn)象是 鋅片的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溶液由藍色轉(zhuǎn)件變?yōu)闊o色 。
(2)只通過A和B實驗尚不能證明銅、銀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需補充一個實驗來證明,補充實驗所用試劑合理的是 B 。
A.Cu、Ag、稀鹽酸 B.Cu、AgNO3溶液
(3)實驗C中物質(zhì)充分反應后,某同學對試管中固體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種猜想:
A.Zn、Cu、Ag B.Zn、Cu C.Cu、Ag D.Ag
這四種猜想中明顯不合理的是 B?。ㄌ罹幪枺?br />
答案為:
【解答】解:(1)A試管中鋅與硝酸銅反應生成了硝酸鋅和銅,所以實驗現(xiàn)象是:鋅片的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溶液由藍色轉(zhuǎn)件變?yōu)闊o色。
(2)A.Cu、Ag都不與稀鹽酸反應,無法比較銅、銀的活動性強弱,故A不符合題意;
B.Cu能與AgNO3溶液反應,說明了銅的活動性大于銀,故B符合題意。
(3)A.當Zn過量時,固體中含有Zn、Cu、Ag,故A合理;
B.由于銀的活動性最弱,最先置換出來,固體中一定有銀,故B不合理;
C.當鋅不足或恰好反應時,固體中含有Cu、Ag;故C合理;
D.當鋅不足,未將硝酸銀完全反應,固體中只含有Ag,故D合理。
故答為:(1)鋅片的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溶液由藍色轉(zhuǎn)件變?yōu)闊o色;(2)B;(3)C。
25.(6分)(2019?臨沂)某同學用稀鹽酸和石灰石(雜質(zhì)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zhì)(如圖所示),實驗時發(fā)現(xiàn)燒杯中澄清石灰水先變渾濁,后逐漸變澄清(提示碳酸鈣能與二氧化碳、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易溶于水)。
(1)甲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2)實驗開始時,乙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發(fā)生渾濁的現(xiàn)象不很明顯,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中有雜質(zhì)氯化氫氣體 。
(3)實驗結束時,甲裝置溶液中的溶質(zhì)除氯化鈣外,還可能有 HCl?。ㄌ罨瘜W式)。
(4)請寫出乙裝置中由渾濁變澄清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答案為:【解答】解:(1)碳酸鈣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實驗開始時,乙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發(fā)生渾濁的現(xiàn)象不很明顯,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中有雜質(zhì)氯化氫氣體;故答案為:二氧化碳中有雜質(zhì)氯化氫氣體;
(3)實驗結束時,甲裝置溶液中的溶質(zhì)除氯化鈣外,還可能有氯化氫,因為鹽酸可能過量;故答案為:HCl;
(4)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為:CO2+Ca(OH)2=CaCO3↓+H2O;
26.(5分)(2019?臨沂)鹽中含有金屬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組成相似的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
(1)硫酸銅、硝酸銅兩種物質(zhì)的溶液均顯 藍 色,因為它們都具有相同的陽離子;向這兩種物質(zhì)的溶液中分別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實驗現(xiàn)象發(fā)生,寫出其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
(2)向硫酸銅、硝酸銅兩種物質(zhì)的溶液中分別加入BaCl2溶液,能發(fā)生反應的物質(zhì)是 BaSO4?。ㄌ罨瘜W式),另外一種物質(zhì)不反應。
(3)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某純凈物的溶液,能同時將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轉(zhuǎn)變成沉淀,該純凈物的化學式為 Ba(OH)2 。
答案為:【解答】解:(1)銅離子在溶液中顯藍色,所以硫酸銅、硝酸銅兩種物質(zhì)的溶液均顯藍色,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化學方程式為:CuSO4+2NaOH=Cu(OH)2↓+Na2SO4;
(2)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所以向硫酸銅、硝酸銅兩種物質(zhì)的溶液中分別加入BaCl2溶液,能發(fā)生反應的物質(zhì)是BaSO4,另外一種物質(zhì)不反應;
(3)氫氧根離子和銅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所以能同時將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轉(zhuǎn)變成沉淀,該純凈物的化學式為Ba(OH)2。
故答案為:(1)藍,CuSO4+2NaOH=Cu(OH)2↓+Na2SO4;
(2)BaSO4;
(3)Ba(OH)2。
5.(濰坊市)已知生活用品中廁所清潔劑的pH=1,廚房清潔劑的pH=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廁所清潔劑加水稀釋,溶液pH升高 B.廚房清潔劑可能含有氫氧化鈉
C.兩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潔效果 D.廁所清潔劑可能使鐵制下水道腐蝕
答案為:C
7.(濰坊市)NH4NO3是一種化學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br />
A.NH4NO3是一種復合肥料 B.NH4NO3不能與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鹽溶液也可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
答案為:A
11.(濰坊市)鑭(La)是一種活動性比鋅更強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學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堿,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斷下列幾組物質(zhì)組合,不能直接反應制取LaCl3的是( ?。?br />
A.La和稀鹽酸 B.La2O3和稀鹽酸
C.La(OH)3和稀鹽酸 D.La(OH)3和氯化鉀溶液
答案為:D
16.(濰坊市)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所選試劑及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br />
選項
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除雜試劑
實驗操作
A
Cu( CuO)
稀鹽酸
過濾、洗滌、干燥
B
CO2(CO)
O2
點燃
C
NaCl(Na2SO4)
Ba(OH)2溶液
過濾、蒸發(fā)、結晶
D
MnO2(KClO3)
水
溶解、過濾、蒸發(fā)
答案為:A
23.(濰坊市)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zhì)變化的本質(zhì)。請完成下列問題:
(1)晉代葛洪所著《抱樸子》一書中記載有“丹砂燒之成水銀”,丹砂指的是HgS.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以表示為(如圖1所示):
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gS+3O22HgO+2SO2 ,微粒“”表示的物質(zhì)屬于 單質(zhì)?。ㄌ睢皢钨|(zhì)”或“化合物”)。
(2)由初中學習可知: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zhì)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了水分子,即:H++OH﹣=H2O.像這種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離子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一般按以下步驟(以氯化鎂溶液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為例):
I.寫出氯化鎂溶液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MgCl2+2KOH=Mg(OH)2↓+2KCl?。?br />
Ⅱ.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zhì)寫成離子形式,難溶的物質(zhì)、氣體和水等仍用化學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寫成:Mg2++2C1﹣+2K++2OH﹣=Mg(OH)2↓+2C1﹣+2K+;
Ⅲ.刪去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即得離子方程式:Mg2++2OH﹣=Mg(OH)2↓。
請回答:
①如圖2是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H++C=H2O+CO2↑??;
②寫出一個與Fe+Cu2+=Fe2++Cu相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③下列各組離子,在pH=3的無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D?。ㄌ钚蛱枺?br />
A.K+、Fe2+、Cl﹣、SO42﹣
B.Na+、Ca2+、NO3﹣、OH﹣
C.Na+、Ca2+、Cl﹣、CO32﹣
D.NH4+、Ba2+、Cl﹣、NO3﹣
答案為:【解答】解:(1)硫化汞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氧化汞和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為:2HgS+3O22HgO+2SO2,微粒“”表示的物質(zhì)是氧氣,屬于單質(zhì);
(2)I、氯化鎂和氫氧化鉀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氫氧化鎂沉淀,化學方程式為:MgCl2+2KOH=Mg(OH)2↓+2KCl;
II、①碳酸根離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離子方程式為:2H++CO32- =H2O+CO2↑;
②硫酸銅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③pH=3的無色溶液中含有氫離子,以及無色水溶液中不能含有帶色的離子
A、亞鐵離子在溶液中顯淺綠色,故A錯誤;
B、氫氧根離子和氫離子不能共存,故B錯誤;
C、碳酸根離子和氫離子不能共存,故C錯誤;
D、四種離子都不會與氫離子反應,四種離子在溶液中都是無色的,故D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1)2HgS+3O22HgO+2SO2,單質(zhì);
(2)I、:MgCl2+2KOH=Mg(OH)2↓+2KCl;
II、①2H++CO32- =H2O+CO2↑;
②Fe+CuSO4=FeSO4+Cu;
③D。
3. (煙臺市)煙臺有漫長的海岸線,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1)海水淡化??梢圆捎萌鐖D1所示的膜分離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過淡化膜(海水中體積較大的鹽的離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過)進入左側(cè)的淡水池,從而得到淡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膜分離法的原理與濾紙過濾原理類似
B.膜分離法還可以濃縮海水中的鹽類物質(zhì)
C.膜分離法也是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D.該膜分離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2)粗鹽提純。除去難溶性雜質(zhì)后的食鹽水中還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zhì)離子,為得到較純的氯化鈉,進行如下的實驗操怍①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④加入適量的鹽酸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等于7;⑤過濾;⑥蒸發(fā)。下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其中操作④加入適量的鹽酸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等于7的目的是______。
A.①③②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②③①⑤④⑥
(3)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部分途徑如圖2。
①氨堿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在加壓并不斷向飽和的氨鹽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條件下,使碳酸氫鈉結晶析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②寫出步驟Ⅰ電解飽和NaCl溶液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③海水制鎂。實際生產(chǎn)中,步驟Ⅲ常選用______作為沉淀劑,從海水中提取MgCl2歷經(jīng)步驟Ⅱ、Ⅲ、Ⅳ三步轉(zhuǎn)換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答案為:
19.【答案】ABC ? D ? 除去溶液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 2NaCl+2H2O 2NaOH+H2↑+Cl2↑ ? 熟石灰 ? 提高氯化鎂的純度
(煙臺市)碳酸鈉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圖一、圖二是某興趣小組探究碳酸鈉化學性質(zhì)時所做的兩組實驗。實驗結束后,將兩組實驗試管中的物質(zhì)分別全部倒入甲、乙兩個潔凈的燒杯中,據(jù)圖回答。
(1)試管①中能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
(2)試管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3)興趣小組的同學完成上述實驗后,為繼續(xù)探究酸堿鹽之間的反應,又對甲、乙燒杯內(nèi)的反應混合物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通過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①根據(jù)上述實驗分析推斷,圖一中試管②完全反應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______。
②小組同學把沉淀M、N混合后置于燒杯丙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把燒杯丙中反應后的混合物與濾液C全部倒入廢液缸中,反應結束后廢液缸內(nèi)上層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還含有的溶質(zhì)是______。
答案為:
22.【答案】酚酞試液變紅 ? Ca(OH)2+Na2CO3=CaCO3↓+2NaOH ? HCl和NaCl ? 沉淀部分溶液,生成氣體 ? HNO3、NaNO3、Ca(NO3)2。
4. (煙臺市)將金屬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銅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溶液呈無色,繼續(xù)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濾液。根據(jù)上述實驗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 金屬活動性強弱順序:
B. 濾渣中可能有金屬M
C. 濾液中至少含有兩種溶質(zhì)
D. 濾渣中一定有Ag
答案為:B
5. (煙臺市)下列實驗操作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稀硫酸
加入過量鐵粉,過濾
B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過量O2,點燃
C
分離氧化鐵粉末和碳粉的混合物
加入過量稀硫酸,過濾
D
鑒別(NH4)2SO4固體和Na2SO4固體
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
答案為:
11. (陜西省)對已變質(zhì)的NaOH溶液進行如下實驗,其中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C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證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取樣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鈣溶液,然后過濾
C
證明溶液部分變質(zhì)
取樣加入過量呈中性的氯化鋇溶液,振蕩后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D
測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PH試紙濕潤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
答案為:
19. (陜西?。?分)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時,小亮同學將一稱重后的銅片伸入盛有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待溶液顏色變藍后,取出銅片直接稱量,發(fā)現(xiàn)其質(zhì)量增加了ag。
請回答:
(1) 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 取出銅片后,燒杯內(nèi)溶液質(zhì)量減少了 克。
(3) 小建同學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取出銅片后的溶液中,充分振蕩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生成,則可推斷濾液中的溶質(zhì)是 。
(1)Cu+2AgNO3 = 2Ag+Cu(NO3)2 (2)a (3)硝酸亞鐵或Fe(NO3)2
答案為:
28. (上海市)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是
A.水 B.石灰水 C.稀硫酸 D.稀鹽酸
答案為:B
29. (上海市)灼燒氯化鈉,火焰呈
A.黃色 B.紅色 C.綠色 D.紫魚
答案為:A
39. (上海市)能鑒別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的是
A.酚酞試液 B.鹽酸 C.氫氧化鉀溶液 D.碳酸鉀溶液
答案為:B
44. (上海市)25℃時,pH=1的鹽酸與pH=13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立即測定混合液的溫度T,然后測定混合液的pH(25℃時)。有關判斷合理的是
A.7=25℃ pH=7 B.T=25℃ 1≤pH≤13
C.T>25℃ pH=14 D.T>25℃ 1
這是一份全國130余套中考真題匯編——《溶液與溶解度》專題(含答案,部分解析),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 b ,5;2,9g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全國130余套中考真題匯編——《物質(zhì)結構與組成》專題(含答案,部分解析),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00g, 用化學用語表示, 2Mg2+ , 能保持氫氣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是, 能幫助消化,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全國130余套中考真題匯編——《推斷題》專題(含答案,部分解析),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CO2 ,7~9,藍H2O, 【解答】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