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計算
考點1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海拔(絕對高度)與相對高度

(1)海拔(絕對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如圖中甲點海拔為1 500 m,乙點海拔為500 m。
(2)相對高度:一個地點與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如圖中甲與乙的相對高度是1 000 m。
2.等高線地形圖

(1)等高線:地圖上海拔相同的各點的連線。
(2)基本地形部位
圖中字母
地形
等高線特點
A
山峰
閉合,數(shù)值由外向內(nèi)變大
B
山谷
凸向高處,一般成為河谷
C
山脊
凸向低處,一般成為分水嶺
D
陡崖
等高線重合
E
鞍部
兩個山峰或兩個山谷等高線之間的區(qū)域
F
盆地(洼地)
閉合,數(shù)值由外向內(nèi)變小

3.等高線地形圖的一般特點
(1)同線等高。(2)同圖等距(等高距相等):相鄰兩條等高線的數(shù)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個等高距。(3)密陡疏緩(圖中坡度甲<乙)。(4)凸高為谷。(5)凸低為脊。(6)重疊為崖。
思考 等高線地形圖上0 m等高線一定是海岸線嗎?說明理由。
答案 不一定。在沿海地區(qū),海岸線通常就是0 m等高線;大陸內(nèi)部也有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存在,所以內(nèi)陸的0 m等高線不是海岸線。

1.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
讀圖五方面
讀圖內(nèi)容
分析、解決問題
讀數(shù)值范圍
①區(qū)域地勢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判讀區(qū)域地形特征,判斷坡向(迎風坡、背風坡、陽坡、陰坡)
讀延伸方向
區(qū)域等高線整體大致凸出方向
讀疏密程度
①坡度陡緩——密陡疏緩。
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①農(nóng)業(yè):陡坡發(fā)展水土保持林,緩坡修梯田。
②工程建設: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盡量沿等高線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為了降低坡度
讀彎曲狀況
①山脊:凸向低處。
②山谷:凸向高處。
③鞍部:兩山峰或山谷之間的結合部
①判斷河流流向: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
②判讀等溫線的變化:山谷地勢低,氣溫較兩側高,等溫線凸向溫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
讀局部閉合
①山頂、山峰:中間高四周低。
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間低。
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圍,判讀規(guī)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判讀局部海拔大小、高度范圍或高差等

2.等高線圖中五大地形類型的判斷方法

等高線特征
海拔
地表起伏程度
高原
中間疏,四周密
500 m以上
起伏不大,邊緣陡峭
山地
密集
500 m以上
坡度較陡,溝谷較深
丘陵
稀疏
200~500 m
坡度平緩,起伏和緩
盆地
中間疏,四周密
沒有一定標準
中間低、四周高
平原
稀疏,較為平直
200 m以下
平坦廣闊



(2020·山東地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頂,實現(xiàn)了四十五年后我國測繪隊員的再次登頂。從位于5 200 m的大本營向上,隊員們要經(jīng)過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下圖),其中一個營地由于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被稱為“魔鬼營地”。據(jù)此完成1~2題。

1.圖中“魔鬼營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月27日位于28°N的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該日珠峰頂部(28°N,87°E)日出時刻在北京時間(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關鍵信息點撥]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該時刻是北京時間。
沿途海拔逐漸升高。
營地空氣流通不暢,可推測該營地地形封閉,可能位于山谷。
圖示中相鄰不同高度區(qū)域的邊界線可視作等高線,由此判斷甲位于山谷,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
第2題題干,溫州與珠峰頂同位于28°N,該日兩地晝夜長短相等,因珠峰海拔遠高于溫州,可推知珠峰頂部日出地方時早于溫州。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這三個營地所處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氣流動,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閉,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A對,B、C、D錯。第2題,已知溫州晝長為13時44分,可推知溫州日出時刻為地方時5:08,則同緯度且同海拔的各地日出地方時都是5:08。如果海拔升高,則日出提前,日落推遲,所以珠峰峰頂日出地方時應該是5:08之前。珠峰頂部地方時5:08對應的120°E地方時為7:20,故珠峰頂部日出的北京時間應在7:20之前,選A。

考向1 通過“地貌類型”考查“綜合思維”
(2023·江蘇徐州期末)下圖為“我國某高原(石灰?guī)r廣布)局部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為了促進該區(qū)域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當?shù)赜媱澬藿ㄒ粭l由周邊地區(qū)通往P地的公路。據(jù)此完成1~3題。

1.該地貌類型為(  )
A.沖積扇 B.三角洲
C.黃土地貌 D.天坑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發(fā)育有瀑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圖中由周圍地區(qū)通往P地的公路,最合理的線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D 2.A 3.B
解析 第1題,由圖可知,該地四周高,中間低,說明其地形大致呈盆狀,同時材料中提到此地是位于我國石灰?guī)r廣布的某高原,故最有可能是云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在喀斯特地貌中,這種地形叫作天坑,D項正確。第2題,觀察四地可發(fā)現(xiàn),四地都位于陡崖附近,但是只有甲地的等高線向高處凸,說明甲地位于山谷中,可能有河流發(fā)育,容易形成瀑布,而其余三地沒有這種特點,故選A。第3題,圖示區(qū)域位于天坑所在地,修公路應當優(yōu)先考慮鞍部,其次考慮修在山脊沿線,而山谷不適合修建公路。③④均在山谷沿線,容易受到河流影響,不適宜修公路,故C、D錯誤;①所經(jīng)過的地區(qū)部分為山谷,另外一部分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也不適合修建公路,故A錯誤。只有②位于山脊沿線,適宜修建公路,故選B。
考向2 通過“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考查“人地協(xié)調觀”
我國許多寺廟建在山麓、山谷、山間小盆地之中(如下圖)。據(jù)此完成4~5題。

4.下列四幅圖中,最符合上圖中寺廟選址的是(  )


5.圖中該寺廟呈現(xiàn)的主要意境是(  )
A.門對浙江潮 B.鐘聲兩岸聞
C.古寺半空懸 D.深山藏古寺
答案 4.B 5.D
解析 第4題,根據(jù)材料“我國許多寺廟建在山麓、山谷、山間小盆地之中”,B選項中寺廟位于山谷,B正確;A、C選項中寺廟位于山脊附近,D選項中寺廟位于山頂。 第 5題,圖中寺廟位于山間小盆地之中,附近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高,體現(xiàn)了“深山藏古寺”的意境,D正確;“門對浙江潮”意思是寺門正對著錢塘江潮,“鐘聲兩岸聞”意思是寺廟的鐘聲在河流兩岸都可以聽到,“古寺半空懸”意思是寺廟修建在陡峭的半山腰上,好似懸于半空,A、B、C均不符合題意。

考點2 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

1.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
從等高線圖上讀出任意兩點之間的海拔,就可以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
如圖中甲處,假設n為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條數(shù),Δd為等高距,H大為與陡崖交會的等高線的最大值,H小為與陡崖交會的等高線的最小值。則圖中n=4,Δd=100 m,H大=400 m,
H?。?00 m,利用這些信息我們可以進行以下計算:


計算公式
上圖實例
陡崖的相對高度(H)
(n-1)Δd≤H<(n+1)Δd
300 m≤H

相關學案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講 課時83 美國 巴西(含解析):

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講 課時83 美國 巴西(含解析),共14頁。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講 課時81 日本 印度(含解析):

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5部分 第1章 第2講 課時81 日本 印度(含解析),共15頁。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2部分 第2章 課時45 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空間結構(含解析):

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2部分 第2章 課時45 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空間結構(含解析),共10頁。學案主要包含了鄉(xiāng)村的土地利用,城鎮(zhèn)內(nèi)部空間結構,城鎮(zhèn)內(nèi)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合理利用城鄉(xiāng)空間的意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2部分 第1章 課時44 人口遷移(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2部分 第1章 課時44 人口遷移(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3章 第2講 課時14 鋒與天氣(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3章 第2講 課時14 鋒與天氣(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講 課時9 時差(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講 課時9 時差(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1章 課時3 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含解析)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精品學案 第1部分 第1章 課時3 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