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學年上學期武漢市第一中學十月月考
高一化學試卷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 古典詩詞遠流長,包羅萬象,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下列詩詞隱藏化學變化的是
A.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B. 遙見尋沙岸,春風動草衣
C. 荷風送秋香,竹露滴清響 D.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A.綠蟻新醅酒,“新醅酒”即新釀的酒,在釀酒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故A正確;
B.詩句譯文為遠遠望去,漁夫似在尋找沙岸泊船,春風輕拂,吹動著他們的蓑衣,無新物質(zhì)生成,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故B錯誤;
C.譯文為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fā)出清脆的響聲,詩句中無新物質(zhì)生成,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故C錯誤;
D.譯文為當紅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靜的時候,它又自松林間吹起,響起一片松濤聲,詩句中無新物質(zhì)生成,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選A。
2. 分類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zhì)分類不正確的是
A. 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燒堿,小蘇打
B. 非電解質(zhì):乙醇,四氯化碳,氯氣,葡萄糖
C. 同素異形體:活性炭,C60,石墨烯,金剛石
D. 混合物:空氣,純凈礦泉水,水煤氣,84消毒液
【答案】B
【解析】
【詳解】A.干冰(CO2)、冰水混合物(H2O)、燒堿(NaOH)、小蘇打(NaHCO3),它們都屬于化合物,A 正確;
B.乙醇、四氯化碳、葡萄糖都屬于非電解質(zhì),但氯氣屬于單質(zhì),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B不正確;
C.活性炭、C60、石墨烯、金剛石都屬于碳單質(zhì),它們互稱同素異形體,C正確;
D.空氣(由氮氣、氧氣等構成),純凈礦泉水(由水及礦物質(zhì)構成),水煤氣(由CO、H2等構成),84消毒液(由NaCl、NaClO等構成),都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所構成,都屬于混合物,D正確;
故選B。
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溶于水后能電離出氫離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電離,故二氧化碳屬于弱電解質(zhì)
C. 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非金屬氧化物
D. 硫酸鋇難溶于水,但硫酸鋇屬于強電解質(zhì)
【答案】D
【解析】
【詳解】A.溶于水后能電離出氫離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水或酸式鹽,A錯誤;
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與水反應產(chǎn)生H2CO3,H2CO3部分電離產(chǎn)生自由移動的離子而能夠?qū)щ?,故H2CO3屬于電解質(zhì),而CO2則屬于非電解質(zhì),B錯誤;
C.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為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C錯誤;
D.硫酸鋇難溶于水,但硫酸鋇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發(fā)生完全電離而導電,因此屬于強電解質(zhì),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D。
4. 美國科學家用某有機分子和球形籠狀分子C60制成了“納米車”(如圖所示),每輛“納米車”是由一個有機分子和4個C60分子構成,直徑約6到9納米。“納米車”可以用來運輸單個的有機分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C60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 C60與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
C. 人們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納米車”的運動
D. 用激光筆照射該物質(zhì),光線通過時出現(xiàn)明亮的光路
【答案】B
【解析】
【詳解】A.C60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zhì),不屬于化合物,A錯誤;
B.C60與石墨是同種元素構成的不同單質(zhì),屬于同素異形體,B正確;
C.因納米車很小,我們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這種“納米車”的運動,C錯誤;
D.每輛“納米車”是由一個有機分子和4個C60分子構成,直徑約6到9納米,該物質(zhì)分散在蒸餾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才屬于膠體,而該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沒有丁達爾效應,D錯誤;
答案選B。
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江河入??谌侵扌纬赏ǔEc膠體的性質(zhì)有關;②“鋇餐”中使用的硫酸鋇是非電解質(zhì);③冰和干冰既是純凈物又是化合物;④霧是氣溶膠,在陽光下可觀察到丁達爾現(xiàn)象;⑤某無色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的氣體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原溶液中一定含CO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詳解】①膠體中加入電解質(zhì)溶液會發(fā)生聚成,河水屬于膠體,海水中含有電解質(zhì),江河入??谌侵薜男纬墒且驗槟z體發(fā)生了聚沉,與膠體的性質(zhì)有關,故①正確;
②硫酸鋇是鹽,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屬于電解質(zhì),故②錯誤;
③冰是固態(tài)水分子,干冰是二氧化碳分子,所以冰和干冰既是純凈物又是化合物,故③正確;
④膠體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霧是氣溶膠,所以在陽光下可觀察到丁達爾現(xiàn)象,故④正確;
⑤碳酸根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都能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氣體,亞硫酸根離子和亞硫酸氫根離子也能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硫氣體,所以某無色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的氣體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能確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根離子,故⑤錯誤;
①③④正確,故選B。
6. “混鹽”是指一種金屬離子與多種酸根陰離子構成的鹽,如氯化硝酸鈣[CaNO3)Cl]就是一種混鹽?!皬望}”是指多種簡單陽離子和一種酸根陰離子構成的鹽,如: KAl(SO4)2。下列化合物中屬于“混鹽”的是
A. Cu2(OH)2CO3 B. (NH4)2Fe(SO4)2 C. Ca(ClO)Cl D. K4Fe(CN)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A.Cu2(OH)2CO3雖有兩種陰離子,但OH-不是酸根陰離子,所以不是混鹽,A不符合題意;
B.(NH4)2Fe(SO4)2含有兩種簡單陽離子和一種酸根陰離子,為復鹽,B不符合題意;
C.Ca(ClO)Cl含有兩種酸根陰離子ClO-和Cl-,屬于混鹽,C符合題意;
D.K4Fe(CN)4含有一種陽離子(K+)和一種酸根陰離子[Fe(CN)4]4-,為正鹽,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C。
7. 下列各組離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無色透明的溶液中:、、、
B. 強堿性溶液中:、、、
C.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D. 強酸性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詳解】A.含有的溶液呈紫紅色,無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含,故不選A;
B.微溶于水,強堿性溶液中與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選B;
C.含有大量的溶液中,、、、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故選C;
D.強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與生成弱電解質(zhì),故不選D;
選C。
8. 能正確表示下列變化的離子方程式是
A. 大理石與醋酸反應:
B. 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氣體:
C. 向碘化鉀與碘酸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酸:
D. 向溶液中加過量的溶液:
【答案】B
【解析】
【詳解】A.醋酸為弱酸不能拆、碳酸鈣不溶于水不能拆,反應為,A錯誤;
B.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氣體生成亞硫酸鈉和水:,B正確;
C.向碘化御與碘酸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酸發(fā)生歸中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根據(jù)電子守恒可知反應為:,C錯誤;
D.向溶液中加過量的溶液,碳酸氫根離子也會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水和碳酸根離子:,D錯誤;
故選B。
9. 某溶液中含有、、、、M,且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3:1:3:1,則微粒M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詳解】能反應的不共存,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產(chǎn)生沉淀,鐵離子和硫離子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設M的電荷為x,結合電荷守恒:,則2×1+3×2=1×3+3×1+1×x,得x=2,則C滿足題意;
答案選C。
10. 反應①②分別是從海藻灰和某種礦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應: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兩個反應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 碘元素在反應①中被氧化,在反應②中被還原
C. 氧化性:MnO2>>>I2
D. 反應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時,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之比為2∶5
【答案】B
【解析】
【詳解】A.反應①中S既沒有被氧化也沒有被還原,反應②中S被氧化,A錯誤;
B.反應①中I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反應②中I化合價降低、被還原,B正確;
C.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反應①可知氧化劑為:MnO2,氧化產(chǎn)物為:I2,所以氧化性:MnO2>I2,同理可知反應②中,氧化性:>,無法得出上述氧化性強弱順序,C錯誤;
D.反應①中生成1mol I2轉(zhuǎn)移2mol電子,反應②中生長1mol I2轉(zhuǎn)移10mol電子,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之比為1:5,D錯誤;
故選B。
11. 某溫度下將通入溶液中反應得到的混合液,溶液中的個數(shù)比可能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氯氣通入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后得到含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溶液,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設三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a、b、c,根據(jù)反應中得失電子守恒可得:a=b+5c,由選項可知,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D。
12. 下面四個反應都可以生成氯氣,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四個反應中鹽酸均表現(xiàn)還原性和酸性
B. 反應②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zhì)量比為1∶5
C. 反應③離子方程式為
D. 根據(jù)四個反應可知,物質(zhì)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答案】C
【解析】
【詳解】A.反應④中鹽酸只表現(xiàn)出還原性,沒有表現(xiàn)出酸性,A錯誤;
B.反應②中KClO3中的Cl從+5價降為0價,得5個電子,對應的還原產(chǎn)物為個Cl2,5個HCl中Cl失電子從-1價升為0價,對應的氧化產(chǎn)物為個Cl2,因此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zhì)量比為5:1,B錯誤;
C.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2+16H++10Cl-=2Mn2++5Cl2↑+8H2O,C正確;
D.上述四個反應中,KMnO4、KClO3、MnO2、O2均表現(xiàn)出氧化性,無法確定其還原性的強弱順序,D錯誤;
故答案選C。
13. 汽車劇烈碰撞時,安全氣囊中發(fā)生反應: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產(chǎn)物比還原產(chǎn)物多24.5g,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反應過程中KNO3被氧化 B. 反應生成的N2的總質(zhì)量為28g
C. 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zhì)量比為1:15 D. 該反應一共轉(zhuǎn)移10個電子
【答案】B
【解析】
【詳解】A.N元素的化合價既由-升高為0,又由+5價降低為0,所以NaN3是還原劑,KNO3是氧化劑,反應過程中KNO3被還原,故A錯誤;
B.N元素的化合價既由-升高為0,又由+5價降低為0,所以N2既是氧化產(chǎn)物又是還原產(chǎn)物,根據(jù)方程式列出下式:
解得:x=0.9375mol,y=0.0625mol,反應生成的N2的總質(zhì)量為(0.9375mol +0.0625mol )28g/mol=28g,故B正確;
C.N元素的化合價既由-升高為0,又由+5價降低為0,所以N2既是氧化產(chǎn)物又是還原產(chǎn)物,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zhì)量比為15:1,故C錯誤;
D.由B項分析可知,生成的N2的總物質(zhì)的量為1mol,則反應K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0.125mol,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0.125mol5=0.625mol,故D錯誤;
故選B。
14. 實驗室常用標定,同時使再生,其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反應I中是還原劑
B. 和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C. 由反應Ⅰ、Ⅱ可知,氧化性:
D. 發(fā)生反應Ⅰ和反應Ⅱ時,溶液顏色均發(fā)生了變化
【答案】B
【解析】
【詳解】A.反應I中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做還原劑,A正確;
B.的氧化性強于高錳酸根離子,故其與在水溶液中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故不能共存,B錯誤;
C.反應Ⅰ中,氧化劑是,氧化產(chǎn)物是,故氧化性,反應Ⅱ中氧化劑是,氧化產(chǎn)物是,故氧化性,氧化性:,C正確;
D.反應1中被氧化為,反應中溶液變?yōu)樽仙?,反?中被還原為,反應中溶液的紫色褪去,所以發(fā)生反應Ⅰ和反應Ⅱ時溶液顏色均發(fā)生了變化,D正確;
故選B。
15. 溶液中滴加溶液之后,溶液導電能力隨滴入液體積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C點對應的溶液呈酸性
B. D點對應的溶液中存在的離子主要是
C. 關系為
D. 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答案】A
【解析】
【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當Ba(OH)2過量時先發(fā)生的反應為NaHSO4+ Ba(OH)2=BaSO4↓+NaOH+H2O;當二者以1:1反應時溶液中溶質(zhì)為NaOH;繼續(xù)滴加NaHSO4溶液,發(fā)生反應NaHSO4+NaOH=Na2SO4+H2O,溶液中溶質(zhì)為Na2SO4;二者完全反應后繼續(xù)加入NaHSO4溶液,溶液中溶質(zhì)為NaHSO4、Na2SO4。
【詳解】A.C點發(fā)生的反應為NaHSO4+NaOH= Na2SO4+ H2O且NaOH有剩余,溶液呈堿性,A錯誤;
B.D點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a2SO4,所以溶液中在的離子主要是,B正確;
C.V1時發(fā)生的反應為NaHSO4+Ba(OH)2=BaSO4↓+NaOH+H2O,V2時發(fā)生的總反應方程式為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所以V1、V2的關系為V1:V2=1:2,C正確;
D.AB段反應為NaHSO4+Ba(OH)2=BaSO4↓+NaOH+H2O,離子方程式為,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A。
二、填空題(4小題,共55分)
16. 科學的分類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運用分類的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規(guī)律。基于物質(zhì)類別和元素價態(tài),可以設計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的途徑。請根據(jù)下列物質(zhì)回答相關問題:
①小蘇打 ②石墨 ③ ④酒精 ⑤溶液 ⑥氧化鈉
(1)上述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_______(填序號)
(2)Ⅰ、某同學用含鈉元素的不同類別物質(zhì)制備?;瘜W反應方程式如下:
a b._______
c. d._______
請從上述①~⑥中選擇合適反應物補充b、d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b:_______;d:_______。
Ⅱ、另一位同學從含氯元素的不同價態(tài)考慮,認為與溶液反應也可以生成,請寫出此方法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
(3)高鐵酸鈉是一種新型綠色消毒劑,工業(yè)上制備有多種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是用和⑤作為反應物在堿性環(huán)境下完成,此方法的化學原理可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個數(shù)比為_______。
【答案】(1)①③⑥ (2) ①. ②. ③.
(3) ①. ②.
【解析】
【小問1詳解】
電解質(zhì)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qū)щ姷幕衔?;非電解質(zhì)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tài)下不能夠?qū)щ姷幕衔铮?br />
①小蘇打是碳酸鈉,其水溶液能導電,小蘇打是電解質(zhì);
②石墨是非金屬單質(zhì),既不是電解質(zhì)又不是非電解質(zhì);
③HCl的水溶液能導電,HCl是電解質(zhì);
④酒精自身不能電離,酒精是非電解質(zhì);
⑤FeCl3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zhì)又不是非電解質(zhì);
⑥氧化鈉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氧化鈉是電解質(zhì);
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①③⑥;
【小問2詳解】
碳酸氫鈉和鹽酸生成氯化鈉和水、二氧化碳,反應為:;氧化鈉為堿性氧化物,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為:;氯氣和氫氧化鈉發(fā)生歧化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和水,反應為:;
【小問3詳解】
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能將鐵離子在堿性條件下氧化為高鐵酸鈉,反應中氯元素化合價由+1變?yōu)?1為氧化劑,鐵元素化合價由+3變?yōu)?6為還原劑,根據(jù)電子守恒可知反應為;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個數(shù)比。
17. A、B、C、D四種可溶性鹽,其陽離子分別是中的某種,陰離子分別是中的某一種?,F(xiàn)做以下實驗:
①將四種鹽各取少量,分別溶于盛有蒸餾水的4支試管中,只有B鹽溶液呈藍色。
②分別向4支試管中加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A鹽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C鹽溶液中有較多氣泡產(chǎn)生,而D鹽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1)根據(jù)上述實驗事實,推斷這四種鹽的化學式分別為: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對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氣體: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③. ④.
(2) ①. ②. ③.
【解析】
【分析】根據(jù)題意,①將四種鹽各取少量,分別溶于盛有5mL蒸餾水的4支試管中,只有B鹽溶液呈藍色,則B中含有。②分別向4支試管中加入2mL稀鹽酸,發(fā)現(xiàn)A鹽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A中含有,則A為AgNO3,C鹽溶液中有較多氣泡產(chǎn)生,說明C中含有,則C為Na2CO3,而D鹽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根據(jù)前面分析得到D含有鋇離子,又根據(jù)A、D的陰離子分析D只能是BaCl2,B只能為CuSO4。
【小問1詳解】
由分析可知,A為AgNO3,B為CuSO4,C為Na2CO3,D為BaCl2;
【小問2詳解】
①為硝酸銀和氯化鋇反應,可以生成氯化銀,離子方程式為:;
②是硫酸銅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其離子方程式為;
③氣體是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其反應方程式為:。
18. 用分類思想研究一類物質(zhì)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以下是依據(jù)一定的分類標準,對某些物質(zhì)與水反應情況進行分類的分類圖。
已知:; ; 。
請根據(jù)你所學的知識,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級分類標準(分成A、B組的依據(jù))是_______。
(2)F組物質(zhì)中除了外還有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
(3)將與水反應改寫成離子方程式_______。
(4)已知可發(fā)生如下反應:。
①該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
②用雙線橋法標出電子轉(zhuǎn)移的數(shù)目和方向_______。
【答案】(1)與水的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
(2)
(3)
(4) ①. ②. ③.
【解析】
【小問1詳解】
該種分類方法,就像大樹不斷分叉一樣,沒有出現(xiàn)交叉的情況,是樹狀分類法,上述第一級分類標準中, A組物質(zhì)與水發(fā)生非氧化還原反應,B組物質(zhì)與水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分類的依據(jù)是:能否與水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小問2詳解】
由反應Cl2+H2O=HCl+HClO、2Na+2H2O=2NaOH+H2↑、3NO2+H2O=2HNO3+NO可知,反應2Na+2H2O=2NaOH+H2↑中,H2O作氧化劑,反應Cl2+H2O=HCl+HClO和3NO2+H2O=2HNO3+NO中,H2O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則F組物質(zhì)中除了Cl2外還有NO2;
【小問3詳解】
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離子方程式是:;
【小問4詳解】
①2KBrO3+Cl2=Br2+2KClO3中,KBrO3中Br的化合價由+5價降低到0價,作氧化劑,Cl2中Cl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5價,作還原劑;
②反應中KBrO3中Br的化合價由+5價降低到0價,得電子數(shù)為5e-×2,Cl2中Cl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5價,失去電子數(shù)為5e-×2,故雙線橋為 。
19. 央視《每周質(zhì)量報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膠企業(yè)將皮革廢料熬制成工業(yè)明膠,出售給浙江紹興某些制藥企業(yè),最終變成藥用膠囊。由工業(yè)明膠制成的膠囊往往含有超標的重金屬鉻,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1)已知Fe(CrO2)2中鐵元素是+2價,則其中鉻元素是_______價。
(2)①上述轉(zhuǎn)化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_______(填編號)。
②請配平下列離子方程式:_______Cr2O+_______I-+_______H+ = _______Cr3++_______I2+_______H2O。
______
該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個數(shù)比為_______。根據(jù)反應方程式,可判斷還原性:I-____Cr3+(填“>”、“
(3) ①. c ②. C ③. 取燒杯中的少量液體,向其中滴加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解析】
【小問1詳解】
已知Fe(CrO2)2中鐵元素是+2價,氧元素是-2價,設鉻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2+2×(x-2×2)=0,解得x=+3,故答案為:+3;
【小問2詳解】
①反應①中Cr元素的化合價的化合價從+6價降低到+3價,反應④和反應⑥中Cr元素的化合價的化合價從+3價升高到+6價,故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①④⑥,故答案為:①④⑥;
②Cr元素的化合價從+6價降低到+3價,變化數(shù)為3,Cr2O作氧化劑,Cr3+為還原產(chǎn)物,I元素的化合價從-1價升高到0價,變化數(shù)為1,I-作還原劑,根據(jù)元素升降價總數(shù)守恒,Cr2O和I-的個數(shù)比為1:6,設Cr2O的系數(shù)為1,則I-的系數(shù)為6,根據(jù)Cr原子核I原子守恒,Cr3+的系數(shù)為2,I2的系數(shù)為3,再根據(jù)電荷守恒,H+的系數(shù)為12,最后根據(jù)氫原子和氧原子守恒,H2O的系數(shù)為7,故該離子方程式為:Cr2O+6I-+14H+═2Cr3++3I2+7H2O,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的強弱規(guī)律,可判斷還原性:I->Cr3+,故答案為:1;6;14;2;3;7;1:6;>;
【小問3詳解】
這是一份浙江金華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專題一近代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同步練習教師版2023-2024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上冊docx、專題一近代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同步練習學生版2023-2024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上冊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武漢市武鋼三中2022-2023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質(zhì)分類正確的是,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鄖陽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下列關于電解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下列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