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30.0分)
1. 如圖所示是某校中學生正在進行體測中的立定跳遠項目。關(guān)于此情景,下列估測合理的是( )
A.該學生的體重約為50N
B.該跳遠墊的寬度約為1m
C.該學生落地后,水平跳遠墊對她的支持力約為50N
D.操場上的大氣壓強約為1×106Pa
2. “一沙一世界”,一粒沙子內(nèi)部也有美妙的另一“世界”,如圖所示。關(guān)于微觀世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沙子之間有空隙,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B.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分子和原子
C.關(guān)于原子的結(jié)構(gòu),湯姆生最早提出了核式模型
D.兩個光滑鉛塊壓緊會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3. 小明15歲生日這天,爸爸送給他一輛山地自行車,如圖所示。關(guān)于這輛自行車,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可以減小摩擦
B.自行車腳蹬上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C.自行車剎車是通過增大壓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
D.若體重較大的爸爸騎此車,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會較小
4. 熱愛思考的小聰在沙灘上游玩時看到這樣一幕:一個較淺的小手掌印旁邊有一個較深的貓爪印,如圖所示。假設(shè)沙灘各處的松軟程度相同,則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
A.手掌印面積較大,所以手掌對沙灘的壓力更大
B.貓爪印面積較小,所以貓爪對沙灘的壓強更小
C.貓爪印陷得較深,所以貓爪對沙灘的壓強更大
D.二者對沙灘的壓力、壓強大小均無法判斷
5. 生活中隨處可見杠桿的身影。如圖所示的四種場景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A.核桃夾B.蹺蹺板
C.食物夾D.劃船槳
6. 周末小慧和爸爸媽媽一起做飯,在廚房里看到了許多與物理學相關(guān)的情景。下列有關(guān)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媽媽將面團搟成面餅,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B.鋒利的菜刀切菜更容易,是通過增大壓力的方式增大壓強
C.電壓力鍋燉湯熟得更快,是因為氣壓越高,湯的沸點越低
D.廚房墻上的吸盤掛鉤,是通過大氣壓作用而被固定于墻面的
7. 如今,中學生的課余生活越來越豐富。如圖所示是某同學課余時間在水平路面上練習滑板時的畫面,下列關(guān)于此場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同學對滑板的壓力與滑板對該同學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該同學對滑板的壓力與滑板對該同學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滑板是通過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的方式增大了摩擦力
D.此時該同學的腳對滑板的壓力大于滑板輪子對地面的壓力
8. 被親切地稱為“太空快遞小哥”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于北京時間2023年5月1010日21時22分發(fā)射升空,并于次日5時16分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交會對接,此次發(fā)射任務(wù)由“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執(zhí)行。忽略火箭自身重力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火箭點火后速度越來越快,其慣性越來越大
B.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只受到自身重力作用
C.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對接前,二者相對靜止
D.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對接后,二者相對靜止
9. 水平桌面上放著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兩容器內(nèi)分別盛有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酒精,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投入甲、乙兩容器中,靜止后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容器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更大
B.乙容器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更大
C.乙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更大
D.甲、乙兩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
10.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發(fā)各種仿生機器人,來代替人類完成一些危險工作。如圖甲所示是一款爬樹機器人。如圖乙所示是該機器人某次沿豎直樹干爬行的v?t圖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0~10s內(nèi),該機器人沿樹干勻速向上運動
B.10~25s內(nèi),該機器人沿樹干向上爬行了7.5m
C.25~30s內(nèi),該機器人沿樹干向下運動
D.25~30s內(nèi),該機器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6.0分)
11. 小明下課路過學校食堂時,聞到食堂里飯菜的香氣,這是 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隨著溫度的升高這種運動會 (選填“加劇”或“減緩”)。
12.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峽工程,有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雙線五級船閘,閘門打開不久,左右閘室的水位高度就會相同,此時三峽船閘相當于一個 。若某次閘門打開,閘室內(nèi)水位升高了20m,則閘室底部所受水的壓強增加了 Pa。(ρ水=1×103kg/m3,g取10N/kg)
13. 小明在一次課外閱讀中發(fā)現(xiàn),希臘古城雅典與自己的家鄉(xiāng)太原大致在地球同一緯度,于是他設(shè)想:乘坐熱氣球升空后懸停在空中,等待地球自轉(zhuǎn)將雅典轉(zhuǎn)到自己腳下之后,再將熱氣球降落就能到雅典了。小明的設(shè)想能實現(xiàn)嗎? (選填“能”或“不能”),說明理由: 。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
14. 如圖所示是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情景。不考慮空氣阻力,請你畫出空中的足球受力的示意圖。
15. 如圖甲所示是一款積木拼裝玩具,附帶的拆卸器(如圖乙所示)可以幫助玩家撬起一些拼裝過緊的積木。請你在圖乙中畫出拆卸器撬起拼裝板上這塊小積木所用的最小動力的示意圖及其力臂。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42.0分)
16. 小明從家中搜集了毛巾、棉布和一塊平整的木板,并借來實驗室的一輛小車和一個斜面,開始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小明在做如圖所示的三次實驗時,將小車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目的是 ,要達到這一目的,還應(yīng)該 。
(2)實驗中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是通過改變 來實現(xiàn)的;通過觀察 來探究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長,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長,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選填“快”或“慢”)。
(4)由上述實驗現(xiàn)象推斷: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變?yōu)榱悖敲此鼘⒆? 。
17. 小明利用微小壓強計、刻度尺和裝有適量水的燒杯做“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影響因素”的實驗。
(1)實驗前,小明先用手指輕輕按壓探頭的橡皮膜,發(fā)現(xiàn)U形管中原本相平的液面出現(xiàn)了高度差,說明該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
(2)小明將探頭放入燒杯內(nèi)水中的不同深度處,如圖甲、乙所示。由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出,兩處的壓強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由此可得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與 有關(guān)。
(3)接著,小明又將燒杯中的水換成了等體積的鹽水,做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對比 兩次實驗可知,液體內(nèi)部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18.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置,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2)調(diào)節(jié)好后,通過加掛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和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多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請你幫小明設(shè)計一個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的表格 。
(3)如圖乙所示,若在杠桿左右的兩串鉤碼下面分別再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則杠桿會 (選填“左邊下沉”“右邊下沉”或“保持水平”)。
(4)在圖丙中,將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旋轉(zhuǎn)至沿虛線方向,如果要繼續(xù)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靜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會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19. 投擲實心球是中學生十分熟悉的一項體育項目,投球時不僅要掌握好如何發(fā)力,還要調(diào)整到一個合適的投球角度。小明對實心球的投球角度與投擲距離之間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疑問,想通過實驗進行探究,于是他找來了一個自動發(fā)球機(如圖所示),以及與發(fā)球機相匹配的直徑相同的若干實心小球,請你幫助他完善探究過程:
(1)要探究投球角度與投擲距離之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選擇質(zhì)量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轉(zhuǎn)換不同角度進行測試。
(2)實驗中還必須用到的一種器材是 。
(3)小明實驗后整理數(shù)據(jù)如表:
參照小明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zhí)岢鲆粭l投擲實心球的建議: 。
(4)小軍同學認為小明整理的數(shù)據(jù)不夠精準,若想進一步找到更精準的最佳投擲角度,小明應(yīng)該 。
20. 歷史課上,小明聽老師講解:古代沒有先進的工具,僅憑幾根圓木樁就可以搬運巨石,那是因為用圓木樁運送巨石將滑動摩擦變成了滾動摩擦。于是小明想通過實驗驗證滾動摩擦是否比滑動摩擦省力,請你幫他設(shè)計實驗:
(1)實驗器材:帶掛鉤的重物、水平桌面、四支相同的圓柱形鉛筆、 。
(2)實驗步驟: 。
(3)實驗結(jié)論: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0分)
21. 冰壺運動中,運動員在冰面上單手推著冰壺向前運動然后松手,冰壺離開手后繼續(xù)滑行一段距離,逐漸減速最終停下來。請你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這一過程。
六、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0.0分)
22. 小明家買了一臺小巧靈活的電動滑板車,如圖所示。車身質(zhì)量只有15kg,但小明騎著該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最大速度卻可以達到6m/s。已知小明的質(zhì)量為45kg,電動滑板車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0cm2,g取10N/kg。求:
(1)小明騎著此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對路面的壓強。
(2)小明以最大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勻速騎行10min,電動滑板車所走的路程。
23. 豐收的季節(jié),小慧幫家里人運送糧食。要將一袋重60kg的玉米提升到5m高的糧倉架上時,她想到了所學的物理知識,并在糧倉倉庫里找到了一個3kg的動滑輪和一個已固定在糧倉屋頂?shù)碾p滑輪,如圖所示。小慧想用現(xiàn)有的滑輪做一個最省力,且能改變用力方向的滑輪組,不考慮繩重和摩擦,g取10N/kg,請你解決下列問題。
(1)請你幫小慧畫出滑輪組應(yīng)該如何繞線。
(2)用(1)中的滑輪組勻速提升60kg的玉米,小慧需要用多大的力拉繩子?
(3)小慧用(1)中的滑輪組將玉米抬升5m共用時12s,求此過程中,繩子自由端移動的平均速度。
七、綜合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0分)
24.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水上蛟龍——AG600
水陸兩棲飛機是指既能夠在陸地起降,也能夠在水面起降的飛機。目前,中國的AG600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
AG600飛機的機身長37m、翼展達38.8m、最大高度12.1m、最大起飛重量53.5t、航程最遠達4500km。AG600飛機的機翼面積和翼展都比較大,加之平直機翼的采用,使其起降性能非常棒,在任何江海湖泊,只要給它一片長1500m、寬200m、深2.5m的水域,它都能“說走就走”。其尾翼面積也比其他飛機大得多,一旦飛機出現(xiàn)失效,這個大尾翼可以保證飛機姿態(tài)的可操縱性。
AG600飛機可以進行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等,在森林滅火作業(yè)中,水上飛機相比于直升機,不僅單次投水量大、飛行速度快,還能就近降落快速汲水,從而提高滅火效率。AG600飛機可以在20s內(nèi)一次汲水12t,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余平方米;還可以在2m高海浪的復(fù)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一次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
(1)AG600飛機的起降性能非常棒,是由于 。
(2)飛機機翼的形狀一般都是 (選填“上凸下平”或“上平下凸”),利用流體流速快的地方 的原理來獲得升力。
(3)如果AG600飛機以最大起飛重量漂浮在水面上,則它排開水的體積為 。(ρ水=1×103kg/m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長度的估測;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解答】A.一名學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體重約為G=mg=50kg×10N/kg=500N,故A不合題意;
B.該跳遠墊的寬度約為1m,故B符合題意;
C.該學生落地后,水平跳遠墊對她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約為500N,故C不合題意;
D.操場上的大氣壓強約為1×105Pa,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分析】(1)首先估測學生的質(zhì)量,再根據(jù)G=mg計算該學生的體重;
(2)根據(jù)對長度的認識判斷;
(3)當物體在水平面上靜止時,它受到的支持力等于重力;
(4)根據(jù)標準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判斷。
2.【答案】D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分子動理論基本觀點
【解析】【解答】A.沙子之間有空隙,而沙子屬于宏觀物體,不能說明分子間有空隙,故A錯誤;
B.光學顯微鏡的放大能力有限,不能觀察到分子和原子,故B錯誤;
C.關(guān)于原子的結(jié)構(gòu),盧瑟福最早提出了核式模型,故C錯誤;
D.兩個光滑鉛塊壓緊會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有引力,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根據(jù)分子之間存在空隙判斷;
(2)根據(jù)顯微鏡的用途判斷;
(3)根據(jù)原子結(jié)構(gòu)的知識判斷;
(4)根據(jù)分子之間作用力的知識判斷。
3.【答案】C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自行車輪胎上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A錯誤;
B.自行車腳蹬上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錯誤;
C.自行車剎車是通過增大壓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C正確;
D.若體重較大的爸爸騎此車,車輪對地面的壓力增大,那么摩擦力會增大,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1)(2)減小摩擦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改變接觸面;④注入潤滑油;⑤變滑動為滾動;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4)根據(jù)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判斷。
4.【答案】C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解答】如果沙灘各處的松軟程度相同,那么根據(jù)沙灘的凹陷程度大小可以判斷沙灘受到壓強的大小。根據(jù)圖片可知,貓爪印深度較大,那么貓爪對沙灘的壓強更大,故C正確,而B、D錯誤;
貓爪對沙灘的壓強大,而受力面積小,而手掌對沙灘的壓強小,而受力面積大,根據(jù)F=pS可知,無法比較對沙灘的壓力大小,故A錯誤。
故選C。
【分析】(1)根據(jù)F=pS比較沙灘受到壓力的大??;
(2)(3)沙灘受力后的深淺程度變化反映沙灘受到壓強的大??;
(4)根據(jù)前面的分析判斷。
5.【答案】A
【知識點】杠桿的分類
【解析】【解答】A.核桃夾的轉(zhuǎn)軸為支點,核桃施加阻力,而動力作用在手柄上。此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故A正確;
B.蹺蹺板的轉(zhuǎn)軸為支點,兩個座位到支點的距離相等,即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為等臂杠桿,故B錯誤;
C.食物夾的轉(zhuǎn)軸相當于支點,阻力作用在尖端,動力作用在手柄中間。此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故C錯誤;
D.船槳與船身相連的位置為支點,水對船槳的阻力作用在槳頭上,動力作用在手柄上。此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從而確定杠桿的分類。
6.【答案】D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yīng)用;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guān)系
【解析】【解答】A.媽媽將面團搟成面餅,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錯誤;
B.鋒利的菜刀切菜更容易,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式增大壓強,故B錯誤;
C.電壓力鍋燉湯熟得更快,是因為氣壓越高,湯的沸點越高,故C錯誤;
D.廚房墻上的吸盤掛鉤,是通過大氣壓作用而被固定于墻面的,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①改變物體的形狀;②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
(3)液體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4)根據(jù)大氣壓強的知識判斷。
7.【答案】B
【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別;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AB.該同學對滑板的壓力與滑板對該同學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和兩個物體上,為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正確;
C.滑板是通過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的方式減小了摩擦力,故C錯誤;
D.此時該同學的腳對滑板的壓力等于同學的體重,而滑板輪子對地面的壓力等于滑板和同學的體重之和,即前者小于后者,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1)(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二者的不同點:前者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后者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4)根據(jù)壓力產(chǎn)生的原因判斷。
8.【答案】D
【知識點】慣性及其現(xiàn)象;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解答】A.火箭點火后速度越來越快,但是它的質(zhì)量保持不變,那么其慣性不變,故A錯誤;
B.火箭加速升空的過程中,受到自身重力作用,還受到空氣阻力和發(fā)動機的推力作用,故B錯誤;
CD.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對接前,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那么二者相對運動,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分析】(1)根據(jù)慣性的影響因素判斷;
(2)對火箭進行受力分析即可;
(3)(4)根據(jù)參照物的知識判斷。
9.【答案】D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
【解析】【解答】AB.小球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懸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受到的浮力相等,故A、B錯誤;
C.根據(jù)圖片可知,兩個容器都是圓柱體,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等于液體和小球的總重力,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力相等。根據(jù)p=FS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故C錯誤;
D.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重力、液體重力和小球重力的和,那么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等。根據(jù)p=FS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1)(2)根據(jù)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的大?。?br>(3)首先根據(jù)F=G液+G球計算容器底部受到壓力大小,再根據(jù)p=FS比較容器底部受到液體壓強大小。
(4)根據(jù)F=G總比較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再根據(jù)p=FS比較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
10.【答案】B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根據(jù)乙圖可知,0-10s內(nèi),該機器人沿樹干向上做加速運動,故A錯誤;
B.10-25s內(nèi),該機器人沿樹干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0.5m/s,那么爬行的距離:s=vt=0.5m/s×15s=7.5m,故B正確;
C.25-30s內(nèi),該機器人沿樹干向上做減速運動,故C錯誤;
D.25-30s內(nèi),該機器人向上運動,由于重力作用,它有向下運動的趨勢,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豎直向上,故D錯誤。
故選B。
【分析】(1)(3)根據(jù)圖乙分析機器人的運動狀態(tài);
(2)根據(jù)s=vt計算機器人爬行的距離;
(4)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11.【答案】擴散;加劇
【知識點】分子熱運動
【解析】【解答】(1)小明下課路過學校食堂時,聞到食堂里飯菜的香氣,這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2)隨著溫度的升高這種運動會更加劇烈。
【分析】(1)不同的物質(zhì)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叫擴散;
(2)根據(jù)分子運動與溫度的關(guān)系即可。
12.【答案】連通器;2×105
【知識點】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連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1)閘門打開后,閘室和上游上面開口,底部連通,相當于連通器;
(2)閘室底部所受水的壓強增加p=ρ液gh=103kg/m3×10N/kg×20m=2×105Pa。
【分析】(1)上面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為連通器;
(2)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計算即可。
13.【答案】不能;人具有慣性,離開地面后仍然保持與在地面上相同的方向和速度運動
【知識點】慣性及其現(xiàn)象
【解析】【解答】當我們靜止在地面上或懸浮在空中時,由于慣性,我們會保持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跟隨地球一起轉(zhuǎn)動,因此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地面和我們會經(jīng)過相同的距離,那么無論多長時間,腳下的地面與我們始終保持相對靜止狀態(tài),因此不能達到飛行到雅典的目的。
則小明的設(shè)想不能實現(xiàn),理由是:人具有慣性,離開地面后仍然保持與在地面上相同的方向和速度運動。
【分析】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據(jù)此分析解答。
14.【答案】
【知識點】重力示意圖
【解析】【解答】空中飛行的足球,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豎直向下,如下圖所示:
【分析】對足球進行受力分析,確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即可。
15.【答案】
【知識點】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
【解析】【解答】根據(jù)圖片可知,手指作用的位置為力的作用點,找到支點,將支點和作用點連接作為最長的動力臂,然后通過作用點畫一條垂線,這就是最大的動力的方向,如下圖所示:
【分析】當以支點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線段為動力臂時最長,此時動力最小,最省力。
16.【答案】(1)控制小車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控制斜面的光滑程度相同
(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小車在水平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慢
(4)勻速直線運動
【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1)小明在做如圖所示的三次實驗時,將小車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目的是控制小車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要達到這一目的,還應(yīng)該控制斜面的光滑程度相同。
(2)實驗中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是通過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來實現(xiàn)的;通過觀察車在水平方向上通過的距離來探究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離最短,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長,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長,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
(4)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變?yōu)榱?,那么它的速度將不會減小,而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分析】(1)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與它在斜面上的高度和斜面的光滑程度有關(guān),即小車在斜面上的高度和斜面光滑程度相同時,它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同;
(2)在實驗中,小車對水平面的壓力始終等于自身重力,即壓力保持不變,通過改變不同的接觸面,從而改變摩擦阻力大小。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速度減小的越慢,即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越小。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解答;
(4)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那么小車的速度將不會減小,據(jù)此推測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
17.【答案】(1)不漏氣
(2)不相等;液體深度
(3)乙、丙
【知識點】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
【解析】【解答】(1)實驗前,小明先用手指輕輕按壓探頭的橡皮膜,發(fā)現(xiàn)形管中原本相平的液面出現(xiàn)了高度差,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2)小明將探頭放入燒杯內(nèi)水中的不同深度處,如圖甲、乙所示。由于U形管兩側(cè)液面高度差不相同,因此兩處的壓強不相等。由于探頭所處的深度不同,那么由此可得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guān)。
(3)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時,需要控制深度相同,只改變液體密度,故選實驗乙和丙。
【分析】(1)當壓強計漏氣時,一旦橡皮膜上受到壓強時,里面的氣體會外溢,從而導致U形管兩側(cè)沒有明顯的高度差;
(2)根據(jù)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比較兩處壓強大小。根據(jù)圖片確定哪個因素發(fā)生改變即可;
(3)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要求選擇對照實驗。
18.【答案】(1)左
(2)
(3)左端下沉
(4)變大
【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解析】【解答】(1)根據(jù)甲圖可知,杠桿的左端上翹,說明左端輕,那么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
(2)在實驗過程中,要記錄每次實驗中左右兩側(cè)動力、動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且實驗至少要進行3次,那么設(shè)計表格如下:
(3)如圖乙所示,若在杠桿左右的兩串鉤碼下面分別再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
左邊:3G×3L=9GL;右邊:4G×2L=8GL;
比較可知,左邊乘積大,那么杠桿左端下沉;
(4)在圖丙中,將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旋轉(zhuǎn)至沿虛線方向,那么動力臂會變小,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會變大。
【分析】(1)平衡螺母總是向輕的那端調(diào)節(jié);
(2)根據(jù)實驗?zāi)康拇_定要測量的物理量,據(jù)此確定表格的行數(shù)和列數(shù)即可;
(3)比較力和力臂的乘積大小,杠桿向乘積大的一側(cè)下沉;
(4)注意分析動力臂的大小變化,再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確定動力的大小變化。
19.【答案】(1)相同
(2)刻度尺
(3)投擲角度為40.
(4)再增加35°和45°兩組實驗
【知識點】科學探索
【解析】【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知,投擲距離與投球角度和球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guān),則:要探究投球角度與投擲距離之間的關(guān)系,應(yīng)選擇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轉(zhuǎn)換不同角度進行測試;
(2)在實驗過程中,還需要測量實心小球被投出的距離,那么還需要刻度尺;
(3)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當投擲角度為40°時,實心球的飛行距離最遠,那么我建議小明的投擲角度為40°;
(4)小軍同學認為小明整理的數(shù)據(jù)不夠精準,若想進一步找到更精準的最佳投擲角度,小明應(yīng)該:再增加和兩組實驗。
【分析】(1) 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時,必須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變這個因素;
(2)根據(jù)所測的物理量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3)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實心球飛出距離最大對應(yīng)的角度即可;
(4)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當投擲角度在30°~40°時,投球距離隨角度的增大而增大;當角度在40°~50°時,投球距離隨角度的增大而減小。但是,無法確定最佳的投擲角度在哪個范圍,此時可以減小投擲角度差,在30°~50°之間多設(shè)置幾組實驗,從而使測量結(jié)果更準確。
20.【答案】(1)彈簧測力計
(2)將帶掛鉤的重物一次放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滑動,一次重物下墊上圓鉛筆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出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進行比較
(3)若重物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重物下墊上圓鉛筆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示數(shù),說明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小于滑動摩擦
【知識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
【解析】【解答】(1)實驗器材:帶掛鉤的重物、水平桌面、四支相同的圓柱形鉛筆、彈簧測力計 。
(2)實驗步驟:將帶掛鉤的重物一次放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滑動,一次重物下墊上圓鉛筆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出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進行比較。
(3)實驗結(jié)論:若重物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重物下墊上圓鉛筆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示數(shù),說明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小于滑動摩擦。
【分析】在相同的壓力下,當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那么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據(jù)此設(shè)計實驗,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
21.【答案】冰壺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滑行是因為冰壺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繼續(xù)滑行一段距離,逐漸減速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在滑行過程中受冰面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知識點】慣性及其現(xiàn)象;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冰壺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滑行是因為冰壺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繼續(xù)滑行一段距離,逐漸減速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在滑行過程中受冰面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分析】①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據(jù)此分析繼續(xù)滑行的原因;
②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據(jù)此分析逐漸減速的原因。
22.【答案】(1)解:小明騎著此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對路面的壓力:F=G總=m總g=(15kg+45kg)×10N/kg=600N,
小明騎著此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對路面的壓強:p=FS=600N20×10?4m2=3×105Pa;
答:小明騎著此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對路面的壓強為3×105Pa;
(2)解: 由v=st可知,小明以最大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勻速騎行10min,電動滑板車所走的路程:s=vt=6m/s×10×60s=3600m。
答:小明以最大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勻速騎行10min,電動滑板車所走的路程為3600m。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首先根據(jù) F=G總=m總g計算該車對地面的壓力,再根據(jù) p=FS計算該車對路面的壓強;
(2)根據(jù)s=vt計算電動滑板車所走的路程。
23.【答案】(1)
(2)解: 由設(shè)計的滑輪組裝置可知,n=3,
不考慮繩重和摩擦,拉力大小為F=1n(G+G動)=1n(mg+m動g)=13(60kg×10N/kg+3kg×10N/kg)=210N;
答:用(1)中的滑輪組勻速提升60kg的玉米,小慧需要用210N的力拉繩子;
(3)解: 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3×5m=15m,
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平均速度為v=st=15m12s=1.25m/s。
答:小慧用(1)中的滑輪組將玉米抬升5m共用時12s,此過程中,繩子自由端移動的平均速度為1.25m/s。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滑輪組的設(shè)計與組裝
【解析】【解答】(1)根據(jù)題意可在,直接提升重物時拉力向上,則使用滑輪組時拉力方向應(yīng)該向下。按照“從內(nèi)到外”的順序進行連接發(fā)現(xiàn),繩頭應(yīng)該系在動滑輪上,如下圖所示:
【分析】(1)根據(jù)題目的描述確定繩子自由端拉力的方向,并據(jù)此推斷繩頭所在的位置,最后按照從內(nèi)到外的順序完成連接;
(2)首先根據(jù)圖片確定承擔重力的繩子段數(shù)n,再根據(jù) F=1n(G+G動)計算拉力的大??;
(3)首先根據(jù)s=nh計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再根據(jù) v=st 計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24.【答案】(1)AG600飛機的機翼面積和翼展都比較大,加之平直機翼的采用
(2)上凸下平;壓強小
(3)53.5m3
【知識點】飛機的升力;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
【解析】【解答】(1)根據(jù)文章第三段前三行可知,AG600飛機的起降性能非常棒,是由于:飛機的機翼面積和翼展都比較大,加之平直機翼的采用。
(2)飛機機翼的形狀一般都上凸下平,利用流體流速快的地方壓強小 的原理來獲得升力。
(3)飛機的最大起飛質(zhì)量為53.5t,
那么漂浮時受到的最大浮力為:F浮=G=mg=53.5×103kg×10N/kg=5.35×105N;
那么它排開水的最大體積為:V排=F浮ρ液體g=5.35×105N10N/kg×103kg/m3=53.5m3。
【分析】(1)根據(jù)第三段前三行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機翼升力的產(chǎn)生原因解答;
(3)根據(jù)F浮=G=mg計算飛機漂浮時受到的最大浮力,再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V排=F浮ρ液體g計算此時排開水的最大體積。實驗序號
1
2
3
4
5
投球角度/°
20
30
40
50
60
投擲距離/cm
129
169.
205
156
123
次數(shù)
左側(cè)
右側(cè)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次數(shù)
左側(cè)
右側(cè)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山西?。ㄅR汾地區(qū))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西省臨汾地區(qū)侯馬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模擬試卷,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應(yīng)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山西省臨汾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簡答題,計算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