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學年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qū)九年級(上)開學物理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3小題,共39.0分)
1. 下列動物身體部位的形態(tài)特點,有利于減小壓強的是(????)
A. 啄木鳥的喙尖尖的 B. 鴨子趾間有蹼 C. 狼的犬齒尖銳 D. 老鷹的爪非常鋒利
2. 2022年6月30日,中國選手陳芋汐、全紅嬋奪得世界游泳錦標賽跳水項目女子雙人10米臺冠軍,如圖所示為二人入水時的情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二人從開始入水到浸沒的過程中受到水的浮力逐漸變小
B. 二人從浸沒到下沉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受到水的浮力不變
C. 二人上浮的過程中受到水的壓強逐漸增大
D. 二人漂浮在水面上時受到水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3. 如圖,在伽利略理想實驗中,小球每次均從斜面a點自由滾下,分別經(jīng)過圖中b,c,d各位置,關于小球的動能、重力勢能、機械能描述正確的是(????)
A. 小球的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小
B. 在d點的重力勢能小于在c點的重力勢能
C. 從b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D. 從a到b小球速度越來越大,機械能越來越大
4. 如圖所示是“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質量不同的小車從粗糙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釋放,撞擊靜止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塊(不計空氣阻力),將木塊推出一段距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小車在斜面上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動能增加,勢能減小,機械能守恒
B. 小車動能的大小是通過小車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
C. 降低小車釋放的高度,小車推動木塊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減小
D. 本實驗應該盡量選擇表面光滑且足夠長的木板
5. 如圖所示,體積相同的長方體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其中甲、乙陰影部分為等大的正方形,甲、乙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將它們順時針旋轉90°,甲、乙對地面壓強的變化量分別為△p甲、△p乙.△p甲ρ乙,p甲F乙
C. 容器對地面的壓強大小關系p甲m乙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20.0分)
14. 如圖中a所示,玻璃桌面上有四個雞蛋,其中兩個是生的,兩個是熟的。
(1)先對其中的甲、乙兩個雞蛋分別按圖b的方式用相同的力捻一下,使它們在玻璃桌面上轉動起來,結果雞蛋乙轉動的時間較長;
(2)再對其中的丙、丁兩個雞蛋分別按圖b的方式用相同的力捻一下,使它們在玻璃桌面上轉動起來,然后用手按住使之剛好停下,迅速把手移開,結果雞蛋丙還能再轉一、二圈,而雞蛋丁卻不再轉動了。由上述現(xiàn)象判斷熟雞蛋分別是______和______。
15. 如圖所示,在豎直墻壁和水平地面的交角處置有邊長為0.1m、重20N的正方體,對正方體施加大小均為10N的水平力F1和豎直力F2,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______ Pa,正方體對豎直墻壁的壓強為______ Pa。
16. 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當右端掛5N的物體C時,物體A、B恰好能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A、B間的摩擦力為______ N;若對物體B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使物體A、B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忽略不計,該力的大小為______ N。
17. 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圖象分別如圖乙和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9~12s內,推力對物體做功______J;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18. 如圖所示,小強在1分鐘內用滑輪組將物體A沿水平地面勻速移動10m,已知物體A重為400N,它受到的摩擦力為90N,小強所用拉力為40N,則拉力的功率為______ W,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 。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0分)
19. 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為0.1N的彈簧測力計,底面積為5cm2,高度為6cm的實心圓柱體銅塊,相同的大燒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種液體,細線等。
(1)小張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A步驟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N;用彈簧測力計掛著銅塊緩慢地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shù)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步驟
B
C
D
E
F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2.6
2.5
2.4
2.4
2.3
(2)在實驗步驟B中銅塊所受浮力F浮=______N;
(3)分析實驗步驟A、B、C、D,可以說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關;分析實驗步驟A、D、E,可以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的______無關;
(4)小張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算出了未知液體的密度是______kg/m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還算出了步驟B中銅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并發(fā)現(xiàn)步驟B、C、D中銅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逐漸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20. 同學們利用如圖裝置研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每個滑輪重相同、每個鉤碼重0.5N)。
(1)利用(b)、(c)可以研究的問題是:物重相同時,滑輪組機械效率與______ 的關系,實驗過程中應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2)小聰收集到如表的數(shù)據(jù),請將表中空白處補充完整,分析(a)、(b)兩圖的實驗過程可得:當______ 相同時,所提升的物重越重,機械效率______ ;
滑輪組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的高度h/m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
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m
機械效率η
(a)
1
0.1
0.5
0.3
66.7%
(b)
1.5
0.1
0.7
0.3
______
(c)
1.5
0.1
0.5
0.5
60%
(3)小明認為只對比(a)、(c)兩圖的實驗過程,同時利用(2)問中的實驗結論,也可以研究(1)問中的問題,請寫出你的分析過程______ 。
21. 如圖所示,在科學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讓小車以相同的速度分別滑上三種“路面”,記下小車停下的位置,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棉布表面、木板表面和玻璃表面滑行的距離:
(1)實驗中是通過改變______ 來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的;
(2)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棉布表面上的滑行距離最短,在玻璃上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______ (選填“快”或“慢”);
(3)推理:本實驗中,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時受到的阻力等于零,它將做______ ;
(4)在此基礎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出。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1.0分)
22. 如圖所示,是某工作隊用滑輪組從水中打撈正方體物體M的情景。物體M的棱長為1m,密度為2.8×103kg/m3,用7500N的拉力F將物體M以0.5m/s的速度勻速提升2m。忽略繩重、繩與滑輪的摩擦和滑輪與軸的摩擦。(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體M上升后,還未露出水面時受到的浮力;
(2)物體M上表面在水面下0.2m時,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
(3)物體M上升后,在未露出水面前,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3. 如圖甲所示,有一正方體物塊A,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把它掛在一輕質彈簧下,物塊靜止時,彈簧長度的變化量ΔL=3cm;物塊A的正下方水平桌面上有一個圓柱形容器,其底面積S=200cm2,如圖乙,現(xiàn)在往容器中緩慢注入水,使水面剛好淹沒物塊A,彈簧長度隨之發(fā)生變化,變化量ΔL1=2cm,這時容器中的水面距容器底高度是40cm;保持其它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將物塊A換成同樣大小的正方體物塊B掛在彈簧下,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彈簧長度再次變化,變化量ΔL2=6cm。丙圖是輕質彈簧受到的彈力F與彈簧的長度變化量ΔL關系。(本題物塊A、B對水都沒有吸附性,始終保持上下表面與水平面平行;輕質彈簧一直完好無損,受力時只在豎直方向變化;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
(1)物塊A的質量;
(2)物塊B的密度;
(3)容器中水的質量和物塊B下表面在水中所受到水的壓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啄木鳥的喙又尖又長,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不符合題意;
B、鴨子趾間有蹼,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符合題意;
C、狼的犬齒尖銳,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不符合題意;
D、老鷹的爪非常鋒利,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
(2)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此題考查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能從壓力和受力面積的角度來分析壓強的變化是解決該題的關鍵。
2.【答案】B?
【解析】解:A、二人從開始入水到浸沒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所以受到的水的浮力逐漸變大,故A錯誤;
A、二人從浸沒到下沉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受到的水的浮力不變,故B正確;
C、二人上浮的過程中,深度變小,由p=ρgh可知,二人受到的水的壓強逐漸變小,故C錯誤;
D、二人漂浮在水面上時受到水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D錯誤。
故選:B。
(1)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據(jù)此判斷;
(2)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
本題通過體育運動的場景,考查了浮力與壓強影響因素的理解與應用以及浮沉條件的應用等,綜合性強。
3.【答案】C?
【解析】解:A、小球從最高點釋放,滾動到最低點b點時的速度最大,即動能最大,從b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A錯誤;
B、在d點和c點的小球的質量相同,高度相同,所以在d點的重力勢能等于在c點的重力勢能,故B錯誤;
C、從b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變小,動能變小,同時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所以是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的過程,故C正確;
D、從a到b小球的重力勢能不斷轉化為動能,所以速度越來越大;因為在伽利略理想實驗中,不存在任何阻力,所以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時,機械能大小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1)動能和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
(2)重力勢能和物體的質量、高度有關;
(3)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只有在不摩擦和阻力時,機械能才守恒。
明確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因素,并對小球的降低和升高狀態(tài)做出判斷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4.【答案】B?
【解析】解:A、小車在斜面上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高度減小,勢能減小,但是斜面粗糙,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機械能減小,故A錯誤;
B、在研究動能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我們是通過觀察小車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動能大小的,采用的是轉換法的思想,故B正確;
C、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不變,故C錯誤;
D、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小車和木塊將永遠一直運動下去,沒有運動距離的遠近之分,就不能達到通過比較距離來比較動能的目的了,故D錯誤。
故選:B。
(1)讓小車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使小車獲得動能;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探究動能與質量關系時,控制速度不變;
(2)該實驗采用了轉換法,通過比較小車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小車動能的大??;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4)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分析即可判斷。
本題考查探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實驗,關鍵是將課本知識內容記憶清楚,仔細分析即可。
5.【答案】B?
【解析】解:
由題意知,甲、乙的體積相同,在水平地面上的壓力等于重力,則甲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為:
△p甲=F甲S立-F甲S平=G甲S立-G甲S平=G甲(1S立-1S平);
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為:
△p乙=G乙S立-G乙S平=G乙(1S立-1S平);
由△p甲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共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與探究,計算與問答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qū)九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qū)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含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