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教材簡析】本單元以“水”為探究主題,引導學生探究物質狀態(tài)之間的變化?!?/span>通過對水的三態(tài)變化(凝固、蒸發(fā)、融化)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物質是會發(fā)生變化的。只要滿足一點的條件,氣液固三種物質的狀態(tài)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通過學習食鹽的溶解和蒸發(fā)食鹽水獲取食鹽結晶,從而讓學生明白,有些物質的變化是可逆的。當物質的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發(fā)生變化或者是物質的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間相互轉化時,其本質沒有發(fā)生變化,變化前后是同一種物質,并沒有產生新物質。我們把這種沒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本節(jié)課起總結前面七課的作用,通過總結水的三態(tài)變化、食鹽的溶解等活動,從而再一步驗證物質是可變化的,且有些物質變化是可逆的。【學情分析】通過本單元前七課的學習,對水的有了進一步的全面的認知。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物質的變化也已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根據學生已有經驗,本節(jié)課旨在從生活中常見的折紙等活動出發(fā),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物體是大小、形態(tài)變化但本質沒有變化,并利用這些特點去聯(lián)系生活實際。【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知道一些物質的狀態(tài)雖然發(fā)生了變化,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沒有改變。 科學思維:用歸納的方法,讓學生對物理變化本質進行對比理解,總結物理變化特點。 探究實踐:能通過探究活動對實驗進行觀察、描述,并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總結。 態(tài)度責任:認識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資源,形成保護水和空氣,珍惜淡水資源的價值觀和責任感【教學重難點】重點:觀察并記錄水的三態(tài)的變化與紙、橡皮泥發(fā)生的變化。難點:討論交流它們之間的異同點。【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改變紙和橡皮泥的視頻、教學課件小組準備:橡皮泥、圓頭剪刀、白紙、課本【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生活中水變化的幾種場景:1.提問:冰融化成水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冬天河里的水結冰時,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提問:水的哪些特點發(fā)生了變化?那么它還是水嗎?3.課件出示紙和橡皮泥等物品的圖片,提問:圖片中的物品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預設:紙的形狀改變、氣球大小改變、木棒顏色改變等)4.揭示課題:《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設計意圖】利用生活實例讓學生快速復習水的三態(tài)變化。強調媽媽曬衣服的變化過程,進一步讓學生體會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二、探索:紙和橡皮泥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預設20分鐘)[材料準備:各種紙6張、橡皮泥若干、剪刀、刮刀、活動手冊等]1.活動要求:①學生能夠將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課本的表格中。②能夠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2.活動問題:①我們怎樣使紙(橡皮泥)發(fā)生變化?②請同學們說一說它們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大小、體積、形狀、重量、狀態(tài)等)它們變化后與還是原來的物質嗎?探究活動一 :1.每位學生發(fā)一張A4紙,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制作。(提示學生可以使用任何的方法使得紙發(fā)生變化。如折貼、撕紙等)2.提醒學生及時完成課本表格的填寫。3.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請學生分享自己如何完成任務的(使紙發(fā)生變化)并且展示課本表格的完成情況。探究活動二:1.每位學生分發(fā)一塊橡皮泥,指導學生利用橡皮泥隨意制作一件物品。2.引導學生邊做邊思考橡皮泥前后有發(fā)生變化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橡皮泥制作成模型之后,還是橡皮泥嗎?3.組織學生按照以上三個問題進行分享。教師提問:想一想,大家完成的橡皮泥作品還是橡皮泥嗎?紙變化后還是紙嗎?【設計意圖】學生能根據問題的引導,有針對性的動手探究,對實驗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分工合作,提高探究效率。三、交流研討(預設10分鐘)1.提問:我們觀察了很多物質的變化,有水的三態(tài)之間的相互轉化,折紙、撕紙、捏各種橡皮泥的模型。它們的變化有沒有相同點?教師引導:水結冰后還是水嗎?制作模型后還是橡皮泥?我們發(fā)現(xiàn)水結冰之后仍然還是水,只是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由液態(tài)變成了固態(tài)。橡皮泥制作成模型的之后還是橡皮泥,它們變化前后并沒有發(fā)生成分上的變化,或者說沒有新的物質生成。一些物質的狀態(tài)雖然發(fā)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成分卻沒有改變。對比橡皮泥、水、紙變化的相同處:發(fā)現(xiàn)物質的大小、形狀等特征的改變不影響物質的本質變化。2.生活中的變化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大家還知道你們周圍有哪些事物的變化和水的三態(tài)變化是一樣的呢?(食鹽溶解、酒精的揮發(fā)、劈柴等生活中的例子。)【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是要通過學生探究后,對實驗進行分析,對比出水、紙、橡皮泥三者變化的相同點從而得出有些物質變化沒有改變物質本身的結構。四、回顧和拓展(預設5分鐘)1.生活中的變化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大家還知道你們周圍有哪些事物發(fā)生了變化?2.回顧溶解。教師準備溶解小實驗,請學生觀察并結合第4、5兩課的所學,說一說相關的變化。3.回顧混合與分離。提問1:我們要怎樣把沙和食鹽分離?提問2:食鹽和水又是怎樣分離的?4.了解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壓癟的乒乓球放熱水中的變化。【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物質是不斷變化的”認識,通過對上面幾個實驗,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變化可逆”的概念,實際上是讓學生對物理變化本質進行對比理解。 五、板書設計       【疑難解答】如何更好的把《水》單元知識點的梳理和貫通  

相關課件

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4.機械擺鐘完美版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4.機械擺鐘完美版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五上《計量時間》單元第4課《機械擺鐘》教學課件pptx、教科版五上《計量時間》單元第4課《機械擺鐘》教學設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科學5.風的作用公開課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科學5.風的作用公開課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五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第5課《風的作用》教學課件pptx、教科版五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第5課《風的作用》教學設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2.地球的結構完美版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上冊2.地球的結構完美版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五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第2課《地球的結構》教學課件pptx、教科版五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第2課《地球的結構》教學設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8. 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版本: 教科版 (2017)

年級: 三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1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