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廣西歷史中考模擬題選編——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
一、選擇題
1.(2023·廣西桂林·統(tǒng)考二模)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睂Υ死斫庾顪蚀_的是(????)
A.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B.埃及人是喝尼羅河的水長大的
C.尼羅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D.古埃及人把尼羅河治理得很好
2.(2023·廣西南寧·統(tǒng)考二模)一個旅游團出國旅游,看了金字塔景點,聽到了有關(guān)法老的故事。金字塔景點、法老的故事都與哪個古代文明有關(guān)?(????)
A.古代埃及 B.古代兩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希臘
3.(2023·廣西柳州·統(tǒng)考一模)“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下列人類文明成果屬于尼羅河流域的是(????)
A.甲骨文 B.金字塔 C.楔形文字 D.佛教
4.(2023·廣西柳州·統(tǒng)考一模)某歷史興趣小組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圖片,他們研究的主題可能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D.中國古代文明
5.(2023·廣西柳州·統(tǒng)考二模)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才可能對歷史有準確的理解。對右圖所示文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產(chǎn)生于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流域
B.誕生已知第一部較完整成文法典
C.人們發(fā)明并使用古老的象形文字
D.成為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源頭
6.(2023·廣西玉林·統(tǒng)考一模)古絲綢之路跨越了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下列文明象征誕生于古絲綢路上兩河流域的是(????)
A.《漢謨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種姓制度 D.甲骨文
7.(2023·廣西來賓·模擬預測)下列關(guān)于一些法律文獻的說法正確的是(???)
A.《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B.《十二銅表法》是希臘法制建設(shè)的第一步,是歐洲法學的淵源
C.《人權(quán)宣言》是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高峰的標志
D.《拿破侖法典》體現(xiàn)了自由平等和保護國王財產(chǎn)等資產(chǎn)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
8.(2023·廣西防城港·模擬預測)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在其前言中宣稱,頒布法典的目的是發(fā)揚正義于世,滅除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該法典用某種文字鐫刻在黑色石柱上,這種文字是(???)
A.阿拉伯文 B.兩河流域楔形文字 C.拉丁文 D.古埃及象形文字
9.(2023·廣西百色·模擬預測)20世紀初,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塊刻有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它被稱為“一件歷史和文學作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司法典籍”。這件“作品”代表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國文明
10.(2023·廣西南寧·統(tǒng)考二模)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確立統(tǒng)治的過程中,實行了貴賤分明、職業(yè)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fā)端于(????)
A.古巴比倫 B.古代印度 C.羅馬帝國 D.阿拉伯帝國
11.(2023·廣西崇左·統(tǒng)考二模)根據(jù)《梨俱吠陀》記載,四大種姓從事的職業(yè)不僅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而且對于“非再生人”來說,他們天生地位低下,不能像婆羅門那樣從事高等職業(yè)。材料反映了種姓制度(???)
A.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 B.各等級之間“眾生平等”
C.實行奴隸制民主政治 D.宣揚忍耐順從的思想
12.(2023·廣西南寧·模擬預測)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東方許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別了野蠻與蒙昧,大步邁進文明社會,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古代東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屬于古印度的是(????)
A.金字塔 B.種姓制度 C.《漢謨拉比法典》 D.帕特農(nóng)神廟
13.(2023·廣西桂林·統(tǒng)考二模)據(jù)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文明古國
國家機器與制度
文化
古埃及
軍隊、刑法、法老
象形文字、太陽歷
古印度
種姓制度
梵文、佛教、發(fā)明十個數(shù)字符號
古代兩河流域
漢謨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A.傳承性 B.一致性 C.交互性 D.多樣性
14.(2023·廣西貴港·統(tǒng)考二模)“一個種姓與另一個種姓有所區(qū)別,各種姓之間不許因通婚而混淆起來,各種姓因地位不同而完全不同,每個種姓都有它特別的、不變的職業(yè)?!瘪R克思的這番話揭示的制度出現(xiàn)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倫 D.古代希臘
15.(2023·廣西柳州·模擬預測)古埃及文字(見下圖)同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一樣,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埃及人依靠那些代表動物、事物、地方和人的復雜符號來表情達意,記錄活動。由此可知,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古埃及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
B.梵文
C.象形文字
D.字母文字
參考答案:
1.C
【詳解】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角,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羅河定期泛濫,當洪水退去后,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C項正確;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與題干內(nèi)容“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沒有聯(lián)系,排除A項;埃及人是喝尼羅河的水長大的,與題干內(nèi)容不符,題干內(nèi)容體現(xiàn)的是“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排除B項;古埃及人把尼羅河治理得很好,與題干內(nèi)容“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沒有聯(lián)系,排除D項。故選C項。
2.A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金字塔和法老都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A項正確;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是《漢謨拉比法典》等,排除B項;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有佛教和種姓制度,排除C項;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成就包括雕塑、哲學等各個方面,排除D項。故選A項。
3.B
【詳解】依據(jù)所學可知,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羅河定期泛濫,當洪水退去后,兩岸留下肥沃的淤泥,非常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jié)晶,B項正確;甲骨文是中國古代文明,排除A項;楔形文字屬于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排除C項;佛教屬于古印度文明成果,排除D項。故選B項。
4.A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A項正確;古代印度文明代表 是佛教,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是楔形文字, 中國古代文明甲骨文,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
5.B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古巴比倫產(chǎn)生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誕生已知第一部較完整成文法典,B項正確;產(chǎn)生于亞洲兩河流域,排除A項;人們發(fā)明并使用古老的楔形文字,排除C項;雅典民主政治成為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源頭,排除D項。故選B項。
6.A
【詳解】古巴比倫誕生于兩河流域,《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文明,A項正確;金字塔是誕生于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排除B項;種姓制度是誕生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排除C項;甲骨文是誕生于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古中國文明,排除D項。故選A項。
7.A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A項正確;《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shè)的第一步,是歐洲法學的淵源,排除B項;《人權(quán)宣言》是法國大革命中頒布的文獻,與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無關(guān),排除C項;《拿破侖法典》體現(xiàn)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保護國王財產(chǎn)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
8.B
【詳解】依據(jù)題干的“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是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的文明成就,用楔形文字刻寫而成。B項正確;阿拉伯文與漢謨拉比法典無關(guān),排除A項;拉丁文與漢謨拉比法典無關(guān),排除C項;古埃及象形文字與兩河流域無關(guān),排除D項。故選B項。
9.B
【詳解】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的“一塊刻有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像的黑色石柱”指的是《漢謨拉比法典》石柱?!稘h謨拉比法典》是古代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國王國王漢謨拉比制定,屬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成就,故B符合題意;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排除A;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主要是種姓制度、佛教等,排除C;古代中國文明的成就主要是甲骨文、青銅器等,排除D。故選B。
10.B
【詳解】結(jié)合所學知識,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以后,逐漸建立起等級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為婆羅門,第二等級為剎帝利,第三等級為吠舍,第四等級為首陀羅。所以種姓制發(fā)端于古代印度 ,B項正確;種姓制度與古巴比倫、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無關(guān),排除ACD項。故選B項。
11.A
【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四大種姓從事的職業(yè)不僅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而且對于‘非再生人’來說,他們天生地位低下,不能像婆羅門那樣從事高等職業(yè)”,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6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在這一制度中,有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在這一制度中,最高等級是婆羅門,掌管祭祀;第二等級是剎帝利,掌管軍事和行政權(quán)力;第三等級是吠舍,從事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和商業(yè);第四等級是首陀羅,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構(gòu)成,從事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捕魚業(yè)和手工業(yè),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因此材料反映了種姓制度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A項正確;各等級之間“眾生平等”,是錯誤的,因為種姓制度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世代相襲,排除B項;實行奴隸制民主政治,題干內(nèi)容沒有涉及,排除C項;宣揚忍耐順從的思想,與宗教相關(guān),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12.B
【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種姓制度,B項正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項;《漢謨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成果,排除C項;帕特農(nóng)神廟屬于希臘建筑,排除D項。故選B項。
13.D
【詳解】根據(jù)題干表格信息可知,古埃及、古印度、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各有特點,互不相同,體現(xiàn)文明的多樣性,D項正確;傳承性、一致性、交互性無法從題干中得出,排除ABC項。故選D項。
14.B
【詳解】根據(jù)題干“一個種姓與另一個種姓有所區(qū)別,各種姓之間不許因通婚而混淆起來,……每個種姓都有它特別的、不變的職業(yè)”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描述的是古印度的種姓制度。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chǎn)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在這一制度中。第一等級婆羅門,掌握神權(quán)。第二 等級剎帝利,掌握國家軍事行政大權(quán)。第三等級吠舍從事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和商業(yè)。第四等級首陀羅,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構(gòu)成,從事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捕魚業(yè)和手工業(yè),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各等級之間高低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人的職業(yè),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B項正確;題干揭示的制度是古印度的種姓制度,與“古代埃及、古巴比倫、古代希臘”不符,排除ACD項。故選B項。
15.C
【詳解】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楔形文字是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的,故A不符合題意;梵文是印度的古典語言。故B不符合題意;古代埃及人創(chuàng)造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故C符合題意;字母文字源于腓尼基字母,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歷史中考模擬題分類選編——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共8頁。
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歷史中考模擬題選編——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九年級歷史中考模擬題選編——古代亞非文明,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