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19 實驗
考點1 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1. 【2023四川涼山真題】我國勞動人民總結(jié)的天氣諺語“螞蟻搬家,大雨來到”“蜘蛛結(jié)網(wǎng),久雨必晴”,主要運用了( ?。?br />
A. 觀察法 B. 實驗法 C. 比較法 D. 調(diào)查法
2. 【2023安徽真題】在大熊貓國家公園中,科研人員利用紅外相機拍攝大熊貓的活動情況。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
A. 觀察法 B. 比較法 C. 文獻法 D. 實驗法
3. 【2023湖南懷化真題】為了解初中生的近視情況,露露同學在本校的三個年級中各抽取了一個班級進行調(diào)查。這種研究方法是( ?。?br />
A. 觀察 B. 比較 C. 推測 D. 抽樣調(diào)查
考點2 科學探究的過程
1. 【2023湖北隨州真題】“天宮課堂”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內(nèi)向我們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戰(zhàn)實驗:將飄浮在太空艙中形似果凍的“茶水”夾起,像吃菜一樣放入口中。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的哪一環(huán)節(jié)( )
A. 提出問題 B. 作出假設 C. 實施計劃 D. 得出結(jié)論
2. 【2023湖南益陽真題】科學探究中提出的問題應具體、明確,具有探究價值。下列問題提得最好的是( )
A. 紫薇花和木槿花哪種更漂亮 B.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C. 為什么昆蟲的發(fā)育要經(jīng)過幾次蛻皮 D. 土壤濕度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
考點3 選擇題
1. 【2023山東泰安真題】下列關于生物實驗和探究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加清水以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
B. 顯微鏡視野中的細胞不清晰且偏左,應先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再向右移動玻片標本
C. 測量胸圍差時,應記錄受測者盡力深吸氣終了時、盡力深呼氣終了時的胸圍長度
D. 模擬探究生男生女的幾率時,每次取出的棋子要另外存放,避免干擾實驗結(jié)果
2. 【2023湖南益陽真題】下表所列實驗操作步驟與實驗目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br />
選項
實驗名稱
操作步驟
實驗目的
A
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點燃種子后迅速放到錐形瓶底部
減少熱量的散失
B
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流動
時常往包裹小魚的棉絮上滴水
保持小魚正常呼吸
C
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
D
探究螞蟻的通訊方式
實驗前進行饑餓處理
促使螞蟻積極覓食
3. 【2023四川涼山真題】某研究小組為了研究水體pH對動物的生存是否有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請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pH
動物
6.5~7.0
6.0~6.5
4.5~6.0
3.0~4.5
小龍蝦
√
√
×
×
黑頭呆魚
√
×
×
×
牛蛙胚胎
√
√
√
×
(注:“√”表示能夠存活,“×”表示不能存活)
A. 水體pH的變小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B. 牛蛙胚胎在水體中可存活的pH范圍最大
C. 水體pH的降低對水生動物的生存有影響
D. 水體pH為5.0時比6.3時更適合上述生物生存
4. 【2023重慶真題】以下實驗及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br />
A. 觀察人血涂片——視野中數(shù)量最多的細胞是白細胞
B. 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應多次重復測定取平均值
C. 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的流動——毛細血管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
D. 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二氧化碳——吹氣后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5. 【2023陜西真題】實驗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關于實驗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名稱
實驗過程
A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葉片放入酒精后直接加熱
B
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
直接用手蓋蓋玻片
C
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種子完全燃燒后測量水溫
D
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的流動
選尾鰭色素多的小魚
6. 【2023福建真題】下列實驗材料用具與使用目的相匹配的是( )
A. 生理鹽水——維持人體細胞形態(tài)
B. 澄清石灰水——檢測氧氣
C. 放大鏡——觀察洋蔥的細胞結(jié)構(gòu)
D. 粗準焦螺旋——放大物像
7. 【2023湖南懷化真題】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步驟和實驗目的,不相符的一組是( )
組別
實驗
方法步驟
實驗目的
A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37℃水浴加熱
模擬人體口腔溫度
B
觀察草履蟲
在載玻片上放幾絲棉花纖維
減慢運動便于觀察
C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滴加碘液
檢驗淀粉的有無
D
制作并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撕取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
觀察葉綠體
考點4 綜合探究
1. 【2023湖北隨州真題】探究與實踐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為踐行“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的理念,開展了如下探究實驗。
(一)堆肥制作
1.設計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圖)
2.準備堆肥材料
廚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種微生物復合而成的一種微生物菌制劑)
3.進行堆肥
在濾網(wǎng)層上均勻地放入約5cm厚的廚余垃圾,并均勻撒入約20gEM菌……依次重復這兩個步驟,直至堆肥桶中裝滿廚余垃圾。蓋上桶蓋,將堆肥桶置于陰涼通風處。
4.觀察記錄
每天定時記錄桶內(nèi)變化及出液情況。5天后堆肥桶內(nèi)出現(xiàn)黏稠狀的淡黃色液體,散發(fā)出較強的酸味,從堆肥桶的龍頭處收集液肥。
(二)液肥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步驟
組別
甲
乙
1
將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兩個花盆中,將大小相同、發(fā)芽情況相近的若干土豆塊均分后,分別埋入花盆中距離土壤表面以下3cm處,花盆分別標記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風處
2
將液肥以適宜比例稀釋,每隔一天向盆內(nèi)澆入適量稀釋液肥
每隔一天澆入與稀釋液肥______的清水
3
10天后分別測量甲、乙兩組土豆株高和莖的周長,取平均值
請分析回答:
(1)堆肥過程中,加入的EM菌扮演的角色是______(填“生產(chǎn)者”、“消費者”或“分解者”)。堆肥桶蓋上桶蓋的目的是營造______(填“有氧”或“無氧”)環(huán)境,利于發(fā)酵。
(2)實驗過程中選用大小相同、發(fā)芽情況相近的土豆塊的目的是______。
(3)乙組每隔一天應澆入與稀釋液肥__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清水,設置甲、乙兩組是為了形成______實驗,使實驗更有說服力。
(4)測量甲、乙兩組土豆的株高和莖的周長,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5)預測實驗結(jié)果及結(jié)論:
甲組土豆株高和莖周長的平均值均_______(填“>”、“=”或“<”)乙組土豆株高和莖周長的平均值,說明液肥能促進植物的生長,驗證了“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2. 【2023湖南衡陽真題】隨著“雙減”和“五項管理”政策的推廣和落實,保證了廣大中小學生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為了探究睡眠不足對學習能力的影響,衡陽市某中學生物教師團隊以小白鼠為實驗對象,建立模擬人類睡眠不足狀態(tài)的模型,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第一步:選取發(fā)育狀況一致的健康小白鼠20只,隨機均分為甲、乙兩組。
第二步:采用適當?shù)膶嶒灧椒?,限制甲組小白鼠的每日睡眠時長,使其睡眠時長為每日3小時,持續(xù)24天。乙組小白鼠不限制睡眠時長,其他實驗條件均與甲組相同。
第三步:在實驗的第6天、第12天、第18天、第24天,分別對兩組中的每只小白鼠走出同一迷宮的時間進行多次測量,計算平均值。實驗結(jié)果如右圖所示。
(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______。
(2)在該探究實驗中,設置乙組的作用是______。
(3)實驗中選取發(fā)育狀況一致的健康小白鼠,且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其目的是______。
(4)分析上圖可知,隨著每組小白鼠走迷宮次數(shù)的增多,小白鼠走出迷宮的平均時間逐漸______。從獲得途徑來看,小白鼠走迷宮的行為屬于______行為。
(5)根據(jù)本實驗的結(jié)果,請給你的同學提一條合理的建議:______。
3. 【2023四川廣安真題】每年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洗手看似簡單,殊不知其中大有學問。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兩位同學利用盛有無菌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裝置,分別設計了洗手能減少手上細菌數(shù)量的驗證實驗。(注:細菌在培養(yǎng)基上大量繁殖會形成菌落。)
(1)你認為________同學的設計更合理。
(2)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
(3)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C培養(yǎng)裝置中的菌落數(shù)量明顯少于B,則該實驗的結(jié)論是________。
(4)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提高結(jié)果的可靠性,你的改進措施是________。
4. 【2023福建真題】生態(tài)治理技術(shù)已成為河流水體生態(tài)修復的關鍵技術(shù)。研究發(fā)現(xiàn),多種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體中的氮、磷及有機物等污染物,還會影響水體溶氧量。某河流的中、下游污染程度不同。為選擇合適的沉水植物,科研人員對該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開展研究。
(1)實驗一:探究沉水植物對水體中氮、磷及有機物的去除率。
實驗處理及實驗結(jié)果如下表。
組別
實驗材料
去除率(%)
氮
磷
有機物
對照組
?
8.47
2.81
27.92
實驗組
25L下游水樣+金魚藻
94.57
73.42
65.46
25L下游水樣+苦 草
69.50
59.90
35.65
①對照組的“?”應填______。
②對照組能去除有機物的原因是______。
(2)實驗二:探究沉水植物對水體溶氧量的影響。
科研人員于某日9:00~17:00監(jiān)測以上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溶氧量變化,結(jié)果如下圖。
①據(jù)圖分析,實驗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對照組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②綜合實驗一和實驗二,有人認為比較適合治理該污染河流下游的沉水植物是金魚藻,而有人認為實驗二的數(shù)據(jù)還不足以支持此結(jié)論,理由是______。
(3)若繼續(xù)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對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實驗設計只需更改的一點是______。
5.【2023湖南益陽真題】 卷葉象甲是一類常見的農(nóng)業(yè)害蟲。繁殖時,雌蟲先將葉片基部切開,沿主葉脈折疊葉片,在葉片尖端產(chǎn)卵,再向上將整個葉片卷成筒狀并切下,作為幼蟲的食物和棲息場所。
(1)葉片基部被切開,葉脈中導管被切斷,葉片逐漸萎蔫。從行為獲得的途徑看,卷葉象甲的這種卷葉行為屬于__________行為。
(2)某類植物有些變種的葉片不是全緣的,突變?yōu)樯盍褷?,觀察發(fā)現(xiàn),具有深裂的葉片更能抵抗卷葉象甲破壞。有人對此提出兩個假設:
假設1:具有深裂的葉片營養(yǎng)(口感)不好,卷葉象甲的幼蟲不喜食。
假設2:具有深裂的葉片不利于折疊成卷筒狀。
為檢驗哪個假設更合理,某同學進行了探究,實驗過程及結(jié)果如下:
組別
實驗步驟
實驗結(jié)果
葉片形狀
卷筒方式
卷筒數(shù)
每個葉片蟲卵數(shù)
一段時間后
甲乙兩組成蟲平均體重無顯著差異
甲組全緣葉片
卷葉象甲自主卷葉
30個
1枚
乙組具深裂葉片
人工模擬制作卷葉
30個
1枚
實驗中統(tǒng)計卷筒的數(shù)量達30個,目的是__________。
該實驗結(jié)果支持哪個假設?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學提出,通過噴灑農(nóng)藥的方式防治卷葉象甲可能污染環(huán)境。請你提出其他防治措施(寫一種即可)。__________。
6. 【2023陜西真題】我國疆域遼闊,是世界上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下表列舉了我國部分 生物類群的相關信息(資料來源:《生物地理學》,2014年版)。請據(jù)表回答向題:
類群名稱
種數(shù)(種)
占世界種數(shù)百分比(%)
苔蘚植物
2200
12.72
裸子植物
約250
33.33
昆蟲
51000
6.79
兩棲動物
284
7.08
哺乳動物
581
13.39
(1)表中占世界種數(shù)百分比最高植物類群,其命名依據(jù)是種子外無_________包被。
(2)小秦想探究泥炭蘚(苔蘚植物)和陜西黃土保水能力的差異,在保證溫度和光照等因素相同的條件下,設計了如下實驗:
小秦進行了一次實驗后,得出了實驗結(jié)論:泥炭蘚的保水能力比陜西黃土強。
①實驗中采取的“相同”和“50毫升”等措施,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考慮泥炭蘚和陜西黃土的濕度差異,請你指出該實驗的不足之處:_________________。
③經(jīng)完善后,上述實驗結(jié)論正確。根據(jù)實驗結(jié)論,請你提出有利于家庭盆栽植物保水的 小妙招: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表中的動物類群分為兩類,昆蟲為一類,兩棲動物和哺乳動物為一類。該分類依據(jù) 是動物體內(nèi)有無由脊椎骨組成的________。
(4)針對表中種數(shù)最少的動物類群,為了提高其數(shù)量,從水資源保護角度出發(fā),我們可 采取的具體措施是_______。
(5)入侵我國的紫莖澤蘭,生命力非常旺盛,能抑制其他物種的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 導致本地植物的衰退和消失,使農(nóng)作物減產(chǎn)3%~18%。我們中學生在防止生物入侵方面能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23山東泰安真題】利用水果和酵母菌可以制作果酒,在制作果酒過程中,酵母菌等微生物分解水果中的果膠時會產(chǎn)生甲醇,甲醇對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毒害作用。為探究影響果酒中酒精和甲醇含量的因素,某課外興趣小組開展了實踐活動。他們?nèi)⌒迈r黑珍珠葡萄和紅富士蘋果,用榨汁機分別榨成漿汁,放入發(fā)酵瓶后,加入干酵母和蔗糖,攪拌均勻,蓋緊瓶蓋,放在25℃~30℃環(huán)境中發(fā)酵,實驗分組如下表。
組別
水果種類
水果質(zhì)量/g
蔗糖/g
干酵母/g
1
葡萄
500
30
0.3
2
葡萄
500
90
0.3
3
蘋果
500
90
0.3
4
蘋果
500
90
0.3
每天16時分別取0.5毫升澄清發(fā)酵液測定其酒精含量和甲醇含量,結(jié)果如圖。請分析回答:
(1)發(fā)酵過程中,蓋緊瓶蓋的目的是___________。經(jīng)過一段時間,發(fā)酵瓶中會產(chǎn)生氣泡,原因是___________。
(2)由圖1可知,隨著發(fā)酵的進行,各組發(fā)酵液的酒精度均呈___________趨勢。添加等量蔗糖的情況下,___________的發(fā)酵液中酒精度更高。由圖2可知,各組發(fā)酵液中甲醇含量隨發(fā)酵時間延長___________。比較兩種水果的發(fā)酵液,___________的發(fā)酵液中甲醇含量較高,推斷其含有較多的果膠。
(3)實踐結(jié)果說明,___________影響發(fā)酵過程中酒精和甲醇生成,對果酒的品質(zhì)、安全有顯著影響。這項實踐活動為制作質(zhì)量安全、品質(zhì)良好的果酒提供了實踐依據(jù)。
8. 【2023湖南懷化真題】每年的10月15日為“世界洗手日”。樂樂同學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細菌數(shù)量變化的情況,設計了如下實驗:
步驟一:取三套裝有等量牛肉汁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已經(jīng)高溫滅菌),分別標記為①、②、③號。
步驟二:①號不做處理,洗手前在②號培養(yǎng)皿的培養(yǎng)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號培養(yǎng)皿的培養(yǎng)基上按下手?。ㄌ幚砣鐖D所示),加蓋封好。
步驟三:將①號、②號和③號培養(yǎng)皿同時放置在恒溫箱中培養(yǎng),每天觀察并做好記錄。請分析回答:
(1)在培養(yǎng)細菌、真菌的過程中,為了排除雜菌污染,應該對培養(yǎng)基進行___________處理。
(2)在培養(yǎng)基上按手印相當于細菌、真菌一般培養(yǎng)方法中的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中①號作為___________。
(4)一段時間后,②號培養(yǎng)皿中出現(xiàn)的細菌菌落明顯多于③號培養(yǎng)皿,則實驗結(jié)論為:___________。
(5)請你為2023年的“世界洗手日”寫一條宣傳標語:___________。
9. 【2023四川成都真題】蛋白質(zhì)在人體消化道內(nèi)的分解從胃開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強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質(zhì)。食物成分進入小腸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種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質(zhì)最終被分解為氨基酸。某生物小組發(fā)現(xiàn),把清蛋白加入瓊脂(瓊脂是一種凝固劑,加熱后為液態(tài),冷卻后為“果凍”狀固態(tài))中,瓊脂會變渾濁;當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瓊脂就會變得透明。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質(zhì)是否受酸堿性的影響,該生物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一:將加熱溶化的瓊脂與清蛋白均勻混合,倒入培養(yǎng)皿中。待冷卻凝固后,在渾濁的清蛋白瓊脂培養(yǎng)基上鉆出A、B、C三個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驟二:在每個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類型的酸堿緩沖劑(緩沖劑用于設置相應的酸堿性環(huán)境),如圖所示。設置5個相同的培養(yǎng)皿,編號為1~5號。
步驟三:把培養(yǎng)皿放在適宜溫度的恒溫箱中24小時后,測量每個凹孔周圍透明區(qū)的直徑,結(jié)果如下表。
組別
加入的緩沖劑類型
凹孔周圍透明區(qū)的直徑(mm)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平均值
A
酸性緩沖劑
2
1
3
2
2
?
B
中性緩沖劑
8
11
6
9
7
8.2
C
堿性緩沖劑
22
20
23
24
21
22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該實驗的步驟三中,培養(yǎng)皿應放在__________(填“20”或“37”或“50”)℃的恒溫箱中,原因是___________。
(2)上表實驗結(jié)果中,A組凹孔周圍透明區(qū)的平均直徑為___________mm。實驗中要收集5個培養(yǎng)皿的測量結(jié)果,并計算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根據(jù)上表實驗結(jié)果,你能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___________。
(4)為了進一步探究堿性緩沖劑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質(zhì)的作用,可以再增加一個凹孔做對照,該凹孔中應加入:___________。
10. 【2023湖南邵陽真題】邵陽地區(qū)人們過春節(jié)時,有用糯米制作甜酒招待客人的習俗,但浸濕的糯米沒有用完容易發(fā)霉變質(zhì)。為了延長糯米的保存時間,某中學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組別
A
B
C
實驗處理
將曬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環(huán)境里
將浸濕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環(huán)境里
將浸濕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5℃環(huán)境里
實驗結(jié)果(一周后觀察)
不發(fā)霉
發(fā)霉
?
(1)制作甜酒過程中,有將酒曲粉末與糯米飯拌勻的步驟,這相當于“培養(yǎng)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_______步驟,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和制作酸奶的菌種在細胞結(jié)構(gòu)上的根本區(qū)別是__________。
(2)預測C組的實驗結(jié)果是_______。
(3)通過表中______兩組的對照,可知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
(4)由以上實驗可知,為了防止食品的腐敗,應該將食品保存在_______條件下,以延長其保存時間。
11. 【2023四川涼山真題】全球一半胃癌患者在中國,發(fā)病率世界第一。資料顯示,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潰瘍?nèi)菀讓е挛赴?。幽門螺旋桿菌可通過飲食等途徑傳染。據(jù)此,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幽門螺旋桿菌的外部形態(tài)判斷,它屬于______(選填“細菌”“真菌”),在細胞結(jié)構(gòu)上,它與胃黏膜上皮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沒有______。
(2)幽門螺旋桿菌能夠在人群中傳播,從傳染病角度分析,幽門螺旋桿菌屬于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和“分餐制”就能有效地減少幽門螺旋桿菌傳染,此措施屬于預防傳染病的______環(huán)節(jié)。
(3)研究者將實驗小鼠平均分為三組,每組若干只,按下表進行處理,以探究幽門螺旋桿菌與胃黏膜炎癥的關系,以及乳酸菌對幽門螺旋桿菌的影響(如下表)。一段時間后檢測三組小鼠胃黏膜炎癥因子水平相對值(炎癥因子水平相對值越高,炎癥越嚴重),并計算出每組的平均值,結(jié)果如柱狀圖所示。
處理
1組
2組
3組
是否灌胃乳酸菌
否
否
是
三周后是否灌胃幽門螺旋桿菌
否
是
(注:“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將藥液由動物的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①實驗中1組和2組結(jié)果對照,實驗的變量是______,得到實驗結(jié)論:幽門螺旋桿菌與胃黏膜炎癥的發(fā)生______(選填“有關”“無關”)。
②實驗中2組和3組結(jié)果對照,說明乳酸菌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黏膜起到______(選填“抑制”“加強”)作用。
③每組實驗用若干只而不是用一只小鼠做實驗,目的是______。
④根據(jù)以上實驗結(jié)論,給我們生活的啟示是______(答一點即可)。
12. 【2023新疆真題】某生物興趣小組在網(wǎng)上看到“食醋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的說法。為驗證其真實性,設計了如下實驗:
組別
材料
處理
平均生根數(shù)(條)
甲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蒸餾水浸泡2小時
1.2
乙組
剪取保留2個芽體、長15厘米、生長良好的月季枝條10枝,去除全部葉片
1%食醋溶液浸泡2小時
2.3
(1)該興趣小組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
(2)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設置甲組的目的是__________。
(3)上述實驗將生根數(shù)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jié)果的目的是__________,增加可信度。
(4)同學們對該實驗結(jié)果并不滿意,咨詢園藝師后得知生根粉能促進月季扦插枝條生根。他們又進一步實驗,測定了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shù)的影響,記錄數(shù)據(jù)并繪制曲線圖。據(jù)右圖可知,不同濃度生根粉溶液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數(shù)的影響不同,其中促進生根效果最好的濃度____mol/L,若濃度過高則會抑制其生根。
A. 0 B. 10-10 C. 10-8 D. 10-5
13. 【2023四川瀘州真題】油麥菜是日常餐桌常見蔬菜,有“鳳尾”的美稱。據(j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油麥菜還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作用,也是一種“寓醫(yī)于食”的蔬菜。油麥菜利用種子繁殖,某校研究小組為探究某因素對油麥菜種子萌發(fā)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5個塑料托盤并編號A~E,每個托盤內(nèi)鋪一定量的吸水紙,并用水讓其充分潤濕。
②在每個塑料托盤內(nèi)放置等量且粒大飽滿的油麥菜種子。
③將5個塑料托盤分別置于10℃、15℃、20℃、25℃、30℃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
④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記錄種子的萌發(fā)數(shù)量。
請分析回答:
(1)本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
(2)在油麥菜種子萌發(fā)的過程中,托盤不能密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組按照上述步驟進行了多次重復實驗,并取平均值作為測定結(jié)果,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小組根據(jù)種子的萌發(fā)數(shù)量,計算出種子的萌發(fā)率如圖所示:
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酸雨會危害油麥菜的芽和葉,從而對油麥菜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有同學提出酸雨是否也會影響油麥菜種子的萌發(fā)呢?為探究酸雨對油麥菜種子萌發(fā)的影響,該同學設計了如下方案:“把相同油麥菜種子均分為五組,分別噴灑等量且適量的pH為1、2、3、4、5的酸雨,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記錄種子的萌發(fā)數(shù)量”。有同學認為該實驗方案不夠嚴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 【2023云南真題】近年來,紫外線對人類和動物生命活動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為探究紫外線照射對小白鼠體重的影響,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第一步:選取健康且體重相近的小白鼠20只,隨機平均分為甲、乙、丙、丁四組,對每只小白鼠稱重,計算并記錄各組第1天的平均體重。
第二步:給每只小白鼠每天飼喂等量的食物和水,并置于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飼養(yǎng)(飼養(yǎng)環(huán)境中紫外線忽略不計)。
第三步:對甲組不做處理,乙、丙、丁組每天分別用相同紫外線照射1小時、3小時、6小時。
第四步:第14天對每只小白鼠稱重,并計算各組小白鼠體重的平均值及體重增長率,結(jié)果如下表:
組別
第1天平均體重(克)
第14天平均體重(克)
體重增長率(%)
甲組
18.32
23.48
28.17
乙組
17.00
21.60
27.06
丙組
17.66
20.04
13.48
丁組
21.84
22.20
1.65
回答下列問題:
(1)甲組與乙組對照,實驗組是_____組,變量是________。
(2)丙組的體重增長率比甲組降低了____%,由此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
(3)實驗后,同學們推測每天用紫外線照射小白鼠9小時,其體重增長率會比照射6小時更低。為此實驗小組進行了戊組實驗,除每天用紫外線照射小白鼠9小時外,其他步驟與上述實驗相同。將________相比,可驗證同學們的推測。
這是一份2023年全國生物中考真題試題分類匯編——專題18 生物技術(shù)(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18生物技術(shù)全國通用解析版docx、專題18生物技術(shù)全國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年全國生物中考真題試題分類匯編——專題17 健康的生活(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17健康的生活全國通用解析版docx、專題17健康的生活全國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年全國生物中考真題試題分類匯編——專題08 人體呼吸(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08人體呼吸全國通用解析版docx、專題08人體呼吸全國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