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學年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1. 今年“淄博燒烤”火出圈,武功山的燒烤也刷屏。如圖是武功山燒烤時的情景,穿肉的簽子頂端磨得很尖,是為了減小______ ,從而增大______ ,使簽子更快插入肉中。
2. 如圖是小明用一根木棒撬動水平地面上石頭的情景,為了更省力,小明應沿______ (選填“F1”或“F2”)方向向下壓木棒。若想省更多的力,小明可以將作為支點的石塊O向______ (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
3. 中國選手白雨露在2023年5月女子斯諾克英國公開賽中勇奪冠軍。如圖所示是白雨露比賽時的情景,球在力的作用下進洞,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 。球離開球桿仍能向前運動是由于______ 的緣故。
4. 學校科技節(jié)上,小華設計了一個“不用繩子扎口的氣球”。如圖所示,先將氣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將球口緊套在玻璃瓶口,從抽氣口抽氣,觀察到氣球體積______ ;此時氣球內(nèi)的氣壓______ (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5. “摘星星”的媽媽王亞平回來了,把來自太空的“星星”送給女兒。如圖所示,“星星”從太空帶回地球后,質(zhì)量______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星星所受重力的方向為______ 。
6. 2022年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決賽,17歲中國小將蘇翊鳴摘得金牌,成為冬奧歷史上該項目最年輕的金牌獲得者。比賽場地簡化如圖所示,AC為助滑道,B為AC的最低點。運動員某次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B點的過程中(不考慮一切阻力),重力勢能轉(zhuǎn)化______能,機械能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7. 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把相同的重物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計繩重及摩擦,則所用拉力的大小F1______ F2,其中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______ 1(均選填“>”、“F2l2,其原因主要是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受力面積? 壓強?
【解析】解:穿肉的簽子頂端磨得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使簽子更快插入肉中。
故答案為:受力面積;壓強。
壓強大小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據(jù)此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
掌握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利用控制變量法解釋生活中有關增大和減小壓強的問題。
2.【答案】F2? 右?
【解析】解:(1)要使施加在撬棒的動力最小,應使動力臂L1最大;當以O為支點,為了更省力,小明應沿垂直木棒方向(即F2)方向)向下壓木棒,此時動力臂等于O點到動力作用點的長度,動力臂最大,此時動力較?。?br />
(2)若想省更多的力,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時,可以減小阻力臂,增大動力臂,所以小明可以將作為支點的石塊O向右適當移動。
故答案為:F2;右。
(1)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的變形公式F1=F2L2L1可得,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L1越大,動力F1越小。
(2)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分析杠桿在使用過程中省力的方法,判斷支點的移動方向。
本題考查的是杠桿的應用,在確定杠桿最小動力時,首先找到動力作用點和支點,這兩點的連線就是最大的動力臂,然后過動力作用點作連線的垂線,垂線方向應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就可以找到最小的動力了。
3.【答案】運動狀態(tài)? 球具有慣性?
【解析】解:(1)球在力的作用下進洞,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擊球后,球離開球桿仍能向前運動,這是球離開球桿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球具有慣性。
(1)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變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物體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該題以打臺球為背景,考查了慣性以及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等知識點,屬于基礎知識。
4.【答案】變大? 不變?
【解析】解:抽氣前氣球內(nèi)氣體與外界大氣相通,所以氣球內(nèi)的氣壓與大氣壓相等;抽氣后,氣球與外界大氣仍然相通,氣球內(nèi)氣壓仍等于大氣壓,氣球內(nèi)的氣壓不變,但抽氣使得玻璃瓶內(nèi)氣壓減小,在內(nèi)部大氣壓的作用下,氣球膨脹,體積變大。
故答案為:變大;不變。
可根據(jù)圖中氣球體積的變化來判斷氣球內(nèi)氣壓、玻璃瓶內(nèi)氣壓與外界大氣壓的大小關系。
本題考查大氣壓的應用,屬于基礎題,
5.【答案】不變? 豎直向下?
【解析】解:物體的質(zhì)量不隨它的形狀、物態(tài)和位置、溫度而改變,因此“星星”從太空帶回地球后,質(zhì)量不變;星星所受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
故答案為:不變;豎直向下。
物體的質(zhì)量不隨它的形狀、物態(tài)和位置、溫度而改變;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此題考查了質(zhì)量及其特性、重力的方向,比較簡單,屬基礎題。
6.【答案】動? 不變?
【解析】解:運動員某次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B點的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zhuǎn)化動能;
因為不考慮一切阻力,所以運動員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B點的過程中沒有能量的損耗,在能量轉(zhuǎn)化過程中能量是守恒的,因此該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不變。
故答案為:動;不變。
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和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和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因為不考慮一切阻力,所以運動員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B點的過程中沒有能量的損耗,在能量轉(zhuǎn)化過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本題考查了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轉(zhuǎn)化與守恒,屬于基礎題。
7.【答案】>=?
【解析】解:(1)根據(jù)圖示可知,繩子股數(shù)n1=2和n2=3;
由于動滑輪重相同,重物相同,則F1=12(G物+G動),F(xiàn)2=13(G物+G動),
所以,F(xiàn)1大于F2;
(2)由W有=Gh可知,W1有=W2有;由W額=G動h可知,額外功W1額=W2額;
根據(jù)W總=W有+W額可知:總功W1=W2;
由η=W有W總可知:η1=η2。
故答案為:>;=。
由滑輪組的結(jié)構,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1=2和n2=3;
(1)不計繩重與機械間摩擦,用同樣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物重,根據(jù)F=1n(G物+G動)分析拉力的大小關系;
(2)根據(jù)W有=Gh可知有用功的關系;根據(jù)W額=G動h可知額外功的關系;即可根據(jù)W總=W有+W額判斷總功的關系;根據(jù)效率公式η=W有W總分析。
這類題的關鍵是繩子段數(shù)的判斷以及滑輪組所做有用功、額外功是否相等,知道不計繩重及摩擦時拉力F=1n(G物+G動)是關鍵。
8.【答案】連通器? 相平?
【解析】解:
如圖所示,洗手盆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使管中存有一定量的水,兩側(cè)水面是相平的,將上下隔開,可以防止下水道的“異味”通過排水管進入室內(nèi)。
故答案為:連通器;相平。
U形“反水管”等都是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用里面的存水將上下隔開,防止異味上行,據(jù)此來進行解答。
本題考查連通器的原理,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9.【答案】B?
【解析】解:A、一枚郵票質(zhì)量約50mg,故A錯誤;
B、一枚郵票面積約12cm2,故B正確;
C、郵票的重力G=mg=50×10-6kg×10N/kg=5×10-4N,
課桌的高度約80cm,即0.8m,
則郵票從課桌上掉落到地面重力做功W=Gh=5×10-4N×0.8m=4×10-4J,故C錯誤;
D、郵票受到的大氣壓力F=pS=1×105Pa×12×10-4m2=120N,故D錯誤。
故選:B。
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zhuǎn)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值,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應用日常知識積累解答此題。
10.【答案】C?
【解析】解:
A、飛葉在轉(zhuǎn)動過程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所以飛葉的轉(zhuǎn)速變慢;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所以飛葉的慣性不變,故A錯誤;
B、軸承內(nèi)有滾珠,是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屬于減小摩擦,故B錯誤;
C、陀螺對指尖的壓力和指尖對陀螺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條件,故C正確;
D、陀螺所受的重力和陀螺對指尖的壓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條件,故D錯誤。
故選:C。
(1)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與轉(zhuǎn)動速度無關;
(2)減小摩擦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脫離;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
(3)一對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4)一對平衡力必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本題以學生們熟悉的手指陀螺為內(nèi)容,考查了力學知識在其中的應用,體現(xiàn)了物理與實際的聯(lián)系,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11.【答案】B?
【解析】解:A、圖中深潛器模型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上的拉力,模型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和狀態(tài),拉力F與重力G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由稱重法知模型所受浮力大小為F浮=G-F,故B正確;
C、模型從圖示位置下移,由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浮力不變,故C錯誤;
D、將模型逐漸提離水面時,排開水的體積逐漸減小,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浮力變小,由稱重法知拉力F逐漸增大,故D錯誤。
故選:B。
(1)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且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2)由稱重法知模型所受浮力大?。?br />
(3)模型從圖示位置下移,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判斷出浮力的變化;
(4)將模型逐漸提離水面時,排開水的體積逐漸減小,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判斷出浮力的變化,由稱重法判斷出拉力F的變化。
本題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斷、稱重法的利用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是一道綜合題,但難度不大。
12.【答案】C?
【解析】解:A、溺水時大喊大叫,會喝入更多的水,使身體所受重力增大,根據(jù)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人容易下沉,故A正確;
B、溺水時手腳亂蹬,頭和四肢裸露在水外,會減小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阿基米德定律知,使身體所受浮力減小,人更容易下沉,故B正確;
C、根據(jù)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知,當身體漂浮在水面上時,身體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錯誤;
D、面部向上的仰泳體位,可以增大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阿基米德定律知,使身體所受浮力增大,人不容易下沉,故D正確。
故選:C。
(1)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上浮:F浮>G;懸浮:F浮=G;漂?。篎浮=G;下沉:F浮
這是一份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期中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計算題,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專項提升模擬(AB卷)含解析,共4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西省萍鄉(xiāng)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階段性練習(一)物理試題(含答案),共1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