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質量檢測
高二化學試題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填寫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3.非選擇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和其他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是
A. 風能發(fā)電 B. 糧食釀酒 C. 燃煤脫硫 D. 石油裂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選A。
【點睛】
2. 能證明淀粉已完全水解的現象是
A. 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B. 能溶于水
C. 有甜味 D. 遇碘不再變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利用淀粉遇碘單質變藍的性質,淀粉完全水解,則水解后的溶液中已不存在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變藍。
故選D。
3. 下列關于淀粉和纖維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B. 基本結構單元相同
C. 互為同分異構體 D. 都是天然高分子
【答案】C
【解析】
【詳解】A.在一定的條件下都可以發(fā)生水解,最終生成葡萄糖,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基本結構單元相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淀粉和纖維素的聚合度不同,故兩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異構體,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相對分子質量在一萬以上的化合物為高分子化合物,兩者都是天然高分子,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 下列過程中,沒有發(fā)生酯化反應是
A. 用纖維素制取硝酸纖維 B. 用秸稈制取燃料乙醇
C. 白酒在陳化過程中產生香味 D. 核苷酸聚合生成多聚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詳解】A.纖維素所含羥基、與硝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硝酸纖維,A錯誤;
B.用秸稈(纖維素)水解最終產物得到葡萄糖、葡萄糖發(fā)酵得乙醇,沒有發(fā)生酯化反應,B正確;
C.白酒陳化過程中產生乙酸乙酯因而產生香味,因為有乙醇轉變?yōu)橐宜?、乙酸與乙醇反應形成的,C錯誤;
D.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單體形成的聚合物。核酸可看做磷酸、戊糖(含羥基)和堿基通過一定方式結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則核苷酸生成多聚核苷酸的過程中有酯化反應,D錯誤;
5. 將雙螺旋結構的DNA分子徹底水解,得到的產物是
A. 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 B. 四種脫氧核苷酸
C. 磷酸、堿基、脫氧核糖 D. C、H、O、N、P五種元素
【答案】C
【解析】
【詳解】DNA分子由脫氧核苷酸聚合而成,一分子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構成,故DNA分子徹底水解得到的產物是磷酸、堿基、脫氧核糖,答案選C。
6. 截至北京時間2022年4月29日23時47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10270667例。核酸檢測是診斷新冠肺炎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核酸的結構和性質說法正確的是
A. 天然核酸分為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 B. 組成核酸的元素是C、H、O、N
C. 核酸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 D. 人們跑步后肌肉酸痛是因為產生了核酸
【答案】A
【解析】
【詳解】A.天然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A項正確;
B.組成核酸的元素是C、H、O、N、P,B項錯誤;
C.核酸水解的最終產物有磷酸、核糖或脫氧核糖、嘌呤和嘧啶等物質,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C項錯誤;
D.人們跑步后肌肉酸痛是因為產生了乳酸,C項錯誤;
故答案選A。
7. 下列事實不能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基團間的相互作用解釋的是
A. 苯酚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乙醇不能
B. 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C. 乙烯能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乙烷不能
D. 苯在50–60℃時發(fā)生硝化反應而甲苯在30℃時即可反應
【答案】C
【解析】
【詳解】A.苯酚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乙醇不能說明苯環(huán)能使羥基的活性增強,能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基團間的相互作用解釋,故A不符合題意;
B.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說明苯環(huán)使甲基的活性增強,能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基團間的相互作用解釋,故B不符合題意;
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乙烷分子中不含有碳碳雙鍵,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則乙烯能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乙烷不能,不能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基團間的相互作用解釋,故C符合題意;
D.苯在50–60℃時發(fā)生硝化反應而甲苯在30℃時即可反應說明甲基使得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原子變得活潑,能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基團間的相互作用解釋,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 下列物質不能用于殺菌消毒的是
A. 乙醇 B. 苯酚 C. 甲醛 D. 乙酸乙酯
【答案】D
【解析】
【詳解】A.75%乙醇為醫(yī)用酒精,經常用于消毒,A正確;
B.苯酚有毒,可以使蛋白質變性,苯酚在醫(yī)院里廣泛使用,消毒藥皂的味道也是苯酚產生的,B正確;
C.甲醛溶液能使蛋白質變性,可用于殺菌消毒,C正確;
D.乙酸乙酯不能使蛋白質變性,不能用于殺菌消毒,D錯誤;
故選D。
9. 下列方法中,可用于測量物質相對分子質量的是
A. 質譜 B. 紅外光譜 C. 核磁共振氫譜 D. X射線衍射
【答案】A
【解析】
【詳解】質譜儀其實是把有機物打成很多小塊(有規(guī)律的,按照各官能團打開,所以一般有點經驗的也能從小數字看出這種物質大概含有哪些官能團),會有很多不同的分子量出現,其中最大的那個就是該有機物的分子量,所以能直接測定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故A正確;故選:A。
1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檸檬烯( )與3,3,4,4-四甲基-1,5-己二烯互為同分異構體
B. 聚乙烯、2-丁炔、環(huán)己烯不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C3H8、C4H10與圓白菜葉子表層中的二十九烷一定互為同系物
D. (CH3)3CC(CH3)2CH2CH3的名稱是2,2,3,3-四甲基戊烷
【答案】A
【解析】
【詳解】A.根據檸檬烯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是C10H16;3,3,4,4-四甲基-1,5-己二烯的分子式也是C10H18,二者分子式不相同,因此二者不能互為同分異構體,A錯誤;
B.聚乙烯分子中無不飽和鍵,因此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2-丁炔、環(huán)己烯分子中含有不飽和的碳碳三鍵及碳碳雙鍵,因此二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確;
C.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C3H8、C4H10與圓白菜葉子表層中的二十九烷都是烷烴,分子式符合通式CnH2n+2,三種物質的分子結構相似,因此它們一定互為同系物,C正確;
D.根據烷烴的系統命名方法可知:(CH3)3CC(CH3)2CH2CH3的名稱是2,2,3,3-四甲基戊烷,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A。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有一個到兩個選項符合題意,共5小題,每題4分,共20分。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選錯得0分)
11.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場館建設中用到一種耐腐蝕、耐高溫的表面涂料。是以某雙環(huán)烯酯為原料制得的,其結構如圖。下列有關該雙環(huán)烯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分子式為C14H18O2
B. 1mol該物質能與2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
C. 該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 與H2完全加成后產物的一氯代物有9種(不含立體異構)
【答案】BD
【解析】
【詳解】A.根據結構簡式,分子式為C14H20O2,故A錯誤;
B.該分子中含有2個碳碳雙鍵,1mol該物質能與2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故B正確;
C.該分子含有單鍵碳原子,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錯誤;
D.與H2完全加成后產物是 ,分子中有9種等效氫,一氯代物有9種,故D正確;
選BD。
12. 某烴的結構式用鍵線式可表示為 ,則該烴與Br2加成時(物質的量之比為1∶1)所得產物有
A. 3種 B. 4種 C. 5種 D. 6種
【答案】C
【解析】
【詳解】給雙鍵碳原子進行編號 ,與溴1∶1發(fā)生加成反應時,可以是1、2加成,3、4加成,5、6加成,還可以是1、4加成,4、6加成,共5種,故C正確;
故選C。
13. 苧烯具有良好的鎮(zhèn)咳、祛痰、抑菌作用,其結構如圖。下列關于苧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分子中共含有4個π鍵
B. 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取代反應而其使褪色
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屬于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A. 苯環(huán)中不存在單個碳碳雙鍵,故A錯誤;
B. 側鏈上有一個碳碳雙鍵,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而其使褪色,故B錯誤;
C. 苯平面和烯平面共通過單鍵旋轉使分子中所有碳原子處在同一平面上,故C正確;
D.分子含有極性鍵(C-H)和非極性鍵(C-C),但分子正負電荷中心不重疊,屬于極性分子,故D錯誤;
故選C。
14. 染料木黃酮的結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分子中存在3種官能團
B 可與HBr反應
C. 1 mol該物質與足量溴水反應,最多可消耗4 mol Br2
D. 1 mol該物質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答案】B
【解析】
【詳解】A.根據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羥基、羰基、醚鍵和碳碳雙鍵,共四種官能團,A錯誤;
B.含有碳碳雙鍵,能與HBr發(fā)生加成反應,B正確;
C.酚羥基含有四種鄰位或對位H,另外碳碳雙鍵能和單質溴發(fā)生加成反應,所以最多消耗單質溴5mol,C錯誤;
D.分子中含有3個酚羥基,所以最多消耗3molNaOH,D錯誤;
故選:B。
15. 為完成下列各組實驗,所選玻璃儀器和試劑均準確、完整的是(不考慮存放試劑的容器)
實驗目的
玻璃儀器
試劑
A
檢驗中的溴元素
試管、膠頭滴管、酒精燈
溶液、硝酸、,溶液
B
制備無水乙醇
蒸餾燒瓶、牛角管、酒精燈、冷凝管、錐形瓶
乙醇
C
實驗室制備乙烯
酒精燈、圓底燒瓶、溫度計、導氣管、膠頭滴管
濃硫酸、乙醇碎瓷片
D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普通漏斗、燒杯、玻璃棒
濃溴水
A. A B. B C. C D. D
【答案】AC
【解析】
【詳解】A.檢驗 CH3CH2Br 中的溴元素,需要在氫氧化鈉溶液和加熱條件下水解,硝酸調節(jié)溶液的pH值為酸性,再用硝酸銀溶液檢驗,用到的儀器為試管、膠頭滴管、酒精燈,A正確;
B.95% 乙醇制備無水乙醇,需要氧化鈣,B錯誤;
C.實驗室制乙烯用乙醇在濃硫酸條件下加熱,并控制溫度在170oC,所用試劑和儀器正確,C正確;
D.濃溴水與苯酚反應的產物三溴苯酚易溶于苯,不能除去,D錯誤;
故選AC。
三、非選擇題:(共5個小題,合計60分)。
16. 如圖是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圖。
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名稱為___;DNA水解得到___種堿基。
(2)c中小麥種子的儲能物質是___;促進人體胃腸蠕動的物質是___。
(3)兩個氨基酸發(fā)生脫水縮合反應時,產物是___和___,肽鍵的結構簡式是___。
【答案】(1) ①. 核糖核酸 ②. 4
(2) ①. 淀粉 ②. 纖維素
(3) ①. H2O ②. 二肽 ③.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戊糖、堿基的不同,核酸分為兩大類,即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與核糖核酸(簡稱RNA)。a的名稱為核糖核酸;DNA水解得到4種堿基。
【小問2詳解】
c為多糖,小麥種子的儲能物質淀粉;促進人體胃腸蠕動的物質是纖維素。
【小問3詳解】
兩個氨基酸發(fā)生脫水縮合反應時,產物是水和二肽,肽鍵的結構簡式是。
17. 是一種有機烯醚,可以用烴A通過下列路線制得:
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合成路線中A的結構簡式_______,B的系統名稱_______,C的鍵線式_______。
(2)過程③的反應類型_______。
(3)C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只有一種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其結構為_______。
(4)D與氫氣加成后的產物二氯代物有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答案】(1) ①. ②. 二溴丁烯 ③.
(2)取代反應 (3)
(4)6
【解析】
【分析】A到B為加成反應,B到C為水解反應,C到D應為取代反應,故A應為CH2=CHCH=CH2,B為CH2BrCH=CHCH2Br,C為CH2(OH)CH=CHCH2OH,C到D為羥基間脫水生成D。
【小問1詳解】
根據分析A的結構簡式為CH2=CHCH=CH2;B的系統命名為1,4?二溴?2?丁烯;C的鍵線式為;
【小問2詳解】
根據分析C到D為取代反應;
小問3詳解】
C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只有一種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說明結構對稱且不含雙鍵,故結構簡式為: ;
【小問4詳解】
D與氫氣加成后的產物為 ,二氯代物采用定一動一的方法,固定一個氯原子位置,另一個氯原子位置用數字表示如圖: 、 ,共6種。
18. 某糖廠以甘蔗為原料制糖,同時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對甘蔗渣進行綜合利用,不僅可以提高經濟效益,而且還可以防止環(huán)境污染。按下列方式進行綜合利用。
已知H是具有香味的液體,試填空:
(1)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 ,B的用途_____________(寫一種)。
(2)H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
(3)混有G和D的H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溶液除雜。
(4)D→E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纖維素 ②. 制鏡子等 ③. CH3COOC2H5 ④. 飽和碳酸鈉 ⑤.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解析】
【分析】甘蔗渣中主要含有纖維素,所以A為纖維素,A水解生成B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反應生成D為CH3CH2OH,D催化氧化生成E為CH3CHO,E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G為CH3COOH,G和D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H為CH3COOCH2CH3,以此解答該題。
【詳解】(1)A為纖維素,B為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所以可用于制鏡子等;
(2)由以上分析可知H為CH3COOCH2CH3;
(3)乙酸與碳酸鈉反應,乙醇易溶于水,乙酸乙酯不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可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除雜;
(4)D→E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H2OH+O22CH3CHO+2H2O。
19.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解有機物A的性質,對A的結構進行了如圖實驗。
(1)實驗一:質譜分析儀分析,由圖1可知有機物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
(2)實驗二:紅外光譜分析,圖2中不同吸收峰峰谷代表不同基團,圖中有機物A中含氧官能團名稱為羥基和_______。
(3)實驗三:取0.9 g有機物A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物為1.32 g 和0.54 g ,有機物A的分子式為_______。
(4)實驗四:經核磁共振檢測發(fā)現有機物A的譜圖(圖③)中H原子峰值比為_______,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
【答案】(1)90; (2)羧基;
(3);
(4) ①. 3∶1∶1∶1; ②. ;
【解析】
【小問1詳解】
質譜法確定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最大質荷比;
故答案為:90;
【小問2詳解】
紅外光譜可確定有機物中包含的化學鍵和官能團,結合紅外光譜圖可知官能團有羥基和羧基;
故答案為:羧基;
【小問3詳解】
結合0.9 g有機物A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物為1.32 g 和0.54 g 進行計算, ,根據原子守恒可知,,,則A分子中C、H原子個數分別為3和6,O原子個數=,所以A分子式為C3H6O3;
【小問4詳解】
核磁共振氫譜可確定有機物中氫原子種類及個數,峰的個數=氫原子種類,峰的面積比=不同種氫原子個數比值;結合紅外光譜和核磁共振氫譜即可得出A結構簡式;
故答案為:3∶1∶1∶1;。
20. 氰基丙烯酸甲酯(H)在堿性條件下能快速聚合,從而具有膠黏性,其合成路線如下:
⑴A→B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B→C 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
⑵寫出下列物質的結構簡式:D ______________,G ________________。
⑶E→F的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⑷以乙醇為原料制備聚乳酸(),請將合成路線流程圖補充完整(無機試劑任用,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見本題題干)。已知:RCNRCOOH
CH3CH2OH___________。
【答案】 ①. 加成反應 ②. 消去反應 ③. H2C= ④. ⑤. 2H2C=+O22H2C=+2H2O ⑥. CH3CH2OH
【解析】
【分析】(1)~(3)由流程知,A→B即為羰基上的加成反應,G為,在物質轉變過程中,B、C、D、E、F、G的碳原子數目不變,碳架不變,B→C為在濃硫酸作用下的消去反應,生成C為,C→D,為甲基上的一氯代反應,得到D為,D→E為氯代烴的水解反應,得E為,E經連續(xù)催化氧化得G,G為;
(4)聚乳酸的合成線路,可通過逆合成分析法:要得到聚乳酸即,需要乳酸即,由信息提示知,可通過轉化而來,可由乙醛和HCN在微量NaOH中發(fā)生加成反應,乙醛則可由乙醇催化氧化所得,據此回答;
【詳解】⑴A→B,即丙酮→為羰基與HCN之間的加成反應,B→C 即→,是濃硫酸作用下的消去反應;
⑵據分析:D 的結構簡式為,G的結構簡式為
⑶E為,E→F的反應過程中碳碳雙鍵不變、醇羥基體現出還原性,催化氧化后產生醛基,則化學方程式為:;
⑷乙醇催化氧化得乙醛,乙醛和HCN在微量NaOH中發(fā)生加成反應,得到,,經縮聚反應得到,故答案為:CH3CH2OH。
【點睛】抓住官能團演變規(guī)律、反應條件等進行推斷是解題的關鍵,例如本題中有2個需濃硫酸參與的反應,B→C為醇類的消去反應,G→H為羧酸和醇的酯化反應,仔細進行辨析。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重慶市石柱中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題(解析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東省臨沂第四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月考化學試題(解析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東省濰坊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調研化學試題(解析版),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值,5ml中P的價層電子對數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