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華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上學期模擬考試化學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我國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風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鹵”,該過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發(fā)結晶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過程涉及化學變化
C.“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該過程利用了物質的溶解性不同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該過程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A
【詳解】A.“風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鹵”指將水蒸發(fā)得到鹽,該過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發(fā)結晶,正確;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句中體現的對青蒿素的提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錯誤;
C.“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蒸燒的實驗方法是利用物質的沸點不同,控制溫度使乙酸與乙醇分離,錯誤;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句中涉及石蠟的燃燒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錯誤;
故選A。
2.北京2022年冬奧會體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飛揚火炬使用純氫作燃料,實現碳排放為零
B.部分場館使用“碲化鎘”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利用了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C.運動員“戰(zhàn)袍”內層添加石墨烯片用于保暖,石墨烯和碳納米管互為同分異構體
D.速滑館使用CO2制冰,比用氟利昂制冰更環(huán)保
【答案】C
【詳解】A.飛揚火炬使用純氫作燃料,反應產物為水,無污染,且實現碳排放為零,有利于實現碳中和,故A正確;
B.“碲化鎘”發(fā)電玻璃是通過吸收可見光,將光能轉化為電能,故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故B正確;
C.石墨烯和碳納米管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故C錯誤;
D.CO2跨臨界制冰技術,與傳統(tǒng)制冷劑氟利昂相比更加環(huán)保,減少了氟利昂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故D正確;
答案選C。
3.五育并舉,勞動先行。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的化學知識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社區(qū)服務:宣傳推廣使用免洗手酒精消毒液
乙醇具有特殊香味
B
農業(yè)勞動:用廚余垃圾制肥料
廚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
家務勞動:用潔廁靈(主要含濃鹽酸)清洗馬桶
含氯化合物具有殺菌消毒功能
D
職業(yè)勞動:食品包裝袋內充氮氣
氮氣無色無味

A.A B.B C.C D.D
【答案】B
【詳解】A.乙醇能使細菌蛋白質變性,可用于殺菌消毒,與其特殊香味無關,故A錯誤;
B.廚余垃圾含N、P、K等元素,因此可用廚余垃圾制肥料,故B正確;
C.用潔廁靈(主要含濃鹽酸)清洗馬桶,主要是含氯化合物HCl具有酸性,與馬桶中污垢反應生成可溶的氯化物,與殺菌消毒無關,故C錯誤;
D.氮氣化學性質穩(wěn)定,可作保護氣,與其顏色氣味無關,故D錯誤;
答案選B。
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CCl4的球棍模型為 B.甲基的電子式為
C.和互為同位素 D.口罩“熔噴層”原料中聚丙烯的結構簡式:
【答案】B
【詳解】A.球棍模型是用球表示原子和用棍表示化學鍵的模型;氯原子半徑大于碳原子,CCl4的球棍模型為,A錯誤;
B.甲基含有1個未成對電子,甲基的電子式為,B正確;
C.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和均為氫氣單質,C錯誤;
D.聚丙烯的結構簡式:,D錯誤;
故選B。
5.化學從微觀層次認識物質,以符號形式描述物質。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電解MgCl2水溶液:2Cl- +2H2O2OH- +Cl2↑+H2↑
B.久置的H2S溶液變渾濁:2S2- +O2+4H+ =2S↓+2H2O
C.Na2O2溶于水:Na2O2+H2O=2Na+ +2OH- +O2↑
D.NaOH溶液與過量H2C2O4溶液反應:H2C2O4+OH- =HC2O+H2O
【答案】D
【詳解】
A.生成氫氧化鎂難溶,不能拆成離子,A錯誤;
B.硫化氫是弱電解質,不能拆成離子,B錯誤;
C.方程式沒有配平,應為:2Na2O2+2H2O=4Na+?+4OH-?+O2↑C錯誤;
D.H2C2O4是二元弱酸,過量H2C2O4,生成酸式鹽,D正確;
故選D。
6.下列實驗中的儀器、藥品選擇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利用裝置甲制備氧氣,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B.利用裝置乙制取氯氣
C.利用裝置丙制取并收集干燥、純凈的NO
D.利用裝置丁驗證濃硫酸的吸水性
【答案】D
【詳解】A. 過氧化鈉粉末無法擱置在有孔塑料板上,不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A錯誤;
B. 反應需加熱,缺少加熱裝置、不能利用裝置乙制取氯氣,B錯誤;
C.NO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不能利用裝置丙制取并收集干燥、純凈的NO,C錯誤;
D. 在密閉裝置內,左邊試管內藍色能變白色、可利用裝置丁驗證濃硫酸的吸水性,D正確;
答案選D。
7.下圖是某元素常見物質的“價類”二維圖,其中d為紅棕色氣體,f和g均為正鹽且焰色反應火焰為黃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e的濃溶液可以用鋁槽車運輸
B.工業(yè)上通過a→c→d→e來制備HNO3
C.d是一種酸性氧化物
D.c、d混合物可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g
【答案】C
【分析】由題千信息d為紅棕色氣體,則d為NO2,說明該圖為N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則可知:a為NH3、b為N2、c為NO、d為NO2,e為HNO3,f和g均為正鹽且焰色反應火焰為黃色,說明g、f含有Na,則f為NaNO3、g為NaNO2,據此分析解題。
【詳解】A.由分析可知,e的濃溶液即濃HNO3,由于常溫下鋁在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故可以用鋁槽車運輸濃HNO3,A正確;
B.NH3和氧氣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氣體,一氧化氮和氧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B正確;
C.由分析可知,d為NO2,2NO2+2NaOH=NaNO3+NaNO2+H2O,故NO2不是酸性氧化物,C錯誤;
D.NO和NO2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NO2+NO+2NaOH= NaNO2+H2O,D正確;
故答案為C。
8.下列陳述I、II正確并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
陳述I
陳述II
A
用淀粉-KI溶液鑒別FeCl2和FeCl3
Fe2+有氧化性
B
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氨堿法所得的鹽以固體形式析出
C
熱的濃硫酸可以用鐵制容器盛放
濃H2SO4具有強氧化性
D
油脂和汽油都是油
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皂化反應

A.A B.B C.C D.D
【答案】B
【詳解】A.鐵離子能氧化碘離子生成碘單質,淀粉遇碘變藍,能證明鐵離子有氧化性,不能證明亞鐵離子有氧化性,A錯誤;
B.碳酸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所以氨堿法過程中可以生成碳酸氫鈉固體,B正確;
C.常溫下鐵在濃硫酸中鈍化,體現濃硫酸的強氧化,但是在熱的濃硫酸中鐵能溶解,不能體現其強氧化性,C錯誤;
D.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烴,不能發(fā)生皂化反應,D錯誤;
故選B。
9.一種活性物質的結構簡式為,下列有關該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發(fā)生取代反應,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
C.該物質中既有σ鍵,又有π鍵
D.1mol該物質與碳酸鈉反應得44g CO2
【答案】C
【詳解】A.由于該物質含有碳碳雙鍵,所以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故A錯誤;
B.同系物是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1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有機物,乙醇分子中只含有羥基,乙酸分子中只含有羧基,二者與該物質結構不相似,均不為同系物,故B錯誤;
C.單鍵都是σ鍵,雙鍵中有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該物質中既有單鍵,又有雙鍵,所以該物質中既有σ鍵,又有π鍵,故C正確;
D.該物質分子中只含1個羧基,1mol該物質與碳酸鈉反應,最多生成0.5molCO2,最大質量為22g,故D錯誤;
答案選C。
10.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Al3+、Cl-、SO
B.由水電離的c(H+)=mol/L的溶液:I-、Al3+、NO、Na+
C.0.1mol/L NaAlO2溶液中:Na+、K+、NO、HCO
D.使甲基橙變紅色的溶液:Al3+、Na+、I-、S2O
【答案】A
【詳解】A.各個離子之間互不反應,能大量共存,A正確;
B.由水電離的c(H+)=mol/L的溶液可能顯酸性或堿性,酸性條件下H+、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共存,堿性條件下Al3+、OH-結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B錯誤;
C.、發(fā)生反應+H2O+=Al(OH)3+而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
D.甲基橙變紅色的溶液呈酸性,H+、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S而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
故選:A。
11.沿海電廠采用海水為冷卻水,但在排水管中生物的附著和滋生會阻礙冷卻水排放并降低冷卻效率,為解決這一問題,通常在管道口設置一對惰性電極(如圖所示),通入一定的電流。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陽極發(fā)生將海水中的氧化生成的反應
B.管道中可以生成氧化滅殺附著生物的
C.陰極生成的應及時通風稀釋安全地排入大氣
D.陽極表面形成的等積垢需要定期清理
【答案】D
【分析】海水中除了水,還含有大量的Na+、Cl-、Mg2+等,根據題干信息可知,裝置的原理是利用惰性電極電解海水,陽極區(qū)溶液中的Cl-會優(yōu)先失電子生成Cl2,陰極區(qū)H2O優(yōu)先得電子生成H2和OH-,結合海水成分及電解產物分析解答。
【詳解】A.根據分析可知,陽極區(qū)海水中的Cl-會優(yōu)先失去電子生成Cl2,發(fā)生氧化反應,A正確;
B.設置的裝置為電解池原理,根據分析知,陽極區(qū)生成的Cl2與陰極區(qū)生成的OH-在管道中會發(fā)生反應生成NaCl、NaClO和H2O,其中NaClO具有強氧化性,可氧化滅殺附著的生物,B正確;
C.因為H2是易燃性氣體,所以陰極區(qū)生成的H2需及時通風稀釋,安全地排入大氣,以排除安全隱患,C正確;
D.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會使海水中的Mg2+沉淀積垢,所以陰極表面會形成Mg(OH)2等積垢需定期清理,D錯誤。
故選D。



12.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物與臭氧反應是造成城市光化學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常見的反應為CH3CH=CHCH3(2-丁烯)+2O3→2CH3CHO+2O2,已知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L CH3CHO中所含原子數目為0.7NA
B.O2和O3均只含非極性鍵,均為非極性分子
C.CH3CHO和CH3CH=CHCH3分子中采取雜化和雜化的碳原子數目之比均為1:1
D.若有2mol O3參與反應,則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目為12NA
【答案】C
【詳解】A.標準狀況下,CH3CHO是液體,2.24L CH3CHO不是0.1mol,故A錯誤;
B.含有非極性鍵不一定是非極性分子,要看其正負電荷重心是否重合,O3分子結構重心不對稱,正負電荷重心不重合,故O3不是非極性分子,故B錯誤;
C.飽和碳原子采取雜化,碳氧雙鍵和碳碳雙鍵的碳原子采取雜化,所以CH3CHO和CH3CH=CHCH3分子中采取雜化和雜化的碳原子數目之比均為1:1,故C正確;
D.在該常見反應中,2-丁烯轉變?yōu)橐胰?,碳元素化合價平均從-2升高到-1,氧元素化合價從0降低到-2,若2molO3反應,電子轉移4mol,故D錯誤;
答案選C。
13.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W與X、Y、Z位于不同周期,X、Y相鄰,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W原子內層電子數的2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Y>X>W B.單質的熔點:Y>X>W
C.簡單氫化物的沸點:Z>W D.Z的最高價含氧酸一定是強酸
【答案】B
【分析】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與X、Y、Z不在同一周期,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W原子內層電子數的2倍,則W應為第二周期元素,X、Y、Z位于第三周期,Y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則Y為Si元素;X、Y相鄰,且X的原子序數小于Y,則X為Al元素;W、X、Y、Z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則W、Z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3-4=12,主族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最多為7,若W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為F元素,Z的最外層電子數為5,為P元素,若W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為O元素,則Z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為S元素,若W的最外層電子數為5,為N元素,Z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為Cl元素,則W為N元素或O元素或F元素,X為Al元素,Y為Si元素,Z為Cl元素或S元素或P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詳解】
A.同周期從左至右,原子半徑減小,原子半徑Al>Si,A錯誤;
B.單質熔點Si>Al>W,W單質為氮氣或氧氣或氟氣,B正確;
C.W的簡單氫化物分子間存在氫鍵,簡單氫化物的沸點W>Z,C錯誤;
D.若Z為P元素,最高價含氧酸磷酸是弱酸,D錯誤;
故選B。
14.為減少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發(fā)電廠試圖采用以下方法將廢氣排放中的CO進行合理利用,以獲得重要工業(yè)產品。Burns和Dainton研究發(fā)現Cl2與CO合成COCl2的反應機理如下:
①Cl2(g)2Cl·(g)??????快;
②CO(g)+Cl·(g) COCl·(g)??????快;
③COCl·(g)+Cl2(g) COCl2(g)+Cl·(g)?????慢。
反應②的速率方程c(CO)×c(Cl·),c(COCl·),是速率常數。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②的平衡常數
B.反應①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③的活化能
C.要提高合成COCl2的速率,關鍵是提高反應③的速率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增大該反應體系中COCl2(g)的體積分數
【答案】D
【詳解】A.反應②平衡常數K= ,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CO)×c(Cl·)c(COCl·),所以,則,故A正確;
B.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反應①是快反應、反應③是慢反應,所以反應①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③的活化能,故B正確;
C.反應③是慢反應,慢反應決定總反應速率,要提高合成COCl2的速率,關鍵是提高反應③的速率,故C正確;
D.催化劑不能使平衡移動,使用合適的催化劑不能改變該反應體系中COCl2(g)的體積分數,故D錯誤;
選D。
15.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強酸,次磷酸鈉(NaH2PO2)廣泛應用于化學鍍鎳,次磷酸鈉的生產與鍍鎳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Ni2+價電子的軌道表示式為
B.“堿溶”時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
C.PH3、PO中P的雜化方式相同,鍵角PO>PH3
D.次磷酸銨與足量氫氧化鈉共熱,發(fā)生反應NH+H2PO+3OH-NH3↑+3H2O+PO
【答案】C
【詳解】A.基態(tài)Ni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84s2,Ni原子失去2個4s電子變?yōu)镹i2+,則Ni2+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8,故其價電子的軌道表示式為 ,故A錯誤;
B.“堿溶”時,發(fā)生的反應為P4+3NaOH+3H2O=3NaH2PO2+PH3↑,氧化劑與還原劑均為P4,根據化合價變化,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1:3,故B錯誤;
C.PH3中P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3+=4,采取sp3雜化,有1對孤電子對,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PO中P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4+=4,采取sp3雜化,無孤電子對,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形,所以PO中P的雜化方式相同,鍵角PO>PH3,故C正確;
D.H3PO2是一元酸,則NH4H2PO2為正鹽,H2PO不電離,次磷酸銨與足量氫氧化鈉共熱,發(fā)生反應NH+OH-NH3↑+H2O,故D錯誤;
答案選C。
16.某小組同學為了探究碘水與硝酸銀的反應,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黃色沉淀為碘化銀,濾液1中加入NaCl溶液是為了除去銀離子
B.過程①中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的pH變小
C.藍色褪去可能是因為生成AgI沉淀,使I2和H2O的反應進行完全
D.向濾液2中先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再加入KI溶液,溶液會立即變藍
【答案】D
【分析】由實驗流程可知,碘水遇淀粉會變?yōu)樗{色,碘水中存在如下平衡:I2+H2OH++I-+HIO,加入硝酸銀溶液,碘離子與銀離子反應生成碘化銀沉淀,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使碘和水完全反應,溶液藍色褪去,過濾得到碘化銀黃色沉淀和含有次碘酸、硝酸、硝酸銀的濾液1;向濾液1中加入氯化鈉溶液,除去溶液中的銀離子,過濾得到濾液2;向濾液2中加入碘化鉀溶液,硝酸溶液、次碘酸溶液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的碘使淀粉變藍色。
【詳解】A.由分析可知,向濾液1中加入氯化鈉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銀離子,故A正確;
B.由分析可知,程①中加入硝酸銀溶液,碘離子與銀離子反應生成碘化銀沉淀,過濾得到碘化銀黃色沉淀和含有次碘酸、硝酸、硝酸銀的濾液1,則溶液的pH變小,故B正確;
C.加入硝酸銀溶液,碘離子與銀離子反應生成碘化銀沉淀,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使碘和水完全反應,溶液藍色褪去,故C正確;
D.由分析可知,濾液2中含有次碘酸和硝酸,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酸后,次碘酸鈉和硝酸鈉的氧化性減弱,再加入碘化鉀溶液,不可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溶液不會立即變藍色,故D錯誤;
故選D。

二、實驗題
17.實驗室利用FeCl2·4H2O和亞硫酰氯(SOCl2)制備無水FeCl2的裝置如圖所示(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已知SOCl2沸點為76℃,遇水極易反應生成兩種酸性氣體?;卮鹣铝袉栴}:

(1)實驗開始先通N2。一段時間后,先加熱裝置_______(填“a”或“b”)。裝置b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裝置c的名稱_______,裝置c、d共同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
(2)現有含少量雜質的FeCl2·nH2O,為測定n值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Ⅰ:稱取m1g樣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 mol·L-1 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Fe2+達終點時消耗VmL(滴定過程中Cl- 不反應)。
實驗Ⅱ:另取m1g樣品,利用上述裝置與足量SOCl2反應后,固體質量為m2g。
則n=_______;下列情況會導致n測量值偏小的是_______(填標號)。
A.樣品中含少量FeO雜質
B.樣品與SOCl2反應時失水不充分
C.實驗Ⅰ中,稱重后樣品發(fā)生了潮解
D.滴定達終點時發(fā)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
(3)用上述裝置,根據反應TiO2+CCl4TiCl4+CO2制備TiCl4。已知TiCl4與CCl4分子結構相似,與CCl4互溶,但極易水解。選擇合適儀器并組裝蒸餾裝置對TiCl4、CCl4混合物進行蒸榴提純(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安裝順序為①⑨⑧_______(填序號),先餾出的物質為_______,原理是_______。

【答案】(1)???? a???? FeCl2·4H2O+4SOCl2FeCl2+4SO2+8HCl???? 球形冷凝管???? 導氣、冷凝回流SOCl2
(2)???? ???? AB
(3)???? ⑥⑩③⑤???? CCl4???? TiCl4、CCl4分子結構相似,TiCl4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CCl4,TiCl4分子間的范德華力較大,TiCl4的沸點高于CCl4,故先蒸出的物質為CCl4

【分析】實驗開始先通N2。一段時間后,先加熱裝置a使SOCl2揮發(fā),b中SOCl2和FeCl2·4H2O反應生成FeCl2、SO2、HCl,未反應的SOCl2在冷凝管c中冷凝、回流到a中,SO2、HCl通過濃硫酸,最后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詳解】(1)實驗開始先通N2,排出裝置內的空氣。一段時間后,先加熱裝置a,SOCl2變?yōu)闅怏w和FeCl2·4H2O反應生成FeCl2。裝置b內SOCl2和FeCl2·4H2O反應生成FeCl2、SO2、HCl,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l2·4H2O+4SOCl2FeCl2+4SO2+8HCl。根據圖示可知,裝置c的名稱球形冷凝管;SOCl2沸點為76℃,裝置c、d共同起到的作用是導氣、冷凝回流SOCl2。
(2)m1g樣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 mol·L-1 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Fe2+達終點時消耗VmL,發(fā)生反應,可知n(Fe2+)= n(FeCl2)= 6c mol·L-1×V×10-3L=6 c V×10-3 mol;
m1g樣品,利用上述裝置與足量SOCl2反應后,固體質量為m2g,則水的物質的量為。n= 。
A.樣品中含少量FeO雜質,溶于稀硫酸后生成Fe2+,導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偏大,使n的測量值偏小,故選A;
B.樣品與SOCl2反應時失水不充分,FeCl2的質量偏大,n值偏小,故選B;
C.實驗I稱重后,樣品發(fā)生了潮解,樣品的質量不變,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不變,使n的測量值不變,故不選C;
D.滴定達終點時發(fā)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消耗K2Cr2O7標準溶液偏少,則FeCl2的質量偏小,n值偏大,故不選D;
選AB。
(3)蒸餾裝置用直形冷凝管,TiCl4極易水解,所以裝置最后連接干燥管,對TiCl4、CCl4混合物進行蒸榴提純,安裝順序為①⑨⑧⑥⑩③⑤;TiCl4、CCl4分子結構相似,TiCl4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CCl4,TiCl4分子間的范德華力較大,TiCl4的沸點高于CCl4,故先蒸出的物質為CCl4。

三、工業(yè)流程題
18.稀土(RE)包括鑭、釔等元素,是高科技發(fā)展的關鍵支撐。我國南方特有的稀土礦可用離子交換法處理,一種從該類礦(含鐵、鋁等元素)中提取稀土的工藝如下:

已知:月桂酸(C11H23COOH)熔點為44℃;月桂酸和(C11H23COO)3RE均難溶于水。該工藝條件下,稀土離子保持+3價不變;(C11H23COO)2Mg的,Al(OH)3開始溶解時的pH為8.8;有關金屬離子沉淀的相關pH見下表。
離子
Mg2+
Fe3+
Al3+
RE3+
開始沉淀時的pH
8.8
1.5
3.6
6.2~7.4
沉淀完全時的pH
/
3.2
4.7
/

(1)“氧化調pH”中,化合價有變化的金屬離子是_______,畫出該元素基態(tài)原子價電子的軌道表示式_______。
(2)“過濾1”前,用NaOH溶液調pH至_______的范圍內,該過程中Al3+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3)“過濾2”后,濾餅中檢測不到Mg元素,濾液2中Mg2+濃度為2.7g·L-1。為盡可能多地提取RE3+,可提高月桂酸鈉的加入量,但應確?!斑^濾2”前的溶液中c(C11H23COO- )低于_______mol·L-1(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①“加熱攪拌”有利于加快RE3+ 溶出、提高產率,其原因是_______。
②“操作X”的過程為:先_______,再固液分離。
(5)該工藝中,可再生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有_______(寫化學式)。
(6)稀土元素釔(Y)可用于制備高活性的合金類催化劑Pt3Y。
①還原YCl3和PtCl4熔融鹽制備Pt3Y時,生成1mol Pt3Y轉移_______mol電子。
②Pt3Y/C用作氫氧燃料電池電極材料時,能在堿性溶液中高效催化O2的還原,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_______。
【答案】(1)???? Fe2+????
(2)???? 4.7

相關試卷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高二(上)開學化學試卷(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高二(上)開學化學試卷(含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簡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化學試題:

這是一份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化學試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1 ml N2,轉移0,5倍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上學期模擬考試化學試題 Word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上學期模擬考試化學試題 Word版含答案,共10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化學上學期模擬考試試題(Word版附答案)

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化學上學期模擬考試試題(Word版附答案)

2023東莞東華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

2023東莞東華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

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上學期模擬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

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上學期模擬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高二上學期段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高二上學期段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