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深度剖析
實驗名稱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實驗原理
利用紅磷燃燒消耗密閉容器內空氣中的氧氣,使密閉容器內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容器內水的體積即為減少的氧氣的體積。
實驗裝置
①儀器:集氣瓶、燃燒匙、玻璃導管、燒杯、彈簧夾、橡膠管
②藥品:紅磷、水
③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步驟
①連接裝置;
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后,把集氣瓶剩余容積五等分;
④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⑤點燃紅磷后,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并把塞子塞緊;
⑥燃燒結束裝置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
實驗現(xiàn)象
(1) 紅磷在集氣瓶內燃燒并放熱,生成大量白煙。
(2)冷卻到室溫并打開彈簧夾后,水經導管進入集氣瓶,集氣瓶中的水面上升,約占瓶內原有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分析與結論
紅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為固體,極易溶于水且?guī)缀醪徽加畜w積,燃燒消耗了集氣瓶內的氧氣,使瓶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冷卻后,大氣壓把燒瓶內的水壓進集氣瓶,壓入的水的體積約等于集氣瓶內消耗的氧氣的體積。由此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紅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
實驗成功的關鍵及注意事項
(1)裝置的氣密性要良好
避免瓶外空氣進入集氣瓶內,導致進入水的體積減少,使得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偏小。(若漏氣,空氣將在集氣瓶冷卻過程中進入)
(2)紅磷要過量
如果紅磷的量不足,則不能將集氣瓶內空氣中的氧氣完全反應掉,導致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偏小。
(3)必須冷卻至室溫后再打開彈簧夾
由于氣體體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若不冷卻到室溫就打開彈簧夾,會使進入水的體積偏小,導致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偏小。
(4)集氣瓶內加少量的水
一是幫助集氣瓶降溫;二是為了吸收紅磷燃燒后生成的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
(5)導管內事先應注滿水
否則燃燒冷卻后,進入的水有一部分存在于導管中,使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減少,導致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偏小。
(6)燒杯內的水要足量
否則進入集氣瓶內的水量不足,造成結果偏低。(即為“空吸”)
(7)彈簧夾要夾緊
防止紅磷燃燒時使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沿導管逸出,導致進水量增多。
(8)將點燃的紅磷放入集氣瓶要迅速
防止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從瓶口逸出而使進水量增多。(受熱逸出)
藥品選擇
①選擇的藥品在空氣中能燃燒且只與氧氣反應;該藥品燃燒后的生成物為固態(tài)或液態(tài),所占的體積忽略不計。
②不能用木炭、硫、鐵絲、鎂等代替紅磷。木炭、硫燃燒后的生成物分別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氣體,會彌補所消耗氧氣,使集氣瓶內壓強變化不明顯,而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鎂不僅可以在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也能與空氣中的氮氣、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固態(tài)物質。
實驗拓展
實驗結束后,集氣瓶內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為氮氣,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析,該氣體
具有的物理性質是難溶于水,化學性質是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實驗評價
我們都知道,反應物濃度越小,反應的速率越慢。當燃燒持續(xù)進行時,氧氣的濃度越來越小,氧化的速率也越來越小。一旦燃燒放出的熱量不足以維持可燃物在著火點以上溫度時,燃燒便停止了。這也是有些物質不能在空氣中燃燒,但能在氧氣中燃燒的原因。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利用燃燒試圖除盡空氣中的氧氣,是很難達到目的的。維持紅磷燃燒需要的氧氣濃度相對較高,因此就更無法除盡氧氣了。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其他方法
方法
實驗裝置
現(xiàn)象分析
測進入容器內水的體積或容器內水的體積的變化
鐘罩內水面上升,上升的水的體積約占其內空氣總體積的1/5
紅磷燃燒,冷卻到室溫后,打開止水夾,水倒吸進入集氣瓶,約占集氣瓶內空氣體積的1/5
通電后,白磷燃燒,一段時間后左側水面上升至約刻度1處
測密閉容器內氣體體積的減少量
白磷燃燒,活塞先向右側移動(燃燒放熱,氣體膨脹,推動活塞先向右側移動),冷卻后,活塞向左側移至大約刻度4處
實驗室應交替推動注射器活塞,使氧氣與細銅絲充分反應。停止加熱,冷至室溫,讀出殘留的注射器里氣體的體積數(shù)。減少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所含氧氣的體積。由此可以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銅粉變黑,注射器活塞向前移動,注射器內減少的氣體體積約為氣體總體積的1/5。銅+氧氣加熱氧化銅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一)考點精練
一、單選題
1.下列實驗裝置中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是( )
A.B.C. D.
2.下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紅磷燃燒一停止立即打開彈簧夾
B.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該實驗可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D.將紅磷換成硫粉,瓶中的水換成濃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實驗,也能得出相同結論
3.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成功測定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該實驗不需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B.若白磷不足會導致實驗結果偏大
C.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試管中的氮氣
D.U型管左側液面約上升到刻度1處
4.為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燃燒匙內裝有紅磷,若測定結果比實際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偏低,下列原因分析不可能的是 ( ?。?br />
?
A.裝置氣密性不好
B.紅磷太多
C.紅磷太少
D.實驗后集氣瓶內溫度沒有冷卻到室溫
5.利用如圖裝置驗證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前需檢查裝置氣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試管中的氧氣
C.白磷熄火、試管冷卻后再打開止水夾
D.最終量筒中液面約降至40mL刻度線處
6.暖寶寶貼(主要成分為鐵粉、木炭、食鹽)的熱量來源于鐵粉的氧化。甲同學設計使用暖寶寶貼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開始前的裝置如圖1所示,實驗后測得集氣瓶(容積為250mL)中水的體積為65mL(鐵粉生銹消耗的水忽略不計)。乙同學利用傳感器實時測定該裝置集氣瓶中的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變化,繪制成如圖2所示的曲線變化趨勢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曲線表示的是溫度變化
B.實驗結束后進行誤差分析,可能是實驗前彈簧夾未加緊
C.通過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19.6%
D.圖2中DE段對應的變化進程是水倒吸進集氣瓶
7.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中燃燒匙內的白磷用電加熱裝置點燃,瓶內氣壓用氣體壓強傳感器測定,其變化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t1時刻后的一段時間能觀察到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從瓶內氣壓達到最高點直至t2時刻,瓶內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C.根據(jù)t2時刻瓶內的氣壓值,可以計算出氧氣占空氣體積的百分比
D.t3時刻后的一段時間內瓶內氣壓又顯著增加,其原因是溫度又升高了
8.已知在空氣中,溫度超過40℃,白磷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用下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步驟為:集氣瓶里先裝a體積的水,在酒精燈燈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熱,裝置如圖密封。用力把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白磷燃燒。燃燒停止后,稍振蕩,完全冷卻后,量出集氣瓶中水的體積(b)和整個集氣瓶體積(c)。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過程中集氣瓶內液面的變化是先下降后上升
B.該實驗測得氧氣與空氣的體積比為(b-a):(c-a)
C.燃燒匙中的白磷不可以換成細鐵絲或木炭粉
D.集氣瓶中預先放的a體積水僅有液封導管,防止氣體受熱膨脹逸出的作用
9.下圖是測定空氣組成實驗的新設計,測定操作過程為:往有機玻璃管右側裝入足量的食品脫氧劑(主要成分為活性鐵粉),并迅速向管的左側注入一滴水,測出 AO 的長度為L1(圖 1)。然后輕輕抖動玻璃管,使脫氧劑粉末平鋪在玻璃管右側,待水滴停止移動后,測得 AB 的長度為L2(圖 2)。
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br />
A.該實驗是利用鐵銹蝕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B.將脫氧劑粉末平鋪在有機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加快反應速率
C.用該方法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L1- L2)/L1×100%
D.用該方法測得的實驗結果的精度與有機玻璃管的粗細有關
10.暖寶寶貼(主要成分為鐵粉、木炭、食鹽)的熱量來源于鐵粉的氧化。有同學設計使用暖寶寶貼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開始前的裝置如圖所示,實驗后從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積為250mL)中的水的體積為45mL(鐵粉生銹消耗的水忽略不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前必須檢査裝置的氣密性
B.若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偏低,可能是暖寶寶貼的使用數(shù)量不足
C.通過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19.6%
D.不用等溫度計讀數(shù)恢復至實驗前的溫度就可以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
二、實驗探究題
11.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小茗同學采用了如圖所示裝置: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tǒng)中留有25mL空氣,給裝有細銅絲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內的銅絲在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觀察密閉系統(tǒng)內空氣體積變化。
(1)在實驗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寫出該實驗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3)小茗同學測得結果如下表所示:
反應前注射器氣體總體積
反應后注射器內氣體總體積
25mL
22mL
由此數(shù)據(jù)可以推算出他測定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ㄌ睢?"、“=”或“"、“=”或“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課本重點實驗深度剖析及考點精練專題09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液的配制(深度剖析+考點精練),共2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課本重點實驗深度剖析及考點精練專題08 鐵的冶煉(深度剖析+考點精練),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課本重點實驗深度剖析及考點精練專題07 燃燒條件的探究(深度剖析+考點精練),共3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