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05 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
1.伴性遺傳的概念
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的遺傳方式.
2.觀察紅綠色盲遺傳圖解,據圖回答
(1)子代XBXb的個體中XB來自母親,Xb來自父親。
(2)子代XBY個體中XB來自母親,由此可知這種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是交叉遺傳。
(3)如果一個女性攜帶者的父親和兒子均患病,這說明這種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是隔代遺傳。
(4)這種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3.伴性遺傳病的實例、類型及特點(連線)
4、患病概率計算技巧
(1)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①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
②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2)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①若病名在前、性別在后,則從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
②若性別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時只考慮相應性別中的發(fā)病情況,如男孩患病概率則是指在所有男孩中患病的男孩所占的比例。
一、選擇題
1.如圖顯示某種鳥類羽毛的毛色(B、b)遺傳圖解,下列相關表述錯誤的是( )
A.該種鳥類的毛色遺傳屬于伴性遺傳
B.蘆花性狀為顯性性狀
C.非蘆花雄鳥和蘆花雌鳥的子代雌鳥均為非蘆花
D.蘆花雄鳥和非蘆花雌鳥的子代雌鳥均為非蘆花
【答案】D
【分析】
分析題圖:一對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中,蘆花雄鳥和蘆花雌鳥雜交,子代出現了非蘆花,即出現性狀分離,則親代表現的蘆花為顯性性狀,且子代非蘆花的都是雌鳥,即性狀分離比在子代雌雄中不同,可見該基因在Z染色體上(鳥類為ZW型性別決定方式),設控制該性狀的基因為B、b,據此答題。
【詳解】
A、由分析可知,該種控制鳥類的毛色遺傳的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屬于伴性遺傳,A正確;
B、由圖蘆花雄鳥和蘆花雌鳥雜交,子代出現了非蘆花,即出現性狀分離,則親代表現的性狀蘆花為顯性性狀,B正確;
C、非蘆花雄鳥(ZbZb)和蘆花雌鳥(ZBW)雜交,其子代雌鳥基因型為ZbW均為非蘆花,C正確;
D、蘆花雄鳥基因型無法確定下來為ZBZ-,非蘆花雌性基因型為ZbW,子代雌性基因型可能為ZbW或者ZBW,表現為非蘆花或蘆花,D錯誤。
故選D。
2.貓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決定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B基因決定黑色,b基因決定黃色,雜合子表型為黑黃相間?,F有黑黃相間的雌貓與黃色雄貓交配,生下四只黑黃相間的小貓,它們的性別是
A.三雄一雌 B.全為雌貓
C.雌雄各半 D.全為雄貓
【答案】B
【分析】
雄貓的基因型XBY黑毛、XbY黃毛,雌貓的基因型XBXB黑毛、XBXb黑黃相間、XbXb黃毛。
【詳解】
決定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B基因決定黑色,b基因決定黃色,雜合子表型為黑黃相間。所以親本黑黃相間的雌貓的基因型為XBXb,親本黃色雄貓的基因型為XbY,其子代表現型為黑黃相間的小貓的基因型為XBXb,全為雌貓,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3.下列為四種遺傳病的系譜圖,能夠排除伴性遺傳的是( ?。?br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分析】
幾種常見的單基因遺傳病及其特點:
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紅綠色盲、血友病等,其發(fā)病特點:
(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2)隔代交叉遺傳,即男患者將致病基因通過女兒傳給他的外孫。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喝缈咕S生素D性佝僂病,其發(fā)病特點:
(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2)世代相傳。
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喝缍嘀浮⒉⒅?、軟骨發(fā)育不全等,其發(fā)病特點:患者多,多代連續(xù)得病。
4、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喝绨谆?、先天聾啞、苯丙酮尿癥等,其發(fā)病特點:患者少,個別代有患者,一般不連續(xù).。
5、伴Y染色體遺傳:如人類外耳道多毛癥,其特點是:傳男不傳女。
【詳解】
①雙親正常,有一個患病的女兒,則該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一定不是伴性遺傳,①正確;
②根據該系譜圖不能確定其遺傳方式,可能是伴性遺傳,②錯誤;
③根據該系譜圖不能確定其遺傳方式,可能是伴性遺傳,③錯誤;
④根據該系譜圖不能確定其遺傳方式,可能是伴性遺傳,④錯誤。
故選A。
4.研究發(fā)現,在植物中也存在性反轉現象。如大麻(XY型)當a基因純合時,可使大麻雌株發(fā)生性反轉,而雄株沒有該現象。不考慮其他變異?,F用未發(fā)生過性反轉的大麻進行雜交并得到足夠多的后代。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性反轉現象不僅改變了生物的表現型,而且也改變了染色體組成
B.若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子代雌、雄個體數量之比可能是3:5
C.若子代雌、雄個體數量之比為1:3,則基因a一定位于X染色體上
D.若子代雌、雄個體數量之比不是1:1,則親代不一定都含有a基因
【答案】B
【分析】
常見性別決定方式:
(1)XY性別決定方式:XY將發(fā)育成雄性,而XX將發(fā)育成雌性。 XY型在生物界。比較普遍,除了人類外,全部哺乳動物、某些兩棲類,如非洲爪蟾、魚類、很多昆蟲都是XY型的。
(2)ZW型性別決定:ZZ將發(fā)育成雄性,而ZW將發(fā)育成雌性。這種方式常見于鱗翅目昆蟲、有些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
【詳解】
A、性反轉現象只改變生物的表現型,但不改變染色體組成,A錯誤;
B、若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當親本基因型均為Aa時,則子代的雄株有1/2+1/2×1/4=5/8,雌株有1/2-1/2× 1/4=3/8,雌、雄個體數量之比為3:5,B正確;
C、若親本雜交組合為Aa × aa ( 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子代雌株中有1/2(基因型為aa)發(fā)生性反轉,故子代雌、雄個體數量之比為1:3,故基因a不一定位于X染色體上,C錯誤;
D、XY型性別決定的一對親本雜交,子代雌、雄個體數量之比應為1:1,如果子代雌、雄個體數量之比不是1:1,說明一部分子代發(fā)生了性反轉,親本應該都含有a基因,D錯誤。
故選B。
5.人類的血友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該病屬于( )
A.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C.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D.伴Y染色體遺傳病
【答案】A
【分析】
幾種常見的單基因遺傳病及其特點: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紅綠色盲、血友病等,其發(fā)病特點:(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遺傳,即男患者將致病基因通過女兒傳給他的外孫。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喝缈咕S生素D性佝僂病,其發(fā)病特點:(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傳。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多指、并指、軟骨發(fā)育不全等,其發(fā)病特點:患者多,多代連續(xù)得病。4、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喝绨谆?、先天聾啞、苯丙酮尿癥等,其發(fā)病特點:患者少,個別代有患者,一般不連續(xù)。5、伴Y染色體遺傳:如人類外耳道多毛癥,其特點是:傳男不傳女。
【詳解】
人類的血友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說明該病與性別有關,可判斷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根據分析可知,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是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由此可見人類的血友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符合題意。
故選A。
6.一正常女子和一患病男子結婚,生了一個正常的女孩和一個正常的男孩,子女長大后分別與 正常人結婚,所生子女都不會患此病,該遺傳病最可能是( )
A.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X 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C.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X 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答案】A
【分析】
分析題干信息可知,正常女子和一患病男子結婚,后代的女兒、兒子正常,且子女長大后分別與正常人結婚,所生子女都不會患此遺傳病,因此該病最可能是顯性遺傳病,又知該患病男子的女兒正常,因此該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
【詳解】
分析題干信息可知,正常女子和一患病男子結婚,后代子女正常,且正常子女長大后分別與正常人結婚,所生子女都不會患此遺傳病,因此該病最可能是顯性遺傳病,又知該患病男子的女兒正常,因此該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
故選A。
7.某男孩是色盲,但他的父、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色盲基因在該家族中的傳遞順序是( )
A.外祖母→母親→男孩 B.外祖父→母親→男孩
C.祖父→父親→男孩 D.祖母→父親→男孩
【答案】A
【分析】
色盲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Y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因此男性的色盲基因來自母親,并且傳遞給女兒;女性的色盲基因可能來自父親或者母親,既可以傳給兒子,也可以傳給女兒。
【詳解】
色盲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男孩是色盲,男孩的色盲基因來自男孩的母親,由于男孩的外祖父正常,無色盲基因,因此男孩的色盲基因最終來自外祖母,外祖母雖然表現正常,但是色盲基因的攜帶者;所以色盲基因在該家族中的傳遞順序是:外祖母→母親→男孩,A正確。
故選A。
8.如圖為某遺傳病的家系圖,據圖可以做出的判斷是( )
A.母親肯定是純合子,子女是雜合子
B.這種遺傳病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
C.該遺傳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子女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來自父親
【答案】C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根據系譜圖不能確定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該病可能是顯性遺傳病,也可能是隱性遺傳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但根據1號和4號可知該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體遺傳?。桓鶕?號和4號可知,該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詳解】
A、若該病為顯性遺傳病,1可能是顯性雜合子,也可能是顯性純合子,若該病是隱性遺傳病,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3和4肯定為隱性純合子,A錯誤;
B、該病如果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這種遺傳病女性發(fā)病率等于男性,B錯誤;
C、該病如果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4號患病,2號必定患病,所以2號正常,該遺傳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C正確;
D、該病如果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子女中的2個致病基因有一個來自父親,D錯誤。
故選C。
9.某種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對相對性狀,在幼年即可區(qū)分,豁眼雌禽產蛋能力強?;硌坌誀钣芍晃挥赯染色體上的a基因控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控制豁眼和正常眼的等位基因堿基對排列順序相同
B.純合正常眼雄禽與豁眼雌禽雜交,F1雌禽全為正常眼,雄禽全為豁眼
C.純合正常眼雄禽與豁眼雌禽雜交,F1自由交配,F2雄禽中豁眼比例為1/2
D.為提高產蛋能力,可選擇豁眼雄禽與正常眼雌禽雜交,在幼年時淘汰正常眼個體
【答案】D
【分析】
該家禽的性染色體組成為ZW型,雌性性染色體為ZW,雄性性染色體為ZZ,豁眼性狀由只位于Z染色體上的a基因控制,正常眼的基因型有ZAZA,ZAZa,ZAW,豁眼基因型有ZaZa和ZaW。
【詳解】
A、不同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不同,A錯誤;
B、純合正常眼雄禽ZAZA和豁眼雌禽ZaW,F1全為正常眼,B錯誤;
C、純合正常眼雄禽ZAZA與豁眼雌禽ZaW雜交,F1基因型有ZAW和ZAZa,自由交配,F2雄禽基因型有ZAZA和ZAZa,全部表現為正常眼,C錯誤;
D、豁眼雄禽ZaZa與正常眼雌禽ZAW雜交,子代雌性全為ZaW,雄性全為ZAZa,所以為提高產蛋能力在幼年時淘汰正常眼個體,保留豁眼,則全為雌性,D正確。
故選D。
10.中國早在《詩經》中,就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記載(《詩·小雅·大田》),意思是將田中害蟲捉去燒掉。宋代朱熹認為這就是指夜里以火誘捕蝗蟲以消滅之。雌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雄蝗蟲只有1條X性染色體,沒有Y染色體,可表示為XO??刂苹认x復眼正常基因(B)和異?;颍╞)位于X染色體上,且基因b會使雄配子致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雄蝗蟲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與其體細胞相同
B.基因b會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子代蝗蟲中不存在復眼異常雌蝗蟲
C.蝗蟲的群體中,僅考慮B、b基因,共4種基因型
D.雜合復眼正常雌體和復眼異常雄體雜交,后代中復眼正常:復眼異常=1:1
【答案】A
【分析】
分析題意可知:雌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雄蝗蟲只有1條X性染色體,沒有Y染色體,可表示為XO,即雄蝗蟲的染色體數目比雌蝗蟲少一條。控制蝗蟲復眼正?;颍˙)和異?;颍╞)位于X染色體上,且基因b會使雄配子致死,故可知蝗蟲群體中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O、XbO,共4種,無XbXb個體。
【詳解】
A、雄蝗蟲由于性染色體只有一條,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多一條或少一條,A錯誤;
B、基因b會使雄配子致死,所以無XbXb個體,子代蝗蟲中不存在復眼異常雌蝗蟲,B正確;
C、根據分析可知,蝗蟲的群體中,僅考慮B、b基因,共4種基因型,C正確。
D 、雜合復眼正常雌體基因型為XBXb,復眼異常雄體基因型為XbO,由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兩者雜交后代為:復眼正常雄性(XBO):復眼異常雄性(XbO)=1:1,D正確。
故選A。
11.果蠅的一對性染色體為XY染色體,存在同源區(qū)段和非同源區(qū)段,如圖所示。果蠅紅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體上Ⅰ區(qū)段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果蠅剛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體上Ⅱ區(qū)段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突變型都是隱性性狀。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若純種野生型雄果蠅與突變型雌果蠅雜交,則F1中不會出現白眼
B.若純種野生型雌果蠅與突變型雄果蠅雜交,則F1中會出現白眼
C.若純種野生型雄果蠅與突變型雌果蠅雜交,則F1中不會出現截毛
D.若純種野生型雌果蠅與突變型雄果蠅雜交,則F1中會出現截毛
【答案】C
【分析】
由于果蠅的紅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體Ⅰ區(qū)段(與Y染色體非同源區(qū)段)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蠅的剛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體Ⅱ區(qū)段(同源區(qū)段)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突變型都是隱性性狀,因此可以寫出各親本的基因型:純種野生型雄果蠅(XABYB)、突變型雌果蠅(XabXab)、純種野生型雌果蠅(XABXAB)、突變型雄果蠅(XabYb)。由此可以判斷后代的表現型。
【詳解】
A、若純種野生型雄果蠅(XABYB)與突變型雌果蠅(XabXab)雜交,后代基因型為XabYB的個體表現型為白眼剛毛,則F1中會出現白眼雄果蠅,A錯誤;
B、若純種野生型雌果蠅(XABXAB)與突變型雄果蠅(XabYb)雜交,后代基因型為XABXab和XABYb,全為紅眼,則F1中不會出現白眼,B錯誤;
C、若純種野生型雄果蠅(XABYB)與突變型雌果蠅(XabXab)雜交,后代基因型為XABXab和XabYB,均為剛毛,所以F1中不會出現截毛,C正確;
D、若純種野生型雌果蠅(XABXAB)與突變型雄果蠅(XabYb)雜交,后代基因型為XABXab和XABYb,則F1中不會出現截毛,D錯誤。
故選C。
12.已知某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生物興趣小組擬對該昆蟲眼色(由A、a控制)和翅型(由B、b控制)兩種性狀的遺傳方式進行研究(不考慮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其中一對親本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猩紅眼殘翅
亮紅眼殘翅
猩紅眼長翅
亮紅眼長翅
雄性
3/16
1/16
3/16
1/16
雌性
0
0
3/8
1/8
A.猩紅眼和長翅為顯性性狀
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C.母本基因型是AaXBXb
D.子代的猩紅眼長翅雄性個體中雜合子占1/3
【答案】D
【分析】
根據后代雌雄中均為猩紅眼:亮紅眼=3:1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根據后代翅型的表現型有差異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詳解】
A、根據后代中猩紅眼:亮紅眼=3:1可知,猩紅眼為顯性性狀,根據后代中長翅:殘翅=3:1可知,長翅為顯性性狀,A正確;
B、根據后代雌雄中翅型的表現型不同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B正確;
C、根據后代的分離比可知,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C正確;
D、子代的猩紅眼長翅雄性個體A-XBY中雜合子占2/3,D錯誤。
故選D。
13.以下家系圖中患者所患疾病最可能屬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分析】
“表現型相同的雙親”所生的子女中出現了“不同于雙親的表現型”,則“不同于雙親的表現型”為隱性;再依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假設,結合系譜圖中的親子代的表現型,明辨致病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若無上述規(guī)律,則根據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伴Y染色體遺傳病的遺傳特點及規(guī)律分別加以討論。
【詳解】
A、①中第二代中家庭雙親均正常,女兒患病,父親不患病,據此可推知:該病肯定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錯誤;
B、②中第二代家庭中雙親患病,而兒子不患病,為顯性遺傳病,顯性遺傳看男病,母女無病非伴性,而該遺傳圖譜中母女均患病,說明該病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也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錯誤;
C、③系譜圖中第二代家庭的雙親均正常,兒子患病。女患者的父親或者兒子都患病,而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故最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C正確;
D、④家系中患者均為男性,則最可能是伴Y染色體遺傳病,D錯誤。
故選C。
14.自然狀況下,雞有時會發(fā)生性反轉,如母雞逐漸變成公雞。已知雞是ZW型性別決定。如果性反轉公雞的染色體組成(ZW)并沒有改變,所以其與正常母雞交配,并產生后代(WW型在胚胎時死亡),后代中母雞與公雞的比例是( ?。?br />
A.1∶0 B.1∶1 C.2∶1 D.3∶1
【答案】C
【分析】
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性染色體組成為ZZ表現為雄性,性染色體組成為ZW表現為雌性,母雞逐漸變?yōu)榫哂猩衬芰Φ墓u,但染色體組成仍為ZW。
【詳解】
母雞逐漸變?yōu)榫哂猩衬芰Φ墓u,但染色體組成仍為ZW,性反轉公雞產生配子為Z、W,正常母雞產生配子為Z、W,后代中ZZ:ZW:WW=1:2:1,但是WW不能發(fā)育,所以后代中ZZ(雄性):ZW(雌性)=1:2。即C正確。
故選C。
15.人類色盲是由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導致的遺傳病,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父親色盲,女兒一定正常 B.母親色盲,兒子一定色盲
C.外祖父色盲,外孫一定色盲 D.祖母色盲,孫女一定色盲
【答案】B
【分析】
人類的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ㄓ肂、b表示),則男性的基因型為XBY(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女性的基因型為XBXB(女性正常)、XBXb(女性攜帶者)、XbXb(女性色盲),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具有隔代交叉遺傳特點。
【詳解】
A、男性色盲(XbY),則其女兒至少還有一個色盲基因,有可能患病,A錯誤;
B、母親色盲(XbXb),則兒子肯定全部患病(XbY),B正確;
C、若外祖父色盲,則其女兒肯定攜帶有致病基因,但不一定會遺傳給其外孫,因此其外孫不一定患此病,C錯誤;
D、若祖母色盲,則其兒子肯定患病,孫女肯定攜帶致病基因,但孫女不一定患此病,D錯誤。
故選B。
16.果蠅的紅眼(A)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其隱性性狀為白眼(a)。在下列雜交組合中,通過眼色即可直接判斷子代果蠅性別的一組是( )
A.雜合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B.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C.雜合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D.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答案】D
【分析】
根據題意可知,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為伴性遺傳,用A和a這對等位基因表示,雌果蠅有:XAXA(紅)、XAXa(紅)、XaXa(白);雄果蠅有:XAY(紅)、XaY(白)。
【詳解】
A、雜合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即XAXa(紅雌)× XAY(紅雄)→1XAXA(紅雌)∶1XAXa(紅雌)∶1XAY(紅雄)∶1XaY(白雄),后代紅眼果蠅既有雌果蠅又有雄果蠅,因此不能通過眼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A錯誤;
B、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即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因此不能通過眼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B錯誤;
C、雜合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即XAXa(紅雌)×XaY(白雄)→1XAXa(紅雌)∶1XaXa(白雌)∶1XAY(紅雄)∶1XaY(白雄),后代雌雄中都有紅眼和白眼,因此不能通過眼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C錯誤;
D、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即XaXa(白雌)×XAY(紅雄)→1XAXa(紅雌)∶1XaY(白雄),后代雌果蠅是紅眼,雄果蠅是白眼,因此能通過眼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D正確。
故選D。
17.某雌雄異株植物性別決定為XY型,寬葉與窄葉、高莖與矮鑒、紅花與白花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讓寬葉高莖紅花雌株甲與窄葉高莖白花雄株乙雜交,產生的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寬葉∶窄葉
高莖∶矮莖
紅花∶白花
雌株
1∶1
3∶1
1∶1
雄株
1∶1
3∶1
1∶1
A.根據雜交結果無法判定高莖與矮莖的顯隱性關系
B.根據雜交結果可以判定控制葉寬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C.根據雜交結果不能確定這三對相對性狀是否獨立遺傳
D.子代紅花雌株與白花雄株雜交可確定花色的顯隱性
【答案】C
【分析】
分析表格:高莖雌株與高莖雄株雜交,子代雌株和雄株中表現型及比例相同且都等于3:1,說明控制高莖與矮莖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高莖為顯性性狀。寬葉與窄葉雜交子代出現1:1,紅花與白花雜交后代出現1:1的比例,極可能是測交,但測交無法判斷顯隱性關系。
【詳解】
A、根據雜交結果高莖∶矮莖=3∶1,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可以判定高莖對矮莖為顯性,A錯誤;
B、根據雜交結果可以判定控制葉寬度的雜交組合為測交。但無法判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性染色體上,B錯誤;
C、根據雜交結果不能確定這三對相對性狀是否獨立遺傳,寬葉與窄葉和紅花與白花兩對基因可能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C正確;
D、子代紅花雌株與白花雄株雜交也屬于測交,不能確定花色的顯隱性關系,D錯誤。
故選C。
18.圖是人體性染色體的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br />
A.位于Ⅰ區(qū)基因的遺傳只與男性相關
B.位于Ⅱ區(qū)的基因在遺傳時,后代男女性狀的表現相同
C.紅綠色盲基因位于Ⅲ區(qū)
D.性染色體既存在于生殖細胞中,也存在于體細胞中
【答案】B
【分析】
Ⅱ區(qū)為X與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其相同位置上存在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Ⅲ區(qū)為X染色體上的非同源區(qū),Y染色體上沒有與之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Ⅰ區(qū)是Y染色體上的非同源區(qū),X染色體上沒有與之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
【詳解】
A、位于Ⅰ區(qū)的基因只存在于Y染色體上,相關基因的遺傳只與男性相關,A正確;
B、位于Ⅱ區(qū)的基因在X與Y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成對存在,遺傳時,后代男女性狀的表現不一定一致,例如:XaXa與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部為顯性類型,男性全部為隱性類型;XaXa與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部為隱性類型,男性全部為顯性類型,B錯誤;
C、紅綠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致病基因位于Ⅲ區(qū),C正確;
D、性染色體在人的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在人的成熟生殖細胞中單個存在,D正確。
故選B。
19.下列關于人類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
B.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與性別決定有關
C.口腔上皮細胞中也含有性染色體
D.人類的Y染色體比X染色體短小
【答案】B
【分析】
1、染色體包括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無論是體細胞還是生殖細胞都同時含有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人的體細胞內的23對染色體,有一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有關,叫做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
2、XY型性別決定方式的生物,Y染色體不一定比X染色體短小,人類的Y染色體比X短小,但果蠅的Y染色體比X長。
3、對雌雄異體的生物來說,生物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不是都與性別決定有關的,如XY型性別決定中睪丸決定基因與性別決定有關,而其他基因與性別決定無關。
【詳解】
A、人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性別決定,其中男性為XY,女性為XX,A正確;
B、決定性別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與性別決定有關,如人類的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但與性別決定無關,B錯誤;
C、人體正常的體細胞中都含有性染色體,故口腔上皮細胞中也含有性染色體,C正確;
D、人類的性別決定是XY型,X染色體和Y染色體是異型同源染色體,Y染色體比X染色體短小,D正確。
故選B。
20.某昆蟲的紅眼(B)對白眼(b)為顯性,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紅色色素還受另一對常染色體基因D/d的影響,當基因D存在時紅色色素轉化為深紅色色素,果蠅表現為深紅眼;基因d純合時紅色色素轉化為亮紅色色素,果蠅表現為亮紅眼。純合深紅眼雌蟲與白眼雄蟲雜交,F1均表現為深紅眼,F1雌雄隨機交配,F2表現型及比例為深紅眼∶亮紅眼∶白眼=9∶3∶4。不考慮突變,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F2中昆蟲的的基因型共有9種
B.F2深紅眼個體中,雌性∶雄性=2∶1
C.F2白眼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4
D.F2中白眼雌雄蟲雜交,子代可出現亮紅眼個體
【答案】B
【分析】
依題意可知,基因D/d、B/b分別位于常、X染色體上,基因型D_XB_為深紅眼、ddXB_為亮紅眼、D_XbXb、D_XbY、ddXbXb、ddXbY為白眼。純合深紅眼雌蟲與白眼雄蟲雜交,F1均表現為深紅眼,F1雌雄隨機交配,F2表現型及比例為深紅眼∶亮紅眼∶白眼=9∶3∶4,說明雙親基因型為DDXBXB×ddXbY,F1的基因型為DdXBXb、DdXBY。
【詳解】
A、根據分析,F1的基因型為DdXBXb、DdXBY ,則F2中與基因D/d有關的基因型有3種(DD、Dd、dd),與基因B/b有關的基因型有4種(XBXB、XBXb、XBY、XbY),F2中昆蟲的的基因型共有12種,A錯誤;
B、雙親基因型為DDXBXB×ddXbY,F1的基因型為DdXBXb、DdXBY,F2的基因型為(3D_、dd)(XBXB、XBXb、XBY、XbY),深紅眼個體的基因型為3D_(XBXB、XBXb、XBY),雌性∶雄性=2∶1,B正確;
C、F2白眼個體的基因型為(1DD、2Dd、1dd)XbY,純合子的比例為1/2,C錯誤;
D、白眼雌雄蟲(XbXb、XbY)雜交,子代無論雌雄,均不可能含有基因B,即不可能出現亮紅眼和深紅眼個體,D錯誤。
故選B。
21.家蠶的性別決定為ZW型,其正常體色基因T和油質透明體色基因t是一對等位基因,一只正常體色雄蠶和一只油質透明體色雌蠶雜交,F1的表現型及比例為正常體色雄蠶:油質透明體色雄蠶:正常體色雌蠶:油質透明體色雌蠶=1:1:1:1。下列對此實驗結果的分析,正確的是( ?。?br />
A.基因T和基因t的根本區(qū)別是堿基種類不同
B.可確定控制家蠶體色的基因T/t位于性染色體上
C.雄性親本的體細胞中最多有4條染色體含有與體色有關的基因
D.選取F1中油質透明體色雄蠶和正常體色雌蠶雜交,后代雌雄蠶表現型不同
【答案】C
【分析】
由題意知,家蠶的性別決定是ZW型,雄家蠶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Z,雌家蠶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W,體色正常為顯性(T),油質透明為隱性(t);一只正常體色雄蠶和一只油質透明體色雌蠶雜交,F1的表現型及比例為正常體色雄蠶:油質透明體色雄蠶:正常體色雌蠶:油質透明體色雌蠶=1:1:1:1。推斷雌性親本的基因型為tt或ZtW,雄性親本的基因型可能為Tt或ZTZt,無論哪種基因型,其F1的表現型和比例都符合題,因此不能確定體色基因T/t的位置。
【詳解】
A、等位基因T和t的根本區(qū)別是堿基排列順序不同,A錯誤;
B、分析雜交實驗結果可知,控制家蠶體色的等位基因T/t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性(Z)染色體上,B錯誤;
C、雄性親本的基因型可能為Tt或ZTZt,無論哪種基因型,其體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有4條染色體含有與體色有關的基因,C正確;
D、選取F1中油質透明體色雄蠶和正常體色雌蠶雜交,根據題干實驗結果無法判斷等位基因T/t的染色體位置,因此雜交后代雌雄蠶表現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錯誤。
故選C。
22.用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通過眼睛顏色可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用白眼雄果蠅和紅眼雌果蠅雜交,通過眼色卻不能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白眼雄果蠅和紅眼雌果蠅雜交,后代全為紅眼
B.果蠅的眼色遺傳屬于伴性遺傳,且白眼為隱性性狀
C.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紅眼全為雌性,白眼全為雄性
D.白眼雄果蠅和白眼雌果蠅雜交,不能通過眼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
【答案】A
【分析】
用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通過眼睛顏色可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說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紅眼為顯性性狀,白眼為隱性性狀。
【詳解】
A、白眼雄果蠅和紅眼雌果蠅雜交,因為紅眼雌果蠅可能是純合子,也可能是雜合子,所以后代可能全為紅眼或雌雄果蠅既有紅眼又有白眼,A錯誤;
B、由題干“用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通過眼色可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可推知,果蠅的眼色遺傳屬于伴性遺傳,且白眼為隱性性狀,B正確;
C、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紅眼全為雌性,白眼全為雄性,C正確;
D、白眼雄果蠅和白眼雌果蠅雜交,后代雌雄個體都為白眼,不能通過眼色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D正確。
故選A。
23.果蠅的灰身(B)對黑身基因(b)為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紅眼基因(W)對白眼基因(w)為顯性,位于X染色體上。一只純合黑身紅眼雌蠅與一只純合灰身白眼雄蠅雜交得F1,F1在自由交配得F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F1中無論雌雄都是灰身紅眼
B.F1中雌蠅都是是灰身紅眼,雄蠅都是灰身白眼
C.F2中雄蠅的紅眼基因都來自F1的母方
D.F2中不會產生白眼雌果蠅
【答案】B
【分析】
根據題干分析:親本的基因型是bbXWXW、BBXw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XWY、BbXWXw,F1自由交配,F2中BB∶Bb∶bb=1∶2∶1,XWXW∶XWXw∶XWY∶XwY=1∶1∶1∶1。
【詳解】
AB、據分析,F1的基因型是BbXWY、BbXWXw,無論雌雄都表現為灰身紅眼,A正確,B錯誤;
C、F2紅眼雄性XWY的XW來自于F1的母方,父本只提供Y染色體,C正確;
D、F1的基因型分別為BbXWXw、BbXWY,因此F2中不會產生白眼雌蠅(XwXw),D正確。
故選B。
24.雞的性別遺傳受性染色體控制,公雞的性染色體組成為ZZ,母雞的性染色體組成為ZW。雞羽毛顯色需要顯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為cc的雞表現為白羽。已知雞的蘆花斑紋由Z染色體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為ccZbW的白羽母雞跟一只蘆花公雞交配,子一代全部表現蘆花性狀。如果子代個體相互交配,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 />
①后代中公雞和母雞比例為1∶1 ②蘆花雞中公雞和母雞比例為2∶1
③公雞中蘆花和白羽比例為3∶1 ④母雞中蘆花性狀占3/8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
1、羽毛的顯色需要顯性基因C存在,且雞的蘆花斑紋由Z染色體上的基因B控制,則蘆花公雞的基因型為C_ZBZ-,其與一只基因型為ccZbW的白羽母雞交配,子一代都是蘆花C_ZB_,這說明這只蘆花公雞的基因型為CCZBZB,則子一代蘆花雞的基因型為CcZBZb、CcZBW;將兩對基因分開雜交,利用棋盤法將兩對基因雜交情況展示出來:
2、雞的基因型為CcZBZb、CcZBW;將兩對基因分開雜交,利用棋盤法將兩對基因雜交情況展示出來:
1ZBZB
1ZBZb
1ZBW
1ZbW
1CC
蘆花公雞
蘆花公雞
蘆花母雞
非蘆花母雞
2Cc
蘆花公雞
蘆花公雞
蘆花母雞
非蘆花母雞
1cc
白羽公雞
白羽公雞
白羽母雞
白羽母雞
【詳解】
根據題干信息,ccZbW的白羽母雞跟一只蘆花公雞CCZBZB交配,子一代才能都是蘆花雞,即CcZBW、CcZBZb,如果子一代雌雄個體交配,子二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及其比例是1/16CCZBW(蘆花母雞)、2/16CcZBW(蘆花母雞)、1/16ccZBW(白羽母雞)、1/16CCZbW(非蘆花母雞)、2/16CcZbW(非蘆花母雞)、1/16ccZbW(白羽母雞)、1/16CCZBZB(蘆花公雞)、2/16CcZBZB(蘆花公雞)、1/16ccZBZB(白羽公雞)、1/16CCZBZb(蘆花公雞)、2/16CcZBZb(蘆花公雞)、1/16ccZBZb(白羽公雞)。①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子二代中公雞:母雞=1:1,①正確;
②蘆花雞中公雞:母雞=6/16:3/16=2:1,②正確;
③公雞中蘆花:白羽=6/16:2/16=3:1,③正確;
④母雞中蘆花:非蘆花:白羽=3/16:3/16:2/16=3:3:2,故母雞中蘆花性狀占3/8,④正確。
故選D。
25.二倍體高等植物剪秋羅雌雄異株,有寬葉、窄葉兩種類型,寬葉(B)對窄葉(b)為顯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其中b基因會使花粉不育。下列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窄葉剪秋羅可以是雌株,也可以是雄株
B.如果親代雄株是寬葉,則子代全部是寬葉
C.如果親代全是寬葉,則子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D.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則親代為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
【答案】D
【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寬葉(B)對狹葉(b)是顯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屬于伴性遺傳。窄葉基因b會使花粉不育,故后代沒有雌性窄葉植株(XbXb)。
【詳解】
A、由于b基因會使花粉不育,所以窄葉剪秋羅不可以是雌株(XbXb),只可以是雄株(XbY),A錯誤;
B、如果親代雄株為寬葉(XBY),而親代雌株是寬葉雜合體(XBXb),則子代有寬葉,也有窄葉(XbY),B錯誤;
C、如果親代全是寬葉,但雌株是寬葉雜合體(XBXb),則子代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C錯誤;
D、由于窄葉雄株的b基因會使花粉不育,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則親代為寬葉雌株(XBXB)與窄葉雄株(XbY),D正確。
故選D。
26.已知雞的羽毛生長速度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快羽對慢羽為顯性。某養(yǎng)雞場利用一些能穩(wěn)定遺傳的親本進行了相關雜交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該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將慢羽雌雞與快羽雄雞雜交,則F2的雌性個體中快羽個體占1/4
B.若該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將快羽雌雞與慢羽雄雞雜交,選擇F1快羽類型可有利于產蛋
C.將慢羽雌雞與快羽雄雞雜交,根據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可以確定控制快慢羽的基因位置
D.將快羽雌雞與慢羽雄雞雜交,若F1均為快羽,則說明控制快慢羽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
【答案】D
【分析】
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其中雌雞為異型的染色體組成ZW,雄雞為同型的染色體組成ZZ。假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據此分析作答。
【詳解】
A、若該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將慢羽雌雞(ZaW)與快羽雄雞(ZAZA)雜交,F1基因型為ZAZa、ZAW,F2雌性個體中(ZW)中快羽(ZAW)占1/2,A錯誤;
B、若該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將快羽雌雞(ZAW)與慢羽雄雞(ZaZa)雜交,F1中快羽均為雄性(ZAZa)、慢羽均為雌性(ZaW),應保留慢羽才能增加產蛋量,B錯誤;
C、將慢羽雌雞(ZaW或aa)與快羽雄雞(ZAZA或AA)雜交,無論該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Z染色體,子代均為快羽,無法判斷基因的位置,C錯誤;
D、快羽雌雞與慢羽雄雞雜交:若該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則為AA×aa→F1Aa均為快羽;若該對基因位于Z染色體,即ZAW×ZaZa→F1ZAZa、ZaW,表現為雌性為慢羽、雄性為快羽,D正確。
故選D。
27.在不發(fā)生新變異的情況下,下列有關性染色體上的基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圖中位于Ⅱ區(qū)段的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在后代中的表現型與性別無關
B.人類正常細胞中Y染色體Ⅲ片段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
C.人類X染色體Ⅰ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女性體內
D.生物的X染色體的長度一定大于Y染色體的長度
【答案】B
【分析】
分析圖示:Ⅰ區(qū)段為X的非同源區(qū)段,此區(qū)段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Ⅱ區(qū)段為XY的同源區(qū)段,此區(qū)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狀也可與性別相關,Ⅲ區(qū)段為Y的非同源區(qū)段,此區(qū)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只在男性中出現。
【詳解】
A、位于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的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在后代中的表現型與性別有關,如XaXa×XAYa→XAXa(顯性雌):XaYa(隱性雄)=1:1,A錯誤;
B、人類正常細胞中的Y染色體Ⅲ片段無同源區(qū)段,所以其上面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B正確;
C、Ⅰ片段上的基因既存在于女性體內,也可能存在于男性體內,如男性紅綠色盲患者XbY,C錯誤;
D、一般而言,生物的X染色體的長度大于Y染色體的長度,但有些生物例外,如果蠅X染色體的長度小于Y染色體的長度,D錯誤。
故選B。
28.家雞的某一對相對性狀由Z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某基因純合時能使胚胎致死(ZAW或ZaW視為純合子)?,F有一對家雞雜交,F1代雌雄數量比為1∶2,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a基因純合致死,則親本和子代個體的表現型都相同
B.若a基因純合致死,則該家雞種群最多有3種基因型
C.若A基因純合致死,則子一代雌雄個體都有兩種表現型
D.若A基因純合致死,則F1隨機交配后子代顯性:隱性=1∶6
【答案】C
【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可知:F1代雌雄小鼠數量比為2:1,說明有一半的雄鼠死于某一基因純合。由于控制小鼠某性狀的A、a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則雜交親本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ZaW或ZAZa×ZAW。
【詳解】
A、由于控制小鼠某性狀的A、a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若致死基因為a,則親本的雜交組合是ZAZa×ZAW,子代的基因型是ZAZA、ZAZa、ZAW,親代和子代全都是顯性性狀,A正確;
B、若a基因純合致死,則該家雞種群的基因型最多由ZAZA、ZAZa、ZAW三種,B正確;
C、若A基因純合致死,則親本的雜交組合是ZAZa×ZaW,子代的基因型是ZAZa、ZaZa、ZaW,子一代的雌性只有一種表現型,C錯誤;
D、若A基因純合致死,親本的雜交組合是ZAZa×ZaW,子代的基因型是ZAZa、ZaZa、ZaW,子一代隨機交配,采用配子法,雄性產生的配子是1/4ZA、3/4Za,雌性產生的配子是1/2Za、1/2W,后代的基因型本來是1/8ZAZa、3/8ZaZa、1/8ZAW、3/8ZaW,其中1/8ZAW致死,則后代ZAZa∶ZaZa∶ZaW=1∶3∶3,顯性:隱性=1∶6,D正確。
故選C。
29.某種二倍體高等植物的性別決定類型為XY型。該植物有寬葉和窄葉兩種葉形,寬葉對窄葉為顯性??刂七@對相對性狀的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窄葉性狀只能出現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現在雌株中
B.由于b花粉不育,所以不可能存在窄葉雄株
C.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雜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親本雜交后子代雄株均為寬葉,則親本雌株是純合子
【答案】AD
【分析】
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個體,基因型XY代表雄性個體,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b不育,雌配子正常。即不可能出現XbXb的個體。
【詳解】
A、窄葉性狀個體的基因型為XbXb或XbY,由于父本無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無基因型為XbXb的個體,窄葉性狀只能出現在雄性植株中,A正確;
B、當寬葉雌株的基因型為XBXb,寬葉雄株的基因型為XBY,雌株中有Xb配子,所以子代中可能出現窄葉雄株(XbY),B錯誤;
C、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雜交,寬葉雌株的基因型為XBX-,窄葉雄株的基因型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C錯誤;
D、若雜交后代中雄株均為寬葉,故其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該母本為寬葉純合子XBXB,D正確。
故選AD。
30.果蠅的小眼和正常眼、翻翅和正常翅分別由基因A、a和E、e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且均不位于Y染色體上。任何基因無致死效應,但基因A的外顯率為b(即若b=,則含A基因的個體中,只有個體眼型為顯性性狀,其余均為隱性性狀;b≠)。利用正常翅小眼雌果蠅與翻翅小眼雄果蠅雜交,F1表現型及比例為翻翅小眼♀∶正常翅小眼♂∶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正常眼♂=3∶3∶2∶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翅型基因在常染色體上,眼型基因在X染色體上
B.小眼對正常眼為顯性,翻翅對正常翅為顯性,兩親本均為雜合子
C.由F1的表現型及比例可推測基因A的外顯率為
D.F1中翻翅與正常翅果蠅自由交配,后代正常翅雌果蠅所占比例為
【答案】BD
【分析】
據題意分析可知:用正常翅小眼雌果蠅與翻翅小眼雄果蠅雜交,子代雌性中全為翻翅,雄性全為正常翅,說明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正常翅為隱性,翻翅為顯性;親代基因型為XeXe,XEY子代中雌性小眼∶正常眼=3∶2,雄性中小眼∶正常眼=3∶2,雌雄表現一致,說明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正常眼為隱性,親代基因型為Aa和Aa。且原本A--占3/4,現在占3/5,說明基因A的外顯率為4/5。
【詳解】
A、據題意分析可知,翅型位于X染色體上,眼型位于常染色體上,A錯誤;
B、據分析可知,親代基因型為AaXeXe,AaXEY兩親本均為雜合子,B正確;
C、不考慮外顯情況,子一代小眼的概率為3/4,但根據題意后代小眼的概率為3/5,據此可知,外顯率為3/5÷3/4=4/5,C錯誤;
D、F1中翻翅(XEXe)與正常翅(XeY)果蠅自由交配,后代正常翅雌果蠅(XeXe)所占比例為 1/4,D正確。
故選BD。
31.果蠅(2n=8)羽化(從蛹變蠅)的時間有19 h、24 h和29 h三種,分別由基因A1、A2和 A3控制,這三個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未知,并且都不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現用一只羽化時間為19 h的雌蠅和一只羽化時間為24 h的雄蠅雜交,F1的羽化時間及比例為19 h : 24 h : 29 h=l : 2 : 1,且羽化時間為24h的果蠅都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A1、A2和A3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基因A1、A2和A3的顯隱性關系是A2>A3> A1
C.控制果蠅羽化時間相關的基因型有9種
D.F1自由交配產生的子代中羽化時間為29h的果蠅占3/16
【答案】CD
【分析】
(1)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
(2)基因位置的判斷方法:親本雜交后代中雌性和雄性個體的性狀即比例相同,則最可能位于常染色體,若親本雜交后代中雌性和雄性個體的性狀即比例不同,則位于性染色體。
【詳解】
A、基因A1、A2和 A3是控制同一性狀的不同基因,屬于等位基因,其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A錯誤;
B、由題干一只羽化時間為19 h的雌蠅和一只羽化時間為24 h的雄蠅雜交,F1的羽化時間及比例為19 =h : 24 h : 29 h=l : 2 : 1,且羽化時間為24h的果蠅都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在F1中雌性和雄性的性狀比例不同,所以其位于X染色體,則親代的基因型為:XA1XA2XA2Y,并且基因A1、A2和A3的顯隱性關系是A2>A1> A3,B錯誤;
C、控制羽化時間的基因A1、A2和A3位于X染色體,則雌性的基因型有6種,雄性的基因型有3種,共9種基因型,C正確;
D、親本的基因型為XA1XA2XA2Y,則F1的基因型為XA1XA2、XA2XA3、XA1Y、XA3Y,并且比例為1:1:1:1,則F1雌性個體產生的配子中XA3的比例為1/4,雄性個體中產生的配子中XA3的比例為1/4,Y的比例為1/2,F1自由交配產生的子代中羽化時間為29h的果蠅占1/43/4=3/16,D正確。
故選CD。
二、綜合題
32.如圖是苯硫脲嘗味能力的系譜圖.苯硫脲是一種白色結晶物,具有苦澀味道。能否品嘗出苯硫脲的苦澀味道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用T、t表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能否品嘗苯硫脲味道基因的傳遞遵循___________定律?;騎和t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
(2)控制味盲性狀的基因為___________性基因,該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體上。
(3)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4)如果Ⅲ2和Ⅲ8結婚(兩人色覺均正常),生育了一個患紅綠色盲且味盲的男孩,則他們再生一個味覺和色覺均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
【答案】基因分離 基因的結構不同(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或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隱 常 Tt 9/16
【分析】
1、判斷患病遺傳方式的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遺傳看女病,父子正常非伴性;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遺傳看男病,母女正常非伴性。
2、Ⅱ1和Ⅱ2正常,出生患病女兒,該病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詳解】
(1)能否品嘗出苯硫脲的苦澀味道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T和t基因的本質區(qū)別是基因的結構不同(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或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2)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味盲性狀的基因為隱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3)Ⅱ6正常,但其有個患味盲兒子,因此其基因型是Tt。
(4)Ⅲ2和Ⅲ8結婚(兩人色覺均正常),生育了一個患紅綠色盲且味盲的男孩(ttXbY),則Ⅲ2的基因型為TtXBY,Ⅲ8的基因型為TtXBXb,他們再生一個味覺和色覺均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3/4=9/16。
【點睛】
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人類遺傳病的特點,能利用口訣,根據系譜圖判斷遺傳病的遺傳方式,進而判斷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同時能進行簡單的概率計算。
33.下圖是某家族遺傳系譜圖。設甲病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乙病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據查Ⅰ-1體內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甲病屬于____________遺傳;乙病屬于____________遺傳。
(2)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Ⅰ-2產生含ab的卵細胞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_。
(3)Ⅱ-7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Ⅱ-8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4)若Ⅱ-7和Ⅱ-8生了一個同時患兩種病的孩子,那么他們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幾率是____________。
【答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AaXBY 1/4 aaXBXB 或aaXBXb AAXBY或AaXBY 1/8
【分析】
分析系譜圖:1號和2號均正常,但他們有一個患甲病的女兒(7號),即“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說明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1號和2號均正常,但他們有一個患乙病的兒子(6號),說明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又已知Ⅰ-1體內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說明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詳解】
(1)據分析可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2)就甲病而言: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Ⅰ-1和Ⅰ-2正常(A-),但有一個患甲病的女兒(aa),故Ⅰ-1和Ⅰ-2基因型為Aa;就乙病而言,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Ⅰ-1和Ⅰ-2正常正常,生了一個患乙病的兒子(XbY),故Ⅰ-1基因型為XBY,Ⅰ-2基因型為XBXb。綜上所述,Ⅰ-1的基因型為AaXBY,Ⅰ-2的基因型為AaXBXb。所以Ⅰ-2能產生4種卵細胞,分別是AXB:AXb:aXB:aXb=1:1:1:1,故含ab的卵細胞所占的比例為1/4。
(3)Ⅰ-1的基因型為AaXBY,Ⅰ-2的基因型為AaXBXb,Ⅱ-7患甲病,所以Ⅱ-7的基因型1/2aaXBXB,1/2aaXBXb。Ⅰ-3與Ⅰ-4正常,Ⅱ-10患甲?。╝a),說明Ⅰ-3和Ⅰ-4的基因型均為Aa,他們不患甲病的孩子基因型為1/3AA、2/3Aa。故表現正常的Ⅱ-8的基因型為1/3AAXBY,2/3AaXBY。
(4)若Ⅱ-7和Ⅱ-8生了一個同時患兩種病的孩子,則Ⅱ-7的基因型aaXBXb,Ⅱ-8的基因型為AaXBY。就甲病而言,他們孩子的基因型為Aa:aa=1:1,故他們再生一個孩子患甲病的幾率是1/2,不患甲病的幾率是1/2;就乙病而言,他們孩子的基因型為XBXB、XBXb、XBY、XbY,故生不患乙病男孩的幾率是1/4,所以他們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幾率是1/2×1/4=1/8。
【點睛】
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特點,能根據系譜圖,判斷甲、乙兩種遺傳病的特點及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再結合所學的知識答題即可。
34.已知黑腹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為 XY 型,偶然出現的 XXY 個體為雌性可育。黑腹果蠅長翅(A)對殘翅(a)為顯性,紅眼(B)對白眼(b)為顯性?,F有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設計實驗①與實驗②的主要目的是通過________實驗來驗證眼色性狀與性別有關,翅型性狀與性別無關。
(2)理論上預期實驗①的 F1雌雄個體自由交配得到的F2基因型共有________種,其中雌性個體中純合子的概率為________,F2中表現為殘翅白眼的果蠅概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實驗②F1中出現了 1 只例外的白眼雌蠅,請分析:
Ⅰ.若該蠅是基因突變導致的,則該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不考慮有關翅型的基因)。
Ⅱ.若該白眼雌蠅是 XXY,其變異類型屬于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父本、母本)在減數分裂________(Ⅰ、Ⅱ、Ⅰ或Ⅱ)過程中 X 染色體未正常分離造成的,該果蠅產生的各種配子的比例為__________(不考慮有關翅型的基因)。
Ⅲ.檢驗該蠅產生的原因可用表現型為________的果蠅與其雜交(不考慮翅型)。
【答案】正交與反交 12 1/4 1/16 XbXb 染色體(數目)變異 母本 Ⅰ或Ⅱ 1:1:2:2 紅眼雄性
【分析】
題圖分析:實驗①和②互為正交和反交,實驗①中F1分別為AaXBY(長翅紅眼♂)、AaXBXb(長翅紅眼♀),實驗②中正常情況下F1分別為AaXbY(長翅白眼♂)、AaXBXb(長翅紅眼♀)。
【詳解】
(1)據圖可知,無論正交還是反交,長翅性狀在雌雄中都無差別,而眼色在雄性中結果不同,故通過實驗①和②,即正交和反交,主要是驗證眼色性狀的遺傳與性別有關,而翅形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無關。
(2)據分析可知,實驗①中F1分別為AaXBY、AaXBXb,雌雄相互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種類為3×4=12種。逐對分析計算可得,雌性個體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1/2=1/4。F2個體中表現殘翅白眼的概率為1/4×1/4=1/16。
(3)由分析可知,只考慮眼色,實驗②中F1分別為XBXb(長紅♀)、XbY(長白♂),根據基因型分析:
Ⅰ、若F1中出現的長翅白眼♀果蠅是基因突變導致的,則其基因型應為XbXb。
Ⅱ、若F1中出現的長翅白眼♀果蠅是親本中的母本在減數第一或二次分裂過程中X染色體未分離產生了XbXb的異常卵細胞參與受精導致的,則其基因型應為XbXbY,該果蠅經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有XbXb、Y、Xb、XbY,比例為1∶1∶2∶2。
Ⅲ、若要鑒別F1中出現的長翅白眼♀果蠅基因型是XbXb還是XbXbY,則應選擇某一雄性果蠅與之雜交;若選擇XbY,則子代無論雌雄都表現為白眼,無法辨析,因此,應該用表現型為紅色的雄蠅(XBY)進行雜交,若后代中有紅眼雄蠅或者是由白眼雌蠅出現,則該白眼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Y。
【點睛】
熟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與應用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掌握伴性遺傳的實質與應用是解答本題的另一關鍵。減數分裂異常出現的原因分析是本題的重要考點。
35.如圖是某家系甲?。@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和乙?。@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F已查明Ⅱ-3不攜帶致病基因。請據圖回答:
(1)甲病是______染色體的___性遺傳病,乙病是______染色體的___性遺傳病。
(2)寫出下列個體的基因型:Ⅲ-9為____。
(3)若Ⅲ-9和Ⅲ-12婚配,子女中只患甲或乙一種遺傳病的概率為____;同時患兩種遺傳病的概率為____。
(4)若Ⅲ-9和一個正常男性婚配,如果你是醫(yī)生,根據他們家族的病史,你會建議他們生一個____(填“男”或“女”)孩。
【答案】常 顯 X 隱 aaXBXB或aaXBXb 5/8 1/12 女
【分析】
分析系譜圖:Ⅱ-7和Ⅱ-8都患甲病,但他們有一個不患甲病的女兒(Ⅲ-11),即“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所以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Ⅱ-3和Ⅱ-4都不患乙病,但他們有一個患乙病的兒子(Ⅲ-10),即“無中生有為隱性”,說明乙病是隱性遺傳病,且Ⅱ-3不攜帶致病基因,說明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詳解】
(1)分析系譜圖:Ⅱ-7和Ⅱ-8都患甲病,但他們有一個不患甲病的女兒(Ⅲ-11),即“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所以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虎?3和Ⅱ-4都不患乙病,但他們有一個患乙病的兒子(Ⅲ-10),即“無中生有為隱性”,說明乙病是隱性遺傳病,且Ⅱ-3不攜帶致病基因,說明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2)Ⅲ-10的基因型為aaXbY,則Ⅱ-4的基因型為aaXBXb,所以Ⅲ-9的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
(3)Ⅲ-9(aaXBXB或aaXBXb,其為XBXB的概率為1/2、XBXb的概率為1/2)和Ⅲ-12(AAXBY或AaXBY,其為AA的概率為1/3、Aa的概率為2/3)婚配,他們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為1/3+2/3×1/2=2/3,患乙病的概率為1/2×1/4=1/8,所以子女中只患甲或乙一種遺傳病的概率為1-2/3×1/8?(1?2/3)(1?1/8)=5/8;同時患兩種遺傳病的概率為2/3×1/8=1/12。
(4)Ⅲ-9(aaXBXB或aaXBXb)和一個正常男性結婚(aaXBY),他們后代中只有男孩可能患有乙病,因此建議他們生一個女孩。
【點睛】
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據系譜圖,利用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判斷出甲病和乙病的遺傳方式;其次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能運用逐對分析法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
36.果蠅的灰體(E)和黑檀體(e)、紅眼(R)和白眼(r)是兩對相對性狀。一只灰體白眼雌果蠅與一只灰體紅眼雄果蠅雜交,得到F1如下表所示,請回答:
F1
灰體紅眼
灰體白眼
黑檀體紅眼
黑檀體白眼
雌(只)
73
0
26
0
雄(只)
0
75
0
24
(1)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定律,基因R、r位于____________染色體上。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親本中灰體白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其一個初級卵母細胞中含有______個E基因。
(3)F1中黑檀體紅眼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若F1中黑檀體果蠅相互交配,則F2雌果蠅中純合子占______。
(4)預測定某灰體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可將其與F1中表型為______的雄果蠅交配。請用遺傳圖解表示EEXRXR與eeXRY雜交的過程_________。
【答案】自由組合 X 子代雌性中只有紅眼,沒有白眼,雄性中只有白眼,沒有紅眼,說明該性狀跟性別有關 EeXrXr 2 eeXRXr 1/2 黑檀體白眼
【分析】
本題的突破點為判定灰體和黑檀體、紅眼和白眼的基因所在染色體位置,需要結合題中的雜交實驗進行判定,一只灰體白眼雌果蠅與一只灰體紅眼雄果蠅雜交,后代中雌雄均出現灰體:黑檀=3:1,說明灰體和黑檀體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而果蠅的紅眼和白眼表現為與性別相關,因此可能位于性染色體上。
【詳解】
(1)分析后代每一對性狀的比例,雌性和雄性中灰體:黑檀=3:1,說明控制該性狀的基因E和e在常染色體上,且親本基因型為Ee,在子代雌性中只有紅眼,沒有白眼,雄性中只有白眼,沒有紅眼,說明該性狀跟性別有關,說明基因R與r在性染色體上,其親本基因型為XrXr和XEY??刂苾蓪ο鄬π誀畹幕蛟诜峭慈旧w,因此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由上小題可知,親本中灰體白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EeXrXr,因此該個體中卵原細胞應該復制后基因型為EEeeXrXrXrXr,因此其一個初級卵母細胞中含有2個E基因。
(3)親本的基因型為EeXrXr和EeXRY,因此F1中黑檀體紅眼果蠅的基因型為eeXRXr。黑檀體果蠅基因型為eeXRXr和eeXrY。故后代F2雌果蠅中基因型為eeXRXr、eeXrXr,因此純合子占1/2。
(4)灰體紅眼雌果蠅基因型為E_XRX_,可用測交來驗證基因型,因此選隱性個體黑檀體白眼的雄果蠅。由于親本的基因型已知,因此遺傳圖解可寫為:
【點睛】
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用分離定律解決自由組合問題(1)基因原理分離定律是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2)解題思路首先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化為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在獨立遺傳的情況下,有幾對基因就可以分解為幾個分離定律問題.如AaBb×Aabb可分解為:Aa×Aa,Bb×bb,然后,按分離定律進行逐一分析。最后,將獲得的結果進行綜合,得到正確答案。
37.自從一百多年前摩爾根以果蠅作為實驗材料開始,果蠅一直是遺傳實驗中重要的模式動物,下圖為雄果蠅染色體組成情況?,F有①~⑤五個果蠅品系(均為純種),其中品系①表型為灰身長翅細眼紅眼,品系②~⑤分別有一種性狀呈隱性,其他性狀均呈顯性。這五個品系的隱性性狀及其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如下表所示。(不考慮突變及染色體互換)
品系
①
②
③
④
⑤
隱性性狀(基因)
無
黑身(b)
殘翅(v)
粗眼(r)
白眼(e)
相應染色體
Ⅱ
Ⅱ
Ⅲ
X
(1)用品系①中雌果蠅與品系⑤中雄果蠅雜交(只考慮紅/白眼),所得F1的基因型是___,F1自由交配,其后代表型及比例是____。
(2)用品系②與品系④中果蠅雜交(只考慮灰/黑身、細/粗眼)得F1,F1自由交配得F2,F2灰身細眼果蠅中純合子的比例是___。若品系②③做親本(只考慮灰/黑身、長/殘翅),F2表型的比例為_____。
(3)興趣小組在品系①中發(fā)現了一只長剛毛雄果蠅,用它與品系①中雌果蠅雜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F2中短剛毛∶長剛毛=3∶1。為探究長剛毛基因是否位于Ⅲ號染色體上,請從品系①~⑤中選取果蠅與該果蠅進行實驗,簡要寫出實驗思路_______,若______,則該基因位于Ⅲ號染色體上。
【答案】XEXe、XEY 紅眼雌性∶ 紅眼雄性∶白眼雄性 =2∶1∶1 1/9 1∶2∶1 用該果蠅與品系④中雌果蠅雜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統(tǒng)計F2表型及比例 F2表型比例為 1∶2∶1
【分析】
由題圖表可知,品系①灰身長翅細眼紅眼為顯性純合子,②~⑤果蠅品系均只有一個性狀為隱性,其他性狀均為顯性純合,即②~⑤品系果蠅的基因型均已知。其中控制果蠅殘翅和長翅的基因、控制果蠅黑身和灰身的基因都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Ⅱ)上。
【詳解】
(1)只考慮紅/白眼的情況下,用品系①中雌果蠅(XEXE)與品系⑤中雄果蠅(XeY)雜交,所得F1的基因型是XEXe、XEY,F1自由交配(XEXe×XEY),其后代表型及比例是紅眼雌性(XEXE、XEXe)∶紅眼雄性(XEY)∶白眼雄性(XeY)=2∶1∶1。
(2)只考慮灰/黑身、細/粗眼的情況下,用品系②(bbRR)與品系④(BBrr)中果蠅雜交得F1(BbRr),F1自由交配得F2,由于控制灰/黑身基因位于常染色體Ⅱ上,控制細/粗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Ⅲ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2中B_R_∶B_rr∶bbR_∶bbrr=9∶3∶3∶1,F2灰身細眼果蠅(B_R_)中純合子(BBRR)的比例是1/9。只考慮灰/黑身、長/殘翅,若品系②(bbVV)③(BBvv)做親本,F1(BbVv),由于控制果蠅殘翅和長翅的基因、控制果蠅黑身和灰身的基因都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Ⅱ)上,產生的配子為bV∶Bv=1∶1,即1/2bV、1/2Bv,F2為1/4bbVV、1/2BbVv、1/4BBvv,即F2表型的比例為黑身長翅∶灰身長翅∶灰身殘翅=1∶2∶1。
(3)長剛毛雄果蠅與品系①中雌果蠅雜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F2中短剛毛∶長剛毛=3∶1,可知短剛毛為顯性、長剛毛為隱性,假設該對基因為A/a,為探究長剛毛基因是否位于Ⅲ號染色體上,從表中可知控制細/粗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Ⅲ上,因此可用該果蠅(aaRR)與品系④中雌果蠅(AArr)雜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統(tǒng)計F2表型及比例,若長剛毛基因位于Ⅲ號染色體上,F2表型的比例為長剛毛細眼(1/4aaRR)∶短剛毛細眼(1/2AaRr)∶短剛毛粗眼(1/4AArr)=1∶2∶1。
【點睛】
答題關鍵在于掌握基因分離定律及應用、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基因連鎖、伴性遺傳,難點在于設計遺傳學探究實驗及基因連鎖相關分析。注意題干信息“品系②~⑤分別有一種性狀呈隱性,其他性狀均呈顯性”和表中信息“殘翅、黑身都位于第Ⅱ號染色體上”的應用。
38.如圖是某家族紅綠色盲遺傳圖譜(此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B和b控制)請據圖回答
(1)紅綠色盲是一種受__________染色體上的________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2)Ⅱ5的基因型__________ Ⅱ6的基因型___________。
(3)Ⅱ5與Ⅱ6再生一個孩子,患紅綠色盲和的概率_________。
(4) Ⅲ8的致病基因來自于Ⅰ中的___________號。
【答案】X 隱形 XBXb XBY 1/4 2
【分析】
紅綠色盲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女性正常)、XBXb(女性攜帶者)、XbXb(女性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是XBY(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
【詳解】
(1)紅綠色盲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
(2)Ⅱ5的父親是色盲患者,其色盲基因一定會遺傳給Ⅱ5,故Ⅱ5是紅綠色盲基因的攜帶者基因行為XBXb,Ⅱ6為正常男性,故其基因型是XBY。
(3)由以上分析可知,Ⅱ5基因型為XBXb,Ⅱ6基因型是XBY,若Ⅱ5與Ⅱ6再生一個孩子,患紅綠色盲的概率為1/4。
(4)Ⅲ8的色盲基因來自Ⅱ5,Ⅱ5的色盲基因來自Ⅰ中的2號。
【點睛】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人類的性別決定和伴X隱性遺傳病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并學會分析遺傳系譜圖進行推理解答問題。
39.果蠅有4對染色體(Ⅰ~Ⅳ號,其中Ⅰ號為性染色體)。純合體野生型果蠅表現為灰體、長翅、直剛毛,從該野生型群體中分別得到了甲、乙、丙三種單基因隱性突變的純合體果蠅,其特點如表所示。
表現型
表現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體
甲
黑檀體
體呈烏木色、黑亮
ee
Ⅲ
乙
黑體
體呈深黑色
bb
Ⅱ
丙
殘翅
翅退化,部分殘留
vgvg
Ⅱ
某小組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探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回答下列問題:
(1)用乙果蠅與丙果蠅雜交,F1的表現型是___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現型分離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甲果蠅與乙果蠅雜交,F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蠅體色性狀_________(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分離。
(3)該小組又從乙果蠅種群中得到一只表現型為焦剛毛、黑體的雄蠅,與一只直剛毛灰體雌蠅雜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直剛毛灰體♀∶直剛毛黑體♀∶直剛毛灰體♂∶直剛毛黑體♂∶焦剛毛灰體♂∶焦剛毛黑體♂=6∶2∶3∶1∶3∶1,則雌雄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剛毛性狀的基因用A/a表示)。F2所有果蠅自由交配,后代雌性果蠅中,黑身直毛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
【答案】灰體長翅 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Ⅱ號染色體上,不能進行自由組合 EeBbVgVg 會 BBXAXA、bbXaY 7/32
【分析】
1、據題干信息和表格分析可知,甲果蠅的表現型是黑檀體,其基因型為eeBBVgVg;乙果蠅的表現型為黑體,其基因型為EEbbVgVg;丙果蠅的表現型為殘翅,其基因型為EEBBvgvg。
2、根據表格中不同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可知,B、b與Vg、vg在同一對常染色體上,遵循連鎖與互換定律;而E、e在另一對常染色體上,與B、b與Vg、vg之間都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根據后代判斷基因型,特別是判斷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體上的方法是:對后代雌雄性狀分別進行分析,雌雄中性狀分離比相同的,其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雌雄中性狀分離比不相同的,其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
【詳解】
(1)丙果蠅的基因型為EEBBvgvg,乙果蠅的基因型為EEbbVgVg,兩者雜交產生的后代基因型為EEBbVgvg,表現型為灰體長翅;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現型分離比是由于兩對等位基因(B/b,Vg/vg)都位于Ⅱ號染色體上,不能進行自由組合。
(2)用甲果蠅eeBBVgVg與乙果蠅EEbbVgVg雜交,F1基因型為EeBbVgVg,其中控制體色的基因型為EeBb,表現型為灰體。因E和e、B和b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Ⅲ號、II 號染色體上,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能進行自由組合,所以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蠅體色性狀會發(fā)生分離。
(3)分析子二代的基因型:
①子二代雄果蠅和雌果蠅中直剛毛:焦剛毛的比值:
♂:直剛毛∶焦剛毛=(3+1)∶(3+1)=1∶1;
♀:直剛毛∶焦剛毛=8∶0=1∶0;
兩者后代的分離比不相同,說明A、a位于X染色體上,由于伴性遺傳具有交叉遺傳的特點,后代雌果蠅全是直毛,說明直剛毛性狀為顯性性狀,子一代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AY,后代雄果蠅直剛毛∶焦剛毛=1∶1,說明子一代雌果蠅是雜合子XAXa,親本基因型是XAXA、XaY,黑體與灰體這一相對性狀,雌果蠅與雄果蠅的比例相同,都是灰體∶黑體=3∶1,因此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子一代基因型是Bb,親本基因型是BB、bb,考慮2對相對性狀,焦剛毛、黑體的雄蠅的基因型是bbXaY,直剛毛灰體雌蠅的基因型是 BBXAXA。F1的基因型為BbXAXa和BbXAY,就B/b而言,F2為1/4BB、1/2Bb、1/4bb,F2所有果蠅自由交配,產生的配子為1/2B和1/2b,子代黑身bb為1/2×1/2=1/4。就XA/Xa而言,F2為1/4XAXA、1/4XAXa、1/4XAY、1/4XaY,產生的雌配子為3/4XA、1/4Xa,雄配子為1/4XA、1/4Xa、1/2Y,自由交配產生的雌性果蠅中表現為直毛的占7/8,故F2所有果蠅自由交配,后代雌性果蠅中,黑身直毛所占比例為1/4×7/8=7/32。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表格信息判斷甲、乙、丙三個純合果蠅的基因型,明確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進而結合題干要求分析答題。
40.以下兩對基因與雞羽毛的顏色有關:蘆花羽基因B對全色羽基因b為顯性,位于Z染色體上,而W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常染色體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現的前提,tt時為白色羽。各種羽色表型見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型。雜交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蘆花羽雄雞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蘆花羽雄雞與ttZbW雜交,子代表現型及其比例為蘆花羽∶全色羽=1∶1,則該雄雞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蘆花羽雄雞與一只全色羽雌雞交配,子代中出現了2只蘆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雞,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其子代中蘆花羽雌雞所占比例理論上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雛雞通常難以直接區(qū)分雌雄,蘆花羽雞的雛雞具有明顯的羽色特征(絨羽上有黃色頭斑)。如采用純種親本雜交,以期通過絨羽來區(qū)分雛雞的雌雄,則親本雜交組合有(寫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ZW 1/4 TTZBZb TtZBZb×TtZbW 3/16 TTZbZb×TTZBW;TTZbZb×ttZBW;ttZbZb×TTZBW
【分析】
分析題干信息可知,與雞羽毛顏色有關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根據基因的功能可以判斷∶蘆花羽的基因型為T_ZBZ-、T_ZBW; 全色羽的基因型為T_ZbZb、T_ZbW;白色羽的基因型為tt_ _。
【詳解】
(1)性別決定類型包括XY型和ZW型,根據題意可知,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雜交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蘆花羽雄雞(T_ZBZ-)所占比例=1/2 × 1/2=1/4。
(2)一只蘆花羽雄雞(T_ZBZ-)與ttZbW雜交,由于后代沒有出現白色羽,則該雄雞的基因型一定為TT;又由于子代表現型及其比例為蘆花羽∶ 全色羽=1∶ 1,則該雄雞基因型為TTZBZb。
(3)一只蘆花羽雄雞(T_ZBZ-)與一只全色羽雌雞(T_ZbW)交配,由于后代出現白色羽,則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均為Tt;又由于后代同時出現蘆花羽和全色羽,則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TtZBZb x TtZbW,其子代中蘆花羽雌雞(T_ZBW)所占比例理論上為3/4 × 1/4=3/16。
(4)雛雞通常難以直接區(qū)分雌雄,蘆花羽雞的雛雞具有明顯的羽色特征(絨羽上有黃色頭斑)。如采用純種親本雜交,以期通過絨羽來區(qū)分雛雞的雌雄,則親本雜交組合有TTZbZb×TTZBW(雄雞全為蘆花羽,雌雞全為全色羽);TTZbZb×ttZBW(雄雞全為蘆花羽,雌雞全為全色羽);ttZbZbxTTZBW(雄雞全為蘆花羽,雌雞全為全色羽)。
【點睛】
本題考查了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和伴性遺傳的有關知識,要求學生掌握性別決定類型以及性染色體組成與性別的關系,能夠結合題干信息確定基因型和表現型之間的關系,再結合遺傳定律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
41.小鼠由于其繁殖能力強、性狀多樣而成為遺傳學研究的常用材料。下面是不同鼠種的毛色及尾長性狀遺傳研究的幾種情況,在實驗中發(fā)現有些基因有純合致死現象(在胚胎時期就使個體死亡),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甲種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黃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長尾(d)。任意取雌雄兩只黃色短尾鼠經多次交配,F1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2∶2∶1。則該自然種群中,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為________;讓上述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則F2代中灰色長尾鼠占________。若無上述純合致死現象,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探究控制尾巴的基因在X染色體或是常染色體上,則應該選擇的雜交組合是______________。
(2)乙種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三種:黃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應原理如下圖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達),純合aa的個體由于缺乏酶1使黃色素在鼠內積累過多而導致50%的個體死亡。分析可知:
①黃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__種。
②兩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黃色和青色,且比例為1∶6,則這兩只青色鼠可能的基因型組合中基因型不相同的組合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多只基因型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則后代中黃色個體所占比例為________。
【答案】YyDd 1/3 ♀長尾×♂短尾 3 AaBB×AaBb 1/7
【分析】
1、任意取雌雄兩只黃色短尾鼠經多次交配,F1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2∶2∶1,分析兩對相對性狀,對于體色來說,黃色∶灰色=2∶1,說明黃色對灰色是顯性,且顯性純合致死,對于尾的長度來說,短尾∶長尾=2∶1,說明短尾對長尾是顯性,顯性基因純合致死。
2、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由于自由組合定律同時也遵循分離定律,因此可以將自由組合問題轉化成分離定律問題進行解答。
3、分析題圖和題意可知,aaB_、aabb表現為黃色,A_B_表現為青色,A_bb表現為灰色。
【詳解】
(1)甲種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任意取雌雄兩只黃色短尾鼠經多次交配,F1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2∶2∶1,分析兩對相對性狀,對于體色來說,黃色∶灰色=2∶1,說明黃色對灰色是顯性,且顯性純合致死,對于尾的長度來說,短尾∶長尾=2∶1,說明短尾對長尾是顯性,顯性基因純合致死,因此自然種群中黃色短尾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yyDd自由交配,則F2代中的基因型是yyDD∶yyDd∶yydd=1∶2∶1,其中yyDD致死,因此灰色長尾鼠的比例是yydd=1/3。通過一次雜交實驗探究控制尾巴的基因在X染色體或是常染色體上,應該選用隱性性狀的雌性個體與顯性性狀的雄性個體雜交,觀察雜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性別關系,即選♀長尾×♂短尾。
(2)①由題圖和題意可知,aa存在表現為黃色,黃色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三種。②兩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黃色和青色,沒有灰色鼠,說明雜交的親本中必定有一個體為BB,而后代有黃色,說明親本都為Aa。因此,雜交的兩只青色鼠可能的基因型組合中基因型不相同的組合為AaBB×AaBb?;蛐蜑锳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為1aabb、1aaBB、2aaBb的個體只有50%存活,所以后代個體表現型比例為黃色∶青色∶灰色=2∶9∶3,則后代中黃色個體所占比例為2/(2+9+3)=1/7。
【點睛】
本題的知識點是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并學會根據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關系推測親本的基因型,結合題干信息和遺傳規(guī)律利用正推法進行推理、解答遺傳問題。
42.果蠅的紅眼對白眼為顯性且分別由基因B、b控制,這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果蠅的長翅基因(A)與殘翅基因(a)位于Ⅱ號染色體上。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果蠅眼色和翅形性狀的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定律。
(2)隨機交配了多代的果蠅種群甲中的個體全表現為殘翅,且雌雄個體的眼色都是既有紅眼又有白眼;選擇其中的紅眼果蠅組成種群乙,讓種群乙隨機交配一代,子代中雌果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種,白眼果蠅的性別為________。
(3)隨機交配了多代的果蠅種群丙中的個體全表現為白眼,且雌雄個體的翅形都是既有長翅又有殘翅;選擇其中的長翅果蠅組成種群丁,讓種群丁隨機交配一代,子代中的長翅果蠅:殘翅果蠅=8:1,則種群丁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
(4)讓上述種群乙中的一只雄果蠅與種群丁中的一只雌果蠅交配,若子代中長翅紅眼雌果蠅占1/4,則這對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讓種群乙中的一只雌果蠅與種群丁中的一只雄果蠅交配,若子代中長翅紅眼雌果蠅占1/4,則這對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或aaXBXb與AAXbY。
【答案】(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 2 雄性 2/3 aaXBY與AaXbXb aaXBXB與AaXbY
【分析】
果蠅的紅眼對白眼為顯性且分別由基因B、b控制,這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果蠅的長翅基因(A)與殘翅基因(a)位于Ⅱ號染色體上,說明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詳解】
(1)由于控制果蠅眼色和翅形性狀的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所以上述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隨機交配了多代的果蠅種群甲中的個體全表現為殘翅,說明親本基因型均為aa,且雌雄個體的眼色都是既有紅眼又有白眼,則子一代的紅眼個體基因型為aaXBX-、aaXBY,令其組成種群乙,則讓種群乙隨機交配一代,子代中雌果蠅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共兩種,白眼果蠅的基因型為aaXbY,為雄性。
(3)隨機交配了多代的果蠅種群丙中的個體全表現為白眼,說明親本基因型為XbXb、XbY,且雌雄個體的翅形都是既有長翅(A-)又有殘翅(aa),令子一代中長翅(A-)個體組成種群丁,讓種群丁隨機交配一代,子代中的長翅果蠅∶殘翅果蠅=8∶1,根據殘翅果蠅占1/9,可知種群丁產生的含有a基因的配子占1/3,可推出Aa個體占2/3。
(4)讓上述種群乙中的一只雄果蠅(aaXBY)與種群丁中的一只雌果蠅交配,若子代中長翅紅眼雌果蠅(A-XBX-)占1/4=1/2×1/2,則這對果蠅的基因型為aaXBY與AaXbXb;讓種群乙中的一只雌果蠅(aaXBX-)與種群丁中的一只雄果蠅(A-XbY)交配,若子代中長翅紅眼雌果蠅(A-XBX-)占1/4,則這對果蠅的基因型為aaXBXB與AaXbY或aaXBXb與AAXbY。
【點睛】
本題考查伴性遺傳的規(guī)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3.果蠅眼色遺傳中,紫色基因(B)對紅色基因(b)為完全顯性,色素的產生需要顯性基因A,只有隱性基因a時不產生色素,不產生色素的個體為白色眼。兩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體上。為研究眼色遺傳機制,選擇1只紫色眼雌果蠅和1只白色眼雄果蠅為親本雜交獲得F1,F1雌雄果蠅均為紫色眼,F1隨機交配中F2的表型和比例如下表所示。
F2
紫色眼
紅色眼
白色眼
雌性
6/16
0
2/16
雄性
3/16
3/16
2/16
回答下列問題。
(1)顯性基因B在________染色體上,決定F1果蠅眼色遺傳遵循孟德爾的________定律。
(2)親本雌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
(3)F2紅色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F2雌果蠅中純合子占________。
(4)欲驗證F1中紫色眼雄果蠅的基因型,可選擇白眼雌果蠅與之測交。請用遺傳圖解表示雜交過程____。
【答案】X 自由組合 AAXBXB AAXbY或AaXbY 1/4
【分析】
題干分析,不含有A基因時,果蠅表現為白色,含有A和B基因時表現為紫色,含有A基因和b基因時表現為紅色。由F2分析,后代中表現型及比例和為16,說明這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定律,F1雜交組合為雙雜合,F2雌性中紫眼:白眼=3:1,沒有出現紅眼,說明子一代的雄果蠅的基因型是XBY,F2雄性中出現了紅眼,說明子一代雌性的基因型是XBXb,結合F1的雙雜合推出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親本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據此答題。
【詳解】
(1)根據分析可知,顯性基因B位于X染色體上,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由分析可知,親本雌性的基因型是AAXBXB,雄性的基因型是aaXbY。
(3)F1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則F2紅眼雄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F2雌果蠅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XBXB:A_XBXb:aaXBXB:aaXBXb=3:3:1:1,其中純合子占(1+1)/(3+3+1+1)=1/4。
(4)F1中的紫色雄果蠅的基因型是AaXBY,欲通過測交驗證其基因型,即與aaXbXb進行雜交,遺傳圖解如下:
【點睛】
本題考查的是果蠅眼色的伴性遺傳,意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伴性遺傳的遺傳規(guī)律知識來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4.果蠅的眼色由多對基因控制,野生型基因控制的全為紅眼?,F一野生型紅眼種群中 偶然出現了一只伊紅眼雄蠅和一只白眼雌蠅,經科研證實這兩種眼色產生各涉及一對等位基因(伊紅眼A/a,白眼B/b),均由基因突變產生,且這兩對基因中有一對位于X染色體上。 現為進一步探究這兩對基因的遺傳方式,做了以下兩組實驗:
實驗一:P:♀紅眼×♂伊紅眼→F1相互交配→F2紅眼∶伊紅眼=3∶1
實驗二:P:♀白眼×♂紅眼→F1相互交配→F2紅眼∶白眼=3∶1
(1)果蠅的眼色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__。
(2)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體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已知B/b這對等位基因控制眼色色素的合成,有B時才有色素的合成,紅眼、伊紅眼才能形成;無B時眼色為白色。請從實驗一、實驗二的親本中選擇材料做為親本,驗證A/a、B/b這兩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寫出實驗思路及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紅眼 常 若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實驗二中F2代 紅眼∶白眼=1∶1,與實驗結果相矛盾,故位于常染色體上(或:只有B/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實驗二F2代中才會出現 紅眼∶白眼=3∶1) 實驗思路:讓♀白眼和♂伊紅眼雜交得F1,再將F1代雌雄蠅相互交配,統(tǒng)計F2代的眼色及比例
預期結果:F2代中紅眼∶伊紅眼∶白眼=9∶3∶4(或雌蠅中:紅眼∶白眼=3∶1或6∶2,雄蠅中:紅眼∶伊紅眼∶白眼=3∶3∶2或♀紅眼∶♀白眼∶♂紅眼∶♂伊紅眼∶♂白眼=6∶2∶3∶3∶2)
【分析】
1、分析實驗一:在子二代出現紅眼∶伊紅眼=3∶1,說明紅眼對伊紅眼為顯性,分析實驗二:在子二代出現紅眼∶白眼=3∶1,說明紅眼對白眼為顯性。據題干信息,野生型基因控制的全為紅眼?,F一野生型紅眼種群中 偶然出現了一只伊紅眼雄蠅和一只白眼雌蠅,經科研證實這兩種眼色產生各涉及一對等位基因(伊紅眼A/a,白眼B/b),均由基因突變產生。可知紅眼基因型為A-、B-,伊紅眼為aa,白眼為bb。
2、要驗證A/a、B/b這兩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需要證明 雙雜合子能產生數量相等的四種配子。
【詳解】
(1)據分析可知,果蠅的眼色中顯性性狀是紅眼。
(2)據分析可知,若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實驗二中F2代 紅眼∶白眼=1∶1,與實驗結果相矛盾,故位于常染色體上?;颍褐挥蠦/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實驗二F2代中才會出現 紅眼∶白眼=3∶1,故B/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3)現已知B/b這對等位基因控制眼色色素的合成,有B時才有色素的合成,紅眼、伊紅眼才能形成;無B時眼色為白色。由此可知,紅眼基因型為A-B-,伊紅眼基因型為aaB-,白眼基因型為aaB-和aabb。要驗證A/a、B/b這兩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用偶然出現的♀白眼和♂伊紅眼雜交得F1,再將F1代雌雄蠅相互交配,統(tǒng)計F2代的眼色及比例。跟據圖乙可知,A/a在X染色體上,♀白眼(XAXAbb)和♂伊紅眼(XaYBB)雜交得F1(XAXaBb、XAYBb),F1雌雄交配,若A/a、B/b這兩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2代中紅眼∶伊紅眼∶白眼=9∶3∶4。單獨分析每一對基因。F1Bb×Bb→F2:BB:Bb:bb=1:2:1;F1XAXa×XAY→F2:XAXA:XAXa:XAY:XaY=1:1:1:1。F2雌性基因型為B-XAX-:bbXAX-=6:2,F2,雄性基因型為B-XAY:B-XaY:bbXAY:bbXaY=3:3:1:1。表現型為雌蠅中:紅眼∶白眼=3∶1或6∶2,雄蠅中:紅眼∶伊紅眼∶白眼=3∶3∶2?;颉饧t眼∶♀白眼∶♂紅眼∶♂伊紅眼∶♂白眼=6∶2∶3∶3∶2。
【點睛】
本題以果蠅的眼色為素材,考查伴性遺傳、遺傳定律的應用,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遺傳的特點,能根據題中信息判斷顯隱性及遺傳方式,再利用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正確作答。
45.蘆花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該種雞腿部有毛稱為毛腿,與之對應的為光腿,該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雞冠有單冠和復冠兩種表現型,由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B/b基因控制,兩對基因獨立遺傳?,F讓光腿單冠雄雞與毛腿復冠雌雞交配產生足夠多的F1,F1的表現型及比例為毛腿單冠雄雞:毛腿單冠雌雞:毛腿復冠雌雞=1:1:1。回答下列問題:
(1)在腿部是否有毛這對性狀中,光腿為____________性狀。上述兩對等位基因發(fā)生重組的時期為___________。
(2)已知單冠為顯性性狀,針對上述比例的出現,某生物興趣小組成員提出了兩種觀點。
觀點一:控制單冠和復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___________。
觀點二:控制單冠和復冠的基因僅位于Z染色體上,且基因型為ZbZb的個體死亡。
若觀點二正確,則親本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
(3)請你以F1為材料設計一個簡單的雜交實驗對上述兩種觀點進行判斷。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隱性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雄雞中,基因型為bb的個體死亡 aaZBZb、AAZbW 讓F1中單冠雌雄雞交配,觀察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若F2中雌雄雞的性別比例是1:1,則觀點二正確;若F2中雌雄雞的性別比例不是1:1,則觀點一正確
【分析】
根據題意,雞的兩對相對性狀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由于二者獨立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單獨分析每對性狀,光腿×毛腿→F1雌雄全為毛腿,說明毛腿對光腿為顯性,A/a位于常染色體遺傳;單冠雄×復冠雌→F1單冠雄:單冠雌:復冠雌=1:1:1,說明單冠對復冠為顯性,B/b位于常染色體或Z染色體遺傳,雄雞中基因型為bb或ZbZb的個體死亡。
【詳解】
(1)親本光腿雄雞與毛腿雌雞交配,所得子代全表現為毛腿,因此光腿為隱性性狀;根據題干可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而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自由組合(重組)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2)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可推測單冠對應的基因型為Bb,復冠對應的基因型為bb,F1雌雄雞的基因型理論上都應該有Bb和bb,且比例均為1:1,但是根據題干比例可知,雄雞中沒有基因型為bb的個體,因此推測其死亡。若B/b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且基因型為ZbZb的個體死亡,親本光腿單冠雄雞與毛腿復冠雌雞的基因型分別為aaZBZ-、A-ZbW,分開分析每一種性狀,F1只有毛腿,因此親本的基因型為aa和AA,F1有復冠雌雞,其基因型為ZbW,因此親本的基因型為ZBZb、ZbW,所以雙親的基因型為aaZBZb、AAZbW。
(3)欲確定上述兩種觀點哪種正確,可以讓F1中單冠雌雄雞交配,觀察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F2中單冠雄雞與單冠雌雞的基因型均為Bb,且雄雞中基因型為bb的個體死亡,因此雌雄比不等于1:1;若B/b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則F1中單冠雌雞與單冠雄雞的基因型分別為ZBW和ZBZb,二者交配,F2中沒有致死情況,雌雄比為1:1。
【點睛】
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點:單冠雄×復冠雌→F1單冠雄:單冠雌:復冠雌=1:1:1,說明單冠對復冠為顯性,B/b位于常染色體或Z染色體遺傳,雄雞中基因型為bb或ZbZb的個體死亡。
46.兩種罕見的家族遺傳病,致病基因分別位于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上。一種先天代謝病稱為黑尿?。ㄓ葾/a控制),病人的尿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就會變黑。另一種因缺少琺瑯質而牙齒為棕色(由B/b控制)。下圖為某家族遺傳圖譜,回答下列問題:
(1)棕色牙齒病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
(2)4號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7號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
(3)若10號個體和14號個體結婚,生育一個患棕色牙齒女兒的概率為___________。
【答案】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AaXbXb AAXBXb或AaXBXb 1/4
【分析】
分析遺傳系譜圖:3號和4號都不患黑尿病,有患黑尿病的女兒6號,故黑尿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題干中“甲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上”故棕色牙齒為伴性遺傳,又因為圖中11號正常,其母親6號患棕色牙齒,故棕色牙齒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詳解】
(1)根據以上分析已知,棕色牙齒為伴X顯性遺傳病,黑尿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2)據圖分析,3號為棕色牙齒,4號正常,他們有兩種病的后代,所以3號的基因型為AaXBY,4號基因型為AaXbXb,因此7號個體基因型可能有2種,即AAXBXb、AaXBXb。
(3)5號正常,6號兩病皆患,基因型為aaXBXb,10號為棕色牙齒,由5、6可推知10號為AaXBXb,由8、9可推知14號為AaXbY,生育一個棕色牙齒的女兒(XBXb)的幾率是1/4。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人類遺傳病的特點,能利用口訣,根據系譜圖判斷遺傳病的遺傳方式,進而判斷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同時能利用逐對分析法進行簡單的概率計算。
47.為研究某種昆蟲的遺傳特性,研究者對一個樣地進行了多次觀察統(tǒng)計,發(fā)現群體中長翅昆蟲雌性明顯多于雄性,而中長翅個體中雄性明顯多于雌性。在一次觀察統(tǒng)計時,他們還偶然發(fā)現了一只殘翅雌性個體,研究者將該殘翅個體與純合長翅個體進行了雜交,欲探究該殘翅昆蟲的基因組成(基因在X染色體上時,雄性可看作純合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假設長翅和中長翅由一對等位基因(H、h)決定,通過觀察統(tǒng)計結果可知,這對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體上,其中顯性性狀為______。
(2)若上述假設成立,現將殘翅雌性個體與純合長翅雄性個體雜交,F1雌性全為長翅,雄性均為中長翅,F1隨機交配,F2中雌雄均表現為長翅:中長翅:殘翅=4:3:1。經分析,殘翅的出現與基因N、n有關,根據雜交結果判斷,N、n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體上。親本殘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F2的長翅果蠅中雜合子的比例為____________。
(3)欲鑒定F2中一只長翅雄性個體的基因型,請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結果和結論: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
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
【答案】X 長翅 常 nnXhXh 3/4 將這只長翅雄性個體與殘翅雌性個體雜交,觀察統(tǒng)計子代表現型(及比例) 若子代全部為長翅個體,則基因型為NNXHY;若子代雌性均為長翅,雄性中長翅和殘翅比例為1:1,則基因型為NnXHY;若子代雌性均為長翅,雄性均為殘翅,則基因型為nnXHY
【分析】
試題分析:群體中長翅昆蟲雌性明顯多于雄性,而中長翅個體中雄性明顯多于雌性,雌雄對該性狀的表現機會相差較大,說明控制翅形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在雌性中表現多的為顯性性狀,在雄性中表現多的為隱性性狀,因此長翅顯性性狀。
【詳解】
(1)由分析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由于群體中長翅昆蟲雌性明顯多于雄性,說明顯性性狀為長翅。
(2)殘翅的出現與基因N、n有關,即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F1雌性全為長翅,雄性均為中長翅,F1隨機交配,F2中雌雄均表現為長翅:中長翅:殘翅=4:3:1(和為8),F2中該比例是(3:1)(1:1)即3:1:3:1的變式,若兩對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無法得到該比例,推出N、n位于常染色體上。就H、h基因而言,在F2雌雄表現機會相同時,F1無論是何種基因型,F2都不會出現3:1的表現型比例,而F1雌性個體為XHXh,雄性個體為XhY時可得到F2中1:1的表現型比例。結合以上分析,對于N、n基因而言,F2應為3:1的表現型比例,只有F1雌雄均為Nn時才能出現該比例。綜合兩對基因,得出F1的基因型及對應的表現型為:雌性個體為NnXHXh,表現為長翅,雄性個體為NnXhY,表現為中長翅,根據F1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可推出親本中殘翅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nnXhXh,純合長翅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NNXHY。再根據F1的基因型推出F2,F2雌性個體的基因型可表示為N_XHXh、N_XhXh、nnXHXh、nnXhXh,比例為3:3:1:1,結合親本和F1的基因型與表現型的對應關系(含有基因H表現為長翅、含有基因N不含有基因H表現為中長翅、不含有顯性基因的表現為殘翅),雌性個體中長翅:中長翅:殘翅=4:3:1。同理,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N_XHY、N_XhY、nnXHY、nnXhY,比例為3:3:1:1,雄性個體中長翅:中長翅:殘翅=4:3:1。F2長翅果蠅的基因型為N_XHXh(雜合子)、nnXHXh(雜合子)、N_XHY、nnXhY=3:1:3:1,其中NNXHY和nnXhY為純合子,占2份,因此雜合子為6/8,即3/4。
(3)F2長翅雄性個體的基因型可能為NNXHY或NnXHY或nnXHY,可將這只長翅雄性個體與殘翅雌性個體(nnXhXh)雜交,觀察統(tǒng)計子代表現型及比例。
若長翅雄性個體基因型為NNXHY,后代基因型為NnXHXh、NnXhY,則子代全部為長翅個體;
若長翅雄性個體基因型為NnXHY,后代基因型為NnXHXh、nnXHXh、NnXhY、nnXhY,則子代雌性均為長翅,雄性中長翅和殘翅比例為1:1。
若長翅雄性個體基因型為nnXHY,后代基因型為nnXHXh、nnXhY,則子代雌性均為長翅,雄性均為殘翅。
【點睛】
本題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和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圖表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8.某種實驗動物,其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正常翅和裂翅、有翅和無翅分別由基因E/e、F/f控制,兩對基因均隱性純合時會出現胚胎致死現象,且其中一對基因位于性染色體同源區(qū)段上??蒲腥藛T用一只裂翅雌性個體和一只正常翅雄性個體多次交配,F1雄性既有正常翅也有無翅,雌性全為正常翅。讓F1個體自由交配得到F2,F2的表現型及相應數量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正常翅
裂翅
無翅
雌性
480
160
0
雄性
300
100
180
(1)有翅性狀和無翅性狀中,顯性性狀為_________,其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體上。
(2)親本裂翅雌性個體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
(3)若想驗證F1正常翅雌性個體的基因型,能否用測交方法,請一并說明原因是____________。
(4)F2裂翅雄性基因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翅 ZW(性) eeZfWF 否,不存在eeZfZf個體 eeZFZF: eeZFZf=1:4
【分析】
由題意可知,兩對等位基因只有一對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對于有翅和無翅來說,F1和F2,中無翅只出現在雄性 (ZZ),而雌性中沒有無翅(ZW),說明控制有翅和無翅的基因F/f位于性染色體上(可能只在Z染色體上或Z和W染色體上),因此控制正常翅和裂翅的基因E/e位于常染色體。由于親本為裂翅雌性和正常翅雄性(親本全是有翅),F1中為正常翅,沒有裂翅,出現無翅,說明正常翅和有翅都是顯性性狀。若控制有翅和無翅的基因F/f只位于Z染色體上,F1中雄性無翅的基因型是ZfZf,故親本的雌性基因型中一定有Zf W,其表現型為無翅,與題意不符,因此控制有翅和無翅的基因F/f位于Z和W染色體上。F1中雌性全為正常翅,所以親本的基因型為eeZfWF(裂翅雌性)和EEZFZf (正常翅雄性),F1中的基因型為EeZFZf(正常翅雄性)、EeZfZf(無翅雄性)、EeZFWF(正常翅雌性)、EeZfWF(正常雌性)。
【詳解】
(1)由分析可知,有翅性狀和無翅性狀中,顯性性狀為有翅。 其基因位于ZW染色體上。
(2)由分析可知,親本裂翅雌性個體基因型為eeZfWF。
(3)若想驗證F1正常翅雌性個體的基因型,其測交的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應該為eeZfZf個體,由兩對基因均隱性純合時會出現胚胎致死現象,則雄性個體中不存在eeZfZf個體。因此若想驗證F1正常翅雌性個體的基因型,不能用測交方法,其原因是不存在eeZfZf個體。
(4)F1中的基因型為EeZFZf(正常翅雄性)、EeZfZf(無翅雄性)、EeZFWF(正常翅雌性)、EeZfWF(正常雌性),其比例為1∶1∶1∶ 1,自由交配得到F2,分開考慮,Ee×Ee后代的基因型以及比例為EE∶ Ee∶ ee=1∶ 2∶ 1;1/2ZFZf和1/2ZfZf產生的雄配子ZF:Zf=1:3,1/2ZFWF和1/2ZfWF產生的雌配子ZF∶ Zf∶WF=1∶ 1∶ 2,因此(1/2ZFZf、1/2ZfZf)×(1/2ZFWF、1/2ZfWF)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ZFZF∶ZFZf∶ZfZf∶ ZFWF∶ZfWF=1∶ 4∶3∶ 2∶ 6。因此F2裂翅雄性基因型及比例為eeZFZF∶eeZFZf=1∶ 4。
【點睛】
本題結合表格數據,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和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掌握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能利用表中數據進行基因型判斷推斷,然后運用逐對分析法計算概率,屬于考綱中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49.以性染色體決定生物性別的方式有多種。山羊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蝗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O型(XX為雌性,XO為雄性,其中O表示空缺)。請回答相關問題:
(1)某正常蝗蟲的體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則該個體的性別是____性,若對該種蝗蟲進行基因組測序,則應該測定____條染色體的DNA序列。
(2)在自然野雞種群中,通常公雞的性染色體組成是__________。“牝雞司晨”是我國古代人民早就發(fā)現的“性反轉”現象(即原本下蛋的母雞轉變成公雞),這樣的公雞在與正常母雞交配時,后代的性別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性染色體組成為WW的胚胎不能存活)
(3)下面的系譜圖表示了山羊某種性狀的遺傳,圖中深色表示該種性狀的表現者。
已知該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據系譜圖推測,該性狀為_________(填“隱性”或“顯性”)性狀。假設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則系譜圖中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僅位于Y染色體上,依照Y染色體上基因的遺傳規(guī)律,在第Ⅲ代中表現型不符合該基因遺傳規(guī)律的個體是____________(填個體編號)。
【答案】雄 12 ZZ 公雞∶母雞=1∶2 隱性 XAXa XAXA或XAXa Ⅲ-1、Ⅲ-3和Ⅲ-4
【分析】
根據題干信息分析可知,山羊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雄性為XY,雌性為XX;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雄性為ZZ,雌性為ZW;蝗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O型,雌性為XX,雄性為XO(其中O表示空缺),據此分析答題。
【詳解】
(1)已知某正常蝗蟲的體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說明其性染色體不是成對存在的,即其染色體組成為11對常染色體+XO,進而說明該蝗蟲是雄性的;若對該種蝗蟲進行基因組測序,應該測定其11條常染色體和1條X染色體共計12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
(2)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通常公雞的性染色體組成為ZZ;性反轉的公雞是由母雞轉變而來的,其性染色體組成為ZW,與正常的母雞(ZW)交配,后代為ZZ∶ZW∶WW=1∶2∶1,其中WW的胚胎不能存活,因此后代公雞∶母雞=1∶2。
(3)據圖分析,圖中Ⅱ-1,Ⅱ-2沒有某性狀,而男性Ⅲ-1有該性狀,說明該性狀的遺傳為隱性遺傳;若控制該性狀的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體上,由于Ⅲ-1有該性狀,則Ⅱ-2基因型為XAXa,Ⅲ-2基因型為XAXA或XAXa;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僅位于Y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只能且必定傳給雄性后代,雌性是沒有Y染色體上的,則圖中Ⅲ-1、Ⅲ-3都不應該有該性狀,而Ⅲ-4應該有該性狀。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點,能夠根據題干信息弄清楚不同的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及其與性染色體的關系,并能夠根據“無中生有”的典型特征判斷遺傳圖譜中的山羊某種性狀的遺傳方式。
50.果蠅灰身(A)對黑身(a)為顯性,A/a位于常染色體上。小翅和正常翅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卮鹣铝袉栴}:
(1)現有純合小翅和純合正常翅雌雄果蠅若干。為判斷小翅和正常翅的顯隱性及B/b所在的染色體種類,常采用的交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當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斷正常翅為顯性且B/b位于常染色體上;當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_____,可判斷小翅為顯性且B/b位于X染色體上。
(2)若已確定正常翅為顯性性狀且B/b位于X染色體上。若將一只小翅雄蠅與純合正常翅雌蠅雜交,F1中產生一只小翅雌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將一只正常翅雄蠅用紫外線照射,B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缺失了一個片段,B基因不缺失?,F讓該果蠅與小翅雌蠅雜交,若F1中僅出現雄蠅,則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子致死。
(3)若已確定正常翅為顯性性狀且B/b位于常染色體上。讓雜合灰身小翅雌蠅與雜合黑身正常翅雄蠅雜交,子代雌雄果蠅均有四種表現型且比例均為1∶1∶1∶1。此實驗結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A/a和B/b間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正反交(正交和反交) 正反交子代全為正常翅 正反交結果不同,小翅(♀)×正常翅(♂)的子代全為小翅;正常翅(♀)×小翅(♂)的子代雌蠅全為小翅,雄蠅全為正常翅 親本雌蠅基因突變產生含Xb的配子或染色體片段缺失產生不含B的配子 含有缺失染色體的雄性 不能 當A/a和B/b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時,均能出現上述實驗結果
【分析】
1、果蠅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性別決定是XY型,X、Y染色體是性染色體,為異型性染色體摩爾根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通過實驗他觀察到白眼雄果蠅和紅眼雌果蠅雜交,子一代都表現為紅眼,子一代紅眼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子二代雌果蠅都表現為紅眼,雄果蠅既有紅眼也有白眼,提出了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沒有他的等位基因。
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的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
【詳解】
(1)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常用正反交實驗,現有純合小翅和純合正常翅雌雄果蠅若干。為判斷小翅和正常翅的顯隱性及B/b所在的染色體種類,采用的交配方法是正反交。當實驗結果為正反交子代全為正常翅,可判斷正常翅為顯性且B/b位于常染色體;當實驗結果為正反交結果不同,且小翅(♀)×正常翅(♂)的子代全為小翅;正常翅(♀)×小翅(♂)的子代雌蠅全為小翅,雄蠅全為正常翅,可判斷小翅為顯性且B/b位于X染色體上。
(2)若已確定正常翅為顯性性狀且B/b位于X染色體上。若將一只小翅雄蠅(XbY)與純合正常翅雌蠅(XBXB)雜交,F1中產生一只小翅雌蠅,其原因可能是親本雌蠅基因突變產生含Xb的配子或染色體片段缺失產生不含B的配子。若將一只正常翅雄蠅用紫外線照射,B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缺失了一個片段,B基因不缺失。現讓該果蠅與小翅雌蠅(XbXb)雜交,若F1中僅出現雄蠅(XbY),則原因最可能是含有缺失染色體的精子致死。
(3)若已確定正常翅為顯性性狀且B/b位于常染色體。讓雜合灰身小翅雌蠅(Aabb)與雜合黑身正常翅雄蠅(aaBb)雜交,子代雌雄果蠅均有四種表現型且比例均為1∶1∶1∶1。此實驗結果不能證明A/a和B/b間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當A/a和B/b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時,均能出現上述實驗結果。
【點睛】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使用條件,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果蠅的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并應用演繹推理的方法設計遺傳實驗,預期結果、獲取結論。
51.某植物為XY型性別決定的雌雄異株植物(2N=20)。該植物的寬葉與窄葉、抗病與不抗病分別由基因A/a、B/b控制;為研究其遺傳機制,某小組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親本
F1
純合寬葉不抗?。ù疲?br />
多株雜合窄葉抗?。ㄐ郏?br />
寬葉抗病(雌)
寬葉不抗?。ù疲?br />
寬葉抗?。ㄐ郏?br />
寬葉不抗病雄
1802株
598株
600株
1789株
(1)若要分析該植物的基因組,需要研究________條染色體;根據實驗結果可判斷________(寬葉/窄葉)為顯性性狀。
(2)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上(常染色體/X特有區(qū)段/Y特有區(qū)段/XY同源區(qū));用熒光標記的B、b基因共有且特有的序列作探針,與__________(雌/雄)性親本細胞裝片中各細胞內染色體上B、b基因雜交,若觀察到一個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有________個熒光點,可進一步確定基因的位置。親代雄株(該對基因)的基因型為_________。
(3)為進一步判斷A/a、B/b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請利用F1植株為實驗材料進行探究,寫出實驗思路、結果及結論(不考慮交叉互換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遺傳學上常用單體法進行基因定位。缺失一條染色體的個體稱為單體,而缺失一對同源染色體會導致胚胎無法發(fā)育?,F已確定控制葉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但不知具體在哪一號染色體上。欲確定控制葉形基因的位置,研究人員將各種窄葉單體品系分別與純合寬葉雜交,得到F1,再讓F1植株相互交配,觀察并統(tǒng)計后代情況。
若___________________且其雜交親本中的單體為5號染色體單體;則說明A(a)在5號染色體上。
【答案】11 寬葉 XY同源區(qū) 雄 4 XBYb、XbYB 思路一:取F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觀察后代表現型及比例
結果及結論:
若雜交后代雌、雄個體均為寬葉∶窄葉=3∶1,則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若雜交后代中,雌株全為寬葉,雄株中寬葉∶窄葉=1∶1;則兩對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思路二:取F1寬葉抗病雌株與寬葉抗病雄株進行雜交,觀察后代表現型及比例
結果及結論:
若雜交后代中,寬葉抗病∶寬葉不抗病∶窄葉抗病∶窄葉不抗病為9∶3∶3∶1;則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若雜交后代中,寬葉抗病∶寬葉不抗病∶窄葉抗病為2∶1∶1;則兩對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后代中窄葉個體占1/5(或后代中寬葉個體與窄葉個體之比為4∶1)
【分析】
親本中的寬葉雌和窄葉雄雜交,后代無論雌雄都是寬葉,說明寬葉為顯性。純合的抗病雌與多株雜合的窄葉雄雜交,后代中雌性抗?。翰豢共?3:1,雄性抗病:不抗病=1:3,出現了性別差異,說明寬葉和窄葉位于性染色體上,若不抗病為顯,則后代雌雄中不可能出現抗病,因此親本雌性的基因型是XbXb,由于親本雌性只提供一種Xb的卵細胞,再根據雌性抗?。翰豢共?3:1,雄性抗?。翰豢共?1:3,可推出雄性的配子產生的Xb:XB=1:3,YB:Yb=1:3,即親本雄性的基因型是XbYB:XBYb=1:3。
【詳解】
(1)該植物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型,且染色體數為2N=20,則測序時需測定19條常染色體和2條性染色體,共11條。根據親本中的寬葉和窄葉雜交后代都是寬葉可得出寬葉植株為顯性。
(2)由分析可知,B/b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要用熒光標記的方法證明B、b基因位于XY的同源區(qū)段,而不是位于X染色體上非同源區(qū)段和Y染色體上的非同源區(qū)段,應選擇雄性親本的細胞做裝片,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若觀察到熒光點4個,則說明B/b基因位于XY的同源區(qū)段,只位于X染色體上或Y染色體上時只有2個熒光點。由分析可知,親本雄性的基因型是XbYB、XBYb,且比例為1:3。
(3)由分析可知,B/b基因已經位于性染色體上,則只要再證明A/a基因所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若A/a基因也位于性染色體上則這兩對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若A/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這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親本純合寬葉雌與窄葉的雄雜交后代無論雌雄都是寬葉,則可選取F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觀察后代表現型及比例,若雜交后代雌、雄個體均為寬葉∶窄葉=3∶1,即為Aa與Aa雜交,A/a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若雜交后代中,雌株全為寬葉,雄株中寬葉∶窄葉=1∶1,即雜交組合為XAXa與XAY雜交,A/a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則兩對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4)若A/a等位基因位于5號染色體上,則窄葉單體品系分別與純合寬葉雜交,得到F1,基因型是Aa:A0(0表示染色體缺失)=1:1,F1自由交配后產生的配子是2/4A、1/4a、1/40,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4/16AA、4/161Aa、4/16A0、1/16aa、2/16a0、1/1600(致死),則后代表現性及比例是寬葉:窄葉=4:1。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及伴性遺傳,考生需著重理解圖表的內容并加以分析,才能正確作答。
這是一份備考2024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第五章基因的傳遞規(guī)律課時3基因在染色體上和伴性遺傳考點2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共9頁。
這是一份蘇教版(2019)高中生物: 必修2 第1章 第4節(jié) 第2課時 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 學案( Word版含解析),共1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性別決定,伴性遺傳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1 生物的進化——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專題復習學案(人教版2019必修2),文件包含專題11生物的進化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專題復習學案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docx、專題11生物的進化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專題復習學案人教版2019必修2原卷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7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