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一 期末備考綜合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人在靜脈注射時所用的生理鹽水的濃度必須與血漿濃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
A.維持內環(huán)境滲透壓的穩(wěn)定 B.增加體內水分
C.增加體內無機鹽 D.使體內營養(yǎng)物質保持穩(wěn)定
2.下列各項不能誘發(fā)人體組織水腫的是( )
A.毛細淋巴管阻塞 B.減肥導致的營養(yǎng)不良
C.血漿中蛋白質分子大量減少 D.夏天大量飲用啤酒
3.當人體失水過多時,不會發(fā)生的生理變化是( )
A.下丘腦產生渴覺 B.血漿滲透壓升高
C.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D.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加強
4.下圖表示從溫暖的室內進入冰天雪地的室外,正常人體產熱量的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的是( )
A.曲線ab段機體散熱量增多
B.曲線ab段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
C.曲線bc段酶活性下降
D.曲線ac段人體產熱量與散熱量整體達到平衡
5.(2020·福建龍巖市模擬)反射是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下列關于反射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高級中樞控制的反射不一定是條件反射
B.望梅止渴、縮手反射都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才能完成
C.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都一定需要神經中樞參與
D.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學生聽到鈴聲后急速趕往教室
6.(2020·北京西城區(qū)高二期末)為研究鈣離子在興奮傳遞中的作用,科學家在突觸前神經元加入鈣離子阻斷劑,刺激突觸前膜后,分別檢測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實驗結果如下圖。據此結果可得出的推論是( )
A.實驗組突觸前膜電位變化是由突觸前鈣離子流動引起的
B.對照組突觸后膜電位變化是鈉離子主動運輸進入細胞所致
C.突觸前神經元釋放神經遞質需要鈣離子
D.鈣離子阻斷劑阻斷了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的結合
7.(2019·全國Ⅰ,4)動物受到驚嚇刺激時,興奮經過反射弧中的傳出神經作用于腎上腺髓質,使其分泌腎上腺素;興奮還通過傳出神經作用于心臟。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
B.驚嚇刺激可以作用于視覺、聽覺或觸覺感受器
C.神經系統(tǒng)可直接調節(jié)、也可通過內分泌活動間接調節(jié)心臟活動
D.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會使動物警覺性提高、呼吸頻率減慢、心率減慢
8.(2019·漯河市第五高級中學高二月考)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單位、神經調節(jié)的結構基礎分別是( )
A.脊髓、反射弧 B.反射弧、脊髓
C.神經元、反射弧 D.反射弧、反射弧
9.(2019·上海古美高中高二課時練習)人體的血壓受到神經和體液的調節(jié)。當某人因外傷而急性失血時,出現(xiàn)的反應是( )
A.交感神經興奮 B.組織液的生成量增加
C.外周阻力減小 D.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10.多巴胺是腦內分泌的一種神經遞質。多巴胺釋放后,先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從而使人體產生“快感”,之后再被遞質載體蛋白運回突觸小體。毒品可卡因可以和該載體蛋白結合,阻礙多巴胺的回收。長期使用可卡因,會使突觸后膜上的多巴胺受體減少,當停止使用可卡因時,生理狀態(tài)下的多巴胺“獎賞”效應會減弱,造成毒品依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突觸前膜釋放多巴胺到突觸間隙,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B.多巴胺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功能
C.可卡因可導致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增強并延長對腦的刺激,產生“快感”
D.吸毒者大多伴有乏力、怕冷等癥狀,可能是毒品導致了甲狀腺與下丘腦功能障礙
11.“科技奧運”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之一,而興奮劑的檢測是其中一個重要課題。EPO(促紅細胞生成素)是一種傳統(tǒng)的興奮劑,這種興奮劑可增加血液中紅細胞含量,從而提高運動成績,許多運動員因冒險服用而遭禁賽。若借助于基因治療手段,將這種興奮劑的基因注入人體,在身體里形成一個局部的EPO制造基地,那么傳統(tǒng)的尿樣和血樣檢測都無法查出。下列有關基因興奮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運動員注入的能改善運動員各種運動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稱為基因興奮劑
B.EPO(促紅細胞生成素)可增加血液中紅細胞含量,提高運輸氧氣的能力
C.通過DNA檢測,可以查出運動員體內是否加入了基因興奮劑
D.基因興奮劑引起的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產生的物質對人體無副作用
12.下列是對健康實驗小白鼠進行的處理,對機體功能產生的相應影響分析錯誤的是( )
A.切除其胸腺,體液免疫會減弱,細胞免疫將全部喪失
B.損傷腦干,會影響小鼠生物節(jié)律的控制、呼吸及運動的平衡
C.注射滅活的乙肝病毒,引起B(yǎng)細胞分化產生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
D.僅破壞反射弧的傳入神經,再刺激感受器,無相應感覺、效應產生
13.下列有關人腦的高級功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小腦中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
B.人體所有反射活動都是受人腦控制的
C.大腦皮層中與聽、說、讀、寫有關的特定區(qū)域稱為言語區(qū)
D.大腦皮層S區(qū)受損傷的患者不能講話
14.(2020·北京西城區(qū)高二期末)下表是兩位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血液化驗單的部分結果。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項目
甲狀腺激素含量
促甲狀腺激素(TSH)含量
患者1
低于正常值
高于正常值
患者2
低于正常值
低于正常值
A.下丘腦可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促進垂體分泌TSH
B.患者1低濃度的甲狀腺激素促進垂體分泌TSH,導致其TSH高于正常值
C.患者2體內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是其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之一
D.給患者2靜脈注射TRH后檢測TSH的含量,可為判斷病變部位提供參考
15.下圖是狗尿濃縮實驗的結果。讓狗大量飲水(圖中箭頭a所示)后,連續(xù)排出大量的尿;當將2.5%NaCl溶液10 mL注射到頸動脈(圖中箭頭b所示)后,尿量暫時減少;當靜脈注射腦垂體后葉提取物(圖中箭頭c所示)后,尿量也減少,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2.5%NaCl溶液注入動脈將會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
B.2.5%NaCl溶液注入動脈會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本實驗證明了腦垂體后葉提取物中含有能減少尿量的物質
D.本實驗可證明下丘腦與人體的水鹽平衡有著密切關系
16.(2020·江西南昌六校模擬)下列關于酶及激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酶與激素在生物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作用特點都是微量、高效、作用于靶細胞
B.生物體中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酶
C.生物體中能產生酶的細胞一定能產生激素
D.激素產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細胞
17.“柯薩奇”病毒可引起“胃腸感冒”,患者常出現(xiàn)嘔吐和發(fā)熱等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病毒進入胃體后引起胃體肌肉收縮屬于條件反射
B.T細胞、B細胞、漿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都能特異性識別該病毒
C.機體消滅“柯薩奇”病毒只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自穩(wěn)功能
D.機體發(fā)熱說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
18.2017年,三個美國科學家因揭秘生命的“生物鐘”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生物鐘實質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jié)律性,人體除了人腦主生物鐘外,還存在肝臟、胰腺等器官局部生物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糖尿病的發(fā)生可能與維持血糖平衡的肝臟生物鐘失調有關
B.在各級神經中樞中,與生物節(jié)律控制有關的中樞存在于腦干中
C.活躍在人腦中的主生物鐘基因不存在肝臟、胰腺等組織細胞中
D.若小鼠肝臟生物鐘基因被敲除,會出現(xiàn)低血糖,此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將增加
19.HIV主要攻擊人的輔助性T細胞,是因為HIV能識別輔助性T細胞(如圖甲)表面的CD-4(一種受體蛋白),如果給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飾過的紅細胞,紅細胞也會被HIV識別、入侵(如圖乙)。因HIV在紅細胞內無法增殖,紅細胞成為HIV的“陷阱細胞”。這為治療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據材料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HIV的遺傳物質含有尿嘧啶
B.入侵到紅細胞的HIV隨紅細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
C.紅細胞可作為“陷阱細胞”與其結構有關
D.輔助性T細胞與紅細胞發(fā)育成熟的場所相同
20.下列可能屬于免疫系統(tǒng)第二道防線的是( )
A.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B.呼吸道黏膜對病菌的清除作用
C.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 D.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二、 不定項選擇題
21.(2019·吉林延邊二中高一期中)下圖是物質進出細胞的運輸方式示意圖,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吞噬細胞對病原體的攝取和處理與a過程有關
B.胰島素通過a過程進入靶細胞發(fā)揮作用
C.漿細胞產生的抗體經b過程分泌到細胞外
D.經b過程出細胞的物質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質
22.(2019·河北邯鄲市六校高二期中)下圖是B細胞發(fā)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過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形成乙的場所是骨髓 B.乙形成丙需要抗原刺激
C.丙有較強的分裂、分化能力 D.丙形成抗體的過程需tRNA參與
23.從下圖所示的實驗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結論是( )
A.胚芽鞘尖端能感受單側光刺激
B.單側光引起IAA向背光側轉移
C.IAA只能由形態(tài)學上端向下端運輸
D.IAA能促進胚軸切段生長
24.(2020·江西南昌六校高二期末)下列關于“探索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敘述,錯誤的是( )
A.除了扦插枝條以外,其他實驗條件均要相同
B.每根插條上應保留相同數量的芽和葉
C.可用單位時間每根插條生根數作為記錄指標
D.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作用于插條,不能產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25.(2019·江蘇,5)如圖為燕麥胚芽鞘經過單側光照射后,甲、乙兩側的生長情況,對照組未經單側光處理。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為背光側,IAA含量低于乙側和對照組
B.對照組的燕麥胚芽鞘既不生長也不彎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兩側的生長狀況基本一致
D.IAA先極性運輸到尖端下部再橫向運輸
26.(2020·四川眉山高二期末)人體通過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和免疫調節(jié)對各種應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澆濕,軀干、四肢的骨骼肌會產生戰(zhàn)栗,此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_。受寒冷刺激后,人體通過如圖所示途徑使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證體溫的穩(wěn)定,其中激素A、B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有利于體溫的穩(wěn)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病人,其血液中激素A、B的含量較正常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兒童按計劃免疫接種卡介苗以預防結核病,機體會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等。此后當外界結核桿菌侵入機體,機體啟動特異性免疫,一方面由記憶細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產生大量抗體進行體液免疫;另一方面進行細胞免疫,主要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與宿主細胞結合導致其裂解死亡。
27.(12分)胰島素在血糖調節(jié)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機制見圖1(GLUT-4是一種葡萄糖轉運蛋白)。請回答下列問題:
(1)胰島素與靶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后,經過一系列的信號傳導途徑,一方面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________,另一方面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和儲存。
(2)據圖1分析,發(fā)生胰島素抵抗(對胰島素不敏感)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
a.胰島素受體數目增加 b.含GLUT-4的囊泡移動受阻
c.GLUT-4基因表達不足 d.信號傳導過程受阻
(3)糖尿病的發(fā)生與生活方式有關,肥胖、體力活動不足的人易發(fā)生胰島素抵抗,但由于胰島素水平__________,使血糖能夠維持正常。繼續(xù)發(fā)展,________細胞因長期過勞而衰竭,因炎癥反應而損傷,進而形成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
(4)尿液形成過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的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2)重吸收回血液。當血糖濃度超過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時,將形成糖尿。試分析SGLT-2抑制劑輔助治療糖尿病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將糖尿病患者(志愿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用SGLT-2抑制劑(每日一次,口服10 mg)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對照組僅用胰島素治療。兩組患者均按照糖尿病飲食要求用餐、適量運動,根據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使用劑量,使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時血糖值均穩(wěn)定在血糖控制目標范圍內,結果如圖2。結合以上信息,分析實驗組結果出現(xiàn)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為探究鉛中毒對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將大鼠分為四組,其中一組飲水,其余三組飲不同濃度醋酸鉛溶液,60天后進行檢測。
檢測a:用下圖所示水迷宮(池水黑色,大鼠無法看到平臺)進行實驗,大鼠從入水點入水,訓練其尋找水面下隱蔽平臺,重復訓練4天后撤去平臺,測定大鼠從入水點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間;
檢測b:測定腦組織勻漿鉛含量及乙酰膽堿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檢測原理:AchE可將乙酰膽堿(Ach)水解為膽堿和乙酸,膽堿與顯色劑顯色,根據顏色深淺計算酶活性。
組別
醋酸鉛溶液
濃度(g·L-1)
腦組織鉛
含量(g·gprot-1)
AchE活性
(U·mgprot-1)
到達原平臺
水域時間(s)
①
0
0.18
1.56
22.7
②
0.05
0.29
1.37
23.1
③
1
0.57
1.08
26.9
④
2
1.05
0.76
36.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用于評價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該指標可知第____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最弱。
(2)Ach是與學習記憶有關的神經遞質,該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____________,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引發(fā)突觸后膜____________變化。Ach發(fā)揮效應后在______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實驗是通過檢測單位時間內________的生成量,進而計算該酶的活性。
(3)表中結果表明:腦組織鉛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_______。
(4)水迷宮實驗過程中,使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以此強化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長時記憶的形成可能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29.(10分)如圖為人體某些淋巴細胞的分化和免疫過程,數字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細胞或物質,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造血干細胞在胸腺或骨髓內轉變?yōu)閍、b、c等細胞的過程被稱為________,d、e分別代表________、________。
(2)③過程是在X的刺激和a細胞等的參與下共同完成的,這屬于________免疫。與③過程相比,④過程的應答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過程的產物Y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
(4)若X是胞內寄生菌,則患者徹底消滅X必須依靠________免疫,由________細胞去裂解靶細胞。如果X是HIV,則圖中________細胞(用圖中字母表示)會大量死亡,最終導致患者免疫功能幾乎完全喪失而死亡。
30.(8分)某興趣小組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2,4-D溶液對某種植物的扦插枝條進行處理,以探究其對枝條生根的影響,結果如下圖。請據圖分析回答:
(1)本實驗用2,4-D處理扦插枝條的方法除了用浸泡法外,還可以用________。該實驗的因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填“能”或“不能”)________說明生長素具有低濃度促進生根,高濃度抑制生根的特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進一步探究促進扦插枝條生根數的最適濃度,則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再進行上述實驗。
31.某科研小組以長爪沙鼠為實驗材料,研究動物在寒冷條件下相關激素含量的變化,結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選擇60只長勢相同、月齡一致、雌雄各半的健康長爪沙鼠,均分為兩組,這樣做的目的是 , 由此可以看出,影響激素濃度的因素有 。
(2)一般通過抽血來測定甲狀腺激素的濃度,這樣做的依據是甲狀腺激素具有 的功能,從而能抵御低溫。
(3)實驗過程中,長爪沙鼠垂體分泌的 激素的含量也呈現(xiàn)規(guī)律變化,該激素的分泌受 (激素名稱)的調節(jié)。
(4)分析乙組下丘腦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較低的原因:
。
選一 期末備考綜合試卷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A解析 當人體失水過多時,血漿滲透壓升高,引起大腦皮層渴覺中樞產生渴覺,A錯誤。
4.答案 C解析 曲線bc段,由于人體內體溫保持相對穩(wěn)定,因此酶的活性也不變,C錯誤。
5.答案 B解析 望梅止渴是條件反射,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才能完成,縮手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即可完成,B錯誤。
6.答案 C解析 實驗組與對照組突觸前膜電位變化無差異,故實驗組突觸前膜電位變化與突觸前鈣離子流動無關,A錯誤;動作電位的產生是鈉離子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入細胞所致,B錯誤;鈣離子阻斷劑阻斷了突觸前神經元鈣離子的流動,并不能阻斷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的結合,D錯誤。
7.答案 D解析 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A項正確;動物看到、聽到、接觸到的東西都可能使自己被驚嚇到,所以,視覺、聽覺、觸覺感受器都可以感受到驚嚇刺激,B項正確;興奮可通過傳出神經作用于心臟,即神經系統(tǒng)可直接調節(jié)心臟活動,同時神經系統(tǒng)還可通過內分泌活動(產生激素)間接調節(jié)心臟活動,如腎上腺素會使心跳加速,C項正確;動物在受到驚嚇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從而使呼吸頻率加快、心率加快,D項錯誤。
8.答案 C解析 神經系統(tǒng)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C正確。
9.答案 A解析 當某人因外傷而急性失血時,首先出現(xiàn)的代償反應是交感神經興奮,增加心輸出量和外周阻力,升高血壓,A正確、C錯誤;組織液的生成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而導致的尿量增多都不利于血漿的增多,也就不利于心輸出量的增加,B、D錯誤。
10.答案 B解析 多巴胺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能進行信息傳遞的功能,B錯誤。
11.答案 D解析 基因興奮劑引起的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但產生的物質對人體可能會存在副作用,故D錯誤。
12.答案 B解析 與生物節(jié)律的控制有關的區(qū)域為下丘腦,呼吸中樞是腦干,小腦能協(xié)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B錯誤。
13.答案 B解析 小腦中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A正確;人體的一些低級反射活動可由脊髓控制,B錯誤;大腦皮層中與聽、說、讀、寫有關的特定區(qū)域稱為言語區(qū),C正確;大腦皮層S區(qū)是運動性語言中樞,受損傷的患者不能講話,D正確。
14.答案 B解析 患者1低濃度的甲狀腺激素對垂體分泌TSH的反饋抑制作用減弱,導致其TSH高于正常值,B錯誤。
15.答案 D解析 本實驗是對狗腦垂體后葉提取物靜脈注射后的反應,故不可證明下丘腦與人體的水鹽平衡有著密切關系,D錯誤。
16.答案 D解析 酶是生物催化劑,對生物體內的代謝起催化作用,不是作用于細胞,A錯誤;激素是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產生的,生物體中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一定能產生酶,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B、C錯誤;激素產生后,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細胞,D正確。
17.答案 D解析 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導致胃體肌肉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該生理過程是人生來就有的,屬于非條件反射,A錯誤;漿細胞不能特異性識別該病毒,B錯誤;機體消滅“柯薩奇”病毒,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功能,C錯誤;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是具有一定限度的,機體發(fā)熱說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D正確。
18.答案 D解析 胰腺中存在局部生物鐘,而胰島屬于胰腺的內分泌部,糖尿病的發(fā)生可能與維持血糖平衡的胰腺生物鐘失調有關,A錯誤;在各級神經中樞中,與生物節(jié)律控制有關的中樞存在于下丘腦中,B錯誤;人體各組織細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經過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形成,含有的基因相同,C錯誤。
19.答案 D解析 紅細胞和輔助性T細胞成熟的場所不同,紅細胞在骨髓中成熟,輔助性T細胞轉移到胸腺中成熟,D錯誤。
20.答案 A解析 呼吸道黏膜對病菌的清除作用屬于免疫系統(tǒng)第一道防線,B錯誤;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屬于免疫系統(tǒng)第一道防線,C錯誤;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屬于免疫系統(tǒng)第三道防線,D錯誤。
21.答案 ACD解析 胰島素不進入靶細胞,而是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進而引起靶細胞發(fā)生相應的生理變化,B項錯誤。
22.答案 ABD解析 丙為漿細胞,為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C錯誤。
23.答案 D解析 由于缺乏含胚芽鞘尖端部分的對照實驗,所以不能證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A錯誤;實驗中雖有單側光照,但上胚軸切斷沒有尖端,不能感受單側光的刺激,因此不能證明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B錯誤;因實驗中未設置上胚軸切段倒置的實驗組,所以不能證明IAA只能由形態(tài)學上端向下端運輸,C錯誤;一段時間后,含有IAA一組胚軸長度明顯比空白一組胚軸長度要長,說明IAA能促進胚軸切段生長,D正確。
24.答案 AD解析 探索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實驗的自變量是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的濃度,各組除了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的濃度以外,其他實驗條件均要相同,A錯誤。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作用于插條,可能產生相同的生根效果,D錯誤。
25.答案 ABD解析 甲為背光側,IAA含量高于乙側和對照組,A錯誤;由圖可知,對照組未經單側光處理,其胚芽鞘能直立生長但不彎曲,B錯誤;沒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能感受光刺激也沒有生長素來源,所以既不生長也不彎曲,甲、乙兩側的生長狀況基本一致,C正確;單側光處理會使IAA先發(fā)生橫向運輸,再極性運輸到尖端下部,D錯誤。
26.答案 (1)下丘腦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或TRH) 促甲狀腺激素(或TSH) 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細胞代謝,加速產熱 高 缺碘導致病人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偏低,從而對下丘腦和垂體的反饋抑制作用減弱,導致兩種激素分泌增多 (2)漿細胞 記憶T細胞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細胞毒性T細胞
解析 (1)體溫調節(jié)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下丘腦、受寒冷刺激后,人體通過分級調節(jié),使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證體溫的穩(wěn)定,其中激素A、B分別是TRH和TSH;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細胞代謝,加速產熱,有利于體溫的穩(wěn)定;患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病人,缺碘導致病人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偏低,從而對下丘腦和垂體的反饋抑制作用減弱,導致兩種激素分泌增多,故血液中激素A、B的含量較正常人高。
(2)抗體是由漿細胞合成的;T細胞是參與細胞免疫的淋巴細胞,在細胞免疫過程中,細胞毒性T細胞的作用是與靶細胞密切接觸,激活靶細胞內的溶酶體酶,使靶細胞裂解死亡,該過程是細胞的程序性死亡,屬于細胞凋亡。
27.答案 (1)攝取 (2)bcd (3)高于正常值 胰島B (4)可以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使過量的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 (5)SGLT-2抑制劑改善胰島素抵抗,使外源胰島素使用量減少;SGLT-2抑制劑一定程度上修復胰島B細胞功能,使內源胰島素增加,外源胰島素使用量減少
解析 (1)圖中顯示:胰島素與靶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后,經過一系列的信號傳導途徑,一方面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另一方面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和儲存。
(2)胰島素受體數目增加不會導致對胰島素不敏感,a錯誤;含GLUT-4的囊泡移動受阻會使細胞膜上轉運葡萄糖的載體增加受阻,導致細胞對胰島素不夠敏感,b正確;GLUT-4基因表達不足也會使細胞膜上轉運葡萄糖的載體增加受阻,導致細胞對胰島素不夠敏感,c正確;信號傳導過程受阻直接導致胰島素不起作用,d正確,故選bcd。
(3)由題干分析可知,肥胖、體力活動不足的人易發(fā)生胰島素抵抗,如果要維持血糖正常,只有靠胰島素水平高于正常值。由于胰島素水平高于正常值,胰島B細胞長期處于高強度工作狀態(tài),故胰島B細胞因長期過勞而衰竭,因炎癥反應而損傷,進而形成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
(4)尿液形成過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的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2)重吸收回血液。當血糖濃度超過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將形成糖尿。SGLT-2抑制劑抑制葡萄糖轉運蛋白的功能,進而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使過量的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5)將糖尿病患者(志愿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用SGLT-2抑制劑(每日一次口服10 mg)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對照組僅用胰島素治療。兩組患者均按照糖尿病飲食要求用餐、適量運動,根據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使用劑量,使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時血糖值均穩(wěn)定在血糖控制目標范圍內,結果如圖2。圖中結果顯示:實驗組使用的外源胰島素量越來越少,說明自身產生胰島素能力可能恢復,故可知:SGLT-2抑制劑一定程度上修復胰島B細胞功能,使內源胰島素增加,使外源胰島素使用量減少;加SGLT-2抑制劑改善胰島素抵抗,使外源胰島素使用量減少。
28.答案 (1)到達原平臺水域的時間 ④ (2)突觸間隙 電位 乙酰膽堿酯 膽堿 (3)慢 (4)重復訓練 突觸形態(tài)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
解析 (1)表中用于評價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指標是到達原平臺水域時間,通過該指標可知第④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最弱。
(2)Ach是與學習記憶有關的神經遞質,該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引發(fā)突觸后膜電位變化。Ach發(fā)揮效應后在乙酰膽堿酯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實驗是通過檢測單位時間內膽堿的生成量,進而計算該酶的活性。
(3)表中結果表明:腦組織鉛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慢。
(4)水迷宮實驗過程中,使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的措施是重復訓練,以此強化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長時記憶的形成可能與突觸形態(tài)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29.答案 (1)細胞分化 漿細胞 記憶B細胞 (2)體液 反應更快、更強(產生抗體更快、更多) (3)蛋白質 (4)細胞 細胞毒性T a
解析 (1)根據分析造血干細胞形成不同的細胞是細胞分化的過程,d是漿細胞,e是記憶B細胞。
(2)漿細胞參與的免疫屬于體液免疫,④是記憶細胞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屬于二次免疫,反應更快、更強。
(3)Y是抗體,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4)胞內寄生菌的消滅依靠細胞免疫,由細胞毒性T細胞去裂解靶細胞,HIV主要侵染人的輔助性T細胞(a),導致其大量死亡。
30.答案 (1)沾蘸法 生根數和根長 (2)不能 本實驗的實驗結果只能表明各濃度的2,4-D對枝條生根均具有促進作用,沒有抑制作用 (3)在100~500 mg/L濃度范圍內設置更小的濃度梯度
31. 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 環(huán)境溫度。 甲狀腺激素通過血液運輸 促進細胞代謝加產熱增加 促甲狀腺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分泌到血漿中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多,下丘腦中剩余的較少。
這是一份【期末綜合備考】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專題備考:期末試卷02 (選擇性必修2),文件包含期末綜合備考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專題備考期末試卷02選擇性必修2解析版doc、期末綜合備考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專題備考期末試卷02選擇性必修2原卷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末綜合備考】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專題備考:期末試卷01 (選擇性必修1),文件包含期末綜合備考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專題備考期末試卷01選擇性必修1解析版doc、期末綜合備考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專題備考期末試卷01選擇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末綜合備考】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專題備考:專題5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選擇性必修1),文件包含期末綜合備考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專題備考專題5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解析版選擇性必修1doc、期末綜合備考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專題備考專題5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原卷版選擇性必修1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