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我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人口綜合素質 B.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C.大幅度增加人口數量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
2.關于我國各民族的分布,說法正確的是( )
A.漢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B.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南
C.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
D.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交錯雜居”
3.我國的陸地總面積約為( ?。┢椒角祝?br />
A.300萬 B.960 C.960萬 D.1260萬
4.讀中國及附近地區(qū)略圖,聯(lián)系所學內容,回答1~6題。
從半球位置看,我國位于( ?。?br />
A.西半球、南半球 B.東半球、北半球
C.東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5.中央電視臺推出專題片《邊疆行》,以新聞紀實的手法,順時針勾繪出一幅從廣西到遼寧的美麗畫卷。據此,完成1~3題。
有關中國地理位置的描述,錯誤的是( ?。?br />
A.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
C.位于亞洲西部,太平洋東岸
D.從亞洲地理分區(qū)來講,中國屬于東亞地區(qū)
6.讀圖“我國 1960﹣2045 年勞動人口增長率變化圖(含預測)”,完成 7~8 題。
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80 年 B.2015 年 C.2025 年 D.2035 年
7.目前關于我國人口的特點,不正確的是( )
A.基數大 B.每年新增人口多
C.增長快 D.老年人口比重小
8.關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敘述錯誤的是( ?。?br />
A.可以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
B.計劃生育政策將取消
C.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D.增加勞動力供給
9.如圖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的輪廓和各自的人口、面積數據,讀圖回答7﹣8題。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其中蒙古族集中聚居的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手捧如歌的哈達/心兒像格?;髁?風沙揚起青春的熱望/冰霜鑄就高原的堅強/各族同胞攜手情深意長/雪域兒女筑起人間天堂/…”這是對支援某一少數民族地區(qū)的人們贊美的詩句。回答9﹣10題。
由詩句內容判斷,這一少數民族地區(qū)是( ?。?br />
A.新疆 B.寧夏 C.內蒙古 D.西藏
11.下列是少數民族“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其連線正確的一組是( ?。?br />
A.藏族﹣﹣《格薩爾》史詩 B.新疆維吾爾族﹣﹣大歌
C.蒙古族﹣﹣木卡姆藝術 D.侗族﹣﹣呼麥
12.圖為我國某地區(qū)民居圖及少數民族舞蹈郵票,判斷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從民居形式分析,該地區(qū)氣候濕熱
B.從舞蹈、服飾分析,該少數民族為傣族
C.該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為雪頓節(jié)
D.該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國的云南省
13.有關我國人口、民族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人口分布西多東少
B.漠河﹣﹣騰沖一線是我國人口分界線
C.潑水節(jié)是蒙古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D.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14.下列關于我國民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B.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
C.潑水節(jié)是侗族傳統(tǒng)佳節(jié)
D.漢族主要分布在我國中部和東部
15.老齡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總人口中,60歲以上人口比重超過 10%或65歲以上超過7%的現象。讀“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統(tǒng)計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年齡段
占總人口比重(2010年)
與2000年相比
0﹣14歲
16.6%
下降6.29%
60﹣65歲
13.26%
上升2.93%
65歲以上
8.87%
上升1.91%
A.“二孩政策”可提高0﹣14歲人口比重
B.我國沒必要再堅持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
C.我國還未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
D.我國的老齡人口比重不斷下降
16.1990年到2000年,我國總人口數平均每年凈增1561萬人;2000年到2010年,我國 總人口數平均每年凈增500萬人。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
A.速度減緩 B.速度加快
C.增速沒有變化 D.自然增長率居世界之首
17.如圖是“我國1960年﹣2045年勞動人口增長率變化圖(含預測)”,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 ?。?br />
A.1980年 B.2015年 C.2025年 D.2045年
18.有關我國地理位置和疆域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亞歐大陸西部,太平洋東岸
B.大部分地區(qū)位于溫帶,小部分地區(qū)位于熱帶和寒帶
C.我國最南端在海南島上
D.疆界長,鄰國多,有利于發(fā)展對外貿易
19.貼春聯(lián)是我國的傳統(tǒng)民俗,春聯(lián)“苗寨黔山黃果樹,酒香赤水”和“沃野龍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區(qū)簡稱分別是( )
A.黔 寧 B.滇 吉 C.蜀 黑 D.黔 黑
20.根據我國某省級行政區(qū)2017年基本圖表資料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項目
國境線長度/千米
海岸線長度/千米
平均海拔/米
1月平均氣溫/℃
降水較多月份/月
年降水量/毫米
數量
4060
0
2000
>0
5~9
1000﹣1500
A.該省區(qū)可能是內蒙古自治區(qū)
B.該省區(qū)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
C.該省區(qū)位于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qū)
D.該省區(qū)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里的青藏地區(qū)
二.解答題(共3小題)
21.讀圖“中國疆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A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 ,小華寒假從??谌ス枮I旅游,感受到南北氣候差異 (大/?。?br />
(2)圖中★為首都北京,是我國的 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3)為打造北京成為生態(tài)宜居城市,下列舉措有效的是
①推廣新能源汽車
②減少綠地面積、發(fā)展房地產業(yè)
③搬遷污染嚴重企業(yè)
④鼓勵農村燃燒秸稈、節(jié)省能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家住C省的小麗要到內蒙古欣賞草原風光,內蒙古位于圖中的 地(填字母)。小麗家鄉(xiāng)C省的簡稱是 。
22.讀人口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tǒng)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歷史性轉變。
材料二: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qū)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如圖為1998﹣201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變化趨勢圖。
(1)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得益于我國把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國大致從 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此后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趨勢是 。說出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發(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3)我國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該政策對青島市人口數量和老齡化現象有何影響?
(4)據統(tǒng)計2014年末,青島市常駐人口超過900萬,其中登記流動人口超過200萬,居全省首位。流動人口給青島市帶來哪些有利的影響?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17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海、廣西桂林、四川涼山、黑龍江哈爾濱四地分會場分別以“光、水、火、冰”為創(chuàng)意源點,充分發(fā)揮自身地理環(huán)境優(yōu)勢和城市特色,打造主題突出、造型震撼的夢幻舞臺,如圖1示意四個分會場的位置,圖2為哈爾濱的冰雕作品.
(1)四川涼山因彝族火把節(jié)受人矚目,請你再列舉兩例我國少數民族的獨特風情(或者節(jié)日);
(2)哈爾濱的冰雕作品美輪美奐,請說明哈爾濱舉辦冰雕節(jié)的有利自然條件;
(3)“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廣西和貴州一樣,有嚴重的石漠化現象,簡述廣西石漠化的形成原因.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我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br />
A.提高人口綜合素質 B.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C.大幅度增加人口數量 D.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
【解答】解: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
故選:B。
2.關于我國各民族的分布,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漢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B.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南
C.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
D.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交錯雜居”
【解答】解: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qū)。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qū)。漢族地區(qū)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qū)也有漢族居住。這樣的民族分布格局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為各民族共同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
故選:C。
3.我國的陸地總面積約為( ?。┢椒角祝?br />
A.300萬 B.960 C.960萬 D.1260萬
【解答】解:我國的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我國地大物博。
故選:C。
4.讀中國及附近地區(qū)略圖,聯(lián)系所學內容,回答1~6題。
從半球位置看,我國位于( ?。?br />
A.西半球、南半球 B.東半球、北半球
C.東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解答】解:從東西半球來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我國位于北半球。
故選:B。
5.中央電視臺推出專題片《邊疆行》,以新聞紀實的手法,順時針勾繪出一幅從廣西到遼寧的美麗畫卷。據此,完成1~3題。
有關中國地理位置的描述,錯誤的是( )
A.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
C.位于亞洲西部,太平洋東岸
D.從亞洲地理分區(qū)來講,中國屬于東亞地區(qū)
【解答】解:從東西半球來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我國位于北半球,A正確;
我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B正確;
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C錯誤;
從亞洲地理分區(qū)來講,中國屬于東亞地區(qū),D正確。
故選:C。
6.讀圖“我國 1960﹣2045 年勞動人口增長率變化圖(含預測)”,完成 7~8 題。
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 ?。?br />
A.1980 年 B.2015 年 C.2025 年 D.2035 年
【解答】解:讀圖,圖中橫坐標代表年代,縱坐標代表每五年勞動人口增長率的變化,當每五年勞動人口增長率為0時,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對應的是2015年。
故選:B。
7.目前關于我國人口的特點,不正確的是( )
A.基數大 B.每年新增人口多
C.增長快 D.老年人口比重小
【解答】解:我國人口基數大,增長快,每年新增人口仍達1000多萬,在今后一段較長的時期內,人口總量還將持續(xù)增長,故ABC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故D敘述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8.關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敘述錯誤的是( ?。?br />
A.可以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
B.計劃生育政策將取消
C.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D.增加勞動力供給
【解答】解: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有利于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
故選:B。
9.如圖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的輪廓和各自的人口、面積數據,讀圖回答7﹣8題。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其中蒙古族集中聚居的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是( ?。?br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答】解:依據省區(qū)輪廓及行政中心,讀圖分析可知,圖中①為湖南省,②為內蒙古自治區(qū),③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④為山東省;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其中蒙古族集中聚居的省區(qū)是內蒙古自治區(qū)。依據題意。
故選:B。
10.“手捧如歌的哈達/心兒像格?;髁?風沙揚起青春的熱望/冰霜鑄就高原的堅強/各族同胞攜手情深意長/雪域兒女筑起人間天堂/…”這是對支援某一少數民族地區(qū)的人們贊美的詩句?;卮?﹣10題。
由詩句內容判斷,這一少數民族地區(qū)是( )
A.新疆 B.寧夏 C.內蒙古 D.西藏
【解答】解:讀材料可知,該地區(qū)位于雪域高原﹣﹣青藏高原,該地區(qū)的民族有獻哈達的民俗,為西藏自治區(qū)。
故選:D。
11.下列是少數民族“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杰出代表,其連線正確的一組是( ?。?br />
A.藏族﹣﹣《格薩爾》史詩 B.新疆維吾爾族﹣﹣大歌
C.蒙古族﹣﹣木卡姆藝術 D.侗族﹣﹣呼麥
【解答】解:大歌是侗族的文化遺產;呼麥是蒙古人特有的單人發(fā)出多聲部唱法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藝術,呼麥是一種古老的歌唱方式;卡姆藝術節(jié)屬于新疆維吾爾族文化杰出代表,2005年維吾爾的“十二木卡姆”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格薩爾》史詩是藏族的文化遺產;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12.圖為我國某地區(qū)民居圖及少數民族舞蹈郵票,判斷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 />
A.從民居形式分析,該地區(qū)氣候濕熱
B.從舞蹈、服飾分析,該少數民族為傣族
C.該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為雪頓節(jié)
D.該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國的云南省
【解答】解:圖中民居為高腳屋,適應了當地氣候濕熱的自然環(huán)境;從舞蹈、服飾分析,該少數民族為傣族,傣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為潑水節(jié),該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國的云南省。
故選:C。
13.有關我國人口、民族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人口分布西多東少
B.漠河﹣﹣騰沖一線是我國人口分界線
C.潑水節(jié)是蒙古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D.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解答】解:中國人口地區(qū)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qū)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區(qū)人口少(稀疏),中國人口地區(qū)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qū)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區(qū)人口少(稀疏),故AB錯誤,不符合題意;
C.潑水節(jié)是傣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
D.我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的特點,故D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14.下列關于我國民族的說法錯誤的是( ?。?br />
A.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B.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
C.潑水節(jié)是侗族傳統(tǒng)佳節(jié)
D.漢族主要分布在我國中部和東部
【解答】解: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北部地區(qū);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數最多的民族為壯族,主要分布于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潑水節(jié)是傣族傳統(tǒng)佳節(jié)。
故選:C。
15.老齡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總人口中,60歲以上人口比重超過 10%或65歲以上超過7%的現象。讀“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統(tǒng)計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年齡段
占總人口比重(2010年)
與2000年相比
0﹣14歲
16.6%
下降6.29%
60﹣65歲
13.26%
上升2.93%
65歲以上
8.87%
上升1.91%
A.“二孩政策”可提高0﹣14歲人口比重
B.我國沒必要再堅持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
C.我國還未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
D.我國的老齡人口比重不斷下降
【解答】解:“二孩政策”可使我國的出生率提高,可提高0﹣14歲人口比重,A正確;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堅持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的基本國策,B錯誤;
表中信息顯示我國65歲以上超過7%(2010年8.87%),我國已經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C錯誤;
表中信息顯示我國的老齡人口比重不斷上升,D錯誤。
故選:A。
16.1990年到2000年,我國總人口數平均每年凈增1561萬人;2000年到2010年,我國 總人口數平均每年凈增500萬人。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
A.速度減緩 B.速度加快
C.增速沒有變化 D.自然增長率居世界之首
【解答】解:20世紀自70年代初期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全國大約少生了約4億人,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漸下降。如1990年到2000年,我國總人口數平均每年凈增1561萬人。2000年到2010年,我國總人口數平均每年凈增500萬人。
故選:A。
17.如圖是“我國1960年﹣2045年勞動人口增長率變化圖(含預測)”,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 ?。?br />
A.1980年 B.2015年 C.2025年 D.2045年
【解答】解:讀圖,圖中橫坐標代表年代,縱坐標代表每五年勞動人口增長率的變化,當圖中每五年勞動人口增長率為0時,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對應的是2015年。
故選:B。
18.有關我國地理位置和疆域敘述正確的是( ?。?br />
A.位于亞歐大陸西部,太平洋東岸
B.大部分地區(qū)位于溫帶,小部分地區(qū)位于熱帶和寒帶
C.我國最南端在海南島上
D.疆界長,鄰國多,有利于發(fā)展對外貿易
【解答】解: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A錯誤;
大部分地區(qū)位于溫帶,小部分地區(qū)位于熱帶,沒有寒帶,B錯誤;
我國最南端在曾母暗沙,C錯誤;
我國疆界長,鄰國多,有利于發(fā)展對外貿易,D正確。
故選:D。
19.貼春聯(lián)是我國的傳統(tǒng)民俗,春聯(lián)“苗寨黔山黃果樹,酒香赤水”和“沃野龍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區(qū)簡稱分別是( ?。?br />
A.黔 寧 B.滇 吉 C.蜀 黑 D.黔 黑
【解答】解:春聯(lián)“苗寨黔山黃果樹,酒鄉(xiāng)赤水”和“沃野龍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區(qū)分別是貴州省和黑龍江省,黃果樹瀑布是貴州省著名的景觀,黑龍江省位于東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稱。
故選:D。
20.根據我國某省級行政區(qū)2017年基本圖表資料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項目
國境線長度/千米
海岸線長度/千米
平均海拔/米
1月平均氣溫/℃
降水較多月份/月
年降水量/毫米
數量
4060
0
2000
>0
5~9
1000﹣1500
A.該省區(qū)可能是內蒙古自治區(qū)
B.該省區(qū)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
C.該省區(qū)位于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qū)
D.該省區(qū)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里的青藏地區(qū)
【解答】解: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有鄰國、無臨海、海拔高、冬季氣溫大于0℃等,可判定,該省區(qū)為云南省,故A敘述錯誤;云南省大部分位于第二級階梯,故B敘述錯誤;云南省位于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故C敘述正確;云南省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里的南方地區(qū),故D敘述錯誤。
故選:C。
二.解答題(共3小題)
21.讀圖“中國疆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A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 曾母暗沙 ,小華寒假從海口去哈爾濱旅游,感受到南北氣候差異 大?。ù?小)。
(2)圖中★為首都北京,是我國的 政治 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3)為打造北京成為生態(tài)宜居城市,下列舉措有效的是 C
①推廣新能源汽車
②減少綠地面積、發(fā)展房地產業(yè)
③搬遷污染嚴重企業(yè)
④鼓勵農村燃燒秸稈、節(jié)省能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家住C省的小麗要到內蒙古欣賞草原風光,內蒙古位于圖中的 B 地(填字母)。小麗家鄉(xiāng)C省的簡稱是 川或蜀 。
【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
(1)依據位置,圖中A是曾母暗沙,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因此,小華寒假從??谌ス枮I旅游,感受到南北氣候差異大。
(2)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政治 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3)為打造北京成為生態(tài)宜居城市,有效措施是推廣新能源汽車,搬遷污染嚴重企業(yè);減少綠地面積、發(fā)展房地產業(yè),鼓勵農村燃燒秸稈,會破壞環(huán)境。
(4)依據位置,圖中B為內蒙古自治區(qū),簡稱內蒙古;C為四川省,簡稱是川或蜀。
故答案為:(1)曾母暗沙;大;(2)政治;(3)C;(4)B;川或蜀。
22.讀人口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tǒng)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歷史性轉變。
材料二:當一個國家或地區(qū)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qū)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如圖為1998﹣201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變化趨勢圖。
(1)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得益于我國把 計劃生育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國大致從 2000 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此后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趨勢是 逐漸升高 。說出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發(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3)我國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該政策對青島市人口數量和老齡化現象有何影響?
(4)據統(tǒng)計2014年末,青島市常駐人口超過900萬,其中登記流動人口超過200萬,居全省首位。流動人口給青島市帶來哪些有利的影響?
【解答】解:(1)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得益于我國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國大致從2000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此后人口老齡化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會已引起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問題。
(3)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時也出現勞動力減少、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
(4)城市有較多的就業(yè)機會、較好的教育條件、較好的醫(yī)療條件等,吸引著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勞動力數量增加,緩解用工難問題,加快城市發(fā)展,同時會給城市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huán)境污染等。
故答案為:(1)計劃生育;(2)2000;逐漸升高;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國防兵源不足;(3)人口數量逐漸增加,老齡化得到緩解;(4)使得勞動力數量增加,緩解用工難問題,加快城市發(fā)展。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17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海、廣西桂林、四川涼山、黑龍江哈爾濱四地分會場分別以“光、水、火、冰”為創(chuàng)意源點,充分發(fā)揮自身地理環(huán)境優(yōu)勢和城市特色,打造主題突出、造型震撼的夢幻舞臺,如圖1示意四個分會場的位置,圖2為哈爾濱的冰雕作品.
(1)四川涼山因彝族火把節(jié)受人矚目,請你再列舉兩例我國少數民族的獨特風情(或者節(jié)日);
(2)哈爾濱的冰雕作品美輪美奐,請說明哈爾濱舉辦冰雕節(jié)的有利自然條件;
(3)“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廣西和貴州一樣,有嚴重的石漠化現象,簡述廣西石漠化的形成原因.
【解答】解:(1)孔雀舞是我國傣族的傳統(tǒng)舞蹈;阿細跳月是我國彝族的傳統(tǒng)舞蹈;采檳榔、跳竹竿是我國海南黎族的傳統(tǒng)活動;三月三歌會是我國壯族的傳統(tǒng)活動;那達慕大會是我國蒙古族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手鼓舞是我國維吾爾族的傳統(tǒng)舞蹈.
(2)哈爾濱受維度因素的影響,冬季嚴寒,所以適合哈爾濱舉辦冰雕節(jié);
(3)喀斯特地區(qū)成土慢是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但人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長期以來,由于喀斯特山區(qū)人口不斷增加,耕地日趨不足,當地人們不惜毀林開墾、過度樵采,加上一些不當的工程建設,都致使有限的山區(qū)森林植被遭受破壞,許多地方水土流失嚴重,剩下光石一片,出現了嚴重的石漠化.
故答案為:(1)孔雀舞是我國傣族的傳統(tǒng)舞蹈,三月三歌會是我國壯族的傳統(tǒng)活動;(2)哈爾濱受維度因素的影響,冬季嚴寒,所以適合哈爾濱舉辦冰雕節(jié);(3)人們毀林開墾、過度樵采,加上一些不當的工程建設,致使有限的山區(qū)森林植被遭受破壞,許多地方水土流失嚴重,剩下光石一片,出現了嚴重的石漠化.
這是一份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第一章測試題,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地理地理八年級上第一章達標測試卷,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地理地理八年級上第四章測試題,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包括的省區(qū)主要有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