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11 修辭手法的運用(解析版)
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1.(2022·全國·三年級期末)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br /> A.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清清爽爽。(擬人)
B.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排比)
C.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反問)
D.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比喻)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對修辭手法的辨析。
A選項,正確,“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清清爽爽”中寫松樹洗過澡,把松樹人格化,故使用的擬人的手法。
B選項,正確,“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有四個“那么……”的句式可知采用了排比的手法。
C選項,有誤,“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句子一問一答,是采用了設(shè)問的手法。
D選項,正確,“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把“閃爍的群星”比作“發(fā)光的蠟燭”,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2.(2022·陜西榆林·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沒有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的是(????? ?)
A.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像一串美麗的夢。
B.一眼望去,整個頭上坑坑洼洼,耳朵邊剪得小心,卻像層層梯田。
C.這些小蝦有的通體透明,像玻璃似的,這是才長大的。
D.我開始想念香噴噴的飯菜,好像還看見爸爸在啃著一塊糖醋排骨。
【答案】D
【詳解】此題考查學(xué)生修辭手法的掌握。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本體、喻體有相似點,但不是同一類事物。
A項,將“小球”比作“一串美麗的夢”;
B項,將“薄厚不均的頭發(fā)”比作“梯田”;
C項,將“通體透亮的小蝦”比作“玻璃”。

3.(2022·陜西漢中·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中,與例句所用修辭手法不同的是(?? ??)
例: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A.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B.筍芽兒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懶腰。
C.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一條長長的錦緞。
D.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理解。例句中把“荷葉”比作“大圓盤”是比喻句。
A. 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把“陽光”比作“金子”是比喻句。
B. 筍芽兒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懶腰?!叭唷笔且粋€動作。是擬人句。
C. 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一條長長的錦緞。把“小河”比作“錦緞”是比喻句。
D.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傘”是比喻句。

4.(2022·全國·三年級期末)與“青的草,綠的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荷葉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B.有的小蝦通體透明,像玻璃似的。
C.曇花在晚上九點左右含笑一現(xiàn)。 D.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答案】C
【詳解】確定一個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時,先要掌握修辭手法類型:比喻、擬人、反問、排比等。再細讀每句話,看符合哪種修辭手法的特點,然后作出判斷。題干把“青的草、綠的葉”當(dāng)作人來寫,使“它們具有人的情感與行為,從而達到化抽象為具體的目的,是擬人。
A:把“荷葉”比作“碧綠的大圓盤”是比喻。
B:把“通體透明的小蝦“比作“玻璃”是比喻。
C:把“曇花”當(dāng)作人來寫,是擬人。
D:把“山溪”比作“綠玉帶”是比喻。
故答案為:C。

5.(2022·陜西西安·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把事物當(dāng)作人來寫的一項是(?? ??)
A.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B.我們會看到地上有許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鏡子,映射著我們的臉。
C.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D.樹林里的蘑菇像一個個小斗笠。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對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本題中把事物當(dāng)成人來寫的句子有A項,只有人才會竊竊私語,所以這句話中把海底的動物當(dāng)成人來寫。

6.(2022·陜西渭南·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是排比句的一項是(?? ?)
A.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B.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膽小嗎?是的。
C.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針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D.肥皂泡輕輕地飛起,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排比修辭手法的掌握能力。
排比:把結(jié)構(gòu)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利用意義相關(guān)或相近,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段落并排,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
A.閱讀例句可知,把“山溪”比作“綠玉帶”,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閱讀例句可知,該句運用的設(shè)問修辭手法。
C.閱讀例句可知,把雨淋過的松樹比作松樹洗澡,運用的擬人修辭手法。
D.閱讀例句可知,該句運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組成句,故該句運用的是排比修辭手法。
故選D。

7.(2022·陜西渭南·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B.我好像有剃頭的天分。
C.小蘑菇鉆出泥土戴一頂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樹下開放。
【答案】B
【詳解】本題主要考查對修辭手法的掌握。
A.把“山溪”比作“綠玉帶”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沒有本體和喻體,不是比喻句;
C.把“小蘑菇”比作“山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故選:B。

8.(2022·陜西渭南·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面句子中不屬于比喻句的一項是( ????)
A.這塊橡皮好像是我丟的。
B.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
C.等到積雪融化時,從房檐上落下的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
D.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比喻句的辨析。
比喻句,是一種常用修辭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A.沒有喻體,不是比喻句。
B.把斗笠比作蘑菇,是比喻句。
C.把水滴比作珍珠,是比喻句。
D.把荷葉比作大圓盤,是比喻句。

9.(2022·陜西漢中·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選項中,把事物當(dāng)作人來寫的一項是( ???)
A.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B.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像一串美麗的夢。
C.有些貝類會巴在輪船底下作免費的長途旅行。
【答案】C
【詳解】考查修辭方法的解析和運用。
首先要了解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然后通讀整句,了解句意,抓住關(guān)鍵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辭方法。
A.把“火燒云”比作“火”,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B.把“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比作“一串美麗的夢”,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C.把“貝類”看作了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故選:C。

10.(2022·江西贛州·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牽?;ù灯鹆俗仙男±取!痹摼溥\用了(?? ??)的修辭手法。
A.比喻 B.?dāng)M人 C.夸張 D.排比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辨析。
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體的、淺顯的、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去表現(xiàn)抽象的、難懂的、人們少見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方法。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夸張: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diào)內(nèi)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
題干中“牽?;ā本哂辛巳说膭幼鳌按灯稹?,所以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11.(2021·陜西榆林·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一樣升起來了。
B.從房檐上落下的一顆顆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
C.落日的余暉不時變幻著顏色,好像有誰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紅色和紫色。
D.冰柱好像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對修辭手法的掌握。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xué)的辭格之一。
A.正確。句中把“太陽”比作“大火球”,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正確。句中把“小水滴”比作“珍珠”,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C.錯誤。結(jié)合語句“落日的余暉不時變幻著顏色,好像有誰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紅色和紫色”可知該句沒有本體和喻體,不是比喻句。
D.正確。句中把“冰柱”比作“刀劍”,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12.(2021·陜西咸陽·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中,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
B.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作免費的長途旅行。
C.街上的人形態(tài)各異: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dān),有的趕著毛驢……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
擬人修辭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的的修辭手法。
A.分析例句“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笨芍\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夜空中的群星”比作“蠟燭”。
B.分析句子“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笨芍\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貝殼”擬人化。
C.分析句子“街上的人形態(tài)各異: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dān),有的趕著毛驢……”出現(xiàn)了三個“有的”可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故本題選B。

13.(2021·陜西漢中·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
A.他們試著做了幾頂圓帽子,像碗一樣扣在頭上。
B.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C.等到積雪融化時,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了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A.把“圓帽子”比作“碗”,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B.沒有喻體,不是比喻句。
C.把“小水滴”比作“珍珠”,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故選B。

14.(2022·全國·三年級期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fù)得兔?!边@樣劃分朗讀節(jié)奏是正確的。
B.“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這句話用擬人手法把花開的樣子寫得很生動。
C.《漏》這個故事中的“漏”指的是賊。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與人物的心理關(guān)系不大,人物的心理活動在復(fù)述時可以不講。
【答案】C
【詳解】A.此選項考查劃分朗讀節(jié)奏。題目出自三年級下冊第5課《守株待兔》,其中“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fù)得兔?!边@句話的意思是”從此,那個農(nóng)民荒廢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根據(jù)句子意思來斷句,即“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fù)得兔?!?br /> B.此選項考查修辭手法。這里用“綻開了笑臉”把“薔薇綻開”賦予人的特點,所以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C.此選項考查課文的理解。本題出自三年級下冊第27課《漏》,課文最后一句“ 說怕漏,偏就又漏雨了!”所以“漏”是老婆婆說的漏雨。本文作者在敘述故事時抓住了老虎和賊的心理活動進行描寫,如:賊和老虎聽到老婆婆說“漏”時的心理活動描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疑惑、納悶、做賊心虛的心理, 細膩、生動、真實地展示了他們的心路歷程,從而更好地刻畫出他們的性格特點,展示出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選項錯誤。

15.(2022·陜西渭南·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選項中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春節(jié)——元宵節(jié)——重陽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
B.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中的“切診”是指詢問病人的情況。
C.“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边@句話用了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
D.《漏》是一則神話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叫“漏”的怪物嚇跑了老虎和賊。
【答案】C
【詳解】A.考查學(xué)生對重要節(jié)日的識記能力。
春節(jié):正月初一;
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
重陽節(jié):農(nóng)歷九月九;
清明節(jié):公歷4月5日前后;
端午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
由此可知這幾個節(jié)日不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本項錯誤。
B.考查學(xué)生對國學(xué)常識的識記。
中醫(yī)四診:是指扁鵲在總結(jié)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提出的“四診法”,即望、聞、問、切。其中“切診”指運用指端的觸覺,在病患身體的某部位進行觸摸、按壓的診病方式,不是詢問病人的情況。本項錯誤。
C.考查學(xué)生對設(shè)問修辭手法的理解能力。
設(shè)問指為了強調(diào)某部分內(nèi)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本句“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弊詥栕源?,是運用了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本項正確。
D.考查學(xué)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記憶能力。
《漏》是一則民間故事不是神話故事。這篇課文圍繞“漏”,講述了一個下雨的夜晚,老虎來吃小胖驢,賊來偷小胖驢,結(jié)果被老婆婆口中的“漏”嚇到的故事,老虎馱著賊跑,以為賊是“漏”;賊騎著老虎跑,以為老慮是“漏”,結(jié)果都被對方嚇昏過去了。課文中的“漏”是指屋漏雨不是“怪物”。本項錯誤。
故選:C。

16.(2021·陜西西安·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中,不屬于擬人句的一項是(?? ??)
A.頑皮的雨滴最喜歡在雨傘上跳舞。
B.柳樹笑彎了腰。
C.他像大哥哥似的,很會照顧人。
【答案】C
【詳解】考查擬人修辭。
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A.把“雨滴落下”當(dāng)作人“跳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B.把“柳樹”當(dāng)作人“笑彎了腰”,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C.沒有用修辭手法。
故選:C。

17.(2021·貴州黔西·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岸邊的柳樹正在欣賞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B.風(fēng)一吹過,滿池的荷葉就紛紛跳起舞來。
C.月亮升起的時候,蟲鳥奏響了夜曲。
D.站在高樓上,好像一伸手就能碰到星星。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
ABC項都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D項,從“一伸手就能碰到星星”可知是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故選D。

18.(2021·河北唐山·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方法與其他兩項不同的一項是(???? )
A.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B.一眼望去,整個頭上坑坑洼洼,耳朵邊剪得小心,卻像層層梯田。
C.地上有許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鏡子,映射著我們的臉。
【答案】A
【詳解】此題考查修辭方法的解析和運用。
首先要了解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然后通讀整句,了解句意,抓住關(guān)鍵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辭方法。
A.“吹”賦予“牽?;ā比说膭幼?,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B.把“頭發(fā)”比作“梯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C.把“水洼”比作“鏡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19.(2021·廣西百色·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是排比句的一項是(???? ?)
A.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B.小蝦有的獨自蕩來蕩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緊貼住缸壁。
C.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針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句子修辭手法。
排比句指把三個或以上意義相關(guān)或相近、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
B項連用三個“有的”,因此是排比句。
A項比喻句,把“山溪”比作“綠帶”。
C項擬人句,“洗澡”一詞賦予松樹人的行為。

20.(2021·江蘇無錫·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沒有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的是(?????? )
A.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像一串美麗的夢。
B.一眼望去,整個頭上坑坑洼洼,耳朵邊剪得小心,卻像層層梯田。
C.瓢蟲,朱紅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圓點,特別漂亮。
D.我開始想念香噴噴的飯菜,好像還看見爸爸在啃著一塊糖醋排骨。
【答案】D
【詳解】考查修辭手法。
A項把小球比作美麗的夢,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項把頭發(fā)比作梯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C項把瓢蟲的硬翅比作“瓷漆”,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D項“好像”表示似乎;仿佛,不是比喻詞,沒有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21.(2021·浙江臺州·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與“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所用修辭手法相同的是(?? ??)
A.小燕子帶著它剪刀似的尾巴,斜飛于曠亮無比的天空。
B.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作免費的長途旅行。
C.他嘴皮子動了一下,似乎有話要跟我們說。
D.水要流動才能保持清潔,這個自然規(guī)律,難道你已經(jīng)忘記了嗎?
【答案】A
【詳解】考查修辭方法的解析和運用,首先要了解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然后通讀整句,了解句意,抓住關(guān)鍵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辭方法。
“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句子運用比喻的手法。
A.“小燕子帶著它剪刀似的尾巴,斜飛于曠亮無比的天空。”句子運用比喻的手法。
B.“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作免費的長途旅行?!本渥舆\用擬人的手法。
C.“他嘴皮子動了一下,似乎有話要跟我們說。”這是陳述句,沒有運用修辭手法。
D.“水要流動才能保持清潔,這個自然規(guī)律,難道你已經(jīng)忘記了嗎?”句子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

22.(2021·河南鄭州·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辭手法與其他選項不同的一項是(??? )
A.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
B.借著扇子的風(fēng),把她們一個個送上天去送過海去。
C.黑夜降臨了,我們看見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
D.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方法的解析和運用。
首先要了解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然后通讀整句,了解句意,抓住關(guān)鍵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辭方法。
A.把“蘑菇”比作“斗笠”,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沒有運用修辭手法;
C.把“群星”比作蠟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D.把“柳條”比作“綠色絲帶”,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23.(2021·山東煙臺·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中與其他三句的修辭方法不一一樣的一句是(?? ??)
A.積雪融化時,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
B.荷葉挨挨擠擠的,像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C.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fā)光。
D.雖然以前沒有干過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頭的天分。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對修辭手法的掌握。
選項A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將“小水滴”比喻成“珍珠”。
選項B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將“荷葉”比喻成“大圓盤”。
選項C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將“群星”比喻成“蠟燭”。
選項D沒有運用休息。
答案為D,注意不是有“好像”就是比喻句。比喻是根據(jù)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即用某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另一個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要有本體、喻體、喻詞。

24.(2021·福建寧德·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句子中,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是哪一項(??? ?)
A.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都沒有呢?不是的。
B.我好像看見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著一塊糖醋排骨。
C.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怎么能看到遙遠的家呢?
D.小沙天生膽小,他怕鬼,怕喝中藥,怕做噩夢,還怕剃頭。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
A項:“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都沒有呢?不是的?!边\用了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
B項:“我好像看見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著一塊糖醋排骨?!敝小昂孟瘛笔撬坪醯囊馑迹皇潜扔鞯男揶o手法。
C項:“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怎么能看到遙遠的家呢?”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
D項:“小沙天生膽小,他怕鬼,怕喝中藥,怕做噩夢,還怕剃頭?!边\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25.(2021·江蘇泰州·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下列哪個句子與“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边@句一樣都是比喻句。( ???)
A.這泡泡,好像我一碰就會破裂似的。
B.這小球,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
C.姑父的睡衣就像熊皮,落滿了碎發(fā)。
D.他長得真像他爸爸。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比喻句。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比喻的構(gòu)成必須有兩個成分、兩個條件。兩個成分一個是所描繪的對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體”或“主體”;一個是用來作比的事物或現(xiàn)象,叫作“喻體”或“客體”。兩個條件一個是本體和喻體應(yīng)當(dāng)是不同的東西,有質(zhì)的差異;另一個是兩者之間又有某種相似之點。
A項,不是比喻句,沒有喻體。
B項,不是比喻句,沒有喻體。
C項,是比喻句。把“睡衣”比作“熊皮”;
D項,不是比喻句。本體和喻體是同類事物,不是比喻句。

26.(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下列句子屬于比喻句的一項是(???? )
A.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B.二十只左右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C.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動動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它們會立即向別的安靜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氣似的。
D.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運用。
比喻句,是一種常用修辭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A項:本體: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喻詞:像。喻體:閃爍的星星。

27.(2021·江蘇無錫·三年級??计谀┫铝芯渥又心囊痪洳皇潜扔骶?。(??? ?)
A.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B.梁龍的身體好像是一架移動的吊橋。
C.洞庭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D.張華像他爸爸一樣又高又大。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運用。
比喻句,是一種常用修辭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A項:喻詞是“是”,本體是“云霧”,喻體是“大?!?。
B項:喻詞是“好像”,本體是“身體”,喻體是“吊橋”。
C項:喻詞是“猶如”,本體是“洞庭湖面”,喻體是“銀鏡”。
D項:這句話雖然有“像”但不是比喻句,比喻句中應(yīng)該有兩種相似但性質(zhì)不同的事物,“像著了火一樣”知識說明森林給人的一種感覺,沒有本體和喻體。

28.(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下列句子與其他兩項所用修辭手法不同的是(? ?)
A.微風(fēng)輕輕地親吻我的臉頰。
B.小燕子帶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斜飛于曠亮無比的天空。
C.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修辭手法的判定。要求我們掌握常用的修辭等候發(fā),并能結(jié)合具體句子判斷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作答時要認真審題,題中要求選出與其他兩項所用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
A.“微風(fēng)輕輕地親吻我的臉頰”這句話把微風(fēng)當(dāng)作人來寫,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B.“燕子帶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斜飛于曠亮無比的天空?!边@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
C.“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边@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荷葉比作大圓盤。

29.(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下面句子中不是擬人句的是(?? ?)
A.雨點盡情舞蹈,樂得把所有的鼓都敲起來了,敲在小傘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
B.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C.海浪高興得在沙灘上亂蹦亂跳。
D.月光花張開了笑臉。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擬人修辭的辨析。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有人的動作,而不是像童話形式。所寫事物必須具有人的特點;不能出現(xiàn)表示人物的詞語。
A 雨點不是人,不會跳舞,由此可知這是擬人修辭。
B 這是夸張修辭。該句含義是: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C 從“高興得在沙灘上亂蹦亂跳”可知這是把海浪當(dāng)作人來寫,運用了擬人手法。
D 月光花不是人,不會笑,運用了擬人手法。

30.(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下面這句話使用的修辭手法是(   )
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清清爽爽。
A.設(shè)問 B.?dāng)M人 C.夸張 D.反問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理解和運用。
設(shè)問:指“用否定語氣表達肯定意思,或用肯定語氣表達否定意思”,這樣增強了語氣(有問不答,答在問中)。
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夸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反問:指“用否定語氣表達肯定意思,或用肯定語氣表達否定意思”,這樣增強了語氣(有問不答,答在問中)。
根據(jù)原句:松樹能洗澡,可知將松樹賦予了人的行為,屬于擬人句。

31.(2021春\·全國·三年級期末)下列句子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紅的白的黃的花,青的草,綠的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
B.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C.我好像還看見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著一塊糖醋排骨。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的是修辭手法的辨析,結(jié)合每個選項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在本題中,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是C項。
A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此句把花兒當(dāng)成人來寫。
B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此句把荷葉當(dāng)成人來寫。

32.(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下列哪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r /> A.小鳥在枝頭快樂地唱起了歌。
B.樹葉落到地上,小蟲爬過去,躲在里面。
C.春天生機勃勃,萬紫千紅,怎能不使我流連忘返呢?
D.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答案】D
【詳解】本題主要考查 修辭手法的運用,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本體、喻體有相似點,但不是同一類事物。AB選項都是擬人的修辭手法,C選項是反問修辭手法,只有D選項為比喻的修辭手法。

33.(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下列選項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
A.燕子帶著它剪刀似的尾巴,從南方趕來了。
B.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C.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D.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膜翅。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B項有喻體,“好像”只是表示判斷和猜測。A項把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C項把荷葉比作大圓盤。D項把膜翅比作黑綢襯裙。

34.(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
A.大家都說我長得很像姑姑。
B.它們一路上像生了氣似的,不停舞動著前面那雙細長的腳。
C.那些蜜蜂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D.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對修辭手法的分析和理解,從四個選項中,可以判斷出使用比喻的修辭的是D,把角比喻成了珊瑚。

35.(2022·湖南衡陽·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
(1)他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 ( )
(2)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 )
(3)肥皂泡哭了。( )
(4)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一樣升起來了。 ( )
【答案】 排比 設(shè)問 擬人 比喻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辨析。
(1)排比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通常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句子語氣。
“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為三個“有……的”句式排列組成,為排比句。
(2)設(shè)問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常用于表示強調(diào)作用。為了強調(diào)某部分內(nèi)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該句先問“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然后回答“不是的”,為設(shè)問句。
(3)擬人句是把物當(dāng)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是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肥皂不會哭,用了人的“哭”這一行為,將肥皂人格化,為擬人句。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本體、喻體有相似點,但不是同一類事物。
句子“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把“太陽”比作了“火球”,比喻詞是“像”,該句為比喻句。

36.(2021·四川甘孜·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判斷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
(1)小蘑菇鉆出泥土戴上一頂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樹下開放。( )( )
(2)你用水中的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像在打鼾……( )( )
【答案】 擬人 比喻 比喻 排比
【詳解】考查修辭手法。
首先要了解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然后通讀整句,了解句意,抓住關(guān)鍵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辭方法。
(1)句子“小蘑菇鉆出泥土戴上一頂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樹下開放”運用了擬人和比喻。
擬人句:是把物當(dāng)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是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本體、喻體有相似點,但不是同一類事物。
“小蘑菇鉆出泥土戴上一頂斗笠”戴上一頂斗笠賦予蘑菇人的特點,把蘑菇擬人化,使用擬人修辭。
“像一朵朵山花在樹下開放”把“小蘑菇”比作“山花”運用比喻的修辭。
(2)句子“你用水中的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像在打鼾……”運用了排比和比喻。
排比是把結(jié)構(gòu)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利用意義相關(guān)或相近,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詞組(主、謂、動、賓)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兩段即可),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
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本體、喻體有相似點,但不是同一類事物。
結(jié)合句子“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好像在打鼾?!本渲械娜齻€“有的像”具有并列關(guān)系的分句,是排比句,這句話把“海底的動物發(fā)出的聲音”比作“蜜蜂一樣嗡嗡、小鳥一樣啾啾、小狗一樣汪汪、打鼾”,是比喻句。

37.(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寫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1)親愛的姐姐,你難道不會疲勞?( )
(2)垂柳把溪水當(dāng)作梳妝的鏡子。( )
(3)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 )
(4)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 )
(5)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 )
【答案】 反問 比喻 比喻 設(shè)問 排比
【詳解】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于修辭手法的辨析能力。
“修”是修飾的意思,“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后引申為一切的言詞。 修辭本義就是修飾言論,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利用多種語言手段以收到盡可能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活動。
(1)從“親愛的姐姐,你難道不會疲勞?”來看帶有問句的特點且沒有回答所以屬于反問修辭。
(2)從“垂柳把溪水當(dāng)作梳妝的鏡子?!眮砜窗选跋北瘸闪恕扮R子”屬于比喻的修辭。
(3)從“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眮砜窗选靶∷巍北瘸闪恕罢渲椤睂儆诒扔鞯男揶o。
(4)從“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眮碛捎袉栍写鸬⑽闯霈F(xiàn)提示語,屬于設(shè)問修辭。
(5)從“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來看連續(xù)使用了四個“那么”,屬于排比修辭。

38.(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句子修辭我知道
①我愛家鄉(xiāng)的山,愛家鄉(xiāng)的水,愛家鄉(xiāng)勤勞的人民。________
②這家飯館的菜,香飄十里。??________
③雪花在風(fēng)中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________
④學(xué)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________
⑤難道這不是你多期望的嗎? ________
【答案】 排比 夸張 擬人 比喻 反問
【詳解】排比是一種修辭手法,利用意義相關(guān)或相近,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詞組(主謂/動賓)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鋸?,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xué)的辭格之一。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lǐng)會別人想要表達的意思。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

39.(2021·全國·三年級期末)判斷下列句子是否為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老公公說:“好像有什么聲音在響?”???????????????( )
2.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像一串美麗的夢。???????( )
3.一時恍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
4.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 )
【答案】1.× 2.√ 3.× 4.×
【分析】1.錯??疾閷Ρ扔餍揶o的辨析。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
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
本體、喻體有相似點,但不是同一類事物。
其中“好像”沒有喻詞的成分且本題喻體沒出現(xiàn)。
2.對。
3.錯。考查對比喻修辭的辨析。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
本體、喻體有相似點,但不是同一類事物。
其中沒有出現(xiàn)喻體。
4.錯??疾閷Ρ扔餍揶o的辨析。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語)和喻體。
本體、喻體有相似點,但不是同一類事物。
其中沒有出現(xiàn)喻體。

40.(2021·湖北黃岡·三年級統(tǒng)考期末)判斷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
A.排比????????B.?dāng)M人??????C.比喻??????D.設(shè)問
①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
②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 )
③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紅,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
④如毛的細雨由天上灑落著。( )
【答案】 B D A C
【詳解】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運用。
排比:把結(jié)構(gòu)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某種相似之處的乙事物來說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詞(連接本體和喻體的詞語)三個部分。
設(shè)問:為了強調(diào)某部分內(nèi)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①本題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蜻蜓當(dāng)做人來寫,會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②本題運用的是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自己提出問題“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自己回答“不是的?!?br /> ③本題運用的是排比的修辭手法,使用四個“一會兒……”的句式構(gòu)成排比句,寫出了火燒云變化極多的特點。
④本題運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細雨比作毛。

相關(guān)試卷

專題10 修辭手法的運用-2021-2022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

這是一份專題10 修辭手法的運用-2021-2022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文件包含專題10修辭手法的運用解析版docx、專題10修辭手法的運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77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11 辨析病句——2021+2022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

這是一份專題11 辨析病句——2021+2022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文件包含專題11辨析病句解析版docx、專題11辨析病句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66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10 修辭手法的運用——2021+2022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

這是一份專題10 修辭手法的運用——2021+2022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文件包含專題10修辭手法的運用解析版docx、專題10修辭手法的運用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74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專題08 詞語的理解與運用——2021+2022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

專題08 詞語的理解與運用——2021+2022學(xué)年六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

專題08 修辭手法的辨析——2021+2022學(xué)年五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匯編(全國版)

專題08 修辭手法的辨析——2021+2022學(xué)年五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匯編(全國版)

專題21 習(xí)作天地——2021+2022學(xué)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

專題21 習(xí)作天地——2021+2022學(xué)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

專題01 字音辨析——2021+2022學(xué)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

專題01 字音辨析——2021+2022學(xué)年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