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世紀明確形成了兩大對立學說
19世紀初證明了波動說的正確性
19世紀末光電效應現(xiàn)象使得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提出了光子說:光具有粒子性
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
1、光的反射:光射到兩種不同的介質(zhì)時,便有部分光自界面射回原介質(zhì)中的現(xiàn)象,稱為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處在同一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路可逆:沿原來的反射光線入射,將沿原來入射光線射出。
1、概念: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
2、特點:折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于法線的兩側(cè)。
3、思考: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間究竟有什么定量關系呢?
在探索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踐中,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有托勒密、開普勒、斯涅爾、笛卡兒、費馬等人,直到 1621 年,荷蘭數(shù)學家斯涅耳在分析了大量數(shù)據(jù)后終于找到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把它總結(jié)為光的折射定律。
4、光的折射定律(斯涅耳定律)(1)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處在同一平面內(nèi);(2)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cè);(3)入射角的正弦與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
折射與反射定律有相似之處:(1)入射光線、法線、反射(折射)光線處于同一平面內(nèi)(2)反射(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cè)(3)反射(折射)光路可逆
只要改變兩種介質(zhì)中的任何一種,n12將隨之改變??諝獾讲AА猲12=1.50 空氣到水——n12=1.33水到玻璃——n12=1.131、折射率:光從真空射入某種介質(zhì)發(fā)生折射時,入射角θ1的正弦與折射角θ2的正弦的比值n ,叫做這種介質(zhì)的折射率。
2、物理意義:折射率n是表明材料對光線偏折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折射率的存在,不僅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還能改變光的傳播速度。
3、光的傳播速度和折射率的關系:
對于相同入射角θ1 ,n越大時,折射角θ2會越小,對應光的偏折量越大。
有大氣,看到太陽更早沒有大氣,將遲一些看到太陽
假設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氣層,那么人們觀察到的日出時刻與存在大氣層的情況相比會怎樣呢?
【例1】一束光線以30°的入射角從玻璃射向空氣,它的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成90 °夾角,則玻璃的折射率為多少?
【例2】如圖一個儲油桶的底面直徑與高均為d.當桶內(nèi)沒有油時,從某點A恰能看到桶底邊緣的某點B。當桶內(nèi)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時,仍沿AB方向看去,恰好看到桶低上的點C,CB兩點距離d/4.求油的折射率和光在油中傳播的速度。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4章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第1節(jié) 光的折射作業(yè)ppt課件,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答案ABC,答案60°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魯科版 (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第3節(jié) 光的全反射習題課件ppt,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全反射,ACD,BDE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魯科版 (2019)選擇性必修 第一冊第3節(jié) 光的全反射說課課件ppt,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要點回顧,全反射,現(xiàn)象解釋,珠寶的鑒賞,“消失”的硬幣,全反射的應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