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天津卷)
(共26小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14 P-31 Cl-35.5 Ca-40 Cu-64 S-32 Na-32 Mg-24 Al-27 Zn-65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下列過程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 )
A.高爐煉鐵 B.冰雪融化
C.食物變質 D.木材燃燒
【答案】B
【解析】A、高爐煉鐵過程中,鐵礦石轉化為鐵,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B、冰雪融化過程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C、食物變質過程中,物質發(fā)生緩慢氧化,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D、木材燃燒過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故選擇B。
2.下列物質按照混合物、堿、氧化物順序排列的是( )
A.冰水混合物、苛性鈉、二氧化錳 B.液化石油氣、熟石灰、二氧化硫
C.食鹽水、純堿、干冰 D.天然氣、氫氧化鉀、大理石
【答案】B
【解析】A、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A錯誤。B、液化石油氣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熟石灰是氫氧化鈣屬于堿,二氧化錳兩種元素組成且含有氧元素,屬于氧化物,B正確。C、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C錯誤。D、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大理石屬于混合物,D錯誤。故選B。
3.下列有關氯化鈉相關實驗操作,正確的一項是( )
A
B
C
D
配制NaCl溶液
過濾粗鹽中的泥沙
蒸發(fā)結晶NaCl
取用氯化鈉
【答案】B
【解析】A、配制溶液應在燒杯中進行,不能在量筒中進行,不符合題意;B、過濾時,應遵循“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操作正確,符合題意;C、蒸發(fā)時,應在蒸發(fā)皿中進行,不符合題意;D、取用藥品時,瓶塞應倒放,不符合題意。故選B。
4.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人體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 B.糖類可為人體提供能量
C.棉花和羊毛屬于合成材料 D.聚乙烯塑料具有熱塑性
【答案】C
【解析】A、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易患佝僂病,老年人缺鈣易患骨質疏松,不符合題意;B、糖類可為人體提供能量,是主要的供能物質,不符合題意;C、棉花和羊毛屬于天然材料,符合題意;D、聚乙烯塑料具有熱塑性,加熱時熔化,冷卻后變成固體,不符合題意。故選C。
5.如圖為氮元素的部分化合價、物質類別二維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點物質可做保護氣 B.b點物質屬于大氣污染物
C.c點物質的名稱為硝酸 D.d點物質可能是復合肥料
【答案】C
【解析】A. A是氮單質,是氮氣,化學性質穩(wěn)定,可做保護氣。正確。B. b點物質是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為+4價,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所以是NO2,是大氣污染物,正確。C. c屬于酸,其中氮元素化合價為+3價,為HNO2,是亞硝酸,錯誤。D. d是鹽類物質,氮元素為+5價,為硝酸鹽,可能是硝酸鉀,硝酸鉀含鉀、氮元素,是復合肥,正確。故選C。
6.錸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錸元素的信息示意圖,對圖中信息理解不正確的是( )
A.質子數為75 B.元素符號為Re
C.核外電子數為186.2 D.元素名稱為錸
【答案】C
【解析】A、質子數=原子序數,故質子數為75,選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元素符號為Re,選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原子序數,故核外電子數為75,選項C不正確,符合題意;
D、元素名稱為錸,選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7.2023年3月22日晚,天津市大胡同南方小商品批發(fā)市場起火,數千平方米建筑被引燃,造成1人死亡。如果發(fā)現火險或遭遇火災要沉著應對。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油鍋中的油著火用水澆滅
B.室內起火迅速打開門窗通風
C.家中燃氣泄漏,立即打開排氣扇通風
D.遭遇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遠離著火區(qū)域
【答案】D
【解析】A、油鍋中的油著火用鍋蓋蓋滅,水不能撲滅油著火,反而引起油滴的飛濺,導致火勢的蔓延,故A錯誤;B、室內起火不能開門窗,會加快氣體流通,加劇火勢,故B錯誤;C、燃氣容易和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打開排氣扇容易產生靜電,電火花,發(fā)生爆炸,故C錯誤;D、遭遇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有害氣體,且遠離著火區(qū)域,故D正確。故選D。
8.化學反應往往伴隨著一定的現象,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br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B.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
D.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答案】C
【解析】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故選項說法錯誤。B、鐵絲在空氣中只能燒至發(fā)紅,不會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故選項說法錯誤。C、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硫酸鈉,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中會觀察到產生藍色沉淀,故選項說法正確。D、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
9.建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確的是( )
A.空氣組成(按體積分數) B.溶解性與溶解度關系
C.pH與溶液酸堿性 D.原子核結構
【答案】D
【解析】A、空氣中體積分數的含量: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成分占0.03%,模型正確,故A不符合題意;B、物質的溶解度大于10克時為易溶,當物質的溶解度在10克至1克時為可溶,當物質的溶解度在1克至0.01克微溶,小于0.01克為難溶,模型正確,故B不符合題意;C、pH=7為中性,pH小于7的為酸性,pH大于7的為堿性,模型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D、原子核在原子內,原子核內有質子和中子,電子繞著原子核作高速運動,模型不正確,故D符合題意;故選D。
10.已知23g純凈物R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消耗氧氣的質量為48g B.R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R中含有氫元素,質量為3g D.R由碳、氫二種元素組成
【答案】D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可得消耗氧氣的質量為:44g+27g-23g
=48g,不符合題意;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純凈物R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R中一定含碳、氫元素,碳元素的質量為:,氫元素的質量為:,12g+3g=15g小于23g,故R中一定含氧元素,不符合題意;C、由B的分析可知,R中含有氫元素,質量為3g,不符合題意;D、由B的分析可知,R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故選D。
二、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1~2個符合題意。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的,多選不得分;有2個選項符合題意的,只選一個且符合題意得1分,若選2個,有一個不符合題意則不得分)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鋁在空氣中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是因為鋁化學性質穩(wěn)定
B.酸、堿、鹽溶液都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電子
C.向盛有粉塵的金屬罐中鼓入空氣,點火發(fā)生爆炸,該粉塵一定是面粉
D.化學反應發(fā)生的同時,也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答案】D
【解析】A、鋁在空氣中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是因為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常溫下。鋁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不符合題意;B、酸、堿、鹽溶液都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不符合題意;C、向盛有粉塵的金屬罐中鼓入空氣,點火發(fā)生爆炸,說明該粉塵具有可燃性,但是該粉塵不一定是面粉,不符合題意;D、化學反應發(fā)生的同時,也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通常是熱量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
12.下列實驗方法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或試劑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加入適量的BaCl2溶液
B
提純含有少量NaCl的KNO3
冷卻熱的飽和溶液,過濾、洗滌、干燥
C
比較人體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中CO2的含量
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入兩種氣體中
D
檢驗氫氧化鈉是否部分變質
滴加CaCl2溶液
【答案】B
【解析】A、Na2SO4與BaCl2反應生成BaSO4沉淀和NaCl,引入新的雜質NaCl,故A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顯著增大,冷卻熱的飽和溶液,硝酸鉀從溶液中析出而氯化鈉基本無變化,再過濾,洗滌,干燥,取出KNO3固體,故B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C、檢驗CO2應使用澄清石灰水,使用帶火星的木條二者都不會復燃,故C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碳酸鈉和CaCl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而氫氧化鈉不能,故可根據有無白色沉淀產生可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但不能確定是部分還是全部變質,故D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B。
13.某化工廠以煤(主要含碳)、空氣、水為原料合成氮肥與液氨,生產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氨氣變?yōu)橐喊笔欠艧徇^程
B.設備1中有復分解反應發(fā)生
C.設備2中發(fā)生的反應NH3+H2O+CO2=NH4HCO3
D.設備3中參加反應的N2和H2的質量比為14:1
【答案】BD
【解析】A、氨氣變?yōu)橐旱獮橐夯?,需要放熱,為放熱過程,不符合題意;B、空氣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設備1中加入碳、氮氣、氧氣和水,排出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氮氣,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為化合反應,碳和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屬于置換反應,不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符合題意;C、設備2中氨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氫銨,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為:NH3+H2O+CO2=NH4HCO3,不符合題意;D、設備3中氮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氨氣,反應方程式為:N2+3H22NH3,參加反應的N2和H2的質量比為28:(3×2)=14:3,符合題意。故選BD。
14.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反應如下圖所示“—”表示相連的物質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反應,下列選項符合圖示反應關系的是( )
選項
甲
乙
丙
丁
A
Fe
CO
H2SO4
O2
B
Na2SO4
HCl
Ba(OH)2
BaCl2
C
Ca(OH)2
NaOH
CO2
CuCl2
D
C
CO
CuO
O2
【答案】CD
【解析】A、CO與H2SO4不反應,故A錯誤;B、HCl與BaCl2不反應,其它可反應,故B錯誤;C、Ca(OH)2可與CO2反應,Ca(OH)2可與CuCl2反應,NaOH可與CO2反應,CuCl2可與NaOH反應,故C正確;D、C可與CuO反應,C可與O2反應,CO可與CuO反應,CO可與O2反應,故D正確。故選:CD。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量和質量分數均相等的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充分反應,所得溶液呈酸性
B.質量比為2:1的K2HPO4和K2SO4中所含鉀元素的質量分數相等
C.硝酸鎂樣品(含有一種雜質)14.8g,溶于水,與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生成沉淀5.5g,則樣品中可能含有的雜質是MgSO4
D.向一定量的氧化鐵與氧化銅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質量分數為9.8%稀硫酸,恰好完反應,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1.6g
【答案】BD
【解析】A、質量相等、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溶液中,硫酸與氫氧化鈉的質量相等,反應中消耗硫酸與氫氧化鈉的質量比關系如下:
可以看出98份質量的硫酸與80份質量的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則等質量的硫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后氫氧化鈉有剩余,溶液顯堿性,故錯誤;B、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定值,與質量無關,K2HPO4和K2SO4中所含鉀元素的質量分數比==1:1,所含鉀元素的質量分數相等,故正確;
C、硝酸鎂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8,假設全部是硝酸鎂,生成的沉淀是5.8g,故所含雜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應大于硝酸鎂的相對分子質量,而MgSO4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0,錯誤;D、氧化鐵和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由于氧化銅和氧化鐵的混合物與100克、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分析化學方程式可知氧化物中氧元素全部轉變?yōu)樗械难踉兀嬎愠鏊馁|量進而計算出所含氧元素的質量即可;設生成水的質量是x:由方程式可以看出硫酸與生成水的關系為
H2SO4 ~H2O
98?????????18
100g×9.8%?? x
x=1.8g,所以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1.8g××100%=1.6g,正確。故選BD。
第Ⅱ卷(非選擇題 70分)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16.(6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現有①氮氣 ②氫氧化鈉③固體二氧化碳 ④硝酸鉀 ⑤金剛石 ⑥碳酸氫鈉,請按要求用序號填空:
(1)充入燈泡中可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是__________;
(2)屬于復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
(4)廣泛應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等工業(yè)的是___________;
(5)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__________;
(6)用作食品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答案】①??;④?; ③;②?;⑤?;⑥
【解析】(1)氮氣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充入燈泡中可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是氮氣;(2)同時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稱為復合肥,屬于復合肥料的是硝酸鉀;(3)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固體二氧化碳;(4)廣泛應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等工業(yè)的是氫氧化鈉;(5)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6)用作食品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
17.(5分)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
(1)圖一為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的關系。
圖一中字母a代表___________,字母b代表___________。
(2)結構決定性質,請根據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給出的信息回答:
其中屬于同種元素是_________(填序號),屬于陰離子是_________(填序號),化學性質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答案】(1)?原子?;核外電子;(2)?BC?; C??;BD
【解析】(1)分子、原子和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基本粒子,所以a代表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所以字母b代表核外電子。(2)元素是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故屬于同種元素的是BC。在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在陽離子中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在陰離子中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比較可知A、B、D均屬于原子,C屬于陰離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化學性質相似,故化學性質相似的是BD。
18.(7分)水是維持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物質。請完成下列問題。
(1)如圖所示,試管b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很多麻煩,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3)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此措施依據的滅火原理是 (填序號)。
A.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B.隔絕空氣 C.清除可燃物
(4)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飲用水的消毒劑,工業(yè)上制取二氧化氯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中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5)粗鹽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某同學將該粗鹽樣品進行提純。
①將樣品加適量水溶解,在粗鹽溶液中依次加入稍過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學式)。
②充分反應后經過___________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過量的稀鹽酸,得到較純凈的氯化鈉溶液。
【答案】(1)?O2???;;(2)肥皂水;(3)A;(4)NaCl;(5)??Na2CO3??;過濾
【解析】(1)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氧負氫”,試管b與正極相連,產生的是氧氣,化學式為:O2;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通常用肥皂水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軟水中泡沫較多;(3)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是因為水蒸發(fā)吸熱,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A;(4)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Cl、Na、O的個數分別是4、2、4,生成物中含Cl、Na、O的個數分別是2、0、4,故生成物中還應含2個Cl、2個Na,故X的化學式為:NaCl;(5)①粗鹽中含氯化鈣、氯化鎂、硫酸鈉,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氯化鈉,除去硫酸鈉,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鈉,除去氯化鎂,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氯化鈉,可除去氯化鈣和過量的氯化鋇,故填:Na2CO3;②充分反應后,過濾除去生成的沉淀,然后加入稍過量溫度稀鹽酸,除去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8分)
19.(6分)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硫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
(2)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___________。
【答案】(1);(2);(3)
【解析】(1)硫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為:;(2)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化學方程式為:;(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20.(6分)溶液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
(1)汽油或洗滌劑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去油污的原理分別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乳化、乳化 B.乳化、溶解
C.溶解、乳化 D.溶解、溶解
(2)依據數據進行列表和作圖是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已知KNO3和K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依據數據,繪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線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使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一種)
(4)分析上表中數據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溫度時,具有相同的溶解度P,則P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
(5)40℃,將28gKCl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fā)2g水后,析出KCl晶體的質量為___________g。
(6)將80℃時,KNO3和KCl的飽和溶液降溫至40℃,析出晶體質量關系為___________。
A.KNO3>KCl B.KNO3
這是一份化學(天津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參考答案),共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案】;;,【答案】+5##+5價;1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天津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全解全析),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天津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考試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第Ⅰ卷兩部分,錸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建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