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
化 學
(考試時間:65分鐘 試卷滿分:7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K-39 Ca-40 Mn-5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符合題意的選項代號填在相應位置上。1~5題每小題1分,6~10題每小題2分,共15分)
1.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號文件發(fā)布,提出抓好農產品穩(wěn)產保供。下列農產品富含蛋白質的是( )
A.安?;鹜? B.南豐柑桔 C.南昌米粉 D.贛南臍橙
【答案】A
【解析】安?;鹜雀缓鞍踪|,A選項正確;南豐柑桔富含糖類、維生素,B選項不正確;南昌米粉富含糖類,C選項不正確;贛南臍橙富含糖類、維生素,D選項不正確。答案A。
2.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88.7萬輛,連續(xù)8年居全球第一。下列屬于清潔能源的是(?? )
A.石油 B.煤 C.天然氣 D.風能
【答案】D
【解析】風能無污染屬于清潔能源,石油、煤、天然氣使用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不是清潔能源。答案D。
3.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號文件發(fā)布,提出抓好糧食生產,硝酸鉀在糧食種植中用于( )
A.復合肥 B.氮肥 C.鉀肥 D.磷肥
【答案】A
【解析】復合肥是含N、P、K中兩種或三種元素的化肥。硝酸鉀(KNO3),含N、K兩種元素,屬于復合肥。答案A
4.2022年2月19日我國最大的綠電制氫項目投產,下列屬于氫氣化學性質的是( )
A.無色 B.無味 C.不溶于水 D.可燃性
【答案】D
【解析】化學性質是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可燃性通過燃燒表現(xiàn)出來,屬于化學性質。答案D。
5.世界在變。下列自然界物質形成過程發(fā)生化學變化是( ?。?br />
A.晶瑩露珠 B.洶涌波濤 C.飄香美酒 D.皚皚白雪
【答案】C
【解析】化學變化是生成新物質的變化。A選項晶瑩露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是物理變化,A選項不正確;B選項洶涌波濤,是水面在有風的情況下形成的,沒有生成新的物質,是物理變化,B選項不正確;C選項飄香美酒,釀酒需要發(fā)酵,生成新的物質,是化學變化,C選項正確;D選項皚皚白雪,是空氣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沒有生成新的物質,是物理變化,D選項不正確。答案C
6.實驗室離不開水,下列有關“水”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過濾 B.測河水pH C.檢查氣密性 D.稀釋濃硫酸
【答案】C
【解析】A選項過濾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操作不正確,A不正確;B選項測溶液pH,把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不能把pH試紙直接伸入待測試液中,B不正確;C選項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將導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掌緊緊捂器壁,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C正確;D選項稀釋濃硫酸,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操作不正確,D不正確。答案C。
7.如圖探究“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實驗,緩慢傾斜Y形管,將右側的沸水慢慢倒入左側。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熱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隔絕氧氣
B.少量沸水倒入左側,白磷開始燃燒,原因是與氧氣接觸
C.當熱水浸沒白磷,燃燒著的白磷熄滅,原因是溫度低于著火點
D.右側紅磷露出水面,紅磷仍不燃燒原因是因為沒有與氧氣接觸
【答案】A
【解析】實驗中熱水浸沒紅磷、白磷時,熱水的作用是隔絕氧氣,少量沸水倒入左側,白磷開始燃燒,熱水的作用是提供熱量,使溫度達到白磷著火點,A選項正確;B選項,沸水倒入左側前,白磷與氧氣接觸,少量沸水倒入左側,白磷開始燃燒,原因是白磷與氧氣接觸且溫度達到白磷著火點,B選項不正確;C選項,當熱水浸沒白磷,燃燒著的白磷熄滅,白磷不能與氧氣接觸,隔絕了氧氣,C選項不正確;D選項,右側紅磷露出水面,紅磷與氧氣接觸,仍不燃燒,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D選項不正確。答案A。
8.工業(yè)上生產尿素的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目不變
B.反應中氧元素化合價改變
C.反應中A、B的分子數(shù)目比是1:1
D.反應中B、D物質的質量比為22:9。
【答案】D
【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氨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生成了尿素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H3+CO2CO(NH2)2+H2O;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中A、B、C、D粒子數(shù)目比為2:1:1:1,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目改變,A選項不正確;反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為﹣2價,反應后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改變,B選項不正確;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中A、B粒子數(shù)目比為2:1,C選項不正確;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中B、D物質的質量比為44:18=22:9,D選項正確。
9.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單質一定是一種元素組成,一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單質
B.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物質和氧氣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一定是物質和氧氣反應
D.化合反應一定生成化合物,沒有生成化合物的反應一定不是化合反應
【答案】D
【解析】A選項,單質一定是一種元素組成,一種元素可能組成多種單質,如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有金剛石、石墨等,A不正確;B選項,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B不正確;C選項,物質和氧氣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不一定是物質和氧氣反應,如碳與氧化銅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沒有氧氣,C不正確;D選項,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沒有生成化合物的反應,說明不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外一種物質,一定不是化合反應,D正確。
10.加熱高錳酸鉀固體至完全反應,相關量的變化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點對應的固體物質只有兩種
B.N點對應的固體為純凈物
C.反應后產生氣體的總質量為(a-b)g
D.0~t2min內,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答案】C
【解析】A、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反應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M點時還未完全反應,此時對應的固體物質有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三種物質,不符合題意;
B、N點時,恰好完全反應,此時固體為錳酸鉀、二氧化錳兩種物質,為混合物,不符合題意;
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反應后產生氣體的總質量為(a-b)g,符合題意;
D、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故鉀元素的質量不變,但是0~t2min內,固體的質量減少,故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不符合題意。
故選C。
二、選擇填充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先在A、B、C中選擇一個正確選項,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在相應位置上,然后在D處補充一個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其中選擇1分,填充1分,共6分)
11.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石墨作電極 B.干冰作制冷劑 C.焦炭用于煉鐵 D.
【答案】C 氧氣作助燃劑或一氧化碳作燃料?
【解析】A、石墨作電極是利用石墨的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B、干冰作制冷劑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C、焦炭用于煉鐵是利用焦炭的還原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
D、氧氣做助燃劑、一氧化碳能做燃料等。
故選C;氧氣作助燃劑或一氧化碳作燃料。(合理即可)
12.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表示,甲和乙飽和溶液溶質相等
B.20℃時,向盛有10克水的燒杯中加入5克丙固體,充分溶解得到溶液質量小于15g
C.把40℃時甲、乙、丙三種物質飽和溶液降低溫度至20℃,析出晶體質量由大到小順序是甲〉乙〉丙
D. 40℃時,210g甲飽和溶液可以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5%溶液 g
【答案】B 440
【解析】A選項,a點表示甲和乙溶解度相等,等質量甲和乙飽和溶液溶質相等,由于甲和乙飽和溶液質量不一定相等,甲和乙飽和溶液溶質不一定相等,A不正確;B選項20℃時丙溶解度小于50g,10克水不能完全溶解5克丙固體,向盛有10克水的燒杯中加入5克丙固體,充分溶解得到溶液質量小于15g,B正確;C選項,把40℃時等質量甲、乙、丙三種物質飽和溶液降低溫度至20℃,析出晶體質量由大到小順序是甲〉乙〉丙,由于甲和乙飽和溶液質量不一定相等,析出晶體質量無法判斷,C不正確;D選項 40℃時,甲的溶解度為110g,210g甲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110g,110g甲可以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5%溶液440g。
13.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除去硫酸銅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足量銅粉,過濾
B
鑒別CO2和CO
分別聞氣味
C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鈉
溶解后加入適量氯化鈣溶液,過濾
D
鑒別硝酸銨固體與硝酸鉀固體
【答案】C 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合理即可)
【解析】A選項,銅在常溫下不能與H2SO4反應,加入足量銅粉不能除去硫酸銅溶液中的硫酸,A選項不正確;B選項,CO2和CO都沒有氣味,聞氣味不能鑒別CO2和CO,B選項不正確;C選項,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即加入適量的氯化鈣可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C選項正確;D選項,硝酸銨固體與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氣味的氨氣,硝酸鉀與熟石灰不反應,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可以鑒別氯化銨固體與氯化鉀固體。
三、填空與說明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除標注分值外,每空1分,共23分)
14.(6分)廚房是生活中化學實驗室。請回答下列問題:
(1)食物。油條深受人們喜愛,油條制作使用泡打粉,泡打粉成分之一磷酸二氫鈣[Ca(H2PO4)2]中磷元素化合價為 ,其中鈣離子符號是 ;
(2)燃料。最早爐子燃料是“蜂窩煤”,“蜂窩煤”上有一些小孔,作用是 ,目前爐子燃料是液化氣,液化氣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丁烷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 。
(3)處理。用洗滌劑清洗油污原理是洗滌劑具有 作用,對于廢舊塑料瓶應該投入的垃圾箱是 (填序號 )
A B C D
【答案】(1)+5 Ca2+ (2)增大煤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48:10或24:5 (3)乳化 A
【解析】(1)磷酸二氫鈣[Ca(H2PO4)2]中鈣、氫、氧化合價分別為+2價、+1價、-2價,根據(jù)化合物中正負價代數(shù)和為0,磷酸二氫鈣[Ca(H2PO4)2]可知磷元素化合價為+5,一個鈣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鈣離子符號是Ca2+。(2)“蜂窩煤”上有一些小孔,作用是增大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丁烷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4):(1×10)=48:10=24:5 。(3)用洗滌劑清洗油污的原理是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廢舊塑料瓶屬于可回收垃圾。
15.(6分)2023年2月17日江西南昌消息,江西南昌:元宇宙+農業(yè)照進現(xiàn)實賦能農業(yè)生產。請回答問題:
(1)農業(yè)。發(fā)展大棚蔬菜。大棚內提供CO2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H2SO4+2NH4HCO3═(NH4)2SO4+2X+2CO2↑,則X的化學式為 。生成的(NH4)2SO4可作屬于 (填“鉀肥”、“氮肥”、“磷肥”或“復合肥”)。
(2)設施。興建農業(yè)科技設施。農業(yè)設施材料有:鋼鐵、聚乙烯塑料、尼龍繩等,其中屬于合成材料的有: ,在鋼架上噴涂防銹涂料,可防止鋼架生銹,該防銹方法的原理是 。
(3)元宇宙。元宇宙中核心原件芯片材料是硅,硅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與相關信息如圖,硅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 ,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答案】(1)H2O 氮肥 (2)聚乙烯塑料、尼龍繩,隔絕氧氣和水 (3)14 28.09
【解析】(1)在化學方程式H2SO4+2NH4HCO3═(NH4)2SO4+2X+2CO2↑,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與數(shù)目保持不變。反應前有:S、2N、12H、10O;反應后有:S、2N、8H、8O,X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2,X的化學式為H2O。(NH4)2SO4能夠為植物提供氮元素,可作屬于氮肥。(2)聚乙烯塑料、尼龍繩等屬于合成材料,鋼鐵與氧氣、水作用而銹蝕,在鋼軌上噴涂防銹涂料,可隔絕氧氣和水,防止鋼軌生銹。(3)根據(jù)硅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與相關信息,可知硅原子質子數(shù)為14,硅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質量為28.09。
16.(5分)水在實驗中有很多用途,下列實驗都有水,根據(jù)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A.配制溶液 B.探究鐵銹蝕條件
(1)寫出A實驗中一種儀器名稱 ,配制10%氯化鈉溶液,稱量實際值為 ,按照圖中完成實驗,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實際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B實驗中,試管b中常用蒸餾水的原因是 ,要得出正確的結論還必須補充一個實驗,增加一個把試管b中的蒸餾水改為 實驗。
【答案】(1)天平或量筒 9g 偏小 (2)排除水中氧氣干擾 干燥的氧氣或干燥空氣實驗裝置
【解析】(1)A實驗中儀器有天平、量筒,稱量中砝碼10g,游碼1g,物體與砝碼放反了,實際值為9g,量筒量取液體時,仰視讀數(shù),水實際值變大,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實際值偏??;(2)通常水中溶解氧氣會干擾實驗,蒸餾水中沒有氧氣;探究鐵銹蝕條件,對比鐵在干燥的空氣(或氧氣)、在與水接觸、在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三個實驗,要得出正確的結論還必須補充一個實驗,增加一個把b中的蒸餾水改為干燥的氧氣或干燥空氣的實驗裝置。
17.(6分)高純碳酸鈣廣泛應用于精密電子陶瓷、醫(yī)藥等。實驗室以優(yōu)質石灰石(含少量SiO2)制備高純碳酸鈣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1”的名稱是 。
(2)“粉碎”步驟中的目的是 。
(3)“轉化”中有水參加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工藝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 。
【答案】(1)過濾 (2)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完全反應 (3)CaCl2+CO2+2NH3+H2O=2NH4Cl+CaCO3↓ (4)NH3、CO2
【解析】(1)“操作1”能夠分離得到固體。“操作1”的名稱是過濾。(2)“粉碎”步驟中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完全反應。(3)“轉化”中有水參加反應,反應物有氯化鈣、水、氨氣、二氧化碳,生成物有氯化銨和碳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CO2+2NH3+H2O=2NH4Cl+CaCO3↓。(4)“酸溶”步驟中生成CO2,“轉化”步驟中CO2參加反應;“轉化”步驟中NH3參加反應,氯化銨可以生成NH3。工藝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NH3、CO2。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除標注分值外,每空1分,共16分)
18.(8分)如圖中A~E是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部分裝置,F(xiàn)是氧氣的性質實驗。請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室直接用E裝置收集的一種氣體是______(填化學式)。
(2)實驗室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反應裝置可選______(填裝置序號),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收集氧氣可選擇 ______(填裝置序號)。
(3)用F裝置進行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判斷該反應是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是______。
(4)小明將綁有燃著火柴梗的細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圖F,底部盛有少量細沙)后,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對此,你認為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填序號,多選,2分)。 氧氣未收集滿 鐵絲未除銹 鐵絲伸入集氣瓶過早鐵絲不是可燃物
【答案】(1)H2(2)B 2H2O2?2H2O+O2↑ C或?D(3)生成黑色固體(4)①②③
【解析】(1)實驗室直接用E裝置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是氫氣,化學式為H2。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氧氣,該反應是固液不加熱型,發(fā)生裝置選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2H2O+O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選C或收集;
(3)實驗中鐵絲燃燒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化學變化的特征有新物質生成,故用裝置進行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判斷該反應是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是生成黑色固體;防止鐵絲燃燒生成的高溫熔融物炸裂集氣瓶,實驗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集氣瓶底部預留部分水、少量細沙或鐵絲盡量遠離瓶壁(合理即可)。
(4)氧氣未收集滿,可能會導致收集的氧氣中混有空氣,導致氧氣不純,從而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鐵絲末除銹,鐵絲表面有鐵銹,會導致鐵絲無法燃燒,從而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鐵絲伸入集氣瓶過早,火柴燃燒消耗大量的氧氣,造成氧氣不足,鐵絲也無法燃燒; 鐵絲屬于可燃物。
19.(8分)蔗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質,興趣小組對“蔗糖的組成”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小組同學認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葡萄糖和氧氣,葡萄糖進一步轉化為蔗糖,蔗糖由哪些元素組成呢?
【猜想假設】猜想1: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氧元素。
猜想2: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
猜想3: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討論交流】同學們作出以上猜想的理論依據(jù)是 。
【查找資料】無色硫酸銅遇水變藍色。
【實驗探究】
實驗
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1
、
。
猜想1正確
2
①實驗開始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然后關閉彈簧夾,點燃酒精燈給蔗糖加強熱。
,硬質玻璃管中殘留有黑色固體
蔗糖中含有氧、氫元素
猜想1正確
②繼續(xù)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在小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質玻璃管中通入氧氣,點燃酒精燈
①硬質玻璃管中的黑色固體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② 。
蔗糖中含有碳元素
【實驗結論】猜想1正確。
【討論交流】大家認為實驗1結論不嚴謹,理由是 。
【實驗拓展】(1)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的原因是 。
(2)實驗2中步驟①發(fā)生的反應基本類型是 。
(3)現(xiàn)稱取17.1g蔗糖隔絕空氣加熱,測得生成26.4gCO2和9.9H2O,則蔗糖中碳、氫、氧元素的原子數(shù)目比為 。
【答案】【討論交流】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探究】無色硫酸銅變藍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干冷小燒杯內壁有水珠? 小燒杯內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討論交流】?反應物中有氧氣,可以提供氧元素,蔗糖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實驗拓展】(1)排出內部殘留的空氣? (2) 分解反應 (3)12:22:11
【解析】【討論交流】小組同學認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葡萄糖和氧氣,葡萄糖進一步轉化為蔗糖,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作出猜想。
【實驗探究】實驗1中得出猜想1正確,燃燒產物有水、二氧化碳,根據(jù)資料可知,實驗現(xiàn)象是無色硫酸銅變藍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2步驟①發(fā)生反應得出蔗糖中含有氧、氫元素,可知產物中生成水,觀察到干冷小燒杯內壁有水珠;實驗2步驟②黑色物質與氧氣發(fā)生反應得出蔗糖中含有碳元素,可知產物中生成二氧化碳,觀察到小燒杯內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討論交流】蔗糖在氧氣中燃燒,檢驗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物為蔗糖和氧氣,而氧氣含有氧元素,因此可以提供反應前的氧元素,因此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蔗糖有可能不含有氧元素;實驗1結論不嚴謹?shù)睦碛墒欠磻镏杏醒鯕?,可以提供氧元素,蔗糖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r />
【實驗拓展】(1)為了避免蔗糖接觸氧氣,需要氮氣通入,排出內部殘留的空氣,因為空氣中含有氧氣;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的原因是排出內部殘留的空氣。
(2)實驗2中步驟①蔗糖發(fā)生反應生成水和碳,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
(3)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質量,水中氫元素質量,而碳和氫元素都來自蔗糖,所以剩余蔗糖質量為氧元素質量,則氧元素質量,所以其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蔗糖中碳、氫、氧元素的原子數(shù)目比為(:(:/16)=12:22:11
五、綜合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小題,除標注分值外,每空1分,共10分)
20.(10分)同學們從山上采集到一種石灰石樣品,為了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取四份樣品分別加稀鹽酸反應,其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樣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樣品質量(g)
40.0
40.0
40.0
40.0
取稀鹽酸質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產生氣體質量(g)
4.4
8.8
13.2
13.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第1份樣品測得的數(shù)據(jù)中, (填物質)完全反應了。
(2)列式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4分)
(3)本實驗不能選擇稀硫酸的原因是?????????????????????????????,若選擇稀硫酸可能會導致測定結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
(4)同學們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氣體的制備實驗。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用C裝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實驗中如果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純,可能原因是 (寫出一種)。
【答案】(1)稀鹽酸 (2)75% (3)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它會覆蓋在碳酸鈣表面阻止碳酸鈣與稀硫酸的進一步反應,使反應慢慢停止 偏小 (4)B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加入藥品立即就收集
【解析】(1)根據(jù)第1份和第2份樣品的實驗對比知,在等量樣品中加不同量的稀鹽酸時產生的氣體質量增加,則第1份樣品測得的數(shù)據(jù)中,稀鹽酸完全反應了。
(2)根據(jù)第3份和第4份樣品的實驗對比知,第3份樣品中的碳酸鈣已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3.2g,則可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求出樣品中碳酸鈣質量,進一步求出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3)解:設40.0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X 13.2g
x=30g
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30g/40g×100%=75%
答: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75%。
(3)本實驗不能選擇稀硫酸的原因是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它會覆蓋在碳酸鈣表面阻止碳酸鈣與稀硫酸的進一步反應,使反應慢慢停止;若選擇稀硫酸,則碳酸鈣可能會不能完全反應產生的氣體減少,故可能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小。
(4)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常溫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用C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實驗中如果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純,可能原因是加入藥品立即就收集。
這是一份化學(吉林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全解全析),共12頁。
這是一份化學(廣西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 (全解全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認識燃燒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燒,下列關于物質分類說法不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深圳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全解全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