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新學道高級中學2022-2023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生物
一、單選題
1. 人在嚴重感冒時經常要“輸液”,即靜脈注射,可以短時間內注射大劑量的藥物,快速達到組織,達到抗菌消炎的目的。在“輸液”之前,一般都要做“皮試”,即皮下注射,以預防人體對該藥物的過敏反應?!捌ぴ嚒焙汀拜斠骸睍r藥液最先進入的內環(huán)境分別是( )
A. 血漿、淋巴 B. 血漿、組織液 C. 組織液、血漿 D. 組織液、淋巴
【答案】C
【解析】
【分析】內環(huán)境即細胞外液,主要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組成。
【詳解】“皮試”,即皮下注射,此時藥液最先進入組織液;“輸液”,即靜脈注射,此時藥液最先進入血漿,C正確。
故選C。
2. 下圖為人體某組織局部結構模式圖,①~④表示液體。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A. 內環(huán)境由①②③④組成
B. ①中的藥物需要經過②進入組織細胞
C. 血漿蛋白進入②可能會引起組織水腫
D. ①②④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媒介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據圖示:①是血漿,②是組織液,③是細胞內液,④是淋巴,①②④三者構成了細胞生活的內部環(huán)境--內環(huán)境;組織液和血漿之間可相互交換物質,而②→④→①之間是單向的。
【詳解】A、由圖可知,①是血漿、②是組織液、③是細胞內液、④淋巴,內環(huán)境即細胞外液,主要由①②④組成,A錯誤;
B、組織細胞生活在組織液中,①血漿中的藥物需要經過②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B正確;
C、血漿蛋白進入②組織液,導致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吸引水的力量增大,可能會引起組織水腫,C正確;
D、①②④屬于內環(huán)境,內環(huán)境是體內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媒介,D正確。
故選A。
3. 如圖是關于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甲、乙表示體液調節(jié)和免疫調節(jié)
B. 三種調節(jié)方式中,神經調節(jié)占主導地位
C. 丙、丁可以表示溫度和酸堿度
D. 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是恒定不變的,否則機體就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
【答案】D
【解析】
【分析】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理化性質包括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等,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其中以神經調節(jié)為主。
【詳解】A、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因此圖中甲、乙表示體液調節(jié)和免疫調節(jié),A正確;
B、三種調節(jié)方式中,神經調節(jié)占主導地位,B正確;
C、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理化性質包括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C正確;
D、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穩(wěn)定,而不是恒定不變的,D錯誤。
故選D。
4.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2019-nCoVvaccine)時進行肌肉注射,藥物一般直接進入( )
A. 血漿 B. 組織液 C. 淋巴液 D. 血漿和組織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肌肉注射直接將藥物注射到組織液中。靜脈注射是將藥物直接注射到血漿中。
【詳解】肌肉注射直接將藥物注射但組織液中。B正確。
故選B。
5. 學習和記憶是腦的高級功能之一,調控這些功能的最高級中樞是
A. 小腦 B. 下丘腦 C. 腦干 D. 大腦皮層
【答案】D
【解析】
【分析】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都屬于人腦的高級功能,調控中樞是大腦皮層。
【詳解】A.小腦與人體運動平衡有關,與學習和記憶無關,A錯誤;
B.下丘腦是人體的血糖、體溫調節(jié)等神經中樞,與學習和記憶無關,B錯誤;
C.腦干與人體呼吸、心跳有關,與學習和記憶無關,C錯誤;
D.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是人腦的高級功能,調控中樞是大腦皮層,D正確;
故選D。
【點睛】解題關鍵是了解人腦各部分的具體功能,識記學習和記憶是腦的高級功能之一,調控中樞在大腦皮層。
6. 如果某人能聽懂別人的談話,看懂文字,但自己卻不會講話,不能用詞語表達思想,可能出現問題的區(qū)域是( ?。?br />
A. W區(qū) B. S區(qū)
C. H區(qū) D. V區(qū)
【答案】B
【解析】
【分析】大腦皮層言語區(qū)中,W區(qū)為書寫中樞,V區(qū)為視覺性語言中樞,S區(qū)為運動性語言中樞,H區(qū)為聽覺性語言中樞,患者不會講話,不能用詞語表達思想,說明S區(qū)即運動性語言中樞受損。
【詳解】W區(qū)即書寫中樞受損時癥狀為不會寫字,A錯誤;患者不會講話,不能用詞語表達思想,說明S區(qū)即運動性語言中樞受損,B正確;患者聽懂別人的談話,說明H區(qū)即聽覺性語言中樞正常,C錯誤;患者能看懂文字,說明V區(qū)即視覺性語言中樞正常,D 錯誤;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了大腦皮層功能區(qū)的各語言中樞,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能正確區(qū)分各語言中樞的功能及受損時的癥狀。
7. 動物和人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 ?。?br />
A. 非條件反射 B. 條件反射 C. 反射 D. 本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體或動物體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有規(guī)律性的反應叫反射,是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反射類型有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或行為傾向叫本能,是人人都具有的。
【詳解】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或行為傾向叫本能,是人人都具有的;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類型有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8. 人腦的各級中樞中,起到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是( )
A. 大腦 B. 小腦 C. 腦干 D. 下丘腦
【答案】B
【解析】
【分析】脊椎動物核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和脊髓,其中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軀體運動的最高級中樞;小腦中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腦干有許多維持生命必要的中樞,如呼吸中樞;下丘腦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水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還與生物節(jié)律等的控制有關;脊髓是調節(jié)軀體運動的低級中樞。
【詳解】A、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軀體運動的最高級中樞,A錯誤;
B、小腦中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B正確;
C、腦干有許多維持生命必要的中樞,如呼吸中樞,C錯誤;
D、下丘腦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水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還與生物節(jié)律等的控制有關,D錯誤。
故選B。
9. 如圖表示人體的某反射弧模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圖中,①是神經中樞,②是傳出神經,③是傳入神經
B. 刺激②時,會產生具體效應的結構是⑤
C. 結構④在組成上包括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D. 刺激③時,能產生興奮的結構是③④①②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題圖可知:①是神經中樞;②上有神經節(jié),是傳入神經;③是傳出神經;④是效應器;⑤為感受器。興奮在反射弧是的傳導順序是⑤→②→①→③→④。
【詳解】A、該圖中,①是神經中樞,②有神經節(jié)是傳入神經,③是傳出神經,A錯誤;
B、刺激②時,會產生具體效應的結構是④效應器,B錯誤;
C、結構④為效應器,其組成包括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C正確;
D、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即只能由突觸前膜傳向突觸后膜,所以刺激③時,興奮不能?、佗冖輦鬟f,只能向④傳遞,因此能產生興奮的結構是③④,D錯誤。
故選C。
10. 下列哪項不是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 )
A. 微量和高效
B. 通過體液運輸
C. 催化作用
D. 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激素調節(jié)特點: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卻能產生顯著生理效應,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級放大的結果;
2、通過體液運輸:內分泌腺沒有導管,所以激素擴散到體液中,由血液來運輸;
3、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異性,它有選擇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體或靶細胞,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因此體內需要源源不斷的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tài)平衡。激素種類多、含量極微,既不組成細胞結構,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調節(jié)生命活動的作用。
【詳解】A、激素調節(jié)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點,A正確;
B、激素是由內分泌腺分泌的,內分泌腺沒有導管,所以激素擴散到體液中,由血液來運輸,B正確;
C、激素調節(jié)沒有催化作用,C錯誤;
D、激素的作用具有特異性,它有選擇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體或靶細胞,D正確。
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體液調節(jié)的特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
11. “飼喂法”或“注射法”通常用于探究某種激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可采用“飼喂法”進行實驗探究的有( )
①生長激素?、诩谞钕偌に亍、垡葝u素?、苄约に?br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激素的化學本質有的是小分子物質,有的是大分子物質。由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所以大分子物質的激素如果通過“飼喂法”進行人為補充,則會被消化而失去功效。
【詳解】生長激素化學本質是多肽,甲狀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胰島素是蛋白質,性激素是脂質,蛋白質類的如果被飼喂會經過消化道分解為氨基酸被吸收,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只有甲狀腺激素和性激素是小分子物質,用“飼喂法”補充不會經過消化道被分解。因此可通過“飼喂法”補充的是②④。
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激素化學本質相關知識,學生需要識記相關知識。
12. 對于高燒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輔助措施來降低體溫。下列措施不恰當的是( )
A. 適當撤減衣服 B. 加蓋棉被,增加排汗量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在額頭上敷用冷水浸泡過的毛巾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的體溫是指人身體內部的溫度,臨床上常以口腔、腋窩和直腸的溫度來代表體溫.體溫的相對恒定是機體產熱和散熱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產熱多于散熱則體溫升高,則需要物理方法來增加散熱量,使得體溫維持相對恒定。
【詳解】A、適當撤減衣服,有利于散熱,因此有利于降低體溫,A正確;
B、對于高燒不退的病人,加蓋棉被,不僅不利于散熱,反而會加重病情,B錯誤;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是利用酒精蒸發(fā)吸熱的原理,這樣有利于降低體溫,C正確;
D、在額頭上敷用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有利于散熱,因此有利于降低體溫,D正確。
故選B。
13. 園林工人為使灌木圍成的綠籬長得茂密、整齊。需要對綠籬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 抑制側芽生長 B. 抑制頂端優(yōu)勢
C. 抑制向光性生長 D. 抑制其開花結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頂端優(yōu)勢是頂芽優(yōu)先生長,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到側芽的部位積累,使得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高于頂芽的生長素濃度,從而使側芽生長受抑制,頂芽生長較快,解除頂端優(yōu)勢可以促進側芽的生長。
【詳解】為園林工人需要對綠籬定期修剪,其目的是抑制頂端優(yōu)勢,促進側芽生長,以使灌木圍成的綠籬長得茂密、整齊,B正確。
故選B。
14. 抗體化學本質是
A. 糖類 B. 蛋白質 C. 脂質 D. 核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在體液免疫中,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化學本質是免疫球蛋白,與抗原特異性的結合。
故選B。
15. 下列與免疫失調無關的疾病是( )
A. 過敏性鼻炎 B. 血友病
C. 艾滋病 D.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答案】B
【解析】
【分析】免疫失調引起的疾?。?br />
(1)過敏反應: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fā)生的反應。
(2)自身免疫?。鹤陨砻庖叻磻獙ψ陨淼慕M織和器官造成了損傷并出現了癥狀。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
【詳解】A、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過敏反應,屬于人體免疫失調病,A正確;
B、血友病是遺傳病,不屬于人體免疫失調病,B錯誤;
C、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病,屬于人體免疫失調病,C正確;
D、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病,屬于人體免疫失調病,D正確。
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識記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及免疫過程,掌握由于免疫失調而引起的疾病的類型,能準確判斷各選項中疾病的類型,再根據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
16. 下列屬于第一道防線的是( )
①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 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膚的阻擋作用? ⑥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 ⑦抗體與細胞外毒素結合
A. ②⑤ B. 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保護人體健康的三道防線是:第一道防線由皮膚和黏膜組成,能夠阻擋和殺死病原體,阻擋和清除異物;
第二道防線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組成,能夠溶解殺死病原體;
第三道防線為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其中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是人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是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異性免疫。
【詳解】①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正確;
②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正確;
③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屬于第二道防線,錯誤;
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正確;
⑤皮膚的阻擋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正確;
⑥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屬于第三道防線中的細胞免疫,錯誤;
⑦抗體與細胞外毒素結合屬于第三道防線中的體液免疫,錯誤。
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人體的三道防線,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17. 人體感染某些細菌可導致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體內存在抗原一抗體復合物,并出現蛋白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 抗體、溶菌酶、淋巴因子都是免疫細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質
B. 該細菌的抗原由核糖體合成并經內質網、高爾基體運輸至細胞膜
C. T細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
D. 免疫系統(tǒng)的三道防線均需要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在免疫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物質,如溶菌酶、抗體、淋巴因子等。
2、特異性免疫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借助于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組成,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的主要免疫細胞是T淋巴細胞,體液免疫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細胞是B淋巴細胞。
3、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B淋巴細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細胞在胸腺中發(fā)育成熟。
【詳解】A、許多細胞都能釋放溶菌酶,如淚腺細胞能分泌溶菌酶,非免疫細胞,A錯誤;
B、該細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B錯誤;
C、淋巴T細胞起源于骨髓,成熟于胸腺,C正確;
D、免疫系統(tǒng)的第一道防線不需要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D錯誤。
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考生識記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掌握細胞免疫過程和T細胞的來源,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18. 下列關于免疫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免疫系統(tǒng)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
B. 二次免疫時記憶細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C. 機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不可能成為抗原
D. T細胞能產生淋巴因子,B細胞能產生抗體
【答案】B
【解析】
【分析】1、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線是吞噬細胞、殺菌物質以及炎癥反應,第三道防線是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2、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結、扁桃體等)、免疫細胞(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
3、免疫活性物質:抗體(由漿細胞分泌)、淋巴因子(由效應T細胞分泌)、溶菌酶等。
【詳解】A、免疫系統(tǒng)由免疫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A錯誤;
B、二次免疫時記憶細胞能迅速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B正確;
C、一定條件下機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可能成為抗原,C錯誤;
D、T細胞能產生淋巴因子,漿細胞能產生抗體,D錯誤。
故選B。
19. 中國的“種痘之術”開創(chuàng)了人類天花?。ㄌ旎ú《疽鸬募膊。╊A防之先河。清代《種痘新法》描述了人痘苗的選育方法:“其苗傳種愈久,藥力提拔愈清,人王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也”。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 />
A. 痘苗進入人體是一個免疫治療的過程
B. 種痘成功后可以預防牛痘病毒感染
C. 痘苗的選育過程相當于病毒減毒
D. 種痘后人體產生抗體可終身防御
【答案】C
【解析】
【分析】二次免疫:
1、原理:特異性免疫中,初次免疫形成的記憶細胞在再次受到特定抗原刺激時,便會迅速分裂,產生效應T細胞或漿細胞來對抗抗原。
2、特點:①強度更強;②更迅速;③持續(xù)時間更長。
3、應用:制備疫苗。
【詳解】A、痘苗進入人體是一個防疫的過程,A錯誤;
B、接種的疫苗會引起特異性免疫,會產生特異性抗體和記憶細胞,即種痘成功后可以預防天花病毒感染,B錯誤;
C、 痘苗的選育過程相當于對病毒減毒,讓其既可以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又不會使機體患病, C正確;
D、抗體不一定終身存活,但記憶細胞可對相應抗原保持較長時間的記憶,D錯誤。
故選C。
【點睛】
20. 如表為某人血液化驗的兩項結果:
項目
測定值
參考范圍(單位略)
甲狀腺激素
1.0
3.1~6.8
胰島素
27.7
5.0~20.0
據此分析,其體內最可能發(fā)生的是( )
A. 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 B.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
C. 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D. 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減緩
【答案】A
【解析】
【分析】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加快物質氧化分解、提高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等功能,表格數據顯示甲狀腺激素低于正常值范圍;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分泌的,具有降低血糖濃度的功能,表格數據顯示胰島素含量高于正常值范圍。
【詳解】A、表格數據顯示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明顯低于正常值,而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和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所以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代謝降低,A正確;
B、胰島素能夠降低血糖濃度,圖表中胰島素的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值,可推測血糖含量低于正常,B錯誤;
C、甲狀腺激素含量低,會促進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因而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C錯誤;
D、胰島素含量高,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的速率加快,D錯誤。
故選A。
21. 如圖為血糖調節(jié)模型,下列判斷中不正確是( )
A. 激素甲的分泌細胞是胰島B細胞
B. 缺乏激素乙可能患低血糖癥
C. 該圖可反映出血糖平衡的反饋調節(jié)作用
D. 該圖可反映血糖平衡的分級調節(jié)機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可降低血糖含量;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提高血糖含量。胰島素通過促進血糖的三個去路和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成葡萄糖兩個來源,使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通過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成葡萄糖兩個來源,使血糖含量升高。
【詳解】A、激素甲能使血糖降低,故為胰島素,由胰島B細胞分泌,A正確;
B、激素乙能使血糖升高,為胰高血糖素,缺乏激素乙可能患低血糖癥,B正確;
C、血糖濃度升高,可刺激激素甲分泌增加,從而使血糖降低,當血糖降低時,可刺激激素乙分泌增加,從而使血糖升高,所以該圖可反映出血糖平衡的反饋調節(jié)作用,C正確;
D、血糖調節(jié)不存在分級調節(jié)機制,D錯誤。
故選D
22. 下列有關人體甲狀腺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臨床上不能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甲狀腺疾病
B. 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jié)不存在反饋調節(jié)
C. 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使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
D. 甲狀腺激素具有高效性因而不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甲狀腺激素的分級反饋調節(jié):下丘腦通過釋放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來促進垂體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SH),TSH則可以促進甲狀腺的活動,合成和釋放甲狀腺激素,當甲狀腺激素達到一定濃度后,這個信息又會反饋給下丘腦和垂體,從而抑制兩者的活動,這樣甲狀腺激素就可以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水平。
【詳解】A、由于甲狀腺激素通過血液運輸,所以臨床上可以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甲狀腺疾病,A錯誤;
B、甲狀腺激素可以反饋作用于下丘腦和垂體,存在反饋調節(jié),B錯誤;
C、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使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C正確;
D、甲狀腺激素一經作用后就要被滅活,所以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D錯誤。
故選C。
23. 如圖表示了一個健康人飯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變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A. 進食后血糖濃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和吸收
B. 進食后的 2h 內,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
C. 2h~3h 之間,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 3.5h 時,血糖濃度較高是肌糖原分解為葡萄糖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據題圖分析,進食后初期,由于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吸收,血糖濃度上升;血糖濃度上升刺激胰島素分泌,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儲存葡萄糖,血糖濃度下降;2h~3h之間,血糖濃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使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的轉化,使得血糖濃度上升。
【詳解】A、進食后血糖濃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和吸收,A正確;
B、進食后的2h內血糖濃度較高,胰島素分泌增加,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使血糖濃度降低,B正確;
C、2h~3h之間,血糖濃度較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使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的轉化,以促進血糖濃度升高,C正確;
D、3.5h時,血糖濃度較高是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所致,肌糖原不分解為血糖,D錯誤。
故選D。
24. 下列關于下丘腦在機體穩(wěn)態(tài)調節(jié)中的作用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
A. 下丘腦的滲透壓感受器可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
B. 下丘腦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C. 下丘腦含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血糖調節(jié)中樞、水鹽平衡調節(jié)中樞等
D. 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下丘腦產生的興奮可傳遞至大腦皮層,使人產生渴覺
【答案】B
【解析】
【分析】下丘腦是內分泌系統(tǒng)的總樞紐。下丘腦的部分細胞稱為神經分泌細胞,既能傳導神經沖動,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腦在機體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①感受:滲透壓感受器感受滲透壓升降,維持水代謝平衡。
②傳導:可將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導至大腦皮層,使之產生渴覺。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使之分泌相應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環(huán)境溫度低時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在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促使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中樞、血糖調節(jié)中樞、滲透壓調節(jié)中樞。
【詳解】A、在水平衡調節(jié)過程中,下丘腦的滲透壓感受器可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A正確;
B、下丘腦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以在環(huán)境溫度低時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而促甲狀腺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B錯誤;
C、下丘腦含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血糖調節(jié)中樞、水鹽平衡調節(jié)中樞等,C正確;
D、下丘腦中含有滲透壓調節(jié)中樞,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可傳導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至大腦皮層,使人產生渴覺,從而主動飲水,D正確。
故選B。
25. 關于脊椎動物和人激素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A. 胰高血糖素能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轉化為血糖
B 激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對所有細胞起著調節(jié)作用
C. 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tài)平衡
D. 摘除小白鼠的垂體后,其體內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量將減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1、激素是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具有調節(jié)人和動物生命活動作用的化學物質,其種類多、量極微,既不構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隨體液到達靶細胞,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
2、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有: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詳解】A、胰高血糖素能促進肝糖原分解,促進一些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再轉化為血糖,A錯誤;
B、大多數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B錯誤;
C、激素一經起作用后將被滅活,故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tài)平衡,C正確;
D、小白鼠的垂體摘除后,其體內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導致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甲狀腺激素對下丘腦和垂體的負反饋調節(jié)減弱,因此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加,D錯誤。
故選C。
26. 下列關于動物激素及其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①某同學感冒發(fā)熱39℃,其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謝增強,產熱量增加
②人在恐懼、緊張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多,通過神經纖維運輸到心臟,使心率加快,腎上腺素在發(fā)揮作用后被滅活
③垂體功能受損的幼犬會出現抗寒能力減弱等現象
④正常人體內,激素的分泌受反饋調節(jié)
⑤血糖濃度升高能使胰島A細胞分泌活動增強
⑥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⑥ D. ①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動物激素:在高等動物和人體內,激素是由身體的某些部分(一些特殊的細胞、組織)專門制造并直接分泌到組織間隙液和血液中去的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是體內起信息傳遞作用的化學物質之一,它們可以經血液循環(huán)或局部擴散達到另一類細胞,調節(jié)后者的生理功能(代謝、生長、發(fā)育及繁殖)或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恒定。甲狀腺激素具有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動物生長發(fā)育和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的功能。
【詳解】①某同學感冒發(fā)熱39℃,其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謝增強,產熱量增多,產熱量等于散熱量,故其體溫比正常體溫高,①正確;
②人在恐懼、緊張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多,通過體液(血液循環(huán))運輸到心臟,使心率加快,腎上腺素在發(fā)揮作用后被滅活,②錯誤;
③垂體能產生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產熱),垂體功能受損的幼犬會出現抗寒能力減弱等現象,③正確;
④反饋調節(jié)是生命活動調節(jié)中的一種普遍機制,正常人體內,激素的分泌受反饋調節(jié),④正確;
⑤血糖濃度升高能使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利用、儲存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濃度降低,⑤錯誤;
⑥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進肝糖原分解,但不能促進肌糖原分解,⑥錯誤。
故選B。
27. 如圖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A. 寒冷刺激也會引發(fā)圖中各種過程
B. 垂體細胞具有甲狀腺激素的受體
C. 甲狀腺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腦細胞和垂體細胞
D. 緊張等刺激條件下,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先上升再恢復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題圖:圖示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示意圖,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代謝增加產熱。當甲狀腺激素含量過多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這叫做負反饋調節(jié)。
【詳解】A、寒冷刺激可以促進機體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物質氧化分解,所以也會引發(fā)圖中各種過程,A正確;
B、甲狀腺激素可以通過反饋作用抑制垂體的分泌,所以垂體細胞具有甲狀腺激素的受體,B正確;
C、甲狀腺激素作用于幾乎全身各器官細胞,C錯誤;
D、緊張等刺激條件下,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先上升再通過反饋作用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從而使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恢復正常,D正確。
故選C。
【點睛】
28. 下列有關促胰液素發(fā)現史的敘述,錯誤的是( ?。?br />
A. 促胰液素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進胰腺分泌胰液
B. 沃泰默實驗其中一組對照組排除鹽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 斯他林和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礎上,勇于向權威觀點挑戰(zhàn),大膽質疑與創(chuàng)新是成功的關鍵
D. 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的第一種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的第一種激素,是由小腸黏膜產生的,進入血液后由血液傳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發(fā)現過程中,沃泰默實驗分為三組,兩組為對照組,一組對照是排除鹽酸對胰腺作用的影響,另一組是想驗證胰液的分泌是由神經作用的結果,所以將神經切除 ,斯他林和貝利斯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膽質疑、 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據此分析。
【詳解】A、促胰液素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進其分泌胰液,A正確;
B、沃泰默實驗分為三組,兩組為對照組,一組對照是排除鹽酸對胰腺作用的影響,另一組是想驗證胰液分泌是由神經作用的結果,B正確;
C、斯他林和貝利斯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膽質疑、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C正確;
D、促胰液素是由小腸黏膜而不是胰腺分泌的, D錯誤。
故選D。
29. 下列有關人體水分調節(ji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 />
A. 大量飲水,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渴覺中樞興奮,則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則尿量增加
D. 細胞外液濃度降低,則尿量減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減少,同時刺激大腦皮層產生渴感,主動飲水補充水分。而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時,對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的刺激會減弱。
【詳解】A、大量飲水,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對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的刺激減弱,則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A錯誤;
B、渴覺中樞興奮,說明此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偏高,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錯誤;
C、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弱,則尿量增加,C正確;
D、細胞外液濃度降低,對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的刺激減弱,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則尿量增加,D錯誤。
故選C。
30. 將記錄儀的兩個電極分別放置在神經纖維膜外的 a、c 兩點,c 點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損傷, 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圖是刺激前后的電位變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興奮的產生與膜對 Na+的通透性改變有關
B. 被損傷部位 c 點的膜外電位為負電位
C. 興奮傳到 b 點時記錄儀的指針將不偏轉
D. 實驗結果可表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形式傳導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經纖維未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內外的電荷分布情況是外正內負,當某一部位受刺激時,其膜電位變?yōu)橥庳搩日?。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
【詳解】A、神經纖維靜息時,K+外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神經纖維受刺激后,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使Na+內流而產生的興奮,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A正確;
B、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膜外(a、c兩點)為正電位,指針應不偏轉,但從圖中可以看出,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指針向右側偏轉,說明c點為負電位,由此推測被損傷部位c點的膜外電位為負電位,B正確;
C、當在a點左側給予刺激時,a點先發(fā)生電位變化,膜外由正變?yōu)樨?,當傳至b點時,a點又恢復為正電位,而此時c點由于受損仍為負電位,故興奮傳到b點時記錄儀的指針將向右側偏轉,C錯誤;
D、根據刺激前后記錄儀指針的偏轉情況可推測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形式傳導,D正確。
故選C。
31. 如圖表示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①-⑤表示相關結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①是效應器,⑤是感受器
B. 分別電刺激②和④,電表指針分別偏轉2次和1次
C. 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運輸消耗的ATP主要由線粒體提供
D. 乙神經元接受神經遞質興奮后,膜內電位由正轉負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圖示:根據突觸的結構可知,②所在神經上有神經節(jié),①是感受器,②是傳入神經,③是神經中樞,④是傳出神經,⑤是效應器。
【詳解】A、據圖可知,②所在神經上有神經節(jié),故為傳入神經,則圖中①是感受器,⑤是效應器,A錯誤;
B、電刺激②時,由于興奮可通過突觸先后傳導到電表的右側接線處和左側接線處,所以電流表偏轉2次;電刺激④,興奮只能傳導到電表的左側接線處,所以電流計指針偏轉1次,B正確;
C、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運輸形式是擴散,該過程不消耗ATP,C錯誤;
D、乙神經元接受神經遞質興奮后,鈉離子內流,膜內電位由負轉正,D錯誤。
故選B。
32. 給狗喂食會引起唾液分泌,但鈴聲刺激不會。若每次在鈴聲后即給狗喂食,這樣多次結合后,狗一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食物引起味覺屬于非條件反射,鈴聲引起唾液分泌屬于條件反射
B. 鈴聲和喂食反復結合可促進相關的神經元之間形成新的聯(lián)系,形成非條件反射
C. 大腦皮層參加了鈴聲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過程,但該過程的消退與大腦皮層無關
D. 條件反射是通過學習和訓練建立的,使生物機體具有更強的預見性、靈活性、適應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詳解】A、味覺是由大腦皮層產生,食物引起味覺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不屬于反射;狗一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屬于條件反射,大腦皮層參與鈴聲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過程,A錯誤;
B、鈴聲和喂食反復結合會形成條件反射,是通過相關的神經元之間形成新的聯(lián)系而產生的,B錯誤;
C、鈴聲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過程屬于條件反射,相關中樞在大腦皮層,故該過程的消退與大腦皮層有關,C錯誤;
D、條件反射是通過學習和訓練建立的,可以使生物機體具有更強的預見性、靈活性、適應性,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D正確。
故選D。
【點睛】
33. 某人因為交通事故脊髓從胸部折斷了,在這種情況下( )
A. 膝跳反射存在,針刺足部無感覺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針刺足部有感覺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針刺足部無感覺
D. 膝跳反射存在,針刺足部有感覺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huán)境變化作出的規(guī)律性應答。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等)組成。反射活動需要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來實現,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環(huán)節(jié)在結構或功能上受損,反射就不能完成。
【詳解】由題意可知,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腰部的脊髓,所以某人的脊髓從胸部折斷,膝跳反射的中樞沒有被破壞,所以膝跳反射存在,足部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脊椎從胸部折斷,興奮不能經脊髓傳至大腦皮層,所以針刺足部無感覺,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34. 學習和記憶是腦的高級功能之一。下面有關學習和記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學習是神經系統(tǒng)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
B. 記憶是將獲得的經驗進行儲存和再現的過程
C. 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種類蛋白質的合成
D. 第一級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腦的高級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詳解】A、學習是神經系統(tǒng)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是一種高級大腦功能,A正確;
B、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B正確;
C、記憶與神經元間信息交流有關、與新突觸的形成與交流有關,故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種類蛋白質的合成,C正確;
D、第一級記憶可能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第二級記憶等長期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tài)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D錯誤。
故選D。
35. 如圖表示人體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①~③分別代表組織液、淋巴液和血漿
B. ①~③是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C. 激素主要存在于③中
D. 蛋白質長期供應不足,①處的液體會減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題圖可知,①直接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是組織液,②是淋巴,③是血漿。
【詳解】A、由分析可知,①~③分別代表組織液、淋巴、血漿,A正確;
B、正常情況下,組織液、淋巴、血漿等構成內環(huán)境,是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B正確;
C、激素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分泌后,由體液運輸,主要存在于③中,C正確;
D、蛋白質長期供應不足,血漿蛋白減少,滲透壓降低,①處組織液的液體會增加,出現組織水腫,D錯誤。
故選C。
36. 下列各項中,可視為物質進入內環(huán)境的實例的是( ?。?br />
A. 小紅將酸奶飲入胃中 B. 病人點滴生理鹽水
C. 氧進入血液中的紅細胞里 D. 洗澡時耳中進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內環(huán)境是指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等。
【詳解】A、胃直接與外界相通,不屬于內環(huán)境,A錯誤;
B、病人點滴生理鹽水進入血漿,血漿屬于內環(huán)境,B正確;
C、氧進入血液中的紅細胞里,紅細胞內為細胞內液,不屬于內環(huán)境,C錯誤;
D、耳與外界相同,不屬于內環(huán)境,D錯誤。
故選B。
37. 當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 )
A. 細胞代謝紊亂 B. 酶促反應速率的加快
C. 糖尿病 D. 滲透壓升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關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應掌握以下幾點:(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學成分呈現動態(tài)平衡的過程;(2)定義:在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的調節(jié)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3)調節(jié)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4)層面:水、無機鹽、血糖、體溫等的平衡與調節(jié);(5)意義: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詳解】A、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因此當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遭到破壞時,必然會引起細胞代謝紊亂,A正確;
B、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遭到破壞時,不一定會導致酶促反應速率加快,如發(fā)燒患者體溫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應速率減慢,B錯誤;
C、糖尿病患者通常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與機體結合受阻所致,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遭到破壞時,不一定引起糖尿病,C錯誤;
D、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遭到破壞時,不一定會引起滲透壓下降,也可能會導致滲透壓升高,D錯誤。
故選A。
38. 人在靜脈注射時所用生理鹽水的濃度與血漿的濃度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
A. 維持內環(huán)境滲透壓的穩(wěn)定 B. 使體內增加水分
C. 使體內增加無機鹽 D. 使體內物質保持穩(wěn)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無機鹽主要以離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Fe2+是血紅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葉綠素的必要成分。
(2)維持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如Ca2+可調節(jié)肌肉收縮和血液凝固,血鈣過高會造成肌無力,血鈣過低會引起抽搐。
(3)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和細胞的滲透壓。
【詳解】人的內環(huán)境需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機體才能進行正常的代謝。注入人體內的生理鹽水與血漿濃度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滲透壓,維持了細胞的生活環(huán)境穩(wěn)定,否則,就會引起細胞失水而變形或破裂,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39. 人在高溫作業(yè)或劇烈運動后,要喝些淡鹽水;患急性腸胃炎時,要及時注射生理鹽水;受傷時,常用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所用鹽水的主要作用依次是( )
①降溫 ②維持水分代謝的平衡 ③維持無機鹽代謝的平衡 ④消毒 ⑤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并有清潔作用
A. ①②④ B. ③②⑤ C. ②③⑤ D. ③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夏季,人在高溫作業(yè)或劇烈運動后,要喝淡鹽水維持水和無機鹽代謝平衡;在患急性腸胃炎時要及時補充生理鹽水維持水代謝平衡;不慎受外傷后,要用0.9%的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是細胞的等滲溶液并有清潔作用。
【詳解】人在高溫作業(yè)或劇烈活動后,在失去水分的同時也失去了較多的無機鹽,所以要喝淡鹽水,以維持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平衡,對應③;
急性腸胃炎病人腸道吸收功能下降,不及時補充水分會造成脫水,所以給腸炎病人注射生理鹽水的目的是維持水分代謝平衡,對應②;
受外傷后,為防止病菌感染,所以要用0.9%的鹽水清洗傷口,保持細胞形態(tài),并清潔傷口,對應⑤。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40. 組織液是存在于細胞之間的液體,又名細胞間隙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神經元、吞噬細胞等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組織液
B. 組織液中的物質都能直接來自血漿或淋巴液
C. 組織液的蛋白質含量和滲透壓均低于血漿的
D. 內環(huán)境的激素主要通過血液運輸到身體的各處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叫作內環(huán)境,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內環(huán)境的成分包括水、蛋白質、無機鹽、各種營養(yǎng)物質(如葡萄糖)、激素、各種代謝廢物等。組織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與血漿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質含量很少。
【詳解】A、組織液是神經元生活的內環(huán)境,吞噬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血漿和淋巴液,A錯誤;
B、組織液中的大分子物質不能直接來自淋巴液,B錯誤;
C、組織液和血漿的滲透壓大體相當,C錯誤;
D、內環(huán)境的激素主要通過血液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分,D正確。
故選D。
41. 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都是將藥物直接送入人體液的治療方法,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人體內環(huán)境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B. 肌肉注射是將藥物直接送到組織液中
C. 靜脈注射常使用生理鹽水以維持正常滲透壓
D. 兩種方法注射的藥物都不會出現在淋巴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內環(huán)境主要由血漿、組織液、淋巴等細胞外液組成,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為:血漿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形成組織液,組織液也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形成血漿,組織液還可以穿過毛細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過淋巴循環(huán)進入血漿。
【詳解】A、人體內環(huán)境主要由血漿、組織液、淋巴等細胞外液組成,A正確;
B、肌肉注射是將藥物直接送到組織液中,B正確;
C、臨床上給病人輸液時通常使用生理鹽水是為了維持機體滲透壓的穩(wěn)態(tài),進而使內環(huán)境維持穩(wěn)態(tài),C正確;
D、靜脈注射藥物直接進入血漿,肌肉注射藥物直接進入組織液,血漿和組織液相互滲透,組織液通過毛細淋巴管壁進入淋巴,因此兩種方法注射的藥物都會出現在淋巴中,D錯誤。
故選D。
42. 組織液大量積累在組織間隙會導致組織水腫。下列各項不引起組織水腫的是( )
A. 營養(yǎng)不良,血漿蛋白含量減 B. 花粉過敏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C. 腎小球腎炎導致蛋白尿 D. 食物過咸導致血漿滲透壓增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組織水腫原因:(1)過敏反應中組織胺的釋放引起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使其濃度升高,吸水造成組織水腫;(2)毛細淋巴管受阻,組織液中大分子蛋白質不能回流至毛細淋巴管而導致組織液濃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腫;(3)組織細胞代謝旺盛,代謝產物增加;(4)營養(yǎng)不良引起血漿蛋白減少,滲透壓下降,組織液回流減弱,組織間隙液體增加,導致組織水腫現象;(5)腎臟病變引起細胞內外液體交換失衡.腎炎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引起水滯留,導致組織水腫。
【詳解】A、營養(yǎng)不良引起血漿蛋白減少,滲透壓下降,組織液回流減弱,組織間隙液體增加,導致組織水腫現象,A正確;
B、過敏反應中組織胺的釋放引起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使其濃度升高,吸水造成組織水腫,B正確;
C、腎臟病變引起細胞內外液體交換失衡.腎炎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引起水滯留,導致組織水腫,C正確;
D、食物過咸導致血漿滲透壓增高,下丘腦合成ADH,垂體釋放,導致腎小管、腎小球對水的重吸收增強,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進而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不會引起組織水腫,D錯誤。
故選D。
43. 某同學給健康實驗兔靜脈滴注0.9%的NaC1溶液(生理鹽水)20mL后,會出現的現象是( )
A. 輸入的溶液會從血漿進入組織液
B. 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分別增加10mL
C. 細胞內液Na+的增加遠大于細胞外液Na+的增加
D. 輸入的Na+中50%進入細胞內液,50%分布在細胞外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細胞外液是指人體內存在于細胞外的體液。主要包括組織液(組織間隙液的簡稱)、血漿(血液的液體部分)和淋巴。占體液總量的三分之一。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了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這個液體環(huán)境叫做人體的內環(huán)境 。
【詳解】A、靜脈滴注0.9%的NaCl溶液進入血液后,隨血液循環(huán)運輸到全身各組織處的毛細血管,透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液,A正確;
B、在正常生命活動中,由于組織細胞不斷地與細胞外液進行物質交換,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不一定分別增加10mL,B錯誤;
C、Na+主要分布在細胞外液中,細胞內液Na+的增加遠小于于細胞外液Na+的增加,C錯誤;
D、因神經和體液的調節(jié),細胞外液的Na+濃度高于細胞內液的Na+濃度,不可能出現輸入的Na+中50%進入細胞內液、50%分布在細胞外液的現象,D錯誤。
故選A。
44. 從某種意義上說,細胞外液本質上是一種鹽溶液,類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種化合物。下列各組物質中,屬于內環(huán)境成分的一組是( )
A. CO2、解旋酶、Cl﹣、尿素
B.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島素、糖蛋白
C. K+、血漿蛋白、性激素、脂肪酸
D. Ca2+、載體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內環(huán)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質:①小腸吸收的物質在血漿、淋巴中運輸:水、鹽、糖、氨基酸、維生素、血漿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細胞分泌物:抗體、淋巴因子、神經遞質、激素等。③細胞代謝產物:CO2、水分、尿素等。
2.內環(huán)境中不存在的物質:血紅蛋白、載體蛋白、H2O2酶、細胞呼吸酶有關的酶、復制轉錄翻譯酶等各種胞內酶、消化酶等。
【詳解】A、解旋酶位于細胞內,不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A錯誤;
B、唾液淀粉酶存在于消化道中,糖蛋白位于細胞膜上,二者都不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B錯誤;
C、K+、血漿蛋白、性激素、脂肪酸均存在于內環(huán)境中,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C正確;
D、載體蛋白位于細胞膜上,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內,DNA聚合酶位于細胞內,三者都不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D錯誤。
故選C。
45.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人的血漿pH通常在7.35~7.45之間,變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CO3﹣/ H2CO3、HPO42﹣/ H2PO4﹣等多對緩沖物質對血漿pH起調節(jié)作用
②通過呼吸系統(tǒng)可不斷排出CO2
③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經腎隨尿排出體外
④神經系統(tǒng)對細胞呼吸強度的調節(jié)有利于維持血漿pH的相對穩(wěn)定
⑤食物中的堿性物質與新陳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所構成的緩沖對調節(jié)了血漿pH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內環(huán)境中pH調節(jié)過程:當機體劇烈運動時,肌肉中產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質,并且進入血液。乳酸進入血液后,就與血液中的碳酸氫鈉發(fā)生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碳酸是一種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對血液的pH值影響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會刺激控制呼吸活動的神經中樞,促使增強呼吸活動,增加通氣量,從而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當碳酸鈉進入血液后,就與血液中的碳酸發(fā)生作用,形成碳酸氫鹽,而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排出。這樣,由于血液中緩沖物質的調節(jié)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堿度不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從而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詳解】①血漿中HCO3﹣/ H2CO3、HPO42﹣/ H2PO4﹣等多對緩沖物質可對血漿pH起調節(jié)作用,因而pH能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①正確;
②人體通過呼吸系統(tǒng)可不斷排出CO2,從而減少內環(huán)境中的酸性氣體,②正確;
③細胞的代謝廢物主要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即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需要經腎隨尿排出體外,③正確;
④細胞呼吸的產物CO2為酸性氣體,因此,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細胞呼吸強度的調節(jié)有利于維持血漿pH的相對穩(wěn)定,④正確;
⑤內環(huán)境的酸堿緩沖物質在血漿中,而不是在食物中,所以不是通過食物中的堿性物質和新陳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所構成的緩沖對來調節(jié)血漿pH的,⑤錯誤。即C正確。
故選C。
二、綜合題
46. 下圖是人體內某激素調節(jié)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丙分別代表腺體名稱,A、B代表激素名稱,請據圖回答:
(1)甲、乙、丙所代表的腺體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激素A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B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后,激素A、B的含量將___________,我們稱此種調節(jié)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下丘腦 ②. 垂體 ③. 甲狀腺 ④.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⑤. 促甲狀腺激素 ⑥. 下降 ⑦. (負)反饋調節(jié)
【解析】
【分析】寒冷時,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進而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代謝增加產熱。當甲狀腺激素含量過多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這叫做負反饋調節(jié)。
【詳解】(1)據圖分析可知,甲、乙、丙所代表的腺體名稱是下丘腦、垂體和甲狀腺。
(2)激素A為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激素B為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
(3)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后,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故激素A、B的含量將降低,我們稱此種調節(jié)為負反饋調節(jié)。
【點睛】解答此題學生需知道在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過程中,既存在分級調節(jié)的過程,又存在反饋調節(jié)的過程,而且能區(qū)分出二者的不同。
47. 下圖是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結構模式圖,請據圖答題。
(1)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
(2)圖中反射弧通常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和⑤組成。當針刺手指時,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遞只能是____________(填“單向”或“雙向”)的。
(3)在未受刺激時,②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處于_________狀態(tài),表現為_______________。
(4)圖中的③、④屬于兩個不同神經元,聯(lián)系兩個神經元的結構稱為____________。在兩個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是神經遞質,該物質以____________的形式釋放到兩神經元之間后,與后一神經元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特異性結合,產生興奮。
【答案】(1)神經元 (2) ①. 感受器 ②. 傳入神經 ③. 神經中樞 ④. 傳出神經 ⑤. 單向
(3) ①. 靜息 ②. 外正內負
(4) ①. 突觸 ②. 胞吐 ③. 受體
【解析】
【分析】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和⑤效應器。
【小問1詳解】
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細胞,即神經元。
【小問2詳解】
由圖可知,由于②結構中有神經節(jié),所以是傳入神經,因此①是感受器、③是神經中樞、④是傳出神經、⑤是效應器。神經遞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興奮只能從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遞給另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小問3詳解】
神經纖維未受到刺激時,由于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神經纖維處于靜息狀態(tài),K+外流,細胞膜內外的電荷分布情況是外正內負。
【小問4詳解】
③與④屬于兩個不同神經元,圖示兩個相鄰神經元之間的結構稱為突觸。興奮在兩個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通過化學信號傳遞,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是神經遞質,突觸小泡中含有神經遞質,與突觸前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釋放神經遞質到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其產生興奮。
48. 可卡因可引起人體多巴胺作用途徑的異常,相關過程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合成后儲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中,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多巴胺以_________________方式被釋放到[ ]_____________(內環(huán)境成分)中,然后與突觸后膜上的[ ]______結合,引起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產生興奮,其膜內外的電位變化是____________。
(2)正常情況下多巴胺釋放后突觸后膜并不會持續(xù)興奮,據圖推測,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可卡因是一種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長期刺激后,還會使突觸后膜上③的數量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使突觸變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須持續(xù)吸食可卡因才能維持興奮,這是吸毒上癮的原因之一。
【答案】(1) ①. ①突觸小泡 ②. 胞吐 ③. ②組織液 ④. ③特異性受體 ⑤. 由外正內負變?yōu)閮日庳?
(2)會被多巴胺轉運載體轉運回突觸小體
(3) ①. 上升 ②. 減少
【解析】
【分析】神經元之間相接的結構是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組成。
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突觸后膜興奮或抑制。
分析圖示,結構①是突觸小泡,結構②是突觸間隙(神經元之間的組織液),結構③是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
【小問1詳解】
多巴胺合成后儲存在①突觸小泡中,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突觸小泡向突觸前膜移動,多巴胺以胞吐的方式被釋放到②突觸間隙(組織液)中,多巴胺通過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上的③特異性受體結合,引起突觸后膜興奮,因Na+內流,所以突觸后膜膜內外的電位變化是由外正內負變?yōu)閮日庳摗?br />
【小問2詳解】
神經遞質作用完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后就被滅活或轉移至突觸小體。由圖可知,突觸前膜上有多巴胺轉運載體,所以多巴胺在發(fā)揮作用后就被轉移至突觸小體中。
【小問3詳解】
分析圖示,可卡因可以作用于多巴胺轉運載體。吸食可卡因后,會封閉多巴胺轉運載體,導致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上升。長期刺激后,還會使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的數量減少,使突觸變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須持續(xù)吸食可卡因才能維持興奮,這是吸毒上癮的原因之一。
【點睛】本題考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需要考生熟記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具備一定的識圖分析能力。
49. 如圖是人體局部內環(huán)境與細胞代謝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中填字母,“____”上填文字)
(1)細胞內液約占人體體液的________;a、d、e、f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與f在成分上的主要區(qū)別是d中含有較多的__________;d的滲透壓大小主要與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關。
(2)血液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被利用所經過的途徑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圖中的字母表示),CO2濃度最高的部位為圖中的[ ]_____________。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________ (填“會”或“不會”)引起血漿中的pH明顯下降,原因是圖中[_____]內存在著__________對。
(4)若某人長期營養(yǎng)不良,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降低,會引起圖中增多的液體是[ ]________________,將導致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2/3 ②. 淋巴(液)、血漿、紅細胞、組織液 ③. 蛋白質 ④. 無機鹽、蛋白質
(2) ①. e→d→c→f→g ②. g組織細胞
(3) ①. 不會 ②. d ③. 緩沖
(4) ①. f組織液 ②. 組織水腫
【解析】
【分析】據圖分析,圖中a為淋巴(液);b為毛細淋巴管壁細胞,其生活的具體環(huán)境是淋巴(液)和組織液;c為毛細血管壁細胞,其生活的具體環(huán)境是血漿和組織液;d為血漿;e為血細胞;f表示組織液;g表示組織細胞。
【小問1詳解】
體液包括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細胞內液約占人體體液的2/3;據圖可知,a為淋巴(液),d為血漿,e為紅細胞,f為組織液;正常情況下,與組織液相比,d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d(血漿)的滲透壓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小問2詳解】
血液中的氧通過紅細胞運輸,在組織細胞中被利用,所以血液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所經過的途徑為:紅細胞→血漿→毛細血管壁→組織液→細胞內液,即e→d→c→f→g;CO2在細胞內產生,通過自由擴散向外運輸,因此CO2濃度最高的部位為g組織細胞內。
【小問3詳解】
由于d血漿中存在緩沖(對)物質,故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會引起d血漿中的pH明顯下降。
【小問4詳解】
若某人長期營養(yǎng)不良,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降低,會引起血漿滲透壓降低,血漿中水分滲透進入組織液的增加,引起組織液增多,故圖中增多的液體是f組織液,將導致組織水腫。
50. 下圖表示人體特異性免疫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免疫系統(tǒng)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_____,圖中物質④是_____,物質⑦是______。
(2)圖中細胞a是______,細胞b是________,細胞f是_________。
(3)研究發(fā)現某抗原的結構與胰島B細胞膜的部分結構相似,該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攻擊胰島B細胞而導致糖尿病,這種類型的糖尿病在免疫學上屬于_____________。
(4)對于動物的免疫系統(tǒng),除具有防衛(wèi)功能外,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初次免疫后,當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機體,機體會產生二次免疫。請用箭頭和簡單的文字描述圖中二次免疫的作用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免疫活性物質 ②. 抗體 ③. 淋巴因子 ④. 吞噬細胞 ⑤. T細胞 ⑥. 漿細胞 ⑦. 自身免疫病 ⑧. 監(jiān)控 清除 ⑨. 抗原→細胞g→②→細胞f→④物質
【解析】
【分析】分析題圖:圖示表示人體特異性免疫過程,圖中細胞a是吞噬細胞,可吞噬處理抗原、細胞b是T細胞,可釋放淋巴因子、細胞c是B細胞、細胞d是效應T細胞、細胞e是記憶T細胞、細胞f是效應B細胞(漿細胞)、細胞g是記憶B細胞;⑤是細胞免疫;⑥是體液免疫;⑦是淋巴因子;④是抗體,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
【詳解】(1)免疫系統(tǒng)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圖中物質④是漿細胞產生的抗體,物質⑦是T淋巴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
(2)根據分析可知,圖中細胞a是吞噬細胞,細胞b是T淋巴細胞,細胞f是漿細胞。
(3)研究發(fā)現某抗原的結構與胰島B細胞膜的部分結構相似,該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攻擊胰島B細胞而導致糖尿病,這種類型的糖尿病在免疫學上屬于自身免疫病。
(4)對于動物的免疫系統(tǒng),除具有防衛(wèi)功能外,還具有監(jiān)控和清除的功能。
(5)圖中二次體液免疫的作用過程是抗原直接刺激記憶B細胞,記憶B細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大量抗體,即抗原→細胞g→②→細胞f→④物質。
【點睛】本題結合人體的特異性免疫過程,考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識記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掌握特異性免疫過程,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細胞的名稱及各數字的含義,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相關內容。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及特點。
這是一份河南省禹州市高級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解析版),共24頁。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南省洛陽市新學道高級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原卷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河南省洛陽市高一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含解析,共3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